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财《财政学》期末模拟试卷与及答案

2016年南财《财政学》期末模拟试卷与及答案
2016年南财《财政学》期末模拟试卷与及答案

财经大学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A卷)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制度。( Y )

2.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Y )

3. 外部性是指一些厂商的行为在给别人造成损害时给予补偿或给别人带来受益的同时得到回报。N

4.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有工作能力又要求工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个有一定工资报酬的工作机会。( N )

5.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是否具有公共性以及是否需要公共部门来提供是固定的。( N )

6. 国有资产收益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对工商金融资产的经营或凭借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所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占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N )

7.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 Y )

8.社会产品价值中,M 是新创造价值中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它是公共收入的唯一来源。( N )

9.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政府征税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有直接联系。( N )

10.地方财政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 N )

11.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公债等手段调节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Y ) 12. 转移性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它只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Y ) 13.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是将国债按发行载体分类。( N )

14.政府预算是政府的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 N )

15.适度分权的税权划分模式的代表国家是德国。( N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2. 基尼系数:是指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得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3.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4. 非税收入:是指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收入。

5. 国债依存度:是指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是采用当年国债发行数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答: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按照量能纳税的原则设计的,但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其次,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再次,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2.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臵资金的重要依据,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得。

3.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创新和变迁的能力;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格总水平;5、公共财政收入制度;6、其他特殊因素。

4.税收中性的含义。

答: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臵的决定因素。

5.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

答:在《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书中的六大假设条件下,蒂布特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模型,他认为人们通过在社区间的充分流动,选择公共产品与税收的组合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社区政府,社区只有有效地提供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否则,人们会迁移到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偏好的社区,这样,社区间的竞争将使资源能够有效配臵,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理论。

6. 财政补贴的特点。

答:财政补贴的特点有: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导源于财政补贴的依据,即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2)可控性。财政补贴是国家可以直接控制的经济手段,具有可控性。3)特定性。实施财政补贴的依据是国家一定时期的特定政策,因此,财政补贴的对象、范围、数量以及要发挥的作用和要求达到的效果也是特定的。4)灵活性。国家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政策要求,适时地调整和修正财政补贴。5)时效性。财政补贴的时效性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时效性。

7.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答: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有:1、确定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制度。2、尽快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区域性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3、建立和完善扶贫奖惩于激励制度。4、积极推行小额信贷制度。5、努力扩大报账制度的覆盖范围。 2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答: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有:1、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2、实现经济相对均衡发展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3、实现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直接目标。

四、论述题(15 分)什么是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与机制有哪些?

答:财政的资源配臵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产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财政实现资源配臵职能的手段与机制有:1、在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科学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合理确定财政收支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实现财政总体规模控制和资源的战略性优化配臵,提高总体配臵和运作效率。2、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与结构,优化政府投资性支出的配臵效率。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预算内投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提高财政资源配臵本身的效率。提高

财政自身资源配臵效率的关键是要做好财政支出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注重财政资源配臵的绩效。

五、案例分析题(15分)案例资料:财政预算,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每年“两会”,财政部部长所作的预算报告,都是代表们锁定的“焦点”。政府预算是一本政府公开的“财务大账”:过去的一年收了多少钱?钱投到哪里去了?今年的钱该怎么用?这些钱是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年都要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审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财政预算编制较粗,“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预算的透明度不高,造成了很多部门预算游离在人大监督范围之外。同样,在预算执行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对每年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由于预算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造成了执行难的问题。往往部门申请多、找领导批条子多、临时性支出多,变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然后再报人大常委会做出调整预算的决议。为此,在近年各地的人代会上,代表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明显加大。如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对预算中“拨 2000万元给机关幼儿园”、“事业单位的行政编制外人员每人每年补贴3.2万元”等提出了质疑。浙江、四川等省的预算报告也明显加厚,列支项目也更加详尽,以利于人大代表的监督。

问题分析: 1.政府预算的本质什么?

答:政府预算的本质是政府预算是一种权力制衡的工具。

2.为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以下原则:1、完整性。这就是要求政府的预算包括政府全年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完整地反映政府全部的财政收支活动,不允许有预算外的其他财政收支。2、统一性。这就是要求预算收支按照统一的程序来编制,任何单位的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预算,不应当只列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3、年度性。要求政府预算按年度编制,预算中要列明全年的预算收支,并进行对比。不容许预算收支有跨年度的规定。4、可靠性。这就是要求编制预算时,正确地估计各项预算收支数字,对各项收支的性质必须明确的区分。5、公开性。预算属于公开性的法律文件,所以其内容必须明确,以便于社会公众能了解、审查政府如何支配纳税人的钱,并进行监督使用。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B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Y )对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而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是辅助性的。( Y )

3. 基尼系数是衡量公平程度的主要标准,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越公平。( Y )

4. 准公共物品只可以由来政府提供。( N )

5. 布坎南提出了“以足投票”理论,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模型。( N )

6. 社会保险税的现收现付方式,是指当年筹集的保险资金只用于满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Y )

7. 公共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其政治经济权力所筹集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或社会产品价值。( Y )

8. 如果税收弹性值大于1,说明税收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税收不能为政府提供充裕的财政收入。( N ) 9. 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是将国债按发行载体分类。( N )

10.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N )

11. 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现代社会里,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Y )对

12. 部门预算编审程序中的“一上”是指由部门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 Y )

13. 政府预算管理的关键目标是确保财务合理性和控制财政风险。( N )

14. 专项转移支付又称无条件转移支付。( N )

15.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少于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Y ) 3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

2. 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3. 转移性支出:是指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补贴支出、税式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4.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从国有资产经营中获得的经营性收益。

5. 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限度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课税对象与税源的区别。

答: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依据。与课税对象相关的是税源。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各种税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但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收入。

2. 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答:政府扶贫工作制度创新的内容有:1、确定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制度。2、尽快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区域性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3、建立和完善扶贫奖惩于激励制度。4、积极推行小额信贷制度。5、努力扩大报账制度的覆盖范围。

3. 税收的基本特征

答:税收的基本特征有: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所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或者说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政府征税与是否占用生产资料没有直接关系。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对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对税收的课税对象、课征比例或课征额等均预先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任何部门、任何级别的政府机构,未经国家法律授权与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4. 政府预算管理的目标

答:政府预算管理的目标有:

1、关键目标:总支出控制、战略性资源配臵、公共部门运营效率。

2、重要目标:确保财务合规定性和控制财政风险。

3、政府预算管理的其他目标:关注公共利益方面的需要和政治方面的目标。

5. 我国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答:我国政府间支出责任的确立依据是财政职能在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分工理论。一般认为,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直接提供或补助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并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

6.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包括:

答:1、通过税收对高收入水平进行调节。2、通过转移支出增加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水平。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4、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7. 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创新和变迁的能力;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格总水平;5、公共财政收入制度;6、其他特殊因素。

8.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臵资金的重要依据,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得。

四、论述题(15 分)

论述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答: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如下:(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现有财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情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基本原则有:1)统筹发展原则。2)市场化原则。3)公共财政原则。(二)明确政策目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适当归并设臵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2)抗灾救灾类资金。3)生态环境类资金。4)结构调整类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6)农村发展类资金。(四)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 1)构建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2)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3)增加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4)大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5)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6)加大市场机制的作用空间。7)依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4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资料: 1997年底,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经济增长乏力。1998年,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从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共增发长期建设国债9100 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大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为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减慢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影响,外贸急剧下降,我国经济下滑并出现萧条,2009年我国政府同样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使2009年完成了8.2%的增长率。

问题分析:结合此案例分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和内容。

答: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二是发行长期建设性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财政措施体现在一下五个方面: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8-2004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元,投资重点向农村、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倾斜,更加注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2)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为鼓励投资,引进国外是先进技术设备、把关税总水平降至10.4%。同时降低消费税税率,制定了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优惠政策。3)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1997-2003年,政府连续四年较全面地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并相应增加离退休他人员的离退休费,还实施了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同时重视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

转移支付力度。2002年,政府实行了所得税分享改革,由原来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所得税的做法,改为比例分享。5)完善非税收政策,努力扩大内需。1998-2004年,共取消了收费项目1913项,并降低了497个项目收费标准,减轻社会负担1490亿元。同时率先规范交通和车辆收费,对农村公共收入分配中的农业税等政策进行改革,规范农村税费改革制度。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C卷)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Y )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决定了财政的职能及其实现的方式。( Y )

3.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以公平为目标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而市场的收入分配准则是效率。Y

4.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政府征税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有直接联系。( N )

5. 文教科卫支出从性质上看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还属于生产性支出。( N )

6. 私人部门办不好的事情主要有两种:一是外部不经济,二是垄断或规模报酬递增。( Y )

7. 与私人部门相比,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标准的确定具有高度复杂性。( Y )

8. 2006 年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但间接来自农业的税收仍然占一定比重。( Y )

9. 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决定性的。( N )

10.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贫困程度越低。( N )

11.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强制无偿征收货币与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Y

12. 一般来讲,课税范围广的商品较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不易转嫁。( Y )

13. 国债二级市场是转让买卖已发国债的市场。( Y )

14. 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情况下,或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时,适用“一紧一松” 政策。( N )

15.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少于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Y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市场缺陷: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对方。

2.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度,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3.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4. 政府行政收费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5. 直接发行法:是指政府直接向应募者发行国债,中间不经过任何中介机构,政府直接承担组织发行工作,直接承担发行风险的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答: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各种所得税一般就属于这种情况;有时是分离的,如对商品和劳务征收

的各种流转税,由于税负可以转嫁,就会出现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情况。 5

2.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和内容。

答: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内。

3. 有效的社会保障的特征。

答: 有效的社会保障的特征有:1、法律规定性;2、社会性;3、权利、义务统一性;4、互济性;5、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4. 合理宏观税负的标准。

答:合理宏观税负的标准有二:一是税收收入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政府公共支出正常合理的需要;二是税收是否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答:政府预算管理的目标有:1、关键目标:总支出控制、战略性资源配臵、公共部门运营效率。2、重要目标:确保财务合规定性和控制财政风险。3、政府预算管理的其他目标:关注公共利益方面的需要和政治方面的目标。

6.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答: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调节企业利润水平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调节,使企业的利润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使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7. 论述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答: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有:1、完善财政体制。合理有效的财政体制既是改善落后县区财政状况的重要保证,又是调动当地增收节支、当家理财的一种激励机制。2、合理运用财政贴息政策。根据目前农村信贷扶贫工作的实际,进一步研究政策和办法,采取差别贴息的形式,引导银行信贷资金集中用于扶贫,增强扶贫资金的决对量。3、保持税收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对贫困地区制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重在抓好又要和落实,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4、加快贫困地区小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贫困地区信息流通缓慢、市场发育迟缓、物流不畅的重要举措。

8. 衡量适度国债规模的条件。

答:衡量适度国债规模的条件有:1)应债能力。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2)偿债能力。从偿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3)举债对货币供求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4)举债对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挤出效应”。5)举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四、论述题(15 分)

论述什么是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实现机制有哪些?

答: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就是财政通过宏观领域内的资源配臵和收入分配,影响和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不能自发解决的宏观经济问题,以达到充分就业、适度通货稳定、平衡国际收支以及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实现机制有:1)相机抉择政策。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

衡。财政政策根据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现实情况灵活改变税收和公共支出,以达到实现总供求大体平衡的目标。2)自动稳定器政策。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来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供给管理政策。在总供给方面,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政策等手段,加快能源、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促进传统工业向现代知识经济的转化,以信息产业为纽带加快产业机构的转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需求管理政策。在总需求方面,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加大社会性、公益性支出的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支持治理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使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等社会问题。 6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资料: 2010 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表中数据显示了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余额。近两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们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财政收支差就会有比较大的扩大并相应增发国债进行弥补。这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中还是很必要的。

要求:根据此案例分析国债在我国发挥了哪些功能作用。

答:国债在我国发挥着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作用。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首要动因。国债的发行、偿还、使用,在客观上能够起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国债的经济调节作用是与国债本身共存的,主要体现在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等方面。国债也承担着筹集建设资金的任务。政府利用国债有偿性、非强制性、非固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将各种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合理限度内,既不增加人民负担,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又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D卷)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最优化制度安排来确保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实现。( Y )

2. 公共财政要加大对竞争性企业的财政贴息规模和额度。( N )

3. 调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手段主要有税收和转移支付等。( Y )

4. 转移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与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同。( N )

5. 贫困具有区域性、民族性、不稳定性和经济结构性等特征。( Y )

6. 社会救助有两个特点:一是全部费用由财政解决,二是受保人不需要接受任何形式经济调查。( N )

7. 税式支出从性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财政支出,属于财政补贴范畴,但与直接的财政支出有区别。( Y ) 8.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政府征税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有直接联系。( N )

9. 国债结构指一国各类债务相搭配以及各类债务收入来源的有机组合。( Y )

10. 拉弗曲线说明高税率不一定会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需要高税率。( Y )

11. 国债二级市场是转让买卖已发国债的市场。( Y )

12.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市以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N )

13. 狭义的政府预算监督,是财政部门内部对政府预算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相关业务活动进行的考核、监察和督促。Y

14. 从国际经验看,单一制国家税权划分是分权制。( N )

15. 运用相机抉择原理调节经济运行,一般是逆经济周期而行。( Y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2. 部门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3. 社会性贫困:是指由物质、文化生活资源的分配问题造成的贫困。

4.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以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压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等方式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5. 记账式国债:是指主要面向机构发行的可流通国债。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的区别

答: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企业或单位,也称代扣代缴义务人。对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应向其颁发代扣代缴证书,并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手续费。同时,扣缴义务人必须严格履行其职责,并按税法规定期限办理税款的缴库。

2. 基础设施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

答:基础设施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有:1、基础设施的生产大都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或回报低)、风险高的特点。2、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先行资本”,是一种基础性产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3、基础设施具有地域性。

3. 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内容。

答: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内容有:1、养老保险;2、失业(待业)保险;3、医疗保险;4、生育保险;5、工伤保险;6、住房公积金。

4. 税负转嫁与逃税的区别

答: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以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压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等方式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法定纳税人往往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其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造成税收法律上的纳税人与税收经济上的最终承担者不一致。逃税是指纳税人避开税收法律规定不缴纳其应缴的税收。

5.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分析

答:建立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均等化各地的财政地位,抑制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趋势,实行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具体做法是:1、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设计出一套科学的计算公式,作为转移支付制度的拨付依据,以提高透明度,防止主观性和随意性。2、确定转移支付规模,并保持一定的弹性。3、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增补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的内容,尽快出台《政府间转移支付法》,为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个必需的法制环境。

4、尽快建立省以下政府间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基层政府政府财政困难问题。

6. 财政监督管理职能。

答: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内容:1)监督管理宏观经济的运行。2)监督管理微观经济的运行。3)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运行情况。4)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自身的工作。

7.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实现机制.

答: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实现机制有:1)相机抉择政策。2)自动稳定器政策。3)供给管理政策。4)需求管理政策。

8. 财政政策工具。

答:财政政策工具是指为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所选择的组织工具和操作工具。主要的财

政政策工具有:1)政府预算;2)税收:3)公债;4)购买性支出;5)转移性支出. 四、论述题(15 分)

论述如何衡量适度国债规模。

答:通常来说,判断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大致有五个标准:1)应债能力。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2)偿债能力。从偿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3)举债对货币供求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4)举债对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挤出效应”。5)举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在这五个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围绕这两个标准具体又分为四个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指数。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资料: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革命,旧中国- 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应该说,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比较薄弱,而且形势还比较严峻。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用机械拥有量75.9 万台,农用机耕面占耕地在面积的5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此外抗灾害能力差。农民收入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要求:结合此案例分析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创新支农机制。

答:创新支农机制主要有:1)构建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法定要求和政策要求,保证财政支持“三农” 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幅度,重点放在收入增量的调整上,从制度上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2)支持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一是维持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加大对粮食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支持力度。二是对粮食良种补贴要适当增加资金规模。三是进一步调整对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结构,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主产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增加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二是支持农民自主创业。4)大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农村教育和农村卫生为重点,全面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5)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一是加快解决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的遗留问题。二是在近两年着力化解乡村债务问题和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三是着手研究妥善解决基层机构改革和城乡统一税制问题。6)加大市场机制的作用空间。改革目前的各种农业补贴方式,减少直接补助的比重,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融资扩张。7)依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主要是财政支农政策、制度、管理方式要逐步统一,要改革目前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做法,通过统一立法,确保用途相同的各种渠道资金能够集中用在解决“支农”问题的目标和重点上。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E卷)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 亚当·斯密及其之后的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强调政府不干预经济。( Y )

2. 在“有效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是为市场创造各种基础条件,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市场的运作。( Y )

3. 为了对高收入水平进行调节,国家可以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

保障税等。( Y )

4. 国家的职能及政府的活动范围决定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项目、方向和比例。( Y )

5. 政府采购与一般采购行为相比更加具有政策性、广泛性、公共性和公开性。( Y )

6.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扶贫支出等。( N )

7. 与私人部门相比,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标准的确定更加简单。( N )

8. 政府的财政投资性支出与非政府部门的投资性质相同,完全可以由其取代。( N )

9. 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与社会保障支出相同。( N )

10. 保证政府公共支出正常合理的需要是确定宏观税负的最高量限。( N )

11. 公共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政府占有和控制的数量越多,程度越深,力度越大。( Y )

12. 国债结构指一国各类债务相搭配以及各类债务收入来源的有机组合。( Y )

13. 1.特里希的“偏好误识”理论属于西方财政分权理论。( Y )

14. .向地方政府倾斜原则是西方国家划分政府间职责范围的基本原则。( Y )

15. “双扩张”政策搭配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可以强有力的作用于社会总需求的扩大促使经济复苏.Y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安全、公共秩序、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公众共同利益的需要。

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臵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

3. 社会保险税:主要是指以企业的工资支付额为课征对象,由雇员和雇主分别缴纳,税款主要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的一种目的税。

4.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5. 国债市场:是指政府债券市场,它是以国债券(并不一定是实物)为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40 分)

1. 课税对象与税目的区别。

答: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依据。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税目规定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一般来说,一个课税对象往往包括多个税目,如关税就有近百个税目,当然也有的课税对象是十分简单的,不再划分税目。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答: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公益性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的支出。从性质上看,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从性质上看,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从内容上看,文教科学卫生支出仅指财政用于文教科学卫生支等部门的经费支出,不包括财政向这些部门拨付的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投资性支出。从费用构成上看,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绝大部分用于支付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所以,从总体上看,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一种社会消费性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还属于非生产性支出。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它们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也不生产性劳务。从这个意义上划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3.商品课税的特征。

答:商品课税的特征有:1)课征对象是商品(劳务)的流转额。2)商品税具有累退性,较难体现公平税负原则。3)商品课税的税源普遍,收入相对稳定,税负能够转嫁。4)商品课税征收管理的便利性。5)配合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4.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

答:斯蒂格勒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的两条基本原则,进而说明由地方政府来进行资源配置比中央政府更有效率。他提出了这两条原则,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民众,地方政府更了解它所管辖公民的效用与要求;二是一国国内的人们有权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这就说明了地方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配备资源,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斯蒂格勒并不否认中央一级政府的作用。他指出,行政级别高的政府对于实现配置的有效性和分配的公平性目标来说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解决分配上的不公平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摩擦这类问题而言,中央政府更为有效。 3

5.国债发行的条件。

答:国债发行的条件有:1)发行权限的规定;2)发行对象和发行额度:3)发行价格、利率和票面金额;4)发行时间与国债凭证:5)关于国债流动性与安全性的规定。

6.财政监督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答:财政监督管理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强化财政监督机制是推进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2、强化财政监督机制是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条件。

3、强化财政监督机制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7.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政策的区别。

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之所以将它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因为它不是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一种人为的政策调节。这种财政政策要依靠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经过深思熟虑在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的作用。之所以将它称之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因为它不是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后所决定的,而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这种财政政策不需要政府预先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

8.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分析。

答:建立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均等化各地的财政地位,抑制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趋势,实行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具体做法是:1、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设计出一套科学的计算公式,作为转移支付制度的拨付依据,以提高透明度,防止主观性和随意性。2、确定转移支付规模,并保持一定的弹性。3、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增补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的内容,尽快出台《政府间转移支付法》,为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个必需的法制环境。

4、尽快建立省以下政府间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基层政府政府财政困难问题。

四、论述题(15 分)

论述转移性支出的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转移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分配、生产、流通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预算约束等方面。(一)对分配的影响。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它只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二)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获得了转移性支出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 4 脱离开了政府的限制,因此,在这类支出中,财政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是

间接的。(三)对经济主体活动的影响。1、对政府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所以,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2、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他们的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生产能力程度,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案例资料: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从2000 年到2007 年,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 1.26 亿增长到1.53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 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 21.4%,相当于欧洲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 5 倍。预计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 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 4 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 30%以上。养老社会化问题十分迫切,同时社会养老和社会保障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要求:结合此案例谈谈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和实现途径。答: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一是长期的生育率低下。二是人口寿命大大延长。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有:1、全方位的保障功能,即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保障需要设定保障对象。2、全社会的保障范围,即将社会每个成员都纳入保障体系。3、社会保障基金(税)专款专用,并与经济发展保持动态平衡。要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统一征收保障基金,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明确专门机构,专款专用。实现途径有:1、抓紧制定、颁布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法,明确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和管理办法。2、逐步以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办法取代以单位、部门扣缴各项保险费的做法。3、配合社会保障立法,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动员,对公民普遍进行社会保障知识教育,以调动所有公民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为实施新的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成人教育期末模拟试题(F卷)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暴露出市场经济的“缺陷”后,政府被赋予“宏观经济调节”或“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Y )

2. 基尼系数是衡量公平程度的主要标准,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越不公平。(Y )

3. 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有效供给不足理论,由有效供给不足的解决途径中引申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N )

4. 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尚缺乏法制性,公开性,完整性。(Y )

5. 绩效评估是检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最终标准。(Y )

6. 购买性性支出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Y )

7. 税收支出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财政支出,它与直接的财政支出不同,不注重效益。(N )8. 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收费是公共收入的主体,一般均占到90%以上的水平。(Y )9.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贫困程度越低。(Y )10. 拉弗曲线说明高收入必须依靠高税率。(N )

11. 税收负担一般指因政府课税相应地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Y

12. 税收中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尽可能不给纳税人带来超过税款的额外负担二是尽可能避免对市场经济的干预。Y

13. 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发行的首要动因。(Y )

14. 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仍实行“两上两下”的编制办法。(Y )15. 采用"因素法"是规范转移支付的重要标志。(Y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失灵:是指在于公共物品供求关系的特点、公共决策的内在困难以及缺少一种有效的非市场机制。

2.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估与审查,以及对使用科技三项费、技改贴息、国土资源调查费等财政性资金项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行为。

3.税式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及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的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

4.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收负担,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来表示。

5.绩效预算:是指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执行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要支出的费用,以此来编制预算。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区别。

答: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二是发行长期建设性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财政措施体现在一下五个方面: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3)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4)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5)完善非税收政策,努力扩大内需。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在保持财政收支本身和经济社会全局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通过“渐进”性的一系列安排,逐步降低实现财政收支安排的扩张力度,逐步地逼近“稳健”财政政策的效应境界。体现在:1)在支持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中追求“稳健”。2)在结构优化中控制或压缩支出规模。3)迅速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4)立足于做好货币政策的“配角”。5)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

2. 购买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

答:(一)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财政的购买性行为是在市场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这类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必然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二)对流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必须通过市场销售以后才能进入消费,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销售才能得以实现。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所形成的购买力是整个社会购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对分配形成的影响。首先,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结构上发生变化。其次,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上发生改变,或者增加或者减少;而结构上仍保持着原来的状况。

3.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异同

答: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同属出的转移性支出,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付,都属于无偿支付;从领取补贴者的角度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其经济状况都较以前有所改善。然而,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又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保障支出与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人们获得社会保障收入后若用于购买,可能使购买商品的价格发生变

动,但这种变动既不确定,又是间接的。因为与相对价格结构有直接联系,财政补贴便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作用,而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

4. 税负转嫁的方式。

答:按照市场交易过程中实现税负转嫁的不同途径分类,税负转嫁主要有四种形式:1)前转。前转又称顺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购买者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2)后转。后转又称逆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价格等方式将其税负向后转移给商品销售者负担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3)混转。混转又称散转,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同一种税款,同时采用前转与后转两种转嫁方式进行税负转嫁的一种转嫁形式。4)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又称税收还原,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的税款,从要素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名义上虽然由买主按期缴纳,而实际上税款全部由卖主负担的一种特殊税负转嫁形式。

5. 国债的传统发行方法。

答:国债的传统发行方法有:1、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2、公募法和非公募法。3、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6. 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

答:斯蒂格勒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的两条基本原则,进而说明由地方政府来进行资源配置比中央政府更有效率。他提出了这两条原则,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民众,地方政府更了解它所管辖公民的效用与要求;二是一国国内的人们有权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这就说明了地方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配备资源,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斯蒂格勒并不否认中央一级政府的作用。他指出,行政级别高的政府对于实现配置的有效性和分配的公平性目标来说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解决分配上的不公平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摩擦这类问题而言,中央政府更为有效。

7. 有效的社会保障的特征。

答: 有效的社会保障的特征有:1、法律规定性;2、社会性;3、权利、义务统一性;4、互济性;5、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8. 财政政策目标及其特征。

答:财政政策的目标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效率、公平和稳定,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目标也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理、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从而保证经济发展迅速和效益的统一,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求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2、收入的公平分配。收入公平分配飞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而税收的合理负担,又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3、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充分就业、物价相对稳定、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上,通过市场考察,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

四、论述题(15分)

试论述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答:1、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设施改善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支出等。2、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农业科技推广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科研支出、科技三项费、农业科技推广支出等。3、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支持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生产发展、

2016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A.2 B.C.0 D.﹣2 【解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根据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 ﹣2<0<<2, 故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 故选:A. 2.将不等式3x﹣2<1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A.B. C.D. 【解析】先解出不等式3x﹣2<1的解集,即可解答本题. 3x﹣2<1, 移项,得 3x<3, 系数化为1,得 x<1, 故选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2=a4 B.(﹣b2)3=﹣b6 C.2x?2x2=2x3 D.(m﹣n)2=m2﹣n2【解析】结合选项分别进行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算,选出正确答案. A、a2+a2=2a2,故本选项错误; B、(﹣b2)3=﹣b6,故本选项正确; C、2x?2x2=4x3,故本选项错误; D、(m﹣n)2=m2﹣2mn+n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按下面如图方式摆放,其主视图是() A.B C.D. 【解析】根据主视图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 其主视图是C, 故选C.

5.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A.2 B.1 C.-2 D.-1 【解析】根据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αβ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 ∴αβ=, 故选D. 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网格中三个多边形(分别标记为①,②,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被一个多边形覆盖的网格线中,竖直部分线段长度之和记为m,水平部分线段长度之和记为n,则这三个多边形中满足m=n的是() A.只有②B.只有③C.②③D.①②③【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别求出各多边形竖直部分线段长度之和与水平部分线段长度之和,再比较即可. 假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①:m=1+2+1=4,n=2+4=6, 则m≠n; ②如图1,在△ACN中,BM∥CN, ∴=, ∴BM=, 在△AGF中,DM∥NE∥FG, ∴=,=, 解得DM=,NE=, ∴m=2+=2.5,n=+1++=2.5, ∴m=n; ③如图1,由②易得:BE=,CF=, ∴m=2+2++1+=6,n=4+2=6, ∴m=n, 则这三个多边形中满足m=n的是②和③; 故选C.

惠州市2016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Word版)

惠州市2016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Word版)(九科) 语文------------------ 2~11 数学------------------12~18 英语------------------19~30 物理------------------31~40 化学------------------41~50 生物------------------51~58 思想品德----------------59~67 历史------------------68~75 地理------------------76~86

惠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1分) (2)□□□□□,关山度若飞。(《木兰诗》)(1分)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2分)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人,是jiàn wàng()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的笑容。(4)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lín cì zhì b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起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 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201X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2016年中考模拟试卷 科学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Cl :35.5 Fe::56 )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前些年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在小孩下坠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 随着生活水平和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高档小区都安装了指纹门禁系统。它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指纹来进行身份安全识别,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和唯一性的特点,用于门禁安全、进出人员识别控制,是符合现代安防要求的新一代门禁系统。下列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 、蛋白质 B 、大脑 C 、基因 D 、神经 3.在澳洲留学的王同学感觉近段时间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夜 色也一天比一天更早地降临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 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A .a →b B .b →c C .c →d D .d →a 4. 鸬鹚捕鱼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它是利用鸬鹚这种水鸟来 进行捕鱼的,这项技艺早些年在萧山还能见到,鸬鹚离开小船钻入水中捕鱼后,则( ) A .小船始终漂浮,浮力不变 B .小船上浮,浮力增加 C .小船上浮,浮力减少 D .小船下沉,浮力减少 5.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右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 )通入气体的量 pH

云南省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答案

2016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3|=. 2.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若∠1=60°,则∠2=. 3.因式分解:x2﹣1=. 4.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6,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度. 5.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a+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a的值为.6.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相邻两边长分别为6,16π的长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等于.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7.据《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的》介绍,在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美称的云南,已经发现的动植物有25434种,2543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5434×103B.2.5434×104C.2.5434×10﹣3D.2.5434×10﹣4 8.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x>2 B.x<2 C.x≤2 D.x≠2 9.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半径相等的圆,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B.圆锥C.球D.正方体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2=4 B.C.46÷(﹣2)6=64 D. 11.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F在x轴的正半轴上,O是坐标原点.若EO=EF,△EOF的面积等于2,则k=() A.4 B.2 C.1 D.﹣2 12.某校随机抽查了10名参加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众数为50 B.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48 C.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方差为50 D.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48 13.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14.如图,D是△ABC的边BC上一点,AB=4,AD=2,∠DAC=∠B.如果△ABD的面积为15,那么△ACD 的面积为() A.15 B.10 C.D.5 三.解答题(共9个小题,共70分) 15.解不等式组. 16.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 17.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但适量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有利于食品的储存和运输.为提高质量,做进一步研究,某饮料加工厂需生产A、B两种饮料共100瓶,需加入同种添加剂270克,其中A饮料每瓶需加添加剂2克,B饮料每瓶需加添加剂3克,饮料加工厂生产了A、B两种饮料各多少克? 18.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C:∠BAD=1:2,BE∥AC,CE∥BD.

2016年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二○一六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得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My host family is taking me to ________ English film festival next weekend、 A、an B、a C、the D、不填 2、—What do you call your father’s sisters? —_______、 A、Uncles B、Cousins C、Aunts D、Parents 3、 A 100-year-old man ran a marathon in Toronto on Sunday、He became the ________ person to complete the long-distance running in the world、 A、youngest B、best C、biggest D、oldest 4、—What does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look like? —She is a pretty lady ________ long hair、 A、at B、for C、with D、of 5、—Do you need a new dictionary, Susan? —No, Mum、My uncle bought me ________ yesterday、 A、one B、it C、the one D、another 6、My friend Frank sings well, and he is _______ good at playing guitar、 A、not B、also C、yet D、too 7、As one of the school rule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________ to smoke、 A、ordered B、refused C、allowed D、forbidden 8、—Have you ever seen the movie 2012? —Yes, but I don’t believe ________ the year 2012 will see the end of the world、 A、that B、what C、how D、if 9、Some of the students are nearsighted _______ they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V or playing online games、 A、when B、though C、because D、unless 10、—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eople’s Park? —Walk along this road and turn right, and the park is on your right、You _______miss it、 A、needn’t B、mustn’t C、may not D、won’t 11、Our foreign teacher Mr Green ________ us English since three years ago、 A、has taught B、is teaching C、taught D、teaches 12、—Steve, ________do you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Twice a week、It can keep me healthy、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科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ρ=m V ,速度:v =s t 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 压强:p =F S ,欧姆定律:I =U R ,功:W =Fs ,功率:P =W t , 重力:G =mg ,浮力:F 浮=G 排液=ρ液gV 排液 电功:W =UIt ,电功率:P =UI , 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ρ水=1.0×10 3千克/米3 g 取10牛/千克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卷I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4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叶绿体 2.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直接影响的是 A. 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 B .引发火山喷发 C. 引起板块张裂 D. 造成地震频发 3.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叶绿体 4.下列杠杆能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A B C D 5.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6.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7.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重新制作装片 B.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下方的边缘——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 D.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有重叠——换用高倍镜观察

2016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2的相反数是() A.2 B.﹣2 C.D.﹣ 2.(3分)如图所示,a与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b=2a 3.(3分)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 4.(3分)据广东省旅游局统计显示,2016年4月全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约27700000人,将27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77×107B.0.277×108C.2.77×107D.2.77×108 5.(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则以相邻两边中点连线EF为边正方形EFGH的周长为() A.B.2 C.+1 D.2+1 6.(3分)某公司的拓展部有五个员工,他们每月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4000元,5000元,7000元和10000元,那么他们工资的中位数是()A.4000元B.5000元C.7000元D.10000元 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

A.B.C.D. 9.(3分)已知方程x﹣2y+3=8,则整式x﹣2y的值为() A.5 B.10 C.12 D.15 10.(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APC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B.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4分)9的算术平方根是. 12.(4分)分解因式:m2﹣4=. 13.(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4.(4分)如图,把一个圆锥沿母线OA剪开,展开后得到扇形AOC,已知圆锥的高h为12cm,OA=13cm,则扇形AOC中的长是cm(计算结果保留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 *.*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试卷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C B A A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B D A D C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0分,每空格1分,答案合理均给分) 21.(5分)(1)遗传(2)可遗传(3)父亲XY 常染色体 22.(10分)(1)反射弧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2)⑤脊髓大脑 (3)无有(4)大脑对于脊髓的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3.(8分)(1)毛细血管物质(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氧气 (2)消化小肠(3)肾脏(4)神经(内分泌或运动也可) 24.(6分)(1)艾滋病和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2)蛋白质(3)糖尿病生活方式 25.(7分)(1)无痛碘酊(碘酒)创可贴(消毒纱布) 保护伤口,减少细菌感染 (2) D C B A 26.(6分)(1)①徒手切片(2)②③气孔右下方 27.(9分)(1)脊柱无脊椎(2)身体外骨骼 (3)2 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4)鳃⑤③ 28.(7分)(1)真菌细菌病毒(2)1 无异养(腐生) (3)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 29.(6分)(1)科种(2)双名法 (3)菜粉蝶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rosophila 30.(9分)(1)池塘水阳光(2)水草螺蛳单向流动,逐级减少(3)1 2 光照(4)水质、水温等 31.(7分)(1)室内照明等 (2)室内制冷等保温材料等废料发酵产生沼气等 (3)二氧化碳(碳)(4)B C

201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的绝对值是() A.﹣2B.2C.±2D. 2.计算a10÷a2(a≠0)的结果是() A.a5B.a﹣5C.a8D.a﹣8 3.2016年3月份我农产品实现出口额8362万美元,其中836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362×107B.83.62×106C.0.8362×108D.8.362×108 4.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它的主(正)视图是() A.B.C.D. 5.方程=3的解是() A.﹣B.C.﹣4D.4 6.2014年我财政收入比2013年增长8.9%,2015年比2014年增长9.5%,若2013年和2015年我财政收入分别为a亿元和b亿元,则a、b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A.b=a(1+8.9%+9.5%)B.b=a(1+8.9%×9.5%) C.b=a(1+8.9%)(1+9.5%)D.b=a(1+8.9%)2(1+9.5%) 7.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B、C、D、E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B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 组别月用水量x(单位:吨) A0≤x<3 B3≤x<6 C6≤x<9 D9≤x<12 E x≥12 A.18户B.20户C.22户D.24户 8.如图,△ABC中,AD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的长为() A.4B.4C.6D.4

9.一段笔直的公路AC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AB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A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 D. 10.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A.B.2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不等式x﹣2≥1的解集是. 12.因式分解:a3﹣a=. 13.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2,A为△O外一点,过点A作△O的一条切线AB,切点是B,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若△BAC=30°,则劣弧的长为. 14.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10,点E在CD上,将△BCE沿BE折叠,点C恰落在边AD上的点F处;点G在AF上,将△ABG沿BG折叠,点A恰落在线段BF 上的点H处,有下列结论: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附每题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明的清晨或ɡuīlì的黄昏,走过卓尔不群的泰山,走过A(浩浩汤汤/肆无忌惮)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lónɡ。听斜风细雨, B ,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chéndiàn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参考答案】瑰丽、朦胧、沉淀 【试题解析】“瑰”是形声字,要注意偏旁;因为是形容月色,所以要用“朦胧”;因为是“chéndiàn在心”,自然应该是比喻凝聚、积累的“沉淀”。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浩浩荡荡 【试题解析】形容长江的水势浩大、浩淼壮阔,自然是“浩浩荡荡”,而且与前面的“卓尔不群”照应。虽然“肆无忌惮”有点拟人味道,但“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的贬义特点与“丰盈”“澄明”“瑰丽”“卓尔不群”等词营造的语境实在不相称。 3.结合语境,在B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参考答案】看山清水秀、观莺歌燕舞 【试题解析】“仿写”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仿写”的“恰当”主要要求“仿”的句子在结构上、内容关联和逻辑联系上与上下句“有较高的一致性”。“听斜风细雨”、“赏桃红柳绿”句式结构上是动宾结构:单音节(一字)动词+ 四字并列短语(仔细推敲的话,“斜风细雨”是两个偏正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桃红柳绿”是两个主谓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内容上,前后句动词用的是“听”和“赏”,写的是“斜风”“细雨”“桃红”“柳绿”,“仿”的句子要在内容上与其相关,又要避免与这些词语重复。 4.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9分) 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请你简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去火云洞解救唐僧,他变成的牛魔王是如何被红孩儿识破的,最终唐僧又是怎么得救的。(4分) 【参考答案】红孩儿问孙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孙悟空回答不上来,说忘记了,因而被红孩儿识破。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救出了唐僧。 【试题解析】“火云洞事件”是取经团队与牛魔王家族结仇的首发事件。孙悟空变化的牛魔王来得太快,又推三阻四不肯吃唐僧肉,于是,乖巧的红孩儿便用比较私密的“生辰八字”问题难倒“假魔王”,矛盾升级,最后,悟空被迫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

2016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卷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 9=( ) A . 2 B . 3 C . 4 D .5 2. 如图,已知直线a ∥b ∥c ,直线m 交直线a ,b ,c 于点A ,B ,C ,直线n 交直线a ,b ,c 于点D ,E ,F ,若1 2 AB BC =,则 DE EF =( ) F E D C B A c b a n m A . 13 B .12 C . 2 3 D .1 3.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 A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B . 俯视图 左视图主视图 C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D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4. 如图是某市2016年四月每日的最低气温(℃)的统计图,则在四月份每日的最低气温这组数据中,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 14℃,14℃ B . 15℃,15℃ C . 14℃,15℃ D . 15℃,14℃ 某市2016年四月份每日最低气温统计图 1817 16 1514 13 12 温度 天数 12108642 5. 下列各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 2 3 6 x x x = B . 2 x x = C .211x x x x ? ?-÷=- ?? ? D .2 211124x x x ??-+=-+ ???

6. 已知甲煤场有煤518吨,乙煤场有煤106吨,为了使甲煤场存煤是乙煤场的2倍,需要从甲煤场运煤到乙煤场,设从甲煤场运煤x 吨到乙煤场,则可列方程为( ) A . ()5182106x =+ B .5182106x -=? C . ()5182106x x -=+ D .()5182106x x +=- 7. 设函数(0,0)k y k x x =≠>的图像如图所示,若1z y =,则z 关于x 的函数图像可能为( ) x z O x z O x z O x z O A. B. C. D. 8. 如图,已知AC 是O 的直径,点B 在圆周上(不与A 、C 重合),点D 在AC 的延长线上,连接BD 交O 于点E ,若∠AOB =3∠ADB ,则( ) x y O C D E B A O 棕色 ? 黄色20% 橙色15% 绿色30%红色15%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2题图) A . DE EB = B . 2DE EB = C .3DE DO = D .DE OB = 9. 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m 和n (m n <),过锐角三角形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 ) A .2220m mn n ++= B .2220m mn n -+= C .2220m mn n +-= D .2220m mn n --= 10. 设a ,b 是实数,定义@的一种运算如下:()()2 2 @a b a b a b =+--则下列结论: ①若@0a b =,则0a =或0b = ②()@@@a b c a b a c +=+ ③不存在实数a ,b ,满足 ④设a ,b 是矩形的长和宽,若矩形的周长固定,则当a =b 时, @a b 最大.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题4分) 11. tan60?= . 12. 已知一包糖果共有5种颜色(糖果只有颜色差别),如图是这包糖果分布百分比的统计图,在这包糖果中任意取一粒,则取出糖果的颜色为绿色或棕色的概率是 . 13. 若整式22x ky +(k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能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则K 的值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财政学试题4第四单元以及答案

试题4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我国分税制把增值税划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享税 D、直接税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提供()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普通商品 D、以上物品都提供 4.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不同 B、课税对象不同 C、纳税环节不同 D、税率不同 5.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是属于() A、承购包销方式 B、委托出售方式 C、公募招标方式 D、行政分配方式 6.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 A、税收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7.对于负外部性大的产品,政府应() A、不征税 B、少征税 C、多征税 D、鼓励 8.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构是() A、各级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财政部门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9.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增量预算 C、复式预算 D、零基预算 10.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一国的国民收入 B、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政府机构 D、外国投资者 11.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无法确定 12.法律规定的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这说明财政预算具有() A、公开性 B、法定性 C、完整性 D、时效性 13.公债是被称为“金边债券”,其担保物为() A、国家财产 B、国家税收收入 C、公债投资的项目 D、国家和政府的信誉 14.某商品所负担的流转税全部由消费者负担,据此可以判断税负发生了()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15.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社会抚恤 16.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是:() A、纳税人 B、负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个人 17.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选择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时,以备选项目的()为选择标准。 A、成本最小 B、效益最大 C、净效益最大 D、损失最小 18.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是()所得税制。 A、分类 B、综合 C、分类综合 D、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