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工程A1合同段三号机场临水方案

合集下载

探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管理的重点

探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管理的重点
个 合 同包或 分 标 ,最 终 形 成 整 个项 目的合 同结 构 ,
位 的关 系 ,使 相关 各合 同规定 的工作 范 围和工 作 内 容不 相矛 盾 ,使各专 业 合 同在 内容 上 、技 术上 、组 织上 、时 间上 协调一 致 ,形成一 个 完整 、周 密有 序 的合 同体 系 ,从 而保 证 项 目有 秩 序 、按 计 划 实 施 。 因此 ,合 同各方 责任 界 限的划分 、合 同权 利 和义 务 的定 义 以及 各合 同在 时 间上 和空 间上 的衔 接 与协 调
极为 重要 。复杂 的合 同关 系 同时决 定 了业 主 方工 程 合 同管理 的复杂 性 。
只有合 理 的合 同策划 才 能够保证 圆满地履 行各 个 合 同 ,促 使各 个合 同达 到相 互 的协调 ,减 少矛 盾 和争 执 ,并顺利地实现工程项 目的整体 目标。 首 都机 场扩建 工 程有 许多 项 目国际 招标 ,例 如 行 李处 理 系统 、旅 客 捷 运 系 统 等是 采 用 国际 招标 ,
经验
探讨 首都 机场 3号航 站楼 建设 项 目 工 程 合 同 管 理 的 重 点
・ ・ ・ ・ 苏 7 双 j
( 首都机 场扩建 工程 指挥部 )
首 都机 场 3号航 站楼 的浩 大工 程 ,奇 迹 般地 织 、控制 有着
1 .做 好 项 目前 期 的 合 同策 划 工 作
合同策划是指在项 目实施之前 ,依据项 目的具 购 ;机位 指 示 牌 采 购 ;滑 行 引 导 标 志 牌 采 购 等 合 体情 况 和业主 方 的要 求来 确定 对整 个项 目建 设 根本 同 。服务类 合 同分 为 :勘察合 同 、设计 合 同 、监 理 性 和方 向性 的问题 ,形 成整个 项 目合 同结构 的总体 合 同 、招 标 代 理 合 同等 。这 些 合 同 的标 段 划 分 合 构想 和基本 框架 ,对 每个合 同的签 订和 履行 有重 大 理 ,招 标 有 序 ,为 项 目正 常 实 施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影响的问题 ,经过多方案 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的行 保 证 。

北京市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B-1工程(预埋方案)

北京市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B-1工程(预埋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 建筑工程概况 (3)2.2 给排水、通风分部工程概况 (3)3、施工组织 (3)3.1 施工组织概述 (3)3.2 劳动力、机具组织安排 (4)3.3 进度计划安排 (5)4、施工技术要求 (5)4.1埋件、孔洞 (5)4.2预埋铁件 (6)5、主要施工方法 (6)5.1 套管预埋 (6)5.2 预留洞 (9)5.3 预埋铁件 (9)5.4 预埋质量控制要点 (15)5.5 工程质量目标 (16)6、质量保证措施 (16)7、安全保证措施 (21)8、成品保护措施 (26)9、材料节约措施 (27)10、计量器具使用与管理 (27)10.1 计量器具的选用及使用 (27)11、环境保护措施 (28)11.1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8)11.2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8)11.3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29)11.4 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29)11.5 防止施工噪声措施 (30)11.6 控制扬尘的措施 (30)12、技术资料管理要求 (30)1、编制依据1.1《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T3C捷运通道施工图纸》。

1.2《T3C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录》。

1.3《建筑设备通用图集》(91SB3-4、91SB6、91SB-XI)。

1.4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5《通风与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

2、工程概况2.1 建筑工程概况2.1.1 T3航站楼为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新航站楼位于现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东侧,平行于现在的东跑道,建筑分为T3A、T3B 和T3C段,T3C捷运通道南北长1027米,地下二层,总面积39000平米。

现浇凝土框架结构。

2.1.2 T3C捷运通道B2层主要为行李通道,两侧为服务通道。

XYPEX(赛柏斯)在首都机场T3A航站楼桩头防水中的应用

XYPEX(赛柏斯)在首都机场T3A航站楼桩头防水中的应用

XYPEX(赛柏斯)在首都机场T3A航站楼桩头防水中的应用段先军;罗惠平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年(卷),期】2007(038)007
【摘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T3A主楼工程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核心项目,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要的配套项目,为国家重点工程。

该工程平面呈双曲面人字形,南北向长953m,东西向宽756m,总建筑面积约58万m2,基础面积达18万m2。

工程设计±0.000为28.45m。

【总页数】2页(P541-542)
【作者】段先军;罗惠平
【作者单位】北京城建集团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工程总承包部,100621,北京;北京城建集团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工程总承包部,100621,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61.11
【相关文献】
1.XYPEX(赛柏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灌注桩筏形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J], 唐冰;张萌;刘昕昕
2.XYPEX(赛柏斯)的应用 [J], 方一苍
3.XYPEX(赛柏斯)材料在桥梁裂缝封闭工程的应用 [J], 刘辉
4.赛柏斯(XYPEX)在段家峡水库输水洞防渗中的应用 [J], 胡光前
5.XYPEX(赛柏斯)刚性自防水系统在地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J], 丁少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T3航站楼给排水设计介绍

北京T3航站楼给排水设计介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工程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介绍29日日2011年2011年7月29工程简介给排水消防设计介绍提纲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介绍提纲一、工程简介二、给排水及消防系统概况三、用水量计算四生活热水系统四、生活热水系统五、虹吸雨水系统六、消防水炮系统六消防水炮系统七、工程体会工程简介设计进度:∙2003年12月开始设计;月开始设计∙ 2004年3月底完成初步设计;∙ 2004年8月完成±0以下施工图;∙ 2005年2月完成全部施工图。

施工进度:月底破土动工奠基;∙2004年3月底破土动工、奠基;∙ 2005年7月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 2006年3月钢结构施工安装完成;∙2007年12月工程竣工、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3月全面投入使用。

◇月全面投入使用给排水及消防系统概况三个楼各自分别从场地给水管网引入根供水管在各自的楼内构成环状1.给水系统•2根或3根供水管,在各自的楼内构成环状管路,向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空调加湿给水系统供水,同时向消防水池提供水源。

DN250DN150DN200DN200DN250DN150DN150DN2001.给水系统•场地给水管网的入户供水压力≥0.35MPa。

给水管在地下一层构成环状管路,在指廊部分采用支状供水。

给水系统采用直供方式,竖向不分区,不另设给水加压设备。

地下层的供水支管安装减压阀,用以均衡流量及避免超压,减压安装减压阀用以均衡流量及避免超压减压。

阀阀后压力为0.30MPa•室内给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DN≤100mm采用卡压连接;DN>100mm采用气体保护焊接。

•T3航站楼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仅在T3A和T3B内设置,T3A在两翼指廊VIP区和中心区设集中生活热水、T3B在中心区设集中生活热水。

•T3A、T3B的指廊及T3C的生活热水在全年均采用分散的小型电热水器制取。

T3A在两翼指廊VIP区和中心区设集中生活热水T3B在中心区设集中生活热水•集中生活热水热源在供暖季由机场能源中心提供120℃/70℃一次热水,采用浮动盘管容积式换热器制取生活热水;在非供暖季则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取生活热水,为保证其热水供应的稳定性,在增设热水储水罐的基础上,将浮动盘管容积式换热器也作为储水罐使用并加装辅助电加热器以应急备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ARCHICREATION 2004.06112overview of the section facing land/陆侧剖面鸟瞰 1model of the terminal building/3号航站楼整体模型 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terminal building 3 of BeijingCapital Airport莫扎·马加迪 罗隽 邵韦平Mouzhan·Majidi, Luo Juan, Shao Weiping1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以来, 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

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

工程已于3月28日奠基开工。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的门户机场,近年来旅客流量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2%。

2002年旅客流量达27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88.61万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到2015年,机场年旅客流量将从每年2700万人次增长到6000万人次。

为了满足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航工业的要求,实现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增强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型机场的竞争力,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十分重要。

200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立项报告》,2003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完成了申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此次扩建工程的主体部分,包括航站楼内旅客捷运系统(APM)、行李处理系统(BHS)和信息技术系统(IT)3个机场特殊系统。

辅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航站楼前的地面交通中心(GTC)、空侧跑道、滑行道和站坪系统等其他设施,也将新建一条从东直门直达新航站楼的城市轻轨和第二条机场高速公路,新航站区空侧规划新的3号航站楼设施将分期实施,设计容量到2015年为旅客2004.06 ARCHICREATION113ARCHICREATION 2004.061142004.06 ARCHICREATION115流量达3 100万人次,2020年达4 300万人次。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A主楼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A主楼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A主楼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段先军 罗惠平(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 北京 100000)摘要: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A主楼工程是本期机场扩建的核心工程,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重要的配套项目,被誉为“新国门”工程。

工程规模宏大,建筑设计新颖,结构柱、楼板等构件大面积采用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高,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工期紧。

通过合理选择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精心模板拼缝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操作标准、加强成品保护等措施,确保了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 模板; 施工The T3A as-cast-finish concrete Cyclostyl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artDUAN Xianjun LUO Huiping(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Co., Beijing 100000, China)Abstract: T3A of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phase 3 new terminal building is the hard core of T3 continuation.It i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projects of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and hailed as “new country” project.The structural columns,floor and other components of this large-scale project extensive use as-cast-finish concrete。

The proje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s,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complexity,tight construction period. Templates through a rational choice and their support system, carefully Pinfeng templat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ct operating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finished products, such as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 as-cast-finish concrete, cyclostyle,construct1、工程简介1.1 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工程A1合同段三号机场临水方案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工程A1合同段三号机场临水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工程A-1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2 工程实地踏勘对施工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的了解;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8)》;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7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手册》8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3、4)》9 类似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技术装备要求二、工程概况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T3A,地下二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280000m2。

建筑物高度为45m。

建筑物主要功能有机电用房、行车走道、乘客到达值机大厅、航空公司办公用房、公共走廊及大厅、候机厅、接机大厅、办理登机手续大堂、行李提取大厅、海关检查大堂、零售及餐饮、贵宾设施、旅客捷运月台、行李处理用房及登机桥。

本工程是一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航站楼,为NFA设计联合体所设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施工图设计,造型与周边建筑协调,体现世界上最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设计理念,辅以外墙玻璃幕墙装饰,造型新颖独具特色,具有极强的现代特色。

本工程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现场布置1.临时围挡布置现场全部用围墙封闭,围墙采用环保节能砌块砌筑,高2m,内外抹灰,围墙上涂刷业主认可的统一标志。

围墙沿建筑物周圈布置,其中北围墙距离建筑物边线63m,西围墙北侧距离建筑物边线133m,东围墙距离建筑物边线73m。

考虑到T3A航站楼南侧有一大型停车楼,其具体位置和开工时间不明确,因此,南围墙暂定设置在距离建筑物边线20m处,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有利于现场交通运输的原则,沿围墙四周设置1#、2#、3#、4#、5#五个出入口,其中西侧2#出入口作为主出入口。

2.临时道路布置根据施工需要,沿建筑物外边线四周铺设封闭的循环道路,采用重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宽8m,西、北、东三侧距离建筑物25m,南侧距离建筑物10m设置(此路根据地下停车场具体位置及施工计划决定如何修建)。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停车楼及交通中心简介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停车楼及交通中心简介

工程地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东侧承建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建设单位: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建筑面积:132.6万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45.5m幕墙类型: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开工日期:2004年3月28日竣工日期:2007年12月25日工程简介:1、工程基本情况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位于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东侧,采用了“国际征集、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国家批准”的优选设计方案。

建筑造型新颖独特,金顶红柱,庄重大气,体现北京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国门的崭新形象。

同时服务于第29届北京奥运会。

3号航站楼由T3A、T3B、T3C和一座停车楼及交通中心等四个独立单元组成,主航站楼T3A建筑面积51.5万m2,地下两层,地上五层, T3A主航站楼为3号航站楼的核心,包括了所有国内和国际旅客使用的值机、候机、迎客空间、行李分检设施、中转设施,以及供国内旅客出发、到达使用的空侧设施。

工程于04年3月28日开工,07年12月25日竣工。

2、工程的特点、难点和科技创新点本工程建筑规模宏大,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单体建筑,功能复杂、先进,施工工期紧。

T3A航站楼建筑面积达到51.5万平方米,绑扎钢筋21万吨、浇筑混凝土75万方、安装玻璃幕墙14.6万平米、钢结构安装4.2万吨,工程量巨大。

三号航站楼功能定位为东北亚地区的枢纽机场,设计功能先进、完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涵盖了常规的机电和弱电系统、高速行李输送分拣系统、国内首次采用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机场航站楼特有的航班显示、引导表示、引航导航、安检监控等40余项。

同时为满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需求,施工工期与国外同类机场相比,施工工期缩短近2年时间。

为确保工期,总承包采用总进度计划、季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的4级网络计划管理,确保计划具有操作性和指令性;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大平行、小流水”施工原则,保证工序合理搭接,有效保证了施工工期要求,仅用3年9个月完成了国外同类机场需要6年的施工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工程A-1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2 工程实地踏勘对施工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的了解;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8)》;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7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手册》8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3、4)》9 类似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技术装备要求二、工程概况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T3A,地下二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280000m2。

建筑物高度为45m。

建筑物主要功能有机电用房、行车走道、乘客到达值机大厅、航空公司办公用房、公共走廊及大厅、候机厅、接机大厅、办理登机手续大堂、行李提取大厅、海关检查大堂、零售及餐饮、贵宾设施、旅客捷运月台、行李处理用房及登机桥。

本工程是一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航站楼,为NFA设计联合体所设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施工图设计,造型与周边建筑协调,体现世界上最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设计理念,辅以外墙玻璃幕墙装饰,造型新颖独具特色,具有极强的现代特色。

本工程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现场布置1.临时围挡布置现场全部用围墙封闭,围墙采用环保节能砌块砌筑,高2m,内外抹灰,围墙上涂刷业主认可的统一标志。

围墙沿建筑物周圈布置,其中北围墙距离建筑物边线63m,西围墙北侧距离建筑物边线133m,东围墙距离建筑物边线73m。

考虑到T3A航站楼南侧有一大型停车楼,其具体位置和开工时间不明确,因此,南围墙暂定设置在距离建筑物边线20m处,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有利于现场交通运输的原则,沿围墙四周设置1#、2#、3#、4#、5#五个出入口,其中西侧2#出入口作为主出入口。

2.临时道路布置根据施工需要,沿建筑物外边线四周铺设封闭的循环道路,采用重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宽8m,西、北、东三侧距离建筑物25m,南侧距离建筑物10m设置(此路根据地下停车场具体位置及施工计划决定如何修建)。

现场内原有的通顺路在结构占地范围以外的予以保留利用,作为东西两侧进出现场的通道。

由于南岗路在现场西南角被建筑物截断,为了保证该主干路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的畅通,计划修建一段临时路,沿西南角围墙外侧将被截断的南岗路连通,此路将作为各标段施工运输的主干道。

待0.00m以下结构施工完毕后,计划在结构内首层地面设置临时通道连接东西两侧及两翼道路,以供施工人员及轻型汽车通行。

3.临建布置1)业主、监理、总承包部办公区根据业主要求,现场不设置生活区,工人生活区在现场外另行租地设置,位置尽量靠近施工现场。

现场分别设置业主、监理、总承包部、土建及各专业分包办公区,其中业主办公用房1000m2,监理办公用房1500m2,采用双层彩板保温房建造。

业主、监理、总承包部办公区分别设置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内部停车场、厕所等设施。

另外在现场西侧靠近主大门出入口(2#出入口)处设置公共停车场、旗杆、小型广场,用于外宾来访、各种典礼、公共活动之用。

2)土建及专业分包单位办公区由于施工现场面积大,为了便于施工管理,现场预留三个土建办公区、二个专业分包商办公区和一个钢结构分包办公区。

由各分包入场后搭建临设。

其建筑形式及布局应按业主及总承包方要求进行统一。

此部分临设待分包工程结束后及时拆除或协商移交给后续分包商使用。

3)厕所除各办公区分别设置内部厕所外,在1#、3#、4#、5#出入口旁及现场东北角设置固定式厕所,厕所坑位总数量按施工劳动力高峰/50设置。

现场南侧考虑停车库施工问题,暂不设固定式厕所,如工程需要,可设置临时的移动式厕所。

4)工人生活区在现场外就近租用场地,为所有参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分包单位)建生活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及文化活动室,所有用房采用混凝土预制板房,外墙做好保温,室内简单装修,其标准满足政府有关部门的生活和卫生标准。

具体将做更详细的生活区平面布置、及相关施工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

4.各类场地布置钢筋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及模板堆放场地均靠近各分包单位的办公区或施工区域布置。

各场地必须进行平整夯实并做简单硬化处理,防止扬尘。

在西侧现场中部设置样品、模型放置区,并设置样品库房,用于所有工程样品、样板、模型的存放。

四、临时上、下水布置及计算1.临时用水设计思路1)本工程的临时用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2)用水特点:该工程基础类型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及筏板基础,地上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用水量大,用水范围广,涉及人员多。

前期土建专业施工用水量较大,后期机电专业调试用水量较大。

3)上楼供水管路系统规划:各立管系统走工程实体中消防立管系统,管直径、位置与工程实体中消防图一致,该管道亦按照正式消防管道施工规范、标准和相关施工工艺随结构施工逐层向上施工,并且在安装消火栓的位置处留置施工用水取水口,消防管道为消防、施工合用管道。

4)室外(施工现场、办公区)供水管路系统规划:现场提供一趟直径200mm的供水管线,施工现场和办公区的用水分别从环网主干管上引用。

5)考虑到施工工期较长,需对管道进行埋设和保温。

2.用水量计算1)施工用水表6.2.3.2-1 施工用水定额()[]()36008//211111⨯⨯⨯⨯⨯=∑K t T N Q K q (公式一) 其中:q 1为施工用水量, K 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Q 1为年(季度)工程量,T 1为年(季度)有效作业日,t 为每天工作台班数,K 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

根据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情况,取K 1=1.15,Q 1=328605m 3,T 1=500d ,t =1.5,K 2=1.5代入公式一,得:q 1=15.75 L/s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表6.2.3.2-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36008/4313⨯⨯⨯⨯=t K N P q (公式二) 其中:q 3为施工现场生活水量,P 1为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N 3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t 为每天工作台班数, K 4为用水不均衡系数。

取P 1=6000,N 3=30,t =1.5,K 4=1.5代入公式二,得:q 3=6.26 L/s3)办公区生活用水表6.2.3.2-3 办公区生活用水定额()360024/5424⨯⨯⨯=K N P q (公式三)其中:q 4为办公区生活水量;P 2为办公区人数,N 4为办公区生活用水定额,K 5为用水不均衡系数。

取P 2=6000,N 4=110 ,K 5=2.0代入公式三,得:q 4= 15.3 L/s4)消防用水()max 5i xi n q q ⨯= (公式四)其中:q 5为消防用水量(L/s );q xi 为不同项目的消防用水定额(L/s );n i 为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

则q 5= [15 L/s ×1 ,30 L/s ×1 ,20 L/s ×1]max =30 L/s表6.2.3.2-4 消防用水定额5)总用水量总用水量确定时遵循以下原则:当(q 1+ q 3+q 4)≤ q 5 时,Q= q 5 +1/2(q 1+ q 3+q 4)当(q 1+ q 3+q 4)> q 5 时,Q= q 1+ q 3+q 4由于q 1+ q 3+q 4=15.75+6.26+15.3=37.31 L/s q 5 = 30L/s显然(q 1+ q 3+q 4)> q 5,则31.37431=++=q q q Q L/s3.临时用水管道设计1)施工现场施工用水管径设计临水给水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一个系统,配水管网埋深-0.7m ,环网主管道直径为DN150。

水源分两路干管布置,楼外干管沿线每隔100~120m 设置一处地上式消火栓;主干管每隔200~300m 设置检修井。

考虑到基坑作业,埋设主干管时管线距离正式建筑物20米,向主体结构引出消防支管。

根据建筑防火规范,本工程中采用支管为DN100,栓头为2×SN65系列的消火栓,故所有的室外消防支管管道直径为100mm ,消火栓为双栓,直接从环网中接出,单个消火栓的用水量为10~15L/s ,。

每隔100m 设置DN50支路管道接口(用闸阀作为关断阀门)以便各参施单位就近使用。

特别指出:在5个出入口处各设置1个DN32的取水口(带DN15的水嘴),作为冲洗车辆用。

各取水口用闸阀作为关断阀门。

楼内用水设若干DN100的上水管,随结构楼层接设,各立管系统与工程实体中消防立管系统,管道直径、位置与工程实体中消防图一致,该管道亦按照正式消防管道施工规范、标准和相关施工工艺随结构施工逐层向上施工,并且在安装消火栓的位置处留置施工用水取水口。

消防管道为消防、施工合用管道。

在首层设置临时消防干管,干管直径同正式消防管道直径,施工用水由消火栓接出。

室内临时消火栓选用SN65型消火栓,设置间距不超过50m ,设置时保证两只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何位置。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管道管径设计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主要为甲方、监理现场办公用水,施工人员休息用水,用水量为6.26L/s ,远小于消防用水量,根据现场办公区的布置,可以在消防环网中接出几枝DN40的管道,引到甲方、监理办公楼首层,然后用DN25的管道分枝供水到食堂、厕所。

3)消防泵房的设计消防泵房里的泵及其动力、控制设备可以参照正式消防泵房设计施工。

由于所给管线没有附属压力,若按市政压力,生活区给水可满足要求,施工现场用水以消防用水压力为准计算。

消火栓口所需水压sk d q XH H h H H ++=式中 XH H ---消火栓口压力;q H ----水枪喷嘴造成充实水柱所需的水压(充实水柱取10米);d h ----水龙带的水头损失(可忽略);sk H ----消火栓栓口水头损失(取0.02MPa )经计算 H XH =40O mH 2,且建筑物高45m ,市政管网压力不能满足要求,需设消防加压泵。

(加压水泵的选型可参照正式消防泵施工图)4.现场排水设计临时排水分为生活区、办公区排水和场地排雨水。

施工现场排水主管道主要采用DN300的暗埋水泥管作为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沿临时道路旁边铺设,在施工用道路两侧每隔50米设排水小井,小井上铺雨水箅子,保证道路及地表面没有积水。

主体结构大门口处设置明沟排水沟,将施工现场的污水、结构完成后屋面雨水以及设备专业管道试验用水引向排污系统。

明渠和暗埋干管交接处设检查井。

排水沟设置篦子,篦子采用∠3×3的角钢包边的Φ32@50钢筋栅格制作。

在食堂、地泵、汽车冲洗处均设置隔油沉淀池,隔油沉淀池要求定期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