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会议

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会议
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会议

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会议

1.联合国

创建时间:1945年10月24日

总部:美国纽约

成员:193个成员,64个观察员

现任秘书长:潘基文(韩国)

2.上海合作组织

创建时间:2001年6月15日

总部:秘书处设于中国上海,反恐中心设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成员: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观察员国:5个(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蒙古)

对话伙伴国:3个(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土耳其)

轮值主席国客人:东盟、独联体、土库曼斯坦

现任秘书长:穆拉特别克·伊马纳利耶夫(吉尔吉斯斯坦)

3.世界贸易组织

创建时间:1995年1月1日

总部:瑞士日内瓦

成员:156个

备注: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加入。

4.亚太经合组织

创建时间:1989年11月6日

总部:新加坡

成员:21国或地区(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华台北、泰国、美国、越南)

观察员: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东南亚国家联盟

5.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创建时间:1985年12月

成员: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

观察员:中国(2005)、日本(2005)、美国(2006)、韩国(2006)、欧盟(2006)、伊朗(2007)

总部:尼泊尔加德满都

6.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创建时间:1956年

总部:法国里昂

成员:188个

备注:中国1984年加入

7.核供应国集团

创建时间:1975年

成员:45个

观察员:1个(欧盟)

备注:2004年5月28日

8.不结盟运动

创建时间:1961年9月

成员:120个

观察员:17个

观察员组织:10个

备注:中国不是成员,1992年9月,中国成员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9.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创建时间:2004年1月30日

成员:23个(中国、约旦、阿联酋、巴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沙特、苏丹、叙利亚、索马里、伊拉克、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科摩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埃及、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也门)

10.亚洲开发银行

创建时间:1963年

总部:菲律宾马尼拉

成员:67个

备注:1986年,中国加入亚洲开发银行

11.世界银行

创建时间:1946年6月

12.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IOR-ARC)

创建时间:1997年3月6日

总部:毛里求斯瓦科阿

成员:20个(南非、印度、澳大利亚、肯尼亚、毛里求斯、阿曼、新加坡、斯里兰卡、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也门、莫桑比克、塞舌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孟加拉国、泰国、科摩罗)

对话伙伴国:日本、埃及、中国、英国、法国、美国

观察员:环印度洋旅游组织、印度洋研究组

现任主席:阿曼外交事务主管大臣尤素福·阿拉维

备注:2000年1月,中国成为该组织对话伙伴国。

13.20国集团(G20)

创建时间:1999年12月16日

成员:20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

德国、巴西、印度、韩国、中国、南非、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盟)

14.美洲开发银行

创建时间:1959年12月30日

总部:美国华盛顿

成员:48个

负责人:路易斯·阿尔韦托·莫雷诺(哥伦比亚)

备注:2009年1月,中国成为该组织成员。

15.加勒比开发银行

创建时间:1970年1月26日

总部:巴巴多斯布里奇顿

成员:26个(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多米尼加、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墨西哥、蒙特萨拉特、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委内瑞拉、英属维尔京群岛、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中国)

16.国际展览局

创建时间:1928年

总部:法国巴黎

成员:157个

备注:1993年12月,中国加入该组织。

17.博鳌亚洲论坛

创建时间:2001年2月

地点:中国海南

秘书长:周文重

18.世界旅游组织

创建时间:1975年1月2日

总部:西班牙马德里

成员:154个

备注:联合国专门机构。1983年,中国加入。

19.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创建时间:1992年

成员:6个(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概况: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人口3.2亿

20.世界能源理事会

创建时间:1924年7月11日

总部:英国伦敦

备注:1983年9月,中国加入。

21.拉美一体化协会

创建时间:1960年2月18日

总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

成员:12个(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古巴)

观察员:21个(中国、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士、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洲联盟、美洲开发银行、美洲国家组织、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安第斯开发协会)

备注:1994年6月,中国成为该组织观察员。

22.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创建时间:1945年4月16日

总部:加拿大蒙特利尔

执行机构:瑞士日内瓦

成员:264个

23.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创建时间:1989年

成员:33个

观察员:20个

备注:2007年,中国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

24.世界卫生组织

创建时间:1948年4月7日

总部:瑞士日内瓦

现任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

成员:193个

观察员:6个

25.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创建时间:1981年11月26日

总部:科威特

现任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科威特)

成员:39个

26.国际奥委会

创建时间:1894年

总部:瑞士洛桑

现任主席:雅克·罗格(比利时)

成员:204个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创建时间:1976年11月

成员:177个

备注:1985年,中国加入。

2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创建时间:1883年

总部:瑞士日内瓦

成员:184个

备注:1980年6月3日,中国加入。

29.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创建时间:1924年

总部:法国巴黎

成员:169个

30.东亚峰会(10+8峰会)

创建时间:2005年

成员:18个(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

31.亚欧会议

创建时间:1996年3月1日

成员:51个

32.东盟地区论坛

创建时间:1994年

成员:27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印度、蒙古、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基斯坦、东帝汶、孟加拉、斯里兰卡、欧盟)

33.世界经济论坛

创建时间:1987年

总部:瑞士日内瓦

34.金砖五国

创建时间:2009年

成员:5个(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

3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创建时间:2010年1月1日

成员:11个(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可能不完善,望谅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中国曾是世贸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建国之一,但西方国家却因为政治利益原因,拒绝承认,中国被迫放弃缔约国成员的身份,以普通新成员身份加入,所以缔约国成员的一些特权是无权使用的。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为什么中国用了如此大的气力还是要坚持加入世贸呢?中国加入世贸对自己来讲有什么积极地意义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述一下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 从世界135个经济体先后加入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组织,迄今没有一个成员退出,30多个经济体正在努力申请加入和我国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边组织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尽管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付出一定的“入门费”,为此可能产生一定的临时性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拿出应对措施,正面影响一定会远胜于负面影响。 1.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 2.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3.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4.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 5.有利于引进外资。 6.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 7.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 8.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9.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

当然,有了这么多的有利影响,老百姓们可能感觉加入世贸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那么这么想就是大错特错的,其实,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老百姓主要的理由是:第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关税将大幅度下降,非关税措施将逐渐的取消,使进口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进口品的价格逐渐下降。第二,由于国内市场的逐渐开放将增强国内市场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竞争,迫使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第三,服务业的逐渐开放也会加拒国内服务业竞争客观上要求服务提供商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服务价格。第四,加入世贸组织也将加快中国经济的对内开放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使私人投资者可投资的领域将不断扩大,获得投资收益。第五,加入世贸组织将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执法,增强政策法规的透明度,依法行政,从而为老百姓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而且,加入世贸之后民营经济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内和对外的开放,尤其是对内的开放要快于对外的开放,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将积极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扶植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民营经济投资的限制将进一步放宽,因此,民营经济绝对不会是最大的输家。但是,也要求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提高自身的素质,否则市场竞争是无情的。 所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来讲是积极地,它能够加快我们改革的进程中国现在需要建立以前没有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金融制度,与国际接轨,靠外部压力可以加速改革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的下一步改革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的晚近发展 一、全球化 全球化理论并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其发展基本是和全球化同步的。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的西欧,从当时兴起的现代西方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前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关于全球化认知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化理论开始基本形成,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和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就是这中间最为系统的代表。延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理论已成燎原之势。 (一)全球化的一般问题 全球化是从西欧开始出现的 1、全球化的界定1 (1)从信息通讯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是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而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 (2)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这种经济全球化是自由派经济学家心目中经济发展的最终和理想状态,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希望的结果。这种认识把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市场的发展,从而把国家在理论上推到了全球化障碍的一面。 (3)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角度,全球化被为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上,达成了共同认识。如罗马俱乐部。 (4)从体制(system)角度,全球化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最有代表的尝试。他认为不平等交换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斯克莱尔直接提出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强调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政治、文化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三者统一的过程。阿尔博认为,全球化只是资产阶段的国际化。 (5)从制度(institution)角度看,把全球化看做是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向全球的扩张,如吉登斯,他认为全球化不是是现代性(MODERNITY)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张。 (6)从文化和文明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是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未来的文明存在的状态。 (7)从社会过程角度看界定全球化,如渥特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对社会和文化安排的约束减弱了。贝克认为全球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其中主权受到具有不同力量前景、取向、认同以及网络的跨国行为体的困扰和削弱。全球化意味着没有世界国家,或说是没有世界国家和世界政府的世界社会。 1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复习提纲】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复习提纲】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复习提纲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基本属性有哪些?其中,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2、什么是国家?(含义) 3、什么是国家的性质?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有哪些?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如何? 5、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和专政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6、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如何?二、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国家管理形式多样性的原因及其表现 2、为什么代议制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代议制的含义、重要性)3、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国家的管理形式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4、按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来划分,当代国家的管理形式有哪两种基本形式?(比较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5、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具有哪些历史进步性? 6、我国为什么不采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模式? 7、按照立法机关(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来划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哪四种形式?(注意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的特征) 8、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与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形式的异同及其根本决定因素三、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什

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含义) 2、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管理形式(政体)的关系如何? 3、民族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如何?(民族的含义,为什么民族问题会影响国家的结构形式?) 4、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其中,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又分别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特征 6、比较联邦制与邦联制的特征 7、我国具有单一制国家的哪些特征? 8、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影响一个国家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9、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 10、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 11、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一、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1、英国的政体有什么显著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英国元首(国王)有什么特征?(名义上、形式上、实际上) 3、英王的现代职能(作用)有哪些?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王室遇到的麻烦和挑战(危机)有哪些?决定其去留的因素是什么?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分别有哪些具体内容? 6、如何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①形成原因; ②阶级性质; ③结构; ④特点)二、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1、为什么英国议会有“议会之母”之称? 2、英国议会的性质、组成和职权 3、英国议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4、英国政府内阁的性质、产生、组成、职权;

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Abbreviations for the Names of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 ations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ADB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亚洲开发银行 APEC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 operation (group) 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 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AU =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CARICOM = Caribean Community an

d Common Market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CD =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裁军谈判会议 CHR =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 s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CIS =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 nt States 独立国家联合体 The Commonwealth =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英联邦 EC = European Community 欧洲共同体(已被EU取代) EFTA =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 ciation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P = European Parliament 欧洲议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 nd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pol = International Crimin al Police Organization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IOC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 mittee 国际奥委会 NATO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 ganizati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M = Non-Aligned Movement 不结盟运动 OAS =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美洲国家组织 OAU =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 nity 非洲同一组织(已被AU取代)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中国加入哪些国际组织

2011-3-12 10:01 中国加入了哪些国际组织 最佳答案 APEC 亚太经合组织,AsDB亚洲发展银行,CCC世界海关组织,ESCAP 亚太经济和社会委托组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G-20 Developing Nations ,上海合作组织,G-77七十七国集团,IAEA国际原子能组织,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CAO 国际民间航空组织,ICC国际工农商会,ICRM 国际红十字及红新月运动,IDA 国际开发协会,IFAD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C 国际金融组织,IHO 国际航道组织,ILO 国际劳工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航海组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Intelsat国际通信卫星Interpol国际刑警组织IOC国际奥委会IOM(observer) 国际移民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 国际电信同盟,ITUC 国际贸易联盟,NAM 不结盟运动,OPCW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EC (former) 石油输出者组织(以前是),UN联合国,UNCTAD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UNIDO联合国工业开发,UPU万国邮政联盟,WTO世贸,WFTU世界劳工,WHO世卫,WIPO世界知识产权,WMO世界气象 重返国际红十字会 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 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 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以及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 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2 6日举行了宪章的签字仪式。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得到多数签字国批准后 开始生效,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宣布正式成立,51个签字国(波兰后补签)成为联 合国创始会员国。 加入国际民航组织 1971年11月19日,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事会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撤销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资格。1974年2月中国决定承认《国际民 用航空公约》,并自该日起参加该组织的活动。中国从1974年起连续当选为理事国,并在 蒙特利尔设有常驻该组织理事会的中国代表处。1977年国际民航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中文 作为这个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

知到选修课答案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020章节测试答案.docx

知到选修课答案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020 章节测试答案 姓名:网课答案查询班级:V芯恭zhong號椰子答题分数:100.0 问:真核生物细胞繁殖过程中,DNA分子5’端短缩的原因是 答:端粒酶的活性降低 问:马丁·路德的国籍是()。 答:德国 问:典型的监控三级网络结构为:监控中心()、监控站()、监控单元()。答:SU SC SS 问:描述行星在自己公转轨道上公转速度变化规律的是? 答: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 问:台湾地区刚卸任的领导人是陈水扁(2.0分) 答:错误 问:高空作业的“三宝”是指 ____ 。 答: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 问:高空作业的“三宝”是指 ____ 。 答: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 问:面部清洁的标准是:答案()。 答:无灰尘

无泥垢 无汗渍 无分泌物 问:面部清洁之后应该进行保养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化妆水 问:肿眼皮不适宜选择什么类型的眼影? ( ) 答:珠光多的眼影 问: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 答:√ 问:当前的国际关系更多的是()。 答:正和博弈 问: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答:走私贩卖运输制造 问:如何理解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答: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特点是:⑴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既防止急于求成,又要反对无所作为。⑵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步都有相应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⑶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⑷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了100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并且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问:扫码支付属于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 答:正确 问: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free baggage allowance is 20 kg for each economy class seat. 根据相关规定,每位 _____ 旅客的免费行李限额是 20 公斤。

政治:高中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期末测试题

高中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关于国家本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C.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 D.国家是土地、人口、主权等要素的组合 2.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在国家元首产生上的不同点是 A.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国王任免B.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选举产生 C.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是世袭的D.前者由总统决定,后者由议会决定 3.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国家的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的国家,因为还是单一主权的国家 B.联邦制的国家,因为特别行政区都有自己的法律 C.以单一制为主,以联邦制为辅 D.以联邦制为主,以单一制为辅 4.从俄罗斯到中亚,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同邻国的友好关系和周边的区域合作都在不断取得进展。这表明,中国政府 A.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外交活动的宗旨 B.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组织,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通过与其他国家结盟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5.目前英国国王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些作用有 ①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重要职责②起着维持英联邦团结的作用③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磋商权、鼓励权和警告权④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人们把英国议会称为“议会之母”的原因是 A.英国的议会是在与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产生的 B.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后效法英国建立议会制度 C.英国的议会实行三权分立 D.英国的一会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7.英国内阁的权力有 ①制定内外政策②行使最高行政权 ③协调和确定政府和部门职权④监督议会运行,制定相关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英国和法国都有议会,下列属于法国议会的是 A.上院和下院 B.国民议会和下院 C.国民议会和参议院 D.参议院和众议院 9.法国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有交叉的一面,下列只属于总统行使的权力有 A.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B.主持内阁会议 C.有权解散议会 D.拥有外交权 10.法国和英国政体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从实质和作用上看,却是异中有同,殊途同归。这种相同点表现在 A.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B.两国政体同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 C.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 D.执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美国宪法对联邦和州的立法权限做了比较明确的划分,联邦和州分别在各自的立法权限范围内进行立

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作者:作者:陶 涛 时间:2007-09-30 浏览次数:0 次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治理概念应运而生。作为国际关系的 新兴行为体,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颇为独 特。 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之一,非政府组织积极推动跨国社会运动的发展,纠正全球化 的负面影响,并活跃在多边外交场合,努力成为全球议题的制定者、弱小国家和弱势群体的代 言人。 一、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之一。当今国际社会多种行为体在全球各个领域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采取合作行动共同应对全球问题,构成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全球 治理网络。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和政府间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并与后者一起成为全球 治理体系的重要行为体。随着形势的发展,非政府组织涉及全球治理事务的范围日趋广泛,目 前它的活动不仅限于参与环境保护、人道救助、非核化运动等,还扩展到安全、裁军、外交等 传统国际政治领域。 二、非政府组织是跨国社会运动的推动者。全球治理以全球公民社会为基础,而跨国社会 运动是全球公民社会的主要活动方式,非政府组织成为跨国社会运动的积极推动者。20世纪它 倡导的跨国社会运动以维护和平为主要目标,长期研究和跟踪军控问题。1997年1000多个非政 府组织所组成的“国际禁止地雷运动”成功促使122个国家签署了禁止使用对人地雷的国际公 约。近年来,非政府组织认识到,借助跨国社会运动、推动公民社会与各国政府进行对话与合 作是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环节。非政府组织的跨国社会运动规模扩大,并向组织化方向发展。 新世纪初各国非政府组织自发举办世界社会论坛,定期就全球性问题交流看法和提出建议。 三、非政府组织成为全球化运动的纠偏者。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全球治理的观念,而纠正 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非政府组织因大力揭露全球化的种种弊端和负 面影响,一度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组织者和代言人。其实多数非政府组织并不完全否定全球化 本身,而是主张对全球化进行民主管理和适当调控,促使全球化成为公平与民主、可持续发展 和各国都受益的进程。世界社会论坛就反对新自由主义或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主张改变现行的 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全球化进程,提出了“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口号。 四、非政府组织是多边外交场合的不速之客。多边外交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主要方式,非政 府组织频繁出现在多边外交场合,积极介入和影响全球治理决策进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期间, 170多个国家的近2 万个非政府组织同在巴西平行举办“92’全球论坛”唱对台 戏;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因非政府组织的抗议无果而终。在联合国、世界贸易 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八国集团、世界经济论坛等多边外交场合,非政府组织 往往“如影随形”、“不请自来”,提出议题、施加压力和影响决策,一定程度打破了国家和

2020届高考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梳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国家的本质 考点1: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①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②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③本质属性: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④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最重要)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国家性质 (1)含义: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2)决定因素: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不是由执政党的性质决定) (3)如何体现: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并体现国家性质。②国家职能由国家性质决定,并体现国家性质。③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④政体由国体决定,并体现国体。 ☆注: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专政职能),也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考点2:专政与民主 1.专政: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是任何国家必不可少的专政工具。☆注:所有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2.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注:①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具体的、相对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②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绝对的、全民的、抽象的民主。 3.关系:(1)二者相互区别,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2)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①从国体意义上来讲,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的;从政体意义上来讲,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②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但不能认为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专制制国家只存在专政,不存在民主。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的比较(略) 考点3:国体与政体: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考点4:代议制 1.含义: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原因:为什么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代议制?(1)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2)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国家所有事务。 3.本质:间接民主 4.作用: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考点5: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含义:就是国家的管理形式,即政体。主要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2)影响因素:①由国家性质(国体)决定;②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的影响。 (3)分类及划分标准:①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②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 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1.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2.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亚洲开发银行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group)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 AU=African Union非洲联盟 CARICOM=Carib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CD=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裁军谈判会议 CHR=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CIS=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独立国家联合体 The Commonwealth=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 EC=European Community欧洲共同体(已被EU取代) EFTA=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P=European Parliament欧洲议会 EU=European Union欧盟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和贸易协定(已被WTO取代) G-7=Group of Seven(西方)七国集团 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国际原子能机构 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中国加入海事海商国际公约一览

中国加入海事海商国际公约一览 从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立法借鉴的公约看,时间上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入公约时,我国政府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立足点,充分考量到了航运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船员权利的保护以及船舶所有人的利益进行了很好的关注,做到既谨慎,又积极。加入公约后,国内立法上也进行了适当的配合,如《海商法》对《1989年救助公约》的借鉴;对于有些公约,如《1976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我国虽然没有加入,但是也在国内立法上进行了模仿,最大限度上与国际接轨,进而完善我国海商法体系。 以下是我整理的与我国海事海商立法关系密切的几个公约,按对中国生效时间顺序排列,第二十三、第二十四是国际劳工组织公约故放在后边,第二十五、二十六为未对我国生效、但是我国海商法借鉴引用: 船舶:《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1976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公约》 《1993年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国际公约》 《1969年船舶吨位丈量国际公约》 《1988年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及 《1988年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 船员:《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78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 《1926年海员遣返公约》 《海员协议条款公约》 国际海上运输:《1972年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 《1974年联合国班轮公会行动守则公约》(联合国) 《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 船舶碰撞:《1910年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 《1952年船舶碰撞中民事管辖权方面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

智慧树知到《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见面课(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见面课 (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见面课(含答案)见面课:中国与联合国 1.问题:关于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实质性议案9票赞成即可通过,无需五个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 选项: A:对 B:错答案: 【错】 2.问题:联合国宪章签署的意义包括:加速了二战最终胜利;全面确定了战后国际体系的基本理念.框架.秩序和目标;成为联合国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活动准则;当代国际法的重要文书。 选项: A:对 B:错答案: 【对】 3.问题:1951年2月1日,联大通过指责中国为“侵略方”的决议。由此,西方阻挠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长达20年。 选项: A:对 B:错答案: 【对】 4.问题: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蒋介石集团,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选项: A:对 B:错答案:

【对】 见面课:国际组织与全球环境治理 1.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在哪一年被首次提出的()选项: A:1972 B:1985 C:1968 D:1974 答案: 【1972】 2.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早在哪里制定的()选项: A:斯德哥尔摩 B:纽约 C:巴黎 D:里约热内卢答案: 【斯德哥尔摩】 3.问题:下列有关全球环境治理表述有误的是()选项: A:全球环境治理是指国际环境组织和公约形成的网络及二者之间的 空间。B : 国家和非政府组织都追求对跨国环境规则和体系产生 影响。C :为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国际机构和政府间合作制定和维持管理世界环境秩序的规则和规范。D :跨过社会运动对全球环境治理几乎没有影响。 答案: 【跨过社会运动对全球环境治理几乎没有影响。】 4.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于()选项: A:1972年 B:1973年 C:1982年 D:1992年答案: 【1973年】 5.问题:下列哪项不是2030年中国的减排目标()选项:A: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xx年下降60%-65% B:非化石能源占一

江苏省2018届高考政治专项复习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概观中国与国际组织220170827

中国与国际组织 (2) 1.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个年头,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眸入世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经历了调整,付出了努力,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 简要说明你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的理解。 2.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5年过渡期结束。入世5年来我国老百姓得到不少实惠。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GDP由1038美元增长到1700美元,人均储蓄余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5780和6860元上升到10787元和10493元。电脑和家用汽车普及率则分别由13.3%和0.6%上升到41.5%和3.4%。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维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加入世贸组织,应遵循它的哪些基本原则 (2)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3.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的日子。加入世贸5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速度推进,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随着加入世贸,中国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打破了旧的经济贸易格局,由此导致了中国与体系内的各利益主体的磨擦和碰撞。 (1)世贸组织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我国应如何处理与世贸组织之间的关系,积极应对各种磨擦和碰撞? 4.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减军、环保、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领导人对话机制,与欧盟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与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关系。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交往的扩大,我国和国际组织的关系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2)我国积极发展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有何重要意义? 5.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同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地区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资金支付支持。中国在努力保持本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还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首脑会议等平台,积极推动地区经贸合作。2009年2月在泰国普吉举行的东盟和中日韩特别财长会议通过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决定将筹建中的区域外汇储备库规模从原定的800亿美元扩大至1200亿美元,并继续坚持中日韩三国分担80%,东盟国家负担20%的原则。以上材料表明( )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本质 国家与国家性质 基本含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 类型划分: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 专政与民主 民主和专政都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国体与政体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②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国体相同的国家不一定采用相同的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程度,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代议制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①民主共和制的基本特征,即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其主要表现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②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 议会制和总统制 ①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②总统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民族和国家 含义: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并非所有民族都同时具有以上四个特征)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 任何国家都是有一定的民族组成的,由单一民族国家,也有多民族国家 单一制和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获自治区域.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联邦制国家的特征是: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不得任意干涉. 国家主权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4)国际组织概观 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2,分类:(记忆各种组织的典型代表) 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Abbreviations for the Names of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重要国际组织名称缩写 ADB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亚洲开发银行 APEC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group) 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 AU =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 CARICOM = Cari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 CD = 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 裁军谈判会议 CHR =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CIS =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独立国家联合体 The Commonwealth =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英联邦 EC = European Community 欧洲共同体(已被EU取代) EFTA =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EP = European Parliament 欧洲议会 EU = European Union 欧盟 GATT =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税和贸易协定

(已被WTO取代) G-7 = Group of Seven (西方)七国集团 IAEA =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国际原子能机构IBRD =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联合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CJ =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联合国)国际法院;海牙国际法庭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pol =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IOC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国际奥委会 NATO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M = Non-Aligned Movement 不结盟运动 OAS =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美洲国家组织 OAU =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非洲同一组织(已被AU取代) OECD =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 OPEC =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输出国组织 OSCE =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an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