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答案中文版(人大版)

国际经济学答案中文版(人大版)
国际经济学答案中文版(人大版)

80160240320400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RS: 5

]5,5.1[5.1],5.0(5.0)

5.0,0[=∈=??

?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

==

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7.任何行业的比较优势都取决于行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工资率,所以在我们作结论之前必须考虑四个方面:美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日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不仅仅是两国的服务业。只比较劳动的单位产品投入是不够的,如果a ls < a ls * ,那么本国在服务业上的劳动生产率就比外国高。这表明了美国在服务业上有绝对优势,但这既非比较优势的必要,也非充分条件。任何一个行业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行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工资率。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8.美国服务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其服务产品的相对价格较低,这使美国的购买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由于大部分的服务为非贸易品,日本人将无法从美国低成本的服务中受益。日本国内服务业无需面对较低的世界服务价格,同样地,美国服务品的价格也不会由于贸易的开放而上升。所以日本的购买力只有美国的1/3。

9.实际上贸易所得取决于非贸易品的比例,若果非贸易品比例下降,那么贸易所得就会增加,反之,贸易所得就减少。

10. 我们假设有n 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苹果和香蕉两种

产品,第i 个国家的生产苹果和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为Ai a 和Bi a ,把所有国家的单位劳动投入质变从小到大排列编号有:

11/A B a a <2

2/A B a a <33/A B a a <……

如果交点在垂直线上,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曲线交点

左边的国家在苹果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专门生产并出口苹果;交点右边的国家则专门生产香蕉。如果交点在水平线位置(/Ai

Bi a a ,11/Ai Bi a a ++)

,i ∈(0,n ) 则第i 个国家可以生产任意比例的苹果和香蕉。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曲线交点左边的国家在苹果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专门生产并出口香 蕉。 Chapter 2

1. 在美国,田纳西和路易斯安那州盛产石油,所以当世界石油价格下跌,石油行业(工人)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实际工资率下降了。

这可能是两州1986年经济滑坡的原因。 2. (a )1111(,)Q Q K L = , 2222(,)Q Q T L =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Good 1

010203040506070809010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Labor Input for Good 1

Output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Good 2

01020304050607080901000

10

2030405060708090100

Labor Input for Good 2

Output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之所以是弯曲的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缘故。由于劳动要素总量不变,当L 1增加时,MPL 1下降,相应地L 2减少,MPL 2上升。所以当PPF上的点向右下方移动时,PPF变得更陡峭了。

3.

(a)假设劳动要素可以在两部门之间自由流动,那么劳动将从低工资的生产部门流动到高工资的生产部门,直到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为止。所以在均衡状态,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乘以价格。

1122MPL P MPL P ?=?

2

1/2P P =

左图交点的横坐标约在(20,30)之间,只有找出

近似的值才能解出线性方程。劳动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近似为L 1=27 ,L 2=73,所以工资率约为0.98

(b )相对价格P 2/P 1=2,得到劳动在两部门之间大致的分配,进而得出来两部门的产出分别为Q 1=44,Q 2=90。

L1=62, L 2=38,产出也发生了变化

产品1上升到了76个单位,而产品2下降到了68个单位工资率约为0.74。

(d )随着相对价格从2降到1,产品2的价格下降了50%,而产品1的价格保持不变。工资率下降幅度小于产品2的价格降幅(约为25%)。相对于2P 的实际工资率上升了,而相对于1P 的实际工资率下降了,工人福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消费偏好。产品1的特定要素是资本。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上升了。原因:以制造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率下降了,因此以制造品衡量的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增加,也就是说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上升幅度大于1P 上升的幅度;另外,由于产品2的相对降价使其购买力增加了。产品2的特殊要素是土地,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下降了,原因:以产品2衡量的实际工资率上升榨取了他们的部分收入;产品1价格的相对上升使他们的购买力下降了。

4.(a )对于只生产X 、Y 两种产品的经济而言劳动需求

变动由MPL 曲线反映。设原工资率w 1,原劳动分配为L x =O x A 和L y =O y A 。但劳动供给增加,使图的右边界向外扩展了,Y 部门的需求曲线随着右边界向右移动。新的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显示两部门的劳动投入和产出都增加了,但是两部门间相对产出的变化是不明确的。工资率下降了。

(b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伴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新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得更凸和更扁了。代入数据,L 1从62增加到90,L 2从38增加到50。工资率从0.74降到0.6,产出约为Q 1=85,Q 2=77

Chapter 4

1

w w y

y

1111

1. 养牛业或种植小麦是否是土地密集型的取决于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土地劳动比,而非土地或劳动与产出的比。在美国,养牛业得了土地劳动比率要超过小麦种植业,所以在美国养牛业是土地密集型的;如果在其他国家(如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养牛业的土地劳动比率也超过了小麦种植业,则在那些养牛业是土地密集型的,反之,养牛业这是劳动密集型的。其他国家和美国的直接比较则没有什么意义。

2. (a )依题意得

aLC / aTC (LC /QC) / (TC /QC) LC /TC 20LC 20TC

aLF / aTF (LF /QF) / (TF /QF) LF /TF=5LF 5TF

===?===?

=

∵L=LC+LF=600, T=TC+TF=60

? LC=400, TC=20, LF=200 TF=40.

(b )

L 800: TC 33.33, LC 666.67, TF 26.67, LF 133.33L 1000: TC 46.67, LC 933.33, TF 13.33, LF 66.67L 1200: TC 60, LC 1200, TF 0, LF 0. ().

===============只生产棉布

(c )如果要素价格不变,那么将有一部分劳动力闲置。所以要素价格必须改变否则就会有失业产生。

3. 重要的不是要素的绝对丰裕程度,而是它们的相对丰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穷国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是丰裕的,因而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 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者通过购买力的提高从贸易中获益。因此,李嘉图模型不支持该政策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贸易使劳动者的购买力相对于某种产品上升,但是相对于另一种产品下降了。除非知道劳动者的消费偏好,否则很难说他们是获益还是受损了。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通过引入贸易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影响讨论分配问题。在该模型中,蓝领工人作为美国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在贸易中受损。模型讨论的结果支持支持该政策。

5. 我们在运用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时有注意前提三个条件:①两个国家或地区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②两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同;③自由贸易使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价格相等。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如美国内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工资率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国内或国际间运输成本导致的贸易的自然壁垒;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之间人为的贸易壁垒,如法律限制,关税等;文化传统的差异对技术流动的抑制等。

6. 要素比例理论表明各国出口其国内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如果该理论正确,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较高资本劳动比率,理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悖论显示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产品。Bowen, Leamer 和Sveikauskas 发现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要素禀赋和贸易模型的相关系数是统计不显著的(也就是说两者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统计数据不支持各国进出口反映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预测。

7.如果各国间要素生产效率不同,那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技术相同的假设就要进行调整,以便考虑技术、劳动者素质、土地生产力等的要素生产力的差异。要素价格均等化概念可用于解释要素效率,一个技术工人或一个技术先进国家的工人等同于两个或更多非技术或技术落后国家的工人,因此,单个工人及相当于两个或更多有效劳动单位。由于一个高技术工人能获得两倍或更多于低技术工人的收入,因此一单位效率劳动的要素价格仍然是相等的。调整后的模型更好地解释了国家间的贸易模式。

Labor

Land

Cloth

LC

TC

Labor

Land

Cloth

0l

0l

0l

Chapter 5

1. 当PPF是直角时,贸易条件改善增进了福利。生产点位于直角顶点,消费点是等价值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得等价值线的截距增加,即等价值线直角顶点向外偏转(由于没有流动要素,生产点固定) 。经济体达到获得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从直观上来看,产出并没有发生变化,经济体获益主要是通过相对于进口产品购买力的增加来实现的。

2. 由于购买产品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贸易条件的改善使经济体达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沿着从原点出发的射线移动,其顶点始终在该射线上,射线的斜率为两种产品的比例,贸易条件的改善使无差异曲线远离原点。

3. 日本贸易条件是制造品价格比去原材料价格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制造品相对于原材料)的变动决定。(a)中东石油供应的紧缺使得原材料的供给减少,这导致了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增加,RS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

(b)韩国扩展了汽车生产能力增加了世界汽车的总供给,使得世界汽车的相对供给增加了,RS曲线向右移动,世界市场上汽车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c)美国工程师以核反应堆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减少了对石油,即原材料的需求,这导致了原材料相对价格的下降,RD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需求上升和相对价格上升,日本的贸易条件得以改善。由于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了,即使核反应堆没有建在日本,这种情况仍会发生。

(d)俄罗斯农业歉收减少了世界原材料的总供给,使得世界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增加,RS曲线向外移动;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制造品的需求减少了,使得世界相对需求减少了,RD曲线向内移动。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e)降低关税是国内制造品相对价格上升了,增加了国内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减少了相对需求;与此同时,增加了世界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并减少了世界相对需求。世界RS曲线向外移动,RD曲线向内移动,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下降了,日本的贸易条恶化了。

4. 当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会发生偏向型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使X产品的产出相对增加,而劳动力的增加使Y产品的产出相对增加。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各国倾向于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出口偏向型增长所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是否会成为福利恶化型增长,没有明确的结论。进口偏向型增长带来的贸易条件的改善的的确确会使得异国福利增加。

(a)A国的贸易条恶化,福利仍会改善,但在极端条件下可能恶化;B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

(b)A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B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都恶化了。

(c)B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A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恶化了。

(d)B国的贸易条恶化,福利仍会改善,但在极端条件下可能恶化;A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

5. 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条件非常极端:RS和RD曲线必须非常陡峭,经济增长对出口产品的偏向非常强,该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必须大到足以令其出口偏向型增长使其贸易条件大幅度恶化,以至于贸易条件的恶化足以抵消生产能力的提高所带来正面效应。因此这种增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6. 这种援助条件对于收入转移问题的分析没有太大影响,从援助国角度来看该条件有一定现实意义。

必须购买援助国出口品的援助增加了援助国出口品的相对需求,使其相对价格上升,受援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了。受援国福利条件恶化是转移支付的一种极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受援国对于援助国出口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为1,援助国则从贸易条件的改善中获益。和福利恶化型增长一样,转移支付恶化受援国福利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

7. 给定东欧国家和美日间的技术发展差异,从短期来看,对西欧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收入转移问题;从长期来看,主要取决于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偏向性。转移支付问题和债务国的消费倾向有关,如果贷款从对美国产品有较高边际消费倾向的拉美国家流向对美国产品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对西欧特别是德国产品有较高边际消费倾向的东欧国家,德国出口品相对于美日出口品的价格就会上升,这会使得德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而美日的贸易条件恶化。但是,从长期来看,在分析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时必须要考虑到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是偏向的生产部门与德国出口行业更相似,还是与美日出口行业更相似。如果东欧的出口行业定位与德国的出口行业很相似,那么由转移支付所引起的德国贸易条件改善在长期就会变成恶化;如果东欧的出口行业定位与美日的出口行业很相似,那么美日的贸易条件救护恶化。8. 如果A国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那么其出口的相对供给就会上升,而相对需求就会下降,贸易条件就会恶化,B国针锋相对的关税加剧了A贸易条件的恶化。A国遭受了贸易条件恶化及国内市场价格扭曲的双重损失;B国既享受了A国的贸易补贴,又获得了关税收益(其贸易条件得到了双重改善)。如果B国以出口补贴进行报复性,那么这将会抵消A国贸易补贴给B国带来的贸易条件的改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国(本已恶化)贸易条件,恶化了B国(本已改善)的贸易条件。

Chapter 6

1. a和d反映了外部规模经济,这两个行业的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虽然公司(厂商)的规模很小,但仍成功地依靠行业的集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外部规模经济并不会导致不完全竞争。地理上的集中主要好处有:专业化的供应商,劳动力市场共享,知识外溢。

B和c是内部规模经济,它们主要存在于单个公司内部,公司的总产出越大,其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这将导致某些行业的不完全竞争,如,飞机制造业,石化,汽车制造业等。

2.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由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出的那一点决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作为价格的接受者,其边际收益等于产品市场价格,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每多卖出一单位的产品,厂商必须降低其所有产品的售价而不仅是最后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厂商的边际收益总是低于市场价格。

3. 无论是内部规模经济(可能导致不完全竞争)还是外部规模经济,都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通过将生产集中于一国,而非分散于几个国家,世界经济能够使用同样的劳动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由于可以获得垄断租金,生产集中有利于宗主国。但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不得不面对较高的产品价格,这使得其利益受损。在外部经济模型中,由于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完全竞争的,这种价格垄断行为不太可能发生。

4.

S=900,000+1,600,000+3,750,000=6,250,000, F=750,000,000 , b=1/30,000, 虽然计算结果是15.8,

但是由于第16家厂商的进入将导致全行业亏损,所

以n=15,所有厂商都有少量利润。P=7000,c=5000,

每家厂商的产量X= 41,666。

5. (a )相对少的生产地点显示了生产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如果这些炼铝厂规模很大,则说明生产有巨大的内部规模经济。

(b )在飞机制造业中规模经济非常显著,飞机生产由集中于少数地区的少数厂商进行,这些厂商之间是不完全竞争的,西雅图—波音公司所在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地区。

(c )外部规模经济存在于半导体工业,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原因,半导体工业趋向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其出口也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 (d )这反映了比较优势。纯正的苏格兰威士忌的生产需要有专门手艺工人,而他们都集中于苏格兰。另外苏格兰的气候和突然条件适合生产酿造威士忌的小麦

(e )法国有生产葡萄酒的独一无二的气候和土地条件,这反映了比较优势。

6. 因为日本厂商在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实行价格歧视,所以在美国市场的日本产品要比日本本国市场便宜得多。在美国市场购买这些日本产品,支付了运输费用和日本的进口关税之后,再在日本市场重新出售这些产品仍然是有利可图的。这种套利行为说明日本产品在两国市场间的价格差异是非常大的。

7. (a )

两个国家均能生产某种产品且有完全相同的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如果一个国家由于历史或偶然原因先开始生产该产品,那么它就将生产

全部的这种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b )当贸易使外部规模经济最大化时,两国的消费者都将从廉价的产品中获利。在本例中,没有国家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也没有国家的福利比自给自足时恶化。

8. 当技术快速变革,前沿性的创新频繁时,外部规模经济对于厂商来说是很重要的。随着这种进程减缓,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常规化和标准化,外部规模经济赋予的优势随之削弱了,相应地,厂商就会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地点。由于外部规模经济不再重要,厂商会发现行业集中几乎没有优势,它们就会将生产转移到新的低成本的地区。 Chapter 7

1. 本国初始的边际劳动产出0

10MPL =外国的边际劳动产出*018MPL =,本国的初始产出0Q =20+19+……+10=165,工人的总工资

为0

1110110W =?=,地主收入0r =165-110=55;外国的初始产出为*0Q =20+18+19=57,工人总工资为*0W =18×3=54,地主收入

*0r =57-54=3;外国的工资率更高,所以劳动力从本国流向外国,直到两国劳动边际产出相等为止,此时*1114MPL MPL ==,每

个国家各有7个工人,两国的总产出均为*1

1Q Q ==20+19+18+17+16+15+14=119,工资总额均为*11W W ==14*7=84,地主收入均

Q

P,C

D

AC AC External Economics and

2

AC c

1P c n 15.8X P AC F

X S n bn Fb

S

n ==+=+???→=?==

为*1

1r r ==119-84=35。本国产出下降,工资率上升,地主收入下降;外国则相反。

2. 如果要素价格相等,那么移民的动机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发生于两国各自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两国技术水平相同并且没有贸易壁垒

存在的(自由贸易使两种产品价格相等)情况下。假设A 国的关税增加了A 国被保护产品的国内价格,降低了该产品在B 国的相对价格。如果被保护的产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那么A 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报酬都增加了,而B 国则正好相反。从标准贸易模型中得出的结论表明,密集使用某种要素(比如劳动)的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增加该要素的报酬,且报酬增幅要大于产品价格增幅。由此导致的国际工资率的差异吸引了从B 国到A 国的移民。

3. 跨时贸易的分析是从两种产品贸易的分析中推导出的,只不过以未来消费代替棉布,以现时消费代替食品。相对应的相对价格就是未

来消费的产品数量与现时消费量的比,等于1/(1+r )。现时消费相对便宜的国家(拥有较低的真实利率),出口现时消费(借出)到现时消费相对较贵的国家(拥有较高的真实利率),借贷后的均衡利率位于两国借贷前利率的中间。国际借贷的好处类似于贸易,它使得跨时生产变得有效率。

4. 出让现时消费使一国可以获得未来消费。如果通过出让现时消费而获得的未来消费量很高,那么一国就会偏向未来消费。根据本章的

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在没有国际借贷时的真实利率比世界利率要高,那么它就会偏向于未来消费。 (a ) 移民潮意味着资本的边际产出随着移民的涌入而上升,该国的真实利率很高,偏向于未来消费。 (b ) 该国资本的边际产出较低,真实利率低,偏向于现时消费。

(c ) 消费的偏向取决于油价的升幅和世界真实利率的对比。当世界真实利率低于油价增幅时,把石油留在地下获得了回报(偏向于未

来消费);但世界利率高于油价增幅时,则应开采石油(偏向于现时消费)。(据大象说这题不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_^)

(d ) 出让现时消费开发资源,可获得更高的未来消费。因此该国偏向于未来消费。

(e ) 该国的资本回报率要高于世界水平(因为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国家),偏向于未来消费。 5. (a) 购买1000万美元的股票,并不足以获得IBM 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并不是外国直接投资。 (b )如果公寓能带来租金收入,那么这是外国直接投资。

(c )如果美国股东获得法国公司的控制权,那么这就不是直接投资。

(d )意大利公司作为俄国政府的“雇员”,并没有获得工厂的控制权,因此这并不是外国直接投资

6. 根据分布理论,卡玛公司可以绕过巴西关税壁垒;根据内部化理论,该公司可以在不泄露专利的条件下保持对技术的控制权。 Chapter 8

1. MD=D-S=80 - 40 *P ,在没有进口时,MD=0 ? P=2

2. (a )XS=S-D= -40 + 40*P ,没有进口时,XS=0 ? P=1 (b )两国进行贸易时,有MD=XS ? P=1.5

3. (a )新的MD 曲线,MD=80 – 40* (P + t)(如果是从价税,那么MD 曲线为MD=80 – 40*(1+ t )*P ),XS 曲线不变,t=0.5 ? *

P =1.25, P=1.75,其中*

P 为世界价格,P 为国内价格。国内需求量从70降到65,外国需求量从50上升到55,贸易总量从20降到了10。

(b & c )

a: 55(1.75-1.50) -.5(55-50)(1.75-1.50)=13.125 b: .5(55-50)(1.75-1.50)=0.625 c: (65-55)(1.75-1.50)=2.50 d: .5(70-65)(1.75-1.50)=0.625 e: (65-55)(1.50-1.25)=2.50

消费者剩余损失:(a + b + c + d)=16.875

生产者剩余增加:a=13.125

政府收益增加:c + e=5

效率损失:b + d=1.25 >政府收益 社会福利总损失为0.25。1

4. 使用与第3题相同的方法,当该国为小国时,它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要小得多。本题直观地表明了小国更可能受到自己设置的进口关税的损害。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均衡了贸易价格为$1.09,贸易量为$36.40。

在本国征收0.5的关税后,新的世界市场价格为1.045,国内价格为1.545,本国需求为69.10,供给为59.90,贸易量为18.20,由于本 1

由于平时作业都使用英文写的,担心考试时无法下笔,故翻译此答案,Copyright by Z.Z.

P T 50 55 60 70 Quantity

Price

P W P T*

国相对较小,关税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也小,但外国和本国规模相近时,0.5的关税可以使世界市场价格降低25%,然而在本例中,却

只能是世界市场价格降低约5%。于本国相对较大时相比,本国当前内部价格,更接近于自由贸易价格加上关税t。在本例中政府收益为9.10,

消费者剩余损失为33.51,生产者剩余增加21.089,关税造成市场扭曲的损失(b+d)为4.14,贸易条件改善为0.819。在小国的例子中,

国税造成的生产和消费扭曲的损失超过了贸易条件改善所得。因此,国家越小,贸易条件改善越小,关税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5. 有效保护率必须考虑进口半成品的成本,本例中,一架飞机一半的成本是购自其他国家的零部件成本。没有补贴时,飞机的成本是6

亿美元,飞机价格中来自欧洲的附加值为3亿美元。补贴使飞机购买者的采购成本降至2亿美元,因此有效保护率为(30 - 20)/20 = 50%。

6. 首先,我们使用外国出口供给曲线和本国进口需求曲线决定新的世界价格。在提供每单位50%的补贴之后,外国的供给曲线为XS = -40

+ 40(1+0.5) * P。均衡的世界价格为1.2,外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为1.8,贸易量为32。外国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了补贴的成本和收益。Chapter 12

1. 正如题目中所说的,GNP只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如果从GNP中减掉中间产品进口并加上中间产品出

口,那么就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以卖给丰田公司和通用汽车的美国钢铁为例,卖给通用汽车的钢铁由于其价值已经包含在美国生产的汽车

中,因此不应再计入美国GNP;由于丰田的产值计入日本GNP,卖给丰田的钢铁的价值不再以成品形态计入(日本)国民收入账户。日本

的GNP则应扣除这些钢铁的价值,因为这是美国生产要素的报酬。

2. 等式2可以写成CA = (S p - I) + (T - G),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及预算赤字几乎没有影响。若这些变量没有受影响,那么征收的关税或进口配额无助于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赤字)。但是贸易壁垒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是柄双刃剑,例如,收关税保护的行

业的投资上升会恶化经常账户(有时关税确实被证明是正当的,因其为国内落后行业升级技术装备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关税导

致的进口半产品成本上升,某些行业的投资可能下降。一般来说,永久性关税和临时性关税具有不同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预测关税

以何种方式影响经常账户需要从一般均衡,也就是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3.(a)购买德国股票借记美国金融账户;由于开支票减少了他在瑞士银行的付款要求权,所以当他用瑞士银行的账户开出的支票支付时,

则贷记金融账户。在该案例中,美国人用持有的一种外国资产换取了另一种外国资产。

(b)购买股票借记美国金融账户,贷记则发生于德国售股者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而该银行又把钱借给德国进口商(贷记美国经常账

户)或购买美国资产的公司或个人(贷记美国金融账户)。德国银行的某些行为最终将贷记美国国际收支账户。

(c)法国政府通过出售美国资产,即它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借记美国金融账户。法国公民购买美元后,如购买美国

商品,则贷记美国经常账户;如购买美国资产,则贷记美国金融账户。

(d)假设发行旅行支票的公司使用它在法国的支票帐户进行支付。当它为这顿饭向法国饭店付款时,借记美国经常账户。旅行支票的发

行公司必须出售(美国的)资产(即减少在法国支票帐户上的存款),该公司在法国资产的减少意味着贷记美国金融账户。

(e)由于没有市场交易,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借贷双方都没有变化。

(f)离岸交易没有计入在美国国际收支。

4. 购买电话录音机分别借记纽约州,贷记新泽西州的经常账户;当新泽西公司把钱存到纽约银行时,分别贷记纽约州,借记新泽西州的

金融账户。如果交易使用的是现金,那么两州金融账户的变化仍与前述相同:新泽西州获得了美钞(从纽约进口资产,借记金融账户);

纽约州失去了美钞(出口钞票,贷记金融账户)。

5. (a)由于非央行渠道的资本流入只能以弥补经常账户5亿美元的赤字,因此Pecunia国际收支余额(官方结算余额)是-5亿美元。由

于国家要为1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因此Pecunia的海外净资产下降了10亿美元。

(b)对Pecunia国的外汇储备稍加研究,我们发现Pecunia的央行无法通过私人资本流入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只有在外国中央银行

购进Pecunia资产的情况下Pecunia央行才可以避免动用5亿美元外汇储备来弥补经常账户赤字。Pecunia央行失去了5亿美元的外汇储

备,在国际收支账户中则体现为官方资本流入。

(c)如果外国官方资本流入是6亿美元,Pecunia就拥有1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换而言之,Pecunia只需要10亿美元弥补经常账户

赤字,但是却有10亿美元流入。因此Pecunia央行必须对外借出1亿美元以增加其储备。外国央行购买Pecunia资产的行为在其国际收

支账户中表现为资本流出,是借方项目。其中的基本原理是:这些交易导致了外国对Pecunia出售资产进行的支付。

(d)与央行间交易相伴的是,Pecunia金融账户显示外国在Pecunia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增加了6亿美元(贷记Pecunia金融账户,资本

流入),Pecunia在外国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借记其金融账户,资本流出)增加了1亿美元。因此,10亿资本的净流入正好弥补了经常

账户赤字。

6. 从长期来看,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都是不能接受的。有些情况下,赤字是合理的,例如,为提高未来的国民收入而借款提高当前生产

能力。但是,对于任何时期的经常账户赤字,必然要有相应的时期支出少于收入以偿还外债。在没有特别的投资机会时,对于一个经济体

来说最好的情况莫过于长期的消费和支出相当。

一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会随着国际收支差额变动而变动。央行使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外汇储备不足会限制央行干预或固定汇率的能

力。对于一些国家而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当它们向国外贷款出现困难时,央行的储备就成了保持消费和投资的重要力量。高水平的

外汇储备还可使潜在的外国投资者确信该国是信誉卓著的。

7. 官方结算余额,也叫国际收支平衡,显示了像美联储和财政部这样的美国政府机构持有的外汇储备相对于外国政府机构持有的美元储

备的变动。该账户提供了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程度的部分描述。例如,德国联邦银行购买美元并存在它在伦敦的欧洲美元账户中,虽然这

Figure 13-4

笔交易是外汇干预的一种形式,但它并没有体现在美国官方结算余额中。当伦敦银行将这笔存款贷记他在美国的账户时,这笔交易就体现为私人资本流入。

8. 如果金融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盈余超过经常账户赤字,那么一国可以既有经常项目赤字又有国际收支盈余。国际收支盈余=经常账户盈余+资本账户盈余+金融账户盈余。例如,如果经常账户赤字为1亿美元,资本账户盈余为1.02亿美元,那么国际收支盈余为0.02亿美元。 本问题可以作为第十七章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的引言。在80年代的头几年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干预外汇市场,课本上结果是国际收支差额为0,而实际数字则显示在82年到85年有少量的国际收支盈余。这些年份有达尔的经常账户赤字,因此,在这些年里,美国的资本流入超过了经常账户赤字。 Chapter 13

1. ∵E $/€=1.5∴以热狗表示的多味腊肠价格=2*1.5=3;当E $/€=1.25时因热狗表示的多味腊肠价格=2*1.25=

2.5 2. 挪威克朗/瑞士法郎的交叉汇率=7.5/1.25=6挪威克朗没瑞士法郎

3. 美元收益率如下: a. ($250,000 - $200,000)/$200,000 = 0.25 b.

($216 - $180)/$180 = 0.20

c. 收益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于美元升值所造成的损失:($1.38 - $1.50)/$1.50 = -0.08;另一部分是伦敦银行支付的利息,利率是10%,英镑存款的美元收益率=10%+(-8%)=2% 4. a. 名画的收益率为25% - 10% = 15%。 b. 20%- 10% = 10% c. 2% - 10% = -8%.

5. 名义利率相等,当前均衡汇率必须等于均衡汇率,均衡状态下没有美元/英镑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如果预期汇率保持1.52$/?,英镑利率上升到10%,只有当前利率变动使得美元的预期升值率为5%时,利率平价条件才满足。当汇率升至1.6$/?利率平价条件满足。

6. 如果市场交易者知道美元利率不久将下降,他们会改变原先外汇市场上美元未来贬值幅度的预期。因此,给定当前汇率和利率,预期欧元存款的美与收益率将上升。右图向下倾斜的曲线向右移动,美元立即贬值。如右图所示,利率平价曲线从II 移动到I'I',美元贬值为E 0到E 1

6.分析结果类似于课本上的,如附图所示,沿纵轴向下移动表示欧元升值,美元贬值。横轴表示欧元利率。图13—3表示给定预期汇率,欧元利率从R 0升到R 1 导致欧元利率从E 0 升值到E 1

E

($/i

E 0

E 1 Figure 13-2

E

E 0 (euro E 1 0Figure 13-3

E

i

E E’

给定欧元坚挺的预期使得曲线从原来的II 向左移动到I'I',欧元从原来的E 升值到E'。美元利率上升引起曲线向右移动,曲线从I'I' 移动到II 欧元从E' 贬值到E 。受有的结果与课本上的相同只是课本上是美元的图,而非欧元。

9. (a)如果美联储调低内利率,由于预期汇率不变,那么美元将贬值。根据文章中的进一步分析,美联储调低利率会使得曲线上的点由R 移动到R ’,美元汇率从E 跌到E ’。如果是软着陆,那么美联储不会降低利率,美元也不会贬值。如果美联储真的微调了利率,从R 到R ’’,那么美元汇率的跌幅也要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汇率上升使的利率平价曲线由II 移动到I'I' (如图13—6所示)。曲线的移动反映了“由软着陆所产生的乐观因素”,这种预期的改变意味着即使利率由R 降到R ”,汇率只会从E 贬值到E ”,而非预期没有改变时的E 到E*。

(b ) 衰退的破坏效应意味着持有美元的风险增大。相对于低风险资产,高风险资产必须持有人提供额外的补偿。这种额外的补偿的形式可以体现为这种资产标价货币的更大幅度升值。给定预期的未来汇率,更大幅度的预期升值意味着更大的现期贬值。因此,衰退的破坏性和其导致的持有美元资产风险增加,会使美元贬值。

9. 欧元风险更小。当你的财富缩水时,欧元的升值以其相对于美元更高的回报减少了你的损失。换而言之,欧元资产的损失,可能在你的美元和日元资产出乎意料地生升值时发生,它并不让人很难受。持有欧元减少了财富整体价值的波动。

10. 本章提到过,大多数银行间外汇交易(占了外汇交易的绝大多数)涉及外币与美元的交易,即使是那些最终目标是出售一种非美元外币换取另一种非美元外币的交易也是如此。美元的重要地位使得它成为外汇交易的载体货币。由于很容易找到用外币换美元的交易者,所以良好的流动性是美元作为载体货币的原因。美元相对于比索的流动性越好,意味着人们越愿意持有美元,因此,在相对于第三国货币的预期贬值幅度相同时,美元存款的利率就比比索低。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美元存款的流动性优势相对于日元存款可能会减少。由于欧元代表了一个和美国一样大的经济体,所以它将承担美元的部分载体货币的功能,并减少美元的流动性优势。由于欧元的历史很短,因此在欧元建立起自己的历史记录之前,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对其持怀疑态度。所以,美元的优势只会逐渐消逝。 11. 根据本章的模型,美元利率更大幅度的波动直接导致了期汇你波动幅度的增大。利率可由曲线上点所对应的横坐标表示,如图13-7所示,利率从i 降到i ” 导致美元从E 贬值到E ”,利率从i 升到i ’,美元则从E 升值到E ’ 。在给定预期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该图解释利率差异和汇率差异的直接联系。

12. 由于税后收益等于各部分收益同时乘以(1-税率),所以对利息收入和资本收益同时征税,利率平价条件不变。如果资本收益免税,利率平价条件中的预期贬值必须除以(1-税率),外汇收益中资本收益部分要比利息收益部分的价值要高。

13. 远期贴水的计算在附录有叙述,在本题中,欧元的远期升水为(1.26 – 1.20)/1.20 = 0.05。因为在利率平价条件下,利率差必须等于欧元对美元的远期升水,所以一年期欧元存款和美元存款的利率差等于5% 。 Chapter 14

1. 实际货币总需求下降具有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具有相同的效果。如图14-1所示,货币需求曲线从L 1向内移动到L 2 表示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需求减少

是临时性的,这将导致汇率立即从E 1 贬值到E 2 ;如果是永久性的,那么就将贬值到E 3 。因为货币需求永久性减少影响了外汇市场上的预期汇率,所以产生了更大的冲击。从长期来看,价格水平上升使得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结果是:所有产品相对价格,总产出,名义利率保持不变,本币贬值幅度与货币实际需求减少幅度相同。长期货币供给和需求均衡水平为M/P 2 ,该水平下,长

E

R’ E

E* R

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

E

E

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

E”” E* Figure 13-5

Figure 13-6

E

E

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

i

E’

i"

i'

E” Figure 13-7

R

E E E E E

期利率等于初始值。货币需求永久性下降引起汇率立即从E 1 对应的点1移动到E 3 对应的点2,随着长期价格水平的上升,又从E 3 对应的点3移动到E 4 对应的新的长期均衡点4。

2. 由于人口减少会降低交易量并由此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以一国人口下降,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如果人口下降是由于家庭数目减少,那么这种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家庭平均规模的下降意味着儿童数量减少,而与成人相比,儿童对交易需求相对较少。对货币总需求函数的影响的前提是收入相对于人口保持不变,换而言之,人口变动是通过收入变动间接作用于货币总需求函数。

3. 方程14-4是M s /P = L(R,Y),货币流通速度V = Y/(M/P),因此当货币市场均衡时,V = Y/L(R,Y) 。当R 上升,L(R,Y)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当Y 上升,L(R,Y) 上升(因为实际产出的货币总需求弹性小于1,所以升幅小于Y ),函数Y/L(R,Y) 的值上升,所以货币流通速度V 上升。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的原因既可以是利率上升,也可以是收入增加。由于利率上升和收入增加一样,会引起汇率升值,所以,所以流通速度上升导致汇率升值。

4. 在任何给低能的名义利率下,国内实际GNP 的增加都会导致,反映在图14-2上就是货币需求函数从L 1 移动到L 2 ,结果是国内利率从R 1 上升到R 2 ,本币汇率从E 1 升值到E 2 。

5. 正如货币简化了一国内部经济方面的计算,在国际交易中,载体货币减少了计算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需要将其收到的不需要的货币出售以换取其需要的货币,所以越多种货币在交易中使用,交易就越接近于物物交换。在一个任何非载体货币都可以与载体货币交换交换的现成的市场上,交易过程的成本就会降低,这正实现了载体货币作为广泛接受的交换中介的功能。

6. 货币改革通常与其它政策协调来降低通货膨胀率。在改变经济政策的同时发行新货币具有一种心理作用,这种作用使得政府可以以一种干净状态重新开始并改变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具体降低货币增长的政策为依托,这种心理作用无法使得稳定措施成功。

7. 该试验中初始利率和最终利率是相等的。恢复充分就业时的货币价格比率(实际货币余额)一定要比存在失业时的初始状态要高。如果GNP 提高了,那么只有再更改的实际货币

余额水平下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才能满足。因此价格水平提高了,但升幅小于2倍。如果初始的利率低于长期均衡利率,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利率和GNP 都上升了。这种情况下,最终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初始状态,我们无法说清价格时升幅大于两倍,小于两倍,还是正好是两倍。

8. 美国1984 - 1985的货币增长率为100%*(641.0 - 570.3)/570.3=12.4%,巴西的货币增长率为100%*(106.1 - 24.4)/24.4=334.8% 美国的通胀率为3.5%,巴西为222.6%。美国实际货币余额的增长约为12.4% - 3.5% = 8.9% ,巴西约为334.8% - 222.6% = 112.2% 。与巴西相比,美国价格水平变动相对于货币供给变动很小,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价格水平更具粘性。美国价格水平变动相对货币供给水平变动=3.5/12.4)*100%=28% ,巴西这一数字为(222.6/334.8) *100%=66% 。但是,货币增长和价格水平上涨的巨大差异在两国都存在,从短期来看,这使得货币中性假说受到质疑。

9. 巴西1985年的货币流通速度1418/106.1=13.4 ,美国为4010/641=6.3, 货币流通速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持有克鲁扎多相对于持有美元的机会成本。不同的成本的原因在于高通胀率侵蚀了闲置的克鲁扎多的价值,而美国相对温和的通胀率对美元价值的影响就小得多。 10. 如果货币供给在短期内提高了实际产出,那么交易暂时的上升对货币需求增加使得货币需求曲线向外移动,(货币需求的上升)减少了利率的降幅。在图14-3中货币供给线从 M 1/P 移动到M 2/P 货币需求曲线从L 1 移动到L 2 。由于产出增加引起的需求曲线的外移使得利率由R 1降到了R 2,而非更低的水平R 3。由于当产出增加使利率的降幅减少,汇率的贬值幅度也减少了:从初始的E 1降到E 2而非图中的E 3。不论汇率是在E 2 还是E 3 ,从长期来看最终都要升值到E 4 ,差异在于:如果Y 展示增加,那么汇率超调就小得多。注意:Y 暂时增加意味着我们仍然要移动IP 曲线,这是因为Y 恢复正常水平时,LR 价格等量移动了,并且在两种情况中,M 室等规模增加的。Y 的永久性增加与其价格的小幅上升和IP 曲线的小幅移动。

如果新的短期汇率低于长期水平,那么缺调就有可能发生。如果GDP 升幅如此之大,以至于利率不降反而升,只有在这种货币供给增加反而引起利率上升的条件下,缺调

才会发生。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一般认为M 增加之所以会使产出增加,是由于其降低了利率。所以,一般说来,我们认为Y 的作用不可能之大,以至使R 上升。 Chapter 15

1. 相对PPP 预言,汇率百分比变化等于不同国家间通胀率之差。根据相对PPP ,瑞士法郎/卢布=5%-100%=95%,即下降95%。

2. 国内贸易品相对于非贸易品需求增加,非贸易品价格升高,从而提高了国内的价格水平,导致本币实际升值。配合第三章的分析,在本例中,出口商的利益确实受到了损害,但是不同愿意导致的本币升值对出口商收入的影响各不相同。对本国出口品的外国需求增加,会既会引起本币的实际升值,又会使出口商受益。类似地,出口行业生产力增长也有可能在是出口商受益的同时使货币升值。如果我们考虑

R

E E 1 E 2

(M 1E 3E 2

E 1

(M 2E 4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汇率上升,由于出口产品价格上升造成的国外需求减少,这会明显损害出口商利益。一般来说,要解释汇率变动的冲击,我们需要知道汇率变动的原因。

3. (a)由于(本国)非贸易品相对于(外国)贸易品的价格上升了,本国消费者偏向非贸易品上的消费引起实际汇率升值。(实际汇率可以表达为外国贸易品相对于本国非贸易品的比值)。

(b)由于国外居民将需求转向本国的出口品引起的本国出口品的过度需求,本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本国实际汇率升值。

4.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英镑/美元汇率的调整要抵消战争期间两国通胀率的差异。因此,央行要比较两国战前和战后的CPI,如果美国的价格水平上升了10%,而英国为20%,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英镑/美元汇率必须比战前高10%,也就是说,英镑兑美元贬值10%。如果忽略战后各国生产率,产量或产品相对需求的变化,那么基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比较将失效。一般说来,一国经济在战时会发生结构性剧变,比如,工厂转入战时状态(或由于轰炸)会导致生产率大幅度下降。这会导致英镑的实际贬值,也就是说战后的英镑/美元汇率比起战前,上升幅度超过了10%。

5. 英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序列显示:从1976年到1981年,英镑升值,其后则贬值。注意到油价上涨始于1979年初,其后的升值最为剧烈;1982年油价疲软之后的贬值也是最为剧烈的。油价上升提高了石油出口商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需求。劳动力流向石油生产部门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了供给,这也造成了实际汇率的升值。当然,有价下跌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油价不是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唯一因素,除此外,还有撒切尔首相紧缩的货币政策。)

6. 报告之谜在于:与简单市场均衡分析相反,当市场获悉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预期水平时,利率上升了(低于预期水平则相反)。由于高通胀的结果是预期汇率贬值,如果这种现象是由高通胀引起的,那么我们预期美元对外币将会贬值。正如前面章节所示,预期汇率贬值引起即期汇率贬值。但是,如果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采取紧缩政策以调整过高的货币增速,那么更高的名义汇率反映了由于银行调低高能货币供应量预期所引起货币供给减少。本例中,我们预期美元升值。因此外汇市场帮助我们区分了该现象的两种解释。实际上,Engel和Frankel 发现,在80年代初,当出乎预期的货币高增长被公布后,美元趋向于升值;反之,则贬值。这表明了关于美联储行为的市场预期可能会引起名义利率的上升。

7. 货币需求的永久性变动会改变长期均衡状态下的名义汇率。由于实际汇率没有改变,我们可以使用货币分析法的方程 E = (M/M*)·{L(R*,Y*)/L(R,Y)}。任何名义利率下货币需求的永久性增加都会导致长期均衡状态下的名义汇率的同比例升值。从直观上看,任何短期名义平衡价格水平必然低于货币市场长期均衡时的水平。相反的情形则发生在货币需求永久性减少时。实际汇率取决于相对价格水平和生产力条件,而这两者都不受长期价格水平变动影响。

8. 如果捷克人对本国产品相对于波兰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从波兰到捷克的永久性转移支付的开支影响会使克朗(捷克货币)相对于zloty(波兰货币)实际升值。2

9. 克朗的实际升值将导致其名义升值。

10. 由于对外国出口品(世界相对)需求减少,对本国产品相对需求增加,在长期,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在货币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长期,本币也会名义升值。

11.实行关税的国家由于平衡时国内开支的增加,使得对进口品的消费也增加了,但实行配额的国家进口则没有上升。如果两国实际汇率升幅相同,实行配额的国家会对进口品产生过度需求,因此,实行关税的国家实际升值幅度更大。

12. 给定两国间预期通胀率的差异,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贬值幅度的永久性增加会导致名义汇率的永久性增加,与其贬值率的增加引起即期汇率的贬值。

13. 假设经济体中实际汇率临时上升了,也就是说的汇率升值且在将来会贬值至原水平。根据实际利率平价条件,预期实际利率上升引起实际汇率升值。如果预期通胀率不变,名义利率将和实际汇率一起上升。如果实际汇率现期升值的效应超过了其预期贬值的效应,那么名义利率也会升值。

14. 预期实际利率的国际差异反映了预期实际汇率变动,如果美国预期实际利率为9%,欧洲为3%,那么预期美元对欧元将贬值6%。(假设利率平价条件保持不变)。

2英文版答案中把捷克货币和波兰货币弄反了。

《国际经济学》篇章精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1章绪论 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 单选 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经济增长 B经济自然增长 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是(D) A经济结构的变革 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 C经济自然增长 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 A社会分工 B国际分工 C产业内分工 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 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 B国际分工 C商品跨国界流通 D开放经济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单选 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3.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则(D)。 A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 B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 C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制造大量出口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 C本国比贸易伙伴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 5.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简答: 1.请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评价绝对利益说 P20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揭示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按照绝对利益学说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贸易的参与者与整个世界会因此而获得利益。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际贸易中的某些规律,为产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在实践中运用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前提: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人国际市场。如果一国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对象国,该国便不具备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获得。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实际上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境地:如果没有超过贸易对手的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该国便被排除在国际贸易的大门之外,或者在贸易中本国的生产部门将被对方的竞争击垮。显然,世界贸易的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普遍地符合斯密这样的假设。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罗伯津斯基定理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 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3.产品生命周期 答: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 答: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5.市场内部化 答: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6.黄金输送点 答: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7.要素禀赋 答:要素禀赋,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 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8.比较优势 答: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 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 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 比较优势来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 益。 9.人力资本 答: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然们通过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 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10.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简而言之便是“美元

国际经济学答案答案中文版

Home's PPF 200400600800200400600800 Q apple Q banana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2a.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最新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国际经济学答案中文版(人大版)

Chapter 2 Chapter 12 1. 正如题目中所说的,GNP只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如果从GNP中减掉中间产品进口并加上中间产品出 口,那么就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以卖给丰田公司和通用汽车的美国钢铁为例,卖给通用汽车的钢铁由于其价值已经包含在美国生产的汽车 中,因此不应再计入美国GNP;由于丰田的产值计入日本GNP,卖给丰田的钢铁的价值不再以成品形态计入(日本)国民收入账户。日本 的GNP则应扣除这些钢铁的价值,因为这是美国生产要素的报酬。 2. 等式2可以写成CA = (S p - I) + (T - G),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及预算赤字几乎没有影响。若这些变量没有受影响,那么征收的关税或进口配额无助于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赤字)。但是贸易壁垒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是柄双刃剑,例如,收关税保护的行 业的投资上升会恶化经常账户(有时关税确实被证明是正当的,因其为国内落后行业升级技术装备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关税导 致的进口半产品成本上升,某些行业的投资可能下降。一般来说,永久性关税和临时性关税具有不同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预测关税 以何种方式影响经常账户需要从一般均衡,也就是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3.(a)购买德国股票借记美国金融账户;由于开支票减少了他在瑞士银行的付款要求权,所以当他用瑞士银行的账户开出的支票支付时, 则贷记金融账户。在该案例中,美国人用持有的一种外国资产换取了另一种外国资产。 (b)购买股票借记美国金融账户,贷记则发生于德国售股者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而该银行又把钱借给德国进口商(贷记美国经常账 户)或购买美国资产的公司或个人(贷记美国金融账户)。德国银行的某些行为最终将贷记美国国际收支账户。 (c)法国政府通过出售美国资产,即它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借记美国金融账户。法国公民购买美元后,如购买美国 商品,则贷记美国经常账户;如购买美国资产,则贷记美国金融账户。 (d)假设发行旅行支票的公司使用它在法国的支票帐户进行支付。当它为这顿饭向法国饭店付款时,借记美国经常账户。旅行支票的发 行公司必须出售(美国的)资产(即减少在法国支票帐户上的存款),该公司在法国资产的减少意味着贷记美国金融账户。 (e)由于没有市场交易,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借贷双方都没有变化。 (f)离岸交易没有计入在美国国际收支。 4. 购买电话录音机分别借记纽约州,贷记新泽西州的经常账户;当新泽西公司把钱存到纽约银行时,分别贷记纽约州,借记新泽西州的 金融账户。如果交易使用的是现金,那么两州金融账户的变化仍与前述相同:新泽西州获得了美钞(从纽约进口资产,借记金融账户); 纽约州失去了美钞(出口钞票,贷记金融账户)。 5. (a)由于非央行渠道的资本流入只能以弥补经常账户5亿美元的赤字,因此Pecunia国际收支余额(官方结算余额)是-5亿美元。由 于国家要为1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因此Pecunia的海外净资产下降了10亿美元。 (b)对Pecunia国的外汇储备稍加研究,我们发现Pecunia的央行无法通过私人资本流入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只有在外国中央银行 购进Pecunia资产的情况下Pecunia央行才可以避免动用5亿美元外汇储备来弥补经常账户赤字。Pecunia央行失去了5亿美元的外汇储 备,在国际收支账户中则体现为官方资本流入。 (c)如果外国官方资本流入是6亿美元,Pecunia就拥有1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换而言之,Pecunia只需要10亿美元弥补经常账户 赤字,但是却有10亿美元流入。因此Pecunia央行必须对外借出1亿美元以增加其储备。外国央行购买Pecunia资产的行为在其国际收 支账户中表现为资本流出,是借方项目。其中的基本原理是:这些交易导致了外国对Pecunia出售资产进行的支付。 (d)与央行间交易相伴的是,Pecunia金融账户显示外国在Pecunia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增加了6亿美元(贷记Pecunia金融账户,资本 流入),Pecunia在外国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借记其金融账户,资本流出)增加了1亿美元。因此,10亿资本的净流入正好弥补了经常 账户赤字。 6. 从长期来看,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都是不能接受的。有些情况下,赤字是合理的,例如,为提高未来的国民收入而借款提高当前生产 能力。但是,对于任何时期的经常账户赤字,必然要有相应的时期支出少于收入以偿还外债。在没有特别的投资机会时,对于一个经济体 来说最好的情况莫过于长期的消费和支出相当。 一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会随着国际收支差额变动而变动。央行使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外汇储备不足会限制央行干预或固定汇率的能 力。对于一些国家而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当它们向国外贷款出现困难时,央行的储备就成了保持消费和投资的重要力量。高水平的 外汇储备还可使潜在的外国投资者确信该国是信誉卓著的。 7. 官方结算余额,也叫国际收支平衡,显示了像美联储和财政部这样的美国政府机构持有的外汇储备相对于外国政府机构持有的美元储 备的变动。该账户提供了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程度的部分描述。例如,德国联邦银行购买美元并存在它在伦敦的欧洲美元账户中,虽然这 笔交易是外汇干预的一种形式,但它并没有体现在美国官方结算余额中。当伦敦银行将这笔存款贷记他在美国的账户时,这笔交易就体现 为私人资本流入。 8. 如果金融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盈余超过经常账户赤字,那么一国可以既有经常项目赤字又有国际收支盈余。国际收支盈余=经常账户盈余 +资本账户盈余+金融账户盈余。例如,如果经常账户赤字为1亿美元,资本账户盈余为1.02亿美元,那么国际收支盈余为0.02亿美元。 本问题可以作为第十七章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的引言。在80年代的头几年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干预外汇市场,课本上结果是国际收支差额 为0,而实际数字则显示在82年到85年有少量的国际收支盈余。这些年份有达尔的经常账户赤字,因此,在这些年里,美国的资本流入 超过了经常账户赤字。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内部资料)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内部资料)

————————————————————————————————作者:————————————————————————————————日期: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2、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23、如果瑞士旅行鞋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24、自由贸易总是一种比征收关税更好的政策。 25、从量关税的优越性之一是其保护价值量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保持同步。 26、关税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最优的,但对全球来说不会是最优的。 27、关税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要大于它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 28、与关税相比,配额给政府官员以更大的管理灵活性。 29、只要进口许可证是被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就与关税相同。 30、如果一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很少,它就会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配额。 31、对于进口国来说,自愿出口限制比进口配额效果更差。 32、自愿出口限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 33、对症规则(specificity rule)认为,关税通常不是纠正一国经济中扭曲的最佳方法。 34、贸易保护的国防理论和国家荣誉理论基本上是次优的。 35、如果“learning by doing”意味者今天更多的生产会使未来的成本降低,那么最好的政策就是实行保护性关税。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包括两种具体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广义的国际收支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 二、简答题 试画出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答:出口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国的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地增长,但结果不仅使该国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而且该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也出现下降,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贸易条件变化前,该国生产均衡点为A,消费点为C;由于该国传统出口产品X 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使得该国贸易条件恶化,此时,生产点变为A’,消费点变为C’。由图中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使得它的福利水平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成为“出口贫困化增长”。 产生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主要有:(1)该国在该种出口产品的出口量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当其出口大幅度增加时,会导致世界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大幅下跌。(2)该种产品的需求国的需求弹性很低,当产品价格降低时,需求是并不会相应大幅增长。(3)该国经济结构十分单一,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时候也不能压缩出口,而是进一步扩大出口量从而保持一定的出口收入。 试说明国际贸易中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 答:这是解释列昂惕夫反论的观点之一,它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生产过程的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就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生产的产品。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国内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即如果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替代弹性差异很大,以至于两种等产量曲线相交两次,那么,可能产生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即一种产品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就无法根据H-O的模式预测贸易模式了。

国际经济学英文题库(最全版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英文题库 Chapter 1: Introduction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ducts are not produced at all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offee, tea, cocoa B. steel, copper, aluminum C. petroleum, coal, natural gas D. typewriters, computers, airplanes 2. International trade is most important to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A. the United States *B. Switzerland C. Germany D. England 3. Over time, th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of nations has: *A. grown B. diminished C. remained unchanged D. cannot say 4. A rough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of a nation is given by: A. the size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B. the percentage of its population to its GDP *C. the percentage of a nation's imports and exports to its GDP D. all of the above 5.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s greater for: *A. small nations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八版上册课后答案

Overview of Section II: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Section II of the text is comprised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8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Chapter 9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Chapter 10Trade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apter 11Controversies in Trade Policy n Section II Overview Trade policy issues figure prominently in current political debates and public policy discussion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this section of the text are concerned with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and the arguments for free trade and managed trade. The second two chapters consider these concepts in the context of specific sets of countries that face common problems. Throughout, the use of case studies provides the student with real world examples that clearly illustrate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Chapter 8 discusses various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including tariffs, quota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and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 effects of these policies on prices and trade volumes are determined 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he chapter reviews the analytical tools of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and uses these tools to consider the welfare effects of various protectionist measures. The specific incidents of trade restrictions presented as case studies include import quotas on sugar entering United States market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on Japanese autos, and oil import quotas. Chapter 9 presents the set of ideas known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theory. These ideas enable you to understand why certain trade restrictions exist, despite the force of general economic arguments which suggest that they reduce aggregate welfare. Possible motivations for trade restrictions are identified as those which increase national welfare, such as the optimum tariff, and those which foster either income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及答案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的产量。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 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 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 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 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 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 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 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国际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试卷(A)国际经济学一、选择题(2x15=30,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dx、sx、dm和sm分别代表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进口产品的需 求弹性和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1 dx+sx>1 B.||A.|dx+dm|>1 .|sx+sm|C.|dm+sm|>1 D) 2. “贫困化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C.国家的消费 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3、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 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致( .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A .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 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B 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生产出口品 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 生产要素增长会(4 .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B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C D.使贸易规模缩减)5、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本币价值负相关的变量是(.外 国国民收入A.本国国民收入 B C.外国的利息率 D.外国货币 供给、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6 ) BA.重叠需求理论.规模 经济理论.要素禀赋理论C D.相互倾销理论 7、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效应不包括() A.货币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 C.货币幻觉效应 D.贸易条件效应、世界贸易组织WT)是关贸总协定主持的 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 .多哈回.乌拉圭回 .东京回.安纳西回 、成员国间实行自由贸易优惠协定并统一外部关税,但成员国间要素尚未实现自由流动是 A.自由贸易 B.关税同 C.共同市 D.经济联 1、在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中,强调技术外溢和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是 .李斯特标.肯普标 .穆勒标.巴斯塔布尔标 1、根据蒙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当一国失业和逆差并存时,为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应采取的 政策搭配是 .紧财政、松货.松财政、松货 .松财政、紧货.紧财政、紧货 1、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 .降低关税壁.高估本币价 .放松外汇管.减少非关税壁 1、征收进口关税对于进口国来说 .不利于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 .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一、(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二、 三、 四、编辑整理: 五、 六、 七、 八、 九、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十、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 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 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十一、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的全部内容。 十二、

十三、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 2、评价: 贡献: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局限性: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b、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c、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十四、结合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以美元为本币,请画图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将如何变动。 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美国的货币市场决定美元的利率,美元利率则影响维持利率平价的汇率.所以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会导致美元相对欧元的贬值。但美元供给的变 动对长期利率和实际产出没有影 三、什么是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速通货膨胀”,是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指流通货币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加速上升,整体物价水平以极高速度快速上涨的现象,使民众对货币价值失去信心。由于货币的流通量增加快速,使货币变得没有价值时,人们会急于要以货币换取实物,人心惶惶的结果只会更加速通货膨胀的恶化,整体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很快地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剧烈的汇率波动或严重的地区政治冲突,其发行的信用货币(纸币)将存在很大的风险。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一般是纸币发行过多。 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有效供给. 四、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严重违背购买力平价的情况? 1。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品 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会使得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通成本变高,从而削弱作为购买力评价理论基础的一价定律的作用机制.由于非贸易品的存在,即使是相对购买力,也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2.非自由竞争 当贸易壁垒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同时存在时,各国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弱化。 3。不同国家消费模式和价格水平计量方面的区别 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的消费方式不同,而且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预测的是价格变动而非价格水平,所以不管各国用什么样的商品篮子来定义价格水平,它都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概念,商品篮子中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可能会使得相对购买力平价无法经手不同官方价格指数的检验。 五、什么是比较优势,如何评价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