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指导1-1-1-2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

重难点指导1-1-1-2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
重难点指导1-1-1-2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

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

模块一:识读、绘制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施工图(24学时)

单元1 热水供暖系统形式

标题1-1-1-2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方法

导学通过演示、讲解与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单管和双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

1.具备进行自然循环单管和双

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力计算

的能力。

1.掌握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

统作用压力的计算方法。

1.挖掘学生潜在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创新革新能力。

任务任务:进行单管和双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重点难点

解决方法重点: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单管和双管系统作用压力计算。

难点: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力计算的方法。

解决方法:通过演示、讲解与实际训练,使学生具备进行自然循环单管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作用压力计算的能力。

工具媒体投影仪、录像带、动画课件、《室内供暖工程施工》教材、施工图纸、有关设计手册等。

自然循环热水快速降温设备

《自然循环热水快速降温设备》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班级:工管0903班 成员:刘涛、吴耀威、文根 学号: 200948150304 200948150303 200948150305

一、创意名称:自然循环热水快速降温设备 二、创意原理: 1.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这个系统是不设有外力作用而能利用热水的温度进行自然循环,即依靠锅炉房的加热和主要依靠散热器的散热冷却造成供、回水温度差而形成的水的密度差,来维持系统系统中水的循环。而我们这个系统则是参照其自然循环的原理,依靠热水产生的热气压差来维持系统设备的原动力,该方法在正文中有详细讲解。 2. 空调冷却原理:我们将之简化为,利用机械能来压缩固定空气的空气,物理学告诉我们当气体被压缩时,即外力对之做功,则气体温度升高,但气壁良好的导热性会将部分温度送出,然后再将压缩过的气体送到与室内气体相接触的地方,气体膨胀吸热,进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而我们便是以此为参考依据来作为设计的原理之一。 3.其他物理学原理 三、作品简介: 自然循环热水快速降温设备是一种专门对热水进行降温处理的简易设备装置,该装置利用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原理来使用热水散发的热量作为设备的原动力,再将热压差造成的动能用到该装置的另一部分,即利用空调冷却原理而针对送过来的热空气进行机械改造,以便使处理过的这部分空气用来降低原热水的温度,在这样双重的降

温措施下,加速热水的降温,快速的满足同学们在夏天对低温水的需求! 一、正文: 这是我们在饱受夏天炎热的摧残之后而突发奇想的一种给热水降温的简易装置,我们称之为“自然循环热水快速降温设备”。 众所周知学校里都有锅炉房,这些个锅炉房在冬天的时候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方便,但是到了酷热难耐的夏天,我们将很难再直接使用锅炉房送来的水。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富含漂白剂,喝了拉肚子,去商店买水,一日复一日,又伤钱!怎么办?好吧,现在给你推荐一款将热水快速降温的装置,就是我们绝对自创原版的“自然循环热水快速降温设备”! 你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答:其实很简单。在大学课本《建筑设备》中,有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这个系统是不设有外力 作用而 能利用 热水的 温度进 行自然 循环,即 依靠锅 炉房的 加热和

热水采暖系统实验(学生)

热水采暖系统实验 实验说明书 土木工程系暖通实验室 编制人:王春慧

一、概述 热水采暖系统是由热水锅炉、供热管道、散热设备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为:先用锅炉将水加热,然后用水泵加压,热水通过加热管道供给在室内均匀安装的散热器,在通过散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温。整个系统为循环系统,冷却后的水重新回到锅炉进行加热,进入下一次循环。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见的采暖系统形式,掌握系统中各部件的作用及其连接方式,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2、认识和了解热水在系统中及散热器内的流动情况和规律。 3、认识和了解空气在系统中存在的情况,认识排除空气的重要性及其排气措施。 三、实验原理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循环作用压力为: ()g h gh P P P ρρ-=-=?21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为水泵的压头和自然作用压头的共同作用,如图2所示。 图1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图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四、实验装置 B C 2 43 35ⅠⅡ ⅢⅣ Ⅴ 图3 热水采暖系统观测实验装置示意图 1—水箱;2—循环水泵;3—集气罐;4—散热器;5—膨胀水箱 Ⅰ—水平式顺流式系统;Ⅱ—水平式跨越式系统;Ⅲ—垂直式单管跨越式系统; Ⅳ—垂直式单管顺流式系统;Ⅴ—双管系统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掌握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方法: A、按系统循环动力分 B、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 C、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分 D、按热媒水温度分 2)、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及其特点: A、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不同分:a、上供下回式b、下供下回式c、中供式d、下供上回式(倒流式)e、混合式 B、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为:双管和单管系统。 C、按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 D、按供回水通过各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是否相等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 2、系统的充水与排气 系统工作前,先将水充满给水箱1,然后打开阀门B和C,同时启动水泵2,向系统充水。充水时,不断的开闭集气罐放气阀,让系统中的空气从集气罐3和膨胀水箱5中排出。待充水到一定程度,当集气罐溢管有水流出时,关闭集气罐溢流阀门,水位继续上升,当自来水从膨胀水箱溢流管流出时,停止充水。若水位下降,就再次充水,直到水位在溢流管处为止。 当水位有所下降时,应分析其原因: A、系统内可能仍有空气存在; B、系统、设备、管道及阀门是否有漏水现象。 演示中,应观察: A、在充水过程中,对于下供上回式系统是怎样排气的? B、如不排除系统中存在的空气,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何影响? 3、机械循环演示 系统充满水后,启动锅炉,加热系统中的水,打开阀门B,C,热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沿供水干道进入散热器。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放到采暖房间。温度降低了的水从散热器流出,沿回水干道进入水泵加压,流回锅炉再加热。 演示中,应注意观察: A、带跨越管的单管立管中,热水流量的分配情况如何? 4、停止演示运行 A、先拉开电加热器的电闸。 B、再拉开水泵的电闸。 C、打开泄水阀门,使水从系统中排掉。 六、实验报告的编写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思考题: 1、膨胀水箱的底为什么比排气设备的底要高? 2、膨胀水箱有几根连接管,各起什么作用?每根连接管上是否可以安装阀门? 3、本演示实验系统中,室内热水采暖系统有几种连接方式,画出各种连接方式的原理图并简述其特点。

最新1-1-1-1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形式

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 模块一:识读、绘制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施工图 单元1 热水供暖系统形式 1-1-1-1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形式 1.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 1-1-1为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中假设系统有一个加热中心(锅炉)和一个冷却中心(散热器),用供、回水管路把散热器和锅炉连接起来。在系统的最高处连接一个膨胀水箱,用来容纳水受热膨胀而增加的体积。 运行前,先将系统内充满水,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后,密度减小,水向上浮升,经供水管道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热水被冷却,密度增加,水再沿回水管道返回锅炉。 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供水和回水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产生了密度差,系统就是靠供、回水的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这种系统称为自然(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图1-1-1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1-热水锅炉 2-供水管路 3-膨胀水箱 4-散热器 5-回水管路 2.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特点 图1-1-2是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两种主要形式,左侧立管为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右侧立管为单管上供下回式(顺流式)系统。上供下回式系统的供水干管敷设在所有散热器之上,回水干管敷设在所有散热器之下。

图1-1-2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1-回水立管 2-散热器回水支管 3-膨胀水箱连接管 4-供水干管 5-散热器供水支管 6-供水立管 7-回水干管 8-充水管(接上水管) 9-止回阀 10-泄水管(接下水道) 11-总立管 (1)自然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其特点是:各层散热器都并联在供、回水立管上,热水直接流经供水干管、立管进入各层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经回水立管、干管直接流回锅炉,如果不考虑水在管道中的冷却,则进入各层散热器的水温相同。分析该系统循环作用压力时,因假设锅炉是加热中心,散热器是冷却中心,可以忽略水在管路中流动时管壁散热产生的水冷却,认为水温只是在锅炉和散热器处发生变化。 (2)自然循环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其特点是:热水进入立管后,由上向下顺序流过各层散热器,水温逐层降低,各组散热器串联在立管上。每根立管(包括立管上各组散热器)与锅炉、供回水干管形成一个循环环路,各立管环路是并联关系。 3. 热水供暖系统的排空气问题 无论是自然循环还是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都应考虑系统充水时,如果未能将空气完全排净,随着水温的升高或水在流动中压力的降低,水中溶解的空气会逐渐析出,空气会在管道的某些高点处形成气塞,阻碍水的循环流动。空气如果积存于散热器中,散热器就会不热。另外,氧气还会加剧管路系统的腐蚀。所以,热水供暖系统应考虑排空气的问题。 4. 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排空气及供回水干管的坡度设置 在自然循环系统中,水的循环作用压力较小,流速较低,水平干管中水的流速小于0.2m /s,而干管中空气气泡的浮升速度为0.1~0.2 m/ s ,立管中约为0.25 m / s ,一般超过了水的流动速度。此外,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的供水干管应设沿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坡度值为0.5%~1.0%。散热器支管也应沿水流方向设下降坡度,坡度值为1%,因此空气能够逆着水流方向向高处聚集。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可通过设在供水总 立管最上部的膨胀水箱排空气。

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供热、供燃气空调与通风工程刘艳涛305 一、供热系统的组成 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管道和散热设备组成。 热源:制取具有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热媒输送管道: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的管道系统。 散热设备:把热量传送给室内空气的设备。 二、供热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供暖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按照热源的不同又分为热电厂供暖、区域锅炉房供暖、集中供暖三大类等。 热水供暖系统 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的优点:其室温比较稳定,卫生条件好;可集中调节水温,便于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情况调节散热量;系统使用的寿命长,一般可使用25年。 热水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的缺点:采用低温热水作为热媒时,管材与散热器的耗散较多,初期投资较大;当建筑物较高时,系统的静水压力大,散热器容易产生超压现象;水的热惰性大,房间升温、降温速度较慢;热水排放不彻底时,容易发生冻裂事故。 热水供暖系统按其作用压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两种,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用管道将锅炉、水泵和用户的散热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供暖系统。 在供暖系统中,各个散热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称为散热系统的形式。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系统的形式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两大类。 (1)垂直式 指将垂直位置相同的各个散热器用立管进行连接的方式。它按散热器与立管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两种;按供、回水干管的布置位置和供水方向的不同也可分为上供下回、下供下回和下供上回等几种方式。 (2)水平式 指将同一水平位置(同一楼层)的各个散热器用一根水平管道进行连接的方式。它可分为顺序式和跨越式两种方式。顺序式的优点是结构较简单,造价低,但各散热器不能单独调节;跨越式中各散热器可独立调节,但造价较高,且传热系数较低。 水平式系统与垂直式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①构造简单,经济性好。 ②管路简单,无穿过各楼层的立管,施工方便。 ③水平管可以敷设在顶棚或地沟内,便于隐蔽。 ④便于进行分层管理和调节。 但水平式系统的排气方式要比垂直式系统复杂些,它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或在同层散热器上串接一根空气管集中排气。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本章重点 掌握重力、机械循环供热系统的原理 掌握机械循环供热系统不同形式的特点 了解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主要设备及附件 本章难点 膨胀水箱的安装 重力、机械循环供热系统管道的敷设 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水供暖系统。从卫生条件和节能等考虑,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热水供暖系统,可按下述方法分类: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靠机械(水泵)力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称为单管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的系统,称为双管系 统。 4.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在各个国家,对于高温水与低温水的界限,都有自己的规定,并不统一。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或高于100℃的热水,称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多采用95℃/70℃(也有采用85℃/60℃)。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一、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图3—1是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在图中假设整个系统只有一个放热中心1(散热器)和一个加热中心2(锅炉),用供水管3和回水管4把锅炉与散热器相连接,在系统的最高处连接一个膨胀水箱5,用它容纳水在受热后膨胀而增加的体积。 在系统工作之前,先将系统中充满冷水。当水在锅炉内被加热后,密度减小,同时受着从散热器流回来密度较大的回水的驱动,使热水沿供水干管上升,流人散热器。在散热器内水被冷却,再沿回水干管流回锅炉。这样形成如图3—1箭头所示的方向循环流动。 由此可见,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循环环路的变化状况。为了简化分析,先不考虑水在沿管路流动时因管壁散热而使水不断冷却的因素,认为在图3—1的循环环路内,水温只在锅炉(加热中心)和散热器(冷却中心)两处发生变化,以此来计算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 如假设图3—1的循环环路最低点的断面A-A 处有一个假想阀门。若突然将阀门关闭,则在断面A-A 两侧受到不同的水柱压力。这两方所受到的水柱压力差就是驱使水在系统内进行循环流动的作用压力。 设P1和P2分别表示A-A 断面右侧和左侧的水柱压力,则: ) (g h h h h h g P ρρρ101++= Pa

供热工程5.2 重力循环双管系统水利计算方法及例题

第二节重力(自然)循环双管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 如前所述,重力循环双管供暖系统通过散热器环路的循环作用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 zh f h g f Pa (4-36) P P P gH P ρρ ?=?+?=-+? 式中ΔP——重力循环系统中,水在散热器内冷却所产生的作用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H——所计算的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m; Ρg、ρh——供水和回水密度,kg/m3; ΔP f——水在循环环路中冷却的附加作用压力,Pa。 应注意:通过不同立管和楼层的循环环路的附加作用压力ΔPf值是不同的,应按附录3-2选定。 重力循环异程式双管系统的最不利循环环路是通过最远立管底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计算应由此开始。 【例题4-1】确定重力循环双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管径(图4-7)。热媒参数:供水温度t’g=95℃。锅炉中心距底层散热器中心距离为3m,层高为3m。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有一截止阀。 图4-7例题4-1的管路设计图 【解】图4-7为该系统两个支路中的一个之路。图上小圆圈的数字表示管段号。圆圈旁的数字:上行表示管段热负荷(W),下行表示管段长度(m)。散热器内的数字表示其热负荷(W)。罗马字表示立管编号。 计算步骤: 1.选择最不利环路。由图4-7可见,最不利环路是通过立管Ⅰ的最底层散器Ⅰ1(1500W)的环路。这个环路从散热器Ⅰ1经过管段①、②、③、④、⑤、⑥,进入锅炉,再经管段⑦、⑧、⑨、⑩、⑾、⑿、⒀、⒁进入散热器Ⅰ1。 2.计算通过最不利环路散热器Ⅰ1的作用压力ΔP’ Ⅱ 。根据式(4-36)

()'I1h g f Pa P gH P ρρ?=-+?根据图中已知条件:立管Ⅰ距锅炉的水平距离在30~50m 范围内,下层散热器中心距锅炉中心的垂直高度小于15m 。因此,查附录3-2,得ΔP f =350Pa 。根据供回水温度,查附录3-1,得ρh=977.81kg/m 3,ρg=961.92kg/m 3。将已知数字代入上式,得 'I19.813(977.81961.92)350818 Pa P ?=?-+=3.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 。 (1)求单位长度平均比摩阻 根据式(4-35) I1I1/pj R P l α=?∑式中I1l ∑——最不利环路的总长度,m ; I128.588881588881133106.5m l ∑=+++++++++++++=α——沿程损失占总压力损失的估计百分数;查附录4-8,得α=50%。将各数字代入上式,得 0.5818=3.84Pa/m 106.5 pj R ?=(2)根据各管段的热负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3''36000.86= kg/h (4-37)4.18710g h g h Q Q G t t t t = -?-式中Q ——管段的热负荷,W ; t’g ——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 t’h ——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 (1)根据G 、R pj ,查附录表4-1,选择最接近R pj 的管径。将查出的d 、R 、 v 和G 值列入表4-2的第5、6、7栏和第三栏中。 4.确定沿程压力损失ΔP y =Rl 。将每一管段R 与l 相乘,列入水力计算表4-2的第8栏中。 5.确定局部阻力损失Z 。 (1)确定局部阻力系数ζ (2)利用附录表4-3,根据管段流速v ,可查出动压头ΔP d 值,列入表4-2的第10栏中。根据ΔP j =ΔP d ·Σζ,将求出的ΔP j 值列入表4-2的第11栏中。 6.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ΔP=ΔP y +ΔP j 。 7.求环路总压力损失,即Σ(ΔP y +ΔP j )1-14=712Pa 。 8.计算富裕压力值。 ()'I1114'I1%100%y j P P P P -?-∑?+??= ??式中%?——系统作用压力的富裕率; 'I1P ?——通过最不利环路的作用压力,Pa ;

浅析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的通病

浅析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的通病 摘要:近年来,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在民用建筑中被普遍采用。文章分析了几个该系统中常出现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必要保障。 1 (1) 到 问题;(2)循环水泵容量不够。主要表现是锅炉的供水温度比较正常但是回水温度明显低于设计值,导致供、回水温差过大,这样热量不能正常输送。 对上述两种原因一般采取如下办法解决:(1)及时准确地了解住宅小区的供暖总面积和运行锅炉的总容量,加以核算,如果确实是锅炉出力的问题,可增加锅炉运行的数量,如果无锅炉可增,则应考虑对现有锅炉进行必要的扩容。(2)如果是

水泵的容量不足,可以改换大功率水泵或提高水泵的转速。 1.2建筑物供热网络末端暖气不热 在供暖期间,一个住宅小区中总有一些距离热力点最远的楼号的散热器不太热,室温达不到要求,而其他楼号的供暖情况正常。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热网的水平失调。主要是由于在设计热网系统时, 多。( 起来的散热量大于房间所需热负荷,而下层散热器温度却低于设计值。未考虑管道散热的上层散热器越多,温降越大,下层散热器的温度就越低。如此恶性循环,就出现上层过热而下层不热现象。 至于双管系统出现上层过热下层不热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垂直失调。实际情况中双管系统中上层下层重力水头的差别很大,但在设计中往往不仔细计算。

对于单管系统上冷下热的现象,在计算散热器负荷时,要扣除管道的散热量。在计算散热器片数时,如果需要进行尾数化整,应按照水流方向,采取“上游舍,下游进”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考虑热媒的管道温降,或者做适当附加,即考虑立管散热的影响。例如:一个供暖层数≥8层的建筑,立管末端的散热器面积应适当附加,最末1-2层附加15%,最末3-4层附加10%,最末5-6层附加5%。为解决上下温 )设计 3)该 罐最好为“通过式”,如下图a。实验证明,水流速>0.15m/s时,水平与倾斜的管道中的气泡不上升而被水带着同向流动。当水流速>0.25m/s时,立管中的空气也会被水带走。所以,当水流速2结语 以上所介绍的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提供了几种常见的分析。但在实际过程中,散热器不热还有许多非设计原因,如: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第一节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____/20____学年第____学期课程供热工程 目的要求: 1、掌握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2、掌握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双管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 3、重力循环热水供暖例题。 旧知复习:作用压力的确定。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双管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 难点: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双管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一、复习(5分钟) 二、新课 1、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10分钟) 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管、双管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35分钟) 3、例题(35分钟) 三、小结及作业(5分钟) 课后作业: 简述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双管系统的作用压力的区别。 教学后记: 此处相对较枯燥,注意通过单、双管的比较,加强学生理解。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附页 第 页 任课教师 郑枫 教研室主任 张风琴 年 月 日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水供暖系统。从卫生条件和节能等考虑,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热水供暖系统,可按下述方法分类: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 3.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或高于100℃的热水,称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 设计供、回水温度多采用95℃/70℃(也有采用85℃/60℃)。 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一、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图3—1是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 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循环环路的变化状况。 先不考虑水在沿管路流动时因管壁散热而使水不 断冷却的因素。 设P1和P2分别表示A-A 断面右侧和左侧的 水柱压力,则: ) (g h h h h h g P ρρρ101++= Pa ) (g g h h h h g P ρρρ102++= Pa 断面A-A 两侧之差值,即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为: ) (g h gh P P P ρρ-=-=?21 Pa 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柱密度差。 二、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分双管和单管两种型式。 左右

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摘要: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局部散热器不热 ,热力失效,回水温度过高,系统回水温度过低,其它故障及排除方法。 关键词: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排除东北地区局部散热器热力失效回水温度故障排除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每年要有六个月的冬季采暖期。近年来热水采暖以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显着优越性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目前热水采暖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但是由于施工作业人员在热水采暖系统的施工、调整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系统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正常供热。经过多年的现场实践,总结了热水采暖系统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局部散热器不热 局部散热器不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阀门失灵,阀盘脱落在阀座内堵塞了热媒流动通道,这时可打开阀门压盖进行修理,或把失灵阀门更换掉。集气罐存气太多,阻塞管路,也会产生局部散热器不热的情况,这时应打开系统中所设置的放气附件,如集气罐上的排气阀,散热器上的手动放风门等。 管路堵塞,出现这种故障,当送水时间较短时,可用手在管线转弯处与阀门前摸其温度,敲打听声;当送水时间过长,系统较大时,堵塞处前后出现死水段,靠手摸不容易确定堵塞位置,这时可用放水的方法查找,放水点可在不热段管道的中间依次向两端进展。放水时,如来水端热水继续往前延伸,说明堵塞点在此之后;再取余下管段中段进行放水,若发现来水段热水不继续向前延伸,说明堵塞点在第一次放水点与第二次放水点之间。当把堵塞点找出后,段开管子,将管内污物清除或把该管段更换。 采暖系统管道坡度安装的不合理,致使管道出现鼓肚,在其内部产生气塞,堵塞或减小了该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从而引起局部不热。这时应调整管段坡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及坡向。 室内系统的送、回水管道与室外热网的送、回水相互接反,或全部在送(或回)水管上,室内系统不能形成一个循环环路。这时应认真查找,了解外网情况,将接错的管道改正过来。 二、热力失效 采用双管上分式采暖系统时,多层建筑上层散热器过热,下层散热器过冷。产生这种垂直热力失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其一,通过上下层散热器的热媒流量相差较大。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关小上层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以减少其热媒流量。 其二,支管下端管段被氧化铁皮、水垢等堵塞,增加了该循环系统的阻力,破坏了系统各环路压力损失的平衡。对于这种情况及时清除管段中的污物或更换支立管,减少阻力损失,恢复系统各

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一、重力循环与机械循环1.重力循环膨胀水箱作用1)吸纳系统水温升高时热胀而多出的水量;2)补充系统水温降低和泄漏时短缺的水量;3)排除水在加热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空气;4)稳定系统的压力。2.重力循环:水平供水干管标高应沿水流方向下降,气水逆向流动。3.优缺点:不需要外来动力,运行时无噪声,调节方便,管理简单;由于作用压头小,所需管径大,只宜用于没有集中供热热源、对供热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小型建筑物中。4.机械循环:膨胀水箱不能排气,供水干管末端集气罐,干管向集气罐抬起。二、按供水温度分类1.高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高于100℃的系统;2.低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低于100℃的系统;高温水采暖系统优缺点: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易烫伤皮肤,烤焦有机灰尘,卫生条件及舒适度较差,但可节省散热器用量,供回水温差较大,可减小管道系统管径,降低输送热媒所消耗的电能,节省运行费用。3.用于对卫生要求不高的工业建筑及其辅助建筑中。4.低温水采暖系统是民用及公用建筑的主要采暖系统型式。三、按供回水的方式分类1.上供下回式:布置管道方便,排气顺畅, 用得最多。 2.上供上回:采暖干管不与

地面设备及其它管道发生占地矛盾,但立管消耗管材量增加,立管下面均要设放水阀,主要用于设备和工艺管道较多的、沿地面布置干管发生困难的工厂车间。 3.下供上回:称为倒流式系统,无效热损失小,底层散热器平均温度升高,从而减少底层散热器面积,有利于解决一层散热器面积过大,难于布置的问题。立管中水流方向与空气浮升方向一致,有利于排气,当热媒为高温水时,底层散热器供水温度高,然而水静压力也大,有利于防止水的汽化。 4.下供下回:供水干管无效热损失小、可减轻竖向失调,有利于水力平衡。天棚下无干管比较美观,可以分层施工,分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 热水采取系统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需要的生活设备,但是高层建筑对热水采暖系统有更高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当今设计,如果设计热水采暖设备以供高层建筑更好的使用,成为重点,但是就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来说依然很单一。接下来,笔者就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进行具体的概述。 1.分层式采暖系统 所谓分层式采暖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根据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速,将其分为很多个多层单元,这些多层单元都成为独立系统,分别设置一个单独的采暖系统,下面单元的热水采暖系统直接与室外的管网连接,而上面单位的热水采暖系统与下面的有所不同,需要利用隔绝式的方法并且与外网相连,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水压工况之间的存在着互相影响的情况,并且能够保证散热器符合一定的承压要求。分层式采暖系统依据热媒温度条件有所不同,可以采取下面的形式:如果出现热媒高水温的现象,就采取换热水器进行隔断连接的方法;而当时热媒水温相对低时,为了降低换热水器大小而导致过多的成本支出,就可以利用双水箱的方式。这两种形式全面具体值得考虑。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如果利用分层式采暖系统,从本质上说就是利用底层的采暖技术来缓解高层采暖的压力,相对于高层建筑热水采暖技术,我国的底层采暖技术已经很成熟,因为利用这种方式安全可靠。但是这个系统形式虽然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但会提高建设成本。这是因为分层

采暖系统有很多个独立的采取系统,这不仅使采暖管道和设备增多了,进而提高了建设成本,还因为分层采暖系统一定要有相关技术层做支持,也就导致了工程成本和建筑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的消耗,所以在高层建筑中利用分层采暖系统进行热水采暖很难实现,因此很多的专家学者一直都希望找到不同设备层就可以进行高层热水采暖供应的方式,这样才能节约一定的成本。 2.垂直双线单管采暖系统 上文中,笔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的分层采暖系统形式,我们知道虽然它在技术层面上不需要投入太多,但是因为相关的设备太多,因此其成本支出依然很大,那么,除了上述所说的分层热水采暖系统外,还有哪些系统形式呢?接下来,笔者就介绍一下垂直双线单管采暖系统。所谓垂直双线单管采暖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单管垂直回旋而形成的各种管状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热水采暖系统。 该统的明显特点是:系统采用单管回转串联形式,可克服在高层建筑中更易引起的水力失调;散热器采用蛇形管承压能力大,可取消高层建筑的设备技术层,但这种系统形式也有它的致命弱点:散热器的温度无法调节控制,且设计计算也比较复杂;辐射板散热器尺寸大,尤其混凝土辐射板须砌筑到墙体中,使用困难;散热器本身内部温度不均、热应力大,易造成结构破坏(如混凝土辐射板裂缝),而且无法检修更换。上述因素,使得这种系统形式,在高层建筑采暖工程中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和发展。

热水采暖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热水采暖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1.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概述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是以循环水泵微循环动力,不受锅炉房位置高低以及作用半径闲置的一个闭式循环热水网,在该系统中循环泵的压头完全消耗在克服系统的阻力上,在系统循环中应该特别注意系统的“水力平衡”和“空气的排除”。系统的水力平衡是热水采暖系统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系统使用效果的好坏,如果系统存在先天性的不平衡,其结果必然造成有的系统上热下冷。如靠近锅炉房的建筑物较热,而管网末端的建筑物不热。因此在布置室内外管网、划分系统时均应从水力平衡着眼,正确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合理选择各支、立干管的管径,使其达到各并联环路的水力平衡,以保证各用户及散热器的设计水流量。在热水采暖系统中空气是最有害的因素。当管道中有空气积存时,往往影响正常的热水循环,造成某些部分不热并产生噪声。空气中含有氧气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重视排除空气的问题。下面就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系统不热的几种常见现象及解决办法分析如下。 2 住宅小区大面积暖气不热 2.1 所谓大面积暖气不热是指整个小区所有楼或大多数楼的散热器不热或热得不好,室温普遍达不到要求。造成此类暖气不热的原因很多,从设计角度看常见的有下列两种: 2.1.1 锅炉容量不够,突出表现在运行后锅炉升温困难。 2.2.2 循环水泵容量不足,其主要表现是锅炉的供水温度比较正常,而回水温度明显低于设计值,形成供、回水温差过大的现象,表明水泵偏小,热量不能正常输送。2.2 采取的对策 2.2.1 及时了解住宅小区的供暖总面积以及运行锅炉的总容量,进行核算,如确属锅炉出力问题,有条件的可增加锅炉运行台数,如无锅炉可增,应考虑进行必要的扩建及增容。 2.2.2 如属循环水量容量不足,可提高水泵转速或改换大泵。 3 供热管网末端建筑物暖气不热 3.1 这里所指的末端暖气不热,是指一个小区有部分距锅炉房最远的楼号,在供暖期间整栋楼的散热器不太热,室温普遍达不到要求,而其他楼供暖正常。造成末端建筑物暖气不热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热网的水平失调,在管网布置时水力平衡欠考虑。造成流入距锅炉房近端建筑物的水量过多,而流入距锅炉房远端建筑物的水量过少,虽经调节,仍达不到平衡。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供热工程 第五讲 课题:第三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目的要求:了解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并掌握其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 热水供暖系统: 热水供暖系统:以热水作为热媒的采暖系统。 适用:民用建筑,生产产房及辅助建筑。 特点:系统简单,卫生,安全,蓄热能力好。 分类: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 ?3.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 ?4.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系统的组成: 放热中心—散热器 加热中心—锅炉 供水管 回水管 1. ?当水在锅炉内加热后,水的密度减小,上升;在散热器内被冷却后,水的 密度增加,沿回水管道返回锅炉。整个系统的循环动力即供回水的密度差。 维持该系统循环流动的压力称为自然作用压力。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

循环环路的变化 断面A-A 左侧的水柱压力为 断面A-A 右侧的水柱压力为 作用压力 ? 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柱密度差。如果取供水温度95℃,回水70℃;则每m 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 9.81×1×(977.81-961.92)=156 Pa 。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维护管理简单,不需消耗电能。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中水流速度不大,所以管径就相对大一些,作用范围也受到限制。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通常只能在单幢建筑物中使用,作用半径不宜超过50m 。 2.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作用压力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分双管和单管两种型式 。 ? 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管道布置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因系统中若积存空气,就会形成气塞,影响水的正常循环。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向膨胀水箱方向上升的流向。其反向的坡度为0.5%~1.0%;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1%。这是为了使系统内的空气能顺利地排除,在上供下回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充水和运行时,空气能逆着水流方向,经过供水干管聚集到系统的最高处,通过膨胀水箱排除。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 ? * 在双管系统中,由于各层散热器与锅炉的高差不同,虽然进入和流出各 ) (g 2g h 1ρρρh h h g P L ++=) (g 2h h 1ρρρh h h g P R ++=) (g h 21ρρ--=?gh P P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