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等五部
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____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_______ 。
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___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___ ;《一代人》的作者是___ ;《迷途》的作者是___ 。
5 、《春之声》的作者是___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___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___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 )。
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 、《龙江颂》
2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锻炼锻炼”》 C 、《三里湾》 D 、《套
不住的手》
3、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4、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茶馆》 2 、革命样板戏 3 、新写实小说 4 、先锋文学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2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3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 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对哪位作家最有兴趣,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要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
2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3 、刘索拉; 4 、食指;舒婷;顾城;北岛
5 、王蒙;残雪;刘震云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B 4 、 D 5 、 A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

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2 分)《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3 分)
2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1 分)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1 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
发展。( 1 分)
3 、新写实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 分)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 2 分)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

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2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 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 分)
3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 2 分)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 2 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2 分)与坚持讲真话相

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1 分)
4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4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