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海藻酸纤维的研制与应用
医用纤维和耐高温纤维的发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舟 维; 海藻酸; 甲壳素和甲壳 胺; 耐高 温; 发展; 应用
1引 言
海藻酸纤 维的优 良性 能来源 于纤维上 的
钙离子与人体 内的钠离子 发生的离子交换 , 从 而使 纤维拥有其特有的成胶性 能和高吸湿性 , 海藻酸的分 子结构 由于分子 内 g i ' i 酸和 um a oc m n uo i 酸的比例不同而有很大 的变化 , anrl tc 而
一
二十世纪是化学纤维诞 生和投展的世纪 .
也是一个人定胜天的发展 历程 。 随着合 成及纺
丝技术 的进步 . 耐高温纤维品种正向着更高性 能或更高性价 比方 向发展 。 新型的耐高温纤维 不断被研究开发出来。
2几 种 医 用 纤 维
21 . 海藻酸纤 维n1
作为纺织用纤维 . 海藻酸纤维已经有很长
藻酸纱布拥有它们所 特有 的性能。 自从 18 90 年以来 ,海藻 酸纱布广泛 地应用于 西方医疗 界, 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纱布 的优越
作用等性质 , 使其在生物 和医药市场 的应用 不 断扩展 阴。与此 同时 . 由于新的溶剂 的不断出 现 .新的纺丝方法也在不断地被 开发出来 , 现
维普资讯
技术纵横
上海丝绸
2 0  ̄第 2 06 期
东华大学材料 学院
李雪莲
摘要_ 本文介绍了海藻酸纤维的艄造工艺盈 物化性朝 , 对梅 藻酸纱布的临床应用作了一些描 述。甲 并 壳素和甲壳胺是广泛存在于动物 和植物中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近年来 。 这两个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 、 生物可 降解性 、 对伤口愈合的促进性能和其它一些优异性能在生物医药顿域 引起 了重视 。本文总结 了甲壳紊 和甲壳胺纤维 的生产条件 , 在手术缝台线 、 医用敷 科、 甲壳 人工 保健 内衣面料 、 药物缓释等 材料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本文还介 绍了耐高温纤维的发展 历史 以及各种耐高温纤 维的性能和他们
医用海藻纤维的研究

3 结 果 与讨 论
3 1 海藻酸 钠 原 料 的 M/ 对 医用 辅 料 成 形 性 的 . G
影响 通 过选 取 不 同含 量 M/ 的纺 丝 原 料 , 用 湿 G 采
海 藻酸钠 , 岛晶岩科 技生物 材料有 限公 司 ; 青
收 稿 日期 :00 1-0 2 1 .22
21 年 ( 0 1 总第 8 ) 3期
骆强 , 王胡 , 孙玉山 : 医用海藻纤维的研 究
3 1
法 纺丝 的生 产工 艺 , 备 海 藻 酸 盐 纤 维 产 品 。 由表 制
曲加工 容 易对 纤维 造成 损 伤和 杂质 污染 。而 纤维 不 加 卷 曲 , 维彼 此 之间 没有 抱合力 , 纤 非织造 布铺 网困 难 。通 过在 纺丝 过 程 中工 艺 控 制 的手 段 , 用通 过 采
第 1 9卷第 1 期
2 1 年 2月 01
非 织 造 布
No nwo e v ns
V o . 9, 1 1 No. 1 Fe b.. 011 2
骆
强, 王
弱 , 玉 山 孙
( 国纺 织 科 学 研 究 院 生 物 源纤 维 制 造 技 术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京 100 ) 中 北 00 0
摘 要 :通过 纺丝 工艺 的研 究 , 控 制原 料 分 子 链 结 构 中甘 露糖 醛 酸 ( ) 古 罗糖 醛 酸 ( 比例 在 M 与 G)
( G值 ) M/ 的基础上 进 一步控制 纤 维 中的不 同离子 成分 比例 ( 钠 比) 纤维综 合物 理机 械性 能 , 钙/ 和
得到 满足 医用敷料 的 非织造布 h. 要 求和 医疗性 能要 求的海 藻酸 盐纤维 产品 。 z . - 关键词 :海 藻纤维 ; 医用 ; 究 研 中图分 类号 : Q 4 . 7 文献标 识码 : T 32 8 A 文章 编号 :0 52 5 ( 0 1 0 -0 00 10 -0 4 2 1 ) 1 3 -3 0
海藻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海藻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a3fd208767f5acfa1c7cd75.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海藻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一、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身上的穿着也在不断变化着。
祖辈们种植棉花、大麻,种桑养蚕向大地要纤维,父辈们开采石油从地下找纤维,现在我们获取纤维的领域从陆地扩展到了海洋———向海洋要纤维。
目前使用最多的纺织纤维是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
其中,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加上生产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利用其他纤维来替代,而目前最理想的替代品是生物可降解纤维。
生物可降解纤维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纤维材料。
生物可降解纤维是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它减少了人类文明对环境的负担,是一种在现代文明和自然界之间达到平衡的方法,因此将成为未来的主要纤维之一,海藻纤维就是这样一种纤维。
海洋中存在几万种海藻,按颜色可分为红藻、褐藻、绿藻和蓝藻四大类。
海藻纤维的原料主要来自海带、巨藻、墨角藻、昆布(Laminariae)和马尾藻等褐藻类所提取的海藻多糖,在褐藻的细胞壁中以金属盐类形式存在。
早在1944 年,Speakman和Chamberlain就对海藻纤维的生产工艺作了详细的研究,制得了与粘胶纤维性能相似的纤维。
海藻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纤维,具有阻燃、防辐射、抗菌除臭、生物降解等多种功能,符合纤维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二、海藻纤维的结构和制备海藻纤维又称海藻酸纤维、碱溶纤维、藻蛋白酸纤维,其原料来自天然海藻中所提取的海藻酸。
2.1 海藻酸结构海藻酸为多糖类大分子聚合物,由β- D- 甘露糖醛酸(M单元)和α- L- 古罗糖醛酸(G单元)两种组分构成,M和G是一对异构体,如图1所示。
这两个组分以多聚甘露糖醛酸(M)n和多聚古罗糖醛酸(G)n按不规则的排列顺序分布于分子链中,两者中间以交替MG或多聚交替(MG)n相连接,形成无规嵌段共聚物。
海藻酸的农业应用及测定方法研究

海藻酸的农业应用及测定方法研究刘金凤;张娟【摘要】Alginate is a kind of natural polysaccharide polymer. Widely in plants such as kelp, seaweed algae. Algae in the category of natural polysaccharide polymer,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Alginate in the use of agriculture mainly added to the fertilizer, made with alginic acid fertilizer, the fertilizer has the incomparable natural, chemical fertilizer producti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art, non-toxic side effect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very broad. In this paper,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al inspection work of author, the nature of alginic, appl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is gived.%海藻酸是广泛存在于海生植物如海带、海藻等藻类中的一类天然多糖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利用历史悠久。
海藻酸在农业利用方面主要添加到肥料中,制成海藻酸肥料,此类肥料具有化学肥料不可比拟的增产、抗逆、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检验工作实践,对海藻酸的性质、应用及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名称】《中国果菜》【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海藻酸;肥料;应用;测定方法【作者】刘金凤;张娟【作者单位】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海藻酸(Alginic acid),又称为褐藻酸,是广泛存在于海生植物(如海带、海藻等)体内的一类天然多糖聚合物。
海藻纤维1

海藻纤维提取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海藻纤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海藻纤维的性质、制备,重点叙述了海藻纤维在医药及纺织方面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海藻纤维制备性能应用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of alginateAb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lginate fiber development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seaweed fiber properties, preparation, describes the focus of alginate fiber in medicine and textile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Keyword:alginate fiber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前言:生命起源于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大量的资源,海洋天然产物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具有高效的活性和特殊的药理机制,是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基于对人民生活水平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海洋中的海藻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它的发现减轻了纺织工业对石油和棉花等的过度依赖。
海藻纤维的原材料来自天然海藻中所提取的海藻多糖。
海藻多糖主要来自海带、巨藻、墨角藻、昆布和马尾藻等褐藻类,以甘露糖醛酸和葡糖醛酸以1、4结合,具有纤维素类似结构的物质。
海藻纤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有效成分,其性质特殊,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以及纺织行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883年,人们发现了海藻材料的结构致密性及粘连性,有关专利也研究了对海藻酸的提取,并研究了其大分子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工业应用。
1912年到1940年间,一些德国、日本和英国专利纷纷发表了海藻酸盐经挤压可得到可溶性海藻纤维的报导。
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特点与应用

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特点与应用海藻酸盐(alginate)是1种天然多糖共聚物,主要来自褐藻,是由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罗糖醛酸(G)残基通过1:4糖苷键形成的,M和G嵌段以聚合物序列(MMM或GGG)或者交错序列(MGMG)的形式在聚合物链中排列。
自从1881年英国化学家Stanford发现海藻酸盐开始,海藻酸盐已被用于各种不同的产业,例如食品、织物印染、纸和药品等,以及许多其他的新的最终用途[1].海藻酸盐作为一种水溶性聚合物,是1种很好的胶凝材料,能锁住大量的水分。
最近几年,海藻酸盐作为1种新材料已被广泛用于伤口护理产业,用于湿疗法产品的制造,例如,用于覆盖伤口的凝胶、海绵、纤维无纺布敷料,在纤维形式中,海藻酸盐纤维还能被加工成织物、无纺布、针织和各种复合材料来处理特定的伤口护理问题。
在这些应用中,海藻酸盐材料既有吸收伤口液体的干燥形式,也有向干燥伤口提供水分的水合凝胶形式[2].研究表明,当伤口处于湿润而非潮湿的环境时,上皮细胞从伤口边缘到受伤区域的迁移要快于伤口处于干燥状态时的细胞迁移。
现代湿疗法伤口敷料旨在创造1个湿润环境以促进最佳治疗。
海藻酸盐在吸收伤口渗出液后,敷料中的钙离子与渗出液中的钠离子之间交换,可在伤口表面形成凝胶,凝胶保持了适当的湿润环境[3],防止伤口表面干燥,减少移除时造成的不便,增强皮肤伤口的愈合率[4],钙离子还可作为止血剂。
海藻酸盐作为1种天然聚合物,在自然界中是1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用于伤口表面和空腔是无毒的、安全的[2].因此,海藻酸盐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有广阔前景。
1 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特点海藻酸盐作为医用敷料,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5-6]:(1)高吸湿性。
海藻酸盐敷料可以吸收大量的伤口渗出物,延长更换时间,减少更换次数和护理时间,降低护理费用。
海藻酸敷料能够有效保留伤口渗液,提供伤口快速愈合所需的湿润环境,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7],促进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增强白细胞功能。
海藻酸纤维载银技术研究进展

第16卷第3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16,No.3 2013年9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2013海藻酸纤维载银技术研究进展马建峰1窦荣娟2张峰2(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21;2.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综述了海藻酸纤维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性能,重点介绍了喷涂浸渍法、离子交换法、在位还原法和共混纺丝法等海藻酸纤维载银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不同载银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藻酸纤维载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海藻酸纤维;银;敷料中图分类号:TS1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429(2013)03-0003-05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Ag-Loading Technology of Alginate FiberMA Jian-feng1,DOU Rong-juan2,ZHANG Feng21.Soochow Univer sity,Suzhou215021,China;2.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Zha ngjiaga ng2156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structure,preparing method and applying performance of the alginate fiber. It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Ag-loading technology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including spray impregnating method,ion exchanging method,in situ method and blend spinning method,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Ag-Loading technology.It also propose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Ag-loading technology of alginate fiber.Key wor ds:alginate fiber;silver;wound dressing0引言海藻酸是从天然海藻中所提取的一种天然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很好的绿色材料。
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宋文山;代元坤;李八方【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8(049)009【摘要】现代"湿性伤口愈合"理论表明,伤口处在湿润的环境下,愈合速度会加快.海藻酸盐作为一种从褐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吸湿性、凝胶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其为原料开发伤口愈合敷料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海藻酸盐伤口敷料的主要形式有纤维、海绵、水胶体、水凝胶等.其中,海藻酸盐纤维敷料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海藻酸盐海绵、水胶体、水凝胶作为新型的敷料形式更有利于伤口愈合,因此在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均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外少数相关海藻酸盐新型敷料产品已经成熟并上市.基于目前国内外研发现状,对以上4种海藻酸盐敷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做出展望.【总页数】7页(P9043-9049)【作者】宋文山;代元坤;李八方【作者单位】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00;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 266003;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00;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山东青岛 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TB34【相关文献】1.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 [J], 秦益民2.医用敷料研究与应用的中国之路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3.医用敷料用海藻酸盐纤维研究应用进展 [J], 刘津池; 于淼; 王侠; 金佳勤4.含银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 [J], 秦益民5.海藻酸盐纤维在生物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J], 宋丹青;魏亮;孙润军;张一心;张昭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山东化工 SHAND0NG CHEMICAL INDUSTRY 2016年第45卷
新型海藻酸纤维的研制与应用 左常江,吕海金,王文静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512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海藻纤维的结构,采取实验室方法制备出了海藻纤维,通过加人交联交联剂得到了交联海藻纤维,以交联海藻纤 维与其他材料复合改性应用,重点分析了海藻酸复合纤维的性能,对海藻纤维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分析。 关键词:海藻纤维;制备;交联;复合纤维;应用 中圈分类号:TQ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6)21—0034—03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ype Alginate Fiber Zuo Changjiang,Lv Ha ̄in,Wang Wenjing (School of Bi0logical&Chemical En ̄neefing,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 26655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 structures of the alginate fiber,alginate fiber was prepared by laboratory method,alginate fiber was crosslinked by crolinking agent,crosslinked alginate fiber mixed with other fiber to improve fiber properties,focus on testing various properties of alginate composited fiber,analysis of印plication prospect of alginate fiber. Key words:alginate fiber;preparation;crosslinking;composited fibers;application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2l世纪“绿色服饰”将主 导世界纺织服装领域的发展主流。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不可 再生资源一石油,在生产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原材料来源不足 或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该行业的发展,海藻纤维就是一种新型 的可再生纤维,具有绿色环保和自阻燃、抗电磁辐射、止血抗菌 等多种功能,符合纤维发展的趋势。当前生产的海藻纤维比较 硬脆,断裂强度较低,产业化生产难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进 行海藻纤维的制备工艺和高性能的海藻纤维改性研究对化纤 与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藻纤维的结构 海藻酸钠是海藻纤维的主要制备原料,海藻酸是一种多糖 类大分子聚合物,由1—4键合的B—D一甘露糖醛酸(M型结 构)和 —L一古罗糖醛酸(G型结构)构成,M和G是同分异 构体…,见图1、2。 C 'o 甘露糖醛酸(M型结构) 古罗糖醛酸(G型结构) 图1 海藻酸钠的M、G型结构 图2海藻酸结构式 海藻酸易与二价金属离子化合形成水凝胶,即离子交联水 凝胶,将Cu 、zn 、ca2 、Sr2 、Ba2 等二价金属离子加入到海 藻酸溶液,G型结构上的Na 与上述离子发生交换反应,G型结 构与Ca。 形成蛋 ̄(egg—box)结构,G型结构堆积发生交联形 成三维网络结构,转变成水凝胶纤维从而析出来 ,见图3。
图3 G型结构与ca 形成的蛋壳结构 2交联海藻酸纤维的制备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海藻酸钠:食品级,青岛明月海藻集团;聚乙烯醇:AR,国药 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戊二醛(50%):AR,青岛华东化玻仪 器有限公司;丙酮:CP,淄博新江业化工有限公司;盐酸(35%): AR,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AR,广东广华化学 厂有限公司;电子天平:BS210S,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 司;恒温水浴锅:HH一8型,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2.2 实验方法 2.2.1海藻酸纤维的制备 将海藻酸溶液静置脱泡后,转移到培养皿中成膜,直至均 匀铺平为止,然后烘干。取烘干膜加入5%氯化钙溶液进行交 联10min,用去离子水洗去未交联的氯化钙,然后烘干至50 ̄C 备用。 去一定量烘干的海藻纤维膜加入戊二酸溶液,分别反应
收稿日期:2016—10—07 基金项目: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类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1一A一6) 作者简介:左常江(1977一),男,山东莱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海藻纤维与教学方面的研究。 第2l期 左常江,等:新型海藻酸纤维的研制与应用 ・35・ 0min.5min,10min,20rain,30rain,40min,50min,60min,4 h,8 h, 12 h,24 h,待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50%下干燥 24h,去干燥样品进行性能测试,考察是否产生交联及交联对海 藻酸钙的耐盐、碱性能的影响。 取干燥的海藻纤维在固定湿度静置24 h,与交联剂按1:40 加入250 mL锥形瓶中,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戊二醛溶液交 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0min,5min,10min,20min,30min,40rain, 50min,60min,4 h,8 h,12 h,24 h,取出纤维,用去离子水反复冲 洗表面,烘干备用。测定纤维溶胀等系列性能,确定最佳反应 条件。 2.2.2 性能测试 选择性能优异的海藻酸纤维与PVA纤维进行共混,测试其 性能。 2.3 海藻纤维结构与性能分析 2.3.1红外光谱(IR) 采用IR一96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海藻酸及交 联海藻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交联结果。 2.3.2溶胀度测试 取交联处理后一定量纤维称重后,浸于氯化钠溶液中,间 隔相同时间取出试样用去离子水冲洗,滤纸擦干纤维表面水 分,称重。纤维溶胀度用吸液量来表示: S=(w。一wd)/Wd 式中:w。为纤维溶胀质量,w 为干纤维质量 J。 2.3.3耐碱性测试 取500 mL一系列不同pH值的氢氧化钠溶液,按40:1比 加入交联后的海藻酸钙纤维,常温下观察纤维形貌变化 。 2.4 结果分析 2.4.1纤维结构分析 交联前后的海藻酸钙纤维红外光谱见图4。 螂a●-4 颦∞ ∞’啪伯∞ 波J ̄t/cm" 图4海藻红外光谱a交联纤维b未交联纤维 通过红外光谱图b未交联纤维显示在2935 em 为的六元 环上C—H的伸缩振动峰,a交联纤维提上大分子与ca 发生 交联形成蛋盒结构抑制了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减弱;3428 cm 为羟基伸缩振动峰,交联后因羟基参与反应,形成新的C 一0键,吸收峰稍向高波数处发生偏移,且吸收峰强度比未交 联纤维吸收峰变窄变尖锐,是发生了交联反应造成的。1197 cm 和1241 cm 为C一0、C一0一C伸缩震动增强,这是由于 交联后分子内C一0键增多,吸收峰增强,进一步证实了发生了 交联。经过红外谱图分析可以确定,通过羟醛缩合反应,脱掉 H:0分子,生成C一0一C键,一0一H基伸缩振动峰变弱,进一 步证实了交联结构的存在。 2.4.2溶胀度分析 在不同反应温度、交联剂浓度和不同NaC1浓度均会不同 程度影响交联效果。 2.4.2.1反应温度对交联效果 表1 反应温度对交联效果的影响
通过表1可以看出随交联温度的升高,交联海藻纤维的溶 胀度先升高先降,在30 ̄C时溶胀度最低。看出交联海藻纤维均 在3h左右即基本达到溶胀平衡,交联纤维的溶胀率只有95%, 保证了良好的吸收率,据此推断,海藻纤维形成了有效的交联, 在30℃时溶胀度最合适,温度高于60℃时纤维会发生降解。 2.4.2.2交联剂浓度对交联效果的影响
} | | \ . 1
\ 』
0 2 4 6 8 l0 12 交联浓度,%
图5 交联剂浓度对交联效果的影响 由图5图分析可知,海藻纤维溶胀度随交联剂浓度的增加 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交联剂浓度达到6%时溶胀度值 最小,当交联剂浓度过大时溶胀度反而增加,造成的主要原因 是当交联剂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交联反应主要在纤维表面 进行,交联结构不稳定致使溶胀度增大,可以初步断定在6%交 联剂浓度下最佳,交联纤维结构稳定。 2.4.2.3不同NaC1浓度下海藻纤维的溶胀度
蠢 粪
\ \ l _r } l I//,、义 _
牟 -. ‘0 . }
Ⅲ_ /\ | —’ : { \
_}_j ∞
} i {
4 5 3 S 2 5 l 5 O 3 2 l O 鹾瓣 ・36・ 山东化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16年第45卷
溶液浸泡纤维,测试溶胀度 J。 图6表明,提高NaCI浓度对交联纤维的溶胀度基本变化不 明显。 2.4.3耐碱性能分析 将最佳交联条件下交联前后海藻酸纤维:NaOH=1:40,浸 于不同pH值的NaOH溶液中,间隔时间观察纤维形态变化。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交联前后海藻纤维耐碱性能测试 通过是否交联海藻纤维在碱溶液中的溶胀结果表明,未交 联的海藻酸纤维在pH值≤ll条件下容易发生溶胀随着pH值 增大逐渐溶解。交联的海藻纤维在pH值≤l2条件会发生溶 胀,随着pH值增加亦即碱性增大后会溶胀至胶状物,可见交联 后的海藻纤维耐碱性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4.4共混改性测试 选取性能优异的交联海藻酸纤维与PVA纤维进行共混改 性测试其机械性能,经测试发现共混纤维的耐碱性、耐盐性强 力、弹性、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比单独海藻纤维有了显著的 提高。 3结论 (1)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实验室方法制备出了交联的海 藻纤维。 (上接第33页) 为具有还原气氛的氢气的原因。 7000 0000 6000 ● ’;:4000 盘 0 苫3000 1=4 2000 '000 0 f0 20 3O _a 5a IO 7D Diffraction angle 图3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LiFePO 的XRD比较图 4结论 通过对固相合成磷酸亚铁锂合成条件的研究,粗略地找出 了以下几个条件: (1)通过对样品的XRD谱图分析可知,包覆碳并不会对 LiFePO 的结构产生影响。 (2)30℃时3 h进行交联,交联剂浓度为6%工艺条件时制 备海藻纤维耐碱性、溶胀性最佳。 (3)交联后的海藻纤维在pH值≤12具备较好的耐碱性, 但pH值继续升高后会发生溶胀。 (4)将海藻纤维与PVA纤维复合共混后,会明显提高海藻 纤维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4展望 海藻纤维也已成为新型可再生纤维研究的热点,单纯海藻 酸纤维存在着机械性能不足等一些列,为此需要开发新的合成 工艺、加工改性方法,力求海藻酸纤维发挥原有性能的基础上, 拓宽在抗菌、阻燃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海藻纤维和其他可 降解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共混,进行海藻纤维改性研究,最终 实现新型海藻纤维在新领域、新方向实现突破 。 参考文献 [1]秦益民.海丝纤维的结构和性能[J].纺织学报,2007(11): 136—138. [2]张传杰,朱平,王怀芳.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及其 结构与性能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5):23—27. [3]朱立华,夏延致,全凤玉,等.耐盐性海藻酸钙纤维的制备及 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2(12):93—96. [4]赵雪,何瑾馨,朱平,等.海藻纤维性能研究[J].高科技 纤维与应用,2008(3):24—29. [5]高振华,杜兆强,田骅飞,等.海藻纤维应用研究进展[J].广 东化工,2012,39(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