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编制序列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斗序列与编制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斗序列与编制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斗序列与编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英勇的战斗力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指挥作战,中国军队采用了一套战斗序列与编制体系。

本文将介绍这一体系的概况,并着重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斗序列与编制。

一、战斗序列与编制的概况在军队中,战斗序列是指军队在作战行动中的一种有序组织形态。

而编制则是指军队在人员、装备和组织结构上的具体配置。

战斗序列与编制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指挥效能和作战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要由地方军和正规军两部分组成。

地方军主要是由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游击队组成,他们力图瓦解日本侵略者的后方,发动广大农民参与抗战。

而正规军则是由国民党军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组成,他们在主力军的战斗序列和编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军队的正规军战斗序列与编制针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序列与编制,以地方军为基础,正规军进行了进一步的体系化和规范化。

主要的战斗序列与编制包括以下几种:1. 师团营连排:中国军队采用了师团营连排的编制方式。

以师为最大编制单位,下辖若干个团,每个团下辖三个营,每个营下辖三个连,每个连下辖三个排。

这种战斗序列的编制方式,能够保证指挥系统的高效运作,确保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2. 分队制: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也采用了分队制的战斗序列。

根据情况的需要,可以将编制单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组或者分队,以便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

3. 纵深防御体系: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在战斗序列与编制中注重纵深防御。

在前沿设立防线,以严密的阵地设施、火力和兵力布置,形成敌我交战的主战场。

而在后方则设置预备队和战略后备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三、中国军队的地方军战斗序列与编制地方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主要依托于各个抗日根据地,由当地党政组织和军事机构指导组织。

地方军在战斗序列与编制上也有一些特点:1. 游击战斗序列:地方军主要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因此他们的战斗序列相对灵活。

八路军组建初期,16个团长都是谁?

八路军组建初期,16个团长都是谁?

⼋路军组建初期,16个团长都是谁?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第⼆次合作开始,这次合作之后,红军进⾏改编成了⼋路军,下辖3⼤主⼒师:115师、120师和129师,除此之外还有⼀个总部特务团,当时每个师下⾯都是4个团和⼀个独⽴团,所以当时的⼋路军共16个团。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军是取消了政委的,所以当时的政委⼤部分都是副团长。

115师:全师1.55万余⼈,抗战中歼灭⽇伪军18.2万余⼈,1943年3⽉与⼭东军区合并。

685团:团长杨得志(上将),副团长:陈正湘(中将)686团:团长李天佑(上将),副团长:杨勇(上将)687团:团长张绍东(38年叛变,结局不详),副团长:韩振纪(中将)688团:团长陈锦绣(38年牺牲),副团长:韩先楚(上将)独⽴团:团长杨成武(上将),副团长:黄永胜(上将)注:115师是55年授衔中,开国将帅最多的。

120师:全师1.4万余⼈,抗战时期共歼敌12万余⼈。

后期部队发展到40万余⼈。

715团:团长王尚荣(中将),副团长:顿星云(中将)716团:团长宋时轮(上将),副团长:廖汉⽣(中将)717团:团长刘转连(中将),副团长:晏福⽣(中将)718团:团长⽂年⽣(中将),副团长:贺庆积(少将)教导团:团长彭绍辉(上将)注:120师任务就像是他们的番号⼀样,主要负责保卫总部和防⽌⽇军西进129师:全师1.3万余⼈,抗战时期歼敌近42万余⼈,后期部队发展到30万余⼈。

769团:团长陈锡联(上将),副团长汪乃贵(少将)770团:团长张才千(中将),副团长胡奇才(中将)771团:团长徐深吉(中将),副团长韩东⼭(少将)772团:团长叶成焕(38年牺牲),副团长王近⼭(中将)教导团:团长张贤约(中将)注:120师是对战⽇军的主⼒部队,所以部队的发展⽐较慢,授衔最低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可以看出亮剑中李云龙授衔少将也是正常的。

总部特务团:团长伟杰(中将)。

37年八路军的15个团沿革

37年八路军的15个团沿革

37 年八路军的15 个团沿革37 年八路军的15 个团沿革115 师343 旅685 团团部:红一军团2师-115师343旅685团-苏鲁豫支队 -115师教1旅-新四军3 师7 旅- 东北民主联军六纵16 师-43 军127 师(红二师)1 营:红一军团2 师4 团-115 师343 旅685 团1 营- 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 - 115 师教1 旅 1 团- 新四军 3 师7 旅19 团- 东北民主联军六纵16 师46 团- 43军127 师379 团-85 年,54 集团军127 师379 团(红四团,叶挺独立团)2 营:红一军团二师5 团(参加过南昌起义的红四军28 团3 营基础上编成) - 八路军115 师343 旅685 团2 营:-115师五支队-运河支队5团-115师教3旅7团-冀鲁豫2分区7团-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一旅1团-16 军46 师136 团(红五团)3 营:红一军团1 师2 团(红叁军九师)-红一军团2 师 2 团- 115师343 旅685 团3 营:- 苏鲁豫支队第二大队 - 115师教1旅2 团- 新四军3师7 旅20 团-东北民主联军六纵16 师47 团- 43军127 师380 团-85 年,54 集团军127 师380 团(红二团)115 师343 旅686 团团部:红叁军团 4 师- 红一军团4 师-115师343 旅686 团1 营:红叁军团4 师10 团-红一军团4 师10 团- 八路军115 师343 旅686 团1 营:-115师教导2 旅6团(40 年10 月,与冀鲁边7 团、蒙山大队合编为6 团)-山东滨海军区6团-山东一师1团-东北民主联军一纵1师1团—38 军112 师334 团(红十团,平江起义团)2 营:红叁军团4 师11 团-红一军团4 师11 团- 八路军115 师343 旅686 团2 营:- 临郯费峄边联支队(40 年 4 月与峄县县大队合编而成) -41 年并入115 师教2 旅5 团(5 团由苏鲁支队编成,苏鲁支队前身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115 师教2旅5团- 鲁南军区 5 团-山东野战军8 师23 团- 华东野战军叁纵8 师23 团- 22 军65 师194 团3 营:红叁军团4 师12 团-红一军团4 师12 团- 八路军115 师343 旅686 团3 营:-东进支队1 团- 鲁西独立旅1 团- 343旅黄河支队 1 团-115 师教4旅10 团-冀鲁豫11 分区10 团- 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二旅 4 团-16 军47 师139 团(红十二团)115 师344 旅687 团35年9月,红25军75师223团—36年2月,红15军团73 师—115 师344 旅687 团(1、3 营)—八路军五纵队二支队4 团—新四军3师8 旅22 团—东北民主联军二纵4 师10 团—39 军115 师343 团(红223 团)2 营:陕北红26 军一部—15 军团78 师一部—115师344 旅687 团2 营—37 年12 月编入新成立的689 团(后演变为39 军116 师347 团)115 师344 旅688 团团部:红15 军团75 师—八路军115 师344 旅688 团—八路军第二纵队新1旅1 团(40年) -129师新1旅1团-太行5分区基干团 - 太行7分区基干团 -秦向支队基干团 -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十六旅46 团- 12军34 师100 团1 营:35 年9 月,红25 军75 师225 团- 36年2 月,红15 军团75 师- 八路军115 师344 旅688 团1 营- 38年底扩编为115 师挺进纵队 - 344旅特务团 - 冀鲁豫支队二大队 - 冀鲁豫新2 旅 5 团- 八路军五纵队二支队5 团-新四军3 师8 旅23 团- 山东滨海军区23 团- 山东2 师5 团- 东北民主联军 1 纵2 师 5 团- 38军113 师338 团(红225 团)2 营:陕北红26 军一部-15 军团78 师一部- 115师344 旅688 团2 营-37 年12 月编入新成立的689 团(后演变为39 军116 师347 团,见689 团)3营:红25军75师225团—红15军团75师225团—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3营—38 年底扩编为344 旅独立团—冀鲁豫支队一大队—冀鲁豫新 2 旅4 团—115师教7 旅19 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1 旅19 团(吴大明,关盛志)—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 1 团(44 年11 月,与教1 旅3 团、11 团合并为教导旅1 团)—西北野战军六纵教导旅1 团—6军16 师46 团115 师344 旅689 团陕北红26 军—15军团78 师—115 师344 旅687 团2 营、688 团2 营—115 师344 旅689 团(37 年12 月,344 旅抽调687 团2 营和688 团2 营,加上新兵后组建689 团)—八路军四纵队四旅12 团—新四军4 师10 旅29 团—新四军 3 师10 旅29 团—东北民主联军二纵5 师14 团—39 军116 师347 团(15 军团78 师)115 师独立团团部:红一师(达到陕北后恢复的番号)T 1师独立团T 晋察冀独立师T晋察冀1分区T冀察(郭天民)纵队6旅—晋察冀二纵4旅—华北野战军八纵22旅—65军193师(红一师)1 营:红一军团1 师1 团(红叁军七师)—115师独立团1 营—晋察冀独立师1 团—晋察冀1 分区1 团—陕甘宁教2 旅1 团—热辽(黄永胜)纵队27 旅70 团—热辽军区独17 旅49 团—热河独 1 师1 团—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一纵31 师91 团—48军142 师424 团—52 年10 月改称144 师430 团,编入55 军—69年12 月改称55 军163师487 团(红一团)2 营:红一军团1 师13 团(红七军部队)—115师独立团2营-晋察冀独立师2团-晋察冀3分区2团-冀晋(赵尔陆)纵队1 旅2团(冀晋 3 分区46团1、2 营编入)- 晋察冀教导旅2 团- 晋察冀4 纵11 旅32 团-64 军191 师572 团(红十叁团)3 营:红一军团1师3 团(36年1月在陕北组建) - 115师独立团3 营-晋察冀军区独立师3 团(由独立团1营1连、2营1连和 2 连、叁营 4 连编成) - 邓华支队3 团- 八路军四纵队11 支队31 大队-晋察冀1 分区 6 团- 冀晋 5 分区6 团- 冀晋纵队(陈正湘)4旅6团- 晋察冀四纵11 旅32 团- 察哈尔军区11 旅32 团-察冀叁纵9 旅26 团- 63军189 师566 团(陕北红叁团)3 营之一部:晋察冀独立师3 团2营(2营为红13 团之一部)-扩编为邓华支队 2 团- 八路军第四纵队11 支队33 大队-冀热察挺进军7 团- 冀察11 分区7团-冀察(郭天民)纵队7旅19团-晋察冀2纵5旅13团-67 军199 师595 团120 师358 旅715 团红二军团四师 -120 师358 旅715 团- 120师独1 旅715 团- 120师358旅715 团- 晋绥野战军358 旅715 团-1 军1 师2 团(红四师)120 师358 旅716 团红二军团六师 -120 师358 旅716 团(1 营、3 营)- 120师独2 旅716 团- 120 师358 旅716 团- 晋绥野战军358 旅716 团- 1 军1 师3 团(红六师)2 营:陕北红28 军-120师358旅716团2营—37年9月,编为一二□师雁北支队(宋时轮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支队(下辖34 大队、36 大队)—冀热察挺进军9 团—晋察冀11 分区9 团—陕甘宁教导2 旅9 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 2 团(由教 2 旅9 团、34 团、骑兵团合编而成)—西北野战军六纵教导旅 2 团—6 军16 师47 团(红28 军)120 师359 旅717 团红六军团—120 师359 旅717 团—南下支队一大队(717 团2 个营编成)—中原军区359 旅717 团—西北野战军二纵359 旅717 团— 2军 5 师13 团—53年步兵5 师改为农建1 师,13 团改为步兵 4 师11 团(红军团)359 旅南征第二梯队717 团一个营—(扩编)359 旅717 团—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 1 师1 团—东北十纵28师82团—47 军139 师415 团(红军团)120 师359 旅718 团红九军团—红32 军—120 师359 旅718 团—延安警8 团—延安警1 旅1 团—冀热辽16 分区30 旅66 团—热辽军区独16 旅47 团—东北民主联军八纵23 师68 团—45军134 师401 团—52 年8 月,54 军134 师401 团—69 年12 月,55 军161 师482 团(瑞金团)129 师385 旅769 团红四军十师—八路军129 师385 旅769 团—太行 3 分区769 团—晋冀鲁豫野战军叁纵七旅19 团—11军31师91 团—12 军31 师91 团—12军36 师106 团(红十师)129 师385 旅770 团红四军十二师T129师385旅770团—留守兵团385旅770团—44 年11 月,随359 旅南下支队南下至河南,编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四支队10 团—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2 旅4团—46 年6 月中原突围之后,抵达鄂西北军区。

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团、小团是怎么回事?

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团、小团是怎么回事?

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团、小团是怎么回事?编者按85年前,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奔赴抗战前线。

为纪念八路军和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带你了解八路军、新四军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的团这一级编制最为复杂,有主力团、基干团、地方团,有大团、小团,有甲种团、乙种团、丙种团等区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团呢?这主要和战争形势的发展有关。

八路军改编之初,3个师下辖6个旅,每旅辖2个团,全师共12个标准团,这一个团有多少人呢?时任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的陈锡联在回忆录中提到:“第七六九团编3个营。

每个步兵营有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

团部设参谋处、政训处(11月政训处撤销,恢复为政治处)、供给处、卫生队。

团直属队有迫击炮连、特务连和通信排(辖1个电话班、1个徒步通信班、1个骑兵班)。

全团计2900余人。

另外,每个师还有1个独立团或教导团。

”杨得志、李天佑、杨成武、宋时轮、彭绍辉、陈锡联、张才千等战将是八路军最早的一批团长。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在作战前动员八路军进入华北抗日前线后,为适应作战需要,队伍不断扩充,增编了不少团,但有些团人员、武器都不齐全,和标准团没法比。

如《陈锡联回忆录》中提到,1938年1月成立的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立团,“全团1200余人,武器装备除特务连、一连各有步枪50余支、轻机枪3挺外,其他各连只有10余支杂式枪,主要武器是大刀、长矛。

”而八路军最初改编的标准团,人数大体始终保持在三千上下甚至更多。

如1938年4月,晋东南根据地反“九路围攻”战斗后的第二天,朱德总司令路过三八六旅七七一团,问团长徐深吉该团现在有多少人?徐团长报告说有3853人。

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整个八路军部队已经达到170多个团。

但人数多少不等,少则千把人,多则两三千多人。

1940年1月24日,八路军第一纵队《关于第三期整训计划致各支队、各军分区并报中央军委等电》,要求部队整训补充后,主力团要达到2500-3000人,普通团1500人。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八路军为什么叫八路军?八路军军歌是什么

八路军为什么叫八路军?八路军军歌是什么

[键入文字]
八路军为什么叫八路军?八路军军歌是什么
八路军全称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8 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琛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59 师长余汉谋,第62 师长香翰屏,第63 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 年8 月22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 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 人。

1937 年9 月11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
军总司令部。

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9 月14 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

但此后仍习惯地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

八路军军歌是什么
1937 年8 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开赴华北前线,深入敌后,进行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军事力
量。

1939 年末,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共同创作了由六首歌曲组成的《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即其中的两首。

详细歌词请参见相应歌曲百
科条目。

这两首歌的旋律浑厚深沉,蕴含着内在的力量,讴歌了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
征的红军部队的光辉业绩。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国民党军队编制序列大全

国民党军队编制序列大全

国民党军队编制序列大全国民党军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就是军了。

所以我们就以军来说。

军:国民党的军由于派系复杂(有嫡系、半嫡系、和旁系)所以大小也不尽一样,最多的时侯一个军有五六个师,统一编号之后,国民党的军通常都是二到三个师。

特殊的也有一个师或四个师的。

由于国民党军的各师归属不固定,经常以师为单位调归其他军管辖。

军的最高长官不用说都知道叫军长。

路军:又称“路”,本是作战中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一般在战后即取消。

但是,国民党军在十年内战中却没有取消,而是把他作为一级正常的指挥层次保留下来,准备代替军这一层,但是由于派系复杂,也没能全部变成路军。

国民党的路,从职务级别上来看,路军下辖的部队中有建制军的部队,应该是大于军的。

但多数的路下辖部队只有师而没有军,这样路又相当于军。

个别的路根本没有作战部队,是一个空架子,这时的级别就不好比了。

在路军中,我们比较了解的有19路军抗战,国共统编时共产党的军队刚开始的时候是第8路军。

路军的最高长官称总指挥。

军团: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初期使用的一种作战指挥层次,介于集团军和军之间,相当于路军,它部分代替了军的职能。

启用于1937年9月,至1939年初除暂保留了刘文辉之第5军团外,其余全部取消(第5军团不久后也取消了)。

必须一提的是,在第二次北伐时,国民党中央军系统的部队曾使用过军团这一形式,但其编制比较大,相当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集团军。

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称军团长。

集团军:国民党军在北伐时曾使用过集团军的形式,但那时的集团军与抗日战争时期的集团军不同。

北伐时的集团军是按当时的大派系划分的,共编了四个集团军,其中第1是中央军(蒋)系,第2是西北军(冯)系,第3是晋阎军(阎)系,第4是桂(李)系军。

抗日战争的集团军是介于战区和军之间的战役兵团指挥机构,一般是辖2个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至3个军(顾祝同的第5集团军),也有的辖1个军(蒋鼎文的第4集团军),或4个军(宋哲元的第1集团军),还有的是辖几个师(如中共的第18集团军辖3个师),集团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作战的基本单位。

红军八路军野战军领导名单

红军八路军野战军领导名单

红军八路军野战军领导名单红军、八路军、野战军领导名单一、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与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1930年8月由红军第1、3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委。

曾在江西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四次“围剿”。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次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苏区。

,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第三两个军团。

第一军团总指挥部由方面军总指挥部兼,下辖3、4、12、20、22军,共5个军。

第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下辖5、8、16军,共3个军。

全军共计3万余人。

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

1931年11月,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所属各部归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称中央红军。

1932年6月,中央红军复称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简称红二方面军,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

红二方面军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第32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

1930年7月,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湘鄂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

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同志奉命率领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同年10月到达黔东印江县的木黄与第二军团会合,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

同年11月到1935年8月,发动了湘西攻势,恢复和建设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部队发展到1.7万多人。

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第二、六军团突破敌军的包围开始长征,于1936年6月到达西康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合。

两军会师后,在党中央领导下,于7月初,第二、第六军团、第32军(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与张国焘的反党分裂主义进行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路军编制序列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其为八路军在最初时期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

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

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

1937年8月,八路军共下属:115师、120师、129师、后方总留守处约5.1万人。

其中119师1.5万,120师1.4万,129师1.3万,余部与三个师的后勤辎重队一起改编为留守兵团(约9000人)至1938年12月,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留守兵团。

总兵力为156700人。

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

总兵力为400,000人。

至1942年秋,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军政大学等。

总兵力为340,000人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大学等。

总兵力为1,028,893人。

1937年1938年1940年1942年1945年夏2 总部3 115师3.1 司令部3.2 政训处3.3 343旅3.4 344旅3.5 师直属部队4 120师4.1 司令部4.2 政训处4.3 358旅4.4 359旅4.5 师直属部队5 129师5.1 司令部2 总部3 第115师3.1 344旅3.2 东进抗日挺进纵队3.3 师属其他部队4 山东纵队4.1 直属部队4.2 第二支队4.3 第三支队4.4 第四支队4.5 第五支队4.6 第六支队4.7 鲁东游击指挥部(7、8支队)4.8 第十二支队4.9 陇海南进支队5 第120师2 总部3 第115师3.1 教导第一旅3.2 教导第二旅3.3 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3.4 教导第四旅兼湖西军区3.5 教导第五旅3.6 教导第六旅兼冀鲁边军区3.7 鲁南军区4 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4.1 第一旅4.2 第二旅4.3 第三旅2 总部2.1 司令部2.2 野战政治部2.3 其他部门3 第115师3.1 教导第一旅3.2 教导第二旅3.3 教导第三旅3.4 教导第四旅兼湖西军区3.5 教导第六旅兼冀鲁边军区3.6 教导第7旅3.7 鲁南军区4 山东军区4.1 鲁中军区4.2 清河军区2 总部2.1 司令部2.2 抗日军政大学3 山东军区3.1 第一师3.2 第二师3.3 第三师3.4 第四师3.5 第五师3.6 第六师3.7 第七师3.8 第八师3.9 鲁中军区3.10 鲁南军区3.11 滨海军区3.12 胶东军区3.13 渤海军区5.1.1 385旅5.1.2 386旅6 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5.1 师部5.1.1 司令部5.1.2 政治处5.1.3 直属部队5.2 358旅5.3 359旅6 第129师6.1 师部6.1.1 司令部6.1.2 政治部6.2 直属部队6.3 第385旅6.4 第386旅6.5 第344旅6.6 青年抗日纵队(独立旅)6.7 晋冀豫军区6.8 晋豫边支队6.9 东进纵队与冀南军区6.10 八路军第五支队7 晋察冀军区7.1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7.2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7.3 第3军分区兼第4支队7.4 第4军分区兼第5支队7.5 独立第1旅7.6 晋察冀游击军(河北游击军)7.7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7.8 八路军第四纵队8 陕甘宁留守兵团8.1 第385旅8.2 保安司令部8.3 绥德警备司令部8.4 直属部队4.4 第五旅4.5 第一支队4.6 第四支队4.7 第五支队4.8 第三军区5 120师兼西北军区5.1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5.2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5.3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5.4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5.5 第120师骑兵支队6 第129师6.1 太行军区(由129师直接兼)6.2 第386旅兼太岳军区6.3 冀南军区6.4 第385旅6.5 新编第一旅6.6 新编第四旅6.7 新编第十旅6.8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6.9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6.10 山西新军政卫队第212旅7 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7.1 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7.2 新编第2旅7.3 新编第3旅7.4 第344旅7.5 南进支队8 晋察冀军区8.1 第一军分区8.2 第二军分区8.3 第三军分区4.3 胶东军区4.4 第五旅5 120师兼西北军区(晋绥军区)5.1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5.2 第359旅5.3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5.4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5.5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5.6 第5军分区6 第129师暨晋冀鲁豫边区6.1 第385旅6.2 新编第一旅6.3 太行军区(由129师部兼)6.3.1 第1军分区6.3.2 第2军分区6.3.3 第3军分区6.3.4 第4军分区6.3.5 第5军分区6.3.6 第6军分区6.4 第386旅兼太岳军区6.4.1 决死第1旅6.4.2 第386旅6.4.3 军分区6.4.4 豫晋联防区6.5 冀南军区6.5.1 新4旅6.5.2 新7旅6.5.3 新8旅6.5.4 军分区7 冀鲁豫军区7.1 教导第3旅7.2 教导第7旅7.3 南下支队7.4 军分区8 晋察冀军区3.14 军区警备旅3.15 军区独立旅4 晋绥军区4.1 吕梁军区4.2 雁门军区4.3 绥蒙军区4.4 晋绥野战军4.4.1 第358旅4.4.2 独立第1旅4.4.3 独立第2旅4.4.4 独立第3旅4.4.5 独立第4旅5 晋冀鲁豫军区5.1 冀鲁豫军区5.1.1 第1军分区5.1.2 第2军分区5.1.3 第3军分区(原第11军分区)5.1.4 第4军分区(原第9军分区)5.1.5 第5军分区(原第10军分区)5.1.6 第6军分区(原第12军分区)5.1.7 第22军分区5.2 冀南军区5.2.1 独立第4旅5.2.2 第7军分区5.2.3 第8军分区5.2.4 第9军分区5.2.5 第10军分区5.2.6 第11军分区5.3 太行军区5.3.1 第12军分区5.3.2 第13军分区5.3.3 第14军分区5.3.4 第15军分区5.3.5 第16军分区5.3.6 第17军分区5.4 太岳军区5.4.1 第18军分区5.4.2 第19军分区5.4.3 第20军分区8.4 第四军分区8.5 第五军分区8.6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8.7 第六军分区8.8 第七军分区8.9 第八军分区8.10 第九军分区8.11 第十军分区8.12 冀热察挺进军9 第四纵队10 第五纵队10.1 第一支队10.2 第二支队10.3 第三支队11 后方留守兵团11.1 保安司令部11.2 第385旅兼陇东军分区11.3 第359旅兼绥德警备司令部11.4 警备第1旅兼关中警备司令部8.1 第一军分区8.2 第二军分区8.3 第三军分区8.4 第四军分区8.5 第十一军分区8.6 第十二军分区8.7 第十三军分区8.8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8.8.1 第六军分区8.8.2 第七军分区8.8.3 第八军分区8.8.4 第九军分区8.8.5 第十军分区8.8.6 警备旅8.8.7 第6支队8.8.8 第8支队8.8.9 第10支队9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9.1 警备第1旅9.2 警备第3旅9.3 第385旅5.4.4 第21军分区5.4.5 独立旅5.5 第1纵队5.5.1 第1旅5.5.2 第2旅5.6 第2纵队5.6.1 第4旅5.6.2 第5旅5.6.3 第6旅5.7 第3纵队5.7.1 第7旅5.7.2 第8旅5.7.3 第9旅5.8 第4纵队5.8.1 第10旅5.8.2 第11旅5.8.3 第12旅5.8.4 第23旅5.9 第6纵队5.9.1 第16旅5.9.2 第17旅5.9.3 第18旅6 晋察冀军区6.1 冀察军区6.1.1 第一军分区6.1.2 第十一军分区6.1.3 第十二军分区6.1.4 第十三军分区6.1.5 第十九军分区6.2 冀晋军区6.2.1 第二军分区6.2.2 第三军分区6.2.3 第四军分区6.2.4 第五军分区6.3 冀中军区6.3.1 第六军分区6.3.2 第七军分区6.3.3 第八军分区6.3.4 第九军分区6.3.5 第十军分区6.4 冀热辽军区6.4.1 第十四军分区6.4.2 第十五军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