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合集下载

略谈欧阳修散文的抒情

略谈欧阳修散文的抒情

略谈欧阳修散文的抒情欧阳修的散文是北宋中期文学的一个代表。

晚唐五代以至宋初以来,骈文再度泛滥,以欧阳修等人为首发起的古文运动,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揭开了不但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中国散文文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庐陵人。

早年他因家贫而斗志高涨,积极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

这时期,他的文章多为政论文,抒情色彩并不强,只是注重文章的抨击力和说服力。

比如著名的《朋党论》,就痛斥了旧党对新党的诬陷。

然而这段时期并不是说与欧阳修抒情性散文文风的形成影响不大,相反,我认为,这一时期至少有两点明显促进了欧阳修散文文风的定型。

首先,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欧阳修多次触动上层阶级的利益,才导致他的被贬,即进入第二阶段;其次,这一时期他也接触到了众多的散文名家,为他后来的抒情文风的形成起到了借鉴作用。

在第二阶段,欧阳修虽然被贬却依然对文化建设事业有着相当大的热情。

他批判当时盛行的险怪奇涩的“太学体”,使得“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同时,他也写出了艺术成就最为高的《永州八记》等游记散文。

这一时期,欧阳修将抒情性这一特征在散文创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然而,由于对当时的王安石变法持怀疑和抵制态度,致使王安石不满,欧阳修最终于神宗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在这一时期,欧阳修连受贬斥,早年的进取心逐渐淡泊,文章也更加的注重山水的渲染和感情的表达。

欧阳修的抒情文章题材广泛,或抒发身世之感,或刻画自我形象,或表现对人生的体验,或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这些文章中都有着鲜明的自我形象,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

欧阳修为散文再次开拓了更为广阔、更富有文学价值和抒情成份的美文领域,从抹杀性情的道学家手中争得一块表现个性、表现真情的宝贵园地。

我认为从微观上看,欧阳修散文的抒情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注重以融情于景、层层递进的艺术手法来写山水和志趣。

以《醉翁亭记》为例,欧阳修并没有开始就点出醉翁亭的方位和由来,而是从大处着手,先写山峰、酿泉之妙处,再引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样写不但使主体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趣味,而且在一层层的渲染中,给人一种曲径探幽的感觉。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浅谈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一:叙事性强欧阳修的散文往往以叙述为主要手法,通过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等方式来引导读者进入情境中。

他善于运用具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在描述场景或塑造人物形象上给予了极大关注。

二:抒情色彩浓厚除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摹外,欧阳修还常常借助自己内心真挚感慨之情向读者传递出更加深层次意义。

他能够凭借文字唤起共鸣,并使得读者与其产生共鸣。

三: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作为一个重视社会变革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知识分子,欧阳修在其散文中也经常涉及到当时社会存在问题,并试图提供解决方法或启示。

这种批评精神不仅赋予了文章新颖活力,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借鉴。

四:语言简练精炼欧阳修散文以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寥寥数语便能道出深意,并通过巧妙安排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使得文章更加通顺流畅。

五:注重人物刻画在欧阳修的散文中,人物形象是非常丰满生动的。

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被赋予了具体性格特点和情感色彩,在读者心目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六:追求真实与美好并存尽管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反思,但欧阳修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乐观豪放之态度。

他试图将自身理想化愿景融入到作品当中,并希望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一种关于未来美好可能性存在之信念。

附件:1. 欧阳修《新唐书》摘录.pdf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者或其他权利人就其所创造或享有知识产权对象(包括文字作品)所享有的专属经济利益。

2.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包括版权、专利权等。

概述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概述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概述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欧阳修主张文道并重,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从而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散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

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

(2)注重抒情,情文并至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

例如《释秘演诗集序》中的一段,寥寥数笔,释秘演、石曼卿两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际已跃然纸上,而作者对两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3)体裁多样,各得其宜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

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

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其名作《秋声赋》即文赋的代表。

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为四六注入新的活力。

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4)语言简洁,平易自然欧文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

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1.散文文体多样,议论、叙述和抒情兼备,并且叙事简明生动、抒情深情委婉、议论透辟清晰,含蓄委婉的语句,让他的散文都显得楚楚动人;
2.散文多采“古文”与骈文之长,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融成新的风格的;
3.章法曲折变化(注重文章节奏气势的连贯),开合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4.散文的层次分明清晰、语言简练畅达,情韵悠长、委婉曲折,平易自然;
5.内容充实,富有现实意义(政论散文结合时政)。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散文作品被广泛赞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典范之一。

本文就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展开论述,从欧阳修的写作风格和文化特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

他善于运用修辞和叙事技巧,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艺术性。

他的散文语言优美、流畅,句子结构严谨,充满了美感。

欧阳修的散文以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而著称,他善于捕捉身边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

他的作品在传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观察力。

其次,欧阳修的散文体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他对于儒、道、佛三教的研究精深,并将传统的哲学思想融入到他的作品中。

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会贯通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

欧阳修的散文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他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出的是对于人生、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解读。

此外,欧阳修的散文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

他关心社会状况,对于社会的不公和腐败持有批判的态度。

他以犀利的笔锋批评社会弊端,并对政治、经济和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他的散文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感悟,从不同角度展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最后,欧阳修的散文作品具有情感表达的天赋。

他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出对家国情怀和人伦关系的思考和思想。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关怀,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富有人文情怀,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和人性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文化特点。

他的散文作品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思想深度上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他以其卓越的艺术创作和深刻的文化理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他的散文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与启示依然深远。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作者:任玉慧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

其游记散文数量虽不是很多,但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不少的传世名篇。

欧公的山水游记散文具有借景抒怀,结构缜密,委婉曲折,平易自然,言简意深,骈散兼美的艺术特色,开北宋文坛之新。

关键词:欧阳修;山水游记;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I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09-02欧阳修作为宋代著名的杰出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和史学家,他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精神面貌,通过他的散文,以特具风神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出来了。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为了引导古文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曾以毕生的精力,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方面为北宋初期的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散文就是他把“文”和“道”运用在散文写作中的代表。

在文、道关系上,欧阳修认为“道”是核心,是根本。

因此,他的山水游记将状物、写景与抒情言志相结合,取得了卓越的文学成就。

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粗略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借景抒情,言简意赅的表现手法正当欧阳修登上仕途和文坛的时候,北宋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已日趋严重,统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异常激烈。

欧阳修自然也被卷进新旧党争的漩涡。

但他却坚定越站在改革派一边,关切国事,同情人民,主张减轻赋税,革除积弊,实行“宽简政治”。

由于他坚持直言净谏,因而遭到了保守派的诬陷,被朝廷贬斥。

欧阳修人虽被贬,但心存革新。

他在诗文中,抒写情怀,议论国事,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为革新而呐喊。

宋仁宗庆历五年,他被贬至滁州后,并未消极处世,而是“志气自若”,“不求声誉,宽简而不忧”。

他的这种感怀与理想在这一时期所写的山水游记中,继承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使我们在他的游记散文中既领略了山水风光之美,又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作者倾注于其中的真实感情。

谈谈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谈谈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谈谈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谈谈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谈谈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导语:欧阳修散文的对中国的文学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呢?欧阳修在北宋中期所领导的新古文运动,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也为这位文学家的才华以及豪情所折服。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欧阳修(1007年-1072年)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理论家和散文家,也是宋代两大文学家之一,与苏轼齐名。

欧阳修的散文以清丽、细腻、纤巧、雄浑著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特色。

本文将从欧阳修散文的语言风格、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对其特色进行论述。

首先,欧阳修散文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

他善于运用晋唐古文的语言方式,深受唐人文风的影响。

他的散文富有韵律感,凝练而又精致。

欧阳修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结合,使文章读起来流畅优美,给人以音乐般的愉悦感。

他擅长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欧阳修的散文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将平凡的生活与高尚的情操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欧阳修的散文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而闻名。

他的散文不拘一格,涉及的题材广泛。

从描述自然景色到描绘历史人物,从叙述个人感受到触发社会思考,欧阳修的散文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之作,又有警世寄托之文。

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高尚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意识相结合,使散文既富有内涵又具有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最后,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独特的写作技巧。

他善于以小见大,运用微观描写突出宏观主题,以典型个案反映普遍道理。

他重视细节,注重情感的细微变化和人物形象的描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使散文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此外,欧阳修的散文富有想象力,他善于从观察事物中发现不同的角度和深层次的意义,给读者留下许多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欧阳修散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上。

他的散文自成一体,不仅语言优美,而且主题丰富,思想深邃。

欧阳修的散文不仅是宋代散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至今仍然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3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9 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25 No.1——————————————————————————收稿日期:2008-12-15作者简介:苏金玲(1983—),女,吉林辽源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20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苏金玲(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 要:欧阳修作为宋代散文大家,他的为文和为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仅就欧阳修的部分散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他的写实和抒情风格上追溯本源,探讨他对唐代散文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 欧阳修;散文;继承;创新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1-0020-02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散文创作上,虽然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发展而来,但取得的成就却超过了唐代。

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北宋的范仲淹、晁补之、陆游、胡铨等人,也都是散文创作大家。

欧阳修师承韩愈,却不拘泥于韩愈,他的散文更具社会现实性和责任感。

欧阳修的作品,大都被看作开宋代文风的典范,如果没有他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古文发展势必是因袭旧体,无创新可言。

他在散文创作上讲求徐纡有致,章法讲求曲折变化,语句讲求圆融轻快,自成一家。

这种和谐的创作态度和手法,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

一、具有阴柔之美 欧阳修散文具有阴柔之美,洪本健在《略论欧阳修散文的阴柔之美》一文中说,欧阳修的散文情韵深美,偏向阴柔一路发展,显示出典型和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将其阴柔之美总结为:蕴蓄吞吐之美,委婉曲折之美,平易自然之美,清音幽韵之美。

欧文“字里行间,情意深至而韵味缅邈” [1]665。

《祭石曼卿文》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美感,通过“三呼曼卿”来表达对亡友的无限哀思。

一呼“呜呼曼卿”,是对好友才华的歌颂。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人虽已去,但“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

欧阳修探究了自古以来的生死之理,与臧克家的《有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与万物虽然同有生死,但是圣人贤士死后,名字可以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像日月星辰一样闪耀着光辉。

欧阳修这种对待生死的态度,显示了他作为儒道熏陶下的文人那种豁旷达远的精神。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而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深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之九茎”,紧承“一呼”,对亡友无比的崇敬。

若非是心灵上的至交,断不会无故作此感叹。

而笔锋一转,想象曼卿墓地的“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那透骨的哀思之情,让人嗟叹不已。

墓地四周牧童樵叟的吟啸,与惊禽骇兽的咿嘤混和交杂,连成一片,这悲凉幽深的气氛将作者的哀痛之情渲染得极为浓烈。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2]233自古圣贤皆寂寞,生前名利死后空。

欧阳修借景抒情,因情发议,从圣贤与常人死后都不过是荒塚一堆这个角度来说盛衰之理,貌似解脱,实则隐喻着难以言传的悲伤。

三呼“呜呼曼卿”,于情不自禁中临风陨泣,在自相矛盾中不觉忘情。

清代的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中评说:“胸中自有透顶解脱,意中却是透骨相思。

于是一笔已自透顶中写出去,不觉一笔又自透骨中写入来。

不知者乃惊其文字一何跌荡,不知非跌荡也” [3]252。

一篇悲凉凄怆跌宕起伏的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阳修感情的浓烈奔放,也看出了他为文时的“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二、关注现实生活 欧阳修的散文言之有物,他一方面强调“文以名道”,另一方面又把“道”与世人接近的“实事”联系到一起,这与韩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与韩愈相比,欧阳修更为重视现实生活对古文创作的积极作用。

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欧阳修散文的深入浅出,既精练又流畅,无论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写景,都引人入胜,娓娓动听。

这一点在他的政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地表现。

他早年激情满怀地去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指摘时弊,匡时救世。

思想的尖锐,语言的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1快,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朋党论》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以谏官身份向仁宗献上的一篇新政推行者的剖白书。

作者当时书生意气,有一大群力主新政的志同道合者,于是斗志满满,豪气慷慨。

从当时形势需要来说,《朋党论》应是驳论文章,但作者“丰富的征引使义理的阐述化为文气贯注的铺叙,成为形成文章结构和风格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助于布局的完整,义理的畅达,而且能造成汪洋恣肆的文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1]665。

欧氏不仅重视逻辑上的严密,理论上的完善,而且更重视用事实说理。

他在摆事实时,并没有举范、韩等人的所作所为,为他们辩解,仍然是从“自古有之”着眼,用历史事实作为根据。

比如,文章后半部列举尧用八元、八恺,退四凶,舜用皋、夔、稷、契等22人,周用同心协力的三千臣子而天下大治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了“人君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兴”的观点;列举纣使人人异心为朋,汉恒、灵二帝禁绝善人为朋,唐昭宣帝诛戮清流之朋等史实,从反面论证“人君退君子之真朋,则天下乱亡”的推理,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君子之朋对于国家治乱兴亡的重要意义。

[3]59实际上就是规劝仁宗要以历史为鉴,切莫重蹈汉、唐末代君主的覆辙,正确对待和充分信任推行“庆历新政”者的君子之朋,而疏远、斥退攻击别人为“朋党”的小人之朋,只有这样,才能兴利除弊,富国强兵。

文章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范、韩等人,但却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也没有一个字提到夏竦等保守人物,却也处处看到对准他们的锋芒。

可见作者的高明之处,这比直接驳斥更有效。

三、改革文风,在继承中求创新欧公恪守“切中时弊”,反映现实的为文风格,对于扫荡宋初的华糜文风,开创平易自然、朴实致用的新文风起到重大的作用。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析之以至理,以服人口,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这是苏轼对其文的评价。

[3]17这评价颇符合欧阳修散文的实际,并非溢美之辞。

欧公十分强调“知古明道”,强调“道胜文至”,是一个较为正统的孔孟之道的继承者。

但他并不因循守旧,在处理古文、时文和“新时文”的关系上,提倡散文应具有“平易自然”的风格,显示出了欧公善于继承,敢于创新的精神。

“西昆体”沿袭唐末五代柔靡浮艳的文风,“文章专以声病对偶为工,剽剥故事,雕刻破碎,甚者若俳优之辞”,曾经为禄仕养亲而作过“时文”的欧阳修,在认识到这一文体的危害性后,反戈一击,极为反对这种“务以言语声偶挝裂,……以相夸尚”的不良风习,高度赞扬石介、穆修、苏舜卿等人不顾时俗非议,创作古歌诗、杂文的革新精神,并以自己卓异的古文理论与创作实践,取得了文坛领袖的地位。

[3]23但是,他对“西昆体”并非一味批判,而是取其精华,加以提倡。

欧公的一些抒情散文,在以古文为骨且“合于理”的前提下,吸收了骈偶文形式整齐、雅美,音韵和谐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欧公说:“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故不是此而非彼也。

”又说:“近时文章变体,如苏氏父子。

以四六述叙,委曲精尽,不减古人。

” [3]24这种持论公允的态度也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家。

明人张綖《刊西昆诗集序》云:杨、刘诸公倡和《西昆集》,盖学义山(李商隐)而过者。

六一翁恐其流糜不返,故以优游垣夷之辞而变之,其功不可少,然亦未尝不有取于昆体也。

[4]208这就是所谓的“欧公变昆”说,即指欧阳修对西昆体有弃有取。

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一说:“以文体为诗,自退之始;以文体作为四六,自欧公始”。

[3]24欧公对西昆体的继承和发展,使他的散文创作形成与唐代散文迥然不同的风韵。

他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作。

欧公的《醉翁亭记》,读起来琅琅上口,滋味曼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历来被叹为欧公绝作。

《醉翁亭记》有着阴柔之美,明人茅坤誉之为“文中之画”,又说:“昔人读此文,谓如幽泉邃石,入一层才见一层。

路不穷,兴亦不穷。

读已,令人神骨翕然长往矣。

此是文章中洞天也。

”从语言来看,文章词藻优美自然,而又凝练精粹、音调和谐、韵味悠长、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是散文的诗,又是诗的散文。

为人与为文的风格统一,才能成为一代文章的模范。

欧阳修为人忠诚厚重,在朝如此,对朋友如此,观察事物,评论得失无不如此。

自然、朴实,加上艺术上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使得他的文章见重于当时,推仰于后世。

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文》如此说:“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

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 [4]2参考文献:[1]张毅.宋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3]曾子鲁.韩欧文探胜[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 [4]刘德清.欧阳修论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责任编辑:贺春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