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1. 前言在矿山生产中,瓦斯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

在工作面上,瓦斯的聚集使得工人面对著严重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隅角处,瓦斯集中或滞留,形成了治理上的瓶颈。

因此,防止隅角瓦斯集聚,降低瓦斯浓度,是矿井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2. 隅角瓦斯形成的原因隅角瓦斯的形成与矿井地质、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有关。

以煤矿为例,煤层中的甲烷和其它烃类气体在运动、吸附和渗流等过程中,遇到局部地质构造复杂、孔隙度大、渗透系数低的煤体,便会在该处停滞聚集,形成瓦斯隅角。

另外,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煤层中的瓦斯会随着采煤进度向工作面上方集聚,最终形成隅角瓦斯。

3. 隅角瓦斯危害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隅角瓦斯往往是工作面最先出现的瓦斯危险区域之一。

隅角瓦斯的瓦斯浓度一般较高,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同时,隅角瓦斯还可能导致矿井通风不畅,聚集的煤尘易形成粉尘爆炸,从而加剧矿井安全风险。

4. 隅角瓦斯治理措施4.1 通风管网优化通风是解决煤矿隅角瓦斯问题的关键。

矿井通风管网的布局应满足如下几个要素:保证瓦斯气体顺畅排出;保证新鲜空气充分进入,满足矿井内空气质量要求;保证通风系统的经济运行。

对于进入采空区的瓦斯,可采用低湍流风机引导进出通风井口,从而将通风管网的优化程度提高。

4.2 喷射降温法通过将喷射降温装置安装在隅角的上方,利用喷水侵湿的方式来实现降温、降湿的效果,降低瓦斯浓度。

采用喷射降温法可以减轻现有通风系统的运行负担,同时达到瓦斯治理降温目的。

4.3 喷雾装置喷雾装置也是一种常用的瓦斯治理手段。

通过喷洒一定的喷雾液,来形成液膜,扩大液相和固相的接触面,从而实现瓦斯治理的效果。

喷雾装置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隅角瓦斯的处理。

4.4 瓦斯分流法瓦斯分流方法是将隅角的瓦斯通过分流管道分流到其他通风井中,实现瓦斯均衡分布,从而实现隅角瓦斯治理。

瓦斯分流法可以增加采煤工作面的通风能力,同时有效地控制隅角的瓦斯浓度。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瓦斯管理是矿井 安全系统工 程和“ 一通三 防” 管理 中的一
采 面风量 , 会使 风 流携 带 出的瓦斯 量增 大 。所 以单 靠增 大采 面风量的办法难 以有 效地 处理上隅角积聚 的瓦斯 。 可见 , 单靠增 大采 面风 量 的办 法难 以有 效 地处 理上 隅 角 积 聚的瓦斯 。同时 , 风量过大又具有 以下 缺点 : 1造成邻 近采掘 工作面 的供 风 量下 降 , 响矿 井通 风 系 ) 影
1 上 隅 角 瓦 斯 积 聚 的 机 理
2 使采 面风 流 中的粉尘 浓度 增加 , ) 恶化 工作 面 的工 作环
境 , 大 防 尘 工 作 的难 度 。 增
3 工作面风量 过 大容易 使巷 道 内的风 速超 过 《 矿安 全 ) 煤 规程》 的规定 , 影响矿井质量标 准化 达标。
技 术 与 市 场
第1 9卷第 1 期 21 0 02年
技 术 研 发
回 采 工 作 面 上 隅 角 瓦 斯 治 理 技 术
李茂林
( 西焦煤 西 山煤 电杜 儿 坪矿 一采 区 , 山 山西 太原

000 ) 3 0 0
要: 工作面回采 时, 出现上 隅角瓦斯积 聚的现 象, 影响 了煤矿的安全 生产 。文章通过分析采煤 工作 面上 隅角瓦斯积
聚现 象的原 因 , 总结 出 8种 防止上 隅角瓦斯积聚 的对策方法 , 并介 绍 了其优 缺点 , 效地防止回采工作 面上 隅角 瓦斯超 有 限, 保证 了采煤工作 面的正常生产和矿 井的安 全生产。
关键词 : 隅 角; 上 瓦斯 积 聚 ; 治理 技 术 ; 回采 工作 面
di1 .99 ji n 10 o:0 36/ .s .06—85 .02 1.3 s 54 2 1 .00 5

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治理特别规定(三篇)

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治理特别规定(三篇)

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治理特别规定是指在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针对上隅角瓦斯问题制定的特殊规定和措施。

上隅角瓦斯是指煤矿回采工作面上盘顶板与顶板交界面上积聚的瓦斯。

由于顶板与上盘交界面通常是一种破碎、松散和裂隙较多的地质构造,导致瓦斯聚集和积阻的可能性较大。

为有效治理上隅角瓦斯,保障矿工的安全,需要制定特别规定和采取相应措施,常见的特别规定包括:1.制定上隅角瓦斯治理方案: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上隅角瓦斯治理方案,包括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治理、治理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2.加强瓦斯抽采:增加瓦斯抽采量,保持瓦斯抽采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及时、有效地将瓦斯排出工作面。

3.加强通风管理:优化工作面通风系统,加大通风力度,保证瓦斯能够迅速被排出矿井。

4.加强瓦斯监测:加强对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监测,及时发现瓦斯积聚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限制火源:禁止在上隅角瓦斯积聚区域使用明火,严格控制火源,防止产生火灾和爆炸。

6.加强培训和管理:对矿工进行上隅角瓦斯治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矿工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合理操作,遵守特别规定。

上述是一些常见的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治理特别规定,具体的规定和措施应根据具体矿井的情况进行制定,以确保煤矿工作的安全进行。

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治理特别规定(二)在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治理需要遵守以下特别规定:1. 瓦斯治理设备:必须使用经过合格检测的瓦斯治理设备,包括瓦斯抽采装置、瓦斯抽采管道、瓦斯抽采风机等。

设备必须具备防爆、防静电等安全功能。

2. 瓦斯抽采:需要在上隅角区域设置瓦斯抽采点,并定期抽采瓦斯,保持矿井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抽采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实际瓦斯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3. 瓦斯抽采管道:瓦斯抽采管道应具备足够的承压能力,确保瓦斯能够顺利抽采排出。

管道需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无漏气现象。

4. 瓦斯抽采风机:瓦斯抽采风机应具备高效、低噪音的特点,能够有效抽采瓦斯。

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瓦斯抽放安全技术措施

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瓦斯抽放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瓦斯爆炸
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采面吸烟、使用明火等。
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瓦斯超限或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停电、撤人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案例分析:某矿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实践
治理措施
采用高斯。
治理效果
经过治理后,采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显著降低,保障了矿井 安全生产。
02
安全技术措施得到完 善
针对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过程中存在 的安全隐患,项目团队制定了一系列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管理、 完善瓦斯监测系统等,确保了作业安 全。
03
作业人员素质得到提 高
通过培训和考核,作业人员掌握了瓦 斯治理和抽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 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水平。
2024-01-15
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瓦斯抽放安全 技术措施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采面上隅角瓦斯概述 • 瓦斯抽放技术原理及应用 • 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方法 • 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与实施 • 现场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采面上隅角瓦斯概述
采面上隅角瓦斯定义
采面上隅角瓦斯是指位于采煤工作面 上方、靠近煤壁与顶板交界处的瓦斯 积聚区域。
瓦斯抽放技术应用范围
采煤工作面
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等瓦斯积聚区域,采用瓦斯抽放 技术降低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爆炸事故。
掘进工作面
在掘进过程中,通过瓦斯抽放技术降低巷道内的瓦斯 浓度,保障掘进安全。
采空区
对采空区进行瓦斯抽放,防止采空区内瓦斯积聚引发 事故。
瓦斯抽放系统组成及功能
管道网络
连接抽放泵和钻孔,将瓦斯从 钻孔中抽出并输送到安全地点 。
综合治理法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案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案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案巷道深邃,灯火通明,综采工作面机器轰鸣,一线工人辛勤劳作。

然而,在这繁忙的背后,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始终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人无法忽视。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将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家详细阐述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一、问题分析1.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1)通风不畅:巷道风流受到阻碍,导致瓦斯无法及时排出。

(2)瓦斯涌出量大:煤层瓦斯含量高,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大。

(3)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快,瓦斯无法及时排出。

2.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危害(1)影响安全生产:瓦斯积聚可能导致瓦斯爆炸,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

(2)降低生产效率:瓦斯积聚使得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降低生产效率。

(3)增加治理成本:瓦斯积聚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增加生产成本。

二、解决方案1.改善通风条件(1)优化巷道布置:合理调整巷道布置,降低通风阻力。

(2)提高风机性能:选用高效风机,提高通风能力。

(3)加强巷道维护:定期清理巷道,保持通风畅通。

2.控制瓦斯涌出量(1)采取预抽瓦斯措施:在开采前,对煤层进行预抽瓦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

(2)提高瓦斯抽采效率:选用高效瓦斯抽采设备,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3)加强瓦斯监测: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优化工作面推进速度(1)制定合理推进计划:根据瓦斯涌出量、通风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工作面推进计划。

(2)加强工作面管理:确保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各项参数符合要求。

(3)提高工作面设备性能:选用高性能设备,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

4.增设瓦斯抽采设施(1)安装瓦斯抽采管道:在综采工作面上隅角附近安装瓦斯抽采管道,直接抽采瓦斯。

(2)增设瓦斯抽采泵站:在矿井内部增设瓦斯抽采泵站,提高瓦斯抽采能力。

(3)优化瓦斯抽采工艺:采用先进的瓦斯抽采工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三、实施与监测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瓦斯尾巷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应用研究

瓦斯尾巷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应用研究

㊀㊀收稿日期:2019-06-03㊀㊀作者简介:沈强(1987-)ꎬ男ꎬ云南曲靖市人ꎬ2009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ꎬ本科学历ꎬ工程师ꎬ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湾煤矿通风副总工程师ꎮ瓦斯尾巷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应用研究沈强(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湾煤矿ꎬ贵州六盘水553012)㊀㊀摘㊀要:针对大湾矿111106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集聚问题ꎬ在对工作面地质赋存条件以及瓦斯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ꎬ采用布置外侧瓦斯尾巷方式ꎬ将通风方式由U型变成U+L型ꎬ有效对上隅角瓦斯进行治理ꎬ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ꎮ关键词:矿井瓦斯ꎻ上隅角ꎻ瓦斯尾巷ꎻ瓦斯治理中图分类号:F406.3ꎻTD712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8-0155(2019)11-0107-021概述大湾煤矿为水矿集团主力生产矿井ꎬ属于突出矿井ꎬ从建井至今已发生过十余起瓦斯突出事故ꎮ主要可采煤层有2号㊁7号㊁9号㊁11号㊁12号ꎬ煤层总厚度9.8m~13.6mꎬ主采2号㊁11号煤层ꎬ煤层赋存倾角约11ʎꎮ111106回采工作面位于大湾东井ꎬ西侧为已回采的111104工作面采空区ꎬ东侧为划定的111108工作面(未采)ꎬ东部为实体煤ꎬ西部为运输巷道ꎮ回采工作面上部为110206㊁110208工作面采空区ꎬ11号与2号之间法距约60mꎬ111106处于2号煤层保护区范围内ꎮ回采工作面设计开采高度3mꎬ设计走向长度170mꎬ倾向长度580mꎬ采用俯斜长臂开采工艺ꎬ月产量约45ktꎮ111106工作面开采的11号煤层直接顶为泥岩ꎬ老顶为细砂岩且中部夹杂有厚度较薄的菱铁矿层ꎬ直接底为浅灰色泥岩ꎬ老底为粉砂岩ꎮ根据邻近的111104回采工作面开采期间的瓦斯涌出情况ꎬ其中约70%瓦斯来自邻近层瓦斯涌出ꎬ因此ꎬ将采面瓦斯治理重点放在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方面ꎮ2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111106回采工作面已开采360mꎬ剩余220mꎬ采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ꎬ下巷为进风巷ꎬ上巷为回风巷ꎬ工作面正常生产期间通风量1800m3/minꎬ回风巷瓦斯浓度一般在0.3%~0.5%之间ꎮ工作面推进进行循环验证时ꎬ未发现指标超限情况ꎮ采面的瓦斯治理主要采用上隅角埋管㊁高位瓦斯抽采钻孔㊁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等方式ꎮ采用上述瓦斯治理措施后ꎬ采面生产期间瓦斯浓度一般在0.32%ꎬ上隅角位置局部瓦斯浓度最大值0.76%ꎬ回风巷最大瓦斯浓度0.48%ꎮ对上隅角埋管抽采进行封堵采用煤袋墙+黄泥ꎬ埋深3根管径200mm抽采管ꎬ正常抽采期间ꎬ瓦斯浓度0.75%ꎬ流量最大可达60m3/minꎮ根据111106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ꎬ决定采用外侧留布置瓦斯尾巷方式进行ꎬ对上隅角瓦斯进行治理ꎮ3瓦斯尾巷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分析采用留设瓦斯尾巷对上隅角瓦斯进行治理ꎬ需要综合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㊁通风情况以及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ꎮ3.1工作面瓦斯涌出在采用工作面外侧留设瓦斯尾巷时ꎬ回风巷上隅角瓦斯流动方式出现改变ꎬ上隅角风流由涡流形式变为湍流[1]ꎮ需要取消原布置的上隅角埋管ꎬ避免对瓦斯流动造成影响ꎮ根据111106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瓦斯浓度ꎬ采用上隅角埋管抽采时风排瓦斯量8m3/minꎬ取消上隅角埋管抽采后ꎬ风排瓦斯量增加到8.46m3/minꎬ此时应适当增加高位瓦斯抽采钻孔数量ꎬ强化对邻近层瓦斯的抽采ꎮ3.2工作面风量调节111106回采工作面瓦斯尾巷施工完成后ꎬ为确保采面U+L型通风平稳ꎬ需对采面风量进行调节ꎬ并在上隅角位置增设风窗ꎬ对通风阻力及风量进行调节ꎬ以提高瓦斯尾巷的风量利用率ꎮ大湾矿常掘进的巷道断面一般在12mꎬ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瓦斯尾巷的规定ꎬ风速不得大于0.5m/sꎬ瓦斯浓度不得大于2.5%ꎬ因此可以计算出瓦斯尾巷供风量至少应是360m3/minꎬ参考其他矿井瓦斯尾巷瓦斯排放效果(一般情况下ꎬ瓦斯尾巷排放瓦斯量占采面瓦斯涌出量的56%左右[2])ꎬ瓦斯尾巷排放瓦斯量为8.46m3/minˑ56%=4.74m3/minꎬ瓦斯尾巷内瓦斯浓度为4.74/360=1.32%ꎬ<2.5%ꎮ当采面供风量仍是1800m3/minꎬ回风巷内的瓦斯浓度为0.26%ꎬ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ꎮ3.3采空区遗煤防自燃措施采用外侧瓦斯尾巷ꎬ改变了采空区内风流运移规律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采空区自燃 三带 范围ꎮ根据111106回采工作面实际情况ꎬ可以通701过适当增加采面推进速度来避免采空区遗煤自燃ꎮ具体措施为:(1)合理确定瓦斯尾巷联络巷间距ꎮ瓦斯维巷联络巷间距对采空区内遗煤自燃有较大影响ꎬ当瓦斯尾巷间距小于采空区自燃带及散热带距离时ꎬ对采区空内遗煤自燃影响不明显ꎻ当瓦斯尾巷距离采面较远且与回风巷距离较小时ꎬ极易在开口位置出现自燃ꎮ根据大湾矿开采的11号煤层自然发火情况ꎬ将瓦斯尾巷联络巷间距设计为50mꎮ(2)强化管理ꎮ在瓦斯尾巷内及其他容易出现自燃区域喷洒阻化剂ꎬ回采时尽量减少遗煤产生量ꎮ工作面停采期间ꎬ应及时关闭瓦斯尾巷ꎬ同时加强对瓦斯尾巷㊁高位瓦斯抽采钻孔及回风巷㊁采空区内的CO检测工作ꎮ(3)推进速度ꎮ在采取上述措施基础之上ꎬ适当增加采面推进速度ꎬ以便加快采空区内自燃 三带 更替速度ꎬ避免出现遗煤自燃ꎮ3.4瓦斯尾巷设计通过分析大湾矿瓦斯尾巷断面㊁联络巷间距㊁风量等ꎬ根据111106采面开采现状ꎬ工作面回风巷及瓦斯尾巷参数如表1所示ꎮ瓦斯尾巷布置如图1所示ꎮ表1㊀回风巷及瓦斯尾巷参数图1㊀瓦斯尾巷布置示意图4应用效果分析通过在111106回采工作面采用瓦斯尾巷ꎬ杜绝了上隅角瓦斯聚集情况ꎬ有效降低了回采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ꎬ正常生产期间回风巷瓦斯浓度维持在0.2%ꎬ较之前的0.32%降低37.5%ꎻ在上隅角位置布置的调节风窗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对瓦斯尾巷风量及瓦斯浓度进行调节ꎬ控制采空区向采面的瓦斯涌出ꎮ参考文献:[1]韩锐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ꎬ2019ꎬ(3):82-83.[2]雷丹江ꎬ等.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治理措施探究[J].陕西煤炭ꎬ2018ꎬ37(5):113-114ꎬ157.(责任编辑:张春玲)(上接第63页)在销售货物时ꎬ要考虑购买者的信用ꎬ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ꎬ对于按期还款的客户ꎬ可按规定享受现金折扣ꎬ促使客户及时还款ꎬ加强存货的管理ꎬ提高资金的运转速度ꎮ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ꎬ使每个员工的职责更清晰ꎬ减小职责不清楚带来的管理混乱ꎬ企业的所有者应根据时代的变化改变自身的财务管理理念ꎬ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ꎮ参考文献:[1]王朝东.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ꎬ2016ꎬ(10):124-125.[2]马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ꎬ2015ꎬ(1):105-108.(责任编辑:张春玲)801。

煤矿高瓦斯回采面上隅角瓦斯的综合治理技术

煤矿高瓦斯回采面上隅角瓦斯的综合治理技术

煤矿高瓦斯回采面上隅角瓦斯的综合治理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上隅角瓦斯的分布与涌出主要特点、顶板初次与周期来压时瓦斯涌出机理和规律,以及分析提出了上隅角采空区的瓦斯治理技术措施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煤矿开采;上隅角和采空区;瓦斯聚集;治理技术引言: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安全隐患就是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问题。

特别是高瓦斯矿井,其瓦斯涌出量更大。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而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加大。

煤炭产量的增加,这使得采空区面积加大,从而为瓦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聚集地。

因此,在采空区工作面上瓦斯超限的问题也就多出现了,其中就以采空区上隅角区域最为突出。

为实现对采空区和上隅角的超限瓦斯治理,这就成了重点。

上隅角瓦斯积聚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也是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

而研究上隅角瓦斯积聚机理,揭示关键因素加以预防控制,则是解决瓦斯积聚的有效方法。

就其上隅角瓦斯的分布来讲,它是一个复杂空间内的时变系统,积聚规律很多因素影响与制约。

对其难以定量,在积聚因素控制与评价处理上也具有随意性,不能客观和准确评价效果。

对积聚影响因素,往往都是通过大型模糊系统来解析描述及确定。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虽然应用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评价工作中,但也是一种间接方法。

信息遗失较多,评价结果简单,易出现较大误差。

1.上隅角瓦斯的分布与涌出主要特点1.1主要分布特点。

煤矿采空区和上隅角中之所以瓦斯聚集,这与瓦斯在空气中的扩散与上浮的运动规律有关,通风效果不好也是一个方面。

采空区可分紊流区、层流区和静止区,该层面划分是根据内部风流在采空区内运动状态的不同为依据。

分布顺序是则根据采矿面到采空区深部依次排开的,亦“紊流区-层流区-静止区”。

若自上而下划分,那么最上层就为静止区,中间层为层流区,底层则为紊流区。

每个区域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固定,这是根据采空区的工作面长度、开采高度、通风能力和顶板岩石性质等决定的。

按层面的分布,采空区内的瓦斯浓度也是变化的,其紊流区瓦斯浓度最小,静止区最大。

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分析

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分析

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分析上隅角瓦斯是煤矿井下最为常见的一种瓦斯类型,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氮气。

由于上隅角瓦斯燃爆危险性较高,因此在煤矿生产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有效治理。

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常用方法包括:通风、瓦斯抽采、瓦斯灭火和封闭性采煤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技术分析:一、通风治理技术通风是煤矿井下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之一,通风可以将煤矿井下空气中的瓦斯有效抽出,从而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通风组成部分包括送风机、排风机、风门等。

煤矿采矿时应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通风量应根据采矿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瓦斯浓度较高的地方,应增强通风进行有效的散瓦斯。

而在瓦斯浓度较低的地方,则应适当减少通风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二、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是目前煤矿井下瓦斯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作用是通过在井下设置瓦斯抽采站点,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取出来,降低瓦斯浓度,从而避免瓦斯爆炸的发生。

瓦斯抽采站点的设置应根据煤矿井下瓦斯分布情况进行。

一般来说,瓦斯较为密集的地方需要设置更多的瓦斯抽采站点。

同时,瓦斯抽采站点的大小、功率等参数也需进行科学的设计,以确保其有效性。

瓦斯灭火是煤矿井下常用的一种治理手段,其作用是利用灭火装置将井下瓦斯气体降温、吹散甲烷气体,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目前,煤矿瓦斯灭火技术主要有水雾灭火、泡沫灭火、惰性气体灭火等多种方式。

瓦斯灭火技术的应用需考虑灭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不仅要确保灭火效果,也应考虑节约能源、减少投入成本等经济因素。

四、封闭性采煤技术封闭性采煤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瓦斯治理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在煤矿井下封闭未开采的煤层,以减少煤矿井下的瓦斯排放。

封闭性采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井下瓦斯浓度,同时也有利于煤矿井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封闭性采煤技术和通风、瓦斯抽采、瓦斯灭火等治理手段相比,其操作难度和成本较高,只适用于部分煤矿,需根据井下煤层情况进行具体决策。

总之,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包括通风、瓦斯抽采、瓦斯灭火和封闭性采煤等多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本文对煤矿井下高瓦斯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导致的瓦斯超限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上隅角瓦斯的来源以及联络巷道采空区的抽采进行量的调整、高瓦斯工作面施工中采用综掘机的钻孔技术、局部改变通风系统形成负压范围、形成类似通风的上隅角的治理技术等等展开论述。

煤炭开采井下施工难度大,往往与工作环境有关系,如巷道距离过长等。

采用全新的煤炭断面掘进技术,也称为泥水平平衡顶管施工方法,对于施工操作流程进行实施,并采用可行性分析的方法对岩巷泥浆输送系统的管道输送展开计算和验证。

能够很好地解决工作面上隅角高位抽放瓦斯的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煤矿挖掘工作中,上隅角瓦斯超标治理的防治是重要的技术施工内容。

该施工技术中主要目标是进行高位抽放瓦斯的控制。

一般采用抽放管路进行掘进装置的施工,解决回采工作面上的初期顶板初压不足、瓦斯超限问题。

随着采面的推移,采空区域的顶板经过高抽巷的冒通以及充分的顶板冒落之后,瓦斯一般可以在采空区内被高抽巷抽走,使得大面积来压降临在采空区的时候,瓦斯进入上巷和采面,带来伤亡事故[1]。

1、上隅角瓦斯来源和分布状态
上隅角瓦斯涌出的规律,经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涌出量的变化图形。

图形中包括回风巷的瓦斯涌出量,尾巷瓦斯的涌出量,瓦斯抽采量、工作面瓦斯的总涌出量,最终得到结论是工作面瓦斯来源于采空区,通过瓦斯源的治理,防止异常涌出,导致上隅角的瓦斯积聚。

2、瓦斯治理技术
全断面掘进一般是采用抽放管路一次性掘进的方式,掘进的路径为圆形断面,一般为一次性完成,一般在围岩的施工中具有的施工环境好、在开挖过程中采
用较多的方法一般为泥水平衡法以及土压平衡法。

一般采用封闭的溺水平衡法,设定刀盘驱动力,由于参考数值(掘进速度、掘进技术、制造成本)无法有固定的案例可以借鉴,前者采用排渣管路和供水铺设的方法进行排渣,离心泵的动力将泥浆水送到刀盘排渣腔内;由于掘进机较为复杂,对于渣石的输送后者采用带式输送机进行运输,同时安全施工和扰动破坏小的优势。

将有害气体加以排出,结构上根据锚喷构筑法进行支护,经过对称性结构的掘进,扭力为210KNM,人工管片拼装可以采用顶管法进行[2]。

采用水冷矿用防爆电机进行施工。

不能进行全过程的密封排渣,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水泥管的顶入,系统中的主要部件为泥水平衡顶管机,避免瓦斯直接被排放到洞内,另外,这样,功法可以分为盾构法、此设备的方法是将刀盘上的渣石切削下来,经过计算,保证输送能力成为泥水输送系统的关键,就可以进行施工,而且采用顶管法进行施工,要根据煤矿的岩性和地质条件进行施工,细节包括将基坑的后座有的设备形体较小,可以进行30厘米厚度的隧道挖掘,将顶管机的工作效率加以提高,因此采用全断面掘进的盾构法,施工相对简单。

进行全断面的掘进方式顶管法对掘进刀盘进行设计,如果水泥管能够达到15厘米该施工工艺对空间的要求不大,TBM掘进法。

可以采用管片拼装支护的结构进行施工,例如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层中管片上,可以在直径为150厘米的巷道内进行锚杆的施工。

瓦斯含量就会在区域范围内有所降低。

3、关于输送管道进行泥浆输送的计算
3.1此种方法得到了地质参考价值较大,得到了泥水平衡顶管机产品的数据,在管道输送中进行精确的计算,需要进行计算公式的验证[3]。

进行泥浆的输送,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然后经过输送,可以对输送的浆液中的悬浮状态的物质加以研究。

关于煤矿领域的顶管技术施工,对所在区域的刀盘道具参数、转速、扭矩等相关的系数加以计算和分析。

经过实验中所在区域的地质分析,包括不规则渣石头、泥岩等,假定掘进速度为30毫米每分钟的时候,临界沉降流速理论,采用临界沉降流速进行粒径的计算。

因此可以采用当前理论界进行的主要的理论:例如关于排浆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P2为出浆密度。

Q2为岩体的渣石流量,P1为进浆密度,PE为开挖岩体密度,选用排浆流量和刀盘尺寸的时候,要根据排渣的情况进行水管尺寸的选择,满足排浆流量的要求,对渣石沉降速度以及关内流速进行对比,保证渣石能够顺利地被送到系统的外部。

3.2对沉降速度采用两个常用公式进行计算,采用此种公式进行计算,普遍运用的是杜拉德公式,通常管径小于等于200毫米,G n代表中立加速度,s代表颗粒比重,FL代表速度系数D代表管径,S1代表浆液比重。

当管道上的直径大于200毫米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动量公式来进行临界选复
苏的计算:
当管道上的直径大于200毫米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动量公式来进行临界选复苏的计算:
其中F1为自重,P为合力影响,根据公式能够得出石子临界悬浮速度。

是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技术中解决高位抽放瓦斯的施工技术,应该选择A为摩擦阻力。

管径和流量的特性曲线图。

适合的泥水分离系统,计算出来的结果超过临界悬浮水流速度,表明渣石被水流进行了输送,如果输送的速度没有超过临界悬浮速度,则意味着渣石没有被及时输送出去,给予系统的参数设计的方式,派浆效果没有达到要求。

例如排渣管的规格为114毫米,流量为95立方米每小时,刺中设置,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完全可以满足泥水输送系统的排渣要求。

随着泥水排浆量的确定绘制出关
4、井下实验效果
在-600米井下进行了泥水平衡顶管装置的实验,验证了采用该技术手段能够解决高位抽放瓦斯问题,对于泥浆输送具有系统的可靠性[4]。

断面直径为150厘米,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泥浆系统布置图
1-6依次为:为输送带、泥浆处理系统、供水池、磁力耦合器、电磁流量计、排渣泵。

进过具体的调节措施,对于上隅角不同的瓦斯浓度的范围进行调节后的效果分析,看到了上隅角瓦斯的体积分数达到了合理的范围。

经过对前后上隅角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的研究,采空区内的充满冒落的块状破碎岩石之间的裂隙,遍布了整个空间。

将采空区作为一个多孔介质模型进行不可压缩的流体的测算,得到了瓦斯源的项值,实施类似通风之后的上隅角的附近区域的瓦斯浓度的降低,有效解决了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问题。

例如在某煤矿工作面,采用了通风技术对于上隅角和工作面瓦斯进行了治理,包括敷设管道,安装瓦斯泵等,包括沿空留巷支护材料进行通风的方法,在治理瓦斯的效果上,上隅角适中保持新鲜的风流,起到了上隅角的风流反向的作用。

结语:
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瓦斯抽采盲区的封闭钻孔技术,改善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漏风情况,形成了钻孔密封段的漏风区域的巷道掘进和钻孔开挖的耦合形成,将钻孔周边裂隙区域分为巷道的裂隙带等,提出了瓦斯抽采钻孔径向的膨胀渗透封孔技术,有效封闭了周边的列带,降低通道的漏气喜爱你想,提高高位抽放瓦斯的工作效率,能够很好地解决高位抽放瓦斯的施工技术,应在井下掘进工程中加以推广,并且提高泥浆传输系统的可靠性[5]。

参考文献:
王艳军.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实践研究[J].江西煤炭科技,2015,(3):5-7. [2]李全义,秦来昌,尹大洲, 等.高瓦斯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中国煤炭,2014,(10):120-121.
[3]项宗文.郭家河煤矿1301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1):89-91,94.
[4]刘锋,徐志军,祖梦柯.梁北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中州煤炭,2014,(11):57-60.
[5]郝俊忠.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