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830农业推广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第1页,共1页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推广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简报、成果示范、展览会、举办报告会和组织参观等方法,尽快地让更多农民知道,加深认识和印象,属于哪一阶段采用的方法()。

A.认识阶段 B.感兴趣阶段 C.评价阶段 D.试用阶段

2.接受新事物很快,但要使一项创新真正实现采用,必须花很长时间,进行试验、评价,经过多年重复试验证明确有良好效果,才能最终采用,该类采用者属于()。

A.创新先驱者及早期采用者 B.早期多数

C.后期多数 D.落后者

3.推广某个新项目,可以通过领导讲话动员、技术员具体指导、村干部带头等多种途径,使整个村子男女老少都关心议论这个问题,一些接受较慢的人就会发生转变,属于()。

A.流泻式劝导 B.冲击式劝导

C.浸润式劝导 D.沟通式劝导

4.农民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调整作物布局和经营结构,导致对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变化;政府根据市场和农民需要调整政策及价格等,属于农民需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导向三者互相作用模式中的哪一种类型()。

A.叠加型 B.相容型 C.抵消型 D.行为型

5.能够反映某地区、某系统在某一事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全面状况的是()。

A.推广规模 B.推广度 C.推广率 D.推广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农业科技成果依据成果性质分成()。

A.应用性研究成果 B.农业创新成果 C.开发性研究成果 D.基础性研究成果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

A心理过程的速度 B心理过程的稳定性

C心理过程的强度 D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