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PPT

合集下载

京津冀地区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京津冀地区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第3 1卷 2 0 1 3年
总第 1 3 2期 第 3期
科学 ・ 经济 ・ 社会
S C皿 NCE ・ECONOM Y ・ S OCI E TY
Vo 1 . 3 1。S u
京 津 冀 地 区市 场 一体 化 与 区域 经 济 增 长
v a r i a n c e a s t h e i n d i c a t o r o f ma r k e t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t h i s p a p e r c a / c u l a t e d t h e ma r k e t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 l e v e l o f J i n g ~ J i n — J i Di s .
丁振 辉 , 刘 漫 与
( 中国人 民大学 经 济学院 , 北京 摘 1 0 0 8 7 2 )
要: 以相 邻省市相对价格 方差作为 价格 波动的指标 , 并按 照价格 法将相 对价格 方差的倒数 作为计 算市场 一体
化 水平的指标 , 本 文 测 算 了京 津 冀 地 区 1 9 9 7年 以 来 市 场 一 体 化 水 平 变动 , 结 果 显 示 三 地 市 场 一 体 化 水 平 大致 呈倒 U 型 曲线 。 通 过 设 立 经 济增 长 和 市 场 一 体 化 联 立 方程 组 , 本 文 利 用 面板 数 据 检 验 了 市 场 一 体 化 和 经 济 增 长 的 互 动
J i n g — J i n — J i ma rk e i t n g i n t e ra g t i o n .
Ke y wo r d s :J i n g ~ J i n — J i d i s t i r c t ,r e l a t i v e p r i c e v a r i a n c e,ma r k e t i n g i n t e ra g t i o n,e c o n o my d e v e l o p me n t ,p a n e l d a t a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港口、 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②开发更多资源:a.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 b.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c.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③升级海洋产业结构:a.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 b.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方向:a.优化产业结构 b.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3.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2)重点开发区域—以兰州-西宁地区为例
①发展现状:a.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b.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②发展前景: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 的重要增长极。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 北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接南济北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①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地表水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③旅游资源丰富,我国重要
的生物基因宝库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毗邻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大陆架: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若自然延仲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1.基本概况
(1)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2)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 (沪、苏、浙、皖、赣、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ppt课件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ppt课件
•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 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在国家的内水、 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①公海:公海的定文引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
领土
管辖权程度逐渐减弱 非领土
0海里 12海里 24海里
分布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 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
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 承载力较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 较好,开发潜力较大。
发展方向: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 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 功能区。
战略立足点(基本原则)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 • 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 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一带”
• 指海岸带
1
2
3
辽东半岛


渤海湾 海域
山东半岛海 域
4
5
“九区”
6
长江口
珠江口
苏北海域
及两翼
及两翼
7
8
海峡西岸海
北部湾
海南岛
3.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发展规划)
•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格局
①“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 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 心作用
②“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 两大运输通道
③“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 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④“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 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高二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高二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图4-1-4 京津冀区域
活动
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主要集中在哪 些重点领域?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分 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重点领域:产业协作分工;优化城市布 局和空间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 一体化进程。具体措施:积极、稳妥、有 序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高起点、高 规划、高标准,规划和建设雄安新区;高 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以打 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以交通一体化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互联 互通。
①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 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 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
③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促进区域水平的整体提高。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 承载力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知识窗
欧洲联盟成员国间的协作
读书P88页,说一说欧盟的宗旨。
合作探究1
早期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 则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读书P86页分析区域 协调发展的内涵。
1、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发 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
2、实现地区间的合理分工, 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3、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消除地区壁垒。
4、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开发的资源环境代价。
答:一、开展产业合作, 二、组织劳务协作, 三、加强人才支援,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 五是动员社会参与。
图4-1-2 中国扶贫宣传画
知识拓展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有利于 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共同发 展,并能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 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合作探究2
读书P87页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以河北省为例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以河北省为例

现代产业体系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
言, 是在顺应国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发展
规律中不断演变的。就世界范围来看, 经济 发展水平不同,现代产业构成的差异很大 ,
因此现 代产 业体 系 的架构 也会 因 国家或地 区
上 ,这远远高于全国的平 均水 平 ,说明河
北省对 自然资源的依 赖程 度较 高。伴 随着 自然资源的逐步枯竭和低碳 环保的政策要 求 ,河北的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中 图 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17

与全 国平 均 水 平 相 比有 一 定 差 距 。 特 别 是
进入新世纪 以来 ,; d 省与全 国平均水平 - "L - I 的差距有 日益拉大的趋势。
( ) 二 第二 产 业 比 重 偏 大 , 资源 依 赖 度
较 高 一ຫໍສະໝຸດ ▲ ◆ 直 以来 ,河 北 省 就 是 一 个 重 工 业 大
三再到现在的三二一。 二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现代产业
省 ,第 二产业在 国民经济 中所 占的比重 突
出 ,第 二产 业 占 了地 区生 产 总值 的一 半 左
内容 摘 要 :本 文在 分析 现 代 产业 体 系发 展 趋 势 的基 础 上 ,提 出河北 省顺 应 现代
( )现 代 产 业 体 系的 发 展 趋 势 二

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的整体趋势。
五是企业规模化、 经营品牌化是现代产 业体 系的重要特征。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 中可以看出 , 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会有一 批规模企业和大型跨 国企业 , 它们逐渐成为
业的从业人数过多 , 直接导致了第一产业相 对劳动生产率的低下; 河北省的农业种植结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5-5讲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5-5讲义)

整体质量和居民生活舒适度、控制城市向外无序蔓延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政府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制 定了统一而持续的生态城市规划
自19世纪开始伦敦就一直在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相继推出了花园
城市规划、大伦敦规划、大伦敦发展规划到大伦敦发展战略规划。 面临着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英国政府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产业调整与升级。大规模限制制造业在本土的发 展。对传统制造业、煤炭采掘业的补贴大幅度下降,同时,加大对服 务业的扶持力度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英国第三产业占比 高达78.2%,远高于世界63.6%的平均水平。
深刻领会习总书记2.26重要讲话的精神
建设好首都,推动北京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


全国的首善之区
——要率先示范,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
北京的主要优势:
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
2014年
11654.09
7083.39 50947.75 19599.41 3354.4 54001.8 1406.1
26671.9
13330.7 211000 61000 12631.4 95000 183.7
45888.29
24160.89 291461.15 152344.41 16658.6 149001.8 1589.8
北京的定位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的定位一个基地三个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的定位四个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环保和生态涵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二空间布局二空间布局新的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天津河北的功能定位明确了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发展思路与空间布局并制定交通布局一体化生态布局一体化及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细则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
津冀都 市 圈规 划 即将 出台,但是 仍有 一 些重要 问题 困扰 人们 。论 文 首先从 区域 经 济一体化 产
生的全球 背景解释 了经济一体化应有 的基本涵义, 把它看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产物。
其 次 ,我 们从 区域 经 济一体 化各 方 的利益 诉 求 出发 ,分析 了京 津 冀在 实施 区域经 济一体化 中的 各 自态度 。再次 ,从 经 济 中心 的应 有之 义 深入 讨论 ,认 为应慎 重看待 天 津作 为北 方经 济 中心的
国之 间 的;后者又 分为 区域 性的和次 区域性 的。 说法 3 ( 罗 ・ 保 斯特 里坦 P u t ee ,1 6 ) a l r tn 9 1: Se

体化不应 该按手段 ( 自由贸 易、统一市场 、可 兑
换性、 自由化等 )定义 ,而是应该 定义为 目的、平
等、 自由繁荣 。
— — — — — — — — — —
、1 1 . ,.1 NO 3 o S p 2 1 e . 00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
刘 新建
(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河北 秦皇 岛 0 60) 6 04 [ 要】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发展 引擎已经到 了成型的关键时期, 京 摘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中国政府长期推进的战略目标之一,旨在促进京津冀三地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交通一体化的实施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着重探讨交通一体化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

首先,交通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经济联系和合作。

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各类交通工具的流通,使得三地之间的距离缩短,市场交流更密切,资源整合更加高效。

原来相对孤立的市场,可以在交通一体化的框架下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这就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

例如,在交通一体化的推动下,天津港和首都机场作为北京市的海运和航空支线,承担了京津两市货物和人员的大量往来,促进了京津冀的物流业的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和需求。

其次,交通一体化加速了京津冀城市的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原先相对独立、分散的城市区域,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可以利用较小的时间和成本,实现市区之间的快速连接和人员、物资的流转。

这也带动了城市人口、资本、信息向产业优势明显、区域交通便利的地区进行集聚,形成了更多的城市群。

例如,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城市的融合,使得从石家庄到廊坊、从唐山到保定,形成了如同“一小时经济圈”的便捷交通体系,推动了相关区域优势产业向另一地域的流动,实现了优势互补。

再次,交通一体化为京津冀的投资带来了更好的投资环境。

构建良好的交通系统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且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京津冀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可以更加自由流动,特别是可以跨区域合作发展,增加相应区域间的竞争力。

例如,京津冀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得以促进产业发展,在共享和优化区域资源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优势集群,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最后,交通一体化也有助于改善京津冀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由于交通大的便利性,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之间的区别被拉近,交通一体化所形成的新城市群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