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

xt>1 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主

要内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养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学习流程】

1、查阅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有关背景资料。

2、挑选一份刊登简短新闻的报纸准备小组交流。

3、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

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

感和节奏,并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歼()灭要塞()绥靖()阻遏()管辖()逃窜() 4、常识填空:

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

少的三部分是、、。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

素:、、、、、。 5、在课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

组同学交流。 6、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一则:第二则: 7、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

什么?

(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用心爱心专心

1

8、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

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9、交流自己搜集的报纸新闻,与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

10、能力提高: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两则联合起来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渡江战役

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

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

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

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

命令。

(2)文中用“风平浪静”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用“摧枯

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哪些词语描述了我军的“英勇”和“英雄式的战斗”?请在文中勾画出来。(4)从结构看,这篇新闻包括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部分。

厦门拟到墨西哥办中医学院

厦门市中医院有望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合作,在该市开办中医学

院和中医医疗保健机构。

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墨西哥方面已正式邀请厦门市政府与医院代表

到墨西哥进行市场调研与合作考察。据悉,由厦门中医院与瓜达拉

哈拉市合作,开办中医学院和中医医疗保健机构事宜,是由美国永

嘉公司董事长黄永平先生提议并出资的,目的是宏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扩大厦门市与瓜达拉哈拉市两个友好城市的医学交流。

11、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用心爱心专心

2

2 芦花荡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3、认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把握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2、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流程】

1、给加点字注音。

提防(

)疟子()寒噤()蹿()....仄歪()飒飒()吆喝()...2、查阅有关孙犁的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 3、感受人和事。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

文章,把自己对人对事情的感受写出来。人物:事件:情感:

4、找出最令你激动的句子,作简要分析。

5、结合全文,归纳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

6、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

7、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进行品味,然后再仿照它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

8、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用心爱心专心

3

9、请收集一组有关抗日战争的歌曲、图片或故事,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

10、有人认为文章中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时大意,以致使大菱受伤,这样写不符合英雄的性格和行为,是文中的一处败笔,你认为呢?

用心爱心专心

4

3 *蜡烛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文章思

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4、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学习重难点】

通过朗读、小组探究,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学习流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你能找出其中的

六要素吗?

4、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5、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反复加以描写?(尽量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用心爱心专心

5

【篇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

《新闻两则》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

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

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

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

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

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

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

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

括消息.通讯.特写.舓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舓:

中国——新华舓美国——美联舓.合众舓

英国——路透舓法国——法新舓

日本——共同舓俄罗斯——俄通舓.塔斯舓

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

的一卷雄伟诗词,流

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

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有脍

臽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

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

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

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臽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

却历久不衰。

4.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

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

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

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舔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

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

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

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

取缔()对臷()要塞()...

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b )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d夸大其词,用来威舑敌人,相当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

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

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

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

表明了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

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合作探究】

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等句,

回答问题。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

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对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其作用是

() (多项选择)

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 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

d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8.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

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___________情绪。

9.文中写两个方面情况,后者详前者略的理由是( ) (多项选择)

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

所皆知,故可略过

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

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

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

样创造人生。

10.中国开始研臸原子弹前,对于要不要接受外国技术的支援发生了

争论。a派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无法独立完成核弹研究,必须首先接受技术支援,然后自己再发展;b派认为,要搞就自己独立搞,不要别人的支援。两种意见最后拿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

席看后,大笔一挥,写了这么一个批语:先练好楷书,再练草书。

聪明的你认为毛主席支持哪种意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

⑴⑵两题。(分)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

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

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⑴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让步?⑵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

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不得改变原意。

【精读精练】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

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

日可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

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a)扬中.镇江.

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要塞,(c)长江。我军前锋,

业已(d)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附: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12.a.b.c.d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13.?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

15.?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

1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7.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

18.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

【主题阅读】

英雄救人不留名受奖反遭人妒嫉

本报讯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宣传媒体

宣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

远公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

在湖北宜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遇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与一

货轮在江心发生碰撞。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

现场驶去,并指挥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半小时过去了,?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漂三四公里,救下了

200多名乘客。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英雄。为此,

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

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

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赵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

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欠冯安义

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万元奖金,又全都捐

给了福利院。

《北京青年报》刘东林

18.这是一篇()。

a.消息

b.通讯

c.小说

d.议论文

19.?英雄救人不留名?从新闻知识角度说,这句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新闻消息知识的写法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舓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

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

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舐的发光弹,顷刻,整个

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

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

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

江边,站满了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大家都屏息凝

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

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

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枪

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

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

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22.相同点:

23.不同点:

【教(学)后记】

【篇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

xt>一《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

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

利战

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

放军冒着

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

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

势的

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

民乘胜前

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

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又称“消息”。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

的一

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

月之精华,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

有脍炙人

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

位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

查报告、

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

高基调,

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

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

的流逝,

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4、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

向国民党

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

线作战,

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

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

批国民党

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年到1949

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

电之日正

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

签订()取缔()对峙()要塞()....

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

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

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

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

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d中路军在 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

仅生

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里采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

了。

【合作探究】

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等句,

回答问

题。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

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对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

是,其作用是

( ) (多项选择)

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 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

d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8、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___________情绪。

9、文中写两个方面情况,后者详前者略的理由是( )

(多项选择)

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

人所皆知,故可略过

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

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

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

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

样创造人

生。

10、中国开始研制原子弹前,对于要不要接受外国技术的支援发生

了争

论。a派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无法独立完成核弹研究,必须首

先接受技术支援,然后自己再发展;b派认为,要搞就自己独立搞,不要别

人的支援。两种意见最后拿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看后,大笔

一挥,写

了这么一个批语:先练好楷书,再练草书。聪明的你认为毛主席支

持哪种意

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1、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 ??两题。(分)

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让步? ?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

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

白,不得改变原意。

【精读精练】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

路三十万

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

发电时止,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此处敌军抵抗

较为顽强,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

切抵抗之

敌,(a)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要塞,(c)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d)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附: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12、a、b、c、d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13、“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