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

一、计算题

1.直接写数:

7 × 314 = 37 ÷ 6 = 45 ÷ 54 = 1.6 ÷ 0.7 = 1÷3×13

= 514 ÷ 514 = 18 ÷ 52 = 13 × 0.15 = 37 ÷ 78 = 12 ×13 ÷13 ×12

= 2.精简巧算:

( 56 + 38 )× 48 1214 ÷ 25 5978 ÷ 177 817 ÷23+123 ×917

3.脱式计算:

165 × 3 ÷ 45 259 ÷ 54 ÷ 45 (59 -12 ×13 )÷ 56

4.巧解“密码”:

34 :X = 56 X - 23 X = 29 4÷ 23 X = 25

5.列式计算:

①56除以8个 29

的和,商是多少?

② 一个数的 23 是60,这个数的 79

是多少?

二.填一填,我能行!

1、50的( )( ) 是35;12 米是( )米的45 ;( )米是12 米的45

。 2、234 小时=( )小时( )分 3425

吨=( )吨( )千克 3、4÷5 = ( )15 = 28( )

= 12 :( )=( )[小数] 4、 16 与 58 的比值是( ) 。 13 吨 :6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35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米,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6、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相当于女工的

( )( )

;女工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 )( ) 。 7、单独行完同一段路,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4小时。甲、乙两车的时间比是( : ),速度比是( : )。

8、青菜和芹菜的单价比是3:7,而重量之比是5:4,那么青菜和芹菜的总价之比是( )。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2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① A ÷25 ② A ×25 ③ A ÷125

2.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 14

,就是把这个数( )。 ① 缩小4倍 ② 扩大4倍 ③ 缩小 14

3.在200克盐水中,含盐40克,盐与水的比是( )。

① 1 : 6 ② 1 : 5 ③ 1 : 4

4. 甲数除乙数的商是0.4,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①0.4:1②5:2 ③2:5

5、甲乙两筐苹果各24千克,从甲筐取出4千克放入乙筐,这时乙筐里的苹果

比甲筐多( )。

① 13 ② 25 ③ 27 ④ 67

四.解决问题:

1.某工厂有女职工1008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 611

,全厂职工共有多少人?

2.一本故事书240页,小红4天看了全书的 23

,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果园里有桃树80棵,是梨树的 45 ,梨树又是苹果树的 23

,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4.学校买来370本故事书,先拿出100本捐给“希望工程”,剩下的按4 :5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4分)通过_________并且_________都在_________的线段叫做直径. 2.(4分)当π取3.14时,16π=_________,48π=_________. 3.(4分)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_________. 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_倍. 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M,它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7.(2分)用一条长9.42分M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8.(4分)甲圆半径是2厘M,乙圆的半径是5厘M,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M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M,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 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_________. 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_________. 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_________. 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_________.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2分)π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 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 B.157:2 C.π:4 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 πr+r B. πr+2r C. πr D.πr+2r 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M)(12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A C D E 甲 乙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仔细填空:(每空1分计18分) 1.据统计,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28925482人,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人,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人。 2.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 )。 3.在 3 1 、3.3、33.3%、0.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12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米。 6.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4 :1,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7.把1.2千克∶24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宿迁到南京大约2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 9.一个圆锥形容器盛满水,水深为18厘米。将圆锥形容器的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为( )厘米。 10.“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凌 晨7时23分安全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 )小时( )分。 二、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如果a×b=0,那么( )。 ① a=0 ② b=0 ③ a 、b 都为0 ④ a 、b 中一定有一个为0 2.1、3、7都是21的( )。 ① 质因数 ② 公约数 ③ 奇数 ④ 约数 3.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43,从第二根上截去4 3 米。余下部分( )。 ① 无法比较 ② 第一根长 ③ 第二根长 ④ 长度相等 4. 在右图的三角形ABC 中,AD :DC=2:3,AE=EB 。 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是( )。 ①1 :3 ②1 :4 ③2 :5 ④以上答案都 不对 5.某校六一班有45人,男女生的比可能是( ) ①3:5 ②3:2 ③4:3 三、认真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缩小了10倍。( ) 2.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配成盐水,盐水的含盐率是5%。( ) 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 :1。( ) 4.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 ) 5.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3 2。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试卷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评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从()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2、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3、在同一个圆内,有()条直径,有()条半径;直径的长度都是半径长度的()倍。 4、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 (),通常用字母()表示。 5、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 6、已知圆的直径d,周长C=();已知圆的半径r,周长C=()。 7、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二、选择。(8分) 1、()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A.直径 B.圆心 C.半径 D.周长 2、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 A.正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圆 D.长方形 3、一个圆知道它的周长,要求面积,必须先要求出圆的()。 A.直径 B.半径 C.圆周率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面积()。 A.扩大3倍 B.扩大9倍 C.缩小3倍 D.缩小9倍

5、一个圆的周长是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A. 2 B. 3.14 C. 1 三、判断。(5分) 1、圆周率的值是。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直径是7厘米的圆比半径是4厘米的圆大。 4、在圆内,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 5、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四、计算。(30分)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12分) ① ② ③ 2、求下面各圆或圆环的面积。(18分) ② ④ 六、动手操作。(10分) 1、 2、画出以下图形的所有对称轴。(5分) 七、解决问题。(30分) 3、一种自行车的轮胎外直径是0.8米,每分钟转动60周,每分钟能前进多少米 4、学校草地上有一个自动旋转洒水器,射程是20米,这个洒水器最多可以淋到多少平方 米的草地 6dm 9m d=8m 8cm 2m 6m 5m 2dm 3dm 在右边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并用字 母标出它圆心、半径和直径。(5分) 1、一个圆形花坛,半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根圆形柱子的周长是6.28米,这根柱子的直径是多少米 ( ) ( ) ( ) ( ) ( )

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北京到武汉的铁路长约1229() A.千米B.米C.分米D.毫米 2.下面4个关系式中,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x+1)y=6B.×x=×3 C.3x=5y(x、y均不为零)D.x﹣y=0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底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3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A.6倍B.12倍C.24倍 4.一个三角形中,∠1=50°,∠2=8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等边B.等腰C.钝角 5.在下面()箱中任意摸一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A.B. C. 6.下面四个数中,最接近0的数是() A.0.05B.﹣0.25C.0.5D.﹣1 7.已知=1.2,=1.2,则x和y比较() A.x大B.y大C.一样大 8.5里面有20个() A.B.C.D. 9.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那么另一个肯定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 10.某农业科研所试验培育了一批树苗.成活的有100棵,成活率大约是95.4%,科研所一共大约试验培育了()棵树苗.

A.95B.100C.105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1.a是整数,它的倒数是.(判断对错) 12.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判断对错) 13.从今年到北京承办奥运会的那一年之间(包括那一年),一共有两个闰年.(判断对错)14.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5、6、7.小红和小明用这三张卡片轮流摆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摆出的三位数是奇数就是小红赢,否则小明赢.小红赢的可能性是.(判断对错) 15.在一个比中,当后项大于1时,比值一定小于前项.(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6.在○里填上“>”、“<”或“=”. 59000○6万 458000000○4亿. 17.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5cm,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18.两质数的和是10,他们的积是2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3,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度,按角分它是三角形,按边分它是三角形. 20.用一段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如果圆锥的体积是30dm3,那么原来木料的体积是.21.图书角有45本书,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有本. 22.在50,40,29,50,50,60,34,69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众数是. 2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5:3:2,其中最小的一个角是度,这是个角三角形.24.一个书法小组有学生20人,其中女生有7人,女生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男生有人,男生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 25.李刚到家具城买了椅子和凳子共19把,每把椅子35元,每把凳子20元,共付现金440元.椅子买了把,凳子买了把.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6.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1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 1a ;非零整数 a 的倒数为 1a ;分数 b a 的倒数是 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 圆 单元测试卷 (内含2套均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圆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一、填空题。(共23分) 1、一只羊栓在一块草地中央的树桩上,树桩到羊颈的绳长是 3米。这只羊可以吃到( 28.26)平方米地面的草。 2、一根 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是30厘米的圆,(接头处不计),还多( 0.116)米,围成的面积是( 0.2826 )平方米。 3、一种钟表的分针长5厘米,3小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94.2 )平方厘米。 4、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走了(125.6 )厘米。 5、一圆形水池,直径为30米,沿着池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最多能栽(18)棵。 6、一个圆的半径6分米,如果半径减少2分米,周长减少(12.56 )分米;面积减少( 62.8 )平方分米。 7、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 )倍 8、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 3 )倍;面积扩大(9)倍。 9、小圆半径6厘米,大圆半径8厘米。大圆和小圆半径的比是(4:3 );直径的比是( 4:3);周长的比是(4:3 );面积的比是(16:9)。 10、圆的半径增加3倍,圆的周长增加( 3 )倍,圆的面积增加(15 )倍。 11、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9.42)平方厘米。 12、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 4)平方厘米。 13、一个半圆形花坛,周长为10.28米,面积为( 6.28)平方米。 14、一张长方形的纸,长25 cm、宽13 cm,最多可以剪( 8 )个半径为3 cm的小圆片。 15、用三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其中(圆)面积最大。 二、判断题(10分) 1、如果一个圆的直径缩小2倍,那么它的周长也缩小2倍,面积则缩小4倍。(√) 2、圆的直径扩大为原来的4倍,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 3、半圆的面积是所在圆面积的一半,半圆的周长也是所在圆周长的一半。(×) 4、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画出来的圆的周长为12.56厘米。(×) 5、r×r=2r 。(×) 6、圆的半径增加2厘米,周长就增加12.56厘米,面积也增加12.56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考试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考试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考试试题一、认真读题,正确填空。(23分) 1、小时=( )分千米=( )米 2、15吨的是( )吨 20克的是15克 3、╳表示的意义是( )。 4、×( )= ×( )=( )×( )=1 5、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6、“乙数的与甲数相等”,这句话中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乙数是,甲数应是( )。 7、 =9÷( )=( ):56= =( )(填小数) 8、一个半圆的半径是5 cm,面积是( )平方厘米。 9、把3:1.25化成最简比是( ),比值是( ) 10、一块长方形地,量得它的周长是48米,长和宽的比是5:3。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11、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是3cm,所画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粮店运来2吨面粉,第一天卖出,第二天卖出吨,两天一共卖出( )吨。 13、如下图,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小圆的周长是( )厘

米,大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10分): 1、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 2、甲数的一定比乙数的小。 ( ) 3、一条绳子剪去米,还剩9米,这条绳子原长12米。 ( ) 4、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 5、因为1× =7×,所以1吨的和7吨的一样重。 ( ) 6、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 7、a、b都是非0的自然数,如果a÷ =b×,那么a>b。 ( ) 8、两个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真分数。 ( ) 9、×5÷×5=1 ( ) 10、圆面积的一半是半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是半圆的周长。(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2分): 1、化简比的依据是( ) a、除法的运算 b、分数的基本性质 c、比的基本性质 2、把3:5的前项增加12,要使这个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a、17 b、20 c、25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把5克盐加入95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1:20 b、1:19 c、95:5 5、大小两个圆,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大圆的面积是小

六年级数学《圆》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 (1)周长的一半 (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28.26 (2)19.625 (3)12.56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 ( ) (1)3.14 (2)4.14 (3)5.14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 (1)扩大6倍 (2)扩大36倍 (3)扩大12倍 5.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 ) (1)图(1)大 (2)图(2)大 (3)图(3)大 (4)同样大 6.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1)12.56 (2)6.28 (3)15.7 7.一个挂钟的时针长2.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A.15.7厘米 B. 31.4厘米 C.78.5厘米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8分)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两桶油共重45千克,把A桶的1/6倒入B桶后,这时A桶与B桶油重量相等,求A、B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2、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15小时。师徒二人合作,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段路两队合修15天能完成。甲队单独修6天,乙队单独修7天,共完成全部工程的。 ①乙队单独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②甲队单独修完这段路的需要多少天? 4、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2小时。快车和慢车同时开出,快车开出后因修车在路上停了2小时,多少小时后两才车相遇? 5、一根圆柱形水管,外直径是32厘米,管壁厚1厘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4.5米。这根水管每秒钟能流出多少千克水?(1立方厘米水重1克) 6、堆煤共有1680千克。第一堆用去1/3,第二堆用去1/4 后,两堆煤所余下的相等。问原来这两堆煤各有多少千克? 7、一份稿件,甲独抄10小时抄完,乙独抄12小时抄完。现在由甲乙两人合抄2小时,抄完这份稿件的3/4 还差20页,这份稿件有多少页? 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做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完成任务时,乙给甲87个零件,两人零件的个数相等。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7小时相遇后,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两车的速度比是5:6,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要甲队先做6天,乙队接着做8天,只能完成全部工作的2/3 。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12、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乙独做要20天,现在由甲、乙两人合做2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13、一辆客车到某站有7/10的乘客下车,又有10人上车,这时车上人数是原来的2/5,原来这辆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14、有两袋米,甲袋装米10千克,如果从乙袋倒入1/3给甲袋两袋米一样重,乙袋原来装米多少千克? 15、某工厂有3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占全厂职工总数的30%,第二、三车间人数的比是5:2 。已知第二车间比一车间多20人,这个工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16、有一个圆环,外圆周长62.8厘米,内圆周长56.52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17、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加工要10小时,乙每小时加工60个,现在甲、乙两人同时合做,完成时甲与乙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3:2,甲加工零件多少个? 18、新圩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2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1/3,实际多少天修完?19一根钢筋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5米,结果还剩45米,这根钢筋原来长多少米? 20、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米,轮宽1.2米,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5周。前进20分钟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2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7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52千米,3.5小时后与乙车还相距25千米,乙车每小时想多少千米? 22、甲乙两校共有1900人,从甲校毕业230人,从乙校毕业425人,这时甲校人数是乙校人数的2倍。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多少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 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圆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一、填空题(14分) 1、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2、小圆的半径是2分米,大圆的半径是6分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之比是(1:3 ),大圆和小圆的面积之比是(1:9 )。 3、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应该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4厘米)。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4、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8 )厘米,周长是(25.12 )厘米,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 5、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直径是40厘米的圆,现在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在(125.6厘米),面积是(985.96平方厘米)。 6、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这个时针的尖端一昼夜走了(62.8 )厘米。 7、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6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100周,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行(11.304 )千米。 8、一只直径为50厘米的木桶外面要加一条铁箍,铁箍的接头处为2厘米,这条铁箍的长度为(159厘米)。 二、判断题。(8分) (1)r=3.14。( ×) (2)圆的半径扩大4倍,圆的周长也扩大4倍。(√) (3)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也一定分别相等。(√) (4)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一定相等。(√) (5)大圆的圆周率一定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6)、用三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最大。(√)(7)、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 (8)、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这个车轮的周长。(√) 三、选择题。(10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B )。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3时,分针走过了(B )cm。 A、31.4 B、62.8 C、125.6 3、圆周率π(A)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4、一个半圆,半径是3,它的周长是(C )。 A、12.42 B、9.42 C、15.42 5、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A)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四、计算面积。(20分) (1)算出圆内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2个三角形的面积=6×(6÷2)÷2×2=18(平方厘米)(2)已知三个圆的半径都是6厘米,O1 O2 O3分别为圆心,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圆面积的一半=3.14×6×6÷2=56.52(平方厘米)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的面积 阴影面积=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扇形面积) 6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7~89页《探索规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会用恰当的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板书) 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如运算,数、图形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记忆力PK题。学生快速浏览数据,教师指名回答,师生谈话,初步体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结:要赢得比赛,不光比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今天黄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设计说明】通过PK赛,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导入新课。 二、实践探究,发现数字中的规律。 (1)、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a.填表。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乘法表,其实在这个乘法表中就蕴涵着许多规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翻到87页的乘法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填完后与老师对照) b.探寻表中的规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乘法表,分小组找一找数字之间或者它们构成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规律,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哪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c.小组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会发现的规律: ①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检测题及答案201305

1 六年级数学试卷 老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小学的学习即将进入尾声,为了为小学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你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和复习,现在,我们进行查漏补缺,希望你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知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能力。认真答题吧,祝你成功! 一、填空 1.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这个数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人。 2. 6月7日,中午11时30分,董事长陈某报警,在自家车库被绑架,犯罪嫌疑人勒索100万后驾车逃离现场。6月9日凌晨1时30分,四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警方只用( )小时就破了案。 3. 一天早晨的温度是b 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6摄氏度,中午的温度是( )摄氏度。 4. 3 ÷ 5= =( )÷30=( )%=9:( )=( )折 5.自然数16和28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3厘米,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7. 规定A ※B=A ×B +A -B,那么5※6=( )。 8.一张CD 碟片的周长是37.68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小明新买一瓶净量45立方厘米的牙膏,牙膏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6毫米。他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0毫米。这瓶牙膏估 计能用( )天。 (取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10.甲2小时做14个零件,乙做一个零件需 小时,丙每小时做8个零件,这三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 二、选择题 1. 有两个圆,大圆直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则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比是( )。 ①1:2 ②1:4 ③1:8 ④1:16 2.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8.84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 )。 姓名 : 毕业学校: 成绩: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试卷.doc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评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从()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2、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3、在同一个圆内,有()条直径,有()条半径;直径的长度都是半径长度的()倍。 4、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通常用字母()表示。 5、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 6、已知圆的直径d,周长C=();已知圆的半径r,周长C=()。 7、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二、选择。(8分) 1、()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A.直径 B.圆心 C.半径 D.周长 2、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 A.正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圆 D.长方形 3、一个圆知道它的周长,要求面积,必须先要求出圆的()。 A.直径 B.半径 C.圆周率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面积()。 A.扩大3倍 B.扩大9倍 C.缩小3倍 D.缩小9倍 5、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 2 B. 3.14 C. 1 三、判断。(5分) 1、圆周率的值是3.14。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直径是7厘米的圆比半径是4厘米的圆大。 4、在圆内,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 5、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四、计算。(30分)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12分) ① ② ③ 2、求下面各圆或圆环的面积。(18分) ① ② 6dm 9m d=8m 8cm 2m ( ) ( ) ( ) ( ) ( )

最新版小学六年级数学题库 六年级数学考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卷(五)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 _分数_______ 一、填空(12分)(每空0.5分) 1、15分=( )时 52 吨=( )千克 2、2÷5=( )(小数)=( )%=( )(折数)。 3、 75的4倍是( ),( )的7 4 是20。 4、把 7 2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是( )分米。 5一根绳子长20米,第一次截下它的53,第二次截下5 3 米,两次一共截下( )米 6、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把0.27、72.0 、72.0 、7 2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 )>( )>( ) 8、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 )。 9、王平加工102个零件,合格102个零件,合格率是( )%。 10、在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 )厘米 1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12、同一个圆心的三个大小不一样的圆有( )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有( )条对称轴 二、判断(5分) 1、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8,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5 7 。 ( )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 ) 3、一个数增加15%以后,又减少15%,仍的原数。 ( ) 4、海尔电器厂今年的产值比去年增加120%万元。 ( ) 5、把500克糖加入5千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1 1 。 ( ) 三、选择(5分) 1、0.3的倒数是( ) A 、103 B 、3 C 、3 10 2、把5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和水的重量比是( ) A 、5:100 B 、5:105 C 、1:21 D 、21:20 3、同一圆内半径是直径的( ) A 、2 1 B 、2 C 、π 4、甲数的32是24,乙数的4 3 是24,甲数与乙数的比较() A 、甲数大 B 、乙数大 C 、一样大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B. C. D. 2.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A. 一 B. 两 C. 无数 D. 四3.将半径分别为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半圆如图那样放置,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A. 18.7厘米 B. 19厘米 C. 10厘米 D. 19.7厘米4.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6厘米,它最多能够剪下()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纸片。 A. 6 B. 8 C. 11 5.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R,且R满足3:R=R:4,则这个圆的面积为() A. 7π B. 7 C. 12π D. 无法求出6.从直径4分米的圆形钢板上挖去一个直径2分米的圆,求剩余部分的面积.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4÷2)2π﹣22π B. [(4÷2)2﹣(2÷2)2]π C. (42÷22)π D. [(4÷2)2+(2÷2)2]π 7.如图,两只蚂蚁分别选择甲、乙两条线路从A地爬向B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线路路程多 B. 乙线路路程多 C. 两条线路的路程一样多 D. 不能确定 8.在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内画最大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A. 6.28厘米 B. 7.71厘米 C. 10.28厘米 D. 12.56厘米 9.一个蒙古包所占地面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A. 10平方米 B. 314平方米 C. 78.5平方米 10.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的面积最大。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 11.下面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A.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 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C. 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D. 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12.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 18.84 B. 37.68 C. 113.04 二、填空题 1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14.如图,半圆的面积是39.25cm2,圆的面积是28.26cm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 15.笑笑告诉淘气自己画的一个圆的相关数据:直径8厘米,半径4厘米,面积50.24平方厘米.如果淘气想用圆规很快画出这个圆,他应该选择的最合适的数据是________,他所画的圆的周长是________. A.直径8厘米 B.半径4厘米 C.面积50.24平方厘米 D.18.84厘米 E.12.56厘米 F.25.12厘米 16.一个圆的半径扩到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周长就要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 17.一个正方形边长10厘米,在这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8.在一个长是8cm、宽是6cm的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2。 19.把一个圆柱平均分成3段,变成了3个完全相等的圆柱,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0.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长1cm和3cm,当时针走了45分时,分针走了________°,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一个铁环的直径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操场西端转了约90圈,操场从东端到西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