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城镇密集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以吴江市为例

城镇密集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以吴江市为例

中期 , 与苏 州 、 州 、 杭 湖州并称 “ 四大绸都 ” 丝绸纺 织业是其 ,
主 导 产 业 。 0 8 松 陵 、 泽 G P占全 市 总 量 的 4 .1 城 20 年 盛 D 5 %, 6
市建设用地 占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 5 .5 41 %。 3产业 空间的无 序增 长 . 吴江产 业空 间的无序 主要表现 在资 源粗放使用 下工业 用地的无序布局。 在空 间形态上 的特征是 : 飞地式分散化 , 工 业用地脱离城镇建成 区 , 全市分散 于各镇 区外的工业用地总 量为 3 .8平方公 里 , 3 2 占全 市域工业用地 总面积 的 3 %。交 8 通 主导 的轴向蔓延 , 吴江市工业用地 主要 集中于市域 中部东
城 镇 均 衡 发 展 的 空 间 结 构 走 向 以松 陵 、 泽 城 区为 主导 的市 盛
域 空间结构 , 其它城镇 的群体空问布局仍然较为分散。 但
西向的 3 8国道 、 E 1 南j 向的 2 7省道 、 2 苏嘉杭高速公路两侧 。 部 分城镇工业 布局形成 沿交通 干线 的“ 一层 皮” 的布 局形 式
中 图分 类 号 q -
文 章 编 号 : 6 1 7 4 (0 0 O — o 5 — 0 17— 7 0 2 1 )3 0 9 2
吴江市东邻 上海 , 西濒太 湖 , 连浙江 , 南 北依苏州 , 处 地
以上海 为龙头 的长三角 的腹地 。吴江市域面积 116 方公 7 平 里 ,0 8年末全市户籍 总人 口为 7 52 4人 , 9个镇 和两 20 9 5 辖
个省级经济开发 区 , 20 在 0 8年 实 现 地 区生 产 总值 7 5亿 元 。 3
无序蔓延 的空间发展特征 。从 各镇 区、 社区的建设用地规模

京津冀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京津冀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维普资讯
P IANNI NG RES EARCH
中心镇2个 ,乡镇20 。这些都属 9 0个 于北京市域范围内的小城镇。
2 .北京卫星 .1 1 城建设观惫的 演变
北京地区卫星城的建设已有近2 0 年的历史 .卫星城虽得到了较大发 展.但不是很成功 北京的卫星城人 口一般只有1万人口左右,多数卫星 0 城经济实力不强.城市功能不完善.
山、 保定、 廊坊等城市的行政级别、
规模和性质都很不同特殊 该地区 置,从北京城市整体发展考虑,是作 的小城镇发展 以 “ 本土化” “ 和 市镇 化的特征 21 北京市一一新型的卫星城 北京市域 总面积 18 万平 方公 6
周2北京市城 乡空间结构分析
部委,确定为北京市国家综合改革试 全,特别是产业设备较为先进而富有 点镇。小城镇成为农村城市化的有效 特色,生活环境较为安定、舒适, 及各项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 民 分。这三个卫星城具有沿海城市的某 生活质量,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但北京市域小城镇在农村地域的 “ , 中t”功能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L 例如,顺义区杨镇是顺义东部经济贸 易中心 ,但其城镇功能并不十分明
为北京郊区实 现现代化和城乡经济可 2 卫星 、 1 2 城社会发展观亟待形成
卫星城不单是一个经济区域,同
化”为特点,呈现出鲜明的 独立城市 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来进行安捧的。
时又 是一个社会生活区 域。规模较大
REVI EW 0 2 1 2 0 . 1 5
苎! 兰 兰
业 局 里 有 星 1 , 制 1个 布图 , 卫 城4 建 镇柏 , 的 星 不 把 围 小 镇 入 个 卫 城 断 周 的城 纳 城

步审视城市发展 ”, 较为 自 觉地 的角 度,来合理配置区域城镇体系 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要超出中心城区 的水平.特 别是要有完善 的基础设 施,在住宅和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必须

关于小城镇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

关于小城镇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

AbtatI hsatl. em j r l co ay gtedvl met fC ieet n ad sl p rahs s c : ti rc t a rpo e acmpni ee p n h s o o eap ce r n ie h o bm n h o o n w n v o w r it d cdF r e r, e ma rcne to i ua cn m eerh am n tte s alt n ad ee nr u e .ut r e t j o t fcr lreo o y rsac i ig a h m l o o h mo h o n c w n
h d l o g t e c r l r e o o e e p t fr a d t e mo e f a nc l r i u a c n my w r u o w r . u u c Ke wo d :mal twn; i u a c n my; s a c y rss l o c r lr e o o c r e rh e
1 存 在 的问题 . 1
17 9 8年 的 2 7 16个增 加 到近 年来 的 2万余 个 。发 展
4工业 废物 流 向农 村 .

小城镇建设 , 以更好地 让广大农 民共享经济社会 资 可 乡镇 企业 的发展 在给 小城镇 带来 经济 增长 点 的 源 , 于乡镇企业相 对集 中 , 移农 村剩余 劳力 , 有利 转 同 同时 , 带来 了环境 问题 , 也 因环保 管 理力 度 不够 , 大 时可 以提高农 民素质 , 加农 民收入 , 小城 乡差别 。 增 缩 量工业 污水 、 废气 、 固体废 物未 经处理 直 接排 向周 围 污染 了农 田和水 源 。 小城镇地处城 乡接合部 , 由于小城镇特殊 的地理位置 , 环 境, 其在 建设 和发展 过程 中既 面临独 特 的 自身 问题 又面 临一 般城 市共有 的问题 。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小城镇建设论文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作为有战略好处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

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取发展起来的。

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久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取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

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 3.5万人,而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状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状况看,要在面上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行的办法是,有选取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

基本的选取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

其次要选取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小城镇房地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浅析——以四川省岳池县为研究对象

小城镇房地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浅析——以四川省岳池县为研究对象

点 ; 中 , 宅销 售 面 积 下降 1 . %, 公 楼 其 住 5 办 3 销售 面 积 增长 3 6 商 业 营 业 用 房 销 售 面 . %, 积下 降 1 4 商 品 房 销售 额 1 9 2 L , . %。 6 3 1 元 下 " 降9 1 降 幅缩 小 2 7 . %, . 个百分 点 ; 中 , 宅 其 住
府 为 了 追 求 政 绩 , 大 力 鼓 动 发 展 当 地 的 也
高 国家 G DP, 高 国 家 经 济 增 长 的 强 有 力 提
形 发 展 的 前 提 , 地 产 也 逐 渐 偏 离 的 正 常 房
始全面 出手 。 于是 开 始 实 施 全 面 的 宏 观 调 的 房 地 产 市 场 终 于 迎 来 了第 一 次 大 面 积 的
的时代 。 由于 房 地 产 属 于 资 源 性 行 业 , 现 2 0 年 , 0 0 的 急 剧 增长 后 , 在 09 2 l年 出现 了大 量
在 这 种 负 利 率 的 时 代 , 家 都 明 白 把 钱 存 大 在 银 行 还 不 如 去 投 资 , 作 为 资 源 性 产 业 而
过 去 的 房 地 产 采 用 的 是 单 位 福 利 分 房 , 在 1 9 年 下半 年 过 后 , 但 8 9 国家 开 始 刺激 房地 产 行 业 , 位 不 再 分 房 , 个 时 候 算 是 单 这
1当前岳池房地 产的现状
1 1 全 国房地 产 的市 场环 境 .
行 在 这 个 时 候 也 不 给 开 发 商 贷 款 了 , 这 对
学 术 论 坛
小 城 镇 房 地 产 的现 状 和 未来 发 展 趋 势 浅 析 以 四川 省 岳 池 县为研 究对 象
一 一
柏 ∞ m 如

探究我国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探究我国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湖北体育科技Hubei Sports Science 2021年1月第40卷第1期Jan. 2021Vol. 40 No. 1探究我国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李萌(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知网关于核心期刊和CSSCI 现有的特色小镇研究进行整理分析。

结论: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在研究趋势和研究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特色小镇现有研究学科种类较多,交叉 研究情况初现端倪,但都是基于理论研究角度,实证研究才刚刚开始,同时特色小镇的研究也较注重宏观层面,缺乏微观层面的研究。

对于体育小镇的研究应重视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注重从宏观到微观的每个环节。

关键词:特色小镇;体育小镇;体育产业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21)01-0031-04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Sports Towns inChinaLI Meng(Graduate School of Jilin Sport University , Changchun Jilin , 130022)Abstract :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core journals and CSSCIof CNKI.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research trend and research content between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sports town. There are manykinds of research subjects in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cross research situation is emerging, but both are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gl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s just beginning.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town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acro level, and lacks micro level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sports tow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and practice, and pay attention to every link from macro to micro.Keywords : characteristic town ; sports town ; sports industry建设特色小镇是近几年来推行供给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 化和乡村振兴等提出的重要举措。

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
距苏州城 西北 1 m。宁 沪铁 交通方 面不及望亭 镇 ; 2k 人居环境 、 路和京杭运河都从这里经过 , 是 商贸服务 业、 环卫设施 、 闲娱乐 休 苏州重要交通枢纽 设施较望亭好
位于苏州西 部 , 阳山脚 下 , 太湖 交通 、 人气 、 城镇特 色方面不 及望 通安镇 之滨 亭镇 ; 居住环 境较望亭 好 ; 工业还 东接浒关镇 , 南连东渚镇 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 目前从经济 上来讲 , 望亭 落后 于其他城 镇 , 电厂的建 但
城乡 及 问以 城市I 问 通 络 主 轴 l空 交 网 的 导 ; 一 的 互 用 H 小 镇 中 城 辐 和 散的 间相 作 I 城 对 心 市 射 扩
吸纳力与传递力; L 乡村地区对人 口的推力 -
立, 无疑为望亭镇 的工业发展奠定 了 良好基础 。而且 , 2 在 0世纪
3 望 亭镇发 展现 状及 存在 问题 3 1 发展 的有利 条件 分析 .
3 1 1 优越 的区位条件 . .
接影响 。
3 2. 城镇 基础设施落后且残缺 . 3
现状城镇道路 由于等 级残缺 , 网络功 能缺损 , 机动 车辆 日 在
交 拥挤 , 事故 多 、 噪音 大。城镇 建设较 望亭镇位 于苏 州市 西 部 , 苏州 的 大 门 , 于苏 州市 与 益猛增 的情况 下 , 通复 杂 、 E 是 E 处 为零 乱 , 教育设施 、 水 、 供 排水 、 环卫等 市政公 用设施 缺乏或过 于 无锡市的交界处 ,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望亭镇水陆交通方便, 素 需提高规划 、 设计 水平 。 有“ 陆码 头” 水 之称 , 月城河 、 京杭运河等 主要河道 纵横交织城镇 , 简单 ,
数 1 6 , 17 7户 总人 口 3 8 38 人 , 中城镇 人 口 0 8 22万人 , 业。然而 , .1 万 其 . 1 因电厂及其 配套企 业 的发 展而带来 的环 境污染 , 致使 人1 3密度 为 9 8人/ m , 7 k 2近年来 , 外来人 1呈逐年上 升趋 势。 3 当地 环境质量逐年恶 化 , 对居 民的饮 食卫生 、 环境状 况产生 了直

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持; 四是 社 会 文 明 的 可 持 续 进 步 。 长期 以 来 , 们 在 小 城 镇 建设 我
中 , 生 态环 境 问 题 重 视 不 够 , 至 以 掠 夺 性 开 发 利 用 资 源 、 对 甚 污 染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为 代 价 发展 经 济 。 当 多 的 居 民缺 乏 环 境 资 源 相 再 生 利 用 意 识 , 于 发 生 在 身 边 的 环 境 污 染 、 态 破 坏 现 象 司 对 生 空 见 惯 。 突 出表 现 为 : 业 乡 土 化 、 散 化 , 面 积 农 村 生 态 环 工 分 大 境恶化 , 土资源污染 , 水 山林 植 被 破 坏 等 。 着 小 城 镇 的 迅 速 发 随 展, 小城 镇 生 活 污 水 和 垃 圾 污 染 等 环 境 问 题 将 更 加 突 出 。 党 的 十六 大 强 调 走 新 型 工 业 化 的道 路 , 我 们 必 须 充 分 发 挥 后 发 优 势 , 持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方 针 , 重 推 广 运 用 先 进 科 学 技 术 , 理 坚 注 合 开 发 利 用 各 种 自然 资 源 和 人 文 资 源 , 强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 护 加 保 生态 环 境 , 大 限 度 地 避 免 造 成 新 的 重 复 建 设 、 源 浪 费 和 环 最 资
快农 村 城 镇 化 进 程 。目前 . 国 各地 小城 镇 建 设 很 快 , 由于 缺 乏 宏 观 政 策 的 有 力 支 持 和 引 导 , 全 但 小城 镇 建 设 上 尚存 在 着 数 量 过 多 、 模 偏 小 、 局 不 合 理 、 水 平 重 复 建 设 等 一 系 列 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对 策 : 是 要 始 终 坚 定 不 移地 坚 持 小 城 镇 可 持 续 规 布 低 一 发展 的 指 导 思 想 ; 是 要 注 意 突 出科 学规 划 在 小城 镇建 设 中所 具 有 的 特 殊 重 要 的 战 略地 位 和 作 用 ; 是 要 切 实壮 大 和 增 强 二 三 小城 镇 经 济 实力 : 四是 要 大 胆 创 新 城 镇 经 营理 念 ; 五是 要 大 力 营 造 有 利 于 农 村 富余 劳 动力 转 移就 业 的 新 型 管 理 体 制 和 政 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研究概况 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理论比... 暂无评价 3页 2.00元 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8页 免费 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8页 1财富值 国内外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 3页 1财富值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 暂无评价 8页 2财富值 国内外小城镇绿地 47页 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欧洲代表性著名小镇研究 60页 1财富值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4页 免费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 5页 1财富值 国外小镇案例研究 31页 2财富值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15页 1财富值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国内外小城镇研究961人阅读 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隐藏>> 的发展规划,都会向本市、镇的居民发送规划宣传稿征求意见。

虽然以上几个国家的小城镇规划中都没有明确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但从其特点及建设模式来看,还是反映了生态规划思想。 综上所述,国外的小城镇的生态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注重公众与政府机构的共同参与; ②强调生态规划方法的地区差异性; ③一般通过实际工程推动规划进行,具有可操作性; ④规划注重与各方面的协调,并具备法律效应。

在小城镇生态建设方面,国外采用了适合当地的生态规划方法,如位于太平洋海岸的Bahiade Caraquez 是一个人口不到5万人的小城镇,该城采用了与当地自然系统紧密结合的生态规划方法,并通过几个具体工程来实施: ①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②绿化上采用当地品种的草、树木进行护坡以达到雨季防洪目的;③使用可循环材料建造一所公园; ④通过宣传册对当地居民、学校和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⑤可再生能源计划等等。

英国早期的生态小城镇建设实际上称之为花园城市,主要是受霍华德思想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有四个[8]:格拉斯格附近的纽兰纳克(NEW LANNARK),利兹附近的索太利(SALTAILE),伯明翰附近的鲍尼利(BOURNILLE),利物浦附近的阳光城(SUNLIGHT) 。这四个花园城市的共同特点都是依托一个工厂或企业,严格按照规划建立起来的。尤其是阳光城,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齐全,她的建立和发展对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的形成影响极大,自此以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都有类似的花园城市出现。

德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很高的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进小城镇和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提出 多核分散型空间”理论作为空间构造的一种模式,取得极大的成功。1965年,1—2万人的小城镇只有351座,到1985年已经发展到652座;2—5万人的小城镇,1965年为190座,1985 年有347座。城市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向心结构模式,而小城镇则成为城市居民和产业扩散的理想场所。如只有2万人口的小镇姆斯特,巧妙利用了近旁的森林、墓地、建设了商业街,大量使用天然石块,色彩朴素,与大自然和谐一体,市民在购物、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到鲜花盛开的草地或森林中去散步。

纵观世界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不同,但最终都认同并遵循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小城镇发展建设必须“规范化”;“小城镇发展建设必须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并以科技为支撑;小城镇建设还必须遵循“合理布局”、“功能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另外,国外许多国家在小城镇规划中,强调保持小城镇原有特色,建筑物的布局、外型尽可能保持古朴的、为居民所熟悉的传统风格,充分反映历史的延续性。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上,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并与本地历史、地理环境充分融合。

2.2 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早在80年代中期,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有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文章,并提出了对小城镇“类别、层次、兴衰、分布、发展”的十字研究题目。从此我国学者对小城镇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涉及到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小城镇的生态规划研究主要综述如下: 袁中金 [10]等(2002)在《小城镇生态规划》一书中,介绍了城镇生态规划的产生与发展、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指出发展中小城镇的生态困境,从小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小城镇园林绿地规划、水系统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区域生态规划及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管理角度阐述了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内容。

理论研究方面,王勇[11]将城镇看作复合生态系统,并把作为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 位理论引入小城镇发展中,将小城镇比拟成生态元,将城镇在城镇体系及其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比拟为城镇的生态位,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生态规划理念上,焦胜[12](2003)分析了小城镇生态规划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产生原, 在考虑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小城镇生态规划中,提出“弹性”规划的构想,将小城镇生态规划目标和小城镇生态规划方案不确定化,同时把握“弹性”规划的范围以及时空性原则,为小城镇生态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李迪华[13](2002)提出可以将小城镇规划直接做成生态规划,而不是在城镇规划外另开炉灶进行生态规划,或者在规划中提出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在规划评审过程中请生态学者参加。 在规划方法上,唐秀丽[14](2002)等提出将景观学理论应用于小城镇规划,立足于生态、文化、特色三位一体的原则,以生态为导向,以人本为目的,以特色为目标,从基质类景观要素(包括标志性景观区、历史性景观区、功能性景观区)、廊道类景观要素(生态景观轴、 人工景观轴)和镶嵌类景观要素(绿化系统、广场、节点建筑)出发进行小城镇规划。

在城镇发展模式方面,蒲俊杰[15](2003)等提出了园林式小城镇的模式。 龙小华等[16](2003)则从城镇规划理念出发进行小城镇规划的思考,认为应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小城镇。周百灵[17](2003)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走集约化城市发展道路、规划设计上要结合自然三个方面出发来建设生态城镇。

空间布局上,王敬华[18](2000)提出小城镇布局形态应充分考虑环境容量,控制乡镇企业布局与数量,避免环境容量超负荷;在土地适宜度及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和布局。钱文荣等[19](2003)以浙江海宁市为例,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把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城乡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经济系统,提出了生产要素要向市区集中,人口向中心镇集中,逐步构建一个“工作在市区,生活在小城镇”的格局。王冬[20](2000)提出在土地利用上应更加聚集和集中,以使城镇空间环境更为紧凑合理;尊重当地城镇原有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城镇肌理,形成多样化与特色化的空间模式;在总体布局及规划中,应考虑为将来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和预留用地。

在生态功能分区上,王冬[20](2000)提出要注意绿色产、农业、旅游业等在布局上的功能 分区。王敬华[21]等(2002)通过分析河北省鹿泉市大河镇自然本底状况、土地利用、绿化状况、环境污染等基本情况和产业结构,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对大河镇镇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并指出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基础。

在城镇人居环境上,王冬[20](2000)在对云南小城镇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云南小城镇人居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进程的特征及发展取向:要重视镇区内部的环境质量与绿化建设,如增加绿色廊道和绿色板块;要重视产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的治理与循环利用;重视传统文化及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延续;建构人际之间和谐文明的社会关系等等。

指标体系方面,王如松[22] (1991)提出了生态县的指标体系。周静海[23](2001)等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出发,研究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环保局于2003年5月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规定了36项建设指标。这些指标为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健康、高效发展以及为制定我国小城镇中县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指标依据。

在 小城镇生态规划实践方面,1985年,黄光宇等在四川万源官渡山区集镇综合示范试点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在生态退化、废弃的破碎荒坡地上,通过自建公助和自建自助的方式规划建设贫困山区小集镇[4]。近年来,苏南一些小城镇也在进行生态规划,2003年6月,吴江市七都镇“苏南水乡高科技工业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建设部联合专家组的评审

。而在未来2至3年时间内,七都镇计划投资1.8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为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探索新的模式。重庆市璧山县环保局提出了创建生态小城镇的对策:一是大手笔规划生态城镇,规划要有整体性、超前性、连续性;二是合理化发展区域产业,要突出生态特色, 突出规模化,突出生态化;三是高起点打造人居环境,讲究实用性、观赏性、舒适性;四是高品位营造人文环境,优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五是全方位建设生态环境,切 实维护生态平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共同创建生态型园林式小城镇。绍兴市新昌县(2004)从重点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县城、生态村镇、污染防治和生态文化八大领域进行了生态县的建设规划。

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从所查阅的文献来看,针对小城镇生态规划,国内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详述如下: ①小城镇作为一个小尺度的生态系统,与大城市相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生态规划中针对二者的不同如何进行有重点的规划,在目前所查阅文献中,对此方面尚未涉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