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提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国家之一,纵观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历代诸子百家,各言其理,各异其旨,自由争鸣,而又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构成了光彩夺目、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这些散见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之中的经验和思想,从广义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揭示和反映了人类一般管理活动中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共同的科学规律,包含着我们历代先哲们的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现代管理思想内容,通过二者的比较与整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着眼于从古代管理的经验、哲理中找出对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所借鉴、有所启发的东西,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经营思路,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一、前言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比较之后,得出中国企业管理未来的发展之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本取向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集中反映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之中,其管理理论以国(组织)及国人(组织中人)为研究对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富强为君主治国之目标,以富足、自由、快乐为国人之生活目标;视“仁”为君、臣个人修养以及为政的指导,视“礼”为君臣为政的行为原则;尊重民众的自由意志,不愚民;反对家天下,倡导有德者居之。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孔子提出了以下原则:重视制度,寓德于政;举直任贤,以正行政;以礼致和,以恕息争端;以惠养民,以义使民;促进经济繁荣,使百姓安居乐业;使用民力合量、合时、合法,以道致富;无为而治,当以上诸原则得到实施时,国将无为而治。总的来看,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本取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仁为本。这个传统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天地之间人为贵”。他认为能做到“博施于民而济众”的人,不仅是“仁人”,而且是“圣人”,以人为本是儒家学说管理思想最鲜明、最重要的特色和标志,孟子“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告诫了数朝数代的管理者要“重民”,民贵君轻,要通过“养民”,“富民”,“惠

民”的方式,达到“得民心”的目的,实现对国家的治理。

2、中庸之道。儒学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更是多数人立身做事的原则。克己(恕)尽己(忠),内仁外礼,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正平和,是人们评价是非的标准。处理问题上人们主张调和与折衷,反对过度偏激。而中庸的要点在于“时中”,无论何时,中的内容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势而有所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既能坚持正义,又能通权达变,追求在一定范围内的整体和谐。

3、无为而治。“无为”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则,“无为”就是尊重世间万物各自发展的规律,“道法自然”,从而达到“无不为”的境地。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要善于抓大事,把具体工作分配给具体人员和机构去做,无须事必躬亲。这样才能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各展其长,各尽所能,管理工作就会井井有条,获得最佳效果。海尔集团在管理过程中就深谙“无为而治”的内涵,强调要为员工创造宽松的空间,管理层特别注意不要求员工完全按照自己的一套工作,给予员工更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才可以真正地做到人性化。

4、以德服人。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特色是注重领导阶层的身教,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榜样效应,强调道德伦理的作用,其逻辑起点是“修己”(自我管理)达到“安人”(理想化的社会管理)的目的。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在《公孙丑上》中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因此,成功的领导者,要自觉地协调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立身正己做起,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达到“以德服人”的目的。(二)西方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当代西方管理思想的科学管理原理、人群关系论等管理理论体现在诸学派的学说之中,经历了科学人、社会人、丛林化等阶段。

1、科学人阶段。科学管理倡导用科学取代经验,强调工人操作以及对生产的管理都应抛弃经验做法,实行科学化。它开辟了管理学的两个研究领域——生产作业与行政管理,并在这两个领域倡导科学精神。

2、社会人阶段。梅奥的人群关系论和巴纳德的组织论从组织内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管理,倡导在实践中抛弃传统的高压式的管理方式,推行旨在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的管理措施,并将组织直接定义为自由人的协作系统,提出组织成员协作愿望是组织存在的第一前提。

3、丛林化阶段。丛林化阶段的理论主要包括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程序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等。行为科学学派以人类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员工参与管理及自治;管理程序学派视管理为相互联系的职能活动,并对这些职能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出每项职能的一般原则和一般程序;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将管理活动决策化;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分别强调了联系的观点、变化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

在丛林化阶段之后,管理学理论仍在迅速向前发展,主要表现人性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又可分为人本管理、自主管理、人文管理和企业学习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在整个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自由和科学始终是其精神实质。

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比较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

管理思想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回顾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任何类型的管理思想,都是一定经济下的产物,为其服务并与之相适应。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因而也就有了管理。到了公元前约l 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已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组织,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源最大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秦朝就形成了与现代中国国土相近的统一国家。在以后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和多次外国入侵,经历了数百次改朝换代,虽然也曾有过短暂的分裂,但历代统治者都能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进行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历代统治者的功过是非应当由历史学家去研究和评述。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原则:筑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和安定社会等方面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也随之产生。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流。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着重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研究。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从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和管子等诸子百家起,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反复论述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