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研发资金支持不够。

从企业角度来看,一些传统的医药企业在研发上存在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医药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仿制药和销售规模,对于研发风险较大的创新药物研发往往缺乏动力。

一些小型医药企业和创业公司由于资金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研发投入意识,培育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从政府角度来看,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财政资金和科研资助。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

一方面,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相对较晚,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积累相对较低,对研发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小;我国的医药行业面临很多独特的挑战,如临床试验周期长、风险高以及市场回报周期长等,这也导致了政府在研发投入上的保守与谨慎。

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加大政府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与示范。

要提高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人才问题。

医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我国在基础研究、药物筛选、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基础研究的欠缺,我国的新药开发主要集中在后期临床阶段;我国在高端仪器设备和药物筛选技术方面还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能力。

高层次的医药研发人才供给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要提高研发投入,就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医药研发人才。

要提高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还需要改善政策环境。

医药研发是一个风险较大、投入周期较长的过程,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目前,我国的医药行业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核心技术保护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要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我国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思考和改进。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

根据统计,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只占GDP的1.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医药行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较少。

随着科技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医药行业对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

增加研发投入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上,而在医药器械、中药研究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

中医药和医药器械等领域也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在研发投入中应注重优化结构,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力度。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面,而在核心技术和创新药物研发方面相对薄弱。

这导致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还面临一定的技术壁垒。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应更加注重核心技术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我国医药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技术资源。

我国医药行业应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注重技术创新和加强合作是改进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关键要素。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国医药行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引言:医药行业是一个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医药行业也在积极推进创新和研发工作。

研发投入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企业提高绩效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中国医药行业中的一家知名企业——恒瑞医药为例,深入探讨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恒瑞医药企业概况恒瑞医药是中国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公司,专注于抗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

多年来,恒瑞医药致力于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开发,通过高质量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绩效。

二、研发投入对恒瑞医药企业绩效的重要性1. 提高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是恒瑞医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恒瑞医药一直将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大量投入在研发上,吸引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这些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不断探索新的药物研发方向和方法,不断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使得恒瑞医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上脱颖而出。

2. 强化研发设施恒瑞医药不断增加研发投入,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研发设施。

在常州总部,恒瑞医药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和仪器。

同时,恒瑞医药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这些研发投入为恒瑞医药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推动了企业绩效的提升。

3. 加速药物研发周期通过大力研发投入,恒瑞医药加快了药物研发周期。

在研发过程中,恒瑞医药采用了现代化的研发管理体系,精确把握每一步的时间和进展,不断加速研发进程。

这种高效的研发模式使得恒瑞医药的新产品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研发投入与恒瑞医药企业绩效的关联性1. 市场地位的提升恒瑞医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在抗癌药物领域进行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减税政策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减税政策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减税政策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文章以2016-2020年我国226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减税政策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得出医药制造业的税负越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越大的结论。

基于此,文章从增值税和所得税两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医药制造业减税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减税政策;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1 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及相关税收政策1.1 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对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对医药相关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在“十三五”的规划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医药制造业属于我国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现代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较快发展,研发投入强度亦呈上升趋势。

根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的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支出由2016年488.5亿元增长到2020年784.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由2016年的1.73%增加到2020年的3.13%,增长80.9%。

1.2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税收概况(1)现行医药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工具,帮助医药制造业分担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激励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减税政策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一是降低增值税税率。

2019年4月1日起,我国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医药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

二是高新技术医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税率。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若医药制造企业符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适用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自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我国医药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医药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这个大背景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的状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我国医药企业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发成果,比如在新药研发、生物制药、中药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需要加大投入。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过多的依赖引进技术和临床试验,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研发投入不均衡,大型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资金支持,而中小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着困难。

政府对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不足,研发环境和政策不够完善。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效率和转化率也有待提高,很多研发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所以,面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要加大政府对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加强研发环境和政策的改善,提高研发投入的效率和转化率。

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技术引进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要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应该朝着更加开放、创新和合作的方向发展。

要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医药企业和研发人才来我国进行合作研发。

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化,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探索,提升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对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思考

富敬垚,章雁(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摘要:相比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起步较晚,相当一部分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仿制药,通过成本的差异抢占市场,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且基于我国巨大市场需求,这就更需要我国医药行业自主的研发。

现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说明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医药行业去向成熟规模化。

关键词: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医药行业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2-0141-03收稿日期:2018-08-29基金项目:2016年上海精品课程项目作者简介:富敬垚(1995-),男,浙江兰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章雁(1975-),男,上海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与管理会计、资本运营。

一、引言医药行业属于高技术企业,它的研发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

就现存情况来看,西方医药行业起步先于我国,在医药行业的研发及运营模式明显更加成熟。

而在我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由于仿制药投入小,研发时间短,造成了一些企业收入中仿制药占比过大,其实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种种都在反映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研发能力相比较来说偏弱,模式不够成熟,企业对研发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认识还不够深刻。

以美国为例,其在医药行业的投入仅次于国防经费,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药研发来自美国。

所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身,必须关心科研的创新、研发的投入。

本文以数据说话,分析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现状,通过分析反映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医药行业走向成熟规模化。

二、相关文献述评(一)国外研究各行各业是相通的,实际上关于问题的研究就是探究研发投入对相应行业影响。

Sumit K.Majumdar [1](2016)从1991-1992年到2005-2006年期间,考察了企业研发对企业海外盈利模式的影响。

我国制药产业R&D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我国制药产业R&D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我国制药产业R&D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叶兰;冯国忠
【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
【年(卷),期】2011(023)019
【摘要】选取1996-2008年医药行业数据,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制药产业在研发上各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得出的结论有,就研发投入的资源要素而言,资本引起产出增长的程度大于劳动引起产出的增加。

在现阶段,医药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研发资源的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制药产业应继续加大对研发创新各要素的投入水平。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叶兰;冯国忠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的效率测度分析 [J], 张敏
2.我国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的省际差异——基于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 [J], 韩东林;张琼芝
3.基于C-D函数的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R&D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J], 王庆华;田小杰
4.国家R&D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DEA方法 [J], 钟华;安新颖;汪凌勇
5.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我国医药制造业R&D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J], 徐韵;邱家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投入与产出情况调查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投入与产出情况调查
究人员 的 4 。 所
( 经费情 况。 二) 各研究机构 的经费来源主要有 以下渠 道 : 学校下拔经 费 ( 包括教学费、 管理费 、 立项课 题经费 ) 办杂志 经费 、 内其 、 国 附表
经费在总经费中的比例都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 相关 系数分 别 为09 和 0 9 。 .6 . 4 2 学校下拨研究经费情况 。 .
和产 出 状 况 , 对存 在 问题 , 出相 应 建 议 。 针 提

他单位提供的研究基金 、 境外单 位提供 的研究基金。 其中隶属于学校 教务管 理部 门 的 l 个 单位 , 8个单 5 有
位 没 有 独 立 的经 费 , 从 管 理 部 门开 支 办 公 费 用 。无 研 究 机 仅
中 国高 等 医 学 教 育
21 00年
第1 期

7 ・
3外单 位提供研 究基金情况。 . 共有 l 家单位 (2 6 %) 5 3 .1 获得 外单位 提供 的研 究基金 , 其中独立研 究机构 9家 , 隶属 于大学 高教所 的单位 3家 , 隶
属 于 学 校 教 务 管 理 部 门 的 2 , 研 究 机 构 仅 有 研 究 人 员 的经费的机构 占 5 .8 , 中独 42% 其 立 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和隶属于学校教务管理部 门的机 构中 , 多数单位的经 费主要 来 自学校 , 属 于大学 高教所 的机 构 隶
中 , 校 拨 款 所 占 比例 则 较小 。 学
的机构和人 员 , 5 对 O所有 医学教 育研究机 构或人 员 的单 位 发放 了调查问卷 , 回收有 效问卷 4 , 6份 回收率 9 %。调查 资 2
料 采 用 SS . 统 计 分 析 , 要 采 用 描述 性 统 计 分 析 。 PS1 0 0 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相关性研究 基于1998-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产出的相关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和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以研究医药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与时滞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影响具有时滞性,医药产出与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投入相关。因此,我国医药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注重提升研发人员质量,政府应动态调整对医药创新的支持方向,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以更有效地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标签:医药制造业;投入产出;相关性;时滞性 0引言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建国以来,我国医药产业经历了逐步壮大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医药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总产值从1979年的7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8770亿元,增加200多倍,医药工业增加值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医药产业的生产环节(即医药工业)包括医药制造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本文主要分析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出相关性。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力度。近年来,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等方式加大了对医药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下达中央财政资金近200亿元,2011-2013年下达中央财政资金156亿元,扶持力度居各行业前列,其中2008年启动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超过110亿元。在政府创新投入的带动下,医药企业的创新投入也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费用达214.9亿元,较上年增加37.5%,但是,由于医药研发投入的高风险性、长周期性和效果的滞后性,使得研发投入与产出价值关系难以确定,在投入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获得更多的产出,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重点讨论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和时滞性。

1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分析 1.1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2012年间,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增幅保持20%左右,随着工业规模的增长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其中,研发资金增长率保持20%以上,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也保持稳定增加(见表1)。 数据来源:据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整理。 1.2研发强度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在国家医药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医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提升,研发投入增加,从事创新药研发的企业日渐增多,如先声药业、海正药业、正大天晴等一批创新型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研发强度)达到5%以上,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强度仍然较低。国际上一般认为,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1%或者以下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可以维持,占5%以上才有竞争力。而2008-2012年间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强度未超过2%(见表2),与全球销售额前十位的医药企业研发强度相比(见表3),差距较大。

2样本与数据 2.1指标的界定 医药研发产出指标:因变量。医药制造业研发产出除了使用专利数量作为衡量指标外,更多的时候是使用新药数量作为医药制造业研发生产力的表征。新药数量本是一个更好的指标,考虑到2003年前后我国药品审评注册的不正当操作,每年大批量地批准“新药”,这些数据不能代表真正的新药数量。故本文选用专利申请数量作为医药制造业研发产出指标,而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收益性指标也是反映研发产出的重要指标,此外,作为补充,本文也将医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医药研发投入指标:自变量。对于研发投入的变量,相关文献一般采用R&D(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和R&D人力资源两项指标。本文选取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投入水平指标。

2.2数据的获取 本文依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选取1998-2012年医药制造业相关数据加以整理、分类和计算,尽量保证数据统计口径相同。另外,由于港澳台、西藏和新疆地区部分年份数据缺失,故本文从样本中剔除以上地区,最终保留我国29个省(区、市)15年的样本数据。

3实证分析 3.1医药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间相关性分析 假设1:医药研发投入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构建多元回归模型:ln(Pi)=a+bln(RDE)+cln(RDP),其中P1代表专利申请数量,P2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RDE代表研发资金投入,RDP代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采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Bivariate, Pearson,Two-tailed),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相关系数值越接近1说明相关性越密切;相关系数越接近0则相关性越不密切。从表4可以看出4个相关系数接近于1,Sig.(2-tailed)=0<0.01,Pearson Correlation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医药研发资金投入、医药研发人员投入与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假设1成立,分析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合。考虑到医药研发属于技术密集型项目,技术要求高、技术创新周期长,创新产出具有滞后性,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检验研发产出与投入相关性之间的时滞性。

3.2医药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相关性的时滞性检验假设2:医药研发投入对医药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具有时滞性。

为进一步检验研发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时滞性,本文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该模型可以消弱多重共线性及参数估计中的自由度损失。

图1中的第一栏是专利申请数量(Y1)与研发资金投入(RDE)各期滞后值相关系数的直方图,从中可以看出,专利申请数量与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资金投入相关。从图2中同样可以看出,专利申请数量与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投入数量相关。由此可见医药研发投入对专利申请数量的影响有时滞性,专利申请数量的多少由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投入决定。

作为补充,再计算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医药研发投入的滞后期。从图3和图4同样可以看出医药销售收入与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投入相关,得到了与前文一致的结论,这从另一个角度映证了医药研发产出的时滞性,由此可见假设2成立。

综合图1~图4结果,医药研发产出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该结论也与理论、国内外其他学者实证研究结论大体一致,但是,与部分学者结论不一致之处在于:笔者分析认为医药研发产出与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投入相关(即当年的研发产出与3年的研发投入相关),而不应该是研发投入滞后n年以后才有产出。这是因为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连续过程,一项发明专利的成功申请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人员和时间的投入,研发产出是研发投入在一定时期内转化的结果,这是一个连续累积的过程,而不应该做绝对的分割。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998-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数据对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总体而言,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影响具有时滞性,医药研发产出与当年及前两年的研发投入相关。这表明医药研发投入对企业的研发产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若医药企业重视创新,加大对医药研发活动的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那么企业的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销售额均有所提高。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 4.1政府部门在增加创新投入的同时应动态调整支持方向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医药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我国政府科技拨款中的90%以上给了科研院所和大学,2006年,美国政府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直接给企业的预算超过1/3。目前,我国大型医药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从近15年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大型医药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一批创新型医药企业研发强度已经达到5%以上,对这类企业而言更多的需要政策的支持;在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绝大部分为中小型医药企业,资金缺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使得研发创新受限,企业研发能力得不到提升则导致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差,只能依赖恶性的价格竞争增加销量,对中小企业而言,不仅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加需要政府创新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在增加创新投入的同时应综合权衡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科研院所的实际需求情况,动态调整支持方向。

4.2医药企业在增加研发投入的同时应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结合前文相关性分析,为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研发投入,其促进效果非常明显。从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看,从1998年7.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4.9亿元,近几年年均增幅在20%以上,然而,我国医药技术创新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尤其是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全面、健康发展的瓶颈。虽然医药制造业整体研发资金少、强度较低,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现实情况下,我国医药企业可以另辟蹊径,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通过提高创新效率的方法来提高产出。

4.3医药企业在加大研发人员投入的同时应注重人员质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医药研发人员对研发产出具有显著影响。有学者分析认为R&D人员投入的产出弹性大于R&D资金投入的产出弹性,也就是说,研发人员投入对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研发资金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人员投入大幅增加,在人员数量提升的同时人员质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进一步优化研发团队的结构,特别是注重引进核心人才。

4.4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研发投入对产出的促进作用 由于研发投入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存在时滞性,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医药产业相关规划、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的关系,均衡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合理设置医药产业发展目标,以更有效地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樊增增(1991-),男,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学士,广西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