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第一节概念和分类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1986)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1990),根据运输的危险性将危险货物分为九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七种(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以上三个国家标准除感染性物品和杂类以外,其他分类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更好地搞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特性和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下面分八类简单介绍。

第二节爆炸品

一、爆炸品定义

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做机械功的过程。爆炸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三种形式。

核爆炸是由核反应引起的爆炸。例如:原子弹或氢弹的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物理原因所引起的爆炸,例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产生的锅炉爆炸;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受热爆炸等。

化学爆炸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可以是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遇明火或火源而引起(如煤矿的瓦斯爆炸);也可以是可燃粉末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火源而引起(粉尘爆炸);但更多的是炸药及爆炸性物品所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二、爆炸品特性

1.爆炸性强

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例

如,黑火药的爆炸反应:

2KNO2+S+3C=K2S+N2↑+3CO2↑+热量

显然,黑火药的爆炸反应就具备化学爆炸的三个特点:反应速度极快,瞬间即进行完毕,产生大量气体(280L/kg),放出大量的热(3015kJ/kg),火焰温度高达2100℃以上。

煤在空气中点燃后,虽然也能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

C+O2=CO2↑+热量

但由于煤的燃烧速度比较慢,产生的热量和气体逐渐地扩散开去,不能在其周围产生高温和巨大压力,所以只是燃烧而不是爆炸。

2.敏感度高

各种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必要的外界作用,爆炸是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简称感度)。起爆能与敏感度成反比,起爆能越小,敏感度越高。从储运的角度来讲,希望敏感度低些,但实际上如炸药的敏感度过低,则需要消耗较大的起爆能,造成使用不便,因而各使用部门对炸药的敏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应该了解各种爆炸品的敏感度,以便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适当控制,确保安全。

爆炸品的感度主要分热感度(加热、火花、火焰),机械感度(冲击、针刺、摩檫、撞击),静电感度(静电、电火花),起爆感度(雷管、炸药)等。不同的爆炸品的各种感度数据是不同的。爆炸品在储运中

必须远离火种、热源及防震等要求就是根据它的热感度和机械感度来确定的。

决定爆炸品敏感度的内在因素是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影响敏感度的外来因素还有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

(1)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是决定其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具体地讲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某些“爆炸性基团”引起的。例如:叠氮化合物中的-N=N≡N基;雷汞、雷银中的-O-N=C基;硝基化合物中的-NO2基;重氮化合物中的-N=N-基等。

另外,爆炸品分子中含有“爆炸性基团”的数目对敏感度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随着分子中硝基(-NO2)数目的增加,其敏感度亦增高。硝基苯只含有一个硝基,它在加热时虽然分解,但不易爆炸,因其毒性突出定为毒害品;(邻、间、对)二硝基苯虽然具有爆炸性,但不敏感,由于它的易燃性比爆炸性更突出,所以定为易燃固体;三硝基苯所含硝基的数目在三者中最多,其爆炸性突出,非常敏感,故定为爆炸品。

(2)温度

不同爆炸品的温度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雷汞为165℃,黑火药为270~300℃,苦味酸为300℃。

同一爆炸品随着温度升高,其机械感度也升高。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的内能也随温度相应的增高,对起爆所需外界供给的能量则相应地减少。因此,爆炸品在储存、运输中绝对不允许受热,必须远离火

种、热源,避免日光照射,在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

(3)杂质

杂质对爆炸品的敏感度也有很大影响,而且不同的杂质所起的影响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固体杂质,特别是硬度高、有尖棱的杂质能增加爆炸品的敏感度。因为这些杂质能使冲击能量集中在尖棱上,产生许多高能中心,促使爆炸品爆炸。例如梯恩梯炸药中混进砂粒后,敏感度就显着提高。因此,在储存、运输中,特别是在撒漏后收集时,要防止砂粒、尘土混入。相反,松软的或液态杂质混入爆炸品后,往往会使敏感度降低。例如:雷汞含水大于10%时可在空气中点燃而不爆炸;苦味酸含水量超过35%时就不会爆炸。因此,在储存中,对加水降低敏感度的爆炸品如苦味酸等,要经常检查有无漏水情况,含水量短少时应立即添加,包装破损时要及时修理。

(4)结晶

有些爆炸品由于晶型不同,它的敏感度也不同。例如:液体硝化甘油炸药在凝固、半凝固时,结晶多呈三斜晶系,属不安定型。不安定型结晶比液体的机械感度更高,对摩擦非常敏感,甚至微小的外力作用就足以引起爆炸。因此,硝化甘油炸药在冷天要做防冻工作,储存温度不得低于15℃,以防止冻结。

(5)密度

爆炸品随着密度增大,通常敏感度均有所下降。粉碎、疏松的爆炸品敏感度高,是因为密度不仅直接影响冲击力、热量等外界作用在爆炸品中的传播,而且对炸药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也有很大影响。在

储运中应注意包装完好,防止破裂致使炸药粉碎而导致危险。

爆炸品除具有以上所述的爆炸性强和敏感度高的特性外还有以下一些性质:

(1)很多炸药,例如梯恩梯、硝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2)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药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例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雷汞遇盐酸或硝酸能分解,遇硫酸会爆炸。

(3)某些爆炸品与一些重金属(铅、银、铜等)及其化合物的生成物,其敏感度更高。例如: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雷汞与铜作用的生成物具有更大的敏感度等;为此苦昧酸等不得用金属容器包装。

(4)某些爆炸品受光照易于分解。如叠氮银、雷酸银等。

(5)某些爆炸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受潮或遇湿后会降低爆炸能力,甚至无法使用。如硝铵炸药等应注意防止受潮失效。

三、爆炸品分项

1.《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1990)按运输危险性把爆炸品分为五项:

(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

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爆炸品分项方法很多,按爆炸品的性质和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四小项:

(1)点火器材:用来引爆雷管、黑火药。如导火索、火绳等。

(2)起爆器材:用来引爆炸药。如导爆索、雷管等。

(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按敏感度和爆炸威力又可分为:

①起爆药:敏感度极高,用来诱爆其他炸药的药剂。如雷汞、叠氮铅等。非常敏感,极易通过火花点火和轻微撞击使之爆炸。

②爆破药:爆炸威力强大,是装填炮弹、炸弹或用于各种爆破的烈性炸药。军用的如梯恩梯、黑索金等。民用的有铵油炸药、硝铵炸药等。

⑧火药: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地燃烧的药剂。如硝化纤维火药、硝化甘油火药等军用发射药(溶塑火药)及民用黑火药等。

(4)其他爆炸物品:指含有黑火药的制品。如爆竹、烟花、礼花弹等。

举例:

(1)导火索

理化性质:导火索以黑火药为芯体,外层包有棉线,外形与棉绳相似,制成卷状,每卷长50米。对火焰敏感,爆燃点290~300℃,爆温2200~2380℃,燃速约lcm/s。能用明火或拉火管点燃。

危险特性:接触火焰、电火花或受到猛撞和摩擦,均能引起燃烧。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砂土压盖。

(2)2,4,6—三硝基甲苯(干的或含水<30%)

别名:梯恩梯;茶色炸药

分子式:CH3C6H2(N02)3

理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无嗅,有毒,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苯、甲苯和丙酮。遇碱则生成不安定的爆炸物。撞击敏感度·m。暴露在日光下颜色会变深。是猛性炸药,亦是多种混合炸药的组分。

危险特性:撞击,摩擦,明火,高温,均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砂土盖压。

(2)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含水≥15%或含钝感剂)

别名:黑索金;旋风炸药

分子式:C3H6N3(NO2)3

理化性质:无嗅无味白色粉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浓硝酸和丙酮。是爆炸力极强大的猛性炸药。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受震动、撞击、摩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砂土压盖。

(4)雷酸汞(含水或水加乙醇≥20%)

分子式:Hg(ONC)2

理化性质:粗制品为灰色至暗褐色的晶体或粉末;精制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体。有毒。能溶于温水、乙醇、氨水,不溶于冷水。干燥时对震动、撞击和摩擦极敏感,而且容易被火星和火焰引爆。用作起爆药。

危险特性:在干燥状态时,即使是极轻微的摩擦、冲击,也会引起爆炸。在含水情况下较为稳定,例如含水10%可在空气中点燃而不炸,含水30%时,则点不燃。

灭火剂:大量水、泡沫。

四、爆炸品储存和运输

由于爆炸品在爆炸的瞬间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周围的人、畜及建筑物受到极大的伤害和破坏,因此对爆炸品的储存和运输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加强管理。保管人员必须熟悉所保管爆炸品的性能、危险特性和安全保管的基本知识,以及不同爆炸品的特殊要求。 1.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居民住宅及工厂企业等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库房应为单层建筑,周围须装设避雷针。库房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控制在15~30℃为宜(硝化甘油库房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5℃,以防止凝固),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5%,易吸湿的黑火药、硝铵炸药、导火索等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5%。库房内部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应设在库房外面。物资储存期限应掌握

先进先出原则,防止变质失效。

2.堆放各种爆炸品时,要求做到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垛,便于搬运。为有利于通风、防潮、降温,爆炸品的包装箱不宜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最好铺垫20厘米左右的方木或垫板,绝不能用受撞击、摩擦容易产生火花的石块、水泥块或钢材等铺垫。炸药箱的堆垛高度、宽度、长度,垛与垛的间距、墙距、柱距、顶距等均需慎重考虑。每个库房不得超量储存。

3.为确保爆炸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必须根据各种爆炸品的性能或敏感程度严格分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

4.一切爆炸品严禁与氧化剂、自燃物品、酸、碱、盐类、易燃可燃物、金属粉末和钢铁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5.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爆炸性药品以及发射药、烟火等其他爆炸品混储混运。

6.加强仓库检查,每天至少两次,查看温、湿度是否正常,包装是否完整,库内有无异味、烟雾,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严防猫、鼠等小动物进入库房。

7.装卸和搬运爆炸品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滚、翻、抛以及拖、拉、摩擦、撞击,以防引起爆炸。对散落的粉状或粒状爆炸品,应先用水润湿后,再用锯末或棉絮等柔软的材料轻轻收集,转到安全地带处置勿使残留。操作人员不准穿带铁钉的鞋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进入装卸现场。禁止吸烟。

8.严格管理,贯彻“五双管理制度”,做到双人验收、双人保管、

双人发货、双本帐、双把锁。

9.运输时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按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凭准运证方可起运。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装车高度不可超过栏板,不得与酸、碱、氧化剂、易燃物等其他危险物品混装,车速应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铁路运输禁止溜放。

第三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定义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 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为了便于储运和使用,常将气体用降温加压法压缩或液化后储存于钢瓶内。由于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有的气体在室温下,无论对它加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变为液体,而必须在加压的同时使温度降低至一定数值才能使它液化(该温度叫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必需的最低压力叫临界压力。有的气体较易液化,在室温下,单纯加压就能使它呈液态,例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碳。有的气体较难液化,如氦气、氢气、氮气、氧气。因此,有的气体容易加压成液态,有的仍为气态,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

态的称为液化气体。此外,本类还包括加压溶解的气体,例如乙炔。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

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裂。特别是液化气体装得太满时尤其危险,应严禁超量灌装,并防止钢瓶受热。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有些气体有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例如氢和氯、氢和氧、乙炔和氯、乙炔和氧均能发生爆炸。因此,凡内容物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别存放。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如氢气、甲烷、液化石油气等)、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等)、毒害性(如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窒息性(如二氧化碳、氮等,虽无毒,不燃,不助燃,但在高浓度时亦会导致人畜窒息死亡)等性质。

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项

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理化性质,分为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

1.易燃气体。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举例:

(1)正丁烷

分子式:CH3CH2CH2CH3

理化性质:无色易燃气体或液体,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易溶于

水、醇、氯仿。密度(水=1)、(空气=1),饱和蒸气压,闪点-60℃,爆炸极限%~%。用于有机合成和乙烯制造、仪器校正,也用作燃料。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沿低处扩散相当远,遇明火会回燃。

灭火剂:水、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2)氢

别名:氢气

分子式:H2

理化性质:五色无嗅气体。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无毒、无腐蚀性。密度(空气=1)。极易燃烧,燃烧时火焰呈兰色。爆炸极限%%。氢气、氧气混合燃烧火焰温度为2100~2500℃。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石油精馏、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

危险特性:氢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较大,遇火星、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它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当有漏气时,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自然排出,遇到火星时会引起爆炸。与氟、氯、溴等卤素能起剧烈的化学反应。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时要先切断气源,

否则不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3)乙炔

别名:电石气

分子式:C2H2

理化性质:五色无味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杂质,使其有大蒜气味。微溶于水及乙醇,溶于氯仿、苯,极易溶于丙酮,十二个大气压下一体积丙酮可溶解300体积乙炔。爆炸极限为%~80%。密度(空气=1)。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接和切割金属。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或氧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是各类危险气体中爆炸极限范围最宽的一种,也是各类危险物品中点火能量最小的。遇高温、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与铜、汞、银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与氧化剂、氟和氯发生爆炸性反应。所以乙炔的燃烧爆炸危险性是很突出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于粉。灭火时要先切断气源,否则不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

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2.不燃气体。常见的有氮、二氧化碳、氙、氩、氖、氦等。此项还包括助燃气体氧、压缩空气等。

举例:

(1)二氧化碳

别名:碳酸酐,干冰(固体)

分子式:CO2

理化性质:五色无臭不燃的气体。正常大气中含有%。能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空气=1)、(水=1,-79℃)。容易液化和固化。临界温度31℃。临界压力7387kPa。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有机合成、制铅白,也用于冷饮中和灭火。

危险特性: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高浓度时抑制或麻痹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导致休克或死亡。固态(于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常压下迅速气化,大量吸热,能造成-43℃以下的低温,可致皮肤冻伤。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2)氧

别名:氧气

分子式:O2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助燃性气体,正常大气中含有2l%。密度(空气= 1),熔点-218.4’C,沸点-183℃,饱和蒸气压(-164℃),临界温度-118.4℃,临界压力5080kPa。能被液化和固化。1升液态氧为1.14千克,在20℃、下能蒸发成860升氧气。用于炼钢,切割、焊接金属,医药、染料、炸药等。还用于废水处理,航天、潜水、医疗的供氧。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使活性金属粉末、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常压下,吸人40%以上氧时,可能发生氧中毒,长期吸人可发生眼损害甚至失明。

灭火剂:水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3.有毒气体。此类气体吸人后能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有些还能燃烧。常见的有氯气、二氧化硫、氨气、氰化氢等。

举例:

(1)二氧化硫

别名:亚硫酸酐

分子式:S02

理化性质:五色气体或液体。具窒息性特臭。易溶于水、乙醇,与水及水蒸汽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蚀性的亚硫酸蒸气。能被氧化成三氧

化硫。密度(水=1)、(空气=1),熔点-75.5℃,沸点-10℃,饱和蒸气压(21.1℃)。用于制造硫酸、保险粉等。

危险特性:不燃。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漏气可致附近人畜中毒。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吸人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窒息。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其他类危险物品分开存放,特别要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分库房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平时要经常检查有否漏气情况。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2)氯

别名:氯气

分子式:CL2

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温下加压到608~8llkPa或在常压下冷至-35~-40℃可液化,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和碱溶液。密度(水=1)、(空气=1),沸点-34.5℃,饱和蒸气压(10.3℃)。用于漂白,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

危险特性:本身虽不燃,但有助燃性,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几乎对金属和

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有剧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lmg/m’。大鼠吸人半数致死量(LCso)850mg/m3,。气体对眼、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受热时瓶内压力增大,危险性增加。

灭火剂:泡沫、干粉。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氨分开储运。搬运时轻拿轻放,切勿损坏钢瓶及瓶阀。如钢瓶漏气严重无法修理,可浸入过量的石灰乳水中,以防人畜中毒。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3)氨

别名:氨气(液氨)

分子式:NH3

理化性质:五色、有刺激性臊臭的气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碱性。熔点-77.7℃,沸点-33.5℃,自燃点651℃,爆炸极限%~%,饱和蒸气压(4.7℃)。容易加压液化成液氨,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当压力减低时液氨则气化而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故常用作冷冻机和制冰机的循环致冷剂。也用于制造铵盐、氮肥。

危险特性: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空气中氨蒸气浓度达%~%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气体外溢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液氨有腐蚀性,可灼伤皮肤。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沙土。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

储运注意事项:可放在阴凉通风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氟、氯、溴、碘及酸类物品分开存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留。

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

1.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2.钢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包装使用期应在试压规定期内,逾期不准延期使用,必须重新试压。

3.内容物互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库储存。例如: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库混放。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储存时钢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框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有通道。

4.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不可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脱落。装卸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 5.储存中钢瓶阀应拧紧,不得泄漏,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失火时应尽快将钢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

九类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危险标识

第1类:炸药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爆炸品类别1.1 REX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2 REX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3 REX (RCX RGX 当被允许)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 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4 REX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5 REX 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6 REX 极度不敏感的物品及没有大规模的爆炸性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 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 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 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 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第2类:气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易燃气体类别 2.1 RFG 利用不同的气体在某些比例下混合而形 成一个易燃的混合物的压缩气体。 丁烷、氢、丙烷、乙炔、打火机 不易燃的无毒气体类别 2.2 RNG RCL> 任何不易燃, 无毒的压缩气体 二氧化碳、氖、灭火器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化氮气或氦气 毒气类别 2.3 RPG具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的健康造成危险的气 体多数毒气被禁止为使用空运;有些被允许,例如低毒性喷 雾剂, 催泪弹等设备。 第3类:易燃液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易燃液体RFL 任何液体的闭杯式闪点闪点测定在60.5.C 或以下。 某些油漆、油漆、酒精、某些胶黏剂、丙酮、汽油等。 第4类:易燃的固体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3 分类 3.1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 3.1.1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1.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 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1.3 第3类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

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1.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3.1.6 第6类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3.1.7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3.1.3 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 3.2 对于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它们的主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见附录A(补充件)。 在附录A中,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和分项。对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给出了它们的品名、别名、英文名、分子式(或结构式)、主要危险性类别、次要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及危险标志。 对于未列入分类明细表中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参照已列出的化学性质相似,危险性相似的物品进行分类。 4 标志 4.1 标志的种类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见附录B(补充件)。 4.2 标志的图形

危险品分类标准(详细)

危险品分类 1.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中类、项的划分和品名的编号。 1.2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2.分类 危险货物分为九类 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ompressd gases and liquefied gases) 第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substances emitting flammable gases when wet)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poison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 第7类放射性物品(radioactive substances)[ZK)]

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s) 第9类杂类(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ZK)] 3.详细介绍 第1类爆炸品 本类货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projection hazard 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国家标准局1986-10-07发布 1987-07-01实施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fire hazard and either a minor blast hazard or a minor projection hazard or both , 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危险品分类及标识

危险品货物有1-9类 危险品货物有1-9类,每种类别的危险品都有相对应的危险品图案标志。这样区别货物也很容易,对于货物运输的话也在有帮助。 其实每种类别的标志还可以更细分,更详细,有的小异,不过标志上都会有阿拉伯数字的标志 每种货物的类别都有它特定的标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每类危险品的标志吧。 第1类:爆炸品。这类化学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运输这类危险的一定要是国家管控的才能运输,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2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2.1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2 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国家标准局1986-10-07发布1987-07-01实施 2.3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4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燃,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2.5 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不会爆炸。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像液化气灌。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 本类货物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1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1.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6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 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 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

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第二章危险品的分类和识别

第二章危险品的分类和识别 第一节危险品的分类 根据危险性类别将危险品分为九类,物品如达到其中一类或若干类的标准,该物品则定义为危险物品。危险物品的类别与危险性的种类有关,而包装等级与该类的危险性程度有关。 各种运输方式对各类危险品的定义有所不同,标准也有差异,这是由各自的运输特点所决定的。民航根据联合国有关标准及航空运输条件等对危险品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切不可用化学、化工、医药等或其他运输行业的相关标准来判断是否属于危险品。下面是本书中一些有关危险品的术语的含义: 危险品(Dangerous goods) 在航空运输时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环境构成严重危险的物品或物质。 危险品事故(Dangerous goods accident)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造成致命或严重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危险品事故征候(Dangerous goods incident)不同于危险品事故,但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不一定发生在航空器上,但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害、起火、破损、溢出、液体或放射性渗漏或包装件未能保持完整的其他情况。任何与危险品运输有关并严重危及航空器或机上人员的事件也被认为构成危险品事故征候。 由于翻译的原因,有时也将危险品事故和危险品事故征候称为危险品严重事故和危险品事故或危险品事故和危险品事件。 由于某些危险性类别范围较宽而进一步细分为若干项。九个危险性类别在下面列出。它们的编号顺序仅为使用方便,与相应的危险等级无关。 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

第2类气体(Gases) 第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Organic Peroxide) 第6类毒性和传染性物品(Toxic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 第7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 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s) 第9类杂项危险物品(Miscellaneous Dangerous Goods) 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 一、定义 第1类爆炸品包括:爆炸性物质和爆炸性物品。 爆炸性物质:系指自身能通过化学反应,以相当速度产生相当温度和压力的气体,以致于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烟火物质即使不放出气体也包括在内。烟火物质:系指通过非爆轰性的、自身持续的、放热的化学反应,放出热、光、声、气或烟效果以及组合效果的物质或混合物。某种物质本身不是爆炸品,但能够形成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性氛围,这种物质不属于爆炸性物质。 爆炸性物品:系指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爆炸通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第一类危险品所发生的爆炸指的是化学爆炸。二、项别 第1类危险品细分为六项: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彩色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标准信息: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由《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规定,该标准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既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包装标志,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的分类和包装标志。 该标准引用了《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90)》。 标志规范: 1 标志的种类: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设主标志16种,副标志11种。 2 标志的图形: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 3 标志的尺寸、颜色及印刷:按GB 190的有关规定执行。 4 标志的使用 1> 标志的使用原则: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 2> 标志的使用方法:按GB 190的有关规定执行。

标志图案 主标志 底色:橙红色 底色:正红色 图形:正在爆炸的炸弹(黑色) 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标志1 爆炸品标志 标志2 易燃气体标志 底色:绿色 底色:白色 图形:气瓶(黑色或白色) 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黑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 标志3 不燃气体标志 标志4 有毒气体标志

底色:红色 底色:红白相间的垂直宽条(红7、白6) 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 图形:火焰(黑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 标志5 易燃液体标志 标志6 易燃固体标志 底色:上半部白色 底色:蓝色,下半部红色 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 图形:火焰(黑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 标志7 自燃物品标志 标志8 遇湿易燃物品标志

常见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志

根据标准(GB13690-1992)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包装标志,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的分类和包装标志。 一分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 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81。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63℃的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

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 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6类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 ≤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二标志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

IN-第078-034号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本标准(GB13690-1992)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在附录部分列出了997种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表中给出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别名、英文名、分子式、主要危险性类别、次要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及危险标志。 该标准已于2010年5月1日作废,被《GB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代替。 中文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标准号:GB13690-1992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1992-09-28 实施日期:1993-07-01 更新日期:2009-07-09 目录 1. 1 内容范围 2. 2 引用标准 3. 3 分类 4. 4 标志 5. 5 危险特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内容范围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在附录部分列出了997种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表中给出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别名、英文名、分子式、主要危险性类别、次要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及危险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包装标志,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的分类和包装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引用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81。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63℃的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 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 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 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 其本身不一定可燃, 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6类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 累积达一定的量, 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 液体L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 半数致死量LD50 ≤1000mg/kg; 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危险品分类

危险品分类危险品等级编码/危险品等级名称 0.0 非危险品 1.1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物质和物品 1.2 具有喷射危险但无重大爆炸危险的 1.3 具有燃烧危险或者较小爆炸或者喷 1.4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但很不敏感货物 1.6 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物品 2.1 易燃气体 2.2 非易燃气体 2.3 有毒气体(苯酚) 3 易燃液体 4.1 易燃固体 4.2 易自燃物质 4.3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1 氧化物质 5.2 有机或氧化物 6.1 有毒物质 6.2 感染性物质 7 放射性物质 8 腐蚀品 9 杂类、海洋污染物

锂电池属于九类危险品,要求二类包装。 首先,如果你是生产厂家,你需要去商检局做一个电池备案。 你说的那个危包证是需要纸箱厂先出具一个危险货物包装性能结果单,你拿着这个单子和你电池的分类鉴定证书(这个也是在商检局做的)去商检局换危包证。 出境报检需要的资料跟普通货物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备案书,但是各地商检局要求可能会稍有偏差,建议你打电话去商检局问一下。 另外,你海运空运都需要UN38.3报告,海运还需要MSDS。 有了这些,出锂电池就OK了。 要看具体容量的,电池芯的额定能量大于20Wh或锂含量超过1g,电池或电池 组的额定能量大于100Wh或锂含量超过2个,就属于危险品了,属于IATA第9类危险品,操作很麻烦的。 如果电池的瓦时参数不大于20Wh,电池不大于100Wh,则满足以下条件可以按普通货物运输: 1. 通过UN38.3测试(有专业的检测机构,如广州威凯检测院、上海化工院等) 2. 包装有1.2m跌落测试报告 3. 包装上贴有锂操作标签 以上公针对聚合物锂电池单独运输。与设备一起运或装在设备上运略有差异。如果电池瓦时参数超出以上范围,则须按第九类危险品运输,但仍需UN38.3测试。 谢谢~ 符合美国OSHA要求的MSDS 第一项:制造商和联系方法 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 第三项:理化特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志

内容范围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在附录部分列出了997种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表中给出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别名、英文名、分子式、主要危险性类别、次要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及危险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包装标志,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的分类与包装标志。 引用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与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 累积达一定的量, 能与体液与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某些器官与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 液体 L 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 半数致死量LD50 ≤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对于未列入分类明细表中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参照已列出的化学性质相似,危险性相似的物品进行分类。 标志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与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与副标志11种,见附录B(补充件)。 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与危险品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

九类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危险标识

第1类:炸药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爆炸品类别1.1 REX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2 REX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3 REX (RCX RGX 当被允许)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 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4 REX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5 REX 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6 REX 极度不敏感的物品及没有大规模的爆炸性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 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 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 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 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第2类:气 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易燃气体类别2.1 RFG 利用不同的气体在某些比例下混合而形 成一个易燃的混合物的压缩气体。

丁烷、氢、丙烷、乙炔、打火机 不易燃的无毒气体类别2.2 RNG RCL> 任何不易燃, 无毒的压缩气体 二氧化碳、氖、灭火器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化氮气或氦气 毒气类别 2.3 RPG具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的健康造成危险的气 体多数毒气被禁止为使用空运;有些被允许,例如低毒性喷 雾剂, 催泪弹等设备。 第3类:易燃液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易燃液体RFL 任何液体的闭杯式闪点闪点测定在60.5.C 或以下。 某些油漆、油漆、酒精、某些胶黏剂、丙酮、汽油等。 第4类:易燃的固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易燃固体类别4.1 RFS 任一种固体物料,是随时可燃烧的,或通过摩擦可引 起或有助于燃烧。火柴、硫磺、明胶、硝基 注∶某些是自我反应物质。 自燃物品类别4.2 RSC 物质可能自我发热,或因为与空气接触而发热而可 能引起燃烧。白色或黄色磷、镁联 遇湿易燃物品4.3 RFW 物质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释放大量易燃 气体和热量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钙碳化物、钠 第5类:氧化剂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氧化剂类别5.1 ROX 物质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 硝酸铵肥料、钙氯酸盐、漂白剂 有机过氧化物分部5.2 生产纪录 物质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丁基过氧化氢, 被列出在附录C DGR 第6类:毒性物质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毒性物质类别6.1 RPB 物质(液体或固体)经由皮肤进入身体后,累积一定的份量,能与体液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 H S)简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HarmonizedSystemofClassificationandLabllingofChem 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鼓励各国2008年前执行GHS。APEC会议各成员国承诺自2006年起执行GHS。201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25号决议要求GHS专家分委员会秘书处邀请未实施GHS的政府尽快通过本国立法程序实施GHS。 一、建立GHS目的 目前世界上大约拥有数百万种化学物质,常用的约为7万种,且每年大约上千种新化学物质问世。

很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某些化学物质 具有腐蚀性,致畸性,致癌性等。由于部分化学从业人员对化学品 缺乏安全使用操作意识,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操作,运输,废弃 处置中,难免对损害自身健康,或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欧洲各工业发达国际都 通过化学品立法对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包装和标签作出明确规定。由于各国对化学品危险性定义的差异,可能造成某种化学品在一国 被认为是易燃品,而在另一国被认为是非易燃品,从而导致该化学 品在一国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而另一国却不认为是危险化学品。

在国际贸易中,遵守各国法规的不同危险性分类和标签要求,既增加贸易成本,又耗费时间。为了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同时为尚未建立化学品分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安全管理化学品的框架,有必要统一各国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消除各国分类标准,方法学和术语学上存在的差异,建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二、GHS建立时间表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 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 (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 (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 (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

(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 (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7)此外,光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二、可燃液体 可燃液体指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液体。 大部分液体的燃烧形式是液体受热后形成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后按气体的燃烧方式进行的。液面上的火焰向液体内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和传导两种方式实现 的。 1·可燃液体的闪燃和闪点 当可燃液体的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因遇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小于5秒)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可燃液体的闪点。 2·可燃液体分类: 国家标准GB6944-86将可燃液体分为: 低闪点液体((-18℃); 中闪点液体(-18℃(23℃); 高闪点液体(23℃~61℃)。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燃烧。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位于原来两液体的闪点之间,且低于二者闪点的平均值。

危险品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危险品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划分各类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生产、贮存、运输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进行性能试验时确定包装类别的依剧。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 b. 盛装感染性物品的运输包装; c. 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d. 盛装杂类物品的运输包装; e. 净重大于400Kg的包装; f. 容积大于450L的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 3.1 自反应物质self-reactive substances 系指GB6944的第4.1项(以下简称4.1项,其他类、项同)中在常温或高温下由于运输温度太高而容易引起激烈的放射分解物质。 3.2 退敏爆炸品desensitized explosives 系指 4.1项中的用水或酒精湿润或用

其他物质稀释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第1类物质。 3.3 自热物质self-heating substances 系指 4.2项中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够自己发热的物质。 4 包装类别 危险货物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Ⅱ类包装: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Ⅲ类包装: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5 包装类别的划分 按GB 6944中危险货物的不同类项及有关的定量值,确定其包装类别。但各类中性质特殊的货物其包装类可另行规定。 5.1 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所使用的包装容器,除另有规定外,其强度应符合Ⅱ类包装。 5.2 第2类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 5.2.1 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质气瓶 钢质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盛装乙炔气的钢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5.2.2 外包装为木箱或纸箱,内容器为安瓿瓶或装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容器 a. 2.1项易燃气体(品名编号21001~21999):Ⅱ类包装; b. 2.2项不燃气体(品名编号22001~22999):Ⅲ类包装;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 第一节概念和分类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1986)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1990),根据运输的危险性将危险货物分为九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七种(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以上三个国家标准除感染性物品和杂类以外,其他分类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更好地搞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特性和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下面分八类简单介绍。 第二节爆炸品 一、爆炸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危险品的定义原则详解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时间:2015.04.02来源: 《危险化学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基础性文件,是企业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以及相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条例》规定,近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了《目录(2015版)》,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同时予以废止。 制定背景 2003年3月,根据《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发布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包括危险化学品条目3823个。2003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包括剧毒化学品条目335个。 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以下简称GHS),我国制定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确立了化学品危险性28类的分类体系。由于《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主要采用爆炸品、易燃液体等8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体系,与现行化学品危险性28类的分类体系有巨大差异。现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调整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规定“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