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复习笔记

第1章绪论

?因特网

?因特网组成 P8

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

组成。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处于边缘部分的用户通信方式P9-10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

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

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P11-15

1.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在通话时,两用户间占用端到

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

2.分组交换组成:报文、首部、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储存分组——

查找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

时延、开销。关键构件:路由器

3.报文交换:先传送到相邻结点,然后转存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17

?1.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2.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3.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4. **个人区域网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性能指标P18:速率、带宽、时延

1.速率:b/s(bps)。如100M以太网,实际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

称速率。

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速率。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其绝对上限值等于

带宽。

4.时延(delay或latency):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

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也称延迟。

?①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成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 / 信道带宽(b/s)

?②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距离所需划分的时间。

传播时间 = 信道长度(m) / 传输速率(m/s)

?③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收到的分组所花费的时间。

?④ 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加上其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综上: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

延。

注: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 带宽。表示链路的容量。

6.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为止,所花费

的时间。

7.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

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p25

?分层、协议、服务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从下向上):

1.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

2.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3.网络层主要负责创建逻辑链路,以及实现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实现拥塞控制、

网络互连等功能;

4.运输层负责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实现流量控制以及差错控制;

5.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

OSI7层体系结构

?7 应用层

? 6 表示层

? 5 会话层

? 4 传输层

? 3 网络层

? 2 数据链路层

? 1 物理层

TCP/IP体系结构

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第2章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P36

?物理层特性:机械、电气、功能、过程

?传输媒体P40

?传输媒体包括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

?导向:

?双绞线包括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和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

?光缆,光纤通常由低折射率的包层和高折射率的纤芯构成。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分为单模光纤(成本高衰耗小)和多模光纤(适合近距离传输)。

通常将一段段点到点的链路串接起来构成环路,通过T形接口连接到计算机。

?架空明线

?非导向: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传统主要两种方式: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容量大)和卫星通信(传播时延大)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通信方式、调制技术P37

?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通信方式:单向(单工)、双向交替(半双工)、双向同时(全双工)

?基本二元调整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模拟(连续)信号: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离散)信号:取值是离散的。

?

?信道极限容量

?影响码元传输速率的因素P39 信道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信噪比

?信道极限信息传输速率:仙农公式P39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信道的频带越宽,即能够通过的高频分量越多,则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信噪比——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也就越高。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的比值。

信噪比(dB) = 10 log10(S/N) (dB)

?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 C=W log2(1+S/N) (b/s)

W为信道带宽(Hz),S是信号功率,N是噪声功率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P47

?频分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

?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isochronous)信号。

?统计时分复用 STDM(Statistic TDM)是改进的时分复用,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波分复用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 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数字传输系统—PCM P53

?PCM转换过程: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频率:8KHz;采样周期:125us

?速率:每秒8000个8位二进制,64kb/s

?利用时分复用封装成帧

?不足:速率标准不统一不是同步传输

?

第3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数据链路层三大主要功能—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P65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帧开始符SOH 01)和尾部(帧结束符EOT 04),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数据部分<=长度限制MTU)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解决透明传输问题: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十六进制1B)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 BER。

?差错检测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CS,CRC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FCS 可以用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CS 的唯一方法。

?PPP协议P70

1.应用环境:点对点信道、拨号用户与ISP之间

2.组成及帧格式

?组成: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PPP 协议的帧格式:

?F=0x7E,A=0xFF,C=0x03。

? 2 个字节的协议字段:0x0021,IP数据报;0xC021, PPP 链路控制数据;0x8021,网络控制数据。

?信息部分不超过1500字节。

?尾部为FCS。

?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节。

?

3.透明传输技术:字节填充、零比特填充

?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将每一个0x7E字节变为(0x7D, 0x5E),0x7D转变成为(0x7D, 0x5D)。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 0x20 的字符),则在前面要加入0x7D,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

?同步传输时 PPP 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在连续5个1时马上添加0。

4.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链路静止-建立物理层-链路建立-pc发LCP-NCP分配IP地址-

链路打开,网络层建立。(释放时倒过来)

局域网拓扑、工作层次P77

?星形网(hub),环形网(令牌),总线网,树形网。

?局域网工作的层次跨越了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不需要网络层及高层

CSMA/CD协议要点、计算最短有效帧长P79-83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电磁波在1km电缆传播时延约5 μs。

?把总线上的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记为τ,A 发送数据后,最迟要经过2τ才能知道自己发送的数据和其他站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发生碰撞。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退避算法: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τ。

?定义重传次数 k ,k ≤ 10,即k = Min[重传次数, 10]

?从整数集合[0,1,…, (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

?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以太网取51.2μs为争用期的长度,可根据此算出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帧间最小间隔为 9.6 μs。

以太网

0.网卡及MAC地址P87

?网络接口卡NIC

?“MAC地址”实际上就是适配器地址或适配器标识符EUI-48。高位24位:厂家,低位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

1.MAC帧-理解P89

?以太网的MAC 帧格式:目的地址字段6字节,源地址字段6字节,类型字段2字节(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数据字段46~1500字节,FCS字段4字节。

前面插入的8字节中,7个字节是前同步码1个是帧开始定界符。

?

?以太网的扩展

1.在物理层扩展—集线器P91

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网桥(自学习算法)P94

?网桥使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网桥不改变它转发的帧的源地址,在转发帧之前必须执行 CSMA/CD 算法。

?当网桥收到一转发帧时,先查找自己的转发表中是否有源地址,若没有则添加此项。

3.虚拟局域网-交换机P98

?多接口网桥即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 4 字节的标

识符,称为 VLAN 标记。

第4章网络层

?网络层两种服务P109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网际协议IP—虚拟互连网络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分类IP:类别、表示方法P113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进行分配

?点分十进制

?每一类地址都由网络号net-id和主机号host-id组成。

?A类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1.0.0.0到126.255.255.255,最大主机数为256的3次方-2=16777214

?B类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65534

台。

?C类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D类是多播地址,“lll0”开始

?E类地址保留为今后使用,“llll0”开头

?ARP—作用、工作原理P119

?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

?IP数据报P122

1.数据报拆分与重组

?

?

2.分组转发P128

?(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 N。

?(2) 若网络 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 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

否则,执行(6)

?(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子网划分

1.IP记法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IP地址 ::=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2.子网掩码的结构与作用

?

3.求已知IP的网络地址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 网络地址

4.根据需求进行子网规划

?2^n - 2 >= 最大主机数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4957075.html,/view/4202d3d576eeaeaad0f33000.html

5.分组转发P133

?P134 例4-4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P135

?组成及斜线记法

?IP地址 ::= {<网络前缀>, <主机号>}“斜线记法”

?CIDR 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 IP 地址组成“CIDR 地址块”。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作用与分类P140

?为了提高 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ICMP 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 ICMP 询问报文。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共有 5 种:

?终点不可达

?源点抑制(Source quench)

?时间超过

?参数问题

?改变路由(重定向)(Redirect)

?ICMP 询问报文有两种:

?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报文

?ping、traceroute

?PING 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PING 使用了 ICMP 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PING 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 ICMP 的例子,它没有通过运输层的 TCP 或UDP。

?Traceroute利用增加存活时间(TTL)值来实现其功能的。

?路由选择协议

?分类:146

?因特网有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IGP,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如 RIP 和OSPF 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GP,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BGP-4

?RIP 147

?距离向量协议

?IG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协议中的“距离”也称为“跳数”(hopcount),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数就加 1。

?特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

?距离向量算法

?

?OSPF 152

?链路状态协议

?开放最短路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特点

?OSPF 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可计算出不同的路由。

?多路径间的负载平衡。

?所有在 OSPF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分组都具有鉴别的功能。

?支持可变长度的子网划分和无分类编址 CIDR。

?每一个链路状态都带上一个 32 位的序号,序号越大状态就越新。

?当互联网规模很大时,OSPF 协议要比距离向量协议 RIP 好得多。

?外部网关协议 BGP

?BGP 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BGP 发言人

?VPN及NAT—基本概念

?在因特网中的所有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

?10.0.0.0 到 10.255.255.255

?172.16.0.0 到 172.31.255.255

?192.168.0.0 到 192.168.255.255

?用隧道技术加密内部数据报

?网络地址转换 NAT

?IPV6

?长度:128 位

?记法

?每个16 位的值用十六进制值表示,各值之间用冒号分隔。

?零压缩(zero compression),即一连串连续的零可以为一对冒号所取代。

第5章传输层

?传输层功能180

?进程到进程、端到端通信

?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端口183

?端口用一个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 0~1023。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

?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数值为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TCP与UDP的特点与异同182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数据单位协议是 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不使用拥塞控制

?传输控制协议 TCP

?数据单位协议是 TCP 报文段字节流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

?首部大

?全双工信道

TCP 连接 ::= {socket1, socket2} = {(IP1: port1), (IP2: po

rt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

?窗口的概念197

?停止等待协议189

?超时重传

?必须暂时保留已发送的分组的副本

?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

?超时计时器

?自动重传请求ARQ

?接收方不需要请求发送方重传某个出错的分组

?优点是简单,但缺点是信道利用率太低

?连续ARQ协议192

?发送方维持发送窗口,收到一个确认后发送窗口向前滑动

?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积确认的方式。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正确收到了。

?TCP 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

?序号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号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数据偏移,即首部长度

?窗口用来让对方设置发送窗口的依据,单位为字节。

?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部分。

?TCP流量控制的原理

?掌握利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203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既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也不要使网络发生拥塞。

?持续计时器:只要 TCP 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

若时间到期,就发送一个零窗口探测报文段。

?TCP拥塞控制的原理—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207

?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对资源需求的总和>可用资源

?拥塞窗口cwnd

?慢开始算法

?刚刚开始设置拥塞窗口cwnd = 1

?每收到一个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加 1

?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cwnd就加倍。

?慢开始门限ssthresh,初始值设置为 16 个报文段

?拥塞避免算法

?让拥塞窗口cwnd缓慢地增大,即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 RTT 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加 1,而不是加倍,使拥塞窗口cwnd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

?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

?就要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方窗口值的一半

?把拥塞窗口cwnd重新设置为 1,执行慢开始算法。

?快重传算法

?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出重复确认。

?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

?快恢复算法

?当发送端收到连续三个重复的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但接下去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拥塞窗口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后的数值,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发送窗口的上限值 = Min [rwnd, cwnd]

?TCP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两次握手释放连接215

?运输连接就有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用三次握手建立 TCP 连接

? A 的 TCP 向 B 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 SYN = 1,序号seq = 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 x

?B同意,则发回确认。 B 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 SYN = 1,使 ACK = 1,其确认号ack = x + 1,选择序号seq = y

? A 收到此报文段后向 B 给出确认,其 ACK = 1,确认号ack = y + 1。 A 的 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 B 的 TCP 收到主机 A 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

?两次握手释放连接

? A 释放报文段首部的 FIN = 1,其序号seq = u,等待 B 的确认

? B 发出确认,ACK = 1, 确认号ack = u + 1,序号seq = v。

?TCP 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B 若发送数据,A 仍要接收。

?若 B 已经没有要向 A 发送的数据,FIN = 1, ACK = 1, seq = w, ack= u + 1。

? A 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ACK = 1, seq = u + 1, ack = w + 1

第6章应用层

?域名系统DNS

?功能225

?提供主机名字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

?域名结构

?因特网采用了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

?… . 三级域名 . 二级域名 . 顶级域名(这里和网上的说法不一样...)

?顶级域名TLD

?域名服务器的架构

?根域名服务器

?顶级域名服务器

?权限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DNS解析过程231

?递归查询(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

?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如有,结束。否则就以 DNS 客户的身份,向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

?迭代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

?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

?给出所要查询的 IP 地址

?或给出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

?文件传输协议FTP

?功能

?两个端口、两个连接

?控制连接 21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

?数据连接 20实际用于传输文件

?万维网WWW

?URL238

?统一资源定位符

<协议>://<主机>:<端口>/<路径>

?HTTP及工作过程239

?超文本传送协议

?是面向事务的(transaction-oriented)应用层协议

?过程:

?(1) 浏览器分析超链指向页面的 URL。

?(2) 浏览器向 DNS 请求解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4957075.html, 的IP 地址。

?(3) 域名系统 DNS 解析出xxx服务器的 IP 地址。

?(4) 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

?(5) 浏览器发出取文件命令:GET /index.htm。

?(6) 服务器给出响应,把文件 index.htm 发给浏览器。

?(7) TCP 连接释放。

?(8) 浏览器显示“主页”文件 index.htm 中的所有文本。

?检索类型253

?全文检索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功能 265

?即插即用连网(plug-and-play networking)的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

?租用期过了一半DHCP 发送请求报文 DHCPREQUEST 要求更新租用期

通信编程

网上好多相关的文章,写得都很好,我就不献丑了,贡上kzang大神的博文:h ttp://https://www.360docs.net/doc/fe14957075.html,/kzang/archive/2012/11/16/2771026.html

相关英语缩写对应:

?广域网 WAN

?城域网 MAN

?局域网 LAN

?个人区域网 PAN

?屏蔽双绞线 STP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第一章 概述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性与共享性。(P1) 2、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host )(P3) 3、网络(network )由若干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 )组合。(P2) 4、简述Internet 和internet 的区别(P4) (1)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2)Internet (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5、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是什么?(P4) ISP ,Internet Servvice Provider ,是一个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又通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P8)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和对等方式(P2P 方式) 7、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P10) 8、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P12) 9、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TANE03]?(P17) 10、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 )或比特率(bit rate ),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为b/s(比特每秒)或bit/s ,有时也写为bps 等。(P18) 11、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 比特/秒”(P19) 12、掌握传输(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公式:(P19~20) ) 发送速率(比特数据块长度(比特) 发送时延s / 13、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划的集合。(P30) 14、协议是“水平的”,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P30) 15、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间接提供的。(P30) 16、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P30) 第二章 物理层 1.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的区别。P38 (1)单工: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2)半双工: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 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3)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2.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哪几种。P38 (1)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2014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_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2014年新版)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中熟练应用。 6.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掌握Excel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掌握Powerpoint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194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埃克特开始研制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1946年研制成功。 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部件第一阶段 (1946-1959) 第二阶段 (1959-1964) 第三阶段 (1964-1972) 第四阶段 (1972年至今) 主机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汞延迟线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储器穿孔卡片,纸 袋磁带磁带,磁盘磁带,磁盘,挂 盘等大容量存 储器 处理速度几千条几万至几十 万条几十万至几百万上千万至万亿 条 计算机的类型: 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 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性能、规模、处理能力分: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及服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 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 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 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 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 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 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 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 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 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13 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 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计算机网络复习

作业一 1.简述OSI/RM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七个层次模型及其主要功能。 自上而下: 应用层:为用户使用网络提供接口 表示层:实现通信程序数据到网络传输数据的信息格式转换、数据加密、解密。 会话层:通过建立会话实现应用程序进程间的连接。会话管理与数据传送同步。 传输层: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顺序控制等,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网络层:在通信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选择一条路径。 数据链路层:通过差错、流量控制可控制的数据“帧”,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物理连接标准、数据传输率、监控数据差错率。 2.简述OSI/RM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流流动方向的特点。 整套通信协议的实现称为栈.数据从发送方向下通过协议栈的每一层,又从接收方向上通过协议栈的每一层.每一层把数据传送到低一层之前在数据前面附加一些控制信息,称为协议头部,接收方收到数据之后分析相应头部的信息,然后卸掉头部提交上一层。 3.简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电路交换: 优点:数据传输可靠、迅速,不易丢失。 缺点:线路专用——线路的利用率不高;高峰时没有空闲线路。 电路建立、释放——通信量小时,链路建立拆除占用时间比例过大。 报文交换: 特点: 以报文为单位的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无须建立一条专用的传输线路,只需在已存在的网络中择一条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报文交换不适于实时性要求高和交互性应用。 优点: ●充分利用线路; ●报文可在中间结点缓存; ●可实现一对多传输; ●可实现报文的优先级传输; ●在中间结点的存储转发中实现差错校验和纠错 缺点: ●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延时较大; ●由于报文大小不定,所以每个中间站点都必须有足够的缓存,通常采用 硬盘作缓存。 分组交换: 特点: ●与报文交换相似,只是将报文分为若干个定长的分组,每个分组为一个 子报文 ●线路的利用率较高、传输速度提高 ●由于分组小固定,所以每个中间站点的缓存通常是内存,无需外存储设 备,大大提高存储交换速度

计算机网络试题题库

计算机网络试题题库 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D )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 B、PC机-通信线路-PC机 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 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 2、传输速率为(B)的以太网称为传统以太网 A、1M bps B、10M bps C、100M bps D、1000M bps 3、Ethernet以太网结点最多可达(B)个 A、512 B、1024 C、2048 D、4098 4、EIA RS232C的电气指标规定,信号“1”的额定电压值是(B) A、+12伏 B、-12伏 C、+15伏 D、-15伏 5、在OSI参考模型中,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是(A )的功能。 A、传输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数据链路层 6、在实际使用的IP地址中,主机号不能为全“0”和全“1”,那么一个C类IP地址,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B)。 A、64516 B、254 C、64518 D、256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以太网无法保证发送时延的准确性 B、令牌环网易用光纤实现 C、令牌总线网的协议较复杂 D、三种局域网标准互相兼容 8、两个中继器连接的10BASE2网络结构中网络最长布线长度为(B )。 A、740m B、555m C、2000m D、1500m 9、关于微波通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具有较高的带宽和抗干扰性; B、易受地表障碍物限制; C、易受恶劣气候影响; D、隐蔽性好,不易被窃取。 10、路由选择是(A )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 11、关于DN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A、子节点能识别父节点的IP地址 B、DNS采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 C、域名的命名原则是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 D、域名不能反映计算机所在的物理地址 12、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C)。 A、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B、连接多台计算机 C、共享软、硬件和数据资源 D、实现分布处理 13、电子邮件能传送的信息(D)。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奈氏准则,波特和比特率的关系: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地低于奈氏准则给出上限数值。波特(Baud)和比特(bi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每秒传多少个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若1 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的信息量,则“比特/秒”和“波特”在数值上相等。若1 个码元携带n bit 的信息量,则M Baud 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M n b/s。 3香农公式: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若信道带宽W 或信噪比S/N 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4常见的物理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5双绞线的应用:同种设备使用交叉线,非同中设备使用平行线。 6信息复用的种类及特征:最基本的复用是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宽带资源,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STDM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7宽带接入技术:xDSL技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FTTx技术。 其他: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的屏蔽掉差异,是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就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介是什么。物理层的特性:机械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信息交互的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互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传输媒体不属于物理层。 8点到点协议PPP及透明传输的实现:PPP协议是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协议只支持全双工链路。PPP协议应满足的要求:封装成帧,透明性,多种网络层协议,多种类型链路,差错检测,检测连接状态,最大传送单元,网络层地址协商,数据压缩协商。PPP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将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即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链路控制协议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可支持IP、OSI网络层、DECnet,AppleTalk等。PPP 有一个 2 个字节的协议字段。当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当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O比特填充: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5 个连续1,则立即填入一个0。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5 个连续1时,就把这 5 个连续1 后的一个0 删除。 9以太网的拓扑类型: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网状结构。现在常用的以太网为星形(在物理上星形,在逻辑上总线型)。以太网协议标准:DIX Ethernet V2(正规标准)和IEEE 802.3(定义总线型)。 10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先听先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等待重发)。多点接入表明此协议为总线型,载波监听指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碰撞检测是边发送边监听,即配适器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监听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也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停止发送。争用期(Contention Period)就是以太网端到端往返时间2τ。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传统以太网的争用期:51.2us,可发送512bt 即64字节。信道利用率的公式:Smax=To/(To+τ)=1/1+a。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如果帧的前64字节没有发生冲突,那么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做一以太网的最短有效帧长即为64字节。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终止的无效帧。 11网桥和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转发过程: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测此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那个接口,或者把它丢弃。网桥是通过内部的接口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实现操作的。P92。12、集线器和交换机对带宽的影响: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工作模式,所有的端口都可以接受到信息,而交换机只有当某端口发送请求时才工作,只发送到目的端口。 13VLAN的概念及应用:虚拟局域网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4个字节的标识符,成为VLAN标记。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个虚拟局域网。 其他: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字符填充:在发送端的SOH或EOT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而在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再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这种方法成为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CRC运算就是在数据M的后面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N位冗余码,然后构成一个帧发送出去,一共发送(k+n)位。 零比特填充:在发送端,先扫描整个信息子顿,只要发现5个连续1,则立即填入一个0,因此不会出现连续地6个1,接收端在收到一个帧时,先找到标志字段F以确定一个帧的边界,接着再用硬件对其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五个连续1时,就把这5个连续1后边的一个0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信息比特流,这样就保证了透明传输;在所传送的数据比特流中可以传送任意组合的比特流而不会引起对帧边界的错误判断。MAC地址:48比特,6字节 扩展的以太网仍然是处于同一个网络。 虚拟局域网只能建立在交换机上。 14 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关系: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 帧的首部。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 IP地址的特点:1)每一个IP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2)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和一个链路的接口。3)按照因特网的观点,一个网络是指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的集合。4)在IP地址中,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路都是平等的。 15子网的划分: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当然主机号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同样的位数,于是两级IP地址在本单位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是255.255.0.0,C类是255.255.255.0。P133例4—2 例4—3 16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CIDR 消除了传统的A 类、B 类和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 的地址空间。CIDR 把32位的IP地址划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是“网络前缀”,用来指明网络,后面的部分则用来指明主机,因此CIDR使IP地址从三位又回到了两级编址。CIDR 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 地址组成“CIDR 地址块”。一个CIDR 地址块可以表示很多地址,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很多个(例如上千个)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路由。CIDR 地址块中的地址数一定是 2 的整数次幂。地址块的分配:P137。P138图4—25 求地址数: 17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为了提高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 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 层的协议。ICMP 报文作为IP 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 数据报发送出去。ICMP 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 询问报文。ICMP的应用:PING应用:PING 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P143图4—29.Traceroute应用:P144 图4—30。 18路由器的转发分组流程:(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 地址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N。(2) 若网络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19路由算法的含义和应用(RIP和OSPF):理想的路由算法:1)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有自适应性。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5)算法应是公平的。6)算法应是最佳的。RIP内部网关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最大的优点是简单。RIP对直接连接的路由器的距离定义为1,然后经过其他非直接连接的路由时加1。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相当于不可到达,所以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RIP协议只关心路由器个数,不关心时延问题。RIP算法中路由表更新的原则是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算法:P149 例4—5。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协议不仅要考虑最短路径,还需要考虑时延,费用,距离,带宽等。 20 VPN和NA T的含义:VPN:利用公用的因特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信载体,这样的专用网又称为虚拟专用网VPN。VPN只是在效果上跟专用网一样,它用的还是公用网。VPN包括全球地址(即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专有地址)。网络地址转换NA T: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 T路由器上将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公用网)连接,NA T既是从私网到公网的转换。 其他:网际IP协议是用来使互连起来的许多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通信,因此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常常称为网际层,或IP层。 IP地址为32位,全球唯一。 A类地址前一位网络号为0,B类为10,C类为110。 所有经过因特网传送的数据都必须加密。 21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的特点: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TCP的特点:1)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2)每个TCP 只能有两个端点。3)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4)TCP停工全双工通信5)面向字节流。UDP的特点:1)UDP 是无连接的。2)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3)UDP是面向报文的4)UDP没有拥塞控制。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6)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八个字节。 22、端口,套接字,网络中通信一端的标识:端口只具有本地意义,在网络中用IP地址+端口号。套接字:TCP连接的端点叫套接字或插口。每一个TCP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套接字)所确定。 23、流量控制的含义和方法:所谓的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的及接受。 24、TCP的流量控制与确认机制: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受窗口的数值。TCP 的窗口单位是字节,不是报文段。具体流程:P203图5—22。确认机制:确认TCP基本的传输单元是TCP段,而这些段的长度是可变的.由于TCP要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所以TCP在接到数据段后要对其进行校验,并且向发送方反馈确认消息.如果发送方没有接受到这样的确认消息,TCP将尝试重新发送数据.TCP接受方发送的确认信号ACK是对其已经接受的、连续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确认。ACK信号包含在TCP段的头信息中,发送方将从序号的ACK+1开始发送后面的数据。

2020年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2020 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的各专业考生。 n.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 学, 是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Internet 网络服务的建构与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要求学生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学习相关内容。了解:指对所列 知识要熟悉其内容及含义。(单项选择题)理解: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单项选择题、问答题)掌握:指对所列知识能深入理解,并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和 判断等过程中综合运用。(单项选择题、问答题、综合应用题)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考试内容 (1)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及其特点,数据报与虚电路交换特点; 2. 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组成; (3)掌握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部分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考试内容 (1)什么是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分层,什么是接口,网络体系机构的定义; (3)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 4 )什么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5)TCP/IP模型的分层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TCP/IP体系结构的主要协议。 2. 考试要求 (1)掌握网络协议、层次、接口等概念; (2)掌握OS、TCP/IP体系结构及其各层功能; (3)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与10.110.1 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1.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1.18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C)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1.21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C)。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22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六级真题笔记

注意出现过2次出现过三次以上 Section A: N&V;N&A:Force: n.力量,武装;v.强迫 Cause:n.原因,理想,事业;v.引起 Effect:n.结果,影响,效果;v实现,实施. Process:n.工程,过程;v.加工,处理 Original:n.原件,原型;a.最初的,原始的,独创的 Bond:n.联系,关系,纽带;v.建立关系 Trace:n.踪迹,行踪,少许v.跟踪,追溯,探索,找到,描绘 Prime:n.最初,全盛时期v.使准备好,做准备adj.首要的,最好的 Toll:n.过路费,伤亡人数v.敲(钟) (take a heavy toll on sb./sth. 对…造成重大损失) Shift:n.转变,换班v.转移,转变 (v:与change近义。) plague:n.瘟疫,灾难v.使痛苦迁移或工作上的调动,换船换车、财产转让等)Close:n.结束adj.密切的,靠近的,严密的adv.接近地,紧密地 (closely:密切地,亲近地,严密地)Stem:n.茎,秆v.起源于,堵住(from) Reward:n.报酬,奖赏,报答v.奖赏,给…报酬 Split:n.劈开,裂缝 .adj.劈开的v.分离,劈开,断绝关系 Endeavor:n/v努力,尝试 Household:n.家庭adj.家用的,家喻户晓的 Initial: adj.开始的n.首字母 Peer:n.同龄人,贵族v.仔细看 N: Hierarchy:等级 Notion:概念,想法 Autonomy:自治,自主权 Segment:部分,片段 Enthusiasm:热情,热衷的事物 Penalty:惩罚 Specimen:样本 Cost:n.代价,成本 Essence:本质,精髓 V: V ow:发誓 Compose:组成,创作,使平静 Terrify:恐吓 Doom:注定(死亡、灭亡) Signify:象征,意味着 Formulate:规划,阐明;构想出,系统地阐述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 第一章概论 1.计算机网络得定义与组成,几种常见得网络拓扑结构得名称。 (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得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得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得系统。 (2)组成:通信子网-网络信息得传输与交换 终端系统-负责信息得处理 (3)网络拓扑: 星形结构、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 2.计算机网络得体系结构概念 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得分层及其服务与协议得集合,也就就是它们所应完成得所有功能得定义,就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与通信系统设计得基础。 3.协议得概念、协议三要素与服务访问点得概念。 (1)协议概念:协议就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得、控制信息交换得规则得集合,就是一套语义与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得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与接收工作中必经得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得格式、定时方式、顺序与检错。 (2)三要素: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得结构或格式,确定通信时采用得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 电平等,回答“怎么讲”。 语义:协议得语义就是指对构成协议得协议元素含义得解释“讲什么” 同步:规定了事件得执行顺序 (3)服务访问点:SAP实际上就就是(N)层实体与上一层(N+1)层实体之间得逻辑接口。 4.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传输得基本单位: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帧)、网络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分组)、传输层、应用层得基本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得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与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得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得基础上,在通信得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得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得方法,使有差错得物理线路变成相对无差错得数据链路。 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得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以分组为单位得数据报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得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到端(end-to-end)得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得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得会话连接得建立、维护与断开,以及数据得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得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得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使用得协议。 5.TCP/IP体系结构(知道各个协议在哪一层),OSI与TCP/IP得比较。

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西安邮电大学2016考研《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7 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动向,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典型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的连接与配置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基础,较好的网络应用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发展及标准化工作,掌握网络组成、了解网络分类,熟练掌握网络性能指标,掌握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因特网概述 网络的概念、因特网发展阶段、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3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重点)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等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 协议与划分层次、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与服务、TCP/IP体系结构。 第二章物理层 基本要求:掌握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了解网络传输媒体,掌握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及宽带接入技术。 教学内容: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有关信道的基本概念、信道的极限容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 2.4信道复用技术(重点)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叙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本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规划管理和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数据通信技术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是本课程向网络应用方面的延伸,使本课程与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的结合更加直观。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理解相关的较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并为具有计算机组网全过程所需基本技能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概念和指标,如多路复用技术,调制技术,交换技术,差错检测和控制技术等。 2 理解数据通信规程(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各标准化组织的沿革和工作范围,掌握若干重要数据通信规程的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理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理论基础及应用的基本方法。 4 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具有前瞻性。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管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一种系统软件,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扩充,也包含了网络设备的驱动程序,因此需要了解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概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2章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难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 协议与划分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题库(带答案)

计算机技术职业技能训练系列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 张明辉 李康乐 任立权 于洪鹏 CERNET …… …… ……… …… … ……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 第2章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9) 第4章计算机局域网络 (12) 第7章网络互联技术 (17) 第10章 Internet与应用 (22) 结构化布线系统 (28) 参考答案 (29)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 A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 A.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 )。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4、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分为( B )。 A.通信子网与共享子网 B.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C.主从网络与对等网络 D.数据网络与多媒体网络 5、下列设备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C )。 A.通信控制处理机 B.通信线路 C.终端控制器 D.信号变换设备 6、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 PAN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4957075.html,N C.MAN D. WAN 7、下列网络中,传输速度最慢的是( C )。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三者速率差不多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络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B )。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9、局域网具有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中,一般不含( D )。 A. 星型 B. 环型 C.总线型 D.全连接网型 10、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树形拓扑 1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A )。 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 12、在下列网络拓扑结构中,中心节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的是( A )。 A.星型拓扑结构 B.环型拓扑结构 C.树型拓扑结构 D.网状拓扑结构 13、下列属于星型拓扑的优点的是( D )。 A.易于扩展 B.电缆长度短 C.不需接线盒 D.简单的访问协议 14、在拓扑结构上,快速交换以太网采用( C )。

最新英语六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最新英语六级复习资料(完整版)英语六级复习专题一完形填空--固定搭配英语六级复习专题一完形填空 1.account for说明…的原因,是…的原因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4957075.html,use…of…控告;谴责 3.allow for考虑到,顾及,为…留出预地 4.appeal to诉诸,诉请裁决(或证实等) 5.bring about导致,引起 6.call off取消 7.care for照顾,照料;喜欢 8.check in(在旅馆、机场等)登记,报到 9.check out结帐后离开,办妥手续离去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4957075.html,e up with提出,提供,想出 11.count on/upon依靠,指望 12.count up共计,算出…的总数

13.draw up起草,拟订;(使)停住 14.fall back on借助于,依靠 15.get at够得着,触及;意思是,意指;查明,发现;指责 16.go in for从事,参加;爱好 17.hang on to紧紧抓住;保留(某物) 18.turn out制造,生产;结果是;驱逐;关掉,旋熄 19.take over接受,接管;借用,承袭 20.take in接受,吸收,接纳;理解,领会;欺骗;包括 21.stick out(把…)坚持到底;突出,显眼 22.stick to坚持,忠于,信守;紧跟,紧随;粘贴在…上 23.set out陈述,阐明;动身,起程;开始;

摆放 24.set forth阐明,陈述 25.set about开始,着手 26.put in for正式申请 27.refer to…as…把…称作,把…当作 28.pay off还清(债);付清工资解雇(某人);向…行贿;得到好结果,取得成功 29.make up for补偿,弥补 30.look over把…看一遍,把…过目;察看,参观 31.look through详尽核查;(从头至尾)浏览 32.live on靠…生活,以…为食物lie in(问题、事情等)在于 33.lie in(问题、事情等)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