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略谈欧阳修散文的抒情

略谈欧阳修散文的抒情欧阳修的散文是北宋中期文学的一个代表。
晚唐五代以至宋初以来,骈文再度泛滥,以欧阳修等人为首发起的古文运动,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揭开了不但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中国散文文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庐陵人。
早年他因家贫而斗志高涨,积极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
这时期,他的文章多为政论文,抒情色彩并不强,只是注重文章的抨击力和说服力。
比如著名的《朋党论》,就痛斥了旧党对新党的诬陷。
然而这段时期并不是说与欧阳修抒情性散文文风的形成影响不大,相反,我认为,这一时期至少有两点明显促进了欧阳修散文文风的定型。
首先,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欧阳修多次触动上层阶级的利益,才导致他的被贬,即进入第二阶段;其次,这一时期他也接触到了众多的散文名家,为他后来的抒情文风的形成起到了借鉴作用。
在第二阶段,欧阳修虽然被贬却依然对文化建设事业有着相当大的热情。
他批判当时盛行的险怪奇涩的“太学体”,使得“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同时,他也写出了艺术成就最为高的《永州八记》等游记散文。
这一时期,欧阳修将抒情性这一特征在散文创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然而,由于对当时的王安石变法持怀疑和抵制态度,致使王安石不满,欧阳修最终于神宗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在这一时期,欧阳修连受贬斥,早年的进取心逐渐淡泊,文章也更加的注重山水的渲染和感情的表达。
欧阳修的抒情文章题材广泛,或抒发身世之感,或刻画自我形象,或表现对人生的体验,或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这些文章中都有着鲜明的自我形象,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
欧阳修为散文再次开拓了更为广阔、更富有文学价值和抒情成份的美文领域,从抹杀性情的道学家手中争得一块表现个性、表现真情的宝贵园地。
我认为从微观上看,欧阳修散文的抒情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注重以融情于景、层层递进的艺术手法来写山水和志趣。
以《醉翁亭记》为例,欧阳修并没有开始就点出醉翁亭的方位和由来,而是从大处着手,先写山峰、酿泉之妙处,再引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样写不但使主体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趣味,而且在一层层的渲染中,给人一种曲径探幽的感觉。
【知识梳理】——欧阳修及诗文影响

【知识梳理】——欧阳修及诗文影响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仁宗庆历前后,受范仲淹、欧阳修等政治革新运动影响,文学革新思想更自觉:改革政治、表达政见需要,儒学理论的指导,实用的文学形式,宋急需建一代文学。
第一节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最早开创宋代文风。
二.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
(一)欧诗文革新本质上针对五代文风和西昆体,但与柳开后复古派文论家不同。
(二)“太学体”。
1.石介写《怪说》3篇,攻击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
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
”对太学生影响很大。
于是以太学生为主的士子随之矫枉过正,竞弃西昆体华美密丽文风,走上险怪艰涩道路,形成“太学体”。
“太学体”虽提倡古文反对骈俪,但自身怪僻生涩,所以欧阳修反对之。
2.柳开穆修石介等复古主义文论都有重道轻文、甚至把文学看作道统附庸的倾向。
(三)欧阳修文道观。
1.认为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
”(《答李诩第二书》)2.文道并重。
认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答祖择之书》)又认为“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彰;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还认为文具独立性质:“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
”(《与乐秀才书》)意义:(1)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
(2)把文学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地位。
3.柳开等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重继承韩愈文学传统。
4.欧以韩柳为典范,取法韩文从字顺,对韩柳古文奇险深奥倾向弃而不取:“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同时不否定骈体文的艺术成就,赞赏杨亿等“雄文博学,笔力有馀”(《六一诗话》)。
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缺点,为北宋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概括欧阳修散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欧阳修散文的主要内容
欧阳修散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政论:欧阳修为北宋文坛大家,他的政论文章在宋朝时期非常有影响力。
他的政论文章主要讨论政治得失、国家兴衰等问题,反映出他对于政治、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2.
史论:欧阳修除了政论文章外,还写了许多史论文章,主要探讨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问题。
他的史论文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包含了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3.
记叙文:欧阳修的记叙文以山水游记、人物传记等为主,其中以《醉翁亭记》和《秋声赋》等最为著名。
他的记叙文不仅描写细致、情感真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4.
散文小品:欧阳修的散文小品主要包括序跋、墓志铭、祭文、书信等,这些文章主要记录个人生活、情感和思考,以及对于友情、人生的感悟等。
他的散文小品风格平易近人,语言流畅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性关怀。
总的来说,欧阳修的散文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一:叙事性强欧阳修的散文往往以叙述为主要手法,通过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等方式来引导读者进入情境中。
他善于运用具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在描述场景或塑造人物形象上给予了极大关注。
二:抒情色彩浓厚除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摹外,欧阳修还常常借助自己内心真挚感慨之情向读者传递出更加深层次意义。
他能够凭借文字唤起共鸣,并使得读者与其产生共鸣。
三: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作为一个重视社会变革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知识分子,欧阳修在其散文中也经常涉及到当时社会存在问题,并试图提供解决方法或启示。
这种批评精神不仅赋予了文章新颖活力,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借鉴。
四:语言简练精炼欧阳修散文以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寥寥数语便能道出深意,并通过巧妙安排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使得文章更加通顺流畅。
五:注重人物刻画在欧阳修的散文中,人物形象是非常丰满生动的。
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被赋予了具体性格特点和情感色彩,在读者心目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六:追求真实与美好并存尽管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反思,但欧阳修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乐观豪放之态度。
他试图将自身理想化愿景融入到作品当中,并希望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一种关于未来美好可能性存在之信念。
附件:1. 欧阳修《新唐书》摘录.pdf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者或其他权利人就其所创造或享有知识产权对象(包括文字作品)所享有的专属经济利益。
2.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包括版权、专利权等。
概述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概述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欧阳修主张文道并重,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从而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散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
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
(2)注重抒情,情文并至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
例如《释秘演诗集序》中的一段,寥寥数笔,释秘演、石曼卿两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际已跃然纸上,而作者对两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3)体裁多样,各得其宜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
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
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其名作《秋声赋》即文赋的代表。
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为四六注入新的活力。
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4)语言简洁,平易自然欧文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
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环滁皆山也。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
者对整个行文作 了精心的安排 。 一是轻重相济的笔法 。 作者的
创作意 图是歌颂世道丰乐 , 抒 发太平气象 。因此 , 作பைடு நூலகம்有 意地
、
借景抒情 , 言简意赅的表现手法
盾 和民族矛盾 已 日趋严重 ,统 治阶级 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 的
滁于 五代 干戈之际 ” 和“ 自唐失其 政” 两段 。 正 当欧 阳修登上仕途和文坛 的时候 , 北宋社会 的阶级 矛 将重彩 之笔 留在 “ 文 章以逆笔 插入 , 追忆, 描述 , 感慨 , 抒情 , 议论, 笔笔 顿挫有
着作者发 自内心 的怡悦之情 。
首先 , 唐末五代 以后 , 文风绮靡流荡 , 古文阵地失守 , 那 时
朝廷 内部以范仲淹为代表 的改革派和 以吕夷简为代表 的保守 派矛盾 斗争 十分尖锐 , 欧 阳修站 在范仲淹 一面 , 积极支持 “ 庆
。而“ 庆历新政 ” 中就包 含着 改革文风 的内容。为了实 同时 , 欧阳修的游记 散文 还具有言简意赅 的艺术特点 。 例 历新政” 如, 《 醉翁亭 记》 的第 一句“ 环滁 皆山也 ” 。欧公用短短 的五个 现政道与文道的统一, 欧阳修积极倡导古文运动, 并提出一系
成就 , 有不少的传世名篇 。欧公 的山水游记散文具有借景抒 怀, 结构缜 驽, 委 婉 曲折 , 平 易自然 , 言简意深 , 骈散兼
美的艺术特 色, 开北宋文坛之新 。
关 键词 : 欧 阳修 ; 山水 游 记 ; 艺 术特 色
中图分类号 : 1 2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0 8 — 0 0 0 9 — 0 2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

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散文很好的融合了文和道的关系,他将“文”和
“道”一起运用于散文之中。他认为道是最为主要的核心,是根本。也正因为基于此理念,他的山水游记才充分做到把写景咏物和抒发自己的意志全面结合,突显了其文学成就,开启了宋代文学的新篇章。在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之中,他的山水散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借景抒情,言简意深
“乐”字展开,含蓄委婉,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全文结构细密严谨,给读者的是一种放松的心态,并没有多大的压迫感,文中那种与民同乐的情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全都是毫无拘谨的自由自在之乐。
此外从《丰乐亭记》中可以看出在欧阳修的散文中,他的文字和他的情感是紧密相连在一起,此文也是写亭记,但是仔细一看,作者用丰乐的原因何在?其实,作者只单纯的将丰乐作为中心点,并不是因其世道“丰乐”才写此亭记的,其实,作者是因想抒发一种天下太平的气象才以此为题,因此,这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从文章来看,不得不说作者对整篇文章
关键词:欧阳修;山水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17)09-247-01
Absrtact: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the literati often use prose depicting landscap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or to express the nature and transcendence in their hearts,ortooutlinetheiryearningforitsbeauty.TheproseofOuyangXiu,thepoetoftheSongDynasty,isunique.ItmustbesaidthatthepoetryoftheSong Dynastyisadifferentkindofliteratureandartofancientpoetry,anditsinfluencecanbesaidtobeextremelyfar-reaching.Implicitandtortuous,easytounder- stand,simpleandprofoundwords,concubinesandbeautyasawhole,itsstructureismoreingenious,sohislandscapeproseisalsoapearlinthehistoryoftheSong Dynastyliterature.
浅谈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

浅谈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浅谈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引言: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下面分析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欢迎大家阅读!世称唐宋八家,实以韩柳欧苏为最,其他四位,应说是政治家,而非文学家。
欧阳修的文风接近柳宗元,他是严格的现实主义者。
苏轼宗韩,为文多浮夸嚣张之气,常常是胸中先有一篇大道理,然后归纳成一句警语,在文章开始就亮出来。
欧阳修的文章,常常是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
及至写到中间,或写到最后,其文章所含蓄的道理,也是惊人不凡的。
而留下的印象,比大声喧唱者,尤为深刻。
欧阳修虽也自负,但他并不是天才的作家。
他是认真观察,反复思考,融合于心,然后执笔,写成文章,又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
他的文章实以力得来,非以才得来。
在文章的最关键处,他常常变换语法,使他的文章和道理,给人留下新鲜深刻的印象。
例如《泷冈阡表》里的:“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在外集卷十三,另有一篇《先君墓表》,据说是《泷冈阡表》的初稿,文字很有不同,这一段的原稿文字是:“夫士有用舍,志之得施与否,不在己。
而为仁与孝,不取于人也。
”显然,经过删润的文字,更深刻新颖,更与内容主题合拍。
原稿最后,是一大段四字句韵文,后来删去,改为散文而富于节奏:“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
”结尾,列自己封爵全衔,以尊荣其父母。
从此可见,欧阳修修改文章,是剪去蔓弱使主题思想更突出。
此文只记父母的身教言教,表彰先人遗德,丝毫不及他事。
《泷冈阡表》共一千五百字,是欧阳修重点文章,用心之作。
《相州昼锦堂记》是记韩琦的。
欧阳与韩,政治见解相同,韩为前辈,当时是宰相。
但文章内无溢美之词,立论宏远正大,并突出最能代表相业的如下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1.散文文体多样,议论、叙述和抒情兼备,并且叙事简明生动、抒情深情委婉、议论透辟清晰,含蓄委婉的语句,让他的散文都显得楚楚动人;
2.散文多采“古文”与骈文之长,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融成新的风格的;
3.章法曲折变化(注重文章节奏气势的连贯),开合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4.散文的层次分明清晰、语言简练畅达,情韵悠长、委婉曲折,平易自然;
5.内容充实,富有现实意义(政论散文结合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