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谈我国休闲渔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谈我国休闲渔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谈我国休闲渔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休闲渔业已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旅游方式,它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渔民转产转业,也可以带动当地其他各行业的发展,为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国休闲渔业主要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品牌建设意识不足、产业之间协调不充分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休闲渔业,应健全管理体系,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我国休闲渔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我国休闲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垂钓、海景观光等成为人们的休闲活动,休闲渔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在此背景下,休闲渔业引起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王琳、韩增林(2007)认为我国发展休闲渔业的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但缺乏一套对休闲渔业整体发展的规划。

我国对休闲渔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经营规模小、效益差、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乐家华,2012)。

由于我国发展休闲渔业的时间较晚,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实施休闲渔业的品牌战略,实现休闲渔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休闲渔业是指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来充实渔业空间,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交叉产业。

它包括休?e垂钓、观光体验等多元产业。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不断减少,不少渔民放弃传统的海洋捕捞,休闲渔业作为渔民的一种衍生活动逐步发展起来。

据中国渔业政务网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休闲渔业产值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近20%。

但由于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有待完善,目前休闲渔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

二、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知名度不高我国休闲渔业起步较晚,知名度不高。

对于沿海地区的渔民来说,“休闲渔业”成为一种新职业。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基础设施条件落后,部分地区存在低水平重复和盲目扩大规模现象。

一方面,对于偏远地区或低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来说,对新兴的“休闲渔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以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对“休闲渔业”支付意愿不高,从而使“休闲渔业”在我国难以全面推广。

海南乡村渔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海南乡村渔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调查研究 RESEARCH渔业是海南省乡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发展的抓手。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海南省必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根本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乡村渔业发展质效,使之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和乡村居民就业、创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海南乡村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海南省鱼类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渔业产业以捕捞为主、养殖为辅。

2019年,海南乡村水产品产量达172.15万吨,其中,捕捞产品产量达109.6万吨,约占水产品产量的 63.96%。

其中,海洋捕捞108万吨,淡水捕捞1.7万吨。

另外,养殖水产品产量62.5万吨,约占水产品产量的36.04%,其中海水养殖27万吨,淡水养殖35.4万吨。

据海南省海口市海洋和渔业监察支队统计资料,截至2020年末,海口市共有乡村渔船1749艘,包括捕捞用渔船、养殖用渔船、执法用渔船,其中办理了农业农村部批号的渔船1109艘、海南省海洋和渔业厅批号的640艘。

值得关注的是,1734艘捕捞渔船为12米以下,占总数量的99%。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记载,2019年,海南省共有渔业乡33个、渔业村345个、渔业户87693户,渔业从业人口总计417591人,其中,传统渔民192364人,专业捕捞人员118211人,专业养殖人员59803人。

需要破解的问题——渔业发展基础较弱。

调研发现,海南乡村渔业存在着海洋捕捞过量、养殖方式粗放、产品品质低、效益不高等问题,使全省渔业发展基础脆弱。

一是渔业养殖中过度养殖、肥水养殖等现象十分普遍,已严重背离了国家生态环保标准最新要求。

二是因渔民过于追求高产量,不重视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导致渔业经济效率低,规模不大,品牌少,知名度小,[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业发展是基础,而乡村产业的发展必须根据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简论我省休闲渔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我省休闲渔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我省休闲渔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我省休闲渔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休闲渔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简要讨论我省休闲渔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水质污染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水质污染已成为我省休闲渔业中的一大隐患。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进入水体,给鱼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休闲钓鱼的体验。

对策: -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减少水体污染源。

- 加强监测和治理:增加水质监测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水质达标。

问题二:资源过度开发由于休闲渔业的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一些地区开始过度开发渔业资源,导致鱼类数量减少,影响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 - 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政策:通过限制捕捞量、设定合理的放养标准等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加强渔业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渔业经营行为,打击非法捕捞和销售行为。

问题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一些休闲渔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休闲渔业的发展,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对策: -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加对休闲渔业相关设施(如停车场、休息区、厕所等)的投资,提升游客体验。

- 支持民间投资:鼓励私人资本进入休闲渔业领域,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质量。

问题四:缺乏专业人才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批专业化的人才来提供支持,但目前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对策: -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和课程,培养休闲渔业管理、经营和技术人才,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 引进专业人才:鼓励优秀人才来我省从事休闲渔业相关工作,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吸引他们。

结论我省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污染、资源过度开发、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缺乏专业人才。

借鉴国外经验,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南休闲渔业

借鉴国外经验,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南休闲渔业
黄 金海 域 。 省海 洋 渔 场 面 积 近 3 全 O万 平 方 公 里 。 洋 水 产 在 8 0 海 0 种 以 上 。2 0 0 7年 , 省 水 产 品 总 产 量 15 0万 吨 , 1 8 全 8. 7 比 9 7年 的
l. 1 1万 吨增 长 了 l 2 6倍 多 , 年平 均递 增 1 .%。全 省 水 产 品人 均 60 占有 量 2 1 斤 , 列 全 国 前 茅 。渔业 在 全 省 国 民经 济 和 社会 发 2 公 名 展 中举 足 轻 重 。 ( ) 强 的 渔 业政 策倾 向 三 较
亚 每 个 地 区都 设 置 有 渔 业 管 理 机 构 ,第 年用 于发 展 休 闲渔 业 的
科研经费非常充足。
( ) 三 完善 的 法律 法规
海 南 的海 洋 水 产 资 源 丰 富 。具 有 海 洋 渔 场 分 布 广 、 种 多 、 品
生 长 快 和 渔汛 期 长 等 特 点 ,是 我 国发 展 海 洋 捕 捞 和海 水 养 殖 的
渔业 的 可持 续 发 展 。与 国外 发达 地 区相 比 , 南休 闲渔 业 发 展处 海
于起 步 阶 段 ,充 分认 识 发 展 休 闲 渔业 的 意 义 ,加 快发 展 休 闲 渔 业 , 对 建 设 国 际旅 游 岛产 生 深层 次 的 意义 。 将

多万 元 建 设 渔 业 通 讯 网络 。省 财 政 拨 出专 项 资 金 对 深 水 抗 风 浪 网箱 养 鱼 、 面 积 养殖 罗非 鱼 、 鲍 和 造 大 型 渔 船 以及 加 工 水 产 大 养 品 出 口企 业进 行 专 项 补 贴 。
良种 场 , 资 1 0 投 0 0多 万 元 建 设 水 产 品 质 量 检 测 中心 , 资 1 0 投 00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李季芳[内容提要]海洋休闲渔业是渔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在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针对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缺乏统筹规划、设施差、规模小、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城镇郊区的垂钓娱乐项目,开发黄金海岸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沿海渔区旅游业,开办海上旅游观光活动等措施。

[关键词]海洋休闲渔业;渔业资源;沿海渔区旅游业[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91(2006)04-0035-04【收稿日期】2006-06-18【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作者简介】李季芳(1964- ),女,山东文登人,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渔业经济管理等。

海洋休闲渔业是渔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人们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1]。

一、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必要性和意义(一)海洋休闲渔业在渔业中的地位在我国渔业资源锐减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工具和海洋渔业资源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海洋休闲渔业涉及到出海捕捞和近海垂钓,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符合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设计海洋休闲渔业项目,建造有关的设施,以海洋休闲渔业来促进当地的渔业生产。

海洋休闲渔业是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其目的是吸引人们在闲暇时前来度假娱乐和消费,其项目的设计要求新颖健康,既能吸引游客又要保证游客的安全。

因此,对海洋休闲渔业的管理还涉及到人身安全及饮食卫生等方面。

这就需要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规定,或参照现有的相关条例,行使管理职能。

海南省昌江县休闲渔业发展策略

海南省昌江县休闲渔业发展策略

2016年 第8期海洋开发与管理17  海南省昌江县休闲渔业发展策略胡恒,徐伟,方春洪,岳奇(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 300112)收稿日期:2016-01-29;修订日期:2016-06-21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子任务“基于生态系统的区划实施效果评价技术与辅助决策系统开发”(201505001-5);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海域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预测技术研究”(201506);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点项目“我国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目标实施效果评估”(CAMAZD201504).作者简介:胡恒,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海域规划与管理,电子信箱:99646833@qq.com摘要:休闲渔业作为旅游业与传统渔业的交叉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渔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昌江县作为海南省西部重要旅游节点城市,拥有极为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扎实的休闲渔业发展基础,发展休闲渔业可以优化昌江县渔业结构、丰富旅游形式。

文章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昌江县发展休闲渔业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休闲渔业;生态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图分类号:S9;P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6)08-0017-04Developing Strategy of Recreational Fishery inChangjiang County,HaiNan ProvinceHU Heng,XU Wei,FANG Chunhong,YUE Qi(National Ocean Technology Center,Tianjin 300112,China)Abstract:Recreational fishery is a cross industry of tourism and traditional fishery.It has becomea major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in today s world.Changjiang County is one of theimportant tourism node citi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Hainan Province,and it has well qualifiedwith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fishery.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fisherynot only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of fishery,but also enriched the forms of tourism in ChanjiangCounty.This study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fishery in Changjiang County and putforward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by SWOT analysis.Key words:Recreational fishery,Ecotourism,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休闲渔业又称为娱乐渔业或旅游渔业,是根据市场需求,以传统海洋渔业活动为基础,以渔村、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等传统渔业资源为要素,让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实现集休闲、渔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

渔业行业建议

渔业行业建议

渔业行业建议近年来,渔业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渔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针对当前的情况,本文将从资源管理、科技创新以及环保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管理首先,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证渔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因此,建议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渔业法律法规,加强渔船注册和渔业许可证的管理,严禁非法捕捞行为。

同时,建议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渔业捕捞配额,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科技创新其次,科技创新在渔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的渔业装备和技术能够提高渔业效益,减少损失,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

因此,建议在渔业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渔业科技创新项目。

鼓励渔民学习和应用现代渔业技术,提高捕捞效率和渔业产品质量。

三、环保意识最后,在渔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

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渔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禁止乱倒污水和废弃物,鼓励渔民采用环保的渔具和渔网。

同时,加强对渔民环保意识的培养,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观念。

综上所述,渔业行业面临着资源管理、科技创新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加强资源管理,推进科技创新,培养环保意识,我们有信心能够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渔民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国渔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海南休闲渔业浅议

发展海南休闲渔业浅议

发展海南休闲渔业浅议发布时间:2003-7-24 17:41:00 来源: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编辑:南方渔网发表评论(0)本网2003-2-28讯所谓“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度假、休闲娱乐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的互相转换和相互结合,创造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渔业产业。

休闲渔业,涵盖垂钓渔业、养殖观光业(包括水族馆养殖)、设施旅游渔业等方面。

国内外发展休闲渔业的实践证明,发展休闲渔业是渔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渔业资源衰退,部分渔船淘汰后渔民转产,增加渔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出路。

海南省是海洋大省,渔业资源和热带滨海、海岛、人工湖资源丰富,景色独特。

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南休闲渔业的开发正处于筹划阶段。

根据海南渔业、旅游业发展的实际,为丰富海南景点的内容,让来海南的游人玩得痛快,游得舒心,达到“人丁兴旺、财源广进”的“双赢”,适度发展休闲渔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笔者认为,发展海南休闲渔业当前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休闲渔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海南虽然有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但它是渔业和旅游业的延伸和拓展,敢于吃这个“螃蟹”的人还是不多,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在深入介绍国外、省外休闲渔业项目和开发管理经验的同时,强化宣传海南开发休闲渔业的意义、有利条件和必要性,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休闲渔业”,吸引更多的客商开展休闲渔业。

二是高标准、高起点的统筹规划,策划并实施高品位的休闲渔业项目。

当前应该选择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按长、中、短期规划设计上档次、上规模的项目。

如琼山市可借助东寨港红树林的生态优势和周围生态养殖项目,推出集科研、生态保护、垂钓休闲、养殖观光于一体的垂钓休闲生态度假、观光项目;可选择景色独特,垂钓条件优越的海岛开发海岛垂钓、度假项目;可在临高、陵水等县渔业转产的渔区推进重点港湾的南海风情项目,也可选择松涛水库、南丽湖、广坝水库等推出大型的旅湖垂钓观光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海南 休闲渔业 对策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是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体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渔业新的增长点。海南在发展休闲渔业方面具有众多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引导;同样,处在起步阶段的海南休闲渔业同样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海南必须认清形势,由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地发展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又称娱乐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与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等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和精神的)密切联系,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休闲渔业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渔民的家居和渔船进行改造,让游客真正贴近渔民生活,享受一种自然古朴的渔家风俗,给宾客一种全新的体验。游客通过与渔民合作,体验下海撒网拖鱼、停船垂钓、收网拣鱼、品尝鲜鱼等乐趣。在离城市较远的水库库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形成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和热带旅游度假胜地,休闲渔业发展空间广阔,必须在全面分析评估相关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上,制订相应对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一、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1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休闲渔业诞生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70-80年代,在一些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休闲渔业开始盛行、发达。目前,休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休闲渔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产值是常规渔业的3倍以上。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3520万16岁以上的钓客,在休闲渔业上花费达378亿美元。1996年,经济学家对美国休闲渔业协会(ASA)作了一次调查,推断美国每年休闲人口的消费产生的影响。调查显示,休闲渔业对全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为1084亿美元,为全国各地提供了120万个工作机会,占美国各部门总劳动力供给量的1%以上。休闲渔业创造了总计377亿美元的总消费,增加了24亿美元的州政府税收,约占全年州政府税收的1%。为联邦政府贡献了31亿美元的税收。约占联邦农业税收的1/3。 日本休闲渔业也很发达,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沿岸和近海渔场的整治和“渔港渔村综合整备事业”。日本通过在沿海投放人工鱼礁,建造人工渔场,大力发展栽培渔业和“鱼类牧场”,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渔村渔港环境,发展休闲渔业。1993年日本游钓人数已达37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其中利用导游进行游钓的达111万人。从事游钓导游业者2.4万名。其中的90%是与渔业有关的兼业人员。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在近十年兴起,据2003年澳大利亚所做的全国休闲渔业和本土渔业的调查,参加垂钓活动的游钓者越来越多,花在钓鱼活动中的费用达18亿澳元。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进行一系列有关休闲渔业的专项经济研究,为促进和规范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

2 我国体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内陆水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不含海洋)的1.8%。其中主要江、河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39%;湖泊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42.2%;全国建成的水库8.5万多座,总面积200.5万平方米。我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东部及南部大陆海岸线长18400公里,岛屿海岸线约14200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辽阔;大陆和岛屿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了许多优良港湾,成为鱼类繁殖、生长的优良场所,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为734.2万平方公里,最适于发展休闲渔业。沿海潮间带滩涂面积达1878.3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700多种,其中常见具有重要渔业价值的经济鱼类有50多种,海洋鱼类169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50多种。其中有许多最适合垂钓的肉食性鱼类,还有多种藻类及其它海底栖生物。 我国台湾地区利用发展休闲渔业成功地使传统渔业转型。近十多年来由于台湾近海资源逐渐衰退,远洋渔业也日益受排挤,加上船员劳力不足价格高,使渔业发展面临各种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台湾在沿海港口渔区大力兴办休闲渔业。从1998年起,台湾渔业局在基隆梧栖等6个渔港加大休闲设施投资,发展海陆休闲中心,促进渔民走向多元化经营。这种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渔港渔区,帮助了“已近黄昏”的台湾沿岸和近海渔业“起死回生”,被称为“建设现代化渔村和增强渔业活动的改革”,使传统渔业成功转型。 与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休闲渔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休闲渔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各地起步时间不同,但大都以渔民和小集体自发投资建设为主。虽然休闲渔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农业部渔业局在2000年做出了“关于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部署,“与渔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要大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鼓励、引导发展休闲渔业”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渔业资源增殖与休闲渔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不少省市地区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正在将休闲渔业发展纳入到政府工作中,这无疑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近些年,我国海洋休闲渔业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统筹规划,管理混乱,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投入资金匮乏,设施不配套,大规模休闲场所少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休闲渔业的良性发展,急需制定相应规划,培育市场和引导、扶持和规范产业发展。 二、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 1 优势(Strengths)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海南1988年建省,授权管辖南海海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共有岛、洲、礁、沙和滩600多个;全省海岸线总长192s公里,位居全国第二。海南岛本岛近海有渔业资源6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40多种,西、南、中沙海域有鱼类1000多种,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80多种。滩涂和水深20米以内浅海,总面积5568平方公里。海南海洋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海洋生物质量总体保持健康水平,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各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能够满足其功能区要求,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质量状况优良。 海南渔业作为主要海洋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海洋渔业已形成捕捞、养殖、加工及渔业服务业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总产值快速增长,渔业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渔民收入逐年增长,水产品加工出口强劲增长。2007年海洋渔业总产量将近180万吨。在册登记的渔船1.5万多艘,渔民总数近10万人。渔业发展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服务设施及专业人员,已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与渔业相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配套的产业和服务不断发展完善,休闲渔业发展的环境已初步形成。 2 劣势(Weakness) 海南的休闲渔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是一项新兴产业,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和政策支持。海南休闲渔业基本上是从渔民、渔村起步,从业者大多缺乏专业技能的培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同时又缺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开发的后续力量不足。海南还缺乏有影响力的休闲渔业项目,比如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钓鱼比赛等,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还有待开发,形成品牌优势。再者,海岸带开发过度和珊瑚生态破坏与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呈退化趋势,影响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休闲渔业多分布在城郊或渔村,交通条件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游玩项目是渔民个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且呈分散布局,没有形成较有影响的休闲渔业中心区。目前仅在三亚和海口形成区域性的休闲渔业经营场所,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和竞争力。另外,用于经营的休闲渔船大多是用旧木质渔船改建而成,船只小、航速慢、安全性差。虽然有少量的游轮和游艇从事休闲渔业,市场化的运作还未成熟,配套的娱乐设施不多和项目开发程度较低,还未形成稳定的市场和客源。 3 机遇(Opportunity)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目前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社会的大背景中,有法定假日114天,休闲产业、旅游经济的社会支持条件系统正在建立。国外旅游行业调查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其国内旅游将会得到较大发展。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就达到了1000美元,这预示着我国国内旅游已开始进入较大发展时期,为休闲渔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市场。 近几年海南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吸引了国际高端游客,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增长迅猛。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84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75.31万人次,增长22.1%;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增长21.2%。在海外游客中,俄罗斯、日本和韩国游客增长迅速,以英国为主的北欧旅游正在拓展,而这些海外游客主体都来自海洋休闲渔业发达国家,有着强劲的休闲渔业需求和消费潜力,将为海南发展休闲渔业提供强大动力和稳定客源。 2005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出台《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努力挖掘休闲渔业文化,丰富休闲渔业内容,积极探索与旅游公司的合作,组建休闲渔业船队,大力发展西、中、南沙群岛潜、刺、钓、围等休闲渔业。积极开发南海岛礁区观赏鱼资源,捕捞并养殖观赏鱼,培育观赏鱼市场,发展观赏鱼零售产业。”2008年5月26日。海南省政府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使“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其中,特别强调要突出热带海岛蓝色生态和绿色生态旅游的特色,开发海洋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和《计划》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必将促进休闲渔业的良性快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