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汉岩土所考博资料 2008岩土工程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考博资料 2008岩土工程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考博资料 2008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重点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重点 1、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 2、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 3、场地复杂程度是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决定的。 4、勘查工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目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目的:强调在可行性研究时勘查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工程更为重要; (2)初步勘察,目的:密切结合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提出岩土工程方案设计和论证;(3)详细勘察,目的: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与评价,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施工勘察。 5、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适用阶段 (1)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 (2)勘探与取样; (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4)现场检验与监测---------------一般在勘察和施工期间进行。 6、工程地质测绘的特点 (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而进行; (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的精度较高; (2)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7、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设计阶段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8、不同阶段的比例尺和精度 (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1∶50 000~1∶5 000, (2)初步勘察阶段1∶10 000~1∶2 000,属中、大比例尺测绘; (3)详细勘察阶段1∶2 000~1∶200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 9、地质观测点定位所采用的标测方法:目测法、半仪器法和仪器法。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管涌:在渗透变形的形式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流土:是一定体积的土颗粒在渗流作用下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在粉细砂和黏聚力弱的亚砂土中最为常见。 扬压力:是坝基地下水压力由浮托力和渗透压力两部分组成。 1.岩土工程勘察:综合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依据。目的:充分利用有力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基本任务:a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b查明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c分析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确切的评价结论。d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方案做出评估。f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工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基本特点: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2.岩土问题:指工程建筑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矛盾或问题。 3.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

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要吃透两头“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意图”。 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三项因素综合确定。。 5.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6.岩土工程勘查阶段的划分: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查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 7.工程地质测绘: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将诸要素有那个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其他勘察工作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提供给相关工作。 8.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已有建筑物。 9.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路线穿越法、布点法、追索法。调查程序:一阅读已有资料二用已有资料对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三现场踏勘四正式测绘开始。 10.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成果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各种素描图照片和文字描述。 11.勘探手段:直接的(探井、探槽)半直接的(钻探)间接的(物探)。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2021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本考试大纲 基本某些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极限持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应用 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不清幂级数泰勒级数傅立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解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记录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一维随机变量分布和数字特性数理记录基本概念参数预计假设检查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特性值与特性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气体状态参数平衡态抱负气体状态方程抱负气体压力和温度记录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抱负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思韦速率分布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抱负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应用气体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记录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 波动学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能量驻波声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相干光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辨别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关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告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构造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电子构造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性共价键特性及类型分子构造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关系 3.2 溶液溶液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滲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液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周期表构造:周期、族原子构造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映方程式化学反映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映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映热概念热化学反映力方程式写法化学反映速率表达办法浓度、温度对反映速率影响速率常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姜宝良)

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程建设阶段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勘察阶段:R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分: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测试、资料整理。 土按地质成因分: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 强夯法适用于从碎石到黏性土的各种土— 采空区按开采形成时间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未来采空区。 在场地详细勘测阶段,对单栋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 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形黏土,判定为原生红黏土;液限大于45%的黏土判定为次生红黏土。 填土的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填土按堆填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古填土、老填土、新填土。 素填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它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渗透变形:流土、管涌、基坑突涌。 实地测绘法常用: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标准贯入试验:以15~30击/min的贯入速度将贯入器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 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锤击数N。若地层比较密实,贯入击数较大时,也可记录贯入深度小于30cm的锤击数,这时需换算成贯入深度为30cm 的锤击数No 桩基工程检测的内容:桩基强度、桩基变形、几何受力条件。桩身质量检测包括:桩的承载力、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结构完整性。 岩浆岩: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 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黏性土:塑形指数大于10的土。大于10,小于等于17的土为粉质黏土;大于17的土为黏土 地下硐室: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与岩体体内作为各种用途的建筑物的统称。 基坑工程:建筑物或构建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要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为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建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及安全防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 不良地质作用: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地质作用。 采空区:人类在大面积采挖地下矿体或进行其他地下挖掘后所形成的地下矿坑或洞穴。 老采空区:历史上已经开采过、现已停止开采的采空区。 砂土液化现象:松散的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但饱和砂土的孔隙全部为水充填,因此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将导致孔隙水压力的骤然上升,而在地震过程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方法

最近两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是这样的:1、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单选题和多选题大部分需要对岩土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试大纲列出的规范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很多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能直接在规范、手册或教科书中找到,需要综合的分析与判断,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还表现在题量上,上、下午考试单选题各为40道,多选题各为30道,每一题都需要理解,或需在规范、手册、教科书中查找,或需分析与判断后才能选择,这样时间就显得很紧张。2、专业案例考题难度适中,计算量不大。如果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较熟悉,概念清楚,把握内容较全面,平时做得练习较多,专业案例考试一般容易通过。3、题目内容分布较广。不论是专业知识选择题,还是专业案例考题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的是专业基础内容,可以根据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解答,不需从规范上找依据。另外题目内容广泛分布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港口、铁路、水利等行业,涉及规范比较全面。 鉴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根据本人参加考试的经历,结合身边其他考试合格同志和考试不合格同志经历的比较,得出如下的考试体会与经验。 2.1 考前安排大量时间复习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覆盖内容很广泛、试题难度很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是很难取得良好成绩的。考生不应该等到考试报名以后才去复习,因为考试许多内容工程实践中接触较少,甚至很生疏,在很短时间内不能深入理解,另外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没有时间保证是不行的。建议考生在报名以前完成第一遍的复习,报名以后进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复习,考前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考题的模拟训练。考生在年初就应该决定参加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以便早准备,早安排,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下定决心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后,应该制订一个复习计划,计划分为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短期计划和每日复习时间计划,每个阶段时间安排要“前松后紧”,因为工作、家庭、环境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拟订的复习计划很有可能被打乱。当然复习要看个人过去的基础,以及要通过考试的决心和信心。 2.2 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复习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

寿宁县润成房地产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宁德市寿宁县内,拟建场地属剥蚀残山地貌单元。 二、场地地层及其分布情况 根据野外地质钻探揭露结果,拟建场地的岩土层主要为:上部为人工填土,其下为坡残积地层,基底为凝灰熔岩风化层,各岩土体特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褐灰黄、灰褐色,松散,稍湿~湿。属新近回填土,堆填时间约1年,主要由山地开挖的弃土夹碎石块堆填而成,局部含有块石、碎石等硬杂质,含量约10~30%,分布不均,在堆填过程中未经分层压实,属欠固结土。 ②全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褐、浅灰绿等色,坚硬,湿。岩性为凝灰熔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砂土状,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具泡水易软化及崩解的不良特性。 ③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灰白夹褐、浅灰绿等色,湿。岩性为凝灰熔岩,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长石和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散体状构造,岩芯呈砂土状,手捏易散,结构较清晰。岩体的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在本次勘探点位置该层中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对工程不利的地质现象。 ④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褐黄、灰白夹褐等色,湿。岩性为凝灰熔岩,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碎裂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随深度加大,芯样渐变为短柱状,锤击声哑,用手可掰断,RQD值为0。岩体的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在本次勘探点位置该层中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等对工程不利的地质现象。 ⑤中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浅灰、暗绿色。岩性为凝灰岩,岩石结构部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物的位置、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如地质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作用及岩体地应力状态等。 2、工程地质问题:由工程建筑活动而产生的问题 1、工程岩土学:是以工程地质观点,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发展变化的学科,以适应各类工程建筑的要求,它也是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部分。 1、岩土体:由岩、土组成的地质体。 1、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地壳表层的岩土体(建筑地基、建筑介质、建筑材料)2、根据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1)、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2)、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岩土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特 征对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3)、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 (4)、研究岩土和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5)、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在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 和变化规律,并预测这种变化对各种建筑物的危害。 (6)、研究改良岩土体性质的原则和方法。 2、工程岩土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一般地质学方法(2)专门试验方法 第一章土和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土:是具一定成因的各种矿物的松软集合体,是土体的组成成分。 2、土体:是由一定的主体材料组成,具有一定土体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 境中的地质体。 二、问答题 1、土体由哪几相物质组成? 答:(1)固体相(2)液体相(3)气体相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 一、名词解释 1、土的粒度成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2、土的矿物成分:组成土中各种土粒的矿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3、土的化学成分:组成土的固体相和液体相部分和气体部分的化学元素、化 合物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2、土的粒径: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简称粒径,又称 粒度。 3、粒组:把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组别称粒组,或者粒级。 4、粒径累计曲线法:以粒径d为横坐标,以该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Xd为纵坐 标,在此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两者的关系曲线称累计曲线。 5、粘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15年必背资料

施工课考前辅导 由15届地大岩土班整理,本课程由时红莲与严邵军(点名任性哥)共同授课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钢管桩施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预制桩的制桩要求、吊点如何确定;掌握预制桩的沉桩方法,了解锤击法沉桩打桩顺序,了解钢管桩的特点及沉桩方法;掌握锤击法沉桩、静压法沉桩和振动沉桩的工作原理、使用范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预制桩的沉桩方法(重点) 识记:锤击法沉桩、静压法沉桩和振动沉桩的工作原理、使用范围。 理解:沉桩设备及选用 (二)、预制桩的制桩要求、吊点如何确定,钢管桩的特点及沉桩方法(一般)识记:钢管桩的特点及沉桩方法 第二章钻孔灌注桩成孔工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钻孔灌注桩的特点; 2、熟悉施工前的准备内容,如护筒制作及埋设、泥浆配制及循环系统的布置等; 3、掌握正循环回转钻成孔工艺的相关内容,如:正循环回转钻成进概念、特点、正循环钻进成孔的技术要点,钻机的选择、泥浆的选择、钻头的选择等; 4、掌握反循环回转钻进成孔工艺的相关内容,如:实现反循环的几种方法(泵吸反循环、射流反循环及气举反循环),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反循环钻进成孔的技术要点等; 5、掌握无循环回转钻成孔工艺中的螺旋钻成孔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工艺特点、钻进技术措施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正循环回转钻进、反循环回转钻进的概念、特点、工作原理(重点) 识记:正循环回转钻进、反循环回转钻进的概念、特点、的概念; 理解:正循环回转钻进、反循环回转钻进的工作原理,两者的区别; (二)、实现反循环的几种方法(泵吸反循环、射流反循环及气举反循环),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重点) 识记:实现反循环的几种方法 理解:正循环回转钻进与反循环回转钻进的区别(次重点) (三)螺旋钻成孔工艺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识记:螺旋钻成孔的概念 理解:螺旋钻成孔工艺工作原理 第三章钻孔灌注桩清孔及成桩工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孔工艺的目的及方法,了解混凝土搅拌机的选择,灌注机具;掌握钢筋笼制作及安放、混凝土的配制,掌握混凝土水下灌注工艺;了解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漏斗、储料斗(或提吊料斗)及灌浆平台,理解隔水塞及首批混凝土的隔水措施,掌握水下混凝土灌注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清孔工艺的目的及方法(一般)

岩土项目工程勘察技术标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书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 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15 年 5 月 22 日 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第 1 页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3) 二、工程地质概况 (4)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4) (二)水文地质条件 (4)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5)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6)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9) (三)工期计划 (9) (四)技术管理 (11) (五)安全生产管理 (15)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6) (一)质量保证体系 (16) (二)优质服务保证 (16)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6)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7)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8) (一)成果整理 (18) (二)检查验收 (18)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8)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⑧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及地下水设防水位。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如下: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苦三、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 勘察探1 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岩土工程问题2 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3 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地质环

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4上限为岩石圈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5、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测绘6、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7 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微地貌单元)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9 程设施的安全。、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0对工程设施安全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11、一般发育: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 12 全的影响不严重。总长度包括比较完、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13整的岩心和破碎的碎块、碎屑和碎粉物质。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16、钻探:利用专门的钻探机具钻入岩土层中,以揭露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化的一种勘探方法。 17、坑探:指在地表或地下所挖掘的各种类型的坑道,以揭示第四纪覆盖层分布区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了解第四纪地层情况的一种勘探方法。 18、坑探工程展示图:沿坑探工程的壁、底面所编制的地质断面图,按一定的制图方法将三度空间的图形展开在平面上。 19、触探:利用一种特制的探头,用动力或静力将其打入或压入土层中,根据打入或压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来测得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对地基岩土进行分层等的一种勘探方法。 20、静力触探:借助机械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匀速压入土中,通过测定探头1 的端阻q,侧壁摩阻力f来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划分土层的一种土体勘sc测技术。 21、动力触探测试: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的方法。 22、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简称载荷试验,在保持地基土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23、旁压测试:是利用钻孔做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是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原位测试技术。 24、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 25、岩土工程试验:利用各种试验或测试技术方法来测得岩、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他工程特性指标的试验。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000002)

2010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基础部分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不清幂级数泰勒级数傅立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解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气体状态参数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思韦速率分布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 波动学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关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告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滲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液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力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考试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专业英语 Fossil化石 石灰岩limestone 石英quartz 管涌piping 大地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反分析法back analysis method 数值岩土力学numerical geomechanics 土力学soil mechanics 岩土工程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应力路径stress path 层理beding 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 断层 fault Normal,reverse 断裂构造fracture structure 花岗岩 granite 滑坡 landslide 节理 joint 喀斯特 Karst 泥石流 "mud flow, debris flow" 砂岩 sandstone 岩爆 rock burst 岩层产状 attitude of rock 岩石构造 structure of rock 岩石结构 texture of rock 岩体 rock mass 页岩 shale 云母 mica 褶皱 "fold, folding" 饱和土 saturated soil 非饱和土 unsaturated soil 膨胀土 "expansive soil, swelling soil" 碎石土 "stone, break stone, broken stone, channery, chat, crushed stone, deritus" 未压密土(台) underconsolidated clay 伊利土 illite 原状土 undisturbed soil 不均匀系数"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uniformity coefficient" 干重度 dry unit weight 塑性指数 plasticity index 含水量"water content, moisture content" 达西定律 Darcy's law 渗流 seepage 渗透力 seepage force 渗透性 permeability 变形 deformation 变形模量 modulus of deformation 泊松比 Poisson's ratio 割线模量 secant modulus 剪胀 dilatation 蠕变 creep 塑性变形 plastic deformation 弹性变形 elastic deformation 有效应力 effective stress 最终沉降 final settlement 巴隆固结理论Barron's consolidation theory 次固结 secondary consolidation 固结 consolidation 残余强度 residual strength 长期强度 long-term strength 单轴抗拉强度uniaxial tension test 峰值强度 peak strength 抗剪强度 shear strength 摩尔-库仑理论Mohr-Coulomb theory 内摩擦角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粘聚力cohesion 极限平衡状态state of limit equilibrium 临塑荷载critical edge pressure 被动土压力passive earth pressure 静止土压力earth pressure at rest 主动土压力active earth pressure 毕肖普法 Bishop method 条分法slice method 土坡 slope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 重力式挡土墙gravity retaining wall 板桩结构sheet pile structure 锚固技术anchoring 管涌piping 基底附加应力net foundation pressure 抗滑桩 anti-slide pile 摩擦桩 friction pile 群桩效应 efficiency of pile groups 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 桩土应力比 stress ratio 地震烈度 earthquake intensity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nconsolidated-undrained triaxial test 塑限试验 plastic limit test 液限试验liquid limit test 十字板剪切试验vane shear test 现场渗透试验 field permeability test 原位试验in-situ soil test

岩土工程发展前景

岩土工程发展前景 引言 展望岩土工程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 岩石出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积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岩石和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都是通过试验测定。在室内试验中,原状试样的代表性、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以及初始应力的释放,试验边界条件与地基中实际情况不同等客观原因所带来的误差,使室内试验结果与地基中岩土实际性状发生差异。 在原试验中,现场测点的代表性、埋设测试元件时对岩土体的扰动,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等所带来的误差也难以估计。 岩土材料及其试验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在岩土工程分析时不仅需要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室内外测成果、还需要应用工程师的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展

望岩土工程发展时不能不重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方法的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促进了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例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最早遇到的是土体稳定问题。土力学理论上的最早贡献是1773年库伦建立了库伦定律。随后发展了Rankine(1857)理论和Fellenius(1926)圆弧滑动分析理论。 为了分析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随时间发展的过程,Terzaghi(1925)发展了一维固结理论。回顾我国近50年以来岩土工程的发展,它是紧紧绕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而发展的。 在改革开放以前,岩土工程工作者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水利、铁道和矿井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高速公的发展,岩土工程者的注意力较多的集中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土木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以及改善综合居往环境成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特点。 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大城市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急剧发展。人们将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开发地下空间,向海洋拓宽,修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改造沙漠,修建高速公和高速铁等。展望岩土工程的发展,不能离开对我国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发展趋势的分析。 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期末复习题解析

期末复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 1.土作为工程地基和工程环境时,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①、②、③、④) ①无机土②有机质土 ③泥炭质土④泥炭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附图包括(①、②) ①钻孔柱状图②工程地质剖面图 ③实际材料图④基础设计图 3.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等级主要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等级,即(①、②、④)。 ①简单场地②中等复杂场地 ③很复杂场地④复杂场地 4.在我国抗震防震标准中,地震烈度可分为(③、④) ①破坏烈度②非破坏烈度 ③基本烈度④抗震设防烈度 5.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自己独特的工程特性的岩土,例如(②、③) ①无机土②湿陷性土 ③红粘土④老粘土 6.岩溶场地岩土工程评价一般包括(③、④) ①场地稳定性评价②岩溶发育过程评价 ③地基稳定性评价④洞体地基稳定性评价 7.根据所施加荷载的性质的不同,触探可分为(②、④) ①标准贯入试验②动力触探 ③轻便触探④静力触探 8.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它包括六个要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以下哪个方面(B ) A、地形地貌条件

B、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结构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现象 F、天然建筑材料 9、以下各勘察方法中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基本的勘察方法的是(A ) A、工程地质测绘 B、工程地质物探及勘探 C、工程地质试验(室内、室外) D、工程地质长期观测 10、在建筑场地进行详细勘察阶段时应采用以下哪种比例最为合理(D ) A、1:10万 B、1:5万 C、1:1万 D、1:2000 11、在各种工程的最初勘察阶段多采用以下哪种比例尺最为合理(A) A、1:10万 B、1:5万 C、1:1万 D、1:2000 12、在工程地质详细勘察中,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不应少于(B)个 A、5个 B、6个 C、8个 D、10个 13、在一般粘性土和无粘性土地基中,常用载荷试验或钻孔旁压试验来测定土体的(B )。A、天然含水量 B、变形模量和承载力 C、液限和塑限 D、孔隙比和重度 14、在软土地基中,常用(B )来求得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 A、载荷试验 B、十字板剪切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 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岩土工程勘察定义: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与其他勘查工作的区别: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所有的勘察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工程地质勘察体制的勘察任务:查明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般只提出勘察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地质问题,而不涉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对于所提供的资料,设计单位如何应用也很少了解和过问,使得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严重脱节,对工程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与工程地质勘察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具体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并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针对性。 第四章岩土工程勘察等级、阶段划分及基本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标准: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的 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勘察总体要求: ①查明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②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③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④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⑤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的间距: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复杂) 勘探线间距(m):50~100 勘探点间距(m):30~50 ●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 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重要工程) 一般勘探孔深度(m):≥15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m):≥30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复杂) 勘探点间距:10~15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规定: ①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②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