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遗症

1、脑外伤所致慢性精神障碍

1.脑挫裂伤(contusion of brain)、颅底骨折

是脑的器质性损伤,发生在着力或对冲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脑疝。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较脑震荡为甚。②头痛呕吐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但如昏迷较深,可不出现呕吐。③单纯的脑挫裂伤多无瞳孔改变,仅在受伤的瞬间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很快恢复正常。当有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或脑桥损伤时可出现双侧瞳孔缩小。④损伤在重要功能区者,可出现单瘫、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神经功能障碍。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剧烈头痛、烦躁、呕吐、项强与Kernig 征阳性等。⑥血压与脉搏在单纯脑挫裂时可有改变,但以后即恢复正常。如血压上升、脉缓表示颅内压增高,须排除颅内血肿或水肿。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提示头部损伤失血较多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合并损伤,须及时检查处理。轻度脑挫伤时呼吸无大改变。严重者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呼吸深慢不规则.甚至停止。体温于初期常有轻微升高。临床疑为脑挫伤病例如发现脑脊液含血即可确定诊断,但仍需排除颅内血肿的可能。

2.脑外伤后重新适应障碍

1)对脑外伤的心理灾难性反应:主要对脑外伤所致的脑功能缺陷产生灾难性反应。由于在外伤之前缺乏心理准备,因此在面对无法解决的文艺时,病人可变得焦虑,激动和茫然若失,

有的愤怒,抑郁和情绪不稳,甚至突然痛哭流泪。一般说来,灾难反应并非病人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所发生的反应,而是在面临工作束手无策时发生。病人变得易焦虑,愤怒。其后果为:①变得孤独退缩,回避使自己感到为难,恐惧的环境;

②有时采取假装没有听懂指令的办法回避工作;③或假装忙忙碌碌使人难以启齿要他工作。④有的病人变得过分刻板,谨慎,有序,以适应外伤后环境。

2)脑外伤后反应性改变:常为回避灾难反应的病理补偿行为,表现对有关事物的反应性降低,注意涣散,而对无关刺激又比较过敏。对一般环境中出现的普通事物难以感受和理解,因此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常产生疑虑和焦虑不安。病人往往否认自己的残疾,难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外伤后环境。因反应性改变常出现病理惰性,表现为对某一刺激一旦发生反应,兴奋极易扩散,并持续较久。结果对事物的理解感到困难,模糊且不肯定。

3)脑外伤后抽象与具体应用能力障碍:病人不能对事物抽象概括和不能应用抽象概括得出的概念于实践。例如病人能够拿着剪刀剪东西,但不能进行用空手模仿拿剪刀剪裁东西的动作。

3.脑振荡后综合征:根据脑振荡综合征症状出现频率次序,依次为头痛,头晕,疲乏,焦虑,失眠,对声光刺激过敏,注意不集中,易激惹,自我感觉不良,抑郁等,以前 4种最

常见。病人的脑电图可异常,脑干诱发电位反应延迟,受伤后4-8 周脑血流仍减慢。

4.脑外伤后人格改变

1)脑外伤后人格改变常常是痴呆综合征的组成部分。额叶损伤引起的人格改变表现为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着事物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如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和欣快症,言语增多,内容夸张罗嗉,在独处时表现迟钝,淡漠,嗜睡,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另一类人格改变表现为攻击性强,易违法乱记,在儿童脑外伤后较多见。

2)脑外伤后原有人格病理扩张:大多表现为波动性抑郁,焦虑,强迫性人格及持久的易激惹。

5.脑外伤所致痴呆:表现注意涣散,记忆减退,智能损害,情感淡漠,反应迟钝。

6.脑外伤所致脑病:多见于拳击运动员,可能与大脑连续积累的多发性点状出血和坏死有关。病人精细技巧受损,动作缓慢,平衡不良,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讲话音浊和不流畅,欣快,多言多语,犹如醉态。痴呆严重者可达残废程度,主要取决于脑外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7.脑外伤所致癫痫:脑外伤所致癫痫可早发或晚发,早发者在受伤后 1月内发生,约占15%;晚发者在 2年内发生,约占85%.

您需要了解的治疗

1.由于病前人格和受伤后场合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具有影响,因此家属,周围人员,医务人员均应镇定,不谈论不良情况。

2.脑外伤意识障碍较重者一般应卧床1-2 周。但长期卧床暗示伤势严重,因此宜鼓励早期起床活动,早期进行康复活动,早期恢复工作。活动量应采取渐进方式,以不增加病人智力,体力和情绪负担为前提。

3.应使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病症,掌握脑外伤一般知识,明白积极配合医疗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性,争取最佳疗效。

4.应在出院前做好周围社会干预工作,为病人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性社会环境,以防家庭纠纷或赔偿问题等造成症状迁徙。

5.对慢性脑外伤病人正确评估其有关障碍,如智能障碍,言语障碍,抽象思维障碍等,并进行针对性康复治疗和再训练。对各种精神障碍应对症使用抗抑郁剂,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并应帮助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问题。

6.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预防脑外伤。脑外伤的预防措施包括战时与平时两方面对策。应开展科研以防止军事对抗中对人体和颅脑的外伤作用。和平时期交通事故与建筑工地以外最常见,应强调安全行车,安全生产,健全交通管理和安全生产制度。加强个人安全防卫意识,老年人,癫痫,酒和药物依赖病人易发生外伤,更需加以防范。

2、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

脑外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常见的有两类患者。一类以持续的心理功能缺损为主,如记忆障碍;另一类为情绪障碍与无力状态较为常见,由于症状不容易被发现而常被忽视。但可造成持续功能的残疾。除了器质性因素外,个体的神经类型、素质特点、外伤后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急性脑外伤患者可伴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从意识模糊直到昏迷。在清醒过程中,可能出现紧张恐惧、兴奋不安、言语零乱、定向丧失和恐怖性的幻视等,称为外伤性谵妄。意识恢复后,常不能回忆起受伤前后的经过,称为外伤后遗忘。对紧接着受伤以前一段时期内的事件的遗忘称为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在急性期后或间歇一段时期后,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对光声敏感、易疲劳、激惹性增高、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神经过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月后恢复。少数患者性格上有缺陷或夹杂有社会心理因素者,病情可迁延不愈。

部分严重的脑外伤患者可逐渐发展为痴呆综合征。记忆、理解和判断能力明显减退、思维迟钝、情感淡漠、精神萎靡、缺乏主动性等。有的患者可伴有人格改变,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减退、脾气怪僻、粗暴自私和丧失进取

心。人格改变多见于左侧半球的损害,特别是累及额叶及颞叶结构的患者。

根据病史和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脑外伤后必须及早进行治疗并订好长期治疗规划,首先要评定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残缺的程序,以及了解心理和社会因素,而给予适当处理和心理治疗。对外伤后类神经症症状可以应用脑复新,对兴奋躁动的患者,可短期给奋乃静或氯丙泰等抗精神病药物。性格障碍则以行为治疗和教育训练为主。

人格改变应加强教育和训练。有兴奋不安时可给镇静剂或小剂量泰尔登25~100mg/日,舒心利0.1~0.6g/日等精神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亦获良好效果,对类神经衰弱者应加强心理治疗,解除顾虑及紧张,树立信心。

人格改变应加强教育和训练。有兴奋不安时可给镇静剂或小剂量泰尔登25~100mg/日,舒心利0.1~0.6g/日等精神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亦获良好效果,对类神经衰弱者应加强心理治疗,解除顾虑及紧张,树立信心。

人格障碍的护理帮助患者认识自身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学会控制,克服不良行为。对家属、亲朋等周围人做好宣教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患者的病态行为,妥善化解患者的人际关系困难。此外,要加强监护和管理,避免患者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干扰,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联合王国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诊断为神经症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病态人格的特征,而在病态人格的人,也可发现神经症的特征。”“神经症的症状和病态人格的行为都可认为一种反应,一方面取决于素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中压力”“从理论上无法把所谓病态人格与所谓神经症人格区分开来”。Tolle(1996)指出“人格障碍可表现出大量的神经症性反应,许多神经症病人也具有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之间没有一个截然分明的界线”。所谓“神经症人格”是来自心理分析理论,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是指那些行

为、情感、心态、思维方式都不正常的人,他们在剧烈的竞争中充满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这就是神经症人格。Jasper认为神经症症状是不正常人格的人,对应激所发生的反应,即在寻常情况仅表现为行为(人格)不正常,而在遭遇应激时发生神经症反应,表现神经症症状。“性格神经症”是指那些与神经症病因相似的人格,其患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症状。Freud推测决定人格发展过程的因素,就是神经症发生的原因。Kolb(1973)指出每一种神经症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结构,这种性格结构通常称之为性格神经症。ICD-9将人格障碍与性格神经症并列。ICD-10未如此。

目前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关系虽然密切,即人格障碍有助于神经症的发生,神经症也有助于人格障碍的形成,而且二者共患的机会较高,但在本质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疾病范畴。

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冲动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

a.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b.行为暴发难以自控。

c.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或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

d.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e.生活无目的,事先无计划,对很可能出现的事也缺乏预见性,或做事缺乏坚持性,如不给予奖励,便很难完成一件较费时的工作。

f.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人关系时而极好,时而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友人。

g.有自伤行为。

人格障碍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异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脑额叶的疾病(如脑外伤、脑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现人格障碍症状,也可能是额叶功能障碍所致。

人格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故应贯彻预防原则,从幼儿开始教育,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具有健全理想的人格,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内心的和谐和人格的完整,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为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我们必须

从幼年抓起,用以引导,教化,培养,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中国青少年的理想人格特征应为:

1.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它表现为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还肯定自我的特殊,“我之所以为我”,并强调自我实现,肯定自我价值。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人的人格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那些主体意识淡薄,对自己缺乏尊重,对他人也缺乏尊重的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培养更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指出“积极的自我观念为我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它是形成伟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础”。

2.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也就是奉行自我认可的原则,不抬高夸大自我——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过分贬低自己,而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义。他们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同时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是一个人自卑,自信,自负三者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在此基础上,社会,家长能更清楚的了解青少年,青少年更能看清和认识自己,以便能更好地朝着确定的方向去实现自我。

3.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要求青少年成为“自己的主人”,能独立自主的认识处理事情,具有较强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才能,“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去选择个人成长

的目标,独立地自由地塑造自己的人格”(武斌《现代中国人----从现在走向未来》第329页)。能通过积极的主体的活动,把各种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识,并通过细致的鉴别吸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所接受的东西,开发自我能力与潜能,展示自我优点,用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去塑造新的自我,开创新的生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能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这3个特征的具备,对培养和形成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态度,能充分接受大量信息。这种开放不仅是对自身经验体会的开放,而且是对新的观察方法,新的存在方式,新的思想和概念的开放;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开放,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开放,而且还是对外国先进文化的开放。青少年必须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吸收,并将其整合融化为自我信息,同时,青少年又必须能把这些经验体会及各类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加以利用。

5.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人是在不断地适应中完善成长的。适应现实就意味着你能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时代的各种因素相和谐,就意味着你可以完好的保持自己的角色并努力去实现自我。同时,社会生活还在一如既往的发生变化,

青少年还必须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以适应新的变化,能与变化的世界保持和谐的节拍。

6.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这些交际包括现实生活的亲身交际和有虚拟意味的网络交际。21世纪是信息和科技的社会,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由此才能更全面完好的塑造自我和实现自我。同时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们追求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寄托的需要,并且还是青少年培养健康人格心理的需要。

7.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和他人,有较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他们强调自我而不失对社会,自然和他人的关怀,明确人是社会的人,人不仅仅为自己活着。他们能理解人,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兴趣爱好广泛,交往频繁,对社会生活抱一种比较积极的入世态度。这个特征是对“自我为中心”的反省,拓展与开放,它将人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人心怀世界,心怀天下。

8.不迷信自我,不迷信权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能较理智的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科学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信赖自我经验,能坚守自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判断,对权威不盲从,有时甚至持怀疑态度。他们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是非曲直观,对自己认为非正当的规范不盲目遵从。这个特征是对人格崇拜,偶像崇拜,尤

其是对明星崇拜与自我崇拜反思后所确定的一种主体自我回归。

9.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在世界日愈市场化的21世纪,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观刺激,对物的顶礼膜拜造成了某些人追求的表层化和浅层化。看重物质的同时,探寻精神的憩居点,是对商业社会把人们的全部活动简化为生产和消费过程,把人们的追求导向单极方向的反思及对新价值确定的努力。这种人格追寻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对物质享受和虚荣不十分关心,其价值追求多样化,并且在努力寻找某种大于个人的意义和目的,希望能过一种内心和谐宁静的生活。

10.思路开阔,关注的空间地域,范围及点扩大,不局限于个人,集团,家国,而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生活,自然世界,把地球当作人类共同的家园而加以关爱。这个特征同第7个特征相结合,更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让人心胸更加广阔。

11.初步掌握成人所具备的较强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掌握有关的工作技能,并且有承认义务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12.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态度,能有所侧重的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他们承继过去,看重现实,放眼未来。他们能明确地意识到生活是不断前进的,追求的方向应该适宜未来的目标和任务,并用未来的希望激励和引导现实的生活。

当然,并不是这些人格特征每个青少年都完全具备,但可以此为目标不断的自我塑造去努力和升华。来完善、健全适宜自己的健康人格。健康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判定健康人格,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达到健康人格,取决于个人的选择。社会,学校,家庭应针对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不同特征与实际情况,引导青少年参照健康人格模式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选择变通确立适合于自己(群体或个体)的人格模式,并通过自我塑造和社会培养相结合来升华青少年理想健康人格

人格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未解决,因此对治疗作用的估价不一。Kraft(1965)复习有关治疗的资料后指出,即使是最严重的病例,经过一个阶段治疗后亦可获得好转。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应该清除无能为力的悲观论点,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矫治。

1.药物治疗首先要明确,药物不能改变人格结构,但对人格障碍的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目前精神药理学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MAOI、锂盐、卡马西平、BZ类药物、抗癫痫药、β受体阻滞剂、5-HT类药物等对人格障碍有疗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治

疗。抗精神病药对分裂型人格障碍有效,主要对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焦虑、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人格障碍的精神生物脆弱性包括认知、情感、冲动控制和焦虑调节等4方面,从而与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相连。药物治疗可针对这些方面开展。

(1)认知/知觉障碍与古怪组(偏执型、分裂样型、分裂型)相连:氯丙嗪、甲硫哒嗪、氟哌啶醇、匹莫齐特(哌迷清)、哌嗪类等抗精神病药曾用于这一组人格障碍病例。人格障碍患者在应激影响下可发生急性精神病其时亦可使用抗精神病药。

(2)情感不稳定是边缘型、冲动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等心绪稳定剂可改善症状。冲动与5-羟色胺水平低有关,而且这些情绪不稳定人格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则抗抑郁剂可发挥有益影响,特别5-羟色胺再摄取阻断剂(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

(3)冲动/攻击性、边缘型、反社会型、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用SSRI、碳酸锂、卡马西平等药物有效。对冲动性人格障碍伴有脑电图改变者可试用苯妥英(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并可合用普萘洛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出现兴奋躁动时,可给予抗精神病药。

(4)焦虑、强迫型:焦虑型(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伴有明显焦虑,可用抗焦虑药改善之。既往曾用氯氮卓(利眠宁)、地西泮(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等治疗此类人格障碍,目前多采用阿普唑仑。

(5)强迫型、表演型、依赖型人格障碍可试用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6)偏执型人格障碍如考虑与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关,可给予碳酸锂。

(7)其他:早年曾用苯丙胺治疗反社会人格,但收效有限。哌甲酯(哌醋甲酯)对成人MBD有效。对冲动控制不良者可用抗痉药,特别是脑电图示每秒14~16阳性棘波者。电休克治疗仅限于改善人格障碍患者伴发的焦虑和抑郁。对兴奋、激动可给予吩噻嗪类药物。精神外科已为日益发展的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所取代。

2.精神外科治疗大脑一定部位(杏仁核、扣带回、内束前肢、尾状核下)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症状,如冲动行为明显者,手术可改善明显的冲动行为,但手术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个性的缺陷,进而使其明白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重建自己健全的行为模式。如遇到困境可进行危机干预。

可成立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人格障碍者在团体中,针对病人偏离常态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特征,采用学习疏导等方法,通过参加其中有益的活动,控制和改善他们自己的偏离行为,逐渐纠正那些既往

习得的不良习惯,校正他们的不健康心理。与参加这一活动的其他成员的相互交往,探索新的和较适合的恢复的方法和途径。Craft(1965),Mile(1969)都证明这种集体治疗方式较个别精神治疗有效。

4.教育、训练和安排多数学者指出惩罚对这类人是无效的、需要多方面紧密配合对他们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和管理,特别是卫生部门和教育系统的配合。以精神科医生为媒介组织各种服务措施。丹麦有处理此类人的特殊中心,由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员和律师组成,由一全日工作的管理人员主持日常工作,并经常与精神病福利官员、社会治安部官员、职业介绍所官员等取得密切联系。管理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召开会议请部分有关人员参加。这类中心不仅起矫正诊室(clearing house)和整顿中心(sorting center)的作用,而且提供全日门诊咨询服务,给这类人以持续的关照和支持。在那里管理人员与寄宿舍、监护车间、日间医院、工业复员部门、综合医院、急诊室等机构取得密切配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慢性人格障碍是有益的。

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必须从全社会着眼,采取综合治疗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防治结合统筹安排才能发挥良好的实际效果。尽管抗精神病药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无效,但当发生兴奋激动或短暂性精神障碍时,可考虑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

医生对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信赖,由于这类患者往往不信任他人,也不相信治疗会对他有帮助,所以保持诚挚的态度在治疗中是十分必要的。要求这类患者主动配合心理治疗很困难,他们往往不能接受集体心理治疗,也难以忍受行为疗法对他的要求。医生要很有耐心,并努力寻找他们可接受的方式和现实的态度与患者探讨和商量某种可行的干预措施和方法,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精神药物干预效果不明显。

目前尚无有效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治疗手段。治疗针对患者对应激做出反应的阈值偏低,予以认知等心理治疗可能会对预防发作有所帮助。

认知行为治疗可能帮助焦虑性人格障碍患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紧张和忧虑是过分的,并且促使其逐渐克服。焦虑症状明显时,可适当予以抗焦虑药。

可对依赖型人格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如家庭治疗、行为治疗等,并加强自信心的训练,同时要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实践。

(二)预后

过去认为人格障碍是无法治愈的,只能给予适当的管理和对病症处理。人格障碍患者中发生自杀未遂高于一般人口,人格障碍患者有较高的伴发酒精中毒和物质滥用的风险。偏执性人格障碍的病程是漫长的,有些患者可延续终生。有的可能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前人格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趋向成熟或应激减少,偏执性特征可能会有所缓和。反社会人格

障碍一旦形成后呈持续进程,在少年后期达到高潮。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即趋减少,情况有所缓和。

目前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药物治疗和环境治疗能改善人格缺陷,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无论类型如何,一般均可逐步趋向缓和。

Sturup(1918)指出,经过综合治疗后,住在Herstedvester刑事机构中的冲动型和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87%可获得满意恢复并出狱,适应社会良好。McCord等(1956)认为环境治疗可改善少年精神病态的行为,增强内在的羞愧感,从而提高对反社会行为的控制能力。Rappoport(1961)追踪Henderson医院经治疗性社区(therapeutic community)处理后出院的人格障碍患者,1年后41%恢复工作,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得到改善。Maddock(1970)对人格障碍进行5年追踪,他发现这类人的犯罪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但到晚年仍有3/5需建立适当的社会功能。Whitley(1970)指出有以下情况者:①既往学习成绩良好者;②既往工作和人际关系良好者;③伴有情感体验能力者;④参与其所属的社区各项活动者。人格障碍的预后往往良好。

4、脑损伤后常常发生酗酒和情感障碍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酗酒或酒精成瘾在颅脑外伤的人中经常发生。以前酗酒可以增加颅脑外伤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反过来情感障碍提高酗酒旧病复发的发生率。

研究者称:既往有酗酒或酒精依赖病史,同时经历颅脑外伤患有情感障碍的患者是那些最不可能继续有意义的、创造性和独立生活的人。情感障碍、颅脑外伤和酗酒/酒精依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者对158名近期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了预期性研究,并对其中104名患者完成12个月的跟踪观察。通过与患者交谈,34.8%的患者在脑外伤之前就有饮酒过量史,60%的患者在脑外伤后继续酗酒。有酗酒史的患者中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是60%。脑损伤后酗酒的患者中75%的患者发展为情感障碍,而不酗酒的患者仅为44%。

研究者同时发现,具有酗酒史,并伴有情感障碍的患者最不可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研究者总结说:为了适应特殊的需求和和特定的缺失,需要对物质滥用康复措施进行必要调整,以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脑外伤后遗症

1、脑外伤所致慢性精神障碍 1.脑挫裂伤(contusion of brain)、颅底骨折 是脑的器质性损伤,发生在着力或对冲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脑疝。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较脑震荡为甚。②头痛呕吐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但如昏迷较深,可不出现呕吐。③单纯的脑挫裂伤多无瞳孔改变,仅在受伤的瞬间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很快恢复正常。当有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或脑桥损伤时可出现双侧瞳孔缩小。④损伤在重要功能区者,可出现单瘫、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神经功能障碍。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剧烈头痛、烦躁、呕吐、项强与Kernig 征阳性等。⑥血压与脉搏在单纯脑挫裂时可有改变,但以后即恢复正常。如血压上升、脉缓表示颅内压增高,须排除颅内血肿或水肿。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提示头部损伤失血较多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合并损伤,须及时检查处理。轻度脑挫伤时呼吸无大改变。严重者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呼吸深慢不规则.甚至停止。体温于初期常有轻微升高。临床疑为脑挫伤病例如发现脑脊液含血即可确定诊断,但仍需排除颅内血肿的可能。 2.脑外伤后重新适应障碍 1)对脑外伤的心理灾难性反应:主要对脑外伤所致的脑功能缺陷产生灾难性反应。由于在外伤之前缺乏心理准备,因此在面对无法解决的文艺时,病人可变得焦虑,激动和茫然若失,

有的愤怒,抑郁和情绪不稳,甚至突然痛哭流泪。一般说来,灾难反应并非病人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所发生的反应,而是在面临工作束手无策时发生。病人变得易焦虑,愤怒。其后果为:①变得孤独退缩,回避使自己感到为难,恐惧的环境; ②有时采取假装没有听懂指令的办法回避工作;③或假装忙忙碌碌使人难以启齿要他工作。④有的病人变得过分刻板,谨慎,有序,以适应外伤后环境。 2)脑外伤后反应性改变:常为回避灾难反应的病理补偿行为,表现对有关事物的反应性降低,注意涣散,而对无关刺激又比较过敏。对一般环境中出现的普通事物难以感受和理解,因此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常产生疑虑和焦虑不安。病人往往否认自己的残疾,难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外伤后环境。因反应性改变常出现病理惰性,表现为对某一刺激一旦发生反应,兴奋极易扩散,并持续较久。结果对事物的理解感到困难,模糊且不肯定。 3)脑外伤后抽象与具体应用能力障碍:病人不能对事物抽象概括和不能应用抽象概括得出的概念于实践。例如病人能够拿着剪刀剪东西,但不能进行用空手模仿拿剪刀剪裁东西的动作。 3.脑振荡后综合征:根据脑振荡综合征症状出现频率次序,依次为头痛,头晕,疲乏,焦虑,失眠,对声光刺激过敏,注意不集中,易激惹,自我感觉不良,抑郁等,以前 4种最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后遗症1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后遗症 来自广东从化的李梅,一年前因车祸导致严重的脑外伤,虽然经过手术抢救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右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右侧手脚活动不便,失语,生活不能自理。之前,李梅一直在进行脑神经营养药物和功能康复治疗,但半年后效果就不明显了。他于今年7月来解放军广州458院(广州空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现手术后4个月,右侧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可独立行走10—15分钟,可用右手握勺吃饭,能自己讲话了,基本可以自理日常生活。治疗前后效果对比显著。 解放军广州458医院神经外科从事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唐运林教授介绍,干细胞移植技术不但适于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对于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也有同样的良好前景。我国交通快速发展,车辆也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逐年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高达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伤残人数更多,相当一场战争。脑外伤在交通事故伤最多见,尤其严重脑挫裂伤,大脑神经细胞损毁,致使伤后病人留下难以恢复的偏瘫、失语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利用干细胞技术进行干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希望所在。在人脑内发现神经干细胞是上个世纪末的时间,到现在也就十多年的时间。由于神经干细胞具有很广泛的临床应用的前景,所以说现在全世界都把它作为

一个热点来进行研究。我国在神经干细胞研究方面起步非常早,基本上和世界上是同步的。而且由于我国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非常宽松的政策,另外在资金上投入很多,所以说我国在神经干细胞的研究领域,无论是技术还是临床,都处于比较前沿的位置。 什么是干细胞?大家都知道,诸如壁虎、蚯蚓和水蛭等,如果肢体、爪子甚至半截身子断了,很快就能重新长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类生物全身都有一种神奇的细胞,这些细胞的本领非凡,可以全能分化生长发育成为需要的器官,这就是这些生物可以自体修复的奥秘所在。这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生成各种组织器官的“神奇细胞”即是干细胞(stem cells,SC)。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新发现”在1999年世界十大科学成果评选中荣登十大科学成果之首。 神经干细胞是通过以下两种可能机制来发挥它的治疗作用的:第一,神经干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诱导因子,能起到营养受损神经元和激活脑内固有神经干细胞的作用。通过外源性诱导、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原理,达到修复损伤、恢复功能的目的。现已证实成人脑内也存在神经干细胞,这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后,干细胞会模拟胚胎时期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通过增殖、迁移、分化等形式对受损的神经进行修复。因此,通过人为诱导和促进患者脑内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实现

脑外伤的康复护理

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 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吃什么好? 1、牛奶: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脑过度而失眠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 2、鸡蛋: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实验证明,吃鸡的妙处在于: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1、2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3、鱼类:它们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4、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酸是参加人体脑代谢的唯一氨基酸,能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改进大脑机能。常摄入些味精,对改善智力不足及记忆力障碍有帮助。由于味精会使脑内乙酰胆碱增加,因而对神经衰弱症也有一定疗效。 脑外伤的康复护理 【术前准备】 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脑外伤术后护理】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3.颅底骨折耳鼻腔有液体流出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塞。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5.注意口腔内有无动摇牙齿,如有应拔去。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6.躁动应加保护性约束。 【健康指导】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6.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一、安全与生活护理 1.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 2.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脑外伤后遗症评级标准

脑外伤后遗症评级标准 摘要: 一、脑外伤后遗症评级标准概述 二、一级伤残评定标准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受限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三、二级伤残评定标准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四、三级伤残评定标准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 2.各种活动受限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五、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与调养 1.消除精神焦虑、紧张 2.合理安排作息

3.坚持适量锻炼 正文: 脑外伤后遗症评级标准是对患者在脑外伤后生活中所受影响的一种评估方法。根据这些标准,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从而为患者和社会提供了一种参考。 一级伤残的评定标准包括: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种情况下的患者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和关爱,以维持基本生活。 二级伤残的评定标准为: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此类患者在生活、工作和社交方面受到严重限制,需要他人的关爱与支持。 三级伤残的评定标准包括: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这种情况下的患者在生活、工作和社交方面受到明显的影响,需要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在面对脑外伤后遗症时,治疗与调养同样重要。患者应消除精神上的焦虑和紧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坚持适量的锻炼以增强体质。这不仅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总之,脑外伤后遗症评级标准为患者和社会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状况,并得到相应的关爱和支持。

警惕脑外伤后遗症!出现这6个异常,需及时干预

警惕脑外伤后遗症!出现这6个异常, 需及时干预 脑外伤从表面来理解就是因为外物所造成头部出现肉眼可见的伤,脑外伤一般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这主要是和脑外伤损害的脑组织具有特定的关系,不同区域的脑损伤引发的危害程度各有不同。脑外伤后遗症又被叫做脑外伤综合症,是脑外伤患者在恢复之后长期存在的一种不良症状。脑外伤后遗症在临床中很常见,这些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没有及时干预,那么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可怕的。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认识一下脑外伤的后遗症出现哪些异常要及时的干预吧! 脑外伤引起的相关后遗症你了解吗? 对于脑外伤,它可能会引发这些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脑震荡、癫痫、遗忘症和痴呆,甚至是引发一些精神疾病.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主要是因为撞击或者是钝器造成的脑外伤。这种情况会对大脑的大部分组织造成伤害,然后引发意识障碍。这时患者主要表现于情绪无法控制,并且长期处在负面消极的情绪状态中,有时候还会再次昏迷。 2.脑震荡 这是头部受到外伤后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鲜明的症状就是患者在脑外伤,清醒之后还会感觉剧烈的疼痛,同时头痛还有耳鸣、眩晕等症状。脑震荡在发作的时候非常痛苦,引发的不仅是患者身体上的一系列不适,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情绪。长期受到脑震荡的影响,患者会出现焦躁、烦闷等诸多不良的情绪。 3.癫痫

癫痫也是脑外伤所可能导致的一种后遗症,这主要是因为脑部受到损伤之后,颅内会存在出血。出血就会对周边的神经组织造成伤害,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就会 引发脑积水,出现永久性的神经损伤,这也是癫痫出现的原因。脑外伤引发的癫 痫患者一般会对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药物非常敏感,很容易在生活中出现癫痫的 情况。 4.遗忘症 这种症状就是患者意识恢复后会存在记忆障碍的情况,并且遗忘受伤时间甚 至更长时间的记忆,除了单纯性记忆遗忘之外,还有一些患者会产生虚构的记忆,这其实都是脑外伤后综合症的一种表现。在记忆模糊的情况下,患者也会有头痛、头晕、恶心等情况,这种后遗症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有可能患者在后期半年左 右的时间都会有相关症状。 5.痴呆 痴呆症是非常严重的脑外伤可能会导致的,这种情况下患者因为脑外伤会昏 迷较久的时间,并且脑部受到极大的损伤。清醒之后整个人精神状态是处于痴呆 情况,除了明显记忆和思维能力减退,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没有办法接 受正常的感受和情绪。 6.引发各类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也是脑外伤后可以出现的一种现象,有些人脑袋成清醒之后,就像 换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与之前的自己完全不相符,引起这种情况比 较常见的是,因为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具体发作原因还没有明确,但是可能是 与脑部的损伤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出现脑外伤时,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接受医院专业治疗,如果患者再次出 现昏迷,家属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避免脑外伤后遗症的出现。脑外伤后遗症 在早期进行治疗,是有可能痊愈的,但是如果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这些症状就 可能会伴随患者终身。在脑外伤患者康复期间,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脑外伤康复期间的相关误区,你了解吗?

每日一学:何任医案—重症颅脑外伤后遗症

每日一学:何任医案—重症颅脑外伤后遗症 何任医案 重症颅脑外伤后遗症 黄某,男,24岁,1986年2月4日就诊。 患者1982年3月11日被自行车撞倒昏迷,送某医院急救,出现脑疝,行开颅探查发现硬膜下血肿,因筛状窦破裂,手术止血。术后24天神志清醒,但右侧肢体偏瘫,常有发烧(体温38℃左右)。曾用各种抗生素、抗癫痫药及神经营养剂。此后又曾多次去上海、苏州及杭州等地医院检查治疗,作脑电图多次均为异常,作颅骨成形术和修补术,虽未发癫痫,但偏瘫始终没有改善已近4年。 1986年2月4日病人父亲邀何任诊治,何任认为:此脑外伤术后,元气大伤,半身不遂,语謇便闭,自当补养元气,活血通络为治。 拟方药:生黄芪60克、归尾9克、赤芍9克、地龙12克、川芎9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10剂。 1986年3月1日复诊:言语欠清、对答迟钝,不能自主活动,略见气促,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处方:生黄芪4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红花9克、地龙18克、炒天虫12克、桑寄生12克、枳实9克、麻仁9克,30剂。 1986年5月27日再诊:肢体活动较好,惟右大拇指单独屈伸尚有困难,复查脑电图已属正常。 仍循原方意:生黄芪4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红花9克、桑寄生12克、地龙18克、炒天虫12克、钩藤9克、枳实9克、桑枝9克、麻仁9克,20剂。此后仍以本方续服。 自初诊起共服药99剂,历时半年余,右侧偏瘫基本消除,功能恢复已近正常,复查脑电图亦属正常范围,已恢复上班工作,并去北京旅游,一切情况良好。 [评析]本例为颅脑外伤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已近4年,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

目录 颅脑损伤健康宣教 (1) 垂体瘤健康宣教 (11) 高血压脑出血健康宣教 (19) 颅内动脉瘤健康宣教 (27) 颈动脉海绵窦瘘健康宣教 (35) 胶质瘤健康宣教 (38) 癫痫健康宣教 (45) 伽玛刀治疗健康宣教 (56) 气管切开护理健康指导 (59) 基础护理健康指导 (62) 饮食健康指导 (67) 功能锻炼健康指导 (71) 辅助检查指南 (76)

颅脑损伤健康宣教 一、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 二、颅脑损伤如何分类? 1、颅脑损伤按伤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四种,其临床表现如下: ①轻型:主要是指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在半小时之内,神经系统及脑脊液无异常改变,只有轻度的头痛、头昏等自觉症状。 ②中型:主要是指单纯脑震荡、有轻度的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有轻度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脉搏、体温、呼吸、血压有轻度的改变。 ③重型:主要是指广泛的颅骨骨折,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深昏迷或昏迷时间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改变,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④特重型:主要是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损伤、休克等,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絮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2、按损伤性质分两大类: ①开放性损伤:头皮、颅骨、硬脑膜三者都有裂开,脑组织与外界沟通。争取早期处理,伤后48~72小时,可作彻底清创术。时间越早,清创越彻底,则感染率和并发症也越少。 ②闭合性损伤:头皮、颅骨、硬脑膜三者中,至少有一项是完整的,脑与外界不沟通。 三、常见的颅脑外伤类型有哪些? 可常见: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脑震荡、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对冲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

脑外伤后遗症的中医治疗

脑外伤后遗症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脑外伤;中医治疗 脑外伤后遗症是指脑外伤后,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组症候群,一般无特异性的器质改变。患者往往有外伤昏迷史(昏迷时间不等,短则一、二分,长则数小时),醒后出现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脑电图异常或大致正常。西医主要给予镇静、止痛,改善神经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常用谷维素、脑复康、胞二磷胆碱等,效果不甚理想。 主要症状:嗜睡或失眠,恶梦纷纭,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精神疲倦,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者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有的伴头痛、头晕,或癫痫样发作,舌淡或紫暗,舌体偏大,脉多缓滑或缓中带涩。 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李时珍语)。《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灵枢·海论》提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提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从以上可以看出,“上气不足”或“髓海不足”都会影响“元神”的功能,而出现头晕目眩,精神疲倦,“懈怠安卧”等症状。故脑外伤后遗症的病变在脑。 由于本病以嗜睡、精神疲倦,健忘,恶梦纷纭,神情呆钝为主。中医学又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邪客篇)所以本病又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 脑外伤后,神明受到损伤,心神失常。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心有病可累及其它脏腑,严重影响其它脏器的功能,尤其是脾肾二脏。又因“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故脑外伤后,心、脾、肾三脏受害最深。 根据临床表现,脑外伤后遗症的患者,早期以头痛、头晕为主,中后期则以嗜睡、精神疲倦、神情呆钝为主。病机的重点早期为“瘀”,中后期以“虚”、“痰”为主。“瘀”责之于心,“虚”“痰”责之于脾。 由于心神紊乱,气血逆常,不能主五脏六腑的协调功能。脾气受累,心脾虚弱,运化困顿,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散精于脑,痰湿乘隙为患,故出现精神疲倦,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脾气虚弱,痰湿犯窍的证型。治以健脾祛痰为主,辅以清心利窍。 基础方:人参10克(另炖)炒白术10克云茯苓15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捣)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布包)石菖蒲10克天麻6克炙甘草10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

炙甘草汤治疗脑外伤后遗症(附脑外伤验方7首)

炙甘草汤治疗脑外伤后遗症(附脑外伤验方7首) 导读:炙甘草汤是《伤寒论》中一首重要的补益剂,并且一直是治疗心脏方面疾患的常用方剂,现代一些临床报道亦多从此方面研究。但是在本文中,作者却另辟蹊径,根据炙甘草汤的应用证,将之用于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好的疗效,快来学习学习作者是如何加减应用的吧! 炙甘草汤治疗脑外伤后遗症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大枣、阿胶、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胡麻仁组成。功能通阳复脉,滋阴养血。原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笔者依其功效,辨证施治于脑外伤后遗症多例,取效佳。现举二例,供参考。 例一,马XX,男,61岁,干部,1980年1月5日初诊。 患者两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受伤,当即昏迷,不省人事,约10分钟后始醒。曾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脑震荡”,经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出院。出院后仍觉眩晕不减而来我院门诊治疗。诊见患者面色苍白,神疲肢倦,纳、寐尚可,口干不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血压140/80mmHg,诊为脑震荡后遗症。证属跌打损伤气血,致血脉不畅,阳气不升。治宜滋阴补血,益气升阳通脉。拟炙甘草汤去阿胶加鸡血

藤胶、首乌、升麻。方为:炙甘草、生姜、桂枝、升麻各10克,大枣30克,党参40克,生地、首乌、麦冬各20克,胡麻仁25克,鸡血藤胶15克(烊,代用阿胶)。三剂,水煎取。 1月8日复诊:精神转佳,眩晕减,口仍干,舌脉如前,守上方服三剂。 1月11日三诊:精神佳,面色红润,眩晕除,余症若失。继服上方三剂巩固疗效,并嘱患者注意调理,适当增加营养。追访多年,眩晕一直未见复发。 例二,黄XX,女,50岁,工人,1984年5月17 日入院,住院号:2035。 患者八个月前,不慎被楼上掉下的约20市斤重的木柴击中头部,当即昏厥,不省人事达一小时之久。被送县人民医院抢救治疗。入该院后被诊断为“颅脑外伤,慢性颅内血肿”。失语十二天,经治好转,但遗留右上、下肢活动不灵,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继续留医两个月症状减轻而出院。出院后仍见头晕头痛,声息低微,天气转变则各症加重,遂来我院门诊并以“脑外伤后遗症”收入住院。 査体温35.6℃,呼吸18次/分,脉搏58次/分,血压100/70毫米汞柱。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右上、下肢活动不灵,右上肢肌力2度,右下肢疼痛屈伸不利。X线摄片提示:第5、6、7颈椎前上、下缘均见唇样骨质增生。 诊为脑外伤后遗症。乃属跌打损伤,气虚血脉不畅之证。治以益气补血,活血通脉,用炙甘草汤加鸡血藤、川芎。方为炙甘草、阿胶(烊化)、桂枝、川芎各10克,大枣20克,生姜、生地、麦冬各15克,胡麻仁、党参、鸡血藤各30克,水煎服。 服四剂后,头晕头痛大减,精神好转,语言清亮,右侧上下肢疼痛亦减,舌脉如前。药已对症,原方加重川芎至15 克,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药至八剂,精神转佳,头晕减,仅觉活动后气短感,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心率增至62次/分。按其脉证,乃属气分不足,再加黄芪30克续服。

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采取有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早期康复护理;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护理效果 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会因为脑部出现血肿、手术创伤以及脑水肿等,因此患者的脑组织会受到损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肢体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1]。而对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有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对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对比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研究资料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8.9±3..2)岁;左侧偏瘫者31例,右侧偏瘫者29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患者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为(60.2±3..8)岁;左侧偏瘫者34例,右侧偏瘫者2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情况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因为是颅脑外伤手术后出现偏瘫,因此会对疾病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害怕自己因为疾病而导致终生残疾。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时就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述颅脑外伤手术偏瘫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让患者及家属注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②偏瘫侧肢体康复训练干预。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的各关节处于良姿位,并对患者的偏瘫侧肢体给予早期肌肉按摩能够有效保护其关节。患者需要每2h更换卧位一次。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不能让患者骨隆突处受到太大的压力。在患者肌腱逐步恢复后,患者需要进行关节功能训练。③辅助治疗。在上述护理康复训练方法外,还需要让患者进行相应的针灸、推拿、按摩、高压氧以及气压治疗[2]。 ④环境舒适护理。需要对患者的病房保持有效通风。对于室内的光线和湿度都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