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子”为材料的高考题型分析

合集下载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一、材料分析题1.(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过去两年,我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某省2022年开展省级统计督察、执法检查。

2022年5月,该省H市统计局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发现一家企业上报1至3月工业总产值的数据为9268.8万元,但实查数据为7620.6万元。

相差1648.2万元。

随后,市统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条款规定,按照省统计局系统行政处罚数量实施细则,责令该企业改正违法行为,依法对其作出警告和罚款处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加强统计执法监督。

3.(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凤益从小参与田间劳动,感受着农业劳作的艰辛,梦想着“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的庄稼。

为圆少年时期的梦,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

2004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该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

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

高考模拟作文“为什么要保存火种”导写及范文2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

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

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

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许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一、作文题型这是一道暗含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特点: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

命题指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材料梳理论辩话题:保存火种的意义。

1.内容(1)取暖御寒(2)烧出鲜美的肉食(3)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彩,是最美最美的2.含意:(1)生存、生活与审美(2)实用与审美(3)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4)“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双方看法:第一类人“古人类生存学家”:取暖御寒、烧出鲜美的肉食(实用角度);第二类人“数学家”: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审美角度)三、多角度立意参考(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生活留心皆是美;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做一个“美”的发现者;要面包,更要水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 巴金)“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 罗丹)(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作文素材】名句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荣辱》“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

若是过多了,它就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当你拥有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比尔•盖茨。

高考作文:排除杂草播种心田

高考作文:排除杂草播种心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正如我们看见的旷地,如果是肥沃的,必定丛生着各色各样的无用的杂草,要好好利用它,得先把它清理及播撒种子。

心灵亦然,倘若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他,把它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必定会毫无目标的到处漂流……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1)排除干扰因素,找到适合自己心田的“种子”;(2)目标或理想对人生的正向引导;(3)人生需要必要的“约束”;(4)杂草也是景,随性播种,活出多彩人生(反弹琵琶)。

我心有主,我屹立古人有言: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管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听到这句话,多少都有点儿敬畏感吧?古人奉神为“主”,而我们的神便是自己心灵的“主”,它令我们保持自己的操行,践行自己的思想,守护着高贵的灵魂。

汨罗江承载着一个高贵不朽的灵魂流淌了千百年,播撒着仁爱,感叹着无奈,传颂着赞歌。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心灵的发问,展示的是心灵之“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昔日江畔上披发行吟的歌者,在“举世混浊”、“世人皆醉”之时,坚守着自己的高贵,以美人香草书写自己的灵魂,用“虽九死犹未悔”宣言自己的不屈,在“众叛亲离”中独自清醒,独自坚守。

于是,一个伟岸不屈的灵魂屹立在了华夏儿女的心间。

我心有主,方可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

面对“长江之无穷,人生之须臾”,面对官场的倾轧与黑暗,苏东坡没有随其流而扬其波,而是吟咏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静看“缺月挂疏桐”。

这正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灵魂,冷眼看浮沉,守护着心灵的净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寄心明月与清风,宁静以致远。

于是,千百年后,赤壁下的豪言仍回荡在泱泱中华的字里行间。

我心有主,方可走出自己的路,圈就心灵的芳草地。

古往今来,太多的仁人志士坚守着自己的高贵独步当时。

阮籍的坚守,成就了《广陵散》的千古绝唱;陶潜的坚守,使中国千年文明始终飘散着淡淡的菊香。

如何作答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从三个方面入手

如何作答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从三个方面入手

如何作答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从三个方面入手何为“下定义”类压缩题?我们先看看下边的这道高考真题:【例】(2006年全国卷2)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5分)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

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使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

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这道题明确指出是给“魔术”下定义,依据材料,“魔术”的上位概念当是“杂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①表凭借的: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②表凭借的: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③表状态的:使物体出现、消失;④表结果的:产生奇妙变化;⑤表数量的:材料中虽未出现,但从表达的过程来看,必须有“一种”这个词语。

依照上边的分析,把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该题的答案应是: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

这就是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

下定义类压缩题是高考语段压缩题的主要题型之一。

2006年有3套试卷设题考查了这一考点。

2007年以后虽未见出现,但由于这种试题对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价值极大,故今后出题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下边笔者从解题策略的角度谈谈这类试题的应考技巧。

一、解题策略解答这类试题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从逻辑上讲,这类试题答案的逻辑形式一般是:被定义的概念=种差+属概念;2、从语法上讲,这类试题答案的句法形式一般是一个“是”字句;3、从答题思路上讲,做答这类试题的第一步是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接着找出种差所属的各项内容,最后再按照多层定语的排列方式将这些信息恰当地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二、示范演练下边我们以2006年的两道下定义题为例,演练一下上述三种技法的操作使用。

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结合有机物检测探究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

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结合有机物检测探究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

结合有机物检测,探究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热考解读]1.物质变化(1)水分的变化:种子吸水使游离的水增多,代谢增强。

(2)有机物种类的变化①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非蛋白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等。

(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有机物,以便于储存)②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油脂→脂肪酸+甘油。

(3)激素的变化:种子形成时,脱落酸增加,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减少;种子萌发时,脱落酸下降,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增加。

2.种子萌发耗氧量油料作物种子含油脂多,油脂含氢相对多,需氧呼吸脱下来的[H]消耗O2多,所以同样质量的油料作物种子和非油料作物种子相比,前者耗氧量多。

3.与植物种子内代谢有机物检测相关的3个易失分点(1)混淆有机物的鉴定原理,如本尼迪特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不能与非还原糖产生颜色反应;苏丹Ⅲ染液与油脂产生橙黄色,苏丹Ⅳ染液与油脂产生红色;淀粉与碘—碘化钾溶液产生蓝色(不可写作紫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不可写作蓝色)。

(2)忽略染色剂本身的颜色,如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本身为蓝色,苏丹Ⅲ染液本身为红色。

(3)未重视外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检测还原糖时必须进行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必须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

[题组冲关]1.(2020·东阳模拟)下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B.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轻C.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D.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的相反解析:选C。

由图中信息可知,种子成熟后期,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呼吸速率也下降,细胞的代谢较慢;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增加,水分减少,鲜重逐渐减轻;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散失过多;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的相反。

专题01 新课标Ⅰ卷-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专题01 新课标Ⅰ卷-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8.①对自己过去插队生活的怀念。②对儿子(年轻人)经 受劳动洗礼身心得到磨 砺的期望,③对村庄的风情风物不 能因现代化而丢弃的思考。④对大地无止无息地输 出以滋 养人类的感激。
9.甲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 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 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 梳理概括。(4分)(内容梳理) 【与2022年对比】本题分值恢复为4分(2022年为6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 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 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短评思路)(内容解读)
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 到自我。 乙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 要的一个。②其表现 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 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 味着什么? 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道, 并承载着人的 思索。
语言文字运用(二)内容来自初中必读名著《骆驼祥子》
(二)题型及分值分析
【现代文阅读】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 相"。(4分)(核心概念+信息梳理)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 本概括。(6分)(论证方法) [【与2022年对比】本题分值恢复为6分(2022为4分)
【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非课内诗文考查)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种下一粒相信的种子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种下一粒相信的种子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校门外有一家杂货店,小店生意非常好。

经常有学生在店里买东西时忘记带钱,如果他们对老板说:"我没带钱,晚上给您送来,好吗?"老板总是回答:"没问题!”奇怪的是,老板从不记账。

有人问:"你不怕学生不还吗?"老板说:"没关系,我相信他,他会还的。

"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人民日报社前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北大的演讲中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一一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相信与怀疑",青少年常常有很多困惑。

某中学某班准备就这个问题开一个班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份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立意,不得套作或抄袭,书写工整,800字以上。

范文展示种下一粒相信的种子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在本次线上班会发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种下一粒相信的种子。

相信与怀疑就像一对兄弟,形影不离。

世上没有百分百的相信,也不存在不掺杂一丝相信的怀疑。

俗语说:"人性本善。

”比起无端的猜忌,我们更愿意善良的去相信。

可是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乱象:老人"碰瓷"、假扮残疾人乞讨……当好心扶起却反被讹,一份善心却帮助了有能力却不自食其力的人……敞开的心门渐渐关闭,想要伸出援手却被怀疑打消,怀疑在人群、社会中蔓延,卷起阵阵阴霾。

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这样不道德的行为,毕竟只占少数!我们岂能因少数的黑暗而放弃整片光明?我们岂能因片刻的怀疑去放弃善良,放弃相信?同学们,请种下一粒相信的种子!请种下一粒相信的种子,去相信我们还都善良。

不必说杂货店老板相信忘带钱的学生,从不记账;不必说小区设置的爱心座椅从来无人移动、无人损坏;不必说无人超市尽管没有售货员却依然井然有序,偷窃的概率很低很低;更不必说,如今年轻的妈妈依然教育牙牙学语的孩子"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样的美行之所以能够存在、传承,就是因为我们还都善良,我们愿意相信。

2019年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4-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题型专练)含答案详解

1.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普遍存在,可用于诱变育种B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型C .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 .培养普通小麦花粉得到的个体是三倍体答案 D解析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 正确;诱变育种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进而形成新的基因型,杂交育种可通过基因重组而产生新的基因型,B 正确;三倍体植物可由四倍体和二倍体的生殖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C 正确;培养普通小麦花粉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D 错误。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B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C .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 ,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D .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答案 B3.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太空诱变育种的热潮。

太空育种一般要经过“诱变—自交—杂交”才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纯合品种经诱变,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B .自交的目的是获得单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C .杂交的目的是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品种D .太空育种获得的植物也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答案 D解析 太空育种只是作物本身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提高了突变频率,与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没有外源基因的导入,不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

4.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1F 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1、2、3是杂交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2有减数分裂答案 D解析该图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过程1是杂交,过程4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程3是组织培养过程。

【高三】2021年高考理综卷(山东卷)生物试题评析

【高三】2021年高考理综卷(山东卷)生物试题评析2021年高考理综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命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考查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立意,注重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突显能力考查。

与往年的试题相比,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具体试题评析如下。

1题型和难度层次分明,适合教学学情试题分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

考点原产合理,既努力做到了重点内容注重,又照料了知识点的覆盖面。

试题整体豁达而鲜有新意,容易、中、极易设计梯度合理,难度相对较低且有所减少。

选择题第1~8题按照,易、中、难的梯度排序呈现;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选择题第26、27、34、35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

每个题中的第⑴题考生比较熟悉,难度均较低,这利于考生稳定情绪,对全题的求解,积极应答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非选择题后几个小题的设问综合性较强,思维含量较高,需要考生运用扎实的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这也体现了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如:第26题第⑶和第⑷题,第27题的第⑵和第⑷题。

另外两个选做题,都采用了4步8空8分难度相当的对等形式,体现出在选修模块上的公平公正。

2侧重于主干科学知识考查,点面资源整合全面覆盖甚广2.1命题内容,点多面广。

2.1.1考查点,全面覆盖最广。

必修课程内容17个主题,试题内容全面覆盖16个;报读-1全面覆盖2个主题;报读-3全面覆盖2个主题;必搞题全面覆盖了生物三个模块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侧重于考查属ⅱ类建议的重点内容。

2.1.2着重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

试题以《考试说明》中ⅱ类要求的主干知识点,作为重点考试内容,强调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

如:选择题1―8题,牵涉至细胞的分子共同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新陈代谢,细胞的分化、新陈代谢和细胞分裂,分子与细胞模块实验探究,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等内容。

人教版全国2生物新高考名师指点:必修一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旗开得胜[必备知识]1.种子与“水”2.种子与有机物及检测13.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变化曲线分析在种子吸水的第Ⅰ阶段,由于(吸胀)吸水,呼吸速率上升,胚根长出之前,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主要原因是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在种子吸水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CO2的量要比消耗O2的量大得多,说明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可产生有毒物质酒精)4.种子与植物激素2[高考例证]1.(2018·全国卷Ⅱ,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

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解析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消耗减慢,A正确、C错误;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正确;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风干前大,D正确。

答案 C2.(2013·全国卷Ⅰ,29)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苏丹Ⅳ)橘黄(红)(2)O(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3.(2012·全国卷)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近年在各地高考卷中大量出现以“种子”为背景材料的试题,这些试题以图像和图形
的分析、实验为依托,着力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图表的识别、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现将其进行归类分析,以便在高考备考中参考。

关键词:种子;高考题型
以种子的成熟、萌发、休眠为题材的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考查的范围较广。包
括水的存在形式及相互转化、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检测、与种子萌发的相关激素、有机物的
消耗(为生命活动供能)、有机物的转化(合成组成幼苗的物质,如脂肪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糖),
当萌发成为幼苗后,还涉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以下从种子成熟、
萌发、休眠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一、以种子成熟为素材进行考查
这类题以种子成熟过程为载体,考查了植物细胞内多糖的水解,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及内源激素含量和种类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淀粉含量迅速增加,催化淀粉合成的酶类活性
增强。种子成熟形成干物质过程中,呼吸速度升高;种子接近成熟时,呼吸速度逐渐降低。
与此同时,内源激素含量和种类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不同内源激素的交替变化,调节着种子
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生长、扩大以及有机物质的合成、运输、积累和耐脱水性形成及进
入休眠等。
例1:(2013年安徽卷)下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
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干物质快速增加的时期是曲线的斜率最大的时候,呼吸
速率正是高峰期,a正确。图中显示在种子成熟后期呼吸速率下降较快,并到达很低的水平,
应与种子中自由水减少相关。呼吸速率与自由水含量有关,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含量低,呼
吸速率下降b正确。脱落酸抑制生长,呼吸速率下降,种子成熟后一般很容易脱落,而且在
植物体内脱落酸增加是一般趋势,c正确。干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的能量和中间代谢产物来
源于呼吸作用,所以呼吸速率下降不利于干物质的合成,d错误。
答案:d
二、以种子萌发为素材进行考查
这类题型往往结合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方式的变化,细胞鲜重、干重的变化,
细胞呼吸方式、细胞呼吸有关的实验等,同时考查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成熟的种子能否萌发取决于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结构完整(富含
有机养分)且胚有生物活力,外界条件是指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在空气
充足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干种子通过吸胀作用吸收水分,引起种皮软分,体积增大,子叶
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在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水溶性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此时,细
胞呼吸特别旺盛(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有机物的种类大增,含量(干重)减少,湿
重增加。当胚根突破种皮,胚体迅速增大时又再次急剧地吸水,此时为渗透吸水的生理过程。
种子萌发成幼苗后,植株便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干重逐渐增加,进入营养生长阶段,
进而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解析: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故在种子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赤霉素逐渐增加。脱
落酸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在种子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脱落酸逐渐
减少。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或幼嫩部位,而种子贮藏过程不会有
变化。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种子贮藏过程中,乙烯变化不大,可见,图中a表示的是赤霉素,
b表示的是脱落酸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