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国内外市场变化

磁性材料国内外市场变化
磁性材料国内外市场变化

磁性材料国内外市场变化

加入WTO初期的市场情况

2001年,中国加入WTO,起初,由于磁性材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生产地由美、日、西欧等工业强国转移至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此时,国际磁材市场的总趋势是中低档产品盈利少,发达国家已停止生产,转而投身于开发新一代的更高级产品。(从2000年世界高档磁性材料大生产的水平数据来看,当时多数材料的性能值已经达到理论值的80%左右,提升空间极小。)以日本为例,自19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磁性材料的产量和产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永磁铁氧体,日本1990年的产量为8.5万t,到2000年仅生产4.3万t,下降幅度高达50%。

当时欧美是世界上磁性材料的最大市场。磁性材料更新换代需要一段时间,当时中低档磁性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且竞争较弱,中国又是中低档磁性材料生产大国,中国磁性产品售价仅为国际市场上日本、美国同类产品售价的1/2~1/3。当时中国出口创汇条件极为有利。经过差不多20年的发展,现在中低档磁性材料国际市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

近年的市场情况

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生产与投资增速在工业各行业中保持先进水平,多数磁性材料应用行业出现明显的平稳增长,为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目前,国内磁性材料与器件产业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在制造环节,品牌、技术环节未形成整体突破,只有少数企业在高端产品和市场上表现为技术优势竞争。

1.稀土永磁材料产业

稀土钕铁硼永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常规性能产品企业利润极低。钐钴永磁同样类似,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全球销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此外,电动汽车,现代家电的日益普及,这些新产品都需要高性能的锂电池,而钴是生产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所以价格暴涨翻倍,钐钴稀土永磁也受到严重波及,只是因为应用特殊和市场规模较小,市场情况比钕铁硼稀土永磁稍好。

2.铁氧体永磁材料产业

铁氧体永磁有较良好的产销形势,尽管烧料需要的锶盐和钡盐及高性能铁氧体永磁添加的氧化钴等成分也大幅度上涨,但磁体价格只是小幅度上调,多数企业开工率约七八成,少数企业订单饱满充足。

3.软磁铁氧体材料产业

国内外智能手机向无线充电方式发展,以手机为标志的无线率电应用在国内市场开始趋

热并火爆发展,同时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传感器应用也快速发展,软磁材料企业整体形势良好,特殊品种订单做不过来。

从企业结构来看,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情况相对较好,中小微企业多数比较艰难,企业发展两级分化明显。

总结

纵观全行业,磁性材料行业内的市场竞争,表现在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更趋激烈,但中高端磁性制品企业中少数技术优势强、自动化水平高的企业却订单充足而且利润率较高。以铁氧体永磁电机磁瓦为例,目前,多数企业产品价格普遍在2.4万~2.7万/t之间,但行业内也有平均价格可以做到8万元/t,甚至超过10万元/t的,而且生产形势良好,利润差别

显而易见。

从国际市场看,美国是最大的国际消费市场,美国发动贸易战后,出口受到极大波动;而欧洲经济还不稳定,多个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中低档磁性材料产业在目前经济和市场环境条件下依然供大于求,随着东南亚国家制造业成本优势显现,以及美国制造业的复苏,国内外磁性材料企业在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供给与需求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供给与需求现前景分析》 《更新日期:2020年》 《灵动核心产业研究》 目录 第一章2019-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 第一节2019-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生产现状分析 (3) 一、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形势研究分析 (3) 二、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产量研究分析 (3) 三、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区域分析 (4) 四、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4) 第二节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市场容量调查研究分析 (5) 一、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容量调查研究分析 (5)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容量前景趋势预计分析 (5) 第三节中国磁性材料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6) 一、中国磁性材料不同领域消费占比分析 (6)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规模调查研究分析 (7) 三、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增速调查研究分析 (7) 四、中国磁性材料区域市场占比研究分析 (7) 五、中国磁性材料市场战略及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8) 第四节2019-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 一、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 二、疫.情对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 (9) 三、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情景分析 (12) 第二章2020-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计分析 (12) 第一节2020-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2) 一、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方向 (12)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发展空间研究分析 (14) 第二节2020-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14) 一、中国磁性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14)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15)

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钐钴磁性材料 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稀土永磁行业分析

稀土永磁产业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公司综合能力指标) 一)投资与收益能力 1.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衡量了公司应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可以看出包钢稀土给股东带来的收益率是最高的,XX钨业,中科三环及广晟有色都高于产业平均值。 二)偿债能力

1.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了公司的收账速度,坏账损失的程度,资产流动的快慢,以及 广晟有色的该项指标最高,表示公司收账速度快,坏账损失小,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较强。其他几家公司则低于产业平均值。偿债能力较弱。 2.流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后变现的能力。 包钢稀土的流动比率最高,所选五家公司均低于产业平均。鉴于银河磁体公司该比率过高,影响了平均值。故考虑实际比率,都皆在正常X围之内。 3.资产负债比率反映了总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

广晟有色有73.89%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产业平均值45.9%。当景气好时,高负债比率可以为股东带来更高的每股盈余,而在景气不好时,却会大大降低股东的每股盈余。高负债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及破产成本。因此应该视实际情况而选择合适的负债比公司。 三)盈利能力

1.净利润率指标是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乃税后净利除以营业收入之所 包钢稀土的利润率最高,而中色股份则较差。其他公司均与产业平均接近。 四)经营能力

1.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衡量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的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 包钢稀土的存货周转率极低,表明其存货变现能力较差。XX钨业也远低于行业平均。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较慢,资金使用效率低。 五)资本构成

磁性材料行业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磁性材料行业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钐钴磁性材料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 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超链】 报告摘要及目录 报告目录: 第一章钐钴磁性材料产品概述及其上下游分析15 第一节钐钴磁性材料介绍15 一、钐钴磁性材料的定义15 二、钐钴磁性材料产品的性能15 三、钐钴磁性材料的主要用途17 四、钐钴磁性材料的包装与储运17 第二节钐钴磁性材料的上游产品17 第三节钐钴磁性材料的下游产品18 第四节钐钴磁性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24 第二章2016-2022年中国钐钴磁性材料外部发展环境展望25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历史运行情况25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25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26 三、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28 第二节2016-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展望30 第三节2014-2015年中国钐钴磁性材料产业社会环境分析32 第四节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分析36 一、近年来国家以及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36 二、相关政策法规对市场的影响程度37 第三章中外钐钴磁性材料发展状况比较40 第一节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状况40 一、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历程40 二、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2 第二节国际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轨迹综述43 一、国际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历程43 二、国际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3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

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XX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XX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

磁性材料行业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业状1 磁性材料是业子行业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家业、汽业、业业、通业、业、航太、业事等业域的业用十分泛医广。业业多年的建业和业展~我已业形成了品业业全的磁性材料系~各主要业业磁性材料的业量均居世国体20 界第一位。目前我磁性材料行业已业形成了一定量的大业模骨干企业~业品品业和技业次都有了业国数档 大幅度的提升~业品业用范业正逐步向高业域业展。中的磁性材料工业借富的业源和业业力的业业档国凭丰~以及巨大的外市业支持~有一业定的业展业期。业看~中的磁性能业以中低业多国内将个体来国体档数~业然业量高居世界第一~但业业不理想。业业业示~磁材出口均价业不到业口磁材均价的一半~而业些出并口磁材业品业是相业比业高的业品。档 中目前具有磁性材料生业企业及相业的企业国家~其中业生业企业氧体家~稀土磁和体1096359金磁生业企业属体家~其余业配套业业生业企业和业助原料生业企业。226 ICBU,业业业部业有本文最业解业业网档 1

,年我磁性材料行业业品业量走业业业国2005—2012 、磁性材料行业业展前景2 中的业工业基本上保持在国氧体以上速度增业~平均每五年业量一番。目前磁性材料行业翻20%主要面业大业展机遇~一是业保业能的机遇~一是业业业业移业的机遇。成本和下游业业业的业化~造两国来 成了世界磁性材料业业业在洲,美,日本,中的业移~目前磁性材料的业量已占世界的欧国国国内 。由于世界上无其他地能业业磁性材料行业提供如此有利的生业业境~业行业向的业移成尚区国内将60% 业业期的业业。我的磁性材料工业借富的业源和业业力的业业~以及巨大的外市业的支持~微国凭丰国内从

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竞争 格局分析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组成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磁性材料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子器件、通讯、汽车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和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由于依据的重点不同,磁性材料有着不同的分类。磁性材料按应用类型分类,可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或硬磁)材料、磁存储矩磁材料、微波旋磁材料、磁敏感(磁致伸缩)压磁材料及其它磁补偿材料等。按导电性能,又可分为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和其他非金属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具体应用领域及产品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磁性材料产业链 磁性材料行业,从广义上讲,是将矿物材料或金属材料通过深加工将其变成与相关产业配套的零部件产品的制造行业,其产品不是最终的消费品,所以处于中游行业。 磁体行业产业链

永磁产品上游主要是钢铁制造,提供主要原材料铁鳞和铁红。下游行业主要有汽车、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电、电动工具和电动玩具。软磁上游产业是钢铁制造行业和化工行业,钢铁制造行业提供主要原材料铁红,化工行业提供四氧化三锰、氧化锌,氧化镍等。下游包括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电、消费电子、汽车、通讯设备、节能灯及LED等。 2013年全球、中国及横店东磁磁体产量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消费市场,这带动我国磁性材料的持速发展。2004-2012年,全球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多,中国磁性材料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的永磁、软磁产量为105万吨和50万吨左右,中

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以下是关于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 感谢您得阅读。 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一、新材料趋势 1、新材料企业总体效益状况较好,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较 强,由于每个企业所从事的领域不同,具体情况又有较大差别, 个别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皖维高新和稀土高科2003年主营业 务收入增长分别达到了63%和65%,而浙大海纳主营业务收入却为—16%。 2、新材料企业的规模得到较快发展,在所统计的52家企 业中,铜都铜业的规模最大,总资产达50亿元,规模在20 亿元以上的有13家,10—20亿元的有25家。总体说来,新材料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 间还很大。 3、在所统计的52家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铜都铜业(34.03亿元)、万杰高科(21.2亿元)、大连金牛(17.84亿元);净利润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烟台万华(2.3亿元)、铜都铜业(1.62亿元)、生益科技(1.3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红星发展(14.7 %)、中科三环(14%)、长园新材(13%)。

二、虽然新材料上市公 司近年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 些问题: 1、新材料企业中的大型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科研院所 转制而来,企业的科研实力相对中小企业而言较有优势,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大企业的经营显得过于保守,没有中小企业 灵活。 2、市场关联度小。市场上认同的新材料企业分别涉及化工、电子信息、金属和建筑等多个行业,无论是在设备、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开展多元经营比其它企业有更大的困难,由此很难规避主业单一风险。而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如北新建材、宁波韵升等,公司近几年均得到较大发展。 3、中低档产品过剩和高档产品短缺仍然是我国新材料行 业的主要特征,除了部分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生产附加值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其余企业在深加工能力方面仍然不足,面临较大的技术升级压力。 4、价格协调能力新材料行业的弱。新材料大多是原材料, 由于原料远离成品,价格协商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缺乏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利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信息材料和化工材料发展迅猛 这些公司的产品集中在电子信息材料(28家)、化工新材料(12家)、高性能结构材料(7家)、新型建筑材料(5家)等领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03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和、磁化等,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 已经转移到中国。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2.中国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某个国家或地区磁体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时,即成为“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二次大战后的美国,70年代以后的日本均堪称当时“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新世纪伊始,“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已转到中国。据统计,直到1999年,铁氧体磁体的产值始终占全球磁体总值的一半以上,堪称磁体市场的主题。2000年稀土磁体(ndfeb+smco)产值首次超过了铁氧体的,此趋势与日俱增。换言之,稀土磁体在21世纪将唱主角。代表当今磁体最高性能的ndfeb稀土永磁的80年代初问世时,正好赶上计算机产业的微型化,故该磁体立即成为制造诸如磁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设的关键材料。ndfeb更广泛用于各类音响/影像等消费电子器件中,90年代以来在全球迅速普及的移动通讯设备—手机也离不开ndfeb的重要贡献。钕铁硼专利[1] 钕铁硼硬磁制造方法分为烧结和粘结两种,专利所有者分别为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日本)和麦格昆磁(mq)公司(美国)。同时mqi公司又是全球唯一的粘结钕铁硼原材料(磁粉)供应商。其在欧洲和日本的成分专利和生产制造工艺专利均已经失效,美国的专利在06年和07年分别失效。在中国制造、销售和使用钕铁硼磁体并不涉及任何专利问题,但是其产品不能出口到专利覆盖区,否则构成侵权。中国拥有住友与mqi覆盖全球的专利许可的烧结ndfeb

纳米粉体材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基本情况.doc

报告概要 行业评级:纳米粉体新材料行业推荐 行业内重点公司推荐:广东羚光 行业分析师:袁熠 执业证编号:S123011470019 电话:(021)64318677 Email:YuanYi@https://www.360docs.net/doc/fe12440813.html, 纳米粉体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公司属于金属制品制造业,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其各地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MICRO-NANO TECH-NOLOGY ,英文缩写为CSMNT )是全国范围纳米行业的自律性管理 组织,其主要筹办各种学术活动,包括组织各种学术会、展览会、战略研讨会、 国际交流等等,为我国微米纳米技术的计划与规划、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内外各界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人员和 单位的交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交流平台。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是江苏省内的新材料行业自律性组织,协会由全省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经济组织自愿组成,是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全省性、行业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主要 开展新材料产业全面调查,研究发展趋势,参与制定新材料产业规划和产品技术、质量行业标准,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产业体制和技术创新,促进新材料企业

持续发展,为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目前,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行业的管理仅限于宏观管理、政策性引导,行业协会进行指导性管理,公司自主从事业务发展、内部管理 和生产经营。纳米材料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和交易方式上, 政策壁垒已经完全消除,企业可以自由进入,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国家不干预企业产品定价,行业运作已经充分市场化。 2、行业主管法律法规 (1)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相关法规: 序号法律法规名称发布单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全国人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人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国人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家计量局 (2)国家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与纳米材料有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序号行业标准名称编号 1 纳米材料术语GB/T 19619-2004 2 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 射线小角散射法GB/T 13221-2004 3 气体吸附BET 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GB/T19587-2004 4 纳米镍粉GB/T 19588-2004 5 纳米氧化锌GB/T 19589-2004 6 超微细碳酸钙GB/T 19590-2004 7 纳米二氧化钛GB/T 19591-2004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公司处于前沿技术细分行业,公司产品主要运用于片式元件(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新能源等领域,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属于 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有: 2016 年6 月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姜娟1,杨秋平1,朱明原1,李瑛1,罗阳1,2 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IEEE永磁技术委员会委员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03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着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着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和、磁化等,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 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 已经转移到中国。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2.中国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 某个国家或地区磁体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时,即成为“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二次大战后的美国,70年代以后的日本均堪称当时“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新世纪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doc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2003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和、磁化等,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 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 已经转移到中国。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2.中国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 某个国家或地区磁体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时,即成为“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二次大战后的美国,70年代以后的日本均堪称当时“全球磁体产业

磁性材料在汽车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与市场分析

磁性材料在汽车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与市场分析

1 汽车电子的发展对磁性材料的要求 通常地,对汽车用磁性材料的要求是各类电机对永磁材料的要求。永磁材料在电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汽车永磁电机中的应用占总产量的比重较大(如发达国家50%左右铁氧体永磁材料用于电机磁瓦,其中70%用于汽车电机),这主要是因为永磁电机比励磁电机结构紧凑、体小量轻、效率高、工作可靠等。永磁体性能对永磁电机的性能、体积有很大的影响。用作永磁电机的磁体,一般要求有高的磁性能,从而产生较大的气隙磁场;磁性能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有较高的工作温度,以防止高温下退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较低廉的价格。根据永磁电机的种类和结构不同,选择永磁体时考虑的出发点也不同,汽车用永磁电机,一般从价格上考虑较多,故多选用铁氧体磁体,高性能的稀土NdFeB磁体,由于其磁性能高,磁体的体积就相应地做得较小,随着稀土永磁价格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汽车电机采用NdFeB稀土永磁材料。 永磁体装在电机上时,要与电机转子或定子产生一定距离大小的气隙(一般为0.5~1mm)。因此必然在气隙两侧永磁体的表面上产生磁极,这种磁极在磁体内部产生一退磁场,其方向与原来磁化时的外磁场方向相反,而且气隙越大,退磁场越强。这就是说永磁体是处于退磁场作用下进行工作,而且就工作在退磁曲线的某一点上,所以希望永磁体在退磁场作用下仍能保持高的磁感应强度,即要求HCB要大,HCB越大表示抵抗退磁场作用能力越大。衡量永磁材料在电机中应用的关键因素是:剩磁(Br)、矫顽力(Hc)、磁能积(BH)m、退磁曲线形状、磁体的温度稳定性,尺寸、体积与重量、制造成本等。 汽车永磁电机对永磁材料的一般要求: 1、高的HCB,才能保证电机输出所需的磁动势,使电机工作点靠近最大磁能积,充分利用磁钢的能力; 2、高的Br,才能确保电机有较高的转速、大的输出扭矩和大功率; 3、高的HCJ,可保证电机较强的过载、退磁及抗老化、抗低温能力; 4、高(BH)m,(BH)m越高,表示永磁体在电机中实际运行的工作系数越好; 5、磁通量Ф越大越好,这将极大地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 随着汽车电机向轻量、小型、高效率化发展,要求磁体厚度越来越薄,为保证磁性能的稳定性和电机输出功率、电压的稳定性,对HCB和HCJ要求更高。 表1 汽车各部位的最高温度 汽车部位最高温度 ①盖板下——发动机150℃ ②——仪表板140℃ ③底盘85℃ ④外部121℃ ⑤内部——仪表板(顶部)113℃ ——仪表板(其它部位)85℃ ⑥——底面85℃ ⑦——尾部面板107℃ ⑧装货室85℃ 根据电机在汽车上不同的位置、结构和作用,对永磁材料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比如汽车各部分温度不同,对所用材料的耐热要求也不同,耐热标准一般是指不可逆退磁小于3%。这样就要求材料有高的内禀矫顽力。这是由于磁性元器件关系到汽车正常运转和各功能的实施。因此耐热性是防止交通事故,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表1列出了汽车各部位的最高温度。

2016-2020年钐钴磁性材料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钐钴磁性材料 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磁性材料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1313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磁性材料行业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1313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办公设备市场是磁性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如在计算机方面,磁性材料应用于扬声器、吸附磁体等中低端领域,以及硬盘驱动器音圈(VCM)、光盘(DVD、CD-ROM)驱动器主轴等高端领域,同时其在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其它办公设备中均被广泛利用。 未来,我国办公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多功能性方面发展。计算机方面,工信部指出,正在积极引导三网融合与信息化工程和行业应用相结合,带动相关技术、产品、软件的研发和生产,使得VCM的市场空间增大,进一步拉动支撑VCM的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的增长。而复印机方面,未来几年中国复印机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会持续处在被多功能一体机挤压的强大竞争压力之下,其产量不会有大的提高,基本维持现有水平,质量方面向复合化、多功能发展。预计未来5年办公设备对磁性材料的需求将保持年均8%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种需求的拉动主要来自计算机的快速发展。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对磁性材料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磁性材料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磁性材料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磁性材料技术标准、磁性材料市场规模、磁性材料行业潜在问题与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磁性材料行业投资价值、磁性材料效果效

2016-2020年钕铁硼磁性材料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钕铁硼磁性材料 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新型磁性材料的发展

新型材料的发展与前景 ——主要介绍新型磁性材料的发展 xxx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xxx班18号341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磁产业的发展及现状。磁性材料主要包括永磁材料、软磁材料、信磁材料、特磁材料等,覆盖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在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永磁铁氧体技术、非晶软磁材料技术、软磁铁氧体技术、微波铁氧体器件技术、磁性材料专用设备技术等领域,全球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群。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 【关健词】新型材料磁性材料软磁材料永磁材料磁性材料行业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材料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新材料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到2015年要建立起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2020 【1】年,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产品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其中,新型磁性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一)先进高分子材料 特种橡胶。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扩大规模,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70%。扩大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R)、异戊橡胶(IR)、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生产规模,加快开发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卤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耐寒氯丁橡胶和高端苯乙烯系弹性体、耐高低温硅橡胶、耐低温氟橡胶等品种,积极发展专用助剂,强化为汽车、高速铁路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的高性能密封、阻尼等专用材料开发。 工程塑料。围绕提高宽耐温、高抗冲、抗老化、高耐磨和易加工等性能,加强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研发,扩大国内生产,尽快增强高端品种供应能力。加快发展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醚(PP0)和聚苯硫醚(PPS)等产品,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自给率。积极开发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新型聚酯、特种环氧树脂和长碳链聚酰胺、耐高温易加工聚酰亚胺等新产品或高端牌号。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巩固有机硅单体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硅聚合物产品。着力调整含氟聚合物产品结构,重点发展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