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干切削中的若干问题

金属加工干切削中的若干问题
金属加工干切削中的若干问题

金属加工干切削中的若干问题

简介:仅仅20年前,切削液是便宜的且占多数加工过程的比重少于3%。所以很少有机械加工厂对它们关注很多。在那时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戏剧化的变化:如今的切削液费用估计达每年几十亿美圆且占生产成本高达15%。现在,机加工行业无时不刻都在为他们的切削液担忧。切削液,尤其是那些含油的,已成为巨大的负担。不管某种切削液有多安全和环保,政府法令仍将要求你从倾

仅仅20年前,切削液是便宜的且占多数加工过程的比重少于3%。所以很少有机械加工厂对它们关注很多。在那时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戏剧化的变化:如今的切削液费用估计达每年几十亿美圆且占生产成本高达15%。现在,机加工行业无时不刻都在为他们的切削液担忧。

切削液,尤其是那些含油的,已成为巨大的负担。不管某种切削液有多安全和环保,政府法令仍将要求你从倾倒到池里的那一刻起进行特殊处理。即使你的当地政府允许你从桶中倾倒清洁的不含油的合成液到排水沟,一旦它同在机床里夹杂油和金属碎屑混合物它就变成一种受控的工业废料。不仅美国环境保护局管理这种混合物的处理,而且许多州和地方政府也已把它们作为有害废物进行分类并如果它们含油和某些合金强加严格控制。

因为很多高速加工和切削液喷嘴产生细油雾或工人能呼吸到的气溶胶,政府机构还限制空气里切削油雾的允许量。提高机加工企业计划成本和责任更多,环境保护局已经计划更严格的针对控制这些空气里的微粒的标准。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也正在考虑一个咨询委员会推荐通过一个最大值到0.5mg/m3和作用水平到0.25mg/m3的法令来限制较低的切削液气雾的允许暴露量。

维护、记录存档和遵循现行和计划的规定所产生的成本正迫使切削液的价格迅速上涨。大型工厂支付从几万到几十万的资金来维护切削液和只要有可能就安装和使用合适的附件

和油雾收集器以及切屑、碎屑和用过的切削液的处理来推迟它们的处理。其结果是很多机加工企业正在就通过干切削来避免费用和伴随切削液产生的副作用展开讨论。

虽然大多数工厂可能承认有消灭切削液的愿望,但他们不能确定能做得到。他们相信要获得更高的速度和切削更硬的材料他们必须使用切削液来维持竞争力是必要的。很多从湿式加工转变到干加工的可见成本也是高的。如今都不成为问题。实际上,在很多加工中常规操作应该是干加工。再者,干车硬材料和高速干铣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利可图的。其技巧是正确集成刀具、机床和切削技术。

切削液有损害而没有帮助

更多采用干切削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切削液对于取得较好光洁度和更长刀具寿命是必要的传统认识。虽然现实中对于许多应用仍然是必要的,但是研究表明有了现代切削刀具材料和当今更高的切削速度就不是这样的。先进的硬质合金材质等级,尤其是有涂层保护的,在高速高温下不使用切削液实际上切得更有效率。实际上在断续切削时切削区温度越高,切削液越变得不合适。

这种似乎是跟直觉相反的趋势的原因在于切削区变得非常热,通常超过摄氏1000°,尤其是在高速切削和硬材料切削时。举例来说,假定切削液能克服铣刀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切削液在到达切削区之前早已汽化并对那里几乎没有冷却作用。

结果是有一个在当刀片切入切出时产生先天的温度波动更明显的区别。随着刀具的旋转当刀片切出时冷却,然后在切入时再一次被加热。虽然在干加工时也发生加热和冷却循环,但是当有切削液时温度波动更大。跟着发生的热冲击会在刀片上产生应力并会过早地破裂。

相似的结果也在车削时发生。譬如当在切削速度高于130m/min时切削碳钢,暴露在冷却液里不涂层硬质合金刀片能承受显著的热冲击少于40秒。这种冲击通过轻微增加前刀面磨

损和剧烈的后刀面磨损戏剧性地缩短刀具寿命。因为大多数生产车削少于40秒,对于刀具寿命来说干车通常是更可取的。

另一方面,在钻削时为了提供润滑和把切屑从孔里冲出来切削液通常是必须的。没有切削液,切屑会堵在孔里,而且平均表面粗糙度Ra是湿式加工的两倍。切削液通过润滑边缘碰到孔壁的钻尖也能降低必要的马达扭矩。虽然涂层钻头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倍切削液的润滑效果,但是降低切削力的涂层最可能的趋势是把摩察降到最低。

因为还没有用于预测切削液效果和性能的科学模型,是否采用干切削你必定取决于具体的案例。润滑液通常针对低速加工、难加工材料、难加工和表面光洁度有要求,而一个有高冷却能力的切削液会提高高速加工、易切材料、简单加工、积屑瘤问题和紧尺寸公差加工的表现。然而很多时候切削液提供的额外性能并不值得额外的开销。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切削液简直是不必要的或彻头彻尾有害的因为现代切削刀具适合更高的温度而且压缩空气能从切削区域带走热切屑。

涂层处理热量

涂层是当今使切削液通常不需要的另一个原因。它们通过抑制从切削区到刀片或刀具的热传递来控制温度波动。涂层的作用象热障,因为它有比刀具基体和工件材料低很多的热导性。因此涂层刀片和刀具吸收较少的热量并能承受更高的切削温度,这意味着更在车削和铣削不牺牲刀具寿命的前提下更高速的切削。

厚度范围在2到18μm的涂层在刀具性能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薄涂层比厚涂层在快速冷却和加热过程中引起更低的应力并且不易破裂,对于断续切削这个厚度带宽较薄的一端承受温度波动更佳。厚涂层经受相同的应力,当你加热或冷却太快时容易破裂。因此,用薄涂层刀片干加工通常延伸刀具寿命达40%。

这是为什么圆刀片和铣刀片代表性地用物理气相沉积(PVD)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相对应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相比PVD涂层更薄,粘着力更佳。除了更薄,它们的沉积温度要低很多。所以在车削和铣削刀具发现更多使用锋利切削刃和大的正前角。

虽然氮化钛(TiN)占所有涂层刀具的80%,氮铝化钛(TiAlN)作为针对高速精加工的最佳P VD涂层出现了。象高速车削那样的连续高温切削时它超过TiN性能的3倍。在象干铣和小直径深孔钻削由于切削液很难渗透等高热应力工况下它也胜出很多。

在切削温度下TiAlN比TiN更硬,它是目前最热稳定和抗化学磨损的PVD涂层。其硬度高达3500HV,而且它的工作温度高达华氏1470°。虽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但是科学家猜想这些特性来自一种当某些高温下涂层表面氧化时在切屑-刀具接触面形成的非晶质的氧化铝膜。

应用更薄的多层PVD涂层使其更适合于干加工的研究正在进行。这种沉积工艺建立一种由数百层仅几纳米厚的涂层构成。相反,传统PVD工艺由几层微米级的涂层沉积而成。

尽管对PVD涂层有强烈的兴趣,与之相对应的CVD对于大多数黑色金属工件材料来说一直是受欢迎的。CVD工艺很高的沉积温度有助于粘着并且允许基体生成强化刃口和帮助基体抵抗变形的富钴区。由于它们比PVD涂层更厚,因此需要对切削刃更重的珩磨来防止象墙角厚层涂料的剥落那样的开裂。这个设计也抗磨好且能在进给量超过0.076mm/r到0. 89mm/r下工作。

CVD也是唯一有用的已知的最佳抗热和氧化磨损的氧化铝涂层沉积工艺。氧化铝导热差,因此隔离切屑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迫使热量流入切屑。使得它成为硬质合金里最适合干加工的优异的CVD涂层。在高速下它保护基体,是抗磨料磨损和月牙洼磨损的最佳涂层。先进材料喜欢干加工

虽然涂层材质等级有更好的刀具寿命且在干铣加工时比湿式加工更可靠,但是对于高速加工的要求使切削温度超越硬质合金刀具的经济极限。譬如在14000r/min和线速度400m/ min下干加工灰铸铁,刀具前面的切削区能加热到600到700℃之间。金属切除率同那些用更传统技术铣削铝接近,但是对于传统切削刀具来说加工灰铸铁产生的温度太高。

因此,更高的切削速度将要求有更高红硬性更耐磨的切削刀具材料。金属陶瓷、立方氮化硼(CBN)和两种陶瓷(氧化铝和氮化硅)很适合这种要求。(今天,术语‘陶瓷’包括氧化铝和氮化硅两种,而不是过去仅指的氧化铝。)虽然不是针对黑色金属材料,聚晶金刚石(PCD)也是一种适合干加工刀具材料。然而,在所有材料里权衡更大的红硬性和抗磨料磨损性能的后果是易碎性。

金属陶瓷,一种先进的硬质合金。举例讲,金属陶瓷同传统硬质合金相比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但不如硬质合金耐冲击、中等到重载下的韧性和低进给和高进给时的强度。然而,金属陶瓷在同传统硬质合金一样的轻载下具有大致相等的刃口强度并在更高的切削速度下承受温度和磨损更好,持续时间更长且表面光洁度更佳。对于延展性好的和粘的材料,在抗积屑瘤形成和生成表面良好光洁度方面金属陶瓷也表现更好。

更好的红硬性来自组成刀具材料的钛化物。金属陶瓷,一个陶瓷和金属的首字母缩略字,是一种包含硬的钛基化合物(碳化钛、碳氮化钛和氮化钛)的烧结碳化物,它是以镍或镍钼做粘接剂而不象制造传统硬质合金那样用钴做粘接剂。由于金属粘接剂的温度限制,典型的金属陶瓷材质等级的红硬性不能用于加工硬度超过40HRC的材料。

金属陶瓷也对破坏和进给引起的应力要比涂层和不涂层硬质合金敏感得多。因此,它在需要高精度和良好光洁度并工作在高切削速度、低进给、小切深的加工时表现最佳。理想的加工操作是那些切削时没有严重断续的情况。对于车削碳钢进给的上限通常是0.63mm/r,并且主轴高速且合适进给下的普通铣削也能处理。

如果保持在这些操作限制内,大量生产情况下金属陶瓷能在很长时间里保持锋利的切削刃。虽然金属陶瓷能在传统速度和进给下仅通过提高硬质合金的刀具寿命和光洁度而值得使用,但它能通过在加工合金钢提高20%速度和加工碳钢、不锈钢和球墨铸铁提高50%速度而提高生产率。

陶瓷,是刀具材料的一个分支。陶瓷切削刀具同它们相对应的金属陶瓷相似,对工件材料化学稳定性好,刀具寿命长而且能在高速下切削。纯氧化铝有极高的热阻抗但强度和韧性低,如果工况不佳的话较低的强度和韧性的组合会似得它容易破坏。为了使它对破裂敏感性降低,刀具制造商要么添加少量氧化锆来提高韧性,要么混入20%到40%的碳化钛和氮化钛来提高抗冲击性和热导性。但是,韧性仍然要比硬质合金低很多。

另外一种提高氧化铝韧性的方法是植入碳化硅加强物的晶隙或晶须。虽然这些晶须典型的平均直径只有1μm, 长度是20μm,但它们很牢固并明显地增加韧性和抗热冲击性。晶须最多能占到总量的30%。

和氧化铝相象,氮化硅在比硬质合金能承受的温度更高的条件下维持良好的红硬性,并且它能承受的热冲击和机械冲击更好。同氧化铝相比它的主要缺点是加工钢件时化学稳定性没有氧化铝好。尽管如此,氮化硅能以线速度435m/min干式加工灰铸铁,氮化硅通常被用于加工这样的工件。

虽然使用陶瓷刀具金属切除率能很高,但应用必须是正确的。举例讲,陶瓷刀具加工铝并不好,但加工灰铸铁、球墨铸铁、淬硬钢和某些未淬硬钢以及耐热合金等效果很好。但是即使是在这些材料里,用得是否成功取决于刃口修磨、刀具对工件的表现、机床和夹具的稳定性、使用正确的操作和优化的加工参数。

CBN,硬度排在金刚石之后。CBN是一种仅次于金刚石的极硬的刀具材料,通常材料硬度大于48HRC时工作最好(加工软材料时CBN磨损很快)。温度高到2000℃是还有极佳的

红硬性。虽然和硬质合金相比更脆且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低于陶瓷,但它有比陶瓷刀具更高的冲击强度和抗破裂性而且对于刚性较低的机床也能切削硬金属。更进一步,恰当的定制C BN刀具能承受大功率粗加工的切削载荷、断续切削的击打和精细加工所需的热和磨损性能。

对于指定工序恰当的定制包括机床和夹具的刚性、刃口修磨大到足以防止显微剥落,而

且刀具的基体是一种CBN含量高的材质等级。CBN含量高的材质等级对这些指定工序是必须的,因为它们具有刃口重载条件下高速加工要求的高导热性和韧性以及用于严重断续切削。这些性能使得这种材质等级的刀具材料被用作粗加工淬硬钢和珠光体灰铸铁。

CBN含量低的材质等级和CBN含量高的相比更脆,但它们用于淬硬黑色金属加工更好。它们的更低的热导性和相对更高的承受高速切削和负前角所产生热量的抗压强度。切削区更高的温度软化工件材料和帮助断屑,而负前角强化刀具,使切削刃稳定,提高刀具寿命,并允许比0.25mm小的切深。

因为CBN刀具能获得优于0.4μm的表面光洁度并保持同轴度±0.012mm,干车淬硬工件通常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肮脏的强化冷却的磨削加工方案。虽然CBN是一种硬车和高速铣特别喜欢的刀具材料,但陶瓷和CBN的应用范围有惊人的重叠,故而很必要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决定谁能得到最优结果。

PCD加工有色金属表现突出。作为目前最硬的切削刀具材料,合成聚晶金刚石承受磨料

磨损最佳。其硬度和耐磨性来自晶体各向异性和金刚石颗粒之间牢固结合阻止破裂扩展。把PCD刀头焊到硬质合金刀片上增加强度和抗冲击性并能延长刀具寿命高达100倍。

然而,其它特性阻止它使用在多数加工操作上。其一是PCD和黑色金属里的铁有亲合性,由此而来的化学反应使得这种刀具材料限制在有色金属应用上。另外一个受限制的特性是它无法承受超过600摄氏度的切削区温度。结果是PCD不能切韧的抗拉强度高的工件材料。

尽管这样,PCD加工有色金属时表现很好,最突出的是在加工耐磨高硅铝合金时。锋利的切削刃和大正前角对高效地剪切这种材料和切削力最小化以及抑制积屑瘤来说是关键的。在加工耐磨有色金属材料所表现出化学稳定性高和耐磨性好,它能保持利于剪切所必须的锋利切削刃。

强化切削刃,减轻载荷

尽管自从推出后它们的物理性能提高以及应用领域的发展,由金属陶瓷、陶瓷、CBN、P CD做成的刀具仍然比硬质合金更脆并且不能承受同样大的应力。因此,由它们做成的刀具需设计成能增强支撑和释放应力。

一个设计这种刀具的重要部分是切削刃的磨削,它使得切削力偏离刀片刃口改变方向到它

的基体。三个这样的刃口修磨是恰当的:负倒棱、珩磨、珩磨的负倒棱。负倒棱象切削刃的一个倒角状的平面,它取代薄弱锋利的刀尖。这里刀具设计人员的目标是发现使保证切削刃足够的强度和寿命的最小带宽和角度,因为宽度和角度增大后刀片得到强化但也增加了切削力。

珩磨用于钝化锋利的切削刃。虽然它们不提供象负倒棱相同的抗微崩保护作用,但珩磨

对由先进材料制作的小切深小进给以保持最小切削力的精加工刀片很有效。珩磨也能强化前、后刀面相交处负倒棱的作用。当用陶瓷粗车钢件发生微崩时,珩磨能释放该处的应力、强化刀片而不要加宽负倒棱。

除了指定针对某个加工的最佳刃口修磨,刀具设计人员也必须优化切削角度并能排屑。

通过加大后角降低切削力让刀具上的应力减少并降低切削区的温度。正前角的数值尽可能大,靠更好的剪切作用也减少切削力并加宽卷屑槽空间靠加大排除路径帮助切屑排出,特别是在钻削和螺纹加工时。

保持低的切向切削力的另一种方法是高速切削。在很高主轴转速下的高进给率降低而不是增加对工件的冲击多达75%到90%,这取决于刀具和加工参数。更进一步,干加工改善切削过程的热稳定性;铣刀比五年前至少有更准确的大小;而且现代铣削和车削机床变得刚性越好足以消除过度的振动。所有这些发展都支持使用脆但更硬更耐磨的刀具材料。

使用一种能承受高温的刀具的好处之一是切屑形成十分有效。举例来讲,加工铸铁时热量增加切削区材料的塑性并降低它的屈服强度。其结果是金属切除率比传统粗加工增加3倍。因为进给率高,刀具剪切切屑快以致大部分热留在切屑里而没有时间流向工件并引起扭曲。尽管切削温度很高,但工件的热稳定性更好而且要比在传统金属切除率条件下更精确。低冲击的精加工也使工件、夹具和机床以及在高线速度下以每转更低的进给使用安装小刀片低密度材料的刀盘的静态变形达到最小。因为支撑工件只需很低的夹紧力,所以夹具能做得简单,不需要一个加强筋、工件支撑和夹紧元件的复杂系统。结果是机床对箱体零件的各个面进刀更多。

是不是机床喜欢干加工

指定和装备合适的机床也是这个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速度通常很快、材料通常很硬、切削温度很高,所以机床一定要刚性好功率大。因此,对加工中心讲使用者应该努力缩短刀具悬伸并除了看速度和功率显示外还要判断主轴内在刚性。

在车床上切削接近成型的和淬硬的零件,解决了切削力问题刀塔能靠机床刚性实现很长的切削行程。一台设计良好的机床将解决那些沿着短的直接通路的力并且包含尽可能少的移动和支撑刀具的机床零件。在权衡精度和柔性后,你也许认为直接装在横刀架的刀具组能消除回转分度机构。这种设计使刀具悬伸短,平衡作用到导轨上的切削力并使支撑面最小化。对精度来说热稳定性也是关键的。所以一些机床制造商用软件补偿热膨胀的办法改进他们的加工中心的机械部分性能。然而,控制温度变化将开始有效地外排热切屑来消除工作系统

内部的重要热源。好的机床设计将没有积聚切屑的腔和托盘而是有不靠切削液帮助就能排出干切屑螺旋推运器和切屑运送装置。如果流体的协助是必需的话,考虑使用空气替代流体。为了保护滚珠丝杠、导轨和操作工吸入空气里的灰尘,伸缩盖、罩、密封和吸尘器也是需要的。从湿式加工转变到干切削的机床设计是可行的,买一台干加工的机床总体来讲费用较低、问题更少。它的吸尘器和压缩空气输送系统也比相对应湿式加工需要的油雾收集器和冷却泵便宜。运行成本也由于干加工消除冷却液管理和处理费用而垂直下降。更进一步,干加工使你从现在和将来的切削液使用责任规章制度解放出来。

切削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66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切削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正式版)

切削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机械加工是对结构复杂的零件进行再加工,加工 工艺复杂,设计到模具、光学元件、集成电路、计算 机技术等多个领域。金属切削加工是机械加工必不可 少的手段,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切削刀具及 切削用量是提高机械加工工件质量的保障,研究数控 切削加工技术特点,对于提高加工工件精度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在整 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金属切削加工是 机械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数控技术及刀

具技术共同发展的同时,切削刀具及切削速度都得到了高速发展,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进步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进步到1~1.5μm,(高速加工中心)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端进入纳米级(0.01μm)。刀具材料和涂层技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特别是高速加工中心的开发应用与超高速切削紧密相关,高速切削还适用于硬切削、干切削和重切削,是提高切削效率的有效手段。 国内外切削技术现状分析 为满足现代机械加工对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切削刀具表面涂层可有效提高切削刀具使用寿命,使刀具获得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机械加工效率。

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慧聪网 1.引言 随着“21世纪绿色制造工程”的提出和实施,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技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迄今,大多数金属切削加工仍是以使用切削液的湿式加工方式来进行。 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排屑、清洗、防锈等功能,并对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保证加工表面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切削过程中使用切削液,一方面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据德国公司的统计资料,切削液使用费用占总制造成本的16%,而切削刀具费用仅占总制造成本的3%~4%)。另一方面,切削液会对环境产生较严重的污染,甚至会危害工人健康。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境保护立法的日益严格,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制造”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制造业模式。为使金属切削加工尽可能达到绿色制造的要求,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和能源的高速干式切削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是指在高速机械加工中,为保护环境、降低成本而有意识地减少或完全停止使用切削液。高速切削加工具有以下优越性: (1)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切除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乘积,v×f×ap)增加,切削加工时间减少,从而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2)在高速切削加工范围内,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减小,根据切削速度的提高幅度,切削力平均可减少30%以上,有利于对刚性较差的零件和薄壁零件的切削加工。 (3)高速切削加工时,切屑以很高的速度排出,可带走大量切削热。切削速度愈高,带走的热量愈多(约90%以上),传给工件的热量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减小加工零件的内应力和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 (4)从动力学的角度,在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切削力正是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的主要激励源。转速的提高使切削系统的工作频率远离机床的低阶固有频率,而工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对低阶固有频率最敏感,因此高速切削加工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5)高速切削可加工硬度45~65HRC的淬硬钢铁件,如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淬硬后的模具,可减少甚至取代放电加工和磨削加工,满足加工质量的要求。 2.实现高速干式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 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中,由于切削过程缺少切削液的润滑、冷却、排屑等作用,相应地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缺少切削液的润滑作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中的切削力会大大增加,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振动会加剧,从而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变差,刀具磨损加快,刀具使用寿命缩短。 (2)由于缺少切削液的冷却作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会在加工瞬间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主要集中在切屑中,会影响切屑的成型,过热的高温环境会导致形成带状和缠结状切屑并缠绕在刀具上,影响后续切削,加剧刀具磨损。如不及时将热量从机床的主体结构中排出,同样会使机床产生严重的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和降低工件表面质量。 (3)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某些材料(如石墨电极等)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如不能及时清除,会严重损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细微颗粒也会侵入丝杠、轴承等机床关键部件,加大机床的磨损,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4)由于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与高速湿式切削加工的切削过程有所不同,为使机床能够稳定地完成切削过程,需要对原来高速湿式切削加工选用的切削参数作相应修改和调整,才能应用于高速干式切削加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高速干式切削加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与高速湿式切削加工相当(甚至更高)的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就必须对包括机床、刀具、工件以及切削参数在内的整个工艺系统进行全面的考虑权衡,并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以弥补高速干式切削加工的不足。

干切削加工

干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孙宇机092 0910012052 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生产持续发展及高质量生产的需要,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产品的运行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及能源,原材料和其它资源的不合理消耗等方面,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广应用清洁制造工艺技术,为此我们必须仔细分析生产过程的每一要素,改进传统工艺或开发新型替代工艺。对切削过程的研究表明;切削液传统的冷却,润滑,排屑等作用在加工过程中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因此,人们试图不用或少用切削液来改变这种状况,以适应清洁生产工艺及减小生产成本的要求。干切削加工技术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它能较好地解决生存环境,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并促进加工技术的持续发展。 1.干切削技术的内涵 干切削加工已不是新名词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干切削加工是金切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关键技术" 所谓干切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切削,而是相对于传统的切削加工中用大量冷却润滑液的所谓湿式加工而言的" 干切削过 程中取消了传统的冷却润滑液,而改用油雾冷却润滑。消耗的润滑剂很少" 因此,干切削也叫少量润滑剂加工法,即MMS加工。例如德国公司加工铝制变速箱壳体时,每个箱体用300L空气与1g油混合成油雾通过工作主轴供给刀具切削刃,达到冷却润滑的目的。应用MMS加工法时要用专门的油雾发生器"。 2.干切削的特点 a.由于不使用切削液,完全消除了切削液导致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与湿切削相比,干切削具有以下优点: (1)形成的切屑干净、清洁、无污染,易于回收和处理; (2)省去了与切削液有关的传输、过滤、回收等装置及费用,简化了生产系统,节约了生产成本。 (3)节省了与切削液及切屑处理有关的费用; (4)不产生环境污染及与切削液有关的安全与质量事故。 由于具有这些优点,干切削已成为目前清洁制造工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车、铣、钻、铰、镗削加工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且切屑清洁、无污染、易于回收处理;节省了与切削液有关的供应、回收、处理的一切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不污染环境。 b.干切削工艺的不足之处 和相同条件下的湿切削加工相比,干切削也有不足的地方: (1)直接的加工能耗(加工变形能和摩擦能耗)增大。切削温度增高; (2)刀具、切削接触区的摩擦状态及磨损机理发生改变,刀具磨损加快; (3)切屑因较高的热塑性而难以折断和控制,切屑的收集和排除较为困难; (4)加工表面质量易于恶化。 而且若在切削加工中不使用切削液,会使切削环境恶化,在切削加工区,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加剧,切削力增大,切削热增加,切削温度升高。

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参考文本

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高速切削加工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制造技术,被广泛的 应用在机械制造领域。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不仅提高了加工 的效率,还提高了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通过深入分析机 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不断提高高速切削加工技 术,从而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高速 切削加工技术概述和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阐述 了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 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模具 的精度,确保机械加工的正常使用和高速运转,并且有效 地简化机械制造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满足 机械加工的需要。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推动了机械

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 一、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概述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领域最重要的一项技术,集低耗、优质、高效为一体,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解决了机械制造领域的中一系列问题,和传统的切削加工技术相比,给进速度、切削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高速切削加工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主要由高速切削软件系统、高速切削刀具、高效的刀具夹持系统等构成。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工件变形小、切削力低、切削周期短、去除材料率高,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依据产品所需的几何形状和工件材料,在机械制造中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也有很多的缺点,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刀具,由于速度过快,刀具的磨损严重,经常需要高质量的机床,最重要的是高速切削加工技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在现代机械切削加工技术中,高速切削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其技术已开始被使用,随之而来的,首先是高速机床,那么,高速切削与传统切削技术究竟有什么不同? 其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实现它有哪些益处? 其适用性怎么样呢? 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尽可能结合目前在世界上居领先水平的瑞士MIKRON公司的机床的结构、特点来分析,用它同目前国内仍在普遍应用的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切削理论相比较,促进高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普及。 缩短加工时的切削与非切削时间,对于复杂形状和难加工材料及高硬度材料减少加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是我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性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有人认为,一提高速加工,就是主轴转速要几万转;只要主轴转速一达到几万转,就可以实现高速切削,这其实是不全面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床已经具备了下面的条件,也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会使得高速切削成为可能。 1.机电一体化的主轴,即所谓电主轴。现代化的主轴是电机与主轴有机地结合成一体,采用电子传感器来控制温度,自有的水冷或油冷循环系统,使得主轴在高速下成为“恒温”;又由于使用油雾润滑、混合陶瓷轴承等新技术,使得主轴可以免维护、长寿命、高精度。由于采用了机电一体化的主轴,减去了皮带轮、齿轮箱等中间环节,其主轴转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0~42000r/min,甚至更高。不仅如此,由于结构简化,造价下降,精度和可*性提高,甚至机床的成本也下降了。噪声、振动源消除,主轴自身的热源也消除了。MIKRON公司便采用了本集团“STEP-TEC”公司生产的电主轴,这种电主轴采用了其特别的、最先进的矢量式闭环控制、高动平衡的主轴结构、油雾润滑的混合陶瓷轴承,可以随室温调整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主轴在全部工作时间内温度衡定。 何为矢量式闭环控制呢?其实就是借助数/模转换,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量值变换为直流电模型,这样,既可实现用无电刷的交流电机来实现直流电机的优点,即在低转速时,保持全额扭矩,功率全额输出,主轴电机快速起动和制动。以UCP710机床切削45#钢为例,用STEP-TEC 的主轴铣削,铣刀直径?63mm, 主轴转速为1770r/min,金切量为540cm3/min;在无底孔钻孔时,钻头直径?50mm, 转速1350r/min,可一次钻出,而无需常用的先打中心孔,而后钻孔再扩孔的方法。 2.机床普遍采用了线性的滚动导轨,代替过去的滑动导轨,其移动速度、摩擦阻力、动态响应,甚至阻尼效果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用手一推就可以将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重工作台推动。其特有的双V型结构,大大提高了机床的抗扭能力;同时,由于磨损近乎为零,导轨的精度寿命较之过去提高几倍。又因为配合使用了数字伺服驱动电机,其进给和快速移动速度已经从过去最高的6m/min,提高到了现在的20~60m/min,MIKRON公司的最新型机床使用线性电机,进给和快移速度可达80m/min。 3.目前最先进的数控系统已经可以同时控制8根以上的轴,实现五轴五联动,甚至六轴五联动,多个CPU,数据块的处理时间不超过0.4ms;同时,均配置功能强大的后置处理软件,运算速度快,仿真能力强且具备程序运行中的“前视”功能,随时干预,随时修改。外接插口,数据传输速度快,甚至可以与以太网直联;加上全闭环的测量系统,配合使用数字伺服驱动技术,机床的线性移动可以实现1~2g的加速和减速运动。 4.机床床身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机床均采用落地式床身,整体铸铁结构,龙门式框架的主轴立柱,尽可能由主轴部件来实现二轴甚至三轴的线性移动,考虑到刀具重量的变化极小,这样,在工件乃至工作台不进行快速线性移动的情况下,机床快速线性移动的部件的重量近乎常量,因此,更容易实现快速加速和减速情况下的运动惯量及实现动态平衡,减少由于动态冲击所带来的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

浅析数控高速切削加工 【摘要】数控高速切削加工以高效率和高精度为基本特征,它在切削机理上是对传统切削的重大突破,是近20多年来迅速崛起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内涵、优势、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向,提出了在实现高速切削加工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速;加工机理;优势;推广价值 1.前言 高速切削加工是集高效、优质、低耗于一身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能够得到解决。“高速切削”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 carl.j.salomon提出,于1931年4月提出了著名的切削速度与切削温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常规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到达某一速度极限后,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反而降低。随后,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高速切削的设想与理论探索阶段(193l—l971年),高速切削的应用探索阶段(1972-1978年),高速切削实用阶段(1979--1984年),高速切削推广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对高速切削加工的界定有以下几种划分思路:一是以主轴转速作为界定高速切削加工的尺度,认为主轴转速在10000-20000r/min 以上即为高速切削加工;二是以主轴直径d和主轴转速n的乘积dn 来界定,当dn值达到(5~2000)×105mm.r/min,则认为是高速

切削加工,新近开发的加工中心主轴dn值大都已超过100万;三是以切削速度高低来区分,认为切削速度跨越常规切削速度5至10倍即为高速切削加工。 2.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优势 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单位时间毛坯材料的去除率增加,加工效率提高,从而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高速切削加工的“量小速快”使切削力减少,切屑的高速排除,减少了工件的切削力和热应力变形,十分有利于刚性差和薄壁零件的加工。高速切削加工中,主轴转速的提高使切削系统的工作频率远离了机床的低阶固有频率,提高了切削系统的刚性,进而使产品表面质量获得提高。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和常规切削相比的主要优势可归纳为:第一,生产效率可提高3~10倍。第二,切削力可降低30%以上。第三,切削热95%被切屑及时带走,特别适合加工容易热变形的零件。第四,机床的激振频率远离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工作平稳,适合加工精密零件。第五,经济效益明显。 3.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 数控高速切削工艺的应用,能使制造成本降低20%左右,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某锻造厂加工曲轴和连杆锻模为例,传统的加工工序为:外形粗加工→仿形铣粗加工型槽→热处理→外形精加工→数控电火花粗、精加工型槽→钳工打磨抛光型槽→表面强化处理。而采用高速切削加工后的工序为:外形粗加工→热处理→外形精加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21世纪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可以解决在汽车模具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大部分的模具公司都得到了广泛应用,85%左右的模具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序已被高速加工所替代。高速加工技术集高效、优质、低耗于一身,已成为国际模具制造工艺中的主流。 我国有关汽车模具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我国众多模具企业相继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购买了大量高速加工设备及切削刀具,并在实践中摸索汽车模具高速切削加工的工艺技术,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一方面,引进设备不等于引进技术。高速切削尤其是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高速切削方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怎样使引进的设备尽快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应用,摸索、积累了一定的高速切削加工实例、工艺参数和工作经验,怎样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保存供其他技术人员借鉴、避免多走弯路也是一项难题。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国内外汽车模具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高速切削加工的机理和相关理论至今仍不完善,针对汽车模具的高速切削数据库尚未建立。国内外企业选择高速切削刀具参数和高速切削加工参数的方式仍以传统的“试

切”法和“经验”法为主,在加工某一新型材料时,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刀具进行重复切削试验,研究分析刀具的磨损、破损方式及其原因,从中找出一组最佳的刀具材料和加工参数,如此反覆多次,盲目性大,并且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而针对特种材料如合金铸铁、高强度合金钢、超级合金(如钛合金)等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如何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如何设计合理的切削参数,目前仍在研究和发展中。 通过国内外汽车模具制造行业的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实践应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高速切削加工提高了加工速度 高速切削加工以高于常规切削10倍左右的切削速度对汽车模具进行高速切削加工。由于高速机床主轴激振频率远远超过“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汽车模具加工过程平稳且无冲击。 2、高速切削加工生产效率高 用高速加工中心或高速铣床加工模具,可以在工件一次装夹中完成型面的粗、精加工和汽车模具其他部位的机械加工,即所谓“一次过”技术(One Pass Machining)。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模具的开发速度。 3、高速切削加工可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 由于采取了极小的步距和切深,高速切削加工可获得很高的表面质量,甚至可以省去钳工修光的工序。 4、简化加工工序

外文翻译---高速切削加工的发展及需求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学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姓名: 学号: 外文出处:High-speed machining and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 高速切削加工的发展及需求 高速切削加工是当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高效率、高精度及高表面质量等特征。本文介绍此技术的定义、发展现状、适用领域以及中国的需求情况。 高速切削加工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高新技术,它以高效率、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为基本特征,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和仪器仪表等行业中获得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经济效益,是当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切削是实现高效率制造的核心技术,工序的集约化和设备的通用化使之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可以说,高速切削加工是一种不增加设备数量而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所必不可少的技术。高速切削加工的优点主要在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加工精度及降低切削阻力。 有关高速切削加工的含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通常有如下几种观点:切削速度很高,通常认为其速度超过普通切削的5-10倍;机床主轴转速很高,一般将主轴转速在10000-20000r/min以上定为高速切削;进给速度很高,通常达15-50m/min,最高可达90m/min;对于不同的切削材料和所釆用的刀具材料,高速切削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切削过程中,刀刃的通过频率(Tooth Passing Frequency)接近于“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主导自然频率(Dominant Natural Frequency)时,可认为是高速切削。可见高速切削加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1992年,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的H. Schulz教授在CIRP上提出了高速切削加工的概念及其涵盖的范围,如图1所示。认为对于不同的切削对象,图中所示的过渡区(Transition)即为通常所谓的高速切削範围,这也是当时金属切削工艺相关的技术人员所期待或者可望实现的切削速度。 高速切削加工对机床、刀具和切削工艺等方面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阐述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现阶段,为了实现高速切削加工,一般釆用高柔性的高速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也有釆用专用的高速铣、钻床。这些设备的共同之处是:必须同时具有高速主轴系

高速干切削

题目:高速干切削技术在绿色化工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年级 教务处制 2013年 11 月

摘要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切削液来进行冷却润滑,此过程不仅提高了加工成本并且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切削加工的绿色化是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方向。高速干切削技术是在高速加工和干切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绿色制造在金属切削领域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切削加工, 绿色制造, 高速干切削 Abstract It is inevitable to use a great amount of cutting fluid for cooling and lubricating in the cutting process, this process not onl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cost but also brings man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Therefore,the greenization of the machining is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high-speed dry cutting is a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high-speed milling and dry cutting technology, it i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manufacturing in the field of metal cutting . Key words:cutting process, green manufacturing, high-speed dry cutting

国内外先进切削加工理论

国内外先进切削加工理论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取技术优势,各国纷纷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一方面发展了以数控机床为基础的自动化加工技术,另一方面发展了各种新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比较典型的有(超)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超)精密切削技术等。微机械(或微型装置)是另一个新型研究领域,其加工技术的开发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应用前景。虚拟切削加工技术是在计算机上借助虚拟现实、立体建模和仿真技术,检验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可加工性,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与仿真,预测产品的加工质量、制造周期、使用性能等,以便及时修改设计,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获得最佳产品质量、最低生产成本和最短开发周期。本文主要综述(超)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超)精密切削、虚拟切削加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关键技术。 2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提高切削速度一直是切削加工领域十分关注并为之不懈努力的重要目标。虽然目前国内外专家尚未对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的界定达成共识,但通常认为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比常规切削速度高5~10倍以上。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在机床结构及材料、机床设计制造技术、高速主轴系统、快速进给系统、高性能CNC 控制系统、高性能刀夹系统、高性能刀具材料及刀具设计制造技术、高效高精度测量测试技术、高速切削机理、高速切削工艺等诸多相关硬件与软件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高速切削加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体系(见图1)是机床、刀具、工件、加工工艺、切削过程监控、切削机理等诸多方面的有机集成。 高速切削加工具有以下特点:①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下降;②切削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切屑带走;③加工表面质量提高;④在高速切削范围内机床的激振频率远离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以上特点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改善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利于减少模具加工中的手工抛光;有利于减小工件变形;有利于使用小直径刀具;有利于加工薄壁零件和脆性材料;有利于加工较大零部件;可替代其它加工工艺(如磨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具寿命会下降。 目前,航空制造业(尤其是大型整体铝合金薄壁飞机结构件的加工)、模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均已积极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加工情况合理选用高速机床和加工工艺,不同的生产领域和加工对象对高速机床的性能要求和适用的工艺方法是有区别的。适于高速切削加工的

干切削

前言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液用量越来越大,其流量有时高达80~100L/min。但大量切削液的使用造成了非常突出的负面影响:(1)零件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在零件加工的总成本中,切削液费用约占16% ,而刀具的费用只占总成本的4%。(2)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如把未经处理的切削液排入江河湖海,就会污染土地、水源和空气,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3)直接危害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水基切削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在切削(磨削)过程中,切削液受热挥发形成烟雾,在车间常常弥漫着难闻的异味,会引起操作工人肺部和呼吸道的诸多疾病,人手和切削液直接接触,还会诱发多种皮肤病,直接影响工人健康。 上述负面影响,已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这就使人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机械加工中能不能不用或少用切削液呢?干切削(Dry Cutting)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历 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从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 干切削技术起源于欧洲,目前在西欧各国也最为盛行。据统计现在已有8%左右的德国企业采用了干切削技术。到2003年,德国制造业将有20%以上采用干切削技术。在干切削研究和应用方面,目前德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日本已开发成功不使用切削液的干式加工中心。装有液氮冷却的干切削系统,从空气中提取高纯度氮气,常温下以5~6个大气压的压力将液氮送往切削区,可顺利实现干切削。 我国成都工具研究所、山东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对超硬刀具材料及刀具涂层技术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陶瓷刀具在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这些都为干切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北京机床研究所最近开发成功了能实现高速干切削的KT系列加工中心。 2 切削液的功能和实现干切削的主要难点 干切削并不是简单地停止使用切削液就能实现的。必须分析在停用切削液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些不利影响?为此,首先应对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和功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精密加工高速切削加工刀具

学号:1145522222 整理人:建国 专业:机制 高速切削加工刀具材料术 摘要:论述了高速切削的概念和优越性,介绍了高速切削加工所使用的先进刀具材料和刀具如:瓷刀具、金刚石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涂层刀具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探讨了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速切削刀具材料性能特点瓷CBN 金刚石

高速切削(High Speed Machining简称HSM)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切削物理学家Carl.J.Salomon博士1929年进行的超高速切削模拟试验,并于1931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超高速切削理论,提出了高速切削的设想。Salomon指出:在常规的切削围,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提高(图l中的区域A)。但是,当切削速度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切削速度再增大,切削温度反而下降,并指出峙之值与工件材料的种类有关,对于每一种工件材料,存在一个速度围由于切削温度太高,高于刀具材料所允许的最高温度,任何刀具都无法承受,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这个围被称之为“死谷”。但是当切削速度进一步提高,超过这个速度围后,切削温度反而降低,同时切削力也会大幅度降低(如区域C)。他认为对于一些工件材料应该有一个临界的切削速度,在该切削速度下切削温度最高。在高速切削区进行切削,有可能用现有的刀具进行,从而成倍地提高机床的生产率。几乎每一种金属材料都有临界切削速度,只是不同材料的速度值不同而已。

高速切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工件有不同的高速切削围,所以很难就高速切削的速度围给出确切的定义。高速切削加工不能简单地用某一具体的切削速度值来定义。切削条件不同,高速切削速度围亦不同。1992年在CIRP会议上发表了不同材料大致可行的和发展的切削速度围。可以说,目前各国的切削速度仅在高速阶段, 尚未达到CIRP(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所界定的超高速切削阶段。 1 高速切削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相比,高速切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切削力低。由于切削速度高,导致剪切变形区狭窄、剪切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和切屑流出速度快,从而使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降低。尤其是法向切削力,比常规切削低30%--一90%。刀具耐用度可提高70%,特别适合细长类、薄壁类以及刚性差的工件加工。 第二热变形小。在高速切削时,90%~95%以上的切削热来不及传给工件就被高速流出的切屑带走,工件累积热量极少,工件基本上保持冷态,因而不会

现代切削加工技术及刀具作业

《现代切削加工技术及刀具》作业一姓名班级学号 第1章切削加工理论及其应用 一、试根据切屑变形模型分析三个变形区的特征及各自可能产生的现象。 二、根据Lee and Shaffer公式,变形系数与剪切角、刀具前角的关系,试分析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三、试论述切屑弯曲和折断的机理,并分析控制切屑的措施。

四、试分析在常规切削速度条件下加工塑形金属时,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耐用度的影响规律,这些规律对于生产实际有何指导意义? 五、综合应用题 用车刀车削一长度为300mm ,直径为30mm 的轴类零件,零件毛坯的直径 为φ41mm ,要求加工到05 .005.035+-φ,分为粗、精两次加工。已知: 工件材料: 45钢调质(GPa 637.0=b σ) 刀具材料: (a) YT30;(b) 陶瓷;(c) YT5;(d) PCD 刀具角度: ①主偏角:(a ) 30r =κ;(b ) 90r =κ。②前角:(a ) 10o =γ;(b ) 20o =γ。③刃倾角:(a ) 0s =λ;(b ) 5s =λ 切削用量: (a) 4.2=p a mm ,5.0=f mm/r ,60=v m/min ;(b) 6.0=p a mm , 1.0=f mm/r ,100=v m/min 回答以下问题: 1. 选择粗车和精车时刀具材料; 2. 选择粗车和精车时切削用量;

3. 选择粗车和精车的合理刀具角度并说明理由; 4. 查表计算粗加工时的切削力 F。 c

《现代切削加工技术及刀具》作业二姓名班级学号 第2章切削刀具及其应用 一、相比整体式车刀,机夹可转位车刀有何特点?机夹可转位车刀刀片的夹紧有何要求?怎样选择刀片? 二、固定镗刀与浮动镗刀各有何特点? 三、深孔加工应该解决那些问题?目前有哪些典型的深孔加工系统?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作业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许磊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13机制(1)班 1306011031) 摘要:高速切削加工作为模具制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是质的飞越,具有高生产效率、小切削力、高加工精度、低能耗等特点。可以解决在模具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速加工工艺、高速加工应用、高速加工趋势。 引言:对于某种机械零件而言,高速加工就是以较快的生产节拍进行加工。一个生产节拍:零件送进 →定位夹紧→刀具快进→刀具工进(在线检测)→刀具快退→工具松开、卸下→质量检测等7个基本生产环节。而高速切削是指刀具切削刃相对与零件表面的切削运动(或移动)速度超过普通切削5~10 倍,主要体现在刀具快进、工进及快退三个环节上,是高速加工系统技术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整条自动生产线而言,高速加工的表征是以简捷工艺流程,以较短、较快的生产节拍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这就要求突破机械加工传统观念,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改革原有加工工艺(方式),尽可能地缩短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高速加工也意味着企业要以较短的生产周期,完成研发产品的各类信息采集与处理、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及反馈相关信息。 一、高速切削工艺 加工工艺是成功进行高速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选择不当,会使刀具磨损加剧,完全达不到高速加工的目的。高速切削工艺技术包括切削参数、切削路径、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等。 1.切削参数的选择 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必须对切削参数进行选择,其中包括刀具接近工件的方向、接近角度、移动的方向和切削过程(顺铣还是逆铣)等. 2.切削路径的选择 切削路径的选择与优化在高速切削加工中,除了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外,还要采取不同的切削路径才能得到较好的切削效果。切削路径优化的目的是提高刀具耐用度,提高切削效率,获得最小的加工变形,提高机床走刀利用率,充分发挥高速加工的优势。主要包括: 1)走刀方向的优化在走刀方向的选择上,以曲面平坦性为评价准则,确定不同的走刀方向选取方案;对 于曲率变化大的曲面以最大曲率半径方向为最优进给方向,对曲率变化小的曲面,以单条刀轨平均长度最长为原则选择走刀方向。 2)刀位轨迹生成按照刀位路径尽可能简化,尽量走直线,路径尽量光滑的要求选择加工策略,选择合适 的插补方法,保证加工面残留高度的要求,采用过渡圆弧的方法处理加工干涉区,这样在加工时就不需要减速,提高加工效率。 3)柔性加减速和断刀的几率。选取合适的加减速方式,减少启动冲击,保持机床的精度,减少刀具颤振。 3.刀具材料的选择 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切削刀具材料与加工对象的力学性能匹配,主要指刀具与工件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相 匹配,具有优良高温力学性能的刀具尤其适合高速切削加工。对于硬脆刀具(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的磨损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其力学性能。 2)切削刀具材料与加工对象的物理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与工件材料的熔点、弹性模量、导热系数、 热膨胀系数、抗热冲击能力等物理参数要相匹配。加工导热性差的工件时,应采用导热较好的刀具材料,以使切削热得以迅速传出而降低切削温度。对于精密加工则要选用热膨胀系数小的刀具材料(金刚石等)。高速干切削、高速硬切削和高速加工黑色金属的最高切削速度主要受限于刀具材料的耐热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1)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艾兴教授 一、概述 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绿色化,切削加工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切削加工,在发达国家,它正成为切削加工的主流。50年来,切削技术的极大进步说明了这一点:今天切削速度高达8000m/min,材料切除率达150~1500cm3/min,超硬刀具材料硬度达3000~8000HV,强度达1000Mpa,加工精度从10um到0.1um。干(准)切削日益广泛应用。随切削速度提高,切削力降低大致为25~30%以上;切削温度增加逐步缓慢;加工表面粗糙度降低1~2级;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高速切削技术不只是一项先进技术,它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将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进步和效益的提高。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德国Salomon博士提出高速切削理念以来,经半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随数控机床和刀具技术的进步,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应用并快速发展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制造业加工铝、镁合金、钢、铸铁及其合金、超级合金及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其中加工铸铁和铝合金最为普遍。 不同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速度范围 高速切削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陶瓷刀具高速切削淬硬钢并在生产中应用,其后引起对高速切削加工的普遍关注,目前主要还是以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为主,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速度≤100~200m/min,高速钢刀具在40m/min以内。但在汽车、模具、航空和工程机械制造业进口了一大批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国内也生产了一批数控机床,随着高速切削的深入研究,这些行业有的已逐步应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速切削加工理论基础 (1) 切屑形成特征 不同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切屑形态: (a) 供货状态,切削速度127.2m/min (b)硬度325HB,切削速度125.5m/min

现代切削技术

现代切削技术

超高速切削技术 ⒈超高速切削技术简介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著名的机械切削物理学家萨洛蒙(CarlSalomon)分析和总结了大量的切削加工试验速度与温度的曲线,首次提出了超高速切削加工的理论。他指出:在常规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温度确实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升高;而且在超过一定的切削速度后,由于切削温度的升高超过了刀具的承受能力,刀具的硬度会剧烈降低,刀具发软并出现剧烈磨损,使切削加工无法继续进行。但是,当切削速度继续增大,达到甚至超过一定的数值后,如果再增加切削速度,此时的切削温度不但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甚至会低于刀具可以承受的温度,这样就可能重新利用现有的刀具进行超高速加工,大幅度地减少切削加工的时间,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这便是超高速切削加工的概念。 ⒉超高速切削速度

⒊超高速切削特点 ①设备的加工效率高 超高速切削加工比常规切削加工的主轴运转速度高出5~6倍,进给速度也相应提高5~10倍,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刀具对材料的切除速度可以提高3~6倍,因而零件的加工时间通常可以缩短到原来的1/3,甚至1/5,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可实现对产品进行快速制造。这一特点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既缩短了研制周期,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②加工时切削力小 与常规的切削加工相比,超高速切削加工时的切削力至少可以降低30%甚至40%,这对于诸如细长轴、薄壁件等低刚度、精微零件来讲,其意义相当重大。超高速切削可以减少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不仅如此,采用超高速切削加工时,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可以提高40%以上,刀具的使用寿命可以提高70%以上。刀具使用寿命的延长,不仅可以节省生产成本,还可以节约加工时间,同时也避免了频繁更换刀具所带来的刀具装夹定位误差,对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有极大的意义。 ③工件的热变形小 由于超高速切削加工的过程极为迅速,95%以上的切削热来不及传给工件,而是被切屑直接而迅速地带走,零件不会由于温度的升高产生弯翘或膨胀变形。因而,超高速切削加工特别适用于加工容易发生热变形的零件。 ④工件的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好 由于超高速切削加工的切削力和切削热影响小,使刀具和工件的热变形小,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小,这样就可保持尺寸的精确性。同时,由于切屑被飞快地切离工件,可以使工件达到极高的表面质量。 ⑤设备在加工过程中状态稳定 由于超高速旋转刀具切削加工时的激振频率高,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机床--工件--刀具加工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因此,不会造成上述加工工艺系统的振动,使整个加工过程平稳,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⑥创造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采用超高速切削加工能取得常规的切削加工无法获得的技术经济效益,如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率;可以加工低刚度的零件;零件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提高刀具寿命和机床利用率;节省了换刀辅助时间和刀具刃磨费用等。 ⒋超高速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 a超高速切削加工设备的主轴系统 由于超高速切削加工设备的主轴系统是在超高速条件下运转的,传统的齿轮变速和带传动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其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宽调速功能的交流变频电动机。这种电动机通常将其空心转子直接套装在机床的主轴上,取消了从主电动机到机床主轴的一切中间传动环节,使机床主传动的机械结构得到了极大地简化,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功能部件主轴单元。为了适应切削加工的超高速特点,主轴单元具有很大的驱动功率和转矩,具有较宽的

干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班级 09机械2班 学号20090501310071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徐善斌 导师姓名史留勇

目录 摘要 (2) 1、干切削技术的研究背景 (2) 2、切削液的功能和负面影响 (3) 2.1、在机械加工中,切削液的三大功能 (3) 2.2、在机械加工中,切削液的三大负面影响 (4) 3、干切削刀具材料研究 (4) 3.1、采用新型的刀具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采用涂层技术 (5) 3.3、国内外对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5) 4、干切削刀具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 (6) 4.1、选择大前角γ0 ,增大后角а0 (6) 4.2、减小主偏角Кf,增大负刃倾角λs (6) 4.3、改良刃具刃口 (6) 4.4、控制积屑瘤生长 (7) 4.5、减少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7) 5、干切削的机床优化设计 (7) 5.1、机床结构 (7) 5.2、排屑系统 (8) 5.3、冷却系统 (8) 6、干切削的工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硬车加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液氮冷却加工工艺 (9) 6.3、国内外干切削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9) 7、准干切削的原理 (10) 8、总结和展望 (11) 9、参考文献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