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

地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
地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

地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技术支持*** ASTONE电气公司)2011.1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规模扩大建设速度加快,相应的城市附属设施建设同样发展迅速,电力电缆供电网络也得以快速发展,规模庞大的地下供电网络,电缆分布众多,如何发展同时对电力部门电缆安全运行,事故预防亦提出更高要求。

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管理设计面较多,具有分布广、相距远、地面环境复杂等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实现全天候全面监测,无疑对保障供电及电力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由此立项有针对性监测电缆接头温度及其所处环境(井内沟内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积水、井盖盖板防盗)展开研究,设立一套综合性实时数据采集和在线监测系统配合以GIS地理信息系统,已完成实现电力安全生产及现代化管理。

本系统采用无线(GPRS)通信方式在不破坏市政路面情况下,传输所监测数据,并可根据监测要求设定部分数值,辅以GIS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定位,及时判断故障点并发出预警信息,上位机系统基于.NET平台B/S网络架构,具有数据分析预测功能,方便管理人员网内即时查询,能够满足综合检测管理需求,方便管理。此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覆盖范围广、成本低、方便安装维护等特点。是一套确保地下电缆安全运行的理想系统。关键词GPRS在线监测,电缆接头温度,GIS电缆沟井

正文

输电电缆运行管理,相关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电缆沟井内电缆及环境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在高温、大负荷季节进行大量巡检工作对井沟内电缆接头进行的红外测温,井盖安全防偷窃防破坏巡视,及井沟内积水、防火观察检测等,但无法实时掌握,进行预防,及时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综合有效地电缆沟井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平台,对影响运行的重要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针对电力部门的应用给出了对沟井电力电缆接头温度、环境温湿度、可燃有毒气体、火灾积水、井盖防窃盗(并可扩展视频监控)、短信报警的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实现了电缆沟井内环境及运行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对相关运行人员提供了可靠地数字依

据,更好的做出运行安排,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国内电力沟井监测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对电缆沟井在线监测系统,在形式上主要以有线光纤为主,监测项目通常为电缆接头温度或沟井可燃气体监测,不能综合监测电缆沟井内多项综合环境因素,并存在有线监测安装范围局限(只在一条线路内)。不能适应电缆多分布监测的需要,投资大,施工难强度大。并对于监测的数据不能分析处理储存,不能预测预警。为有效地评估预测安排相应检修工作带来困难,建设研发新综合监测系统及可靠地数据收发、分析管理评估预测尤为重要。

监测系统的构成

系统由沟井现场安装的采集终端和系统检测主站组成

1、监测系统采集终端

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系统有若干组电缆实时无线监测装置组成,每组采集终端负责各项数据按照设定时间间隔采样、处理、保存和上传,并实现自身状态监测调整。采集终端将所有采集数据打包,通过GPRS(或CDMA)通讯模块发送给监测主站。

根据现场巡视需求在电缆沟井内适当位置安放所需传感器。每组检测设备均配备高精度工业级温度、水位、气体传感器及压力复位开关(电缆沟井盖防盗)。为了适应电缆沟井不同区域物理量的监测,该系统可根据不同井沟需求灵活调整定制传感设备。

本系统设计实现了模块化组合结构,现有

以下子系统组成:

1.电缆接头(表皮)温度在线监测

2.可燃气体、有害气态在线监测

3.环境温湿度在线监测

4.井盖(位移)状态监测

5.电缆井沟内积水水位监测

6.火灾探测仪(感烟)监测

7.系统供电自身电压在线监测

8.现场视频监测(可扩展)

9.GPRS通讯模块和短信预警模块电缆监测系统综合示意图

综合监测技术特点:

●实现了电缆沟井的综合状态监测,功能全面,极大的满足了电缆管理需要。

●系统为模块化组合结构,分配增加灵活可变。根据客户要求系统可增加新

功能,定制灵活。

●成本低,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在线监测,终端采用工业级成熟应用传感器,电缆沟井

系统终端安装位置无地域限制,满足分布广泛的电缆沟井监测点设置。

●安装方便易行、灵活,并且不破坏井结构和路面等现有市政设施。

●采用低功耗、高效率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自动控制采集模式。无线

传输(GPRS/CDMA)网络可选,高功率射频芯片,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监测装置具有极高的工作可靠性,包括供电技术,抗电磁干扰,电源管理、

低功耗设计,强干扰下微弱信号处理良好,传感器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可远程集中管理配置,安全保密,多种组网适应不同需要。可根据用户要求,

子系统功能

输变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各子系统分别实现了对电缆线路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综合状态的全天候实时分析和预防报警,为保障电缆沟井线路安全运行,减少预防事故提供有效监测手段。

电缆接头(表皮)温度在线监测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电缆头过热烧穿绝缘层,导致火灾,影响供电造成事故。通过接触式(或者红外线温感模块)温感模块(根据用户所需监测电缆数量安装不同数量模块)的对重点部位实时在线监测,当温度异常时即刻报警,上传实时数据起到过热预警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发热造成的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可燃气体、有害气态在线监测

针对井沟内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或燃气井泄漏气体串井)在线监测,对气体含量浓度进行分析评估,当井沟内有害气体、可燃气气体值超出设定安全范围值时及时发现并预警,避免重大爆炸事故或伤人事故发生(检修人员下井沟巡检)。

环境温湿度在线监测

电缆井沟内积水水位监测

积水探测模块由干簧管式鸭嘴或浮球传感器构成,适应各种复杂水位环境;环境温湿度模块由AM系列传感器构成,能够有效地对设备运行环境温度湿度、井沟内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上传有效数据。管理人员对井沟环境状况及时了解,方便调度管理。

井盖位移监测系统

压力探测器安装在井壁,实时对井盖打开和关闭进行监测。第一时间掌握报警信息,对缺失井盖进行及时补救,防窃盗损坏,预防伤人事故发生。

火灾探测仪(感烟)监测

火灾探测模块由红外火焰探测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组成。在线监测电缆井沟内烟雾及火焰的产生,第一时间掌握电缆井沟内火灾发生,及时报警预防造成重大的事故。

系统供电自身电压在线监测

对自身设备电池电压自检,及时回馈信息,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更换蓄电池时间(供电采用蓄电池或太阳能电池系统供电更换时间远远大于巡检周期),保证相关子系统正常工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GPRS通讯模块和短信预警模块

模块由GPRS/GSM移动通讯模块构成,能够及时按照预定时间发送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支持即时查询,并在报警时即可上传报警事件,通过短信形式将预警信息通知值班人员。

现场视频监测(可扩展)

视频监测模块主要由摄像机和红外夜视灯(或LED照明灯)构成。即时查看现场环境情况,报警预警时联动拍摄上传现场图片记录实时事实,方便查询认证,分析事故成因。方便取证。

以上各项采集数据,根据管理人员要求设定的上传时间间隔通过成熟的GPRS网络上传给计算机监控中心,经过分析预测,提供人机对话界面,提供给管理部门,及时掌

握沟井情况。当超出设定报警涵值时发出报警信息,现场预警模块通过GPRS模块并对值班手机发送报警短信。

2、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另一重要构成部分就是监测主站

主站由主机服务器和分析监控软件构成,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中心。数据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GPRS(CDMA)无线通讯网络来完成的。系统平台根据监测主站汇集的各节点(每个沟井各采集器上传的数据)数据进行全面报表分析,报警分析判断,实时监测电缆沟井电缆运行及环境状态,使管理人员得以最新资料,安排调度处置工作得心应手。

系统主站软件

软件界面具有登陆人员权限管理、数据报表查询、报警时间显示和报警时间查询功能,并结合GIS全球地理信息系统给出工作沟井具体坐标,对每一个电缆井进行编号,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以地图方式显示,方便以图形化界面查询,可实时显示所有所检测的沟井信息,支持即时查询。软件支持参数设置调整功能,可根据季节变换或者监测临时计划改变来设置调整报警参数。

登陆信息人员管理综合界面:

在运行中报警信息会以故障点屏幕闪烁报警来提醒监控操作人员有异常情况发生,现场根据故障类型发送即时短信(通过GPRS/GSM)通知值班人员,使电缆沟井故障预测、报警及时,技术管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报警预警弹出框:

配合GIS 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定位准确:

实时数据上传:

实时数据预警分析:

显示当前个监测点数据,报警信息显示:

数据库扩展:

系统数据库具备各项数据查询功能。添加设置电缆检测设备简易,便于增设监测点和系统扩展,对电缆沟井沟井内各项环境参数灵活配置。可根据季节变化或监测需要适当调整设定各监测点报警数值。软件系统基于.NET 和B/S网络结构,便于企业各部门网络查询调用资料。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电缆沟井综合监测系统具有检测项目模块化、可靠性高、便于安装和维护,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能够在电力电缆沟井巡检中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节约运行成本。鉴于规模庞大的地下供电网络,电缆分布众多的特点,此系统对避免电缆火灾、爆炸、被盗事故的发生,增强地下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电缆故障测试仪说明书

电缆故障测试仪说明书 第一节概述 有线通信的畅通和电力的输送有赖于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一旦线路发生障碍,就会造成通信及时查出故障并迅速予以排除,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而,电缆故障测试仪是维护各种电缆的重要工具。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采用了多种故障探测方式,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技术成果和器件,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特殊性电子技术,结合本公司长期研制电缆测试仪的成功经验而推出的高科技,智能化,功能全的全新产品。 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是一套综合性的电缆故障探测仪器。能对电缆的高阻闪络故障,高低阻性的接地,短路和电缆的断线,接触不良等故障进行测试,若配备声测法定点仪,可准确测定故障点的精确位置。特别适用于测试各种型号、不同等级电压的电力电缆及通信电缆。

第二节功能介绍及技术指标 一、功能介绍 1.功能齐全 测试故障安全、迅速、准确。仪器采用低压脉冲法和高压闪络法探测,可测试电缆的各种故障,尤其对电缆的闪络及高阻故障可无需烧穿而直接测试。如配备声测法定点仪,可准确测定故障的精确位置。 2.试精度高 仪器采用高速数据采样技术,A/D采样速度为100MHz,使仪器读取分辨率为1m,探测盲区为1m。 3.智能化程度高 测试结果以波形及数据自动显示在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上,判断故障直观。并配有全中文菜单显示操作功能,无需对操作人员作专门的训练。 4.具有波形及参数存储,调出功能 采用非易失性器件,关机后波形、数据不易失。 5.具有双踪显示功能。 可将故障电缆的测试波形与正常波形进行对比,有利于对故障进一步判断。 6.具有波形扩展比例功能。 改变波形比例,可扩展波形进行精确测试。 7.可任意改变双光标的位置,直接显示故障点与测试

电缆接头局放在线监测系统

系统功能 ●能检测放电量、放电相位、放电次数等基本局部放电参数, 并可按照客户要求,提供有关参数的统计量。 ●最小测量放电量:5mV;表贴电极传感器的频率范围: 800kHz~500MHz;电感传感器的频率范围为500kHz~20MHz;放电脉冲分辨率:10μs。 ●能显示工频周期放电图、二维(Q-φ,N-φ,N-Q)及三维 (N-Q-φ)放电谱图。 ●可记录测量相序、放电量、放电相位、测量时间等相关参 数,可提供放电趋势图并具有预警和报警功能,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删除、备份及打印报表等。 ●系统能够识别常见现场放电信号类型:如电晕放电、被测 电缆外部的放电、内部的放电。 ●系统应有录波功能,保存原始测试数据,及回放测试状态 时原始数据,三相电缆交叉互联下可进行放电源判相,以便离线后能清楚分析原始数据。 系统特点 ●抗干扰能力强,系统采用宽频带检测技术,应用双传感器 定向耦合脉冲信号并利用宽频差动电流脉冲时延鉴别法进行在线的干扰抑制,以剔除最难消除的随机脉冲型干扰

(发明专利);再加上设置阀值电压、小波分析等其他综合抗干扰措施,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将硬件模块与计算机结合,利用 LabVIEW编写软件,通过界面操作,实现各种功能,并便于进一步开拓。 ●电缆接头在线检测系统分布式结构,即电缆接头局放信号 通过分布在各个监测点的高速采集模块对信号进行选通、放大、采集,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过局域网TCP/IP通信协议,把数据传送到数据服务器,由数据服务器统一对信号进行计算、分析操作。 ●本监测方法可根据用户要求应用于在线监测或便携式带 电检测。 软件界面

输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输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尤其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电力电缆的供电网络也在不断的扩展。同时这种发展也对电力部门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电力电缆的安全影响因素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输电电缆建立一套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对电缆的运行进行监测,以便及时的发现电力电缆中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将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输电电缆;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城市输电电缆运行的管理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电缆在沟井内的环境状况以及电缆的运行状态进行巡视检查,尤其是在温度高、大负荷用电季节更要加大巡视力度,运用红外测温设备对对沟井内的电缆接头进行检测监控,并且要采取措施防止井盖的偷窃与破坏。但是这些措施仍然不能及时的掌握电缆的运行以及相关环境状况,并且更不能对其进行预防和监测。因此要建立一个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对电缆沟(隧道)内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1 国内输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在传统形式上主要是有线光纤的形式,利用这种形式的监测系统对沟井内的电缆进行监测时,通常是监测单一的电缆接头温度或者是监测沟井内的气体状态,这种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沟井内综合环境状态的监测。并且有线光纤的安装范围大都局限在一条线路上,无法监测电缆在沟井内的大面积状态,对不在光纤范围内的电缆无法做到有效监控。有线光纤的监测形式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数据的管理方式都存在很多漏洞,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比较简单,监测系统服务器的软件落后并且功能单一,监测数据的记录类型单一,并且系统不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进而也就不能根据这些数据对电力电缆在沟井内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一个完整的输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更好的对输电电缆进行监测和预警,从而更好地维护电力的供应。 2 输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相关内容介绍 2.1 输电电缆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结构 监测预警系统的结构简单来说就是由若干个无线监测装置组成的,这些无线监测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力电缆进行实时的监控。这些无线监测装置都带有数据采集终端,这些数据采集终端对沟井内电缆所处的各个环境参数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的采集,并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保存后传送到无线监测装置上,各个无线监测装置的数据采集终端将传输上来的数据参数进行打包,然后通过各个装置各有的通信模块在统一时间内发送到电缆监测主站进行最终分析处理。

电力电缆局放及环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上海宜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电缆终端接头局部放电及护套环流在线监测 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一、概述 (2)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三、系统指标及功能 (3) 1.技术指标 (3) 2.系统功能特点 (4) 四、技术方案 (4) 1.系统结构图 (4) 2.前端采集单元介绍 (5) 五、现有工作基础、装备水平及实验测试能力 (11) 六.售后服务及培训 (11)

一、概述 由于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具有绝缘性能好、易于制造和安装方便、供电安全可靠、有利于美化城市等优点,在60年代初问世以来的40余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低压领域几乎替代了油浸纸绝缘电缆,并已在高电压等级中使用。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电网中大量采用XLPE电力电缆输配电。但是这种电缆的绝缘结构中往往会由于加工技术上的难度或原材料不纯而存在气隙和有害性杂质,或者由于工艺原因,在绝缘与半导电屏蔽层之间存在间隙或半导电体向绝缘层突出,在这些气隙和杂质尖端处极易产生局部放电(PD),同时在电力电缆的安装和运行过程当中也可能会产生各种绝缘缺陷导致局部放电。由于XLPE等挤塑型绝缘材料耐放电性较差,在局部放电的长期作用下,绝缘材料不断老化最终导致绝缘击穿,造成严重事故。 我公司生产的电缆接头局放测量系统已应用到国内多个供电局,因该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所以目前主要是便携式的带电监测方式应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我们已完成对国内近千个110KV、220kv、330KV电缆接头的带电检测。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电缆接头处的局放水平与监测的脉冲幅值有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拟对原有的局放测量系统进行简化设计,只以接头处接地线上的脉冲幅值大小和接地电流值所为主要监测参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以较低成本,并有效方便的实现对电缆接头局放水平的在线监测。 当电缆线芯中有电流流过时,将会使金属护套上产生感应电势。在护套开路时,这个感应电势可能会很大,有时不但会危及人身安全,还会击穿金属护套的外护层,尤其是电缆线路发生过电压及短路故障时, 在金属护套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 使电缆外护套绝缘发生击穿, 故应在金属护套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和接地方式这些不同类型的接地电流成分不仅可以反映电力电缆金属护层自身的状态,也可以反映主绝缘的品质状态(如老化以及缺陷等)引起的局部放电在内的多类故障。

电力电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电力电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随着城市化规模扩大建设速度加快,相应的城市附属设施建设同样发展迅速,电力电缆供电网络也得以快速发展,规模庞大的地下供电网络,电缆分布众多,如何发展同时对电力部门电缆安全运行,事故预防亦提出更高要求。 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管理设计面较多,具有分布广、相距远、地面环境复杂等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实现全天候全面监测,无疑对保障供电及电力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由此立项有针对性监测电缆接头温度及其所处环境(井内沟内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积水、井盖盖板防盗)展开研究,设立一套综合性实时数据采集和在线监测系统配合以GIS地理信息系统,已完成实现电力安全生产及现代化管理。 本系统采用无线(GPRS)通信方式在不破坏市政路面情况下,传输所监测数据,并可根据监测要求设定部分数值,辅以GIS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定位,及时判断故障点并发出预警信息,上位机系统基于.NET平台B/S网络架构,具有数据分析预测功能,方便管理人员网内即时查询,能够满足综合检测管理需求,方便管理。此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覆盖范围广、成本低、方便安装维护等特点。是一套确保地下电缆安全运行的理想系统。 输电电缆运行管理,相关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电缆沟井内电缆及环境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在高温、大负荷季节进行大量巡检工作对井沟内电缆接头进行的红外测温,井盖安全防偷窃防破坏巡视,及井沟内积水、防火观察检测等,但无法实时掌握,进行预防,及时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综合有效地电缆沟井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平台,对影响运行的重要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针对电力部门的应用给出了对沟井电力电缆接头温度、环境温湿度、可燃有毒气体、火灾积水、井盖防窃盗(并可扩展视频监控)、短信报警的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实现了电缆沟井内环境及运行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对相关运行人员提供了可靠地数字依据,更好的做出运行安排,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目前国内对电缆沟井在线监测系统,在形式上主要以有线光纤为主,监测项目通常为电缆接头温度或沟井可燃气体监测,不能综合监测电缆沟井内多项综合环境因素,并存在有线监测安装范围局限(只在一条线路内)。不能适应电缆多分布监测的需要,投资大,施工难强度大。并对于监测的数据不能分析处理储存,不能预测预警。为有效地评估预测安排相应检修工作带来困难,建设研发新综合监测系统及可靠地数据收发、分

六类线缆性能测试及对比

六类链路电气性能测试结果分析说明 (内部学习资料,请勿外发) 一、测试产品厂家 日海、康普、安普、美国西蒙、TCL罗格朗五个厂家的六类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测试。 二、测试样品取样方式说明 所测试产品为从相应厂家的分销商处购买,因购买数量限制数据可能不能真实反应产品实际情况,该结果只反映所测产品的结果。 三、测试目的 通过与常见的国内外厂家产品的横向比较后,让大家对日海六类产品的电气性能情况有清楚的认识,了解与其他厂家产品的电气性能比较。 四、测试方法 在一个布线工程项目结束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测试”。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不是仅对一段电缆的测试,而是对整个链路的测试,包括电缆、跳线和信息插座等。六类双绞线水平布线链路方式,根据测试的不同需求,定义了两种常用测试连接方式,供测试者选择。“永久链路”连接模型(Permanent Link) 永久链路连接应符合下图的方式: 永久链路连接模型:适用于测试固定链路(水平电缆及相关连接器件)性能。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90米水平电缆和链路中相关接头(必要时增加一个可选的转接/汇接头)组成,

与基本链路方式不同的是,永久链路不包括现场测试仪插接线和插头,以及两端测试电缆,电缆,总长度为90米。 “信道”连接模型(Channel) 信道连接模型:在永久链路连接模型的基础上,包括工作区和电信间的设备电缆和跳线在内的整体信道性能。采用用户连接方式用以验证包括用户终端连接线在内的整体通道的性能。通道连接包括:最长90米的水平线缆、一个信息插座、一个靠近工作区的可选的附属转接连接器、在楼层配线间跳线架上的两处连接跳线和用户终端连接线,总长不得长于100米。 信道连接应符合下图方式: 信道包括:最长90米的水平缆线、信息插座模块、集合点、电信间的配线设备、跳线、设备线缆在内,总长不得大于100米。 测试连接模型的选择 永久链路测量方式,排除了测量连线在测量过程本身带来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当测试永久链路时,测试仪表应能自动扣除测试线的影响。在实际测试应用中,选择哪一种测量连接方式应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决定。使用永久链路方式更符合使用的情况,一般工程验收测试建议选择永久链路方式进行。 本次六类布线系统的电气测试方法,按照“永久链路”连接模型进行测试。 五、测试标准 测试标准:TIA Cat 6 Perm. Link(TIA/EIA-568-B.2-1) 标准值见下表:

电缆故障点的四种实用检测方法

电缆故障点的四种实用检测方法 1 电缆故障的种类与判断 无论是高压电缆或低压电缆,在施工安装、运行过程中经常因短路、过负荷运行、绝缘老化或外力作用等原因造成故障。电缆故障可概括为接地、短路、断线三类,其故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三芯电缆一芯或两芯接地。 ②二相芯线间短路。 ③三相芯线完全短路。 ④一相芯线断线或多相断线。 对于直接短路或断线故障用万用表可直接测量判断,对于非直接短路和接地故障,用兆欧表摇测芯线间绝缘电阻或芯线对地绝缘电阻,根据其阻值可判定故障类型。 故障类型确定后,查找故障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根据笔者的经验,介绍几种查找故障点的方法,供参考。 2 电缆故障点的查找方法 (1) 测声法: 所谓测声法就是根据故障电缆放电的声音进行查找,该方法对于高压电缆芯线对绝缘层闪络放电较为有效。此方法所用设备为直流耐压试验机。电路接线如图1所示,其中SYB为高压试验变压器,C为高压电容器,ZL为高压整流硅堆,R为限流电阻,Q为放电球间隙,L为电缆芯线。

当电容器C充电到一定电压值时,球间隙对电缆故障芯线放电,在故障处电缆芯线对绝缘层放电产生“滋、滋”的火花放电声,对于明敷设电缆凭听觉可直接查找,若为地埋电缆,则首先要确定并标明电缆走向,再在杂噪声音最小的时候,借助耳聋助听器或医用听诊器等音频放大设备进行查找。查找时,将拾音器贴近地面,沿电缆走向慢慢移动,当听到“滋、滋”放电声最大时,该处即为故障点。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安全,在试验设备端和电缆末端应设专人监视。 (2) 电桥法: 电桥法就是用双臂电桥测出电缆芯线的直流电阻值,再准确测量电缆实际长度,按照电缆长度与电阻的正比例关系,计算出故障点。该方法对于电缆芯线间直接短路或短路点接触电阻小于1Ω的故障,判断误差一般不大于3m,对于故障点接触电阻大于1Ω的故障,可采用加高电压烧穿的方法使电阻降至1Ω以下,再按此方法测量。

电缆综合监测系统

EOM4011-GT高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 一、产品简介 高压电缆综合在线系统适合安装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沟、电缆隧道,或者电缆终端。本系统通过采集和测量电缆的环境温度、接头温度、振动状态、接地线环流,并通过GPRS或光纤的方式,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数据远程传输到计算机后台服务程序,后台服务程序收集数据后建立历史数据文件,并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各种曲线,电缆运行维护人员可根据这些曲线提供的信息来了解整条电缆的长期运行状态。高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加入了暂态录波功能,能将故障时刻的波形进行展示回放,提高了故障分析的效率。同时,后台服务程序对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实现电缆外护套受到多种外力破坏时的自动鉴别和定位,如外力破坏、虫蚁啃噬等。 二、系统说明 l 硬件系统 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感应取电地电流互感器,主缆电流测量互感器,接地线电流测量互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远程测量单元(RTU)、GSM/GPRS 通讯网络、后台服务器、客户端软件、RTU调试软件,工程调试设备等件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监测系统通过对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电缆表面温度、中间及终端接头振动及中间及终端接头压力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连续在线监测,并通过与线芯计算温度比较达到环流与线芯电流比值与线芯温度关系的监测。 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监测系统应能有效监测电缆金属护层环流是否超标,通过对护层环流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外力破坏及定位、及时发现虫害破坏及定位。 l 软件系统 本系统软件应用平台基于微软最新的Net Framework 4.0框架开发,可实现电缆状态综合监测、分析和展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缆外力破坏自动识别、电缆虫蚁啃噬自动识别智能算法。同时,综合分析后台可结合运行维护的需要,进行各种日常运维的统计报表分析,并可进行系统报警准确率修正,极大提高了系统故障报警准确率。主界面如下图:

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地埋线故障检测仪

T-880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地埋线故障检测仪T-880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RL024280地埋线故障检测仪RL187405图片 型号:RL024280型号:RL187405 T-880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RL024280地埋线故障检测仪RL187405内容 型号:RL024280

T-880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 长度测试+漏电测试 T-880加强版:长度测试+漏电测试+路径查找(功能上取得重大突破:断线点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带外铠电缆的对地短路、相线断线也能测试)---10天倒计时上市发售,目前接收预定,6月25日前预定客户到正式上市发售时送精美礼品一份。 长度测试:电缆线的断线、短路距离;也可以测试电缆线总长度(用于工程验收) 漏电测试:针对地埋线路绝缘层被破坏造成的绝缘不好定位; 路径查找:对于不知道地埋走向电缆能方便的查找出其准确走向; 工业级制造标准,不存在接口粗糙连接不好情况,专业指导,售后无忧。 使用ARM技术和FAGA技术一键自动快速测试,不用漫长等待,测试结果直观明了!采用大屏幕真彩液晶显示 适用于测量低压电力电缆的断线、混线(短路)、漏电等故障的精确位置。是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线路维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得力工具。线路查修人员也可以用于线路工程验收和检查电缆电气特性。填补农电故障及小区供电故障没有相应仪表测试的空白。 产品功能: 长度测试单元: ?脉冲反射测试法,可以测试断线、混线(短路)、严重绝缘不良类型的故障距离; ?全自动测试,智能故障诊断,全中文操作菜单,液晶显示具有背光功能; ?自动增益和自动阻抗平衡技术,替代繁琐的电位器调节; ?手动分析功能,方便对电缆进行分析判断; ?可充锂电电池,智能充电,无需值守。 ?脉冲反射测试法:最大测量范围2km,测试分辨率:1m,测试盲区:0m, 脉冲宽度:80ns-10μs自动调节。 漏电测试单元: ?故障智能诊断,辅助耳机音频判断; ?背带包式设计,方便随身携带; ?对于绝缘没处理好或者绝缘层遭到破坏造成的漏电(线间漏电、对地漏电)故障均可测试; ?测试电缆地埋深度不大于3米; ?测试精度:探测误差±5cm; 其他指标: ?充电时间约3个小时,充满后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

泄漏电缆及天馈线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泄漏电缆及天馈线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1. 背景 GSM-R通信系统运行质量与铁路运输组织及运行安全密切相关,根据多个GSM-R系统开通后的实际运营情况,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实现等层面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在GSM-R网络日常运营维护中,泄漏电缆及天馈线系统的性能对铁路GSM-R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有很重要的影响。漏缆、天馈线等无源部件的故障占整个射频无线系统问题50%以上,接头、跳线、DC-Block、天线等问题占无源部件问题80%以上,随着GSM-R系统运行开通,由于设备质量问题或工程安装问题,部分漏缆所连接的接头、跳线、DC-Block、天线将开始进入故障多发期。但由于维护的实际困难,例如长大隧道和窗口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有些故障很难被及时发现,而泄漏电缆、天馈线系统的性能对铁路GSM-R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对泄漏电缆及天馈线系统的检测,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完整地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泄漏电缆、天馈线系统进行全面在线监测。 为了确保GSM-R网络运行的安全,必须有先进的监测系统对GSM-R泄漏电缆及天馈线进行实时监测,为GSM-R网络优化、运行维护提供数据, 使GSM-R网络满足铁路专用调度通信、列车控制系统等特殊要求,以保证铁路通信安全畅通的要求。 2. 系统简介 2.1 主要组成部分 故障定位单元 信号接入器 FSU(现场控制单元) 监控中心 2.2 检测原理 故障定位单元主要功能是产生故障定位信号、信号处理和通信部分,无源信号插入器将故障定位单元产生的故障定位信号,送进漏缆链路中,并将检测到的故障信号送回故障定位定位检测单元,进行信号处理,计算出故障发生点的回波损耗和故障发生的位置,并进行存储或转发。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编号:01 中国人民解放军FLUKE 2009 年 4 月 工程名称七一三五二部队测试时间仪表型号NetTool II 23 日 网络建设工程NTS2-Pro 施工单位郑州龙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测试部位师部抽检 长电缆屏蔽 序号地址号缆线号设备号 度层连通性 接线图衰减(DB)近端串扰 1 1 号楼 3 服务器3 2 无屏蔽见下图8.6DB 无 2 1 号楼 5 服务器24 无屏蔽见下图9.8DB 无 3 1 号楼9 交换机49 无屏蔽见下图7.6DB 无 4 1 号楼20 交换机5 5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5 2 号楼8 交换机67 无屏蔽见下图 2.6DB 无 6 2 号楼1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8DB 无 7 2 号楼20 交换机69 无屏蔽见下图 5.6DB 无 8 2 号楼34 交换机72 无屏蔽见下图 5.7DB 无 9 3 号楼20 交换机32 无屏蔽见下图 6.6DB 无 10 3 号楼24 交换机28 无屏蔽见下图 4.8DB 无 11 3 号楼29 交换机35 无屏蔽见下图 5.2DB 无 12 3 号楼41 交换机57 无屏蔽见下图8.9DB 无 13 4 号楼21 交换机68 无屏蔽见下图 4.9DB 无

14 4 号楼22 交换机23 无屏蔽见下图7.8DB 无 15 4 号楼15 交换机75 无屏蔽见下图 4.6DB 无 16 4 号楼18 交换机61 无屏蔽见下图 6.1DB 无 17 5 号楼32 交换机31 无屏蔽见下图 6.4DB 无 18 5 号楼50 交换机27 无屏蔽见下图 3.7DB 无 18 5 号楼33 交换机41 无屏蔽见下图 6.2DB 无 20 5 号楼55 交换机48 无屏蔽见下图 3.8DB 无接线图 测试线图 测试结果经过用福禄克测试仪抽检全部合格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一、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电缆线路占城市供电线路的比例愈来愈大,供电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保证城市用电安全是电力部门的首要任务。电缆线路的故障多发生在电缆接头上。而电缆接头的故障多数起因于电缆接头产生了局部放电。通常电缆接头产生局部放电时,它会逐步发展成为电弧,然后击穿闪络,造成系统跳闸。 对运行中的电缆接头进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是电缆状态维修技术开展的依据。监测电缆接头的局部放电,可防患于未然,避免电缆接头事故扩大,造成停电事故的产生。 武汉利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实践经验,对电磁波 在电缆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研制了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二、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检测原理 在电缆接头的两端屏蔽层安装两只性能完全一样的高频传感器。传感器中电缆中局部放电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极性可以鉴别。 图1 局部放电信号与干扰的鉴别原理 (实线为局部放电信号,虚线为干扰信号) 见图1,当电缆接头内发生局部放电时,局部放电信号从放电源处向两边穿过电缆接头的传感器,其方向是相反的。而外部干扰信号是相同方向的。利用放电脉冲和干扰信号在电缆接头的传播规律,进行极性判别,可将局部放电信号分离出来。 电缆接头 电缆内部放电 干扰信号 2#高频传感器 传感器同名端 1#高频传感器

三、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1. 电缆进线端接头 对于电缆进线端接头,其特点是:它们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内,为此,采用集中式监测系统。见图2,电缆接头两侧各安装1只传感器,传感器获取的信号通过同轴电缆进入信号放电和调理单元,然后通过32/1多路模拟开关依次进入A/D 卡进行数字处理。数字化处理后由计算机采用极性判别软件将电缆接头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剔除干扰信号,将局部放电的脉冲个数,幅值,时间记录下来并用3D 图形显示并存储起来。系统主机配备无线接收系统,接收电缆引出端接头的监测数据。 图2 电缆进线端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框图 2. 电缆引出端接头 对于电缆引出端接头,其特点由用户的位置确定,方向分散,距离变电站有一定距离(可离变电站几百米或更远)。为此对于电缆引出端接头,采用嵌入式单元进行数据采样、数据处理及传输系统等任务。无线数据传输至变电站内的监测系统主机。见图4。 #1 ABC A/D 卡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 ABC #N ABC 主机 多路模拟开关 无线数据 接收系统 系统 信号放大、调理单元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电缆接头

电缆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ES-2015电缆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一、综述 目前全国大多数电力公司一样,对电力隧道、沟道内主干电缆的管理还处于计划检修阶段,一般采用定期巡视的方法对电缆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从经济角度和技术角度来说,计划检修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定期试验和检修造成了很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浪费,许多绝缘缺陷和潜在的故障无法及时发现。 随着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投入的逐年增大,电力隧道的长度也正在迅速增加,由于运行维护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力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致使电力隧道运行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再者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电力沟道和高压管线的迅速增长,电力负荷的急剧增加,电力公司对隧道的运行维护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保证隧道内电缆不因过载、过热等情况突发大的运行安全事故,隧道内积水、可燃气体等不影响到供电系统的安全等新的要求,想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仅靠大量增加运行人员数量来应对电力隧道的迅速增长和管理压力已经不现实,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电力隧道运行维护水平是当务之急。 电力隧道加装水位、气体探测装置,可有效监测到隧道内水位及气体情况,及时发现由于外部跑水至电力隧道内,外部可燃气体进入隧道内等情况。通过水位、气体监测报警,及时发现隐患点所在位置及水位数值、气体成分含量等情况,为及时有效处置提供技术支撑,改善电力隧道运行环境,保证电力隧道及隧道内电力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电缆是电缆网发生故障几率较大的设施,分别通过传感器耦合电缆接地线的信号、传感器对电缆接头的局部放电及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对电缆进行监测数据采集,将其采集到的接地电流参量、局部放电参量及电缆温度参量传送到监测中心,对电缆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评估,实现电缆运行状态的时时监控,从而为电力部门有效的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提供有力的的保障。 二、总体结构 电力电缆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对电缆局部放电、温度、接地电流、有害气体及水位,井盖进行在线监测,将监测信号上传至工业服务器进行处理存储,可实现对各技术监测量进行界面显示,谱图分析,报表打印,数据查询,报警等功能。系统结构图如下:

技术贴: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资料

信号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 一、综合测试 各种信号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接续前、后应进行电气测试,电缆工程结束后应进行综合测试。各项测试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以作为竣工验收时重要的原始记录。各主要电气特性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1的要求。 表3-1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 1、用兆欧表测试绝缘可按:R x=0.001×L×R m计算。

式中:L-电缆实际长度(m) R m-仪表测量值(MΩ) R x-换算到每千米电缆的实际绝缘电阻值(MΩ) 2、电缆如经暴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对于工程中所采用的特殊规格电缆,其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普通信号电缆绝缘测试 信号电缆绝缘测试包括下列内容: 1、芯线间绝缘电阻测试 将电缆两端的芯线互相分开,测试端剥去约20㎜外皮。用500V兆欧表一线与芯线1连接,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手摇把,另一线依次与其他各芯线接触。与芯线2刚一接触时,兆欧表指针会向零偏转,但很快又回升,稳定在实际绝缘值处。指针稳定后,可读出芯线1与芯线2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另一线离开芯线2与芯线3接触,测出芯线1与芯线3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用同样方法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将兆欧表一线换成与芯线2连接,另一线依次与芯线3之后的各线相碰,可分别测出芯线2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并用依次测出其他芯线之间绝缘电阻值。 测试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还有另一种方法:兆欧表一线于芯线1连接,其他各芯线并联后与另一线连接,只需摇动一次即可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测出芯线1的绝缘电阻值之后,从并联芯线中抽芯线2,同样方法测出其与其他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如测到某芯线与其他各芯线间绝缘电阻为零或低于标准时,再分开并联芯线逐一接触,以查明与其中的某一芯线绝缘不良。 2、芯线与地之间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尚未敷入地下的电缆芯线与地之间绝缘时,兆欧表接地端子的表棒与电缆的铠装钢带连接(聚氯乙烯外护套型电缆需待敷设后方测试芯线对地绝缘),摇动摇把,线路端子另一表棒分别与每一芯线接触一次,即可测出芯线与地之间的绝缘。也可将全部

电缆故障测试仪的四种实用测定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fd8190498.html, 电缆故障测试仪的四种实用测定方法电缆故障测试仪(闪测仪)可用于检测各种电缆的低阻、高阻、短路、开路、泄漏性故障以及闪络性故障,可准确的检测地下电缆的故障点位置、电缆长度和电缆的埋设路径。具有测试准确、智能化程度高、适应面广、性能稳定以及轻巧便携等特点。仪器采用汉字系统,高清晰度显示,界面友好。 一、电缆故障的种类与判断 无论是高压电缆或低压电缆,在施工安装、运行过程中经常因短路、过负荷运行、绝缘老化或外力损坏等原因造成故障。电缆故障分为接地、短路、断线三类。三芯电缆故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芯或两芯接触;二相芯线间短路;三相芯线完全短路;一相芯线断

https://www.360docs.net/doc/fd8190498.html, 线或多相断线。对于直接短路或断线故障用万用表可直接测量判断,对于非直接短路和接池故障,用兆欧表遥测芯线间绝缘电阻或芯线对地绝缘电阻,根据其阻值可判定故障类型。 二、电缆故障点的查找方法 1、测声法所谓测声法就是根据故障电缆放电的声音进行查找,该方法对于高压电缆芯线对绝缘层闪络放电较为有效。此方法所用设备为直流耐压试验机。电路接线如图1所示,其中SYB为高压试验变压器,C为高压电容器,ZL为高压整流硅堆,R为限流电阻,Q为放电球间隙,L为电缆芯线。当电容器C充电到一定电压值时,球间隙对电缆故障

https://www.360docs.net/doc/fd8190498.html, 芯线放电,在故障处电缆芯线对绝缘层放电产生"滋、滋"的火花放电声,再在杂噪声音最小的时候,借助耳聋助听器或医用听诊器等音频放大设备进行查找。查找时,将拾音器贴近地面,沿电缆走向慢慢移动,当听到"滋、滋"放电声最大时,该处即为故障点。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安全,在试验设备端和电缆末端应设专人监视。 2、电桥法电桥法就是双臂电桥测出电缆芯线的直流电阻值,再准确测量电缆实际长度,按照电缆长度与电阻的正比例关系,计算的故障点。该方法对于电缆芯线间直接短路或短路点接触电阻小于1Ω的故障,判断误差一般不大于3m,对于故障点接触电阻大于1Ω的故障,可采用加高电压烧穿的方法使电阻降至1Ω以下,再按此方法测量。 测量电路首先测出芯线a与b之间的电阻R1,则R1=2RX+R,其中R为a相或b相至故障点的一相电阻值,R为短接点的接触电阻。再就电缆的另一端测出a’和b’芯线间的直流电阻值R2,则R2=2R(L-X)+R,式中R(L-X)为a’相和b’相芯线至故障点的一相电阻值。测完R1与R2后,再按图3所示电路将b’与C’短接,测出b、c两相芯线间的直流电阻值,则该阻值的1/2为每相芯线的电阻值,用RL表示。RL=RX +R(L-X),由此可得出故障点的接触电阻值:R=R1+R2-2RL。因此,故障点两侧芯线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RX=(R1-R)/2,R(L-X)=(R2-R)/2。RX、R(L-X)、RL三个数值确定后,按比例公式即可求出故障点距电缆端头的距离X或(L-X):X=(RX/RL)L,(L-X)=(R(L-X)/RL)L,式中L为电缆的总长度。采用电桥法时应保证测量精度,电桥连接线要尽量短,经径要足够大,与电缆芯线连接要采用压接或焊搂,计算过程中小数位要全部保留。

电缆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电缆隧道监测技术方案 1、项目概况 1.1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电缆隧道监测工程 项目单位:安徽供电公司 1.2项目任务: 1)电缆本体温度监测及载流量分析 2)电缆隧道环境温度监测 3)电缆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监测 4)电缆隧道内积水水位监测 5)电缆隧道内风机、水泵联动控制 6)局部隧道视频监控 7)本系统设备具有网络通讯传输接口,能将实时监测数据接入电缆隧道综合监测平台 8)后台软件可实现市、区、站三级管理 1.3 建设规模: 本工程电缆线路工程,本期敷设2回220kV电缆线路,电缆截面2500mm2,电缆线路长约4887m。新建电缆构筑物长约4088m(不含顶管、盾构工作井)。 利用已建和在建电缆构筑物长度688m。 1.4 安装环境

2、技术方案 本方案为模块化方案,可根据需要配置2.1-2.6六个子系统及2.8中软件的各个软件包。 2.1分布式电缆温度监测系统 2.1.1概述 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实时监测电缆的全程表面温度,并能根据电缆的实际电流,电缆本体温度等信息,利用载流量分析软件对电缆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在温度异常(包括温度过高,温升过快等)时发出报警。测温主机采用6公里8通道主机(本期用3通道,预留5通道),其中2个通道分别用于监测本期2回220kV电缆,另外1个通道用于监测隧道环境温度。 2.1.2系统性能 分布式测温:整根光缆不仅用作信号传输,同时也是温度探测传感器,光缆全程进行温度探测,探测精度可根据需要人为设定。能对测量区域在长度上进行分区,对某些区域进行局部重点监测。 电子显示:实时显示线路导体上的温度监测数据,并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各点温度变化情况。 报警功能: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应具有连续测温功能,能检测电缆温度变化情况,报警值可在软件中设置,每个区域应能设置高温报警、温升过速报警等参数。故障自检:当光缆发生断裂或信号衰减过大时,可以在光缆全长曲线上指示出断点的具体位置,及时报警; 使用寿命:激光器和光开关的寿命可达20年,探测光缆的寿命可达30年。2.1.4 测温主机技术参数

电缆故障的探测方法与仪器

电缆故障的探测方法与仪器 本文综述了电缆故障的探测方法与仪器。首先列举了电缆故障探测的传统方法并分析了传统方法的不足,然后介绍了电缆故障探测的新方法及其特点。 随着电缆用量在整个电力传输线路和因特网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电缆故障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电缆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危害较大,轻者会造成单台电气设备不能运行,重者会导致整个变电所停电,所以电缆故障点的快速测定和精确定位问题变得非常重要。 一、电缆故障探测的传统方法 (一)电缆故障测距的传统方法 电缆故障测距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电桥法:这是电力电缆的测距的经典方法。该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事先知道电缆线长度等数据,且只适用于低阻及短路故障。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故障常常为高阻及闪络性故障,因故障电阻很高造成电桥电流很小,因此一般的灵敏度仪表很难探测。 脉冲回波法:针对低阻与断路类型的故障,利用低压脉冲反射方法来测电缆故障比起上面的电桥法简单直接,只需通过观察故障点反射与发射脉冲的时间差来测距。测试时将一低压脉冲注入电缆,当脉冲传播到故障点时会发生反射,脉冲被反射送回到测量点。利用仪器记录发射和反射脉冲的时间差,只需知道脉冲传播速度就可计算出故障发生点的距离。该方法简单直观,不需知道电缆长度等原始数据,还可根据反射波形识别电缆接头与分支点的位置。 脉冲电压法。该方法可用于测量高阻与闪络故障。首先将电缆故障在直流或脉冲高压信号下击穿,然后通过记录放电脉冲在测量点与故障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来测距。脉冲电压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不必将高阻与闪络性故障烧穿,直接利用故障击穿产生的瞬时脉冲信号,测试速度快,测量过程也得到简化。但缺点是:①仪器通过一个电容电阻分压器分压测量电压脉冲信号,仪器与高压回路有电耦合,很容易发生高压信号串人,造成仪器损坏,故安全性较差; ②在利用闪测法测距时,高压电容对脉冲信号呈短路状态,需要串一个电阻或电感以产生电压信号,增加了接线复杂性,使故障点不容易击穿;③在故障放电时,特别在冲闪时,分压器耦合的电压波形变化不尖锐,难以分辨。 脉冲电流法:该方法安全、可靠、接线简单。其方法是将电缆故障点用高压击穿,使用仪器采集并记录下故障点击穿产生的电流行波信号,根据电流行波信号在测量端与故障点往返一趟的时间来计算故障距离。该方法用互感器将脉冲电流耦合出来,波形较简单,较安全。这种方法也包括直闪法及冲闪法两种。与脉冲电压法使用电阻、电容分压器进行电压取样不同,脉冲电流法使用线性电流耦合器平行地放置在低压测地线旁,与高压回路无直接电器连接,对记

电力电缆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电力电缆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摘要:在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发现线路故障,及时对故障进 行排查,传统的方法是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和巡视。该方法存在一 定缺点,影响电缆的稳定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用电需求。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可 以对线路运行状态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线路出现的故障,以便及时排除线路 故障,确保电力电缆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电缆;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现代社会对 电力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电力电缆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电缆出现故障的现象逐渐明显,所以及时对配电网中的故障电缆进行点位一直被 研究的课题。因此有效的故障定位方法,准确的找出故障点,对保证电力运输畅 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力电缆故障原因 (1)生产质量问题。电缆材料本事和电缆制造设计终端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缺陷,并且受到环境、化学、运输过程中的电热等因素影响,从而造成 电缆使用之间就存在问题。 (2)施工质量问题。电力电缆没有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从而造成线路出现问题。如:相关安装设备在作业时不小心砸到电缆,或者是由于密封措施不当,导致潮气渗入,都会影响电缆的质量。 (3)管理维护的问题。当施工结束后,相关部门必须定期的对电缆进行检查维护,对长期过载运转没有做到及时调整;以及长期在有腐蚀性的环境工作;以 及在跟热力管道相交接的地方,由于温度过高,没有采取相应的放热措施,这些 情况都会造成电缆损坏,影响电力的正常传输。 (4)电缆中间接头不良。大部分的电缆故障都是因为电缆接头不良引起的,在潮气或者湿度比较大的环境里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由于电缆接触不良,接头规 格不合理;或者是接头密封不良的时候,电缆会受到潮气水分的侵蚀,从而导致 电缆使用寿命下降,从而出现安全隐患。 2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2.1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组成 (1)污秽泄漏电流监测子系统 污秽泄漏电流监测子系统,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泄漏电流卡环、电 流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器、保护装置、环境温湿度分析系统、专家 系统。该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在气候恶劣条件下进行高精度检测。 (2)微气象区气象信息监测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在线监测输电线路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速和风 向等参数。系统在采集这些参数信息之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压缩处理,然后选择 合适的通讯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的专家分析系统会对线路污染 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以报表、统计图或者是曲线图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分析系统会自动报警,并且自动向工作人员的手机发送预警 短信。 (3)危险点视频图像信息监测子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判断电力电缆输电线路当前覆冰量的大小以及导线的舞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 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 Ⅰ主控项目

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 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