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
乳腺癌有哪些分型,哪个亚型的更加凶险?

乳腺癌有哪些分型,哪个亚型的更加凶险?
乳腺癌有两种不同的分型方式,即病理类型分型与分子标志物分型。
通常病理类型分型中微乳头状癌预后较差;分子标志物分型中,HER2阴性(激素受体阴性)型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最差。
(1)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
非浸润性癌即所谓的原位癌,主要包括导管原位癌与小叶原位癌。
浸润性乳腺癌又分为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与浸润性乳腺癌特殊型,非特殊型乳腺癌即以往所说的浸润性导管癌,是浸润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以上,根据恶性程度非特殊型乳腺癌又分为Ⅰ级、Ⅱ级与Ⅲ级,恶性程度依次增高;特殊型乳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微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其中粘液癌、大汗腺癌预后相对较好,微乳头状癌预后较差。
(2)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分子分型,乳腺癌分为5个亚型,分别是HER2阳性(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三阴型、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
主要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和Ki-67作为判断依据。
其中Luminal A型预后最好,Luminal B型预后次之,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型再次之,HER2阴性(激素受体阴性)型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最差。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仲照审核。
浸润性乳腺瘤的症状

浸润性乳腺瘤的症状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朋友们不但承担的照顾家庭的责任,而且还要每天上班工作,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使得女性朋友们对于身体也更加的忽视,致使很多的疾病没有即便被发现,面浸润性乳腺癌就是一种,这个病是指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侵入间质的一种恶性肿瘤,为了自己的健康,下面来了解一下浸润性乳腺瘤的症状。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六个月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约1/3乳腺癌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

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诊断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助于乳腺癌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预后。
一、乳腺癌的分类乳腺癌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组织学类型和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可分为多个亚型。
以下是常见的乳腺癌分类:1.非浸润性乳腺癌非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发展缓慢的乳腺癌,不会侵犯周围组织。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非浸润性乳腺癌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原位导管癌: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的癌变细胞,在早期仅限于导管内生长,尚未穿透基底膜。
(2)原位小叶癌:起源于乳腺腔内的小叶上皮细胞,并未穿透基底膜。
2.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癌症,能够向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
根据肿瘤细胞的不同特点以及组织学类型的不同,浸润性乳腺癌可以分为多个亚型:(1)浸润性导管癌:起源于乳腺导管内部的癌变细胞,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
(2)浸润性小叶癌:起源于乳腺腔内的小叶上皮细胞。
(3)乳头状癌:肿瘤细胞形成乳头状突起,可伴有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
(4)其他类型:如乳腺间质瘤、黏液性癌等。
二、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因素,对乳腺癌的进展程度进行评估和归类。
常用的乳腺癌分期系统是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JCC)和国际癌症联合会(UI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即:T(肿瘤)分期,描述乳腺癌肿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N(淋巴结)分期,描述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分期,描述乳腺癌是否存在远处器官的转移。
根据TNM分期系统,乳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分期:1.0期Tis:原位癌,即乳腺癌尚未侵犯基底膜,局限于导管或小叶。
2.Ⅰ期T1:乳腺癌肿瘤直径≤2cm,并且未侵犯壁或浸润性癌灶≤0.1cm。
3.Ⅱ期T2:乳腺癌肿瘤直径2-5cm,或浸润性癌灶>0.1cm;T3:乳腺癌肿瘤直径>5cm。
nottingham标准

乳腺癌Nottingham分级属于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系统,又被称为诺丁汉分级系统。
分级系统根据对腺管形成比例、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等评分,三项分值相加后将浸润性乳腺癌分为三级。
1、腺管形成比例评分:大于75%为1分,10%-75%为2分,不足10%为3分;
2、细胞核多形性评分:细胞核小并且规则一致为1分,细胞核中等大小、略多形性为2分,细胞核大且多形性为3分;
3、核分裂象计数评分:根据高倍镜下视野直径内核分裂相评分,核分裂象计数区域必须根据显微镜高倍视野的直径进行校正,有对应的表格查询积分,以1-3分的标准打分。
上述每项指标均需分别独立评估,再将三项指标所得积分相加,就可以对浸润性乳腺癌进行诺丁汉分级。
三项指标总得分在3-5分为1级,属于高分化、低级别的浸润性乳腺癌。
三项总分在6-7分为2级,属于中分化、中级别浸润性乳腺癌。
三项总分在8-9分为3级,属于低分化、高级别浸润性乳腺癌。
由此可见,乳腺癌诺丁汉分级时得分越高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型

微浸润癌
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即浸润性导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形性癌
伴破骨细胞样间质巨细胞的癌
伴绒癌特征的癌
伴黑色素细胞特征的癌
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实体型、腺泡型、多形性、小管小叶癌、混合型小叶癌)
小管癌
筛状癌
黏液癌
髓样癌
伴大汗腺分化的癌
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化生性癌
低级别腺鳞癌
伴有癌的腺肌上皮瘤
腺样囊性癌
癌前病变
导管原位癌
小叶瘤变
小叶原位癌(经典型、多形性)
非典型小叶增生
乳头状病变
伴导管原位癌的导管内乳头状瘤
伴小叶原位癌的导管内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癌
包裹性乳头状癌
伴有浸润的包裹性乳头状癌
实性乳头状癌(原位、浸润性)
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
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癌
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软骨分化、骨分化、其他间叶分化)
混合性化生性癌
肌上皮癌
伴神经内分泌特征的癌
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癌
分泌型癌
浸润性乳头状癌
腺泡细胞癌
黏液表皮样癌
嗜酸细胞癌
富于脂质的癌
富于糖原透明细胞癌
皮脂腺癌
上皮-肌上皮肿瘤
检测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检测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p53蛋白是细胞状态调节的关键分子之一,其在DNA损伤和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失活或突变的p53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p53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53蛋白是一种转录因子,由393个氨基酸组成,分为N端、DNA结合域和C端三个部分。
它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和细胞老化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细胞遭受DNA损伤或其他压力时,p53蛋白在细胞核中被激活,并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DNA修复和细胞凋亡。
此外,p53蛋白还可以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维持细胞的稳态。
在正常情况下,p53蛋白的表达量很低,但当DNA受损时,p53的降解速度会减慢,导致其在细胞中的积聚和活性增强。
因此,研究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该蛋白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53的表达水平往往是异常高的。
例如,一项研究对136例乳腺恶性肿瘤样本进行了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高达69.2%。
1. 作为预后指标几项研究表明,p53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相关。
一项 meta 分析发现,p53阳性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复发率和死亡率等有关,而且p53阳性是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2. 监测治疗效果由于p53在肿瘤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和异常功能,许多研究试图通过调节p53相关信号通路,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的目的。
因此,p53的表达水平也可以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3. 作为治疗靶标针对p53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许多研究试图通过针对p53蛋白的靶向治疗,来改善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例如,目前已有研究探讨了使用p53负性调节剂或p53激活剂来治疗乳腺癌的可能性。
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53的表达量往往是异常高的,而且p5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
乳腺癌分型的金标准

乳腺癌分型的金标准
乳腺癌分型的金标准主要依据病理类型以及分子基因检测进行分级。
首先,乳腺癌按照病理类型可以分为非浸润性乳腺癌、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和其他罕见的肿瘤类型。
其中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比较多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硬癌、髓样癌等等。
另外,乳腺癌还可以根据分子基因检测进行分级,一般检测ER (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ki67,常规分为四型,分为鲁米那A型、鲁米那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
其中鲁米那A型和鲁米那B型,ER 和PR是阳性的,Her2是阴性的,手术之后内分泌治疗效果非常好;Her2过表达型需要采用靶向治疗的药物,比如赫赛汀;三阴型乳腺癌手术之后的预后更差一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侵润性乳腺癌该如何治疗

侵润性乳腺癌该如何治疗
乳房是我们女性朋友的标志,一个好的乳房能给我们女性朋友带来很多好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乳房,但是乳腺癌就是我们女性朋友们乳房的杀手,同时也是我们生命的杀手,那么我们就一定要遏制乳腺癌的产生,那么如果得了乳腺癌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让乳腺癌对我们身体的伤害变得最小呢?这个就
跟我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病情描述:
你好,请问得了浸润性乳腺癌应该怎么办好啊?医生说直接
手术,不想做手术,这个也不是很严重,加上听说手术也又复发的可能,有什么药好的??谢谢
医生建议: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乳腺癌按照肿瘤浸润
程度可分为浸润性乳腺癌和非浸润性乳腺癌,而其中浸润性乳腺癌占据乳腺癌较大比重,是指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乳腺癌的预后。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宜利治)患有浸润性乳腺癌,那这时一
般在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先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后常规是要进行化疗的,只是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可同时结合上中医来治疗是比较好的。
意见建议:中药比较平和,没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癌症病人一般通过服用中药大多数都可以做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而且中药还可起到减毒增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纠正化疗的副作用.在这个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不易消化的饮食.同时保持心情舒畅,这样对病人身体恢复是非常好的.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健康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们乳房的杀手,也会变成女性朋友们生命的杀手,我们一定要遏制乳腺癌的产生,同时对已经得了乳腺癌的女性朋友们有一个最完美的治疗方法,让乳腺癌对我们女性朋友们的伤害减到最小,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上面已经告诉大家该如何去治疗乳腺癌了,那么得了乳腺癌的朋友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试看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润癌的癌组织向乳房间质内广泛浸润蔓延,形成各种结构的癌组织和间质相互混杂的病理特征。
国内根据癌组织内是否具有特殊组织结构,又将浸润癌分为特殊型癌、非特殊型癌、罕见癌。
非特殊型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的癌瘤,包括有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硬癌和腺癌。
(1)浸润性小叶癌:乳腺小叶内导管或末梢导管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及小叶范围,向间质内浸润蔓延,癌细胞常围绕腺管生长呈同心圆结构,形成靶样图象,是浸润性小叶癌的形态特征。
(2)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内浸润蔓延,部分区域内尚可见到导管内癌成分。
(3)单纯癌:为最常见的癌类型,占全部乳腺癌80%以上。
癌体积往往较小。
病理形态学特点是癌主质与间质的比例相似,其形态复杂、多样,癌细胞常排列成巢、索、腺样或呈片块状。
(4)髓样癌:较少见。
病理形态学特点与单纯癌相比,癌主质多、间质少。
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体积大,形态不一,胞浆丰富,核仁大而呈空泡状,核分裂象多见。
瘤体标本可见癌肿块的体积较大,常位于乳腺组织的深部,质地较软,边缘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肿瘤切面呈灰白色,常见出血、坏死。
此类型癌肿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病理学观察发现有淋巴细胞浸润的髓样癌预后良好。
(5)硬癌:经常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并存。
病理形态学特点与单纯癌相比,癌主质少、间质多。
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形成小巢状或条索状,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多见,致密的纤维组织可发生胶原变性、钙化或骨化。
瘤体标本可见癌肿块体积较小,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呈放射状交界,质地较硬。
此类型癌瘤侵袭性强,易于转移,恶性程度高。
(6)腺癌: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呈腺腔或栅栏状排列,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含大小不等的空泡,核呈圆形,常见1~2个大而染色深、边界清楚的核仁。
腺癌是分化程度比较高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