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知识点(二)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二)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一)早期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其内容主要是初级社会化。根据瑞士学者让.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通过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家庭生活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的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影响很大。最适宜的教养方式是威信型的,即父母为子女所订立的规则,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本人率先垂范。过于专制或宽容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此外,家庭关系对儿童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那些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的家庭,孩子会显得自信、有朝气。相反,父母之间的冲突容易使孩子心理机能较差,容易发生情绪混乱,甚至罹患精神分裂症。

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青年期的起止时间因个体和社会条件而有差别。一般而言,青年期在11至21岁之间。在这一时期,个体性器官趋于成熟,开始出现青春期性征,由此而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青年人容易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相符合。“自我认同危机”不能及时化解有可能会导致偏离行为。正因为如此,青少年犯罪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中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青年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

(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在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

如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等。成年人的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在这一阶段,自我形象已经基本确立,人格已经基本定型。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个人在成年期需要扮演的角色比人生其他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并且,扮演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旺在现代社会,社会变迁速度快,而且程度剧烈,继续社会化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个人要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就必须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技术、规范和价值等。

在成人期内,继续社会化甚至可能包括再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如移民到文化反差巨大的社会,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个人必须对早期的社会化内容重新更新。二是个人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失败,例如青年人的越轨和犯罪,从而导致个人必须接受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劳动改造,以弥补早期社会化的不足。

此外,个体进人老年期之后,社会化的主要问题不仅包括生理方面,也包括社会方面的因素,如家庭、社会地位的变化。如何让老年人适应自身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幸福地安度晚年,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中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关注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意义非常重大。

(三)代沟问题

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其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沟也就越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代沟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代沟问题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加以调适,以避免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代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沟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代沟是好事。另一方面,对代沟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沟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

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年轻人的还是老年人的,都要鼓励,都要支持。

(四)社会化的内容

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技能学习主要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家庭占主要位置,然后是邻里和伙伴群体。个人在初级社会群体中,主要通过模仿和重复实践逐渐掌握独立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现代社会,正式组织在传授生活和劳动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学校中,个人通过集中学习而掌握更为丰富的技能和知识。

社会化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道德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成员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这里,道德规范不是狭义的道德,而是广义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需要了解和遵守社会的各种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行为规则就难以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社会地位总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

(2)角色是人们的一- 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的,涉及一系列的权利与义务。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地位上时,便预先就期望他具备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就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础单位。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多种类型。

先赋角色与自获角色

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来分,社会角色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获角色。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自获角色亦称自致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是个人将自己的角色愿望付诸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结果。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头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来分,社会角色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这类角色的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如警察、法官、公务员、党员、团员等等。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如父母、夫妻、子女、亲戚、朋友、同学、顾客、乘客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都是开放性的。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来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如商人、企业家、经理等各种以效率和盈利为目标的社会角色,就属于这一-类。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如各级党政干部、法官、警察、学者、教授、艺术家等,他们所承担的也主要是表现性角色。表现性角色的行为发挥着维护社会道德、实现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角色扮演过程

所有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当一个人担任了某种角色并按其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在社会舞台上,人们的角色扮演经过了认同、表现和建构的过程。

社会角色扮演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角色认同或确定。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承担起某种角色。如果人们对自己的角色确定不当,就会出现一些失误,包括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等。

角色扮演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角色表现。人们在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后,另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社会角色的表现也像舞台表演一样需要布景与道具中,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出现的是真正的实物。但布景与道具只是一种背景与衬托,一个角色的仪表、风度等这类更为直接的表现,往往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引发联想。

在角色的表现上,应注意前台与台后之分。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两种行为是有区别的。此外,角色的表现还有赖于角色之间的配合。在一组社会角色中,某一个角色的表现不当常常会破坏全体角色的表演效果。

角色扮演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在扮演某种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角色的期望。与此同时,角色扮演者需要对自己的

角色加以认识、理解,并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进行表演。所以,在角色扮演的实践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建构角色,努力将角色演得更好,赋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发生社会互动。

(2)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具有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如果没有信息的交流,或者互动双方互不理解,互动就无法进行,“对牛弹琴”就是如此。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双方只有对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互动。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有时,人们虽然远隔万水千山,却可以通过信件、书籍、图形、电话和互联网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社会互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可视电话、互联网等形式实现虚拟的“面对面”互动。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例如,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同学之间经常- -起讨论各种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一起外出游玩,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同学的友谊和集体的温暖,同学关系就会比较和谐,班集体也会有较强的凝聚力。相反,如果班级内人际沟通和互动不够充分,同学之间就难免发生误会和矛盾,班集体就可能十分涣散。对整个社会来说,互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层次上的种种互动会影响到宏观层次上的社会状况。例如,夫妻之间的互动好坏,会影响到离婚率的变化,甚至影响青少年犯罪率的改变。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例如,肯顿(A. Kendon)等人考察了人们相互问候时的情况。通过分析大约70个人相遇时问候的互动片段,他们发现人们遵循着共同的“问候程序”:“双方都看到了对方,并给对方一个表示,表明他们将与对方形成一个问候的场面。随后就是双方同时改变空间一朝向关系,接着可能有一个明显的姿势表示“远距离致意”,然后可能是走近几步,进人‘近距离致意’(如握手)。”这种互动模式大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对生活在相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来说,它们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互动的理论:本土方法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H. Garfinkel)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又译为“民俗方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本土方法论者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为了证明社会互动中这类隐含规则或称背景假设的重要性,本土方法论者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研究,称为“无背景试验”或“打破规则试验”。②其中-一个试验是让学生与家人交谈,要求学生抛开原来的与家人交谈的习惯,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按照严格的礼节,称父亲为“先生”,对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装作不了解。结果,家人感到很震惊,甚至很气愤,交谈很难进行。这一研究揭示了互动中隐含规则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互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背景知识,互动双方都必须了解这种背景知识,遵守其隐含的规则,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互动双方要有“共同语言”,并遵守“共同语法”,否则就无法沟通。

社会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不同情境、不同类型的互动在过程上

往往差别很大。这里我们介绍两种观点。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Bales) 提出了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他认为,小型群体的面对面互动包括12类互动范畴,涉及取向问题、评价问题、控制问题、决定问题、紧张问题和整合问题六项功能性问题,互动可以分为下列阶段。

第一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参加互动的成员在开始互动时往往首先要确认是何种情境。例如,当大家被召集在+起时,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要干什么,是社交性的联欢,还是严肃的工作会议。

第二阶段: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明确了互动情境后,成员们往往要考虑自己对此情境持何种态度。例如,如果是一次社交性的联欢,那么是积极主动参与,还是逢场作戏凑凑热闹,或是消极地冷眼旁观。

第三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如果倾向于积极参与联欢,那么是去表演节目,还是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人聊天,或是多做些服务工作。

在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阶段。例如,在控制阶段之后有可能进行重新的定向和评价。参加聚会时,一开始你可能以为是一场严肃的学术讨论,你便郑重其事地准备做笔记、发言,但进行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发现大家都不认真,于是你也就开始敷衍了事。其次,在互动的各阶段中往往伴随有情绪的因素,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最后,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贝尔斯的互动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来探讨诸如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刘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竞争。互动双方争夺同一个目标。这时双方只是一种排斥关系,

而非对立关系。

第二阶段: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

第三阶段:顺应。冲突在少数情况下会以一方消灭另一方而结束互动,但大多数情况下,冲突的一方或双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来适应对方,以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

第四阶段: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实现同化。

这种观点也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两种文化体系相碰撞,也会发生交流、冲突、认同和融合的过程。但是,并非所有的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才有可能如此。

社会互动的维度书p135

集体行动及其特征

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又称为集合行为或集群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体行动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 (1)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2)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3) 行动者相互依赖。集体行动中,个人都不是独立行动的,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几种典型的集体行动

恐慌

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

危机出现时,人们往往极度恐惧,每个人都想避开危险源,对正常的规范和必要的合作关系置之不顾,结果使局势更加险恶,行为的结果与希望达到的目标不相符合。自然灾害、军事人侵等极端紧急情况和股市下跌、物价上涨等一般威胁都可能引发恐慌。

谣言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出、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谣言传播本身就是种集体行动,它也是各类集体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体行动中的一个信息渠道。谣言可以是凭空捏造的,也可以通过对正确信息的加工、歪曲而成。这种加工有四种方式: (1)简略化。谣言传播时可能使原有信息越来越简短、概括,失掉许多重要成分。(2) 片面化。对原有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的某些内容。(3)同化。接收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对原有信息添油加醋,再传播给他人。(4)逻辑化。传播者对原信息的空白处、不合理处加以补充以自圆其说而后再往下传。当人们无法获得信息,或对正式传播渠道提供的信息不信任时,谣言就可能非常盛行。

流行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流行涉及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流行具有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选择性等特点。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希望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心理需求。在竞争性强、地位意识较浓的现代社会里,它是人们向别人表明自己的社会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追求流行又是对某种行为方式的仿效,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从众行为。流行是人们一定的心理需要的满足方式,这些需要包括: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个人威望、自我显示、自卑感的补偿、新经验的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求爱、出人头地、从众等。流行具有许多积极的功能,包括表达社会感情、形成社会风气、增加社会的同质程度、传播新的价值观念、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社会控制等。流行也有- -些负

功能,例如,流行讲究新奇、奢侈,往往会给社会财富带来很大浪费。流行还会刺激人们的攀比心理,使些人不顾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去赶时髦。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的功能

第一.社会资源获取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在职业领域,人们会为了结识“合适”的人而进行社会交往、建构社会网络,目的是希望能够有助于以后的发展。例如,中国的农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的。

第二,组织管理辅助功能。根据社会网络的嵌人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社会网络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更具特殊性,转型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可能会更促进社会网络的培植和利用,许多企业把社会网络当成最有效的寻找商业伙伴的方式,甚至企业间合同的签订与执行都大量利用熟人关系。

第三,日常生活联系功能。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表明这方面的功能。各种网络能为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

还有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

大多数社会网络分析都强调社会网络的积极功能,但是建立和维护网络也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网络也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他机会与渠道。网络也会排斥圈外人。从宏观层面看,因为社会网络嵌入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什么是社会群体

所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群个人的集集合体。

无论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社会群体,都具有以下可与其他人群区分开来的共同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是什么?社会学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

(2)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群体的类型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

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所谓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面员如干基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一尤其是成文的一规定。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内群体与外群体

主要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W.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这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所谓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

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普遍抱有怀疑和偏见的态度,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在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

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乃至处于对立的地位。当彼此有严重的利害

冲突时,比较容易导致抵制、争斗、侵略等行为。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主要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 成员用作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简称参照群体。参照群体-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例如,大学中某班级的成员选择另一班级作为其参照群体,并以该班级的状况来评判自己所属班级。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

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基础及其性质来划分。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部落、部族等等具体形式。血缘群体历史最为悠久,是个体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出发点。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包括邻里、老乡、民族社区等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比血缘群体要晚。比较稳定的、牢固的地缘群体是人类采取定居形式后的产物。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是生产力日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阶级社会逐步产生的结果。

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叫趣缘群体,包括通常人们所说的各种业余爱好群体,如登山协会、桥牌协会以及一些志愿者团体等形式。目前,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 些爱好上网的人还结成“网友”群体,这是趣缘群体的一种新形式。

社会群体结构

社会群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其内部已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规范、地位、角色、权威及成员间的关系,都是这种结构模式中的要素。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1)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人类婚姻家庭制度

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1)血缘家庭。它是人类初始群居时代的家庭形态。这一时期两性间的性关系处于无规范的“自由”状态,生儿育女没有固定的匹配对象,因而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族群家庭。

(2)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punalua的音译,其意为“亲密的伙伴”。这种家庭形式最早是在夏威夷群岛土著人那里发现的。普那路亚家庭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生产能力的提高、原始

农业的发展,族群得以定居,族群人口也逐渐增多,并逐渐分离出了具有一定人口数量的新族群。于是,族群之间的婚配关系发生。族内群婚在辈分禁忌基础上,发展到禁止兄妹间婚配关系,这就使族群间两性婚配关系得到强化。这种族外群婚家庭,是继族内群婚血缘家庭发展起来的第二种家庭形态。

(3)对偶家庭。它是继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的一种家庭形态,以女性为主,由一男一女结合而成。早期对偶家庭,夫妻暮合晨离,生儿育女,子女归于母亲。晚期对偶家庭,夫居妻家,共同生活,但不长久。家庭财产由母系继承。对偶家庭排斥了共妻、共夫的群婚家庭状态,子女有了明确的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也由此萌发。对偶家庭是母系氏族公社内的一个独立单位,是人类家庭的第三种形态。显然,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对偶家庭独立生产、拥有生活资料成为可能。

(4)专偶制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家庭形态。

家庭类型的划分

家庭类型的划分,与划分依据和目的有密切关联。比如,依据家庭大小、家庭权力关系结构、婚姻形式(如“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等)、父母职业状况等等,均可对家庭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我国社会学界,一般根据家庭的结构特征,把当前家庭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其一,核心家庭。又称夫妻家庭,是指以-一对夫妻为核心,与未婚亲子女或养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

其二,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指父母或父母中的一方与一个已婚子女,或者还包括其他亲属一起居住、共同生活的家庭。

其三,联合家庭。它是指父母或父母的某一方与多个已婚子女,或者还包括其他亲属一起居住、共同生活的家庭。

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转型国家中,核心家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这种演变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演变密切关联,也是社会学理论对家庭婚姻演变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家庭功能

1.生理需要满足功能

2.社会延续功能

3.经济协作功能

4.社会化功能

5.保障功能

什么是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正如诺思(D. North)所说:“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1)价值观与价值判断; (2)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 (3)组织设置; (4)权力体系。

权力

权力(power), 按照韦伯的观点,是指种让自己的意志得到其他人执行的能力,也就是能够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意图去行动的能力。

权力与权威有着密切联系,权力即强势的社会力量的形成,是与某种力量所具有的权威分不开的。但权力与权威又不同,权力是不顾他人反对而贯彻自已意志的能力或遏制他人行动的能力。而权威则是一种社会影响力。权威的大小,取

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权威通常是权力的重要来源,也可能是推动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族长权威的存在,是宗族制度形成和维系的重要力量。对家族权威的认同,使得家族观念、家族制度的规则具有了合法性。

权威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权威的存在,表明该种社会制度所具有的合法性为此社会领域中的人群所普遍认可,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创设、接受某种制度的理由。权威的削弱或消失,意味着人们对某种社会制度的偏离或抛弃。但是权成与社会制度不是简单的对应的关系。一种社会制度,有时可能由多种权威来维持,而有时候,一种权威可能维护着多种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1.制度的普遍性

2.制度的特殊性

3.制度约束的集体性

4.制度影响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社会制度的功能

制度规范对社会行动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规范会告诉人们应该做些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任何类型的规范都与价值评价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规范体系中,包含着人们对不同行动选择的价值评价,规范向人们显示什么样的行动是合理的、值得的,哪些行为是不合理的、不值得的。

第二,规范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选择,哪些不可以选择。规范系统犹如一种行为的奖惩系统,规定了哪些行为将受到奖励,哪些行为将受到惩罚。奖惩的规则告诉人们何种选择是有益的,哪些选择可能会导致伤害。

第三,规范告诉人们大多数人会选择哪些行为,不选择哪些行为。作为-种规范,它还隐含着一种行动选择的趋势。因为规范的形成,总要和大多数人的共

识相关。因此,规范的制约作用不仅在于它能提供一种奖惩机制,而且还能对人们的行动选择造成种从众的心理压力,或者说是从众的环境。就如同人乡随俗一样,在人们进入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之后,如何选择行为方式,更加方便的做法就是随大流,跟随其他多数人的选择。

第四,规范通过对行动者行动权利的控制,来制约和控制行动的选择范围和选择方式。前面所说规范的作用,是通过价值或规则的内化来实现的。当规范涉及行动权利时,它可能就成为一一种外在的强制力,直接限制或约束个人的行动选择范围。规范对个人行动权利的控制,是行动者之外的人所掌握的,这些人的权威的确立,既不一定是个人自愿交付的,也不-定是法定权威赋子的,有时候这种权威是社会认定的。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对西方分层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源头之一当属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创立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韦伯认为,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的分层结构是个多层面的统一体,除了经济地位之外,至少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影响力,这就是声誉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虽然理论名目繁多,分层标准五花八门,但一些基本特点都可以溯源于韦伯的分层模式。这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采用多元分层标准。如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由多元分层中又引申出对累积性、扩散性分层结构以及地位一致、地位

相悖等新的研究课题。

第二,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

第三,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声誉地位的划分和确定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尽管是具有普遍性或一致性的评价,但仍然是主观的。

社区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的构成要素

社区是构成社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同时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作为社会基本单位之一一,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社区地域环境、社区人口、社区文化。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教材p17)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社会事实应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涂尔干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例如,法律可以说仅仅是一些词句,但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法律是可以感知的、是真实的。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如果要理解社会法律的含义及其发展,就必须考察社会的宗教。) (2)芝加哥学派:(教材p18)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芝加哥大学居于社会学研究与训练之中心地位持续了多年。这一时期,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被统称为“芝加哥学派”。 (3)中层理论:(教材p19) “中层理论”居于狭隘的“专门理论”和广泛的“总体理论”之间,前者关注于社会生活的单一方面,后者则试图无所不包地解释广泛的社会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罗伯特·莫顿的“中层理论”比较容易用实验证明。 (4)社会学想象力:(教材p32) (5)自变量/因变量概念:(教材p39) 某些可能性原因或者解释性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其结果是因变量。 (或者:因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解释的变量,自变量是其可能的解释。) (6)虚假相关:(教材p40) 不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相关被认为是虚假相关。(即:某些相关性是有效的,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例如,在医院比在家中有较高的死亡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会导致死亡。) 一、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的六个阶段(教材p43) a、第一阶段:仔细地陈述要研究地问题并且提出假设以供调查研究。 b、第二阶段:进行研究设计 c、第三阶段: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d、第四阶段: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e、第五阶段:解释调查结果并且得出结论 f、第六阶段:公开发表调查结果 二、论述题 (1)试述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三种主义的观点,并用三种观点分析具体问题。 三种主义的观点: a、功能主义:(教材p21/121) b、冲突论: c、互动论: (2)涂尔干、韦伯的基本思想。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西方: 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 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 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 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 卢曼:系统学派 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 中国: 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 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 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 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 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学科体系: 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 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2018重庆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学习方法

2018重庆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学习方法 提到考研,大多数人都想到它的苦与累,但走到今天,关于考研种种,不管是正在进行时还是现在完成时,自我感觉收获更多的竟然是充实与满足,苦与累倒成了其次。 择校篇 关于为什么会选择重庆大学,一切似乎只因为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大三下学期,面临毕业,面临实习,迷茫不知前路,当时特别喜欢重庆,正逢四月中旬学校春运会,就早早订票去重庆玩了一圈,偶然逛到重大,看到新闻学院,就拍了一张照片,随即决定,嗯,考研吧,就考重大。 看似不理性的决定,其实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因为从头到尾,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重大。可能很多同学考研初期会纠结要去哪个学校,要考哪个专业,哪个学校性价比最高,这些纠结在我这里通通没有,所以在后期很多人都因为繁重的压力而怀疑自己选的学校是否合适,甚至怀疑自己到底应不应该考研的时候,我依然可以很坚定地继续往前走。 安排篇 我是那种心比较大的人,或者直接说就是拖延症晚期。所以在七月份正式备考前我做到的也只是把六级单词那本书给背了一遍,《新闻学概论》看了一遍,这不具有借鉴意义,不值得学习,实际上还是早准备一点靠谱,因为到后期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时间明显不够用,买的很多有用的书都没有时间看,所以,能早些开始就早些开始,早做准备心不慌。 因为前期基本荒废过去了,所以我等于是直接跳到中期,就是七到九月份,才正式转入备考。在这个期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积累,为后期的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两点。 第一,我给自己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而且尽可能照着计划表走。七八月份,我可以确保我自己每天六点半起,晚上九点回住的地方。每一个小时要干什么,我都列了一份计划表,而且这个表是每个月一改。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所以计划表是必须要做而且要严格执行的,你这一个小时要做什么,这一天要做什么,这一周要做什么,这一个月要做什么,这三个月你要做到哪种程度,都要有详细的安排,虽然不可能真的每一个都绝对完成,但是有计划表催着你,效率提高不是一点半点。 第二,虽然开始比较晚,但我依然是稳扎稳打。尤其是在英语方面,背单词,做真题,看课程,都是一步一步去完成,每天都能够把自己计划内的任务完成。刚开始做英语一真题,错得简直一塌糊涂,也会怀疑自己英语这么差,之前做的准备好像根本没有什么用,我真的适合考研吗?但是只是想想,我还是耐着性子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背单词,朱伟的《恋练有词》课程30个单元也不会荒废,真题雷打不动一天只做一个,然后认真纠错。这些日积月累的积累让我在后期做英语二真题的时候非常得心应手,基本最后一个月我没有怎么看英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知识要点 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 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 齐语》中管仲提出了“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 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 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 “ 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 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 【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 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个人所得税制度 的累进设计符合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功利主义者认为①个人的效用可以用技术来衡 量,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福利的总和。②如果财富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中造成穷人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减少,被认为收入分配比以前公平。 ) 【2】罗尔斯主义 (短板效应) :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情况,即只有境况最差的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才会得到改进。 第三章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 1、信息完备:p42 信息不对称: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 ①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 质品的情形。 ②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 取谨慎行为的情形,由于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也许会招致对交易中另一方的损害。 2、囚徒困境:p44 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3、外部效应:p44 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式:U A=U A(X1,X 2, ?X n,Y 1) 某一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所控制的活动其他人或单位的活动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学产生的时间 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最先提出 2、科层制(官僚制) 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 3、社会学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默顿指出,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外显功能(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和潜在功能(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 4、互动论 互动论视角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是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代表人物:米德、戈夫曼 第二章文化 1、文化堕距 威廉·奥格本(美)指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文化的各个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变迁速度快,有的变迁速度慢,由此造成了某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文化的复合性。(3)文化的象征性。 (4)文化的传递性。“文化反哺”晚辈向长辈之间传递属于逆向社会化 (5)文化的变迁性。 3、规范包括哪几种情况 规范就是行为的准则,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4、文化的分析 (1)功能主义的视角 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一个特定文化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2)冲突论的视角 从冲突论的视角看,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3)文化生态学的视角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特性是由其资源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的,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文化生态学的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特。 5、文化震惊和边际文化文化震惊(文化冲击)指生活在某一文化模式当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第三章社会与社会结构 1、社会结构 就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同时也限制个人的自由。 2、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知识点十

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知识点十 * 新闻选择与新闻传播 一、新闻选择的含义 选择是行为主体对行为目标或方案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新闻选择是传播主体对报道目标或传播方案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 1. 新闻选择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2. 新闻选择过程的目标有两个:择真和择优; 3. 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即搜寻、比较和确认; 4. 新闻选择在本质上是从多种可行性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度较高的方案; 5. 新闻选择也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很强,但又有极严格的客观规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新闻选择的两个主要标准-- 一是新闻价值,二是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 三、新闻传播行为的构成要素及其辩证关系 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新闻传播行为的三个构成要素是: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 这三个要素在新闻传播中是缺一不可的。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构成新闻传播行为的有机整体。 1. 事实是新闻传播行为中的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新闻事实在传播行为中并非处于任人宰割的和随意摆布的软弱地位。 它在如下四点上起着决定或影响作用: 1)客观事实的报道对象是传播行为的源头和起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 2)客观事实和报道对象对传播行为的反馈制约 3)新闻事实和报道对象*自身的冲击力激发传播行为的生成 4)传播客体即报道对象直接参与新闻的传播行为 2. 新闻报道者也就是新闻报道的传播者,他是新闻传播行为的主体 新闻报道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1)新闻报道者即传播主体是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 2)新闻报道者分配接受者的注意力,安排社会舆论的议程; 3)新闻报道者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评价表达自己的倾向。 辩证的来看,报道者的行为产不能随心所欲,也具有如下受动性: 1)受到事实报道对象的制约; 2)受到接受者即受众的制约; 3)受到新闻报道者角色定位的制约 3. 新闻接受者,也就是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在新闻传播行为中兼有客体和主体的双重性质。受众是享有主动权和支配权的接受主体,其支配作用如下: 1)受众的新闻需求,是驱动新闻传播行为的终极动力 2)受众的未知和需知,是新闻选择的重要价值尺度和标准 3)受众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广泛参与 四、新闻传播流程的五个环节 选择事实、加工制作、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 五、新闻传播的模式 模式是一种认识和表述事物性质及基规律的简约方式。新闻传播模式有两大类型:线性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 六、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政治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政治社会学概论部分 一、列宁与葛兰西的共性: 1.都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反决定论。 2.都是理论家与革命家的统一。作为理论家,都精通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革 命家,擅长斗争策略,灵活运用理论。 二.阶级统治下的霸权(Hegemony) 这是葛兰西提出的,指赢得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的权力。 三、韦伯关于学术与政治的论述 四、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差别 五、管理主义(本迪克斯): 指一种观念或意识形态,这种观念使旧制度解体后的自由的劳动者们聚集在一起追求共同的物质利益——效率最大化。 六、现代国家(民族国家): 指1500年后在欧洲居于统治地位的机构。具有下列特征:(1)有一个明确界定的、延续的疆域(2)相对集权(3)不同于其它各种组织机构(4)在其疆域范围内,通过以有形的集中性强制手段后去垄断地位来强化其政治主张。七、斯科克波尔对美国福利国家起源的论述 现象:直到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福利国家才开始有较大的发展,这与其它西方工业化民族国家不同。 分析角度:历史的偶然性 她是从19世纪末美国政府具有推行完备福利国家的重要的基础——为内战老兵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周痩进行研究的。她认为,基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内战养老金没有推动为穷人和贫困群体提供大规模社会福利项目。 原因:(1)美国缺少一个集权与自制性的国家机器来推动这样一个项目的发展。在当时的美国,决策是自下而上的,正当服务于本地而不是国家。 (2)在当时,精英与中产阶级也没有为社会福利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而是把他们的怒火和愤恨转向移民和穷人。 (3)美国的女性主义组织活跃,推动建立了有利于妇女的福利政策,但工人和劳工并没有获益。 八、涂尔干的国家理论:如何权衡国家与职业组织的关系? 九、托克维尔:为何美国能建立其以平等性和民主性为基调的一整套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1)地理原因 (2)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移民的身份平等,清教信仰 (3)政治生活中的自我教育和促进:地方自治,陪审团制度 (4)一方面,在美国,公民实际上生来就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美国人能一直保护盒声张他们的自由,并影响到他人。1,大量的民间组织和结社的体制确保了民主社会的延续。2,,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的原则 十、多数人的暴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