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和公文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和公文写作

(一)、关于信息工作

一、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最新反映。

二、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是领导者了解情况、掌握动态、科学决策的助手,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是提供各方面进行工作交流的平台。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新技术、新事物不断涌现,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更应该信息畅通。所以,信息越来越被各部门、单位所重视,它不仅是部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工作,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改善干群关系的纽带,也必将对领导的准确有效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和重要资料。因此,我们只有认识到信息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信息工作人员肩负的重任,才能引起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增加紧迫感、责任感,坚定从事信息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努力把信息工作做好、做扎实。

从领导的角度看:信息是各级组织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领导的很多决策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基层反映的信息作出的。曾经有一位中央组织部的领导就把信息功能概括为这样四句话:领导决策的“情报部”;掌握工作进度的“显示屏”;把握大局趋势的“晴雨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预警器”。

从讲政治角度看:报送信息是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信息不是想不想报、要不要报的问题,而是必须报,是党务、政务工作者开展工作的“规定动作”。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信息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你给上级一大本材料,他不会看,而你给他一页纸,他一定会看。可能口头汇报中,说了很多,领导同志不一定记住,但你给他一个有份量的信息,他一定记住。

从推动工作的角度看:信息是加强宏观指导、推进经验交流、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上级领导及各个部门负责人,不可能到每个乡镇了解工作活动开展情况,只能通过乡镇报送的信息来了解。归根到底,撰写信息的目的一是供领导决策,二是推动工作落实。

从发挥社会功能的角度看:我们开展教育宣传,就是要做到电视台有影、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声、网络上有载。开展教育宣传,绝对不是我们乡镇搞自娱自乐,而是要在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乡镇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行,实现经济社会蓬蓬勃勃发展。

由此可见,信息工作人员是领导的耳目、喉舌,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任务光荣。

三、怎样撰写信息

首先要收集素材。信息素材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网络渠道;调研渠道;会议渠道;公文渠道;信访渠道;新闻渠道等。

其次要善于选题。选题要从领导的角度上来研究。领导活动主要包括调研、决策、控制、落实、反馈等过程。把握了领导活动的规律,就把握了信息工作的脉搏。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一是关注上级想知道而还不知道且应该知

道的题材,决策前提供参谋性、建议性信息;二是决策实施中及时反馈阶段性的落实情况和群众的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决策的实施;三是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总结上报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信息题材有时需要“小题大作”、以小见大;有时需要“大题小作”,把题材放在全局的背景中来看这件事的意义或影响。选题中要善于比较分析。比较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中找出其特点,在比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点。

撰写信息,主要是突出“新、高、明、特、准、精、透、清”八个字。

一、标题要“新”。我们看信息很大程度上首先看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就能吸引我们。标题要“标新立异二月花”,使人们一看到标题就为之一亮,为之一振,产生“抢眼、抓心”的效果。人们常说,“无题不成文”,“题好一半文”,这都是说明标题的重要性。信息的标题要体现高度概括性,体现“精华”、“亮点”;要表达主要事实或目的、意义。就是要“抢眼”,对比度要强烈。如果信息很多,而且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你报的东西就是要吸引眼球,做到“万绿丛中一点红”。

二、立意要“高”。就是要放在大的背景下来布局,小问题放在大的角度来看,小中见大。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在一个大的背景中来选择角度、提炼主题。

三、主题要“明”。就是不能似是而非,要明明白白,否则会导致读者产生错误判断。除综述性信息外,信息应当一事一报,列举的事例要清楚、详细、准确,要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内容要“特”。就是少搞一些大路货、常规性的东西,多搞一些土特产。要有“干货”。即有面上的事例(包括数据),又有点上的具体事例,使人看后心服口服。不是有肉没骨,尽是抄录或下载的空话套话。

五、事实要“准”。就是情况要真实、数字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搞假。要做到心中明白,能讲明白,下笔才能写明白,别人才能听明白。不要张冠李戴,偏题跑调;不要罗列过多,画蛇添足,喧宾夺主。

六、文字要“精”。就是要精练、精干、精致。有时把三千字浓缩成五百字可能就是精品,而把五百字放大到三千字可能就是废品。

七、说理要“透”。讲道理要讲得很清楚,让人听得明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透彻);要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思考问题,谋篇布局。

八、层次要“清”。叙述事例不要犯逻辑错误。不能一个类型的事例前后使用,或者层次不分明,自相矛盾。

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即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四、几种不同类型信息的撰写

动态性信息——关键是要“快”。上级部署工作、召开会议、发出文件后,落实情况怎么样,动作要快,贯彻落实情况的反映速度也要快、

经验性信息——关键是要“特”。就是要有特点、体现特色突出特色。如果是领导已知的、其他地方已经搞了的,还作为信息报,就是没有特点。

问题性信息——关键是要“准”。问题性信息报送很讲技巧。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直陈,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县委政府需要了解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执行情况、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情况、百姓群众的“社情民意”,不是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