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剂和溶液

乙酸铵溶液:称取77.08g乙酸铵溶于近950mL水中,用1:1氨水和稀乙酸调节PH至7.0,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氯化锶溶液[p(SrCl2·6H

2O )=30g/L]:称取氯化锶(SrCl2·6H

2

O)30g溶于水,定

溶至1L。

盐酸溶液(1:1)

钙标准贮备液[p(Ca ) =1000ug/mL]:称取经110℃烘4h的碳酸钙(CaCO

3

,优级纯)2.4972g于250mL高型烧杯中,加少许水,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溶解,待反应完全后,用水洗净表面皿,小心煮沸赶去二氧化碳,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

钙标准溶液[p(Ca ) =100ug/mL]:吸取10.00mL钙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镁标准贮备液[p(Mg) =500ug/mL]:称取金属镁(光谱纯)0.5000g于250mL 高型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溶解,用水洗净表面皿,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

镁标准溶液[p(Mg) =50ug/mL]:吸取10.00mL镁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结果计算

交换性钙(Ca ),mg/kg=[ p(Ca )·V·D/m·103] ·1000

交换性钙(Mg ),mg/kg=[ p(Mg )·V·D/m·103]·1000

式中: p(Ca )或p(Mg )――查校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而得测定液中Ca或Mg的质量浓度,ug/mL

V――测定液体积,50mL

D――分取倍数,浸出液总体积/吸取浸出液体积=250/20

m――风干试样质量,g

103和1000――分别将ug换算成mg和将g换算为kg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差:≤10%

方法步骤:

称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1.0g(精确至0.01g,质地轻的土壤称5.0g)于50mL离心管中,沿离心管壁加入少量乙酸铵溶液(pH7.0),用橡皮头玻璃棒搅拌土样,使成为均匀的泥浆状。再加入乙酸铵溶液至总体积约30mL,并充分搅拌均匀。用乙酸铵溶液洗净橡皮头玻璃棒,溶液收入离心管内。

将离心管成对放在粗天平的两盘上,加乙酸铵溶液使其平衡。平衡好的离心管对称地放入离心机中,离心3~5min(转速3000~4000r/min),清液收集在250mL 容量瓶中,如此用乙酸铵溶液处理3~5次,直到最后浸出液中无钙离子反应为止。收集的浸出液最后用乙酸铵溶液定容,同时做空白实验。

吸取上述乙酸铵处理土壤的浸出液2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氯化锶溶液5.0mL,用乙酸铵溶液定容。以乙酸铵浸提剂调节仪器零点,直接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与校准曲线同条件测定。

标准曲线:

分别吸取含钙100ug/mL的标准溶液0.00,1.00,2.00,3.00,4.00,5.00mL 和含镁50ug/mL的标准溶液0.00,0.50,1.00,1.50,2.00,3.00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氯化锶溶液(30g/L)5mL用乙酸铵溶液定容。

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

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 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 一、方法原理 EDTA滴定,Ca2 ,Mg2 的方法很多,通常根据被测物质复杂程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直接滴定法。 调节试液的pH≈10,用EDTA滴定Ca2 ,Mg2 总量,此时Ca2 ,Mg2 均与EDTA形式1:1配合物。 H2Y2- Ca2 == CaY2- 2H H2Y2- Mg2 == MgY2- 2H 滴定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指示剂与Ca2 ,Mg2 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当用EDTA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游离出指示剂溶液显蓝色。 另取一份试液,调节pH≈12,此时Mg2 生成Mg(OH)2沉淀,故可以用EDTA单独滴定Ca2 。当试液中Mg2 的含量较高时,形成大量的Mg(OH)2沉淀吸附钙,从而使钙的结果偏低,镁的结果偏高,加入糊精可基本消除吸附现象。 滴定时溶液中Fe3 ,Al3 等干扰测定,可用三乙醇胺掩蔽。Cu2 ,Zn2 ,Pb2 等的干扰可用Na2S 或KCN掩蔽。 二、主要试剂 ⒈EDTA溶液:0.02mol/L。称取EDTA二钠盐(Na2H2Y·2H2O)4g于250mL烧杯中,用50mL水微热溶解后稀释至500mL。如溶液需久置,最好将溶液存于聚乙烯瓶中。 ⒉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称取固体氯化铵67g,溶于少量水中,加浓氨水570mL,用水稀释至1L。 ⒊盐酸溶液:1:1。 ⒋氢氧化钠溶液:20%。 ⒌铬黑T指示剂:0.5g铬黑T和50g氯化钠研细混匀。 ⒍钙指示剂:0.5g钙指示剂和50g氯化钠研细混匀。 三、分析步骤 ⒈0.02mol/L EDTA溶液的标定。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物质很多,为了减少方法误差,故选用基准CaCO3进行标定,其方法如下: 准确称取基准CaCO3(110℃烘2小时)0.5~0.6g(准确到0.1mg)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皿,由烧杯口慢慢加入10mL1:1盐酸溶液溶解后,将溶液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70~80mL水,加20%的NaOH溶液5mL,加少量钙指示剂,用0.02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出EDTA溶液的浓度。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方法提要 以乙酸铵为土壤交换剂,浸出液中的交换性钙、镁,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时所用的钙、镁标准溶液中要同时加入同量的乙酸铵溶液,以消除基本效应。此外,在土壤浸出液中,还要加入释放剂锶(Sr),以消除铝、磷和硅对钙测定的干扰。 2 应用范围 适用于酸性、中性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 天平(感量:0.01g) 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置钙和镁空心阴极灯); 3.3 离心机; 3.4 离心管,100mL。 4 试剂和溶液 4.1乙酸铵溶液[c(CH3COONH4) = 1mol·L-1,pH7.0]:称取乙酸铵(CH3COONH4)77.08g 溶于约950mL水中,用(1:1)氨水和稀乙酸调节至pH7.0,加水稀释到1L; 4.2 氯化锶溶液[ρ(SrCl2?6H2O) = 30g·L-1]:称取氯化锶(SrCl2?6H2O)30g溶于水,定容至1L; 4.3 盐酸溶液(1:1):一份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均匀; 4.4钙标准贮备液[ρ(Ca) = 1000μg·mL-1]:称取经110℃烘4h的碳酸钙(CaCO3,优级纯)2.4972g于250mL高型烧杯中,加少许水,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 溶解,待反应完全后,用水洗净表面皿,小心煮沸赶去二氧化碳,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4.5钙标准溶液[ρ(Ca) =100μg·mL-1]:吸取10.00mL钙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4.6镁标准贮备液[ρ(Mg) =500μg·mL-1]:称取金属镁(光谱纯)0.5000g于250mL高型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 溶解,用水洗净表面皿,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当PH=9时,lga Y(H)=1.29,lgK MgY=8.7,则lg K、MgY=_________ 2 由于______的存在,使配位剂_____参加主反应能力______的 现象称为酸效应,它可用_________定量表述. 3 溶液酸度越大, a Y(H)越_____,[Y]越_____,EDTA的配位能力越_____. 4 以ZnO基准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一般是以___________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10.并以___________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为终点。 5 由于EDTA 与金属离子反应时有______放出,故配位滴定多以___________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_______ 6 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必须足够稳定,要求K 稳 7 判断干扰情况时,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下的离子____ 测定,被测离子M以上的离子N,在两者浓度相近时,如果__________则N不干扰 M的测定。 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或_______。 9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要适当,如果稳定性太低,就会使终点 _______,如果稳定性太高,终点就会_______,通常要求满足________。 10 指示剂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________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二者之间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水的硬度测定中,正确的测定条件包括() A 总硬度:PH=10,EBT为指示剂 B 钙硬度:PH大于等于12,XO为指示剂 C 钙硬度:调PH之前,可不加盐酸酸化并煮沸 D 水中微量钙离子可加三乙醇胺掩蔽 2 测定Fe3+所用指示剂为() A 六次甲基四胺 B PAN C 磺基水杨酸 D EDTA 15 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与C项的混合色 3 通常测定水的硬度所用的方法是() A 控制溶液酸度法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剂和溶液 乙酸铵溶液:称取77.08g乙酸铵溶于近950mL水中,用1:1氨水和稀乙酸调节PH至7.0,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氯化锶溶液[p(SrCl2·6H 2O )=30g/L]:称取氯化锶(SrCl2·6H 2 O)30g溶于水,定 溶至1L。 盐酸溶液(1:1) 钙标准贮备液[p(Ca ) =1000ug/mL]:称取经110℃烘4h的碳酸钙(CaCO 3 ,优级纯)2.4972g于250mL高型烧杯中,加少许水,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溶解,待反应完全后,用水洗净表面皿,小心煮沸赶去二氧化碳,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 钙标准溶液[p(Ca ) =100ug/mL]:吸取10.00mL钙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镁标准贮备液[p(Mg) =500ug/mL]:称取金属镁(光谱纯)0.5000g于250mL 高型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小心从杯嘴处加入(1:1)盐酸溶液100mL溶解,用水洗净表面皿,将溶液无损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 镁标准溶液[p(Mg) =50ug/mL]:吸取10.00mL镁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结果计算 交换性钙(Ca ),mg/kg=[ p(Ca )·V·D/m·103] ·1000 交换性钙(Mg ),mg/kg=[ p(Mg )·V·D/m·103]·1000 式中: p(Ca )或p(Mg )――查校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而得测定液中Ca或Mg的质量浓度,ug/mL V――测定液体积,50mL D――分取倍数,浸出液总体积/吸取浸出液体积=250/20 m――风干试样质量,g 103和1000――分别将ug换算成mg和将g换算为kg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差:≤10%

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石灰的总氧化镁含量。 2 仪器设备 (1)方孔筛:0.15mm,1个。(2)烘箱:50~250℃,1台。(3 )干燥器:φ25cm,1个。(4)称量瓶:φ30mm×50mm,10个。(5)瓷研钵:φ12~13cm,1个。(6)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感量0.0001g,1台。(7)天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g,感量0.01g,1台。(8)电炉:1500W,1个。(9)石棉网:20cm ×20cm,1块。(10)玻璃珠:φ3mm,1袋(0.25kg)。(11 )具塞三角瓶:250mL,20个。(12)漏斗:短颈,3个。(13)塑料洗瓶:1个。(14)塑料桶:20L,1个。(15)下口蒸馏水瓶:5000mL,1个。(16)三角瓶:300mL,10个。(17)容量瓶:250mL、1000mL,各1个。(18)量筒:200mL、100mL、50mL、5mL,各1个。(19)试剂瓶:250mL、1000mL,各5个。(20)塑料试剂瓶:1L,1个。(21)烧杯:50mL,5个;250mL(或300mL),10个。(22)棕色广口瓶:60mL,4个;250mL,5个。(23)滴瓶:60mL,3个。(24)酸滴定管:50mL,2支。(25)滴定台及滴定管夹:各1

套。(26) 大肚移液管:25mL 、50mL ,各1支。(27) 表面皿:7cm ,10块。(28) 玻璃棒:8mm ×250mm 及4mm ×180mm ,各10支。(29) 试剂勺:5个。 (30) 吸水管:8mm ×150mm ,5支。(31) 洗耳球:大、小各1个。 3 试剂 (1)1﹕10盐酸:将1体积盐酸(相对密度1.19)以10体积蒸馏水稀释。(2)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将67.5g 氯化铵溶于300mL 无二氧 化碳蒸馏水中,加浓氢氧化铵(氨水)(相对密度为0.90)570mL ,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3)酸性铬兰K —萘酚绿B (1﹕2.5)混合指示剂:称取0.3g 酸性铬兰K 和0.75g 萘酚绿B 与50g 已在105℃烘干的硝酸钾混合研细,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4)EDTA 二钠标准溶液:将10gEDTA 二钠溶于40~50℃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并冷却XXXX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XXXX-03-3.23 第2页 共 4 页 主题: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第B 版 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7年8月 15日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 (2)掌握EDTA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正确判断铭黑T和钙指示剂的滴定终点。 〖实验用品〗 仪器: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烧杯、细口试剂瓶、量筒。 药品: EDTA、CaCO 3、MgCl 2 ·H 2 O、固体pH=10氨性缓冲溶液、HCl水溶液、NaOH溶液 络黑T指示剂:将1g铬黑T指示剂与100g干燥的纯NaC1混合,研细备用。 钙指示剂:将1g钙指示剂与100g干燥的纯NaC1混合,研细备用。 试样:自来水、矿泉水 〖实验原理〗 水的总硬度通常是指水中钙、镁的总量。各国对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有所不同。我国采用Ca2+、Mg2+总量折合成CaO来计算水的硬度,硬度单位以度(°)表示,一个硬度单位代表1L 水中含10mgCaO。 一般饮水的总硬度不得超过25°,各种工业用水对硬度有不同的要求,如酿酒以硬水为宜,锅炉用水则必须是软水。因此,测定水的总硬度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用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即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络黑T(EBT)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Ca2+、Mg2+,直到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兰色,即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滴定前:EBT+M(Ca2+,Mg2+ )=M-GEBT (兰色) (酒红色) 滴定开始到等量点前:M+EDTA=M-EDTA 等量点:M-EBT+EDTA=M-EDTA+EBT (酒红色) (兰色) 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可用三乙醇胺予以掩蔽,Ca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KCN、Na 2 S或巯基乙酸予以掩蔽。 铬黑T与Ca2+络合较弱,所呈颜色不深,终点变化不明显。当水样中的Mg2+的含量较低时(一般要求相对Ca2+来说须有5% Mg2+存在),用铬黑T指示剂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这时,可在加铬黑T前于被滴定液中加入适量Mg2+—EDTA溶液(也可在标定前于EDTA溶液中加入适量Mg2+),使终点变色敏锐。 钙硬度测定原理与总硬度测定原理相同,但溶液的PH值应大于12,使Mg2+生成Mg(OH)2 沉淀,所用的指示剂为钙指示剂。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也是由酒红色变为兰色。 镁硬度可由总硬度减去钙硬度而得到。 根据下式计算水的总硬度: 水的总硬度(CaOmg·L-1): (°)=c(EDTA)*V 1(EDTA)*M(CaO)*(103mg*g-1)/[V(H 2 O)*(10mg*g-1)] 钙硬度(CaOmg·L-1): (°)=c(EDTA)*V 2(EDTA)*M(CaO)*(103mg*g-1)/[V(H 2 O)*(10mg*g-1)] 镁硬度(CaOmg·L-1)=总硬度-钙硬度 式中:c(EDTA)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V 1(EDTA)为测总硬度时耗EDTA的体积(ml);V 2 (EDTA) 为测钙硬度时,所耗EDTA的体积(ml);V 水 为测定时所取水样的体积(ml)。〖操作步骤〗 1 0.02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0.02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2.容量法 2.1.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2.1.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碱性(pH≈10),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定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总量,然后从总量中减去钙离子量即为镁离子量。 2.1.2.主要试剂和仪器 2.1.2.1.试剂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称取20g氯化铵,以无二氧化碳水溶解,加入100mL25%氨水,用水稀释至1L。 铬黑T:0.2%溶液 称取0.2g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三乙醇胺:10%溶液; 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0.8139g于800±2℃灼烧恒重的氧化锌,置于1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滴加盐酸(1∶2)至全部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02mol/L标准溶液 配制:称取40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不含二氧化碳水中,稀释至5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标定:吸取20.00mL氧化锌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氨性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然后用0.02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为止。 计算: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按式(1)计算。 T EDTA/Mg2+= W×20/500 ×0.2987 (1) V 式中:T EDTA/Mg2+——EDTA标准溶液对镁离子的滴定度,g/mL; V——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mL; W——称取氧化锌的质量,g; 0.2987——氧化锌换算为镁离子的系数。 2.1.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1. 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150mL烧杯中,试验程序同2.1.2.1.标定,EDTA标准溶液用量为测定钙离子及镁离子的总用量。 2.1.4.结果计算 镁离子含量按式(2)计算。

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总结

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鸡蛋壳。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铁、铝等元素,其中钙(CaCO)含量高3达93%~95%。测定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包括:配位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等。本实验用配位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分别对蛋壳中的钙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基本操作能力,而且由于是实物分析,能较全面的提高大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大家的实验兴趣。 2 实验方法 2.1方法Ⅰ配合滴定法测定蛋壳中Ca、Mg含量 2.1.1实验目的 1.进一步巩固掌握配合滴定分析的方法与原理。 2.学习使用配合掩蔽排除干扰离子影响的方法。 3.训练对实物试样中某组分含量测定的一般步骤。 2.1.2实验原理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其次为MgCO、蛋白质、色素以及少量的Fe、33Al。由于试样中含酸不溶物较少,故可用盐酸将其溶解制成试液。试样经溶解后,2+2+共存于溶液中。为提高络合选择性,在pH=10Ca时,加入掩蔽剂三乙、 Mg3+3+2+2+MgCa,Al,等离子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以排除它们对醇胺使之与Fe2+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钙MgpH≥12,使离子测量的干扰。调节溶液的酸度至试剂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可单独测定钙的含量。另取一份试样,调节其酸度至pH=10,用铬黑T作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可直接测定溶液中钙和镁的总量。由总量减去钙量即得镁量。 2.1.3仪器与试剂 锥形瓶(250mL),滴定管(50 mL),移液管(25 mL),容量瓶(250 mL),分析天平(0.1mg)。 -1HCl,铬黑T指示剂,1?2三乙醇胺水溶液,NHCl-NH·H6mol·LO缓冲溶243-1-1EDTA标准溶液。LL NaOH溶液,0.01 mol·液(pH=10),100g·2.1.4实验步骤 1.蛋壳的预处理 先将蛋壳洗净,加水煮沸5~10min,去除蛋壳内表层的蛋白薄膜,然后把蛋壳放于烧杯中用小火(或在105℃干燥箱中)烤干,研成粉末。 2.试样的溶解及试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上述试样0.25~0.30g(精确到0.1m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用滴管滴加HCl 5mL左右,使其完全溶解,必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一、钙、磷、镁代谢 钙、磷、镁的生理功能 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 (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重要的调节物质:①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 (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 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1.钙、磷、镁的代谢 (1)钙 1)吸收:十二指肠(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2)排泄:80%肠道排出,20%肾脏排出。 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 (3)镁: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2.钙磷代谢的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调节因素。

8.3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合量的简易测定方法(T08013-94)

8.3 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合量的简易测定方法(T08013—94) 8.3.1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氧化镁含量在5%以下的低镁石灰①。 注①:氧化镁被水分解的作用缓慢,如果氧化镁含量高,到达滴定终点的时间很长,从而增加了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时间,影响测定结果。 8.3.2 仪器设备同第8.1.2条,除外(11)、(17)中的250mL 、(18)中的100及50mL 、(19)中的250mL,(20)、(21)、(22)、(25)、(27)项所列仪器。 8.3.3 试剂 (1)1N 盐酸标准液: 取83mL(相对密度1.19)浓盐酸以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溶液当量浓度的标定与本章第8.1.3条所述0.5N 盐酸溶液的标定方法同,但无水碳酸钠的称量应为1.5~2g 。 (2)1%酚酞指示剂。 8.3.4 试验步骤迅速称取石灰试样0.8~1.0g(准确至0.0005g)放入300mL 三角瓶中。加入150mL 新煮沸并已冷却的蒸馏水和10颗玻璃珠。瓶口上插一短颈漏斗,加热5min,但勿使沸腾,迅速冷却。滴入酚酞指示剂2滴,在不断摇动下以盐酸标准液滴定,控制速度为每秒2~3滴,至粉红色完全消失,稍停,又出现红色,继续滴入盐酸,如此重复几次,直至5min 内不出现红色为止。如滴定过程持续半小时以上,则结果只能作参考。 8.3.5 计算 ()100G 028.0N V %MgO CaO ???=+ 式中:V ———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N ———盐酸标准液的当量浓度; G ———样品质量(g)。 0.028———氧化钙的毫克当量。因氧化镁含量甚少,并且两者之毫克 当量相差不大,故有效(CaO+MgO)%的毫克当量都以CaO 的毫克当量计算。 8.3.6 精密度或允许误差 对同一石灰样品至少应做两个试样和进行两次测定,并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代表最终结果。 8.3.7 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石灰来源; 试验方法名称; 单个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平均值。 8.3.8 记录格式 本试验的记录格式如表8.3.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镁量 1 试剂 1.1 盐酸:1+1。 1.2 氢氧化钠:粒状。 1.3 氯化锶溶液:称取152 g优级纯结晶氯化锶(SrCl2·6H2O),用水溶解后,移入已加有400 mL盐酸(1.1)的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1.4 氧化镁标准贮存溶液:1 mL溶液含1 mg氧化镁。 称取0.6032 g高纯镁,置于50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缓缓加入20 mL 盐酸(1.1),待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5 氧化镁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0.2 mg氧化镁。 移取100.0 mL氧化镁标准贮存溶液(1.4),置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6 氧化镁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0.04 mg氧化镁。 移取20.00 mL氧化镁标准贮存溶液(1.4),置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2 仪器 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2 镁空心阴极灯。 3 试样 3.1 试样应通过125 μm筛。 3.2 试样应预先在105 ℃±2 ℃烘干2 h,冷却至室温。 4 分析步骤 4.1 测定数量 分析时,称取两份试样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4.2 试料量 称取0.2500 g试料。 4.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作空白试验。 4.4 校对试验 每次分析的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对与试料同一类型的标准物质进行一次分析。 4.5 测定 4.5.1 将试料(4.2)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加入3 g氢氧化钠(1.2),盖上坩埚盖,放入马弗炉中,于700℃~740℃熔融15 min,取出稍冷,用热水抽取于已加有35 mL盐酸(1.1)的250 mL容量瓶中,用5 mL盐酸(1.1)和热水洗净坩埚,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5.2 分取5.00 mL试液于50 mL容量瓶中。 4.5.3 加入5.0 mL氯化锶溶液(1.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5.4 试液与系列标准溶液(1.6)同时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85.2 nm处,用空气—乙炔贫燃性火焰,以水调零,测量镁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求得相应的氧化镁量。 4.5.5 校准曲线的绘制

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含量2017 (1)

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含量 预习与思考 1.复习理论书中关于配位滴定的相关知识,复习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2.预习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干扰离子,三乙醇胺为什么要在加碱之前就加入? ②两个配离子的转化反应速率较慢,比如测定钙含量时化学计量点附近的反应:[CaIn]2++ Y[CaY]2-+ In,那么接近终点时如何控制滴定速度才能准确判断终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酸溶法溶样。 2、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钙、镁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3、学习采用掩蔽剂消除共存离子干扰方法。 二、实验原理 石灰石或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此外,还常常含有其他碳酸盐、石英、FeS2、粘土、硅酸盐和磷酸盐等。试样的分解可用碳酸钠熔融,或用高氯酸处理,也可将试样先在950~1050℃的高温下灼烧成氧化物,这样就易被酸分解(在灼烧中粘土和其他难于被酸分解的硅酸盐会变为可被酸分解的硅酸镁等)。但是这样手续太繁琐,若试样中含酸不溶物较少,可用酸溶解试样,不经分离直接用EDTA标准溶液进配位滴定,测定Ca2+、Mg2+含量,简便快速。 试样经酸溶解后,Ca2+、Mg2+与Fe3+、Al3+等干扰离子共存于溶液中,可用酒石酸钾钠或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干扰离子。调节溶液的酸度至pH ≥12,使Mg2+生成Mg(OH)2沉淀,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Ca2+。 滴定前:钙指示剂(In)与溶液中的Ca2+作用Ca2+[CaIn]2+显示出酒红色; 化学计量点前:EDTA与溶液中游离的Ca2+作用生成无色的配离子 Ca2++Y[CaY]2-; 化学计量点:当溶液中游离的Ca2+与EDTA反应完,再滴加EDTA时,EDTA就夺取酒红色配离子[CaIn]2+中的Ca2+,形成的[CaY]2-离子比[CaIn]2+离子更稳定,从而游离出钙指示剂(In)来,显示其本身的颜色--纯蓝色,即为终点。[CaIn]2++ Y[CaY]2-+ In 另取一份试液,用酒石酸钾钠或三乙醇胺将Fe3+、Al3+等干扰离子掩蔽后,调节pH =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g2+的总量。同样,铬黑T先与少量的Mg2+反应为MgIn(酒红色)。而当EDTA滴入时,EDTA首先与Ca2+和Mg2+反应,然后夺取MgIn中的Mg2+,使铬黑T游离,达到终点时,溶液由酒红色变成蓝绿色。 由钙镁总量和钙含量可以计算出镁含量。 三、仪器及药品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0.1mg)、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滴定管(50mL) 试剂:EDTA 标准溶液,NaOH(10%),HCl(1:1 ),三乙醇胺水溶液(1:2),,NH3-NH4Cl 缓冲液(pH≈10),钙指示剂,铬黑T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试液的制备:准确称取石灰石或白云石试样0.2~0.3克,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数滴纯水将试样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逐滴滴加1:1盐酸至刚好溶解,将表面皿上溅上的溶液用洗瓶冲洗到装试样溶液的烧杯中,然后加适量水,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配制成250.0毫升溶液。 2、钙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试液于锥形瓶中,加三乙醇胺3毫升,加25毫升水稀释,加入10毫升10%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少许钙指示剂(米粒大小即可)至明显的酒红色,用EDTA标准溶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第一节概述 一、钙、磷代谢及调节 (一)含量与分布 钙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占体重的1.5%~2%,总量约700~1400g,其次是磷,占体重0.8%~1.2%,总量约400~800g。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是以羟磷灰石形式沉积于骨、牙。 (二)吸收与排泄 吸收: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每增加10岁减少5%~10%,婴儿吸收率可达50%以上,儿童40%,成人20%左右,故老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磷的吸收率约70%,低磷时可达90%。 排泄: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 钙:80%肠道 20%肾脏 磷:30%肠道 70%肾脏 (三)血钙与血磷 血液中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正常血清钙 2.25~2.75mmol/(9~11mg/dl) 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钙,但临床实验室测定的大多数是总钙。 血磷是指血液中的无机磷酸盐(HPO42-、H2PO4-)正常人血清无机磷0.97~1.61mmol/L(3~5mg/dl),儿童稍高。

[Ca] ×[P] = 35~40 大于40骨盐沉积,有利于骨钙化。小于35骨盐溶解。 (四)钙、磷生理功能 钙:1.参与血液凝固。 2.参与肌肉收缩。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H+HCO3 4.作为第二信使。 磷:1.作为核酸、磷脂、磷蛋白合成的原料。 2.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 3.构成核苷酸辅酶。 4.构成磷酸盐缓冲对。 (五)钙、磷代谢调节 1.维生素D3(VitD3) 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协同PTH促进骨重建。 2.甲状旁腺素(PTH)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84肽。促进溶骨作用,促进间充质细胞转化成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 3.降钙素(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32肽,与PTH拮抗。促进成骨作用,抑制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二、镁代谢和生理功能

改性凹凸棒土对钾_钙_镁离子交换作用的研究

第17卷第1期 2008年1月 中 国 矿 业 C HINA MINING MA GAZINE V o l.17,N o.1Januar y 2008 改性凹凸棒土对钾、钙、镁离子交换作用的研究 王 丽,袁建军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 摘 要:以江苏盱眙凹凸棒土为原料,分别采用煅烧、酸洗、碱洗、氯铵洗和碳铵洗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考察改性凹凸棒土分别对钾、钙、镁三种离子的离子交换效果。在低浓度水溶液(0105mo l/L )中,以铵盐溶液处理过的凹凸棒土对钾、钙、镁三种离子的交换吸附顺序为K +>Ca 2+>M g 2+。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对钾、钙、镁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应用于海水中提取钾盐应具有较好的前景。 关键词:凹凸棒土;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离子交换 中图分类号:T Q425/O 6471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051(2008)01-0084-05 Study on the Ion exchange of potassiu m, calcium and magnesium by alter -attapulgite W A N G L i,Y U AN Jian -jun (T ianjin U 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 y,T 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A ttaplg ite fro m jiang su pro vince w as used as r ow mater ial and treated by calcine,acid,alka -li,ammo nium chlo ride and ammonium carbonate cleaning r espectiv ely to obtain a lter -at tapulg te 1T hen the ion exchang e of potassium 、calcium and mag nesium by alter -att apulg ite was investig ated 1In lo w solut ion concent ratio n (0105mol/L ),iro n ex change o rder of those io ns by ammonium -alter -attapulgite was K +>Ca 2+>M g 2+1T he r esult sug gested alter -att apulg ite can be used to extr act po tassium fr om seawat er 1 Key words:attapulg ite;po tassium;ca lcium;mag nesium;ion exchange 收稿日期:2007-10-16 凹凸棒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态、物化性质的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一定的离子交换能力。活化后的凹凸棒土对敌 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有吸附净化作用,可以部分取代活性炭,提高净化度和重复利用率,降低吸附成本[1] 。利用凹凸棒土的离子交换能力,处理含铅[2]、铜、锌[3]、铬[4]、镍[5]等重金属离子废水及含氟废水[6],使之达到排放标准。虽然自19世纪发现凹凸棒土以来,各国学者对凹凸棒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凹凸棒土的应用仍然十分局限。 海水是化学资源的宝库,作为水资源和化学矿物资源而言,具有取之不尽的强大优势。本文选用江苏省盱眙县凹凸棒土作为原料,分别采用煅烧、酸洗、碱洗、氯铵洗和碳铵洗的方法对其进行改 性,考察凹凸棒土对钾、钙、镁三种常见离子的离子交换能力。希望能为海水中有用元素的提取提供一条新的工艺路线,并扩大凹凸棒土离子交换吸附能力的应用。1 实验方法及药剂111 药剂 凹凸棒土:江苏省盱眙县,青灰色,pH 值6~7;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铵、碳酸铵等均为分析纯试剂。112 凹凸棒土的预处理 将凹凸棒土研磨筛分,于200e 煅烧4h,用去离子水浸泡24h 后洗涤数遍至洗涤水澄清。烘干后干燥器内密封保存。113 凹凸棒土改性 凹凸棒土的煅烧改性:称取一定量经预处理后的凹凸棒土,于设定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在马弗炉中煅烧,再次洗涤并烘干,密封保存。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1、练习酸溶法的溶样方法。 2、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3、了解沉淀分离法在本测定的应用。 4、练习沉淀分离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如沉淀、过滤、洗涤等。 二、实验原理 石灰石或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此外,还常常含有其他碳酸盐、石英、FeS2、粘土、硅酸盐和磷酸盐等。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测定的原理如下: 1、试样的溶解:一般的石灰石或白云石,用盐酸就能使其溶解,其中钙、镁等以Ca2+、Mg2+ 等离子形式转入溶液中,有些试样经盐酸处理后仍不能全部溶解,则需以碳酸钠熔融,或用高氯酸处理,也可将试样先在950~1050℃的高温下灼烧成氧化物,这样就易被酸分解(在灼烧中粘土和其他难于被酸分解的硅酸盐会变为可被酸分解的硅酸镁等)。 2、干扰的除去:石灰石或白云石试样中常含有铁、铝等干扰元素,但其含量不多,可在pH值为5.5~6.5的条件下使之沉淀为氢氧化物而除去。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沉淀少,因此吸附现象极微,不致影响分析结果。 3、钙、镁含量的测定:石灰石或白云石经溶解并除去干扰元素后,调节其溶液之pH≥12,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纯蓝色,用EDTA V1mL,此时,测定的是钙的含量。 钙指示剂(H3Ind)在水溶液中按下式电离:H32H++HInd2-;在pH》12的溶液中,Ca2+与Hind2-形成比较稳定的配离子; HInd2-+Ca CaInd-+H+;CaInd-+H2Y2-+OH CaY2-+HInd2-+ H2O 酒红色无色纯蓝色 再取一份试液,调节其酸度至pH≈10,以K-B指示剂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棕红色→墨绿色),记下滴定所用的毫升V1mL,此时得到钙、镁的总量。由(V2-V1)即可以求镁量。 因为 Ca2+~ EDTA Mg2+~ EDTA ωCa2+ =c(EDTA).V1.M Ca2+/1000m试样,同理ωMg2+ =c(EDTA).(V2-V1.)M Mg2+/1000m试样 三、仪器及药品 0.02molL-1EDTA标准溶液;1∶1HCl溶液,1∶1氨水,NH3-NH4Cl缓冲液(pH≈10),10%NaOH溶液,钙指示剂,铬黑T指示剂,K-B指示剂,0.2%甲基红指示剂,镁溶液,1∶1三乙醇胺溶液。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FA/JA1004型电子天平,称量瓶。 四、实验步骤 1、试液的制备:准确称取石灰石或白云石试样0.2~0.3克,放入250毫升烧杯中,然后加入数滴纯水将试样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逐滴滴加1:1盐酸至刚好溶解,加适量水后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转移时玻棒下端靠住容量瓶颈内壁,烧杯口靠住玻棒,转移过程中不能有液体洒在外面。并配制成250毫升溶液。 2、钙量的滴定: ①初步滴定:吸收25毫升试液,加三乙醇胺3毫升,加25毫升水稀释,加10毫升10%NaOH溶液,摇匀,使溶液pH达12~14左右,再加约0.01克钙指示剂(米粒大小即可),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纯蓝色(在快至终点时,必须充分振摇),记录所用EDTA溶液的体积。 ②正式滴定:吸收25毫升试液,加三乙醇胺3毫升,加25毫升水稀释,加入比初步滴定时少1毫升左右的EDTA 溶液,再加入10毫升10%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0.01克钙指示剂(米粒大小即可),继续以EDTA滴定至终点(酒红色→纯蓝色),记下滴定所用的EDTA溶液的体积V1mL。

镁的习题

镁的习题(Magnesium) 唐荣德 一、选择题 1. 暂时硬水煮沸后的水垢主要是(MCE93.2) ( D ) A. Ca(HCO3)2 B. Ca(OH)2 C. MgCO3 D. Mg(OH)2和CaCO3 2. 用石灰软化含Mg(HCO3)2的硬水时,产生的沉淀是( D ) A. CaCO3 B. MgCO3 C. CaCO3和MgCO3 D. CaCO3和Mg(OH)2 3. 实验用水,若水中含有少量的Ca2+、Mg2+,欲除去这些离子,常采用的方法是 ( D ) A. 过滤 B. 分液 C. 加石灰和纯碱 D. 蒸馏 4. 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 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 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MCE94.23) ( B ) A. 氯化钠 B. 氯化铝 C. 氯化钾 D. 氯化钙 5. 五支烧杯中都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各物质,充分 反应后所得硫酸镁溶液浓度相等的是(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 AC ) ①镁粉②氧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碳酸镁⑤硫化镁 A. ①和⑤ B. ①和②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6.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主要是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固体产物溶解在60 mL浓度为2.0 mol/L的盐酸溶液中,(氮化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8HCl =3MgCl2+2NH4Cl)以20 mL 0.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余的盐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把氨全部蒸发出来,用稀盐酸吸收,稀盐酸增重0.17 g。镁带的质量为( B ) A. 0.6 g B. 1.2 g C. 2.4 g D. 3.6 g 7.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MCE91.8) ( B ) A. NH3·H2O B. NaOH C. Na2CO3 D. MgCO3 8.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 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MCE91.23) ( CD )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9.由H2SO4、Al2O3、NaOH、Mg、Cl2两两之间进行反应,可制得的正盐有( C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10.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A. 1∶2∶3 B. 3∶2∶1 C. 6∶3∶1 D. 6∶3∶2 11.某无色溶液能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D ) A. H+、Ba2+、Mg2+、Cl- B. Cl-、CO32-、Cu2+、Mg2+

生料中氧化钙氧化镁快速测定

生料中氧化钙氧化镁快速测定 一、仪器: 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磁力搅拌器 400ml烧杯 电炉 表面皿 二、溶液: 盐酸(1+1) 氟化钾溶液(20g/l) 三乙醇胺溶液(1+2) CMP指示剂 PH10缓冲溶液 KB指示剂 EDTA标准滴定溶液 一、氧化钙的测定方法: 1、准确称取0.0500g试样,置于400ml烧杯中。 2、加入少量水并摇动烧杯,使试样分散,慢慢加入5ml盐酸(1+1),盖上表面皿。 3、把盛试样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使试样充分溶解,取下用水冲洗表面皿。 4、加5ml氟化钾溶液(20g/l)摇匀静置2min后,加水稀释至200ml。

5、加5ml三乙醇胺溶液(1+2)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5~8ml氢氧化钠溶液(20g/l),出现绿色荧光。此时溶液酸度在PH13以上,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完全消失并呈现红色。 结果计算: Tcao×Vcao CaO=——————×100 Mcao×20 其中: CaO——氧化钙含量,% Mcao——试样质量,mg Tcao——EDTA标准溶液滴定对氧化钙的滴定度,mg/ml Vcao——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二、氧化镁的测定方法: 1、准确称取0.0500g试样,置于400ml烧杯中。 2、加入少量水并摇动烧杯,使试样分散,慢慢加入5ml盐酸(1+1),盖上表面皿。 3、把盛试样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使试样充分溶解,取下用水冲洗表面皿。 4、加5ml氟化钾溶液(20g/l)摇匀静置2min后,加水稀释至200ml,用氨水(2:1)调节PH10。 5、加5ml三乙醇胺溶液(1+2),加入5~7mlPH10缓冲溶液,加入少许KB指示剂,溶液充分搅拌,呈紫红色。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快速滴定并搅拌,后慢加并搅拌,溶液有紫红色转为纯兰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