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信用社如何为三农服务

广西农村信用社如何为三农服务
广西农村信用社如何为三农服务

邕宁农村信用社如何为三农服务摘要:“三农”始终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为“三农”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发展和服务始终备受关注。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要牢记“姓农、务农、惠农、强农”的宗旨,坚守防范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作用。针对我国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几项措施,现以广西省邕宁县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为例,汇报如下:

关键词:邕宁农村信用社三农信贷金融服务体系产业结构调整

一、当前支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我们农村信用社作了一些积极的工作,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支农资金组织难。由于竞争激烈,对在农信社存款歧视性政策从心理上未完全消除,农信社组织存款难,对公存款占比低,整个存款市场份额不高。农村资金仍在大量外流,支农资金补给不足,但还有很多需要支持的客户,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二)不良资产盘活难。盘活不良资产,对于农信社增强资金实力,改善经营状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村组集体及其他贷户拖欠农信社贷款,逃债现象严重,一部分农民依法借贷,依约还贷的信用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依约还贷就成了空话,农信社不良资产盘活困难重重。

(三)涉农贷款风险补偿难。农业目前仍然是弱质产业,涉农贷款风险大,营销成本高,没有担保,也没有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由此产生的风险由农信社承担,使农信社在涉农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上很不对称。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后劲。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几项措施

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农信社应积极开辟路径,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发展规模型、加工型、科技型、品牌型、生态型和外向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增值效益、质量效益、市场效益和综合效益。

(一)拓宽思路,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延伸工作。其核心就是:延伸贷款对象,也就是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对象由过去的种、养农户延伸到从事或服务于第一、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让更多的农信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做大;扩大授信额度,也就是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从过去的3万元扩大到5万元,对种、养、加等特色大户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其最高贷款额度甚至可以提高到30-50万元,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信用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延长使用期限,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贷款跨年度使用。2013年央行决定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自主定价,提高发放涉农贷款的意愿;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满足多层次涉农贷款需求的能力,提高涉农贷款资金的可得性;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断优化涉农资金配置效率。

(二)突出重点,做好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

1.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积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建立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库,研究确定支持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大胆创新贴近于本地产业化经营的信贷产品,满足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突出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3.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4.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信贷资金的注入,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抗灾能力建设,加大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病险水库排险加固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支持推进乡村城镇化。通过信贷政策扶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私营个体业主以及已在小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在小城镇建房落户。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支持集体、个人、私营企业等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的建设与开发,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集镇集中,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尽快建立起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体。

(三)抓好典型,促进农村经济工作以点带面。通过支持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涉农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带动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发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和主渠道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农村信用社要坚持做到“三个全面”:即全面调查、全面建档和全面支持。全面调查是指农信社应对辖内所有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企业的现状,包括行业、产业形势,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贷款需求及满足情况等。全面建档即对中小企业全面建立经济档案,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申请和有关管理办法进行评级授信。全面支持是指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其在农信社是否有贷款,都应一视同仁,积极支持。

(四)政府扶持,齐心协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1.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市、县、乡各级政府必须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农村信用社组织存款,加强诚信建设,化解不良资产,增强农信社的资金实力,通过农信社用活本地的存量资金,推动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在防范农信社信贷风险的前提下,采取组织农信社与企业洽谈会等形式达到社企双赢。此外还应充分尊重农信社的自主权,不强迫农信社发放风险贷款。通过建立涉农贷款保险制度,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涉农贷款提供保险业务。

2.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增加支农资金来源。截至2013年6月末,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

3.3个百分点。

3.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金融服务环境。推出银行卡支农惠农项目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业务,满足农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农村推广移动支付,解决农村地区物理网点不足等问题,提升农户金融服务便利性。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为1.48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9784万信用农户,8524万农户获

得贷款,余额达1.76万亿元。

4.进一步扩大对“三农”、小企业、民生、就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继续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三农”和小企业等的信贷资金来源。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满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三、邕宁县域基本情况

原邕宁县是一个人口达93万的农业大县。多年来,由于农业科技落后,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情况下,农村农民所渴望的是“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能够得到尽快解决。农村金融基础弱、网点少、成本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解决好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

四、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邕宁农村信用社自1996年10月与农行邕宁县支行“脱钩”以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立足服务“三农”,促进了贷款和存款的快速增长。到今年上半年止,邕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0082万元,比1996年底增加146281万元,增长334%;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39280万元,比1996年增加114262万元,增长457%;其中“三农”贷款余额85860万元,占62%。

(一)支持了国家级、省级项目建设。邕宁利用依傍首府南宁的独特地理优势,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各项有效政策,“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成功在南宁举办、南宁“136”工程正常推进和邕宁“一城两岸三区四线(即大学城,邕江两岸,大沙田、沿海、仙葫三个开发区,南横、南梧、南钦、南凭公路四线)经济核心的启动,大大拉动了南宁市周边县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给广大市民、村民和长住南宁周边流动人口大显身手的有利时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和信贷服务更是义不容辞。在邕宁农村信用联社新老领导班子的精心谋划下,全辖农村信用社转变思想观念,在资金组织上,推行“以存定贷、存贷结合”的措施,充分发挥利率机制改革的作用,以较低的贷款利率支持潜在的黄金客户,以较高的贷款利率淘汰现有的不良企业,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支持银企签约洽谈项目。逢每年元旦刚过,联社营业部就专题研究贷款营销问题,精心做好“三大开发区”这篇文章,分别给予大沙田开发区、沿海开发区和仙葫开发区的中小型私营企业注入大量信贷资金。在早几年前,毗邻南宁市区的三岸园艺场农民得到营业部300多万元的贷款支持后,三岸园艺场农民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立体种养,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解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资金短缺问题、确保农民开展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逢每年的岁尾年初,邕宁农村信用联社都争分夺秒地组织信贷部门和各信用社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农民生活生产的资金短缺情况,确保农民开展春耕生产的资金足额到位,各信用社按照联社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送贷款、送科技、送信息”的“便民工程活动”。2003年12月的一天,邕宁农村信用联社主任刘建平深入到刘圩信用社支持的“甘蔗状元”李国章的甘蔗林处,李国章年收原料蔗1600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吴圩镇坛白村是“西瓜之乡”著名的西瓜产地,2004年1月的一天,吴圩信用社信贷人员深入田间瓜地,面对覆盖着白色薄膜的“雪地”,信贷员当场答应满足瓜农购买农资的资金需求。苏圩镇是著名的“蔬菜之乡”,多年来,苏圩信用社年均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农民发展名、特、优蔬菜品种。

(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第二、三产业正在邕宁这块土地上迅速崛起。几年来,邕宁农村信用社按照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时俱进,立足服务三农,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信贷结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力支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络机制,做大做强产业链,依托优势农产品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布局,促进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农产品增值,全面带动全县农民增收。几年来,邕宁农村信用社平均每投放“三农”贷款超2亿元,到今年7月份止,全辖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余额达到8618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806万元。

(五)支持非现金支付。广西信合机构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并不断加大投入,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 2012年1至9月份,广西联社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共办理各类支付结算业务233.87万笔,清算资金536.5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92%和18.69%。广西区农村信用社在全辖布放各

类自助设备总数达2419台,全区自助设备网点覆盖率为65%,自动取款机布设数量居全区金融同业第一位;代理了近40个项目的各种惠农支农补贴发放,100%独家代理了全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提前2年半时间完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目标要求,是全区机构和人员最多、服务网络最广的金融机构。

(六)全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三大工程”。引导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手段,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提高网点覆盖率和服务便利度。阳光信贷工程主要是通过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促进信贷管理规范化,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打造一条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支农绿色通道,充分满足涉农信贷需求。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主要是理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创新。

五、结语

邕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通过信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三农”在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得“三农”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广西省农村信用社要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新的契机,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联保贷款,在确保农户生产生活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代农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县域经济等对贷款的需求,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和担保机制,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发挥农村金融对“三农”更加积极、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农村信用社要采取有效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支农信贷资金投放力度,确保不误农时、农事,切实发挥好农村金融的经济杠杆功能,把现代农村产业促大增强,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服务“三农”》,来源:中国金融网,作者:黎咸龙李进蔡晓峰 2008年11月4日

2.《农村信用社如何服务“三农”》来源:农博网 2005年06月11日

3.《刘士余在广西调研农信社要充分发挥“三农”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来源:金融时报 2013年07月12日

4.《农村支付结算渠道畅通八桂》来源:金融时报 2012年11月30日

5.《广西银监局启动“三大工程”服务“三农”》来源:金融时报 2012年08月01日

6.《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来源:《求是》第十八期作者:周小川 2013年9月16日

7.《央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来源:中国网 2013年07月19日

农村合作银行服务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立足“三农”谋发展规范管理促双赢——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服务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县地处南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这里既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茶叶基地县,瘦肉猪基地和樱桃产业基地,同时又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扶贫开发县。面对逐步成熟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如何以信贷资源为引擎助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合行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在省联社及汉中办事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县委、县政1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行立足当地经营发展优势,牢固树立“以规范树品牌、以规范促发展、以规范提效益”的经营理念,以强化信贷管理为工作核心和突破口,扎实做好信贷投放工作,稳步拓展市场占有率,努力提升贷款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使我行的信贷管理不断迈向规范化、专业化、精品化,为支持“三农”发展、活跃县域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截止2010年12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9.42亿元,较年初增加3.88亿元,增幅为25%,余额占全县金融市场份额的82.6%;涉农贷款余额为16.6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6%。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3.15亿元,其中,累计发放茶叶种植及加工贷款5346万元,支持106户农民发展茶园5138亩,扶持新建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个体户106户;累计向1941户农户发放养猪贷款9013万元。在对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支持的同时,我行自身的经营效益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全年实现财务收入2.19亿元,账面利润5619万元,同比增盈571万元,考核利润9904万元,同比增加2171万元。这些数字不仅是我行业务持续发展的最好证明,也是我行规范信贷管

理所取得的成果最有力地书写。下边,我就合行在信贷管理方面一些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予以汇报,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一、上下联动挖潜力,全力营销争客源 客户管理是信贷管理的第一步,也是信贷管理的基础。众所周知,只有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才能占稳信贷投放的市场;只有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才能打牢盈利创收的基础;只有拥有优质的客户结构,才能具备风险防范的保证。基于此种认识,我行确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员工营销为主体、以领导营销为重点”的客户营销管理体系,为拓展客户资源,优化客户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实行了按需定量的贷款投放政策。为确保贷款投放合理,充分满足加快“三农”建设的资金需求,我们从客户的贷款需求出发,合理确定贷款投量。从2010年1月20日开始,我行全面开展了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工作,通过对辖内23个乡镇、267个行政村、103118户城乡居民进行了春耕资金需求调查,摸清了农户家底和贷款需求,挖掘有贷款需求的城乡居民4355户,确立了全年39867万元信贷投放量的大盘子,为准确、及时的信贷投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是实行了贷款营销目标责任制。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深入挖掘员工工作潜力,充分发挥基层信贷员在营销客户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确定了基层支行年末农业贷款增量比达到80%,农户贷款面同比增幅达到2%以上的经营目标,并提出了每欠1户处罚信贷员50元的罚劣措施。措施的出台促使信贷人员走村串户,深入工矿企业找米下

农村信用社宣传标语

农村信用社宣传标语

农村信用社:国家法定的金融机构,是亿元农民身边的银行 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农村信用社是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农村信用社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广大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存款人是我们的永恒上帝借款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信用千万家合作你我她 农村信用社与城乡人民心连心 农村信用社愿为千家万户架起致富桥梁 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居全国金融机构第一位 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信合真心帮 信用合作经营活存贷可*好处多 选择信用合作共创美好生活 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主渠道 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信合真心帮 农村信用合作农民致富依托 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 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坚强后盾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农村金融的基础

农村信用社情系“三农”服务大众 贴心贴已信合人知冷知热信合情 信合诚信诚天下农田三农兴寰宇 信合铺就小康路农户描绘大地春 信合架金桥利如雨露八方润联社展矫姿缘似春潮四面来 托致富希望架富民桥梁。 心贴心的服务手握手的承诺。 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优服人。 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讲诚信。 创立三信兴三农信用工程讲信用。 走遍神州村和镇满意服务在农信。 为民理财三农兴旺真诚合作三信辉煌。 接待一次顾客,奉献一份爱心存入一缕阳光,还您一轮太阳。 农村合作金融托起绿色繁荣 奉献真诚一片情暖客户万千 选择中国信合共奔小康生活 信用架起连心桥合作谱就双赢曲 追求卓越提高人生品位奉献信合收获幸福生活 与农朝夕相伴共谱绿色篇章

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

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 周密 2013-05-15 10:42:11 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5月07日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典型代表,积极发挥集中农村闲散资金、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作用,在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独特优势,更好发挥其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撤并农村网点,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也应看到,一些长期积累、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定位不准。对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人优质客户缺少系统研究,对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开发重视不够,对农业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二是营销功能较弱。习惯于按上级指令和计划办事,市场营销意识淡薄、观念落后,制约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三是网点布局不合理。在区域间和同一区域内网点分布不尽合理,存在金融覆盖的空白点。四是产品创新滞后。培育和发展高端优质客户的能力不足,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多。五是员工知识结构老化,优秀人才存量有限、增加困难。 根据2003年下发的《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就是服务农民、农业、农村,改革任务就是要理顺产权关系,加强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建设。以此为方向,现阶段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其服务“三农”的能力,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优化网点布局,健全服务功能。根据服务“三农”的区域性金融组织定位,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合理规划和设置网点,提高经济效益。立足农村地区重点集镇,面向商贸服务区、产业园区、居民区,增加有效网点,减少或撤并低效网点,改造陈旧网点,打造精品网点,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厘清经营层次,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各基层网点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控制水平的差异,逐步下放个贷、小企业快速贷款等零售信贷业务审批权,减少审批层次,缩短流程。将营销体系重心下移,充实业务一线人员。根据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模式的不同,建立相应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支持特色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农业超市和种养大户发展。 培育重点客户,提高经济效益。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尤其是支持专业村、专业镇以及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抓住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培育优质客户特别是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在服务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经济效益好的金融产品。 构建个贷平台,创新经营方式。构建符合农村个人信贷业务经营需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个人信贷业务经营平台。对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放宽条件、简化手续,特别是对信誉好、无拖欠贷款记录的农户,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农户大额贷款,可在确保信贷资产真正用于支农的前提下采取质押、抵押、联保等灵活方式。 深化人事改革,积累人力资本。加快薪酬制度改革,强化员工队伍培训,积极引进人才,进一步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解决人员结构、素质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问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增强基层网点对人才的吸引力。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2009年3月 前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中国农业银行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县域机构网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基本覆盖全国县域。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十六字"方针,中国农业银行进入建设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时期。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2009年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服务好"三农"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深入研究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与路子,切实加强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推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历程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1979年,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从1979年到2008年,根据不

同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特点和中央对中国农业银行确立的支农定位和职责,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专业银行时期(1979-1993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先在农村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经济总量逐年上升,粮食及农副产品购销两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呈现跳跃式、超常规发展。 按照当时专业银行的业务分工,中国农业银行遵循"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并举,提高经济效益,活跃农村经济"的指导方针,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中心,将全部贷款的98%以上集中投向了农村。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和技术改造;支持国家商品粮、棉、糖生产基地建设;开办粮棉转化转产专项贷款、副食品基地专项贷款、土地治理与开发专项贷款;支持"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实施,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中国农业银行将每年涉农信贷计划的60%和2500亿-3200亿元的累放信贷额度,用于支持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和乡镇企业发展。对乡镇企业贷款计划实行专项管理,确立了"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颁布了《中国农业银行乡村工业贷款暂行办法》,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民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向商业银行转轨时期(1994-2006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立足农信、服务三农,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立足农信服务三农 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农信、服务三农,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在宝丰联社这艘大船里,大家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并同信合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党和国家负于的殷殷厚望,面对九亿农民兄弟给予的深深信任,我们农信人一定会不辱使命与时俱进,为“城乡一体化”“共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篇章再谱新歌! 我们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城乡经济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和使命。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做好支农服务工作与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最具金融潜力的阵地在农村,对象是农民,范围是农业。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村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农村、农业、农民,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壮大的土壤。同时,也应该看到,只有经济发展了,特别是农村经济能保持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势头,农村信用社才能保持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势头。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立身之本、强身之道。我们宝丰农村信用社要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新的契机,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联保贷款,在确保农户生产生活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代农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县域经济等对贷款的需求,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和担保机制,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发挥农村金融对“三农”更加积极、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当然,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涉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两个领域,将会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解决好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下如何服务“三农”问题,是农行成功改革的关键。 中央确定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要求农业银行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为农行确立独具特色的市场定位战略指明了方向,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符合农行实际的。

一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作为惟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拥有全国最多的物理网点,最大的从业人员队伍,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功能全面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具有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农业银行坚持面向“三农”,为广大县域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县域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是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战略布局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国家金融战略布局来看,除农行外,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相当部分县域市场,主要为大城市、大客户和大项目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单个经营规模较小、市场较分散,系统服务能力相对较弱;政策性银行受服务功能限制,只能在特定领域开展业务。而农行拥有1万多个大中城市网点、1.4万多个县域网点和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金融服务网络,在国家金融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连接城乡金融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同时,农行能提供对公、对私、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四大系列230多种产品,代理证券、保险、基金、黄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推出综合化、集成化、精细化和套餐化的新型金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同名3252)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同名3252)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给客户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是在金融服务方式日渐多样化的金融市场面前,面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在这当中,如何提高优质服务是赢得客户、获得先机、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更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下面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提高优质文明服务提出几点浅见。 一、增强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优质的服务需要诚心。在农村信用社实际工作中,真诚的心灵在优质的服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每一名员工、每一个岗位的角色之一就是服务。也就是说,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要热爱农村信用社,要以社为家。要时刻记住:服务千般好,微笑第一招。重视服务理念,树立“服务第一、客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信誉高于一切,信誉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信合员工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搞好服务,“社盈我荣、社亏我耻”,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把优质文明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树一流服务形象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四优”的窗口形象是关键。一是优雅言行。要求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讲究语言艺术,语气亲切、礼貌,在使用电话办理业务、接受客户咨询时语气平和,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做到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优质服务。二

是设立便民措施。要在营业室柜台外应配备沙发、座椅、老花镜、验钞机、笔、饮水机等便民措施。三是“四心”服务。信用社员工要时时刻刻尽最大努力想客户所想,提供实实在在的“四心”服务,即接待客户热心、回答问题耐心、处理问题细心、解决问题诚心,达到热情礼貌、耐心周到、业务精通、办事利索,让广大客户感觉到其他金融机构办不到办不好的事,到信用社就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办理。四是优美环境。各营业窗口达到统一服务规范标准、统一形象设计、统一标识。办公用品墙上挂件摆放整齐,做到“四净三无”,即地面净、墙壁净、门窗净、桌椅净;无灰尘蛛丝、无纸屑垃圾、无堆放杂物等。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的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石,决定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的高低和竞争能力的大小。农村信用社应逐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强化员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上岗、在岗、转岗、晋级等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员工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通过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体员工敬业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讲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不断提高信合员工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金融服务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服务的要求。 四、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打造服务精品营业网点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怎么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进展的作用,是银监部门关注的一具重大课题,本文拟从为“三农”服务的要求来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的咨询题。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我国农村信用社进展大致记忆了四个时期,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进展时期(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二是反复和停滞时期(1959-1980)。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打算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要紧渠道。三是农行代管时期(1980-1996)。信用社归农行治理,两套编制,两本账薄。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1996年8月,国务院公布《对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治理,要紧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治理,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理顺外部关系、明晰产权、强化内部治理的改革。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我国信用社有三种形式: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虽然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但不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制银行,依然信用合作社,离完善的产权制度仍有一定距离。县联社统一法人形式,沿袭了原有的信用社产权结构特征,仍存在所有权缺位的咨询题,民主治理有名无实,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使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对信用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在信用社扩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度专业化未来,信用社的民主治理更加难以实现。在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在组织形式上,省联社是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规范与治理县联社的职责,而实际上,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作为一级法人,它有合法经营的自主权,省联社对县联社的治理成了法人管法人,会浮现县联社别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东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东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操纵或者是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为信用社偏离其经营目标埋下了隐患。合作制银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咨询题,合作制中,自然人股东多,股本小,农民的无知和对合作社的别关怀,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治理无法降实。而且,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使大股东也没有对合作银行的实际支配权,而成了行长说了算。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进展的妨碍 (一)积极妨碍 1、农信社交由省级政府治理,使地点政府与信用社的关系从行政干预到对其负责。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治理,一方面有利于降实治理责任,发挥地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和进展业务;另一方面,地点政府治理信用社后,直接承担了信用社的盈亏责任,如此,地点政府会加大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力度。如此,就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地点经济进展的良好环境。其实,由于充分调动了地点政府的积极性,地点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信用社的进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地信用社进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2、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进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迅速进展,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都日趋下落,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逐渐失去了服务对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民营企业进展所需资金量大,信用社已别能满脚其需要,因此,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农村经济进展的迫切需要。

银行服务三农的问题[2020年最新]

中国ⅩⅩ服务三农的问题 第二章中国ⅩⅩ服务“三农"的发展现状 2.1中国ⅩⅩ服务“三农”的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ⅩⅩ“3510”发展 目标,全面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在一级法人体制下,建立 健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加大服务“三农”的投入总量 和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运作效率和水平,切实提升“三农”业 务的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ⅩⅩ建设成为一家面向“三农”、城乡 联动、融入国际、综合经营、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群体提供优势金融服务的现 代化全能型银行。 2.2中国ⅩⅩ服务“三农"的历程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1979年,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ⅩⅩ,为农 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从1979年到2008年,根据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特点和中央对中国ⅩⅩ确立的支农定位和职责,中国 ⅩⅩ服务“三农”的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2.2.1专业银行时期(1979—1993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先在农村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 序幕,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经 济总量逐年上升,粮食及农副产品购销两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呈 现跳跃式、超常规发展。 按照当时专业银行的业务分工,中国ⅩⅩ遵循“以粮为纲、农林牧副 渔并举,提高经济效益,活跃农村经济”的指导方针,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这 个中心,将全部贷款的98%以上集中投向了农村。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和技术改 造;支持国家商品粮、棉、糖生产基地建设;开办粮棉转化转产专项贷款、’副食品基地专项贷款、土地治理与开发专项贷款;支持“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实施,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乡镇企业发展需要, 中国ⅩⅩ将每年涉农信贷计划的60%和2500亿一3200亿元的累放信贷额度, 用于支持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和乡镇企业发展。对乡镇企业贷款计划实行专 项管理,确立了“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颁布了《中国ⅩⅩ乡村工业贷款暂行办法》,对促进 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民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2.2向商业银行转轨时期(1 994—2006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初步建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中国特色工业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颁布实施后,国 家加大了对国有银行的综合改革力度和监管力度,启动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综 合改革,要求国有银行按照国际惯例构筑业务运作模式和经营机制。1994年,国家组建了农业发展银行,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逐步分离,中国农业银 行开始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ⅩⅩ脱钩。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ⅩⅩ重新调整了市场定位,确定了“积极巩固、 调整和提高农村业务,大力拓展大城市业务,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业务”的经营

信用社扎根三农服务先行心得感想

信用社扎根三农服务先行心得感想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信用社来说,无一例外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无论是信用社还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当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较大差距面前,我们显的更是相形见绌,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有奋起直追,改善软、硬件设施,创新思路、健全内控、紧抓窗口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 一、立足“三农”,互惠共赢 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始终坚持了以信贷支农工作为重心,不断深入农村、农户,广泛收集农业资金需求信息,并根据农户需求,坚持不误农时、择优帮扶、简化手续的原则,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血液。 二、转变思想,提高服务意识 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金融单位,大多数都坐落在乡镇,经济相对并不发达,加上“等、要、靠”的老旧思想,严重制约着信合事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牢固树立从“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的工作思想,不断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充分发挥员工们人缘和地缘优势,广泛收集信息、开辟储源,不断与周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加强联系,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不但给顾客留下了良好印象,为今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信用社的整体效益也

会得到不断提升,正所谓“服务出效益”。 三、改善服务设施,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目前信用社与商业银行在服务硬件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对业务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此次市办事处下发的《文明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便民措施:为客户配备休息、饮水等器具,设置一米线为客户营造和谐的办理业务秩序,设置意见簿广听群众呼声,从中发现不足,等等,不断的改善社容社貌,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 四、强化窗口服务,把好第一道关 针对《文明服务规范》的要求,做为窗口柜员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客户与信用社接触的第一道关,是信用社的一个脸面,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整体形象,因此,每位员工都要坚持做到配证上岗,统一着装,办公物件摆放有序,业务处理准确及时,接待客户一律使用文明用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客户,让客户欢喜而来、满意而归。 “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文明服务这句话落实到现实工作中来,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从而树立信用社的良好企业文化,为信用社进一步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银行服务三农经验汇报

银行服务三农经验汇报 银行服务三农经验汇报 截止XX年末,全行贷款余额XX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XX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到XX%,比年初增长XX%,高于全部贷款增速XX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亿元,占全市农业贷款的90%以上;服务农户万户,支持贷款农户数万户,均居瑞安市第一。20XX 年实现账面利润亿元,上缴税收亿元,纳税总额排名瑞安前三。在长期的支农支小服务工作中,我行始终坚持普惠理念不更改、创新服务不止步、心系三农不动摇的服务宗旨与发展理念,最大最重要的经验便是:立足三农、坚持创新。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坚持市场定位,坚守服务三农发展方向 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发展理念长期不动摇。多年来,我行毅然坚守农村阵地,承担起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不离不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变的是定位,提升的是服务理念、服务能力与服务方式,积极贯彻省联社“一场革命,两条道路”及市办“135”战略构想,在“二次创业”中提出“走小客

户发展道路,做小企业伙伴银行”,积极推进实施业务转型,集聚力量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行设计出台系列特色产品,为规范推进支农支小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如根据农户贷款需求,我行制订完善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低收入农户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安家乐”移民贷款管理办法》、《农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多项信贷管理办法及信贷制度;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我行出台了《“合和”新农村建设贷款管理办法》,采取村级经济合作社项目贷款与建房农户联保贷款形式,解决三农担保难题,切实支持“美丽瑞安”工程建设。 二、坚持普惠金融,推进信贷服务惠及范围 近年来,我行提出“经营业务”向“经营客户”转变,树立了以客户发展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了明确发展方向,确定了业务转型办法,清晰锁定了我行的目标客户群体,进一步明确了小客户发展战略。树立“以小博大、以小化险”的发展方针,为深入开展支农支小奠定了发展基石。回归“小额、分散、流动”的经营方向,控大拓小,挤出信贷资源,重点支持个人保证贷款50万以下、企业保证贷款500万元以下、抵押贷款XX万元以下的客户,加快培育成长型、科技

农村信用社服务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及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1.1红花岗区信用联社基本情况。截至2006年12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信用联社存款总额148617.7万元,贷款金额96869.1万元,贷存比65.18%。服务区域的总人口数54.1万人,其中农村和农业人口45.1万人,分支机构总数35个,社员总数8311户,其中个人(与家庭)8,309户,存款人总数19.38万户,平均贷款余额6.5万元,员工总人数256人,社员持股占比77.4%,员工持股占比20.9%,涉农分社4个,最近三年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情况是(百分比):2004年52.3%、2005年29%、2006年22.2%;近三年涉农产生的贷款利息在总利息收入情况为(百分比):2004年70.4%,2005年40%,2006年21.7%。1.2红花岗区县信用联社服务“三农”及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红花岗区农村信用联社下辖17个分社当中,涉农机构只有4个,占23.5%,其余13个分社几乎不涉及“支农”信贷投入,据信贷负责人介绍,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优质的国营企业也考虑了一部分,当然主要还是中小.....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对支持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至今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刘乃云同志如是说:“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摆脱困境;只有良好发展,才能产生经营效益;只有自身发展,才能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只有保持良好发展势力,才能真正承担起党和政府赋予农信社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才能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效解决历史上遗留的、前进中伴生的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保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针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开拓创新、提高服务”,稳健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在金融领域和竞争性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历程及其现状 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三农同发展,服务社区共繁荣”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农村信用社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自建立至今的50多年里经历不断的发展和体制变革。在1978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在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的十几年里,于1984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的报告》,从而恢复了农村信用社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继1996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明确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管理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案》,并首批选择贵州、吉林等8个省(市)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中国人民银行脱钩成立省联社并由省政府直接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省级信用社联社,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委托统一管理辖区内农村信用社。 如今,农村信用社直接面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主要开办了个人储蓄;结算业务;代理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项;以及以农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个体工商户、农户联保、农村经济组织为主的存贷款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随着农户贷款比例的增加,农户贷款已经成为农业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09年10月,伴随着全国通存通兑(农信银)业务的开通,已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大联网;之后银信通业务的开通,初步建立手机电子银行信息平台服务功能。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领域市场化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农村信用社在发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明晰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也是建立适合我国现代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

(2014年)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 下面关于信用社调研报告范文的材料由范文大全整理。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三大产业之一,再我国国民名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是实现另外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国家采取政策及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三农政策,以保证农业的顺利发展。但是在三农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三农政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银行、三农、途径 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解决各地区的三农问题需要各地部门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当地的金融机构,应该发挥本身的经济职能,以更好的开展服务三农的工作。 一、三农问题阻碍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其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要对它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下面具体分析我国所面临的三农的含义: (1)农村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指的是农村户口、农村经济和农村土地问题。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人口统计不清楚,户籍制度的实施工作效果不理想,使得很多农民的户口定位不准确。locAlHOST而农村经济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存在差异,交通的不发达,以及市场的狭窄等原因造成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缓慢,造成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增大,最终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土地使用权则关系到农民的正常生活情况,一些偏僻地区缺乏管理分配意识,对我国的土地分配制度不熟悉,使得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削弱了农民建设农村的积极性。 (2)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负担过重两大个方面。我国多数农民存在着文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带来

服务三农,合作共赢——银行宣传口号

服务三农,合作共赢——银行宣传口号 导读:本文服务三农,合作共赢——银行宣传口号,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一路同行,合作共赢。 3、诚信服务,共赢财富。 4、诚信服务,共创财富。 5、你的“三农”,我的责任。 6、情系三农,合作共赢。 7、情系三农,相伴共赢。 8、诚信赢未来,财源滚滚来。 9、服务三农,合作共赢。 10、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11、从农村到城市,一直在你身边。 12、与你同行,共创未来。 13、服务源自真诚。 14、心系民众,共创辉煌。 15、德系农商,成就共享。 16、服务为民,和谐共赢。 17、服务一方,共建城乡。 18、服务大众,立足发展。 19、诚信为本,助你成长。 20、农商有信,草原有情。

21、农商诚信,草原情深。 22、经济护航信赖商行。 23、信赖商行,一同成长。 24、服务沃土,实现梦想。 25、金融惠三农,满意同分享。 26、钱来钱往,服务百家。 27、服务先行,步步为赢。 28、金穗呈祥,绿海运财。 29、微笑服务万家,温馨传遍天下。 30、为民着想,行业榜样。 31、草原金花,农商状元。 32、赤诚服务,共创鸿福。 33、帮你插上腾飞的翅膀。 34、草原之光,分享成长。 35、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36、支农扶农,创业理财。 37、情系三农,合作共赢。 38、扶农兴农,合作共赢。 39、农民创业贷款,农商行是首选。 40、农商行铺就小康路,农户描绘大地春。 41、立足城乡,放眼世界。 42、富民强国,惠济八方。

43、农村的银行,农民的银行。 44、厚德诚信,达济城乡。 45、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46、农村是金,商业是银。 47、扶持三农,服务百姓。 48、农村夺金,商业斩银。 49、诚达天下,信拓无疆。 50、金融管家,服务万家。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事迹汇报:立足“三农”服务地方为脱贫攻坚增添金融新动能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事迹汇报:立足“三农” 服务地方为脱贫攻坚增添金融新动能 XX年,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循环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大信贷投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稳步推进金融扶贫,全力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年末,XX信合各项存款余额58亿元,较年初净增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实体贷款较年初净增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亿元。全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亿元,其中投放精准扶贫贷款9325万元。存贷款总量分别占全市金融机构的 %和 %,均居全县银行业首位。 加大“三农”支持力度。XX年,XX信合围绕粮油加工、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全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亿元。先后向XX朱鹮梨园有机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8户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990万元,向银珠有机香米加工项目、牡丹产品融合发展项目投入信贷资金450万元,向XX鹏盛专业合作社等4户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370万元,向101户种养殖大户发放贷款859万元。同时持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发挥“双基联动”工作站作用,截至12月末,已在全县建立“双基联动”工作站271

个,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万户,授信亿元,用信亿元。通过完善工作站“一专两兼”(XX信合客户经理为专职联络员,村支部书记和工作人员为兼职联络员)人员的配备,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服农、福农、富农”落到了实处。 全力支持重点项目。XX年初,联社将我县88个重点建设项目按地理位置进行整理,列出项目清单下发至各营业机构,对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XX年累计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投入信贷资金5600万元,其中向XX永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有机米粉深加工项目投入信贷资金850万元,向市级重点项目——陕西佛缘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有机中药材仓储与超微粉碎精加工项目投放信贷资金XX万元,以金融之力助推XX打造陕南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示范县目标。 助力金融精准扶贫。XX年度,XX信合以“三个到位”继续践行“金融扶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的庄严承诺。一是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动员,联社印发了2万余份扶贫小额贷款宣传折页,由各营业机构客户经理送达贫困户家中,让贫困户全面了解精准扶贫信贷政策、准入条件、办理流程和优惠政策,确保宣传到位。二是与村干部座谈、与贫困户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资金需求,建立起信用社与贫困村、贫困户之间沟通、协作、互动的桥

农业银行应加强服务意识助力“三农”

农业银行应加强服务意识助力“三农” 摘要:“三农”是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体系中责无旁贷必须支持。从以往的情况来讲,支持的力度明显不足,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服务意识,也就是重视程度。我们应该加强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扶持农民,让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大力发展农业,建设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三农农业银行金融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079-01 古人云:“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党和政府历来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今年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一、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 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面向“三农”是农行改革的基础导向,是检验农行改革能否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根本标准。而整体改制、商业运作和择机上市,则为农行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必要保障。 毫无疑问,“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 城乡,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面向“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行的历史使命。有为才有位,离开这一使命,农行没有前途和希望,不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面向“三农”的重要性。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标,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明显优势并有几十 年服务经验的商业银行,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面向“三农”的社会责任,发挥在农村金融体系的主渠道作用,这是党和国家实现战略全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反映了国家资本意志。 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