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之古文理论及其散文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之古文理论及其散文创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自称庐陵。谥号文忠,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

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

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的领导者。他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博学多才,诗、词、古文均为

一时之冠,史学、经学方面也成就卓著,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

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抒情委婉,语言明白易晓;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

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风格婉丽,时有疏隽放旷气息。能够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是其古文理论的实践,其古文理论又造就了他

散文创作的辉煌。

第一,在“明道”与“志道”的理论问题上,他对“道”作了前瞻性

的务实而通达的新解脱,他的散文具有现实内容,而不再仅仅孔孟之道。

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

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

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

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欧阳修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

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为此他专门写了《怪说》三篇,猛烈攻击

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巧华纂组。刓锼圣人

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

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居士集

叙》)。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这在他的政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表现。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被吕夷简等人排挤,欧阳修等人上

书言事,以“朋党”之名被贬,此后朋党之说喧嚣不息。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等革新派上台执政,欧阳修也由滑州召回,

任太常丞知谏院,以夏竦等位代表的保守派反对“庆历新政”,散布

流言,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私立朋党,欧阳修写了《朋党论》以

斥之。这篇文章主要阐述朋党有邪正之分。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君子为之谈虎色变的“朋党之说”,作者不回避,不辩解,而是明确

地承认朋党之有,立意新颖,另辟蹊径,这样便使作者夺取了政敌手

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文章第二段对观点作了进一步的

阐述,提出“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

贪者财货也。”小人有朋,也仅仅在同利时暂时为朋,等到争夺名利时,就互不谦让,甚至互相残害,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伪朋。而君子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他们会彼此同心共济,

始终如一。他们之间的关系为真朋。进而提出了“退小人之伪朋,用

君子之真朋”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

国人胆识。文章后两段用历史事实加以证明自己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从正反两面对比中论证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

之朋,则国家兴盛。文章反复曲畅,婉切近人,出语新奇,成一家之说,引经稽古,颇富论辩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使用,又增加了文

章议论的气势。文章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范韩等人,但却处处可见他们

的身影,也没有一个字提到夏竦等保守人物,却也处处看到对准他们

的锋芒。可见作者的高明之处,这比直接驳斥更有效。

第二,在文与道的关系上,他主张文道并重,且更重视文,他的散文

穷而后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复古主义的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完全把文学看作道统之附庸的倾向。欧阳修则与之不同,他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全新的观点。首先,

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经之所载,皆人

事之切于世者”(《答李诩第二书》)。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认

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又认为“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彰;言之所载着不

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此外,他更重视文,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

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与乐秀才书》),他的散文,感情

真挚,语言质朴,不饰雕琢。《泷冈阡表》是这类的代表。

所谓阡表,即是墓表,是一种记叙死者事迹并颂扬其功德的文体。

《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十年之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

文章主要分两半,前半主要是称颂先人仁德,以母亲亲切委婉之语追

忆父亲嘉言懿行,后半主要是记述家世恩荣,充溢着显亲扬名的思想。作者采取了避实就虚、以虚求实、以虚衬实的写作方法,巧妙地穿插

了其母太夫人郑氏的言语,以她口代己口,从背面和侧面落笔。一方

面以此为依据,追念和表彰其父的仁心惠政;另一方面,在表父阡的

同时,也顺水行舟,同时颂扬其母德妇节,使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女性

形象,栩栩如生地凸现在读者眼前。父因母显,母受父成。这篇文章

将欧阳修的孝子之心,率意写出,不饰藻饰,语语入情。薛瑄在《薛

文靖公读书录》上说:“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于肺腑者

是也。如《三百篇》、《楚辞》、武侯《出师表》、李令伯《陈情表》、陶靖节诗、韩文公《祭兄子老成文》、欧阳公《泷冈阡表》,

皆所谓出肺腑者也,故皆不求工而自工。故凡作诗文,皆以真情为主。”细节描写细腻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欧阳修之母讲述其父德

行的那一部分,这种效果绝不是虚言所能达到的,与一般墓志的夸张、藻饰者迥异。

第三,在散文创作上,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

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创造了一种平易自

然的新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