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井架计算书

格构式井架计算书
格构式井架计算书

格构式井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格构式型钢井架在工程上主要用于垂直运输建筑材料和小型构件,井架立柱、缀条一般由厂家直接预制,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厂商说明书安装。

一、荷载计算

1.起吊物和吊盘重力(包括索具等)G

G = K(Q+q)

其中K ── 动力系数,K= 1.00 ;

Q ── 起吊物体重力,Q= 10.000 kN;

q ── 吊盘(包括索具等)自重力,q= 1.000 kN;

经过计算得到G=K×(Q+q) =1.00×(10.000+1.000)= 11.000 kN。

2.提升重物的滑轮组引起的缆风绳拉力S

S = f0[K(Q+q)]

其中f0── 引出绳拉力计算系数,取1.02 ;

经过计算得到S= f0×[K×(Q+q)] =1.020×[1.00×(10.000+1.000)]=11.220 kN ;

3.井架自重力

井架自重力1.5kN/m;

井架的总自重N q=1.5×54=81 kN;

附墙架以上部分自重:

N q1=1.5×(54-5.05)= 73.425kN;

N q2=1.5×(54-9.3)= 67.05kN;

4.风荷载为q = 1.492 kN/m;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 k=ω0×μz×μs×βz= 0.55×1.14×0.65×1.00 = 0.408 kN/m2;

其中ω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

定,采用:ω0 = 0.55 kN/m2;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采用:μz = 1.14 ;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0.65 ;

βz──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1.00 ;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W k×B=0.408×3.66= 1.492 kN/m;

其中W k── 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408 kN/m2;

B── 风荷载作用宽度,架截面的对角线长度,B= 3.66 m;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1.492 kN/m;

二、井架计算

格构式井架【无摇臂】

1、基本假定:

为简化井架的计算,作如下一些基本假定:

(1)井架的节点近似地看作铰接;

(2)吊装时,与起吊重物同一侧的缆风绳都看作不受力;

(3)井架空间结构分解为平面结构进行计算。

2、风荷载作用下井架的约束力计算

缆风绳或附墙架对井架产生的水平力起到稳定井架的作用,在风荷载作用下,井架的计算简图如下:

弯矩图(附墙件)

剪力图(附墙件)

各附着由下到上的内力分别为:R(1)=552.025 kN , M(1)=390.287kN·m;

各附着由下到上的内力分别为:R(2)=511.855 kN , M(2)=1488.577kN·m;

R max=511.855kN;

3、井架轴力计算

各缆风绳或附墙架与型钢井架连接点截面的轴向力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由下到上各缆风绳或附墙架与井架接点处截面的轴向力分别为: 第1道H1= 5.05 m;

N1 = G + N q1 +S =11 + 73.425 +11.22 =95.645 kN;

第2道H2= 9.3 m;

N2 = G + N q2 +S =11 + 67.05 +11.22 =89.27 kN;

4.截面验算

(1)井架截面的力学特性:

井架的截面尺寸为2.1×3m;

主肢型钢采用4L50X3;

一个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z o=13.4 cm,I xo = I yo = 7.18 cm4,Ao=2.97 cm2,i1 = 11.37 cm;

缀条型钢采用L25X3;

格构式型钢井架截面示意图

井架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

I y = 4[I y0+A0(a/2-Z0)2]

井架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

I x = 4[I x0+A0(b/2-Z0)2]

井架的y'-y'轴和x'-x'轴截面总惯性矩:

I y' = I x' = I x×cos245°+ I y×sin245°

经过计算得到:

I x= 4×(7.18+ 2.97×(300/2- 13.4)2)= 221704.293 cm4;

I y= 4×(7.18+ 2.97×(210/2- 13.4)2)= 99708.573 cm4;

I y'=I x'=1/2×(221704.293+99708.573)= 160706.433cm4;

计算中取井架的惯性矩为其中的最小值99708.573 cm4。

2.井架的长细比计算:

井架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λ = H/[I/(4A0)]1/2

其中H -- 井架的总高度,取54m;

I -- 井架的截面最小惯性矩,取99708.573cm4;

A0 -- 一个主肢的截面面积,取2.97cm4。

经过计算得到λ=58.943≤180。

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λ0= (λ2-40A/A1)1/2

其中A -- 井架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2.97 cm2;

A1-- 井架横截面所截垂直于x-x轴或y-y轴的毛截面面积,取2×1.43cm2;经过计算得到λ0= 60。

查表得φ=0.807 。

3. 井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井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N/(φ×A) + βmx×M/[ W1×(1-φ×N/ N'EX)]

其中N -- 轴心压力的计算值(kN);

A -- 井架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11.88 cm2;

φ-- 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取φ =0.807;

βmx -- 等效弯矩系数, 取1.0;

M -- 计算范围段最大偏心弯矩值(kN·m);

W1 -- 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W1 = I/(a/2) = 99708.573/(210/2) = 949.605 cm3;

N'EX--欧拉临界力,N'EX=π2EA/(1.1×λ2) ;

N'EX= π2×2.06 ×105×11.88×102/(1.1×58.9432) = 632003.176 N;

经过计算得到由上到下各附墙件与井架接点处截面的强度分别为

第1道H1=5.05 m, N1= 95.645 kN ,M1=390.287 kN·m;

σ=95.645×103/(0.807×11.88×102)+(1.0×390.287×106)/[949.605×103 ×(1-

0.807×95.645×103/632003.176)] = 568N/mm2;

第1道附墙件处截面计算强度σ=568N/mm2>允许强度215N/mm2,不满足要求!

第2道H2=9.3 m, N2= 89.27 kN ,M2=1488.577 kN·m;

σ=89.27×103/(0.807×11.88×102)+(1.0×1488.577×106)/[949.605×103 ×(1-

0.807×89.27×103/632003.176)] = 1862N/mm2;

第2道附墙件处截面计算强度σ=1862N/mm2>允许强度215N/mm2,不满足要求!

三、附着计算

(一)、附墙架内力计算

塔吊四附着杆件的计算属于一次超静定问题,在外力N作用下求附着杆的内力,N取第二部分计算所得的Rmax,N= 511.855 kN 。

采用结构力学计算个杆件内力:

计算简图:

格构式井架【附墙架】

方法的基本方程:

计算过程如下:

δ11X1+Δ1p = 0

Δ1p = T i0T i l i/EA

δ11= ΣT i0T i l i/EA

其中: Δ1p为静定结构的位移;

T i0为X=1时各杆件的轴向力;

T i为在外力N作用下时各杆件的轴向力;

l i为为各杆件的长度。

考虑到各杆件的材料截面相同,在计算中将弹性模量与截面面积的积EA约去,可以得到:

X1 = -Δ1p/δ11

各杆件的轴向力为:

T1* = X1T2* = T20×X1 + T2T3* = T30×X1 + T3T4* = T40×X1 + T4 以上的计算过程将θ从0-360度循环,解得每杆件的最大轴压力,最大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14.74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31.66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31.66 kN;

杆4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14.74 kN;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14.74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431.66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431.66 kN;

杆4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14.74 kN;

(二)、附墙架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σ= N / A n≤f

其中σ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N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 =431.66 kN;

A n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择的是钢管Φ100×3

查表可知A n =913.74 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σ= 431.66×103/913.74 =472.41N/mm2;

最大拉应力σ=472.41 N/m m2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5N/mm2, 不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σ= N / φA n≤f

其中σ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 --为杆件的轴向压力,杆1: 取N =114.74kN;

杆2: 取N =431.66kN;

A n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择的是钢管Φ100×3

查表可知A n =913.74 mm2。

λ --杆件长细比,由l/i的值确定;

杆1:取λ= 6403.124 / 34.311 = 187.000>180 ,杆1的长细比不合理;

杆2:取λ= 2828.427 / 34.311 = 82.000≤180,

杆1 的长细比不合理,请调整!

四、井架基础验算

1、井架基础所承受的轴向力N计算

N = G + N q +S =11 + 81 +11.22 =103.22 kN;

井架单肢型钢所传递的集中力为:F=N/4 = 25.805 kN ;

2、井架单肢型钢与基础的连接钢板计算

由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远没有钢材强,故单肢型钢与混凝土连接处需扩大型钢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用钢板预埋,同时预埋钢板必须有一定的厚度,以满足抗冲切要求。预埋钢板的面积A0计算如下:

A0=F/f c=25.805×103/11.900= 2168.487 mm2;

3、井架基础计算

单肢型钢所需混凝土基础面积A计算如下:

A=F/f a=25.805×103/(85.0×10-3)= 303588.235 mm2;

单肢型钢混凝土基础边长:a=303588.2351/ 2=550.988 mm;

4.配筋计算

井架单肢型钢混凝土基础计算简图相当于一个倒梯梁,其板底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M = ql2/2

式中:M --井架单肢型钢混凝土基础底板中性轴处的弯矩设计值;

l --井架单肢型钢混凝土基础底板中性轴处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l = a/2

=275.494 mm;

q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取

q=85.000×275.494×10-3= 23.417 kN/m;

经过计算得M= 0.5×23.417× (275.494×10-3) 2=0.889 kN·m;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板底配筋计算公式如下:

A s= M/(γs h0f y)

αs= M/(α1f c bh02)

ζ = 1-(1-2αs)1/2

γs = 1-ζ/2

式中,αl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取αl=1.00;

f c --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c= 11.900 kN/m2;

h o --承台的计算高度,h o=300-20=280 mm。

经过计算得:

αs= 0.889×106/(1.000×11.900×550.988×2802)=0.002;

ξ=1-(1-2×0.002)0.5= 0.002;

γs=1-0.002/2= 0.999;

A s=0.889×106/(0.999×280×270.000)= 11.765 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

550.988×300×0.15%=247.945mm2。

故取A s=247.945mm2。

5、构造要求

井架四个单肢型钢混凝土基础间配置通长筋,中间必须用相同等级的混凝土浇

筑成整体混凝土底板。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_201810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5×5×(1.1×25+0×19)=687.5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687.5=928.12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62+3.62)0.5=5.091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464.1+687.5)/4=287.9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464.1+687.5)/4+(1552+73.9×1.1)/5.091=608.708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464.1+687.5)/4-(1552+73.9×1.1)/5.091=-32.908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626.535+928.125)/4+(2095.2+99.765×1.1)/5.091=821.756kN Q min=(F+G)/n-(M+F v h)/L =(626.535+928.125)/4-(2095.2+99.765×1.1)/5.091=-44.426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周长:u=πd=3.14×0.6=1.885m 桩端面积:A p=πd2/4=3.14×0.62/4=0.283m2

塔吊格构式基础计算书讲解

塔吊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宁波市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门户区长兴路以南3-4、3-5地块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宁波市江北区投资创业中心门户区长兴路以南;属于框剪结构;地上2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99m;标准层层高:4m ;总建筑面积:47422.19平方米;总工期:936天。 本工程由欣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浙江省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地质勘察,宁波市天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欣捷建设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周云晖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塔吊使用说明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编制。 基本参数 1、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63;标准节长度b:2.5m; 塔吊自重Gt:450.8kN;塔吊地脚螺栓性能等级:普通8.8级; 最大起重荷载Q:60kN;塔吊地脚螺栓的直径d:30mm; 塔吊起升高度H:101m;塔吊地脚螺栓数目n:12个; 塔身宽度B: 2.5m; 2、格构柱基本参数 格构柱计算长度lo:7m;格构柱缀件类型:缀条; 格构柱缀件节间长度a1:0.5m;格构柱分肢材料类型:L140x10; 格构柱基础缀件节间长度a2:1.9m;格构柱钢板缀件参数:宽400mm,厚400mm; 格构柱截面宽度b1:0.45m;格构柱基础缀件材料类型:L70x6; 3、基础参数 桩中心距a:3m;桩直径d:0.8m;

塔吊格构柱计算书2

塔吊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塔吊使用说明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编制。 基本参数 1、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70(JL5613);标准节长度b:2.8m; 塔吊自重Gt:852.6kN;最大起重荷载Q:30kN; 塔吊起升高度H:120m;塔身宽度B: 1.758m; 2、格构柱基本参数 格构柱计算长度lo:12.7m;格构柱缀件类型:缀板; 格构柱缀件节间长度a1:0.4m;格构柱分肢材料类型:L140x14; 格构柱基础缀件节间长度a2:0.4m;格构柱钢板缀件参数:宽360mm,厚14mm; 格构柱截面宽度b1:0.4m; 3、基础参数 桩中心距a:3.9m;桩直径d:0.8m; 桩入土深度l:22m;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 桩混凝土等级:C35;桩钢筋型号:HRB335; 桩钢筋直径:14mm; 承台宽度Bc:5.5m;承台厚度h:1.4m; 承台混凝土等级为:C35;承台钢筋等级:HRB400; 承台钢筋直径:25;承台保护层厚度:50mm; 承台箍筋间距:200mm;

4、塔吊计算状态参数 地面粗糙类别:B类城市郊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2.38; 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主弦杆宽度c:160mm; 非工作状态: 所处城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基本风压ω0:0.3 kN/m2; 额定起重力矩Me:0kN·m;基础所受水平力P:80kN; 塔吊倾覆力矩M:1930kN·m; 工作状态: 所处城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基本风压ω0:0.3 kN/m2,额定起重力矩Me:756kN·m;基础所受水平力P:50kN; 塔吊倾覆力矩M:1720kN·m; 非工作状态下荷载计算 一、塔吊受力计算 1、塔吊竖向力计算 承台自重:G c=25×Bc×Bc×h=2.5×5.50×5.50×1.40×10=1058.75kN;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力:F k=Gt+Gc=852.60+1058.75=1911.35kN; 2、塔吊倾覆力矩 总的最大弯矩值M kmax=1930.00kN·m; 3、塔吊水平力计算 挡风系数计算: φ = (3B+2b+(4B2+b2)1/2c/Bb) 挡风系数Φ=0.50; 水平力:V k=ω×B×H×Φ+P=0.3×1.758×120.00×0.50+80.00=111.644kN;4、每根格构柱的受力计算

格构柱社设计

------------------------------- | 柱构件设计| | | | 构件:GZ1 | | 日期:2014/03/12 | | 时间:09:00:02 | ------------------------------- ----- 设计信息----- 钢材等级:235 柱高(m):10.000 柱截面:四角钢组合格构式截面: 角钢截面:L90x8 截面高Dy:1800 截面宽Dx:1800 缀材采用类型:第一种类型(缀板) 缀板尺寸:B*T=100*8 缀板间距:Lz=1000 缀材钢号:同柱肢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2.000 柱平面外计算长度:10.0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截面塑性发展:不考虑 构件所属结构类别:单层工业厂房 是否进行抗震设计:不进行抗震设计 设计内力: 绕X轴弯矩设计值Mx (kN.m):140.000 绕Y轴弯矩设计值My (kN.m):0.000 轴力设计值N (kN):25.000 剪力设计值V (kN):30.000 ----- 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柱构件设计----- 1、截面特性计算 ◎左肢截面特性 A =2.7880e-003; Yc =2.5200e-002; ◎右肢截面特性 A =2.7880e-003; Yc =2.5200e-002; ◎单个角钢截面特性 A =1.3940e-003; Ix =1.0647e-006; Iy0=4.4167e-007; ix =2.7636e-002; iy0=1.7800e-002; Wx =1.6420e-005; ◎整体截面特性 A =5.5760e-003; Xc =9.0000e-001; Yc =9.0000e-001; Ix =4.2714e-003; Iy =4.2714e-003; ix =8.7524e-001; iy =8.7524e-001; W1x=4.7460e-003; W2x=4.7460e-003; W1y=4.7460e-003; W2y=4.7460e-003; 2、柱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柱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33.982 < f=215.000 柱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3、柱构件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内计算长度(m):20.000 平面内长细比λx:22.851 分肢对最小刚度轴长细比λ1:50.562 平面内换算长细比λox:55.486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830 等效弯矩系数βmx:1.000 计算参数Nex'(KN):3347.609 稳定计算截面模量W1x (m3):4.7460e-003 柱平面内长细比:λx=55.486 < [λ]= 150.000 柱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35.082 < f=215.000 柱构件平面内验算满足。

塔吊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二、塔机荷载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 三、基础验算

基础布置图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6.2×6.2×1.35×25=1297.35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1297.35=1751.423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 k''=661kN·m F vk''=F vk'/1.2=36.9/1.2=30.75k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892.35kN·m F v''=F v'/1.2=49.815/1.2=41.512kN 基础长宽比:l/b=6.2/6.2=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 x=lb2/6=6.2×6.22/6=39.721m3 W y=bl2/6=6.2×6.22/6=39.721m3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 kx=M k b/(b2+l2)0.5=661×6.2/(6.22+6.22)0.5=467.398kN·m M ky=M k l/(b2+l2)0.5=661×6.2/(6.22+6.22)0.5=467.398kN·m 1、偏心距验算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P kmin=(F k+G k)/A-M kx/W x-M ky/W y =(333+1297.35)/38.44-467.398/39.721-467.398/39.721=18.879kPa≥0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

南京同仁康博花园—康雅苑9-12栋工程 塔 吊 基 础 专 项 方 案 江西昌厦建设集团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一月○三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简介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质、水文条件 (2) 四、塔吊基础概况 (3) 第二章施工部署 (4) 一、技术准备 (4) 二、人员准备 (4) 三、材料准备 (5) 四、现场准备 (6) 五、施工进度计划 (6) 第三章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7) 一、施工工艺 (7) (一)立柱桩施工 (7) (二)立柱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9) (三)混凝土浇筑 (11) (四)空孔回填 (11) 二、施工保证措施 (11) (一)格构柱定位、固定与吊装 (11) 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4) 一、班组认真按图纸,按规程操作,建立自检、互检质量保证体系 (14) 二、技术、质量、施工员应根据各分部分项的设计图纸及操作规程进行技术质量验收 (14) 三、基础施工基本要求 (14) 四、灌注桩施工 (15) 五、加强措施及特殊要求 (16) 第五章安全、消防、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17) 一、消防及用电安全 (17) 二、格构柱加工、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7) 三、格构柱施工安全措施 (18) 四、管线保护安全措施 (18) 五、环境保护措施 (18) 第六章成品保护 (18) 第七章塔机安拆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20) 二、组织机构和应急资源 (20) 三、应急处理程序 (21) 四、应急处理措施 (21)

LOUQIULIANG 南京同仁康博花园—康雅苑9-12栋工程 五、由于坠落或高空坠物造成的事故处理 (22) 六、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所造成的事故处理 (22) 七、汽车吊倾覆伤人或损坏设备及建筑物的事故处理 (23) 八、塔机安拆作业过程中其它事故的处理 (23) 九、应急响应要求 (24) 第八章矩形格构式塔吊基础计算书 (24) 矩形格构式基础9#、11#楼计算书 (24) 矩形格构式基础10、12楼计算书 (41) 格构柱立面示意图1 (60) 格构柱立面示意图2 (61) 格构柱立面示意图3 (62) 塔吊平面布置图4 (63)

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阳江项目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格构柱肢体采用双肢柱,格构柱的计算长度lox= 1 m,loy= 1 m。 (1)y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按下式验算: σ = N/φA ≤ [f] 型钢采用双肢 5号槽钢,A=13.86 cm2, i y=1.94 cm; λy=l oy / i y=1×102 / 1.94=51.546 ; λy≤[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y= 0.847 ; σ=50×103/(0.847×13.86 ×102)= 42.592 N/mm ; 格构柱y轴稳定性验算σ= 42.592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 (2)x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x轴为虚轴,对于虚轴,长细比取换算长细比。换算长细比λox按下式计算:

λox= (λx2 + 27A/A1x)1/2 单个槽钢的截面数据: z o=1.35 cm,I1 = 8.3 cm4,A o=6.93 cm2,i1 = 1.1 cm; 整个截面对x轴的数据: Ix=2×(8.3+ 6.93×(1.6/2- 1.35)2)= 20.793 cm4; ix= (20.793 /13.86)1/2= 1.225 cm; λx=l ox / i x=1×102 / 1.225=81.644 ; λox=[81.6442+(27×13.86 / 0.5)]1/2=86.106 ; λox≤[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y= 0.648 ; σ=50×103/(0.648×13.86 ×102)= 55.671 N/mm ; 格构柱x轴稳定性验算σ= 55.671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

毕业设计手算计算书基本步骤模板1

1 建筑设计 1.1 建筑方案的比选与确定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参观了一些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我先后做出了三个方案,经过初选,摈弃方案三,现将方案一与方案二做一比较,以此确定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 1.1.1建筑功能比较 由于此保险公司办公楼要求有营业大厅,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营业大厅单独设置在一边,即采用裙楼的方式,主楼办公区8层,裙楼2层,这样功能划分明确,且建筑物有错落感,外形美观,但结构布置和计算麻烦些;另一种则用对称的柱网,一楼设置营业大厅,与办公区2-8层的布置不同,这样主要的问题就是底层的功能划分了,考虑方便,美观,防火等,此方案绘图和计算相对容易些,考虑到是初次设计完整的一栋框架结构,主要目的是掌握思想方法,故采用方案2,柱网完全采用对称布置。关于底层平面的布置的问题又有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建筑底层平面布置完全对称,这样有利于引导人流,且外形较好,里面效果好,现浇整体布局较为紧凑,便于设计计算和施工;由于底层有大型的营业大厅,而且要求与办公区隔离,该方案楼梯布置比较困难,若分两边布置,则使建筑无门厅主楼梯,不利于交通组织,将其因为对称布局带来的优势丧失,且将对电梯的布置带来问题;若于中门厅处布置一部主楼梯,则为了防火需要(以防形成“袋形走廊”),要在建筑两侧加设防火楼梯与防火出口,造成不经济,且将楼梯置于建筑两头不利于抗震设计。 方案二建筑底层平面非对称布置,可能导致交通组织不明确,但在设置两个入口后问题得到解决,营业大厅不布置在中间,而是放在最右边,有其单独的入口,中间用一道门即可与办公区的门厅隔离,达到设计要求。该方案楼梯布置较为合理,于门厅布置主楼梯一部,通向楼顶,设置防火卷门,即起到消防楼梯的作用,引导人流且同两部电

矩形格构式塔吊基础计算书

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塔机属性

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k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4.8×4.8×(1.6×25+0×19)=921.6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921.6=1105.92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32+3.32)0.5=4.667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G p2)/n=(2898.63+921.6+20)/4=960.058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G p2)/n+(M k+F Vk h)/L =(2898.63+921.6+20)/4+(3646.752+60.637×1.6)/4.667=1762.253kN Q kmin=(F k+G k+G p2)/n-(M k+F Vk h)/L

=(2898.63+921.6+20)/4-(3646.752+60.637×1.6)/4.667=157.862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1.35×G p2)/n+(M+F v h)/L =(3503.356+1105.92+1.35×20)/4+(5583.817+84.892×1.6)/4.667=2384.644kN Q min=(F+G+1.35×G p2)/n-(M+F v h)/L =(3503.356+1105.92+1.35×20)/4-(5583.817+84.892×1.6)/4.667=-66.506kN 四、格构柱计算 整个格构柱截面对X、Y轴惯性矩: I=4[I0+A0(a/2-Z0)2]=4×[1175.08+49.07×(45.00/2-4.55)2]=67942.227cm4 整个构件长细比:λx=λy=H0/(I/(4A0))0.5=1270/(67942.227/(4×49.07))0.5=68.261

塔吊板式基础安全计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二、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承台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 正系数ηb /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 数ηd /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的重度 γ(kN/m3) /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 度γm(kN/m3) / 基础埋置深度d(m) / 2)承台参数: 承台底部长向配筋直径d1 22 承台底部长向配筋间距a1 160 承台底部长向配筋等级HRB335 承台底部短向配筋直径d2 22 承台底部短向配筋间距a2 160 承台底部短向配筋等级HRB335 承台顶部长向配筋直径d3 22 承台顶部长向配筋间距b1 160 承台顶部长向配筋等级HRB335 承台顶部短向配筋直径d4 22 承台顶部短向配筋间距b2 160 承台顶部短向配筋等级HRB335 (图1)塔吊荷载示意图

(图2)塔吊基础布置图 (图3)承台配筋图三、基础验算 1.荷载计算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5.3×5.3×1.25×25=877.812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 G=1.35G k=1.35×877.812=1185.047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1193.9kN·m F vk''=F vk'/1.2=56.8/1.2=47.333k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窗台格构式横梁计算书

窗台格构式加强横梁验算计算书 6.08m高处窗台格构式加强横梁验算计算书 1.基本参数 1.1幕墙所在地区 武汉地区; 1.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 抗震设防 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武汉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由于本工程是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也就是取:αmax=0.063; 2. 荷载计算 2.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 w k=βgzμs1μz w0……8.1.1-2[GB50009-2012] 上式中: w 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10m;(因此处格构式加强横梁安装高度为6.08m,低于10m,按10m考虑。)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1+2×2.5×0.14×(10/10)-0.15=1.7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000×(10/10)0.30=1.000 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3条:计算围护结构及其连接的风荷载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体型系数μs1: 1 封闭矩形平面房屋的墙面及屋面可按表8.3.3-1的规定采用; 2 檐口、雨篷、遮阳板、边棱处的装饰条等突出构件,取-2.0; 3 其它房屋和构筑物可按本规范第8.3.1条规定体型系数的1.25倍取值。 本计算点为墙面位置,按如上说明,查表得: μs1(1)=0.8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4条:计算非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围护构件风荷载时,局部体型系数可按构件的从属面积折减,折减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当从属面积不大于1m2时,折减系数取1.0;

格构柱塔吊计算书

万荣路858号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塔式起重机基础计算书 一、概述 采用一台JL5015塔式起重机和两台QTZ63塔式起重机。采用相同的基础, 4根直径800mm、长28m的钻孔灌注桩,桩中心距为3m。灌注桩上为460mmx460mm钢格构柱,钢格构柱插入钻孔灌注桩内3m,格构柱伸入塔基承台600mm,承台为 4200mmx4200mmx1350mm,砼等级C35。每根钻孔灌注桩内配12根直径18mm的HRB335级钢筋作为主筋,箍筋为加密区υ8@100、非加密区υ8@200。每根格构柱顶采用8根直径25mm的HRB335级钢筋作为锚筋,埋入承台35d(d为主筋直径)。以下以最不利荷载计算。 KN.m)。 表中:Qmax为最大桩顶反力,,均根据后续计算结果摘录。 编制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 工程相关土建设计图纸。 5. 塔式起重机说明书。 计算简图: 二、 桩顶反力计算(45度方向非工作状态时最不利) 一、基本资料: 承台类型: 四桩承台,方桩边长 d = 460mm 桩列间距 S a = 3000mm ,桩行间距 S b = 3000mm ,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 S c = 600mm 承台根部高度 H = 1350mm ,承台端部高度 h = 1350mm 承台相对于外荷载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α = 45°

柱截面高度 h c= 1600mm (X 方向),柱截面宽度 b c= 1600mm (Y 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1500kN 桩中心最小间距为 3m,6.52d (d --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 f c= 16.72N/mm , f t= 1.575N/mm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 300N/mm ,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缘的距离 a s= 110mm 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0.15%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1.35;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1.35 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25kN/m ;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18kN/m , 顶面上覆土厚度 d s= 0m 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 F k' = 0.0kN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 88:97)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二、控制内力: N 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 F 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F k= N k + F k' V xk、V 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剪力值(kN); M xk'、M y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弯矩值(kN2m); M xk、M 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2m); M xk= (M xk' - V yk2H)2Cosα + (M yk' + V xk·H)·Sinα M yk= (M yk' + V yk2H)2Cosα - (M xk' - V yk·H)·Sinα F、M x、M 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2m); F =γz·F k、 M x=γz·M xk、 M y=γz·M yk Nk = 1068.4; M xk'= 0; M yk'= 1526.4; V xk= 24; V yk= 0 F k= 1068.4; M xk= 1102.2; M yk= 1102.2 F = 1442.3; M x= 1488; M y= 1488 三、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 k: a = 2S c + S a= 2*600+3000 = 4200mm; b = 2S c + S b= 2*600+3000 = 4200mm 承台底部底面积 A b= a2b = 4.2*4.2 = 17.64m 承台体积 V c= A b2H = 17.64*1.35 = 23.814m 承台自重标准值 G k" =γc·V c= 25*23.814 = 595.4kN 承台上的土重标准值 G k' =γs·(A b - b c·h c)·d s= 18*(17.64-1.6*1.6)*0 = 0.0kN 承台自重及其上土自重标准值 G k= G k" + G k' = 595.4+0 = 595.4kN 四、承台验算: 1、承台受弯计算: (1)、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 (F k + G k) / n (基础规范 8.5.3-1) Q k= (1068.4+595.4)/4 = 415.9kN ≤ R a= 1500kN

大厦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塔吊基础设计 (3) 1、布置原则 (3) 2、塔吊选型 (4) 3、塔式起重机的设立要求 (4) 4、选用塔吊的主要性能 (5) 5、地基土力学性质 (6) 6、塔吊基础设计 (8) 四、塔吊格构柱做法、步骤 (10) 五、塔吊基础定位、施工及遇结构部分处理 (10) 六、塔吊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安全保证措施 (13) 八、塔吊基础计算书 (13) 1、1#塔吊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13) 2、2#塔吊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26) 九、附图 (68)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公司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察院 监理单位:有限公司 XXXX大厦南侧地块项目位于XXXXXXXXXX。 工程总用地面积6992㎡,总建筑面积20184.4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2880.25㎡,地下室建筑面积7304.20㎡。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标高)2.9m,施工现场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2.500米,则其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0.4米。 工程有2幢高层及若干配套用房组成,其中1#楼12F,建筑高度40m,2#楼12F,建筑高度40m,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防烈度7度,砌体施工控制等级B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均以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1m控制,其中持力层情况为:主楼区域1#楼、2#楼采用桩径600mm,持力层为8层砾砂层,一层地下室区域采用桩径600mm,已有效桩长37米为控制参数。 质量目标:符合现行建设工程验收评定标准,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按规定进行工程质量备案。 工期目标:总工期655日历天,开工日期2018年1月1日,竣工验收完成日期2019年10月17日。 二、编制依据 1、XX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塔吊基础所在部位的地质报告复印附后)。 2、XXXXXXXXX基处理中心设计的基坑围护图纸; 3、XXXXXXXXXX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4、XXXXXXXXXXX限公司提供的QTZ250(TC7035B)型以及QT125(ZJ6019)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6楼矩形板式桩基础1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197-2006 一、塔机属性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6.4×6.4×(1.5×25+0×19)=1536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1536=1843.2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42+42)0.5=5.657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1006.97+1536)/4=635.743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1006.97+1536)/4+(4177+173.5×1.5)/5.657=1420.145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1006.97+1536)/4-(4177+173.5×1.5)/5.657=-148.66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1359.409+1843.2)/4+(5638.95+234.225×1.5)/5.657=1859.596kN Q min=(F+G)/n-(M+F v h)/L =(1359.409+1843.2)/4-(5638.95+234.225×1.5)/5.657=-258.291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改

潼南县实验二小江北分校及第三幼儿园建设工程 目录 一、工程概述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平面布置 (3) 四、塔吊基础型式 (3) 五、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3) 六、4#塔吊矩形格构式桩基础计算书 (4) 七、5#塔吊矩形格构式桩基础计算书 (11) 八、塔吊避雷措施 (13) 九、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3) 十、塔吊基础沉降观测 (13) 十一、多塔作业注意事项 (13) 十二、塔吊安拆方案 (14) 附图 一、工程概述

潼南县实验二小江北分校及第三幼儿园建设工程 杭政储出(2008)26号地块为商品住宅(二期)工程,位于杭州市下城区华丰村,康宁路北侧,华中路东侧。本工程建设单位为杭州万泰房地产开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浙江展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段工程包括5幢16层高层及地下1层车库组成,建筑面积约46550.99m2,地下建筑面积约10000m2。建筑高度48.85m~49.85m。±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15m。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除地下自行车库和地下汽车库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外,其余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屋面和地下室防水等级均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土方开挖时自然地坪标高为:6.25 ,基坑底标高为-5.75,4#塔吊安装高度为:70米,5#塔吊安装高度为:64米。 二、编制依据 1、杭政储出(2008)26号地块为商品住宅(二期)工程施工图纸及基坑围护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5) 6、《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 7、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塔吊生产厂家(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该型塔吊的力学参数。 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10、杭建监(2010)第33号文件 1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12、《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拆卸安全规程》JGJ196-2010 13、浙江省关于塔吊基础的相关规范 三、平面布置: 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情况,在满足周边环境及现场垂直运输要 求的前提下,现确定设置2台虎霸QTZ80塔吊均安装在地下室中,塔吊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以保证最大覆盖面(塔吊在地下室土方开挖前安装完毕)。 具体位置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 塔吊安装幅度:均为55M。 四、塔吊基础形式: 塔吊基础形式钻孔灌注桩加钢构柱,桩基采用4根φ800钻孔灌注桩,桩心距1.6米,桩身砼强度C30,桩顶标高为-6.350m,桩顶处设一块5.0m×5.0m×0.4m小基础(要求锚桩100mm),混凝土采用C35。四肢角钢(Q235,L140×10)格构柱直接埋设在桩内,与桩搭接3米,格构柱与桩钢筋笼共两处电焊焊接,即格构柱和钢筋笼顶处及格构柱底和钢筋笼处。格构柱柱顶设一块40mm 厚钢板,作为格构柱与塔吊基础节的连接板,标高为-2.0m。详见附图。 五、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详见地质报告 六、4#塔吊矩形格构式基础计算书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恒智天成安全计算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恒智天成安全计算格构柱计算计算书 格构柱肢体采用双肢柱,格构柱的计算长度lox= 1.00 m,loy= 1.00 m。 (1)y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按下式验算: 型钢采用双肢 5号槽钢,A=13.86 cm2, i y=1.10 cm; λy=l oy / i y=1.00×102 / 1.10=90.909 ; λy≤[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y= 0.615; σ=50.00×103/(0.615×13.86 ×102)= 58.693 N/mm ; 格构柱y轴稳定性验算σ= 58.693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 (2)x轴的整体稳定验算 x轴为虚轴,对于虚轴,长细比取换算长细比。换算长细比λox按下式计算: 单个槽钢的截面数据:

z o=1.35 cm,I1 = 26 cm4,A o=6.93 cm2; 整个截面对x轴的数据: Ix=2×(26+ 6.93×(1.6/2- 1.35)2)= 56.193 cm4; ix= (56.193 /13.86)1/2= 2.014 cm; λx=l ox / i x=1×102 / 2.014=49.664 ; λox=[49.6642+(27×13.86 / 0.5)]1/2=56.701 ; λo x≤[λ]=150,长细比设置满足要求; 查得φx= 0.824; σ=50×103/(0.824×13.860 ×102)= 43.754 N/mm ; 格构柱x轴稳定性验算σ= 43.754 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15 N/mm,满足要求;恒智天成安全计算软件

筏板基础模板计算书

Appendix 1附件1 Calculation of the Formworks模板计算书 1、Side Formwork Construction侧模施工 1.1、设计说明 Design description: using site processed wood formwork, face plate is plywood of 15mm, secondary keel is timber of 50mm×100mm (the material is northeast larch) with 250mm space in between. Main keel is the timber of 80mm×200mm as modeling with the min. height no less than 150mm. 2 main keel set up with spacing of 700mm, 250mm as bottom and 255mm as upper side of slab. 侧模采用现场加工木模板,面板为15厚胶合板;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材质为东北落叶松),间距250mm;主龙骨使用80mm×200mm木方做造型木(材质为东北落叶松),造型木中心最小高度不小于150mm。主龙骨设置两道,间距700mm,距底部250mm和上侧255mm. 1.2、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Secondary Keel次龙骨验算 1)Load and Combination of Load荷载及荷载组合 a.side pressure on the form for concrete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t0=200/(25+15)=5h (即混凝土的温度按25℃计算) F1=0.22γc t0β1β2V1/2=0.22×25×5×1.2×1.15×21/2 =53.67KN/m2 F2=γc H=25×1.2=30KN/m2(取此值做强度验算) (take this value for 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strength ) b.load of concrete pouring混凝土倾倒荷载:4KN/m2 c.load of concrete vibrating混凝土振捣荷载:4KN/m2 combination of load荷载组合:1.2×30+1.4×(4+4)=47.2KN/m2 line load化为线荷载:q=47.2×0.25=11.8KN/m 2)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Flexural Strength抗弯强度验算 M max =11.8×0.7^2×(1-4×0.252/0.72)/8=0.52KN·m (建筑施工手册表Construction Manual 2-10) W n =1/6bh2 =1/6×50×1002 =250000/3 σm = M/W n =0.52×106 /(250000/3)=6.24N/mm2≤ f m =17 N/mm2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改

目录 一、工程概述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平面布置 (3) 四、塔吊基础型式 (3) 五、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3) 六、4#塔吊矩形格构式桩基础计算书 (4) 七、5#塔吊矩形格构式桩基础计算书 (11) 八、塔吊避雷措施 (13) 九、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3) 十、塔吊基础沉降观测 (13) 十一、多塔作业注意事项 (13) 十二、塔吊安拆方案 (14) 附图

一、工程概述 杭政储出(2008)26号地块为商品住宅(二期)工程,位于杭州市下城区华丰村,康宁路北侧,华中路东侧。本工程建设单位为杭州万泰房地产开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浙江展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段工程包括5幢16层高层及地下1层车库组成,建筑面积约46550.99m 2,地下建筑面积约10000m2。建筑高度48.85m~49.85m。±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15m。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除地下自行车库和地下汽车库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外,其余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屋面和地下室防水等级均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土方开挖时自然地坪标高为:6.25 ,基坑底标高为-5.75,4#塔吊安装高度为:70米,5#塔吊安装高度为:64米。 二、编制依据 1、杭政储出(2008)26号地块为商品住宅(二期)工程施工图纸及基 坑围护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5) 6、《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 7、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塔吊生产厂家(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该型塔吊的力学参数。 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10、杭建监(2010)第33号文件 1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