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农业专题》解析版

农业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可能是()

A.河套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区城农业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套平原、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只能种一季稻,A、C错误;华北平原也处于温带;同时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B错误;江汉平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种植双季稻;故D正确。

2.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A.河湖众多

B.丘陵广布

C.人口密度大

D.平原面积小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人均耕地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耕地少或人口多,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江汉平原,江汉平原人口稠密,故C正确。

3.该地区“双抢”期间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B.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C.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D.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主要在6-9月,而早稻收割、晚稻插秧在7月,故A、B错误;“双抢”时早稻已成熟,故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晚稻生产有一部分在秋季,此季节气温已逐渐降低,因此热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D正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当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探索出“飞地济”精准扶贫模式,如:由政府支持县城农产品公司,入股创建乡村果业公司;流转土地,建设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打造具有苗族特色、山村特点的文化旅游等,为我国农业资源开发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据此完成4-5题。

4.最适合湘西地区普及推广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是.

A.灌溉农业

B.立体农业

C.休闲农业

D.有机农业

解析:灌溉农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A错误。湘西地区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立体农业即可以解决水土流失,还可以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休闲农业一般布局在大城市周边,C错误。有机农业是指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在湘西地区可以实施,但在其他地区同样也可以,D错误。

5.适合采用“飞地经济”脱贫的地区,其主要特征是

A.农业科技力量强,加工企业多

B.森林覆盖率较高,土壤条件好

C.地形地势起伏大,旅游资源多

D.当地发展基础差,政策环境好

解析:以湘西地区为例,就可以看到适合采用“飞地经济”脱贫的地区。湘西地区地处偏远山区,农业科技力量弱,加工企业少,A错误。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易发水土流失,土壤条件差,B错误。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旅游资源较多,但这不是“飞地经济”的主要体现,这和D相比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当地山高路远、耕地短缺、发展的基础差,但作为“精准扶贫思想”的发源地,政策环境好,这样的地区可以跳出村里、抓住扶贫政策,通过入股合作、流转土地等方式来发展特色产业,采用“飞地经济”脱贫,D正确。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可知,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产量过大,普通脐橙品质较差,二者共同导致该地普通脐橙滞销。B项正确

7.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

解析:根据提示“经过改良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则需推广良种。C项正确

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8-9题。

8.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小 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 D.科技水平高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该地为非洲中部地区,南部为热带种植园农业,其特点是商品率高。故选B

9.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该地区北部为灌溉农业,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突出;北邻撒哈拉沙漠,荒漠化问题严重。故选A

陕西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 1072 米,曾经是“陕北的米粮之仓”,如今成为“苹果之乡”。苹果树是乔木,树冠高大,可达 15 米。近年来洛川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有序推进苹果矮化栽培,大力发展高标准矮化种植园。“洛川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畅销国内外。据此完成10-12 题。

10.造成洛川县果进粮退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流转

B.市场需求改变

C.城乡统筹发展

D.引进种果技术

解析: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果的需求量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洛川县果进粮退。农村土地

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

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城乡统筹发展强调的是城乡的分工合作;引进种果技术是为了保障种植园的产量、质量等。故选B。

11.苹果矮化栽培的主要优点是

A.单株产量高

B.耐旱抗寒,提升品质

C.根系发达,保持水土

D.管理方便,易于采摘

解析:经过矮化栽培的苹果树,树体变得矮小,在修剪、采收、喷药等主要

的操作方面,管理起来比较的容易。选D。矮化栽培与乔化栽培相比单株产

量低,抗寒能力较差,它的根系浅,固定性较差容易倒伏。

12.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主要是因为上海

A.消费市场巨大

B.有政策的支持

C.运输条件便利

D.劳动力素质高

解析:苹果属暖温带水果,上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适宜种植苹果,且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优质苹果的需求量大,故选A。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

解析:北美五大湖沿岸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所以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市场。故选C

14.上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解析:由于水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量湖泊存在改变着局部气候,使得①区域降水增多,冬季气温增高,夏季气温降低。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对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本地区地处中纬度,冬季农作物停止生长,据此排除C、D项;夏季气温低,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故排除B项。故选A

15.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

解析:由图可知④区域主要从事养牛业,养牛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不大,A 项错;养牛业会垦殖牧场、破坏森林,故B项正确;养牛业不可能减少入湖泥沙量,C项错;该地属于温带森林带,因此对其“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可能是对草原的破坏,D项错。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大蒜出口量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

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图a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

(1)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图b)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4分)

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保温),减少水分的蒸发(保墒)。

(2)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气候条件对大蒜生长的不利影响。(4分)

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影响大蒜生长。

(3)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_____。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7分) 市场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云霄枇杷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已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质纸袋)、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1)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6分)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临近海洋,冬季气温受海洋增温调节作用影响;(北、西、南)三面环山,冬季受寒潮(强冷空气)的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产生增温作用。

(2)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6分)

枇杷树根系浅且枝繁叶茂,抗风能力差;夏秋季节多台风;背山面海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与夏秋季东南风风向一致,(地形产生狭管效应)加剧了风势。

(3)简述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6分) 枇杷果皮薄嫩,套袋可以减少果皮外伤、防止果实被强日照灼伤,使果实保持良好的外观;套袋能有效地防止低温的影响;可以防止鸟啄果实和病虫害(减轻农药污染),有利于提高枇杷产量和品质。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4分)

问题①:说明云霄县举办枇杷节对促进枇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说明云霄县推广枇杷与茶叶间种的好处。

问题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市场,降低销售成本。

问题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果农收入;降低因产量和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保持水土。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麻阳处于南北西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倾斜盆地中,主要土壤是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沙壤土,盛产冰糖橙,有“中国冰糖橙之乡”的美誉。所产冰糖橙色香味兼优,果汁丰富,糖分和矿物质特别是抗癌元素硒的含量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很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作为副业,农户们利用房前屋后的小片空地种植清一色的小果冰糖泡,并向周边乡镇出售以贴补家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麻阳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规划,推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技术能人帮扶制度,选育出锦玉(大果冰糖橙)等品牌,通过合作经营和电商平台,产品畅销国内外。下图为麻阳位置示意图。

(1)分析麻阳冰糖橙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处于向东开口的倾斜盆地中,既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又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

使冰糖橙的生长期长,积累的养分多;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日照适中,光照充足;倾斜盆地坡度适宜,排水条件好,渍涝灾害少;沙壤土的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利于果实获取更多的有益成分,提升水果品质。

(2)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比较,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麻阳冰糖橙的销售范围大幅扩大的原因。

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与投入力度;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营销,扩大市场影响力;培育了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行了规模化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

(3)为进一步将冰糖橙产业做大做强,当地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冰糖橙浓缩橙汁产业,你是否赞成?请说出理由。

赞成。当地盛产冰糖橙,原料丰富,运输成本小;发展浓缩橙汁产业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麻阳冰糖橙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阔;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果农收入;能带动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赞成。麻阳冰糖橙地域性强,原料有限,难以满足长时期大规模稳定生产的需要;大力发展浓缩橙汁产业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冰糖橙的品质;当地技术水平低,浓缩橙汁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等。

参考答案

1-5 DCDBD 6-10 BCBAB 11-15 DACAB

16.(17分)

(1)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保温),减少水分的蒸发(保墒)。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影响大蒜生长。

(3)市场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

17.(22分)

(1)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临近海洋,冬季气温受海洋增温调节作用影响;(北、西、南)三面环山,冬季受寒潮(强冷空气)的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产生增温作用。

(2)枇杷树根系浅且枝繁叶茂,抗风能力差;夏秋季节多台风;背山面海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与夏秋季东南风风向一致,(地形产生狭管效应)加剧了风势。

(3)枇杷果皮薄嫩,套袋可以减少果皮外伤、防止果实被强日照灼伤,使果实保持良好的外观;套袋能有效地防止低温的影响;可以防止鸟啄果实和病虫害(减轻农药污染),有利于提高枇杷产量和品质。

(4)问题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市场,降低销售成本。

问题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果农收入;降低因产量和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保持水土。

18.(16分)

(1)处于向东开口的倾斜盆地中,既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又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使冰糖橙的生长期长,积累的养分多;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日照适中,光照充足;倾斜盆地坡度适宜,排水条件好,渍涝灾害少;沙壤土的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利于果实获取更多的有益成分,提升水果品质。

(2)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与投入力度;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营销,扩大市场影响力;培育了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行了规模化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

(3)赞成。当地盛产冰糖橙,原料丰富,运输成本小;发展浓缩橙汁产业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麻阳冰糖橙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阔;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果农收入;能带动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赞成。麻阳冰糖橙地域性强,原料有限,难以满足长时期大规模稳定生产的需要;大力发展浓缩橙汁产业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冰糖橙的品质;当地技术水平低,浓缩橙汁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