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珠算》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珠算》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珠算》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珠算》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实践中创造出的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一种优良计算技术.《珠算》课程是财经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必备的计算技能,是适应从事经济工作需要的传统的应用科学技术.珠算教程不仅对学生有实用的计算功能,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教育功能,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通过珠算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能熟练应用,为今后实际业务中的接触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讲授等珠算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珠算的基础知识、珠算加减法、珠算乘法、珠算除法、珠算差错查找方法等等。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1)通过珠算教学教材的研究,充实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将珠算教育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特色。

(2)通过珠算教育研究实验,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反应能力,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各科学习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通过珠算研究,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过珠算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常态下珠算课堂教学的思路。

(5)使学生基本了解“珠算”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算盘的结构,各部分功能;使学生能正确指法拨珠;通过珠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

2.教学要求:

(1)了解、熟悉珠算起源,发展及其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珠算加减法的方法,技能;

(3)熟练掌握珠算乘法的方法,技能;

(4)熟练掌握珠算除法的方法,技能;

(5)了解珠算式心算法;

(6)了解差错检查法.同时应注意具体要求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珠算》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通过创新教法和赏识成功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珠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珠算》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46059, 本课程课时为72课时。

二、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总课时理论训练实习第一章珠算的基础知识10 0 10 0

§1-1 §1-2 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珠算的国际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2 0 2 0

§1-3 算盘的结构与种类 3 0 3 0 §1-4 珠算常用术语 3 0 3 0 §1-5 置数、拨珠指法和握笔法 2 0 2 0 第二章珠算加减法20 0 20 0 §2-1 珠算加减法原理 2 0 2 0 §2-2 加减法有决算法 5 0 5 0 §2-3 加减法无决算法 4 0 4 0 §2-4 加减混合算法 5 0 5 0

章节名称总课时理论训练实习§2-5 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4 0 4 0 第三章珠算乘法16 0 16 0

§3-1 §3-2 珠算乘法原理

珠算乘法的定位方法

2 0 2 0

§3-3 基本乘法7 0 7 0 §3-4 乘法的其他简便算法7 0 7 0 第四章珠算除法18 0 18 0

§4-1 §4-2 珠算除法原理

珠算除法的定位方法

2 0 2 0

§4-3 常用的珠算除法7 0 7 0 §4-4 退商与补商 5 0 5 0 §4-5 除法的简便算法 4 0 4 0 第五章珠算差错查找方法8 0 8 0 §5-1 珠算加减法差错查找方法 4 0 4 0 §5-2 珠算乘除法差错查找方法 4 0 4 0

合计72 0 72 0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珠算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发展前景;

2.了解算盘的构造,种类;

3.掌握清盘,握笔的正确方法,会计算,看数,写数,养成打算盘的正确姿势及拨珠方法;

4.了解并掌握正确,规范化的数字书写要求。

(二)教学内容:

§1-1 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1.珠算的起源

2.珠算的发展

§1-2 珠算的国际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1.珠算的国际化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1-3 算盘的结构与种类

1.算盘的结构

2.算盘的种类

§1-4 珠算常用术语

§1-5 置数、拨珠指法和握笔法

1.置数

2.拨珠指法

3.握笔法

(三)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清盘、握笔的正确方法、会计算、看数、写数,养成打算盘的正确姿势及拨珠方法;

2.难点:会计算、看数、写数,养成打算盘的正确姿势及拨珠方法。

第二章珠算加减法

(一)教学要求:

1.要求理解,记忆凑数,补数的概念;

2.掌握直接加减法和补五破五加减法以及进退位加减法;

3.理解掌握符号加减法,借减法,先十法,补数法,珠算结合心算法;

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教学大纲

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90151149 周/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7-202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 2.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 二、课程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Python/R/Hadoop等大数据相关软件学习进行大数据处理及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对大数据开发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设计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Python/R/Hadoop等语言的理解。 2.针对Python/R/Hadoop等语言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同时注重养成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Python/R/Hadoop等语言的编程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掌握预测性分析与机器学习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算法,按设计流程编程,上机调试通过,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 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不仅是对程序设计能力的综合锻炼,更是对团队合作,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的训练。因此,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根据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 整个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基础知识介绍,开题,编码设计,编码实现与调试,书写设计论文,编码评价与验收。 (一)第一周语言学习 1. 基础知识介绍 1)主要版本及安装过程

《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

《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门体现逻辑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广泛性的学科,极其注重思维素质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本课程立足现代逻辑的高度处理传统逻辑内容,建构以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理论与方法为核心的内容体系,阐述思想和思维内在的逻辑基本规律、思想和思维都要遵守的逻辑基本法则、思想和思维都要运用的逻辑基本方法,提供正确思维和有效思维的基本逻辑工具和手段。 三、课程目标 该课程系统讲授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逻辑理性精神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逻辑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密切联系思维和自然语言的实际与特点,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和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和方法;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并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运用各种案例进行虚拟实践,大量结合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和日常生活等事例,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论证、分析、批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将所学逻辑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对逻辑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炼,使学生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为从事未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基础。

最新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 在上腹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 时发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

状。 3.体征 (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 偏左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

《常用工具软件》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常用工具软件》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书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指导精神,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以及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工人等标准组织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7个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工具软件,磁盘操作工具,文件操作软件,多媒体工具,常用Internet工具,文本处理工具,安全工具等。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香港行业岗位培训或自学用书,同时可供计算机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基本操作,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常用功能,掌握工具软件的常用设置,熟练掌握分区魔术师、硬盘克隆、图片浏览ACDSee及抓图工具,掌握MP3播放工具、超级解霸、网际快车及Winzip8.0解压缩工具,掌握电子小说阅读器、电子图书阅览工具、KV3000杀毒王,理解和掌握Windows优化大师及超级兔子魔法设置,理解掌握分区工具和磁盘格式化工具,熟悉光驱虚拟、光盘刻录、超级屏捕、RealPlayer8.0、播音王、FTP工具,熟悉WinRAR3.0、文件切割、文件编辑工具和金山快译、诺顿电脑医生和卸载工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切实注意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必须注意运用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是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设置、使用。在教学中,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上机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时间,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实施性教学计划

附件1 江苏淮海技师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实施性教学计划 (2009级) 二O一O年九月一日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特色,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面向汽车维修(服务)第一线需要,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就业岗位(群) 学生毕业后,可在综合性汽车维修公司、汽车4S特约服务站、汽车快速保养连锁店、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及汽车性能检测站等部门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或与此相关的汽车服务工作。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学、物理基础、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知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视图等专业知识; (4)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等专业技术知识; (5)掌握汽车整车检测与维护专业技术知识; (6)具有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专业英语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基本能力: a、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b、具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 c、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d、具有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e、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 a、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能力 b、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能力 c、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能力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创新教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管本科)选修课程。3学分、54学时,录象21学时。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掌握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观念、途径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导向和启示,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与学的创新能力,从而把教学创新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本课程可以自学为主,充分利用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辅导活动应紧密结合教学创新的实践,在认真分析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 四、课程学习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有关知识、理论内容的教学,基本可按"了解、理解、掌握"几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象学时 第一章绪论5 第二章创新性思维与教学创新6 第三章创新性教学案例研究与评析11 第四章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特色12 第五章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色9 第六章教学创新的目标与评估6 第七章教学创新环境5合计54 21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所选择的主要媒体为文字教材、录象教材。其编制均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学生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主教材,同时充分利用录像教材。这样有利于学员更准确地把握本课各章的知识结构、内容重点、难点。 三、教学环节 1.学生要充分使用本课程的各种媒体: (1)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用书; (2) 录像教材:分为两部分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是什麽

1 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是什么? 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有四句话:消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消除病因:停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改变不良嗜好,戒烟、戒酒等。 控制症状:大部分消化性溃疡有腹痛、烧心、腹胀,严重者可影响工作,生活质量下降,可应用抑酸药物、促动力药物控制症状。 促进溃疡愈合: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这样可以做到迅速减轻痛苦,在最短时间内溃疡愈合(7天),节省开支。 防止复发: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很多,但其作用各有利弊。不少药物近期疗效均较好,但停药后年复发率却较高。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者,加强Hp根除后,溃疡的复发率很低,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可望治愈。 避免并发症:消化性溃疡主要并发症有胃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一旦发生往往危及生命,防止并发症也是溃疡治疗的重点。 2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哪些? 正确的选择药物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选好胃药呢? 下面按作用介绍些治疗溃疡的药物供参考。具体根据病因、病情及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1)抗酸药:这类药物能中和胃酸、缓解疼痛、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溃疡愈合。为了增加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制酸药多为复合制剂,这类药物有氢氧化镁、三硅酸镁、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铝碳酸镁(达喜)、复方碳酸钙(罗内)、磷酸铝(吉胃乐、安达)等。 (2)组胺(H2)受体阻断剂:其原理是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与组胺竞争H2受体,从而消除组胺使胃酸增多的作用。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 (3)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的最后过程,是壁细胞膜内的 H+,K+-ATP酶(质子泵)被激活,使H+(HCL)分泌到胃腔里。因此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目前临床上应用

《新概念2》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新概念英语2》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新概念英语2》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课文故事性强,易于学习。每篇课文重点、语法知识点各异,但全册课文前后连贯,语法知识全面,形成了新概念特有的英语语法体系。它是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过渡,同时也是转变。它使学习者从一个会说日常英语的人,提高成为一个敢动笔进行基本写作的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打下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掌握适合自身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让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并为后阶段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提供基础、途径和方法。 第二册以 96 篇小故事为素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其优势在于扩充词汇、统揽语法、结合实践、听说兼修。在掌握第一册基本语法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逐步讲解语法要点,使学习者轻松掌握枯燥的语法;通过对句型结构的分析及对短语基本用法的讲解,使学习者能真正在听说读写中运用地道的句型。从而系统地掌握从词汇、时态开始的语法知识和各种句型,同时加强了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简单英语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理解主要细节。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英语形成基本的语感,熟悉标准的英语发音系统。认知1500~40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熟练掌握其中的800个高频词汇。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如词类、词组、构词法;名词的数、格、性;动词的分类、时态、语态;助动词、情态动词等等;了解一般的惯用法,在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8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阅读初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新概念英语2》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背诵方面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背诵一些经典课文将对英语的记忆、理解非常有益。尤其对于英语初学者而言,通过背诵课文可以加深

2015《创新实践》教学大纲20150618-1

《创新实践》教学大纲 Innovate Practice 课程代码:Z0000W40 总学时(理论+实践): 学分: 1.5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课外实践先修课程: 面向专业:电信、通信、电科、计算机、生医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执笔:汪志勤审校:创新实践委员会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创新实践》课程是“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实现方法,该课程也是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该课程涵盖的领域有学科竞赛、学生论文、学生专利、专业证书、软件著作权、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室项目等领域。 二、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根据《中国计量学院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量院[2011]65号)“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学分认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在2014年5月起我院实施的《“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基础上,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当中的课外实践类的“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一、创新实践课程成绩的构成 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外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课程成绩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创新性实验等相关教学环节获得。具体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二、认定程序 1、成绩评定时间 每学期开学初对上一学期的课外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进行评定,与综合测评工作同时进行。 2、成绩评定流程 1)学工办提供上一学期各项竞赛获奖资料,科技部负责统一登记; 2)初始汇总表下发班级,学生本人确认,并提交学院统一汇总之外的相关支撑材料复印件; 3)学生会科技部进行二次登记并确认; 4)学工办进行审核; 5)成绩录入; 6)有关资料交学院档案室存档。 3、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取五级制,具体如下:

《循证医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循证医学 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5年制适用)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教研组 2015.3

目录 课程介绍 (3) 循证医学总论 (5) 提出问题、证据的来源和检索方法 (7) 病因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3) 诊断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5)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7) 预后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9) 病人的价值和病人安全 (20)

“循证医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循证医学 英文名:Evidence Based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与服务课程群必修课 学时:24(大课讲授24) 学分:2 二、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李幼平,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骨干教师:李静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杨茗干部科 吴红梅干部科 秦莉输血科 陈进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董碧蓉干部科 张鸣明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李峻干部科 三、课程教学目的 认知教学目标:掌握循证医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教学目标:在临床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的循证医学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循证医学实践,掌握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步骤和方法。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科学证据为依据,密切结合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尊重病人价值观的循证理念,不断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能力,增强终身学习和自我学习意识。 四、教学计划表

五、教材 1、循证医学,李幼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六、主要参考资料 1.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4ed. 2011 七、成绩评定 成绩构成成绩比例考核方式应用循证医学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技能100% 循证病案

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喜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一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 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A1 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 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 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 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 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 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返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白芍、枳壳、海螵蛸、麦芽、三七粉(冲服)、香附、佛手、元胡、甘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复方田七胃痛胶囊等。 2、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厚朴、木香、砂仁、三七粉(冲服)、海螵蛸、炙甘草。 中成药:香沙六君子丸等。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医学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实 施 性 教 学 大 纲 科目:基础医学

系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 焦亚光 2015—2016 学年第2 期 2016年 2 月23日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 教学对象:2015级老年服务与管理1班 授课时间:2015~2016学年度第2学期 学时:72 开课院(系、部、室):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教学目得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对医学当中得基础知识要了解,知晓,为其她医学相关课程做知识储备与学习得基础。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医学基础得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医学基础得概念与学科构成 第二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一节细胞 第二节细胞得基本生理过程 第三节基本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人体细胞与组织得基本结构、基本功能;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常用得解剖学术语 第二节器官与系统 第三节运动系统 第四节皮肤 第五节视觉器官 第六节耳 教学要求:掌握解剖学姿势、常用得解剖学方位术语 第四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健康、疾病与亚将康得概念 第二节病因概述 第三节疾病得经过与转归 教学要求:掌握健康与疾病得概念、脑死亡得概念,疾病过程得分期与转归

第五章疾病基本病理变化 第一节组织得细胞得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出血 第三节炎症 第四节发热 第五节缺氧 第六节休克 第七节肿瘤 教学要求:掌握本章概念;掌握疾病得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呼吸系统得解剖结构 第二节呼吸生理 第三节呼吸系统疾病得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得症状与体征,呼吸系统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消化系统得解剖结构 第二节消化系统得生理功能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常见得症状、体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泌尿生殖系统解剖结构 第二节尿得生成与排泄 第三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得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循环系统得解剖 第二节循环系统得生理功能 第三节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得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血液系统得解剖与生理 第三节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血液得组成、血细胞得类型及其功能以及血液凝固、纤溶得过程 第十一章神经精神疾病 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神经精神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三节神经精神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神经精神疾病得病因与临床表现 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内分泌系统解剖与生理

计算机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计算机专业实施性教案计划 <2018级)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 产第一线从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的专门化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所 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主要的实现手段。具有比较熟练的计算机及网络的操作、维护 与管理的技能,能进行计算机实用软件的设计、开发、维护。在校期间,学校组织参加国家 劳动社会保障与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培训和考试,取得计算机<软件、网络、信息管理)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资格证书。9lG7r83k2Kb5E2RGbCAP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及办公室计算机岗位,从事计算机系统 安装与维护、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绘图、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9lG7r83k2Kp1EanqFDPw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思想素质要求 1. 具有敬业、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3.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4. 具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知识结构与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 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9lG7r83k2KDXDiTa9E3d 1、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体育、美育、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 础知识。 2、专业知识 (1)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脚本语言、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大纲

《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8171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 24 实践学时:24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在学生了解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目标2、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标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 课程代码: 周学时:总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 授课对象: 三、课程简介 (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成长具有的价值。课程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四、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要讲授的核心知识、要训练的关键技能及须形成的综合素养的目标。)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 (需要清晰地呈现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授课形式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课后可根据教学进程,规划、开展自主学习。) 第一章 ***** 1. 课时数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3. 学生学习任务 4.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 5. 课外学习要求 第二章 ***** …… 六、修读要求 (课程学习应遵守的纪律,学术诚信要求,课堂内外学习应达到的标准,教师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期待等。不论文科或理科、工科专业,都应把一定数量的深度阅读和写作作为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给予明确说明。) 七、学习评价方案 1. 过程评价方案(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3条)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在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要注意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避免刺激性饮食,但无需少量多餐,每日正餐即可。戒酒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 二、药物治疗 1, 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 (序贯疗法)服药方法:前5天,PPI+阿莫西林;后5天,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 奥美拉唑omeprazole,又称洛赛克losec。 针剂40mg/支,胶囊20mg/粒(金奥康、洛赛克),片剂10mg/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吻合口部溃疡。 用法:针剂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40mg/次,2次/日;胶囊口服,20mg/日。

[注意 ]:溶解和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禁止用其他事项 溶剂或其他药物溶解和稀释,本品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可延长苯妥英钠、地西泮、华法林的消除。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失眠、嗜睡、恶心、腹泻、便秘、皮疹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初次用药者应注意,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尚无儿童用药经验。 泮托拉唑panloprazole 针剂40mg/支。 用法:静脉滴注(15分钟内)或推注,40mg/次,2次/日。[注意 ]:溶解和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禁止用其他事项 溶剂或其他药物溶解和稀释,不良反应较少,很少引起药物相互作用。 阿莫西林:胶囊0.25g/粒。 用法:每日2次,每次4粒。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过敏者应[注意 事项

更换其他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过敏反应。 克拉霉素:片剂0.25g/片。 用法:每日2次,每次2片。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克拉霉素禁止[注意 事项 与下列药物合用: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哌迷清和特非那丁。成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不适,如恶心、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和腹泻,克拉霉素主要由肝脏排泄,因此,对肝功能损伤的病人用药应谨慎。 甲硝唑:片剂0.2g/片。 用法:每日3次,每次1片。 ]:高剂量或长时间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胃炎、恶[注意 事项 心、呕吐等症状,也可损伤肝、肾。 2,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的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或者泮托拉唑(效果更好);服用4周。每日一次,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5级《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容 本课程是对相关的专业平台课的综合检验,学生在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理论课及实践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目的,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技能为主。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检验工>(中级)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对学生进行考证前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书。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容包括:1、变速器的作用;2、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3、变速器盖及拨叉轴拆卸; 4、安装拨叉轴;5、变速器挡位手动切换。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汽车维修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及中华人民国职业鉴定规的要求,并结合省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具体考核容,本课程的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1.能独立对汽车零件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 3.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 4.能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 5.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 6.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掌握手动变速器拆装步骤及工作要点,要求规操作,扩展拆装各个挡位拨叉相关的知识点。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一 适用于机类专业 课程代码:JT001 一、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 二、学分数:9学分(27天)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通过结合典型产品

的制造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大工程意识,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制造和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并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方法与应用。 3、对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有一般的了解。 4、熟悉有关的工程术语,了解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四、实践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内容分为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创新制作实践三大部分。 1、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运用铸造、焊接、热处理、零件表面处理等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或直接加工成零件;学习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等各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钳工基本操作与装配技术将零件装配为机器;学习常用量具的使用和检测技术。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 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 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 3、创新制作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学习AutoCAD、Mastercam.8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 五、实践教学安排

生理学 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 学分:理论5+实验1.5 总学时:130 理论学时:80 实验学时:50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卫生 参考教材: 1.朱大年,王庭槐主编. 生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姚泰主编. 生理学(长学制规划教材),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罗自强等主编. 机能实验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4.Kim E. Barrett. 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24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2012 5.John E. Hall.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2th Ed,W. B. Saunders Company, 2010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

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在教学中,也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进展,使学生对生理学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参照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和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此外,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理学英语专业名词,以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熟悉机体内的控制系统。 (2)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信息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方式与原理,肌肉收缩的原理。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3)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和血量正常值。掌握内环境的概念、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人类血型及输血原则。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熟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了解血液的组成,造血过程的调节。 (4)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

新概念3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新概念英语3》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新概念英语3》首次出版以来第一次推出的新版本。这套经典教材一如既往地向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英语学习体系,使学生可以在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理解、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本书内容更具特色,所有课文和练习有关时事的内容都已更新;所有过时的课文都已更换,由新课文和配套、新插图取代;教材更简洁精练,其教材纳入主干教程;为了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新版增加了英汉对照词汇表、课文注释,简短的练习讲解和课文的参考译文。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新概念英语侧重于基础教学,所以对于初学者学习新概念英语应该首先着重在于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将他们所学的简单的英语表达方法用于生活当中,便于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知识。 《新概念英语3》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背诵方面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背诵一些经典课文将对英语的记忆、理解非常有益。尤其对于英语初学者而言,通过背诵课文可以加深对英语的记忆,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记忆区域,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经典的句型、语法、词汇,通过背诵课文,都可以十分有效地长驻背诵者心中,这样一来,同学们的阅读、语法和写作,能够同时得到提高。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听说为主,同时加强练习,笔头练习一定要以口头练习的方式说出来。通过《新概念英语3》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可以参考下列步骤:第一步:要求学生不要看书,将整篇课文听写下来。第二步: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