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产品思维:用户、需要、用的爽!

深入了解产品思维:用户、需要、用的爽!
深入了解产品思维:用户、需要、用的爽!

一眼看上去是不是就觉得鸭梨山大、无法卒读?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用户到底需要怎样的说明书?

我前些年的工作,说白了都为了一件事“当用户需要说明书时用的爽“。

虽是烂俗大白话一句,但话糙理不糙,我认为这句话就已经包含了产品思维的实质,它并非互联网行业独有,而应在每个鲜活的社会人脑中。

三个关键词,“用户”、“需要”、“用的爽”。

一. “用户”——产品思维的核心

看下定义:“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不难理解,产品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依归是人,离开用户就无所谓“产品”这个概念。从什么核心价值出发,决定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举个栗子,A功能要不要做?产品经理怎么决定?

A功能对用户有价值,做!

相同开发成本,A功能比B功能对用户更有价值,做!

用户价值相当,但相同成本A做完后还能做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C,做!

用产品思维来做决定归结到底都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因素权衡。上面三个例子都是抽象后的极端简化情况,真实工作中相关因素千千万,我想强调的是不要被错综复杂的具体事务干扰了判断,站住产品人该有的角色定位,一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有同学会说,这是不踏实的理想主义产品观,公司的终极追求是利润最大化!

这话不错,但稍有经济学常识,就应该知道利润从何而来,其内核都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求。家具厂让你可以更舒适的立坐躺卧而盈利,google为人们在网络寻找信息提供了便捷而盈利,iphone让我们将互联网延伸到了移动端而盈利,银行再平衡了社会的资金配置而盈利,楼下便利店让你加班回家时能带份泡面而盈利,从来没有脱离了用户需求的产品,也从来没有脱离了用户需求的利润。

当然,投机、诈骗和垄断除外。

知道了产品思维的核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因为核心方向

需要有人把控。一个互联网公司,有认为一个按钮放左还是右没区别的程序员;有只想做出世上最美艳APP的设计师;有眼中只看月活数的运营,却没有一个从用户需求出发考虑产品整体核心价值的产品经理,是不可能有好产品的。当然,我可能有些抹黑程序员、设计师和运营,很多时候他们不是没有产品思维,而是没有精力和时间再站在另一个维度上思考产品,所以将开发、设计、运营维度的思考成果归一到用户维度上是产品经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做技术撰稿时,把说明书作为自己的产品,分析用户对说明书的需求,做到正确、便捷、易理解,开发时间不够我会优先撰写核心功能,相比美观我会优先考虑正确性,这都是我从用户需求出发,受限于各种资源,权衡说明书相关各要素后做出的平衡和选择。

当变身需求工程师后,我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需求,排列需求的优先级,复现应用场景,分析用户心理,在公司内部了解各开发部门和产品的关系及各自工作特性,从而决定产品定位,取舍功能,做出平衡和选择。

两者唯一的区别是原本独立的产品(说明书)变成了更大产品的组成部分。而当我在更大产品维度上平衡和选择时,之前产品的权重变的微乎其微,这也是我放弃发展技术撰稿的根本原因。

但这就是我理解的产品思维,“以用户需求为依归,从产品整体出发平衡产品各要素”的思维方式,所以,产品经理首先要懂用户,发现需求本质,其次要了解产品各要素,包括要素怎么形成以及怎样发挥作用,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

二. “需要”——发现需求的本质

需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爱恨情仇,世上发生的所有事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需求的满足,我们每时每刻都是“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抛开“市场”的概念,把人与人之间最普通的互动引入,来看看什么是好的“产品”。

你说你想吃苹果,老妈帮你把皮削好,还同时给你了递上的垃圾桶和擦手纸。

同事问你借订书机,而你看到他手上一叠文件厚到根本订不进,直接给了他书夹。

朋友问你地铁的末班车是几点,你直接回答“我开车送你回去”。

直接给苹果、借订书机、告诉末班车时间在某种层度上也满足了需求,但都不能说是好产品,很容易就会被稍微动些脑子的产品打败,需求如果在更本质上被满足,表层的方案将变得毫无意义,越是好的产品越是直击需求的本质。

当然,上面的例子其实都很经不起推敲,因为对个体需求的误判总是无法避免的,但针对整个市场的产品却不同。某个个体或许不是你的目标用户,但只要产品满足的越是人的需求本质就越具有共性,也自然会有更大的市场,同时不容易被其他产品替代。那怎样发现需求本质呢?

自他相换

想要发现需求的本质,需要做到自他相换,是的,把你变成他。

很多人分析的用户需求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而是他以为的用户需求。

这样一个故事,小王在追求隔壁班的小红,他想打动妹子就要表现自己的真心、诚意,要对妹子好,有好吃的要分给妹子,梨最好吃,所以每天都给妹子一个梨,一年过去了,妹子丝毫没有动心,小王大喊妹子铁石心肠,殊不知,小红心里想要的不过是一个苹果!

这类人在我们身边特别多,以自己觉得好的方式为子女付出一切的父母,掏心掏肺追求女神的直男癌患者,感觉缺了自己的点拨手下员工就会误入歧途的领导,所谓的情商低,无法自他相换占了

大半。

我想说,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学习和训练,甚至必然会经历打破自己原有思维定式的矛盾和痛苦。

至于具体方法网上多的是,随便一搜,大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用户访谈、场景复现、沙盘推演、通过某种心理模型把自己变成小白用户……等等,手段千千万,目的却只有一个:

弱化自我壁垒,去触摸用户的需求本质。

第一原理

这里借用了埃隆·马斯克经常提到的名词,在其源头亚里士多德的书中这样表述这个词:“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耳边充斥着过量的信息,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往往会摒弃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而是从覆盖在本质之上的东西入手,比如对手,比如经验,比如方法,甚至传言。有人告诉你互联网医疗现在很火,回去网上一搜,果然行业大牛都这么说,立马就想跳槽去这个领域,这会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吗?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跳槽,而在于跳槽的理由。互联网医疗到底前景如何?你又是否适合这个领域?连这点独立思考都没有就做判断的产品经理,还是趁早不要干了。

但这样的人并不少。

想想我们的教育,小学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应用题,“一个蓄水池20立方米,一根管子进水速度每分钟1立方米,一根管子放水每分钟0.5立方米,请问水池空的时候两根管子同时打开,多久水池会满?”有同学举手起来问,“为什么要一边进水一边放水呢?这不是浪费水吗?”,然后他就被老师请出了教室。。。就算不奢求老师在出题的时候花些心思,编些经得起推敲的故事,至少在这样有独立思

考能力的学生提问时,能解释下“这是为了出题编的,同学们先不考虑合理性“。

如果你能在小时候受过如此打击后,依然有着探求事物本质真相的独立思考能力,再加上能够自他相换,那在收集和分析需求的时候,离他的本质也不会太远。

比如当你作为福特的产品经理得到用户反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时,你会进一步思考,用户需要的到底是“更快”还是“马”亦或是“其他”。

三. “用的爽”——找到满足需求的方法

前面两个话题展的有些开,这一部分是用来收敛的,但依然不谈具体方法,只谈思维模式。用户就像是我们航行的终点,需求探索就像是我们找到的最近的航线,怎样走到终点却是方法的问题。

终点有可能会变吗?航线有可能会变吗?会,百分百的会!

因为,这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资源总是有限的,到处都是限制。公司在产品上可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公司的技术能力是有限的,市场竞争环境永远存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有有限的,甚至你的个人能力也是有限的……

但在这些限制下,不外乎从两个方向上做选择,所谓曲线救国。

时间

公司资金不足,可能就需要先上线一个可以赚钱的产品,这样公司才能活下去,赢得时间,继续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才有可能,甚至你不得不在产品中放入一个破坏用户价值但却可以快速赚钱的功能,不是说绝对不可以,怎么权衡因人而异,只能说走到这一步的产品已经非常危险,产品人脑子里必须清楚其中利弊,除非你在某一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不可替代优势,否则不要在盈利的假象中自我陶醉,因为能超越你的产品分分秒秒都会出现。

从另一角度再说,任何的产品都面临着资源限制最终转化为时间选择的问题,给出的都是当下这个时间点上最优的选择。短时间内航线或许会有些偏离,但大方向是朝着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去的。

线可以曲,但不要忘了救国。

范围

在时间上做选择的同时,必然也要在满足需求的范围上做选择。明明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但能力有限,一下子满足不了,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考虑弱化满足的需求深度,而是优先考虑缩小满足的范围,先满足核心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排需求优先级。

就像我们的船在航行中油料不够,不得不先找一个岛靠岸,终点想去的岛是安全,燃料丰富,风景又美的,我们中途所靠的这个岛或许就只能考虑其中一个,选择的当然是安全,因为这是核心需求,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谈燃料和风景。

如果做一款社交软件,就先把社交功能做到极致,再去考虑加入游戏,电商等非核心功能。

最后强调

无论从那个维度上来做决定,前提都是你必须足够了解所有相关因素,足够到你可以将他们全部转化到用户需求维度上来做权衡。从来没有单一的决定因素,都是权衡后的选择。

“以用户需求为依归,从产品整体出发,平衡产品各要素”,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产品思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s://www.360docs.net/doc/042968534.html,)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 思维导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00 开始:写在正文之前 o0.1 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第一,非产品岗位的同学,因为工作或者兴趣,需要了解产品的方法论 ?第二,对初创公司来说,如何让非专职产品人员短时间内胜任产品工作 ?第三,非互联网圈的从业者,需要更通俗的了解互联人是怎么做产品的、有哪些异同、如何选择性的借鉴他们的经验 ?第四,学习资料太多,不利于圈外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图书、网站、社群、公众号 o0.2 本书的产品定位 ?目标用户:-1~3岁的产品经理 ?需求场景 ?对于“泛产品经理”,可以通过阅读此书,理解一套方法论体系 ?对于产品经理,这本书像一本知识图谱,可以粗读一边,后续有困惑 再针对性的查阅 ?产品概念 ?通过社群组织与用户保持沟通,加上相应的培训咨询服务、工具包, 以及积累多年的社交媒体与此书构成有机整体 ?竞争优势 ? 1.此书的底层逻辑方法论提取与作者相关的实体书籍,并非凭空搭建, 这样的内容源头使得此书具备了第一无二的沉淀 ? 2.基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出身于阿里,不仅做过一线陈皮,也关注了很 多关于“产品经理岗位”、“创新”的事情 ? 3.写书的过程中,通过读书会与国内产品经理圈内的作者沟通,把一些 建议融入此书框架中,共同构建了更加经得起推敲的内容o0.3 本书内容与阅读方法 ?把书对应章节的视觉引导图与内容互相对应,建立自己的知识地图

o0.4 我与本书的局限性 ? 1.没有从无到有操盘过一款真正出色的产品 ? 2.广义的运营非读者的强项 ? 3.产品形态、公司类型太多,无法一一亲历 ? 4.创业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自己“做不了什么” ?01 初始:大话产品经理 o 1.1 从一个小故事谈起(通过小故事分析产品设计的流程) ?产品定位阶段 ?需求采集阶段 ?需求转化阶段 ?产品概念验证 ?新功能上线时 o 1.2 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 ? 1.2.1 从人类社会出现分工说起 ? 1.2.2 岗位诞生,宝洁的故事 ? 1.2.3 从项目经理到产品经理 ?核心区别:一个靠想,一个靠做 ?项目经理是执行人,工作重点是把任务完成,并不充当任务的提出 者,需要的是执行、计划和控制能力 ?产品经理是任务的提出者,更需要创造力 ?创造力、洞察力和对客户的感知力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1.2.4 与“传统”产品经理的区别 ?传统行业的产品已经相对稳定,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事是偏营销 的。所以,作为要对最终产品扶着的人,产品经理需要把主要经理放 在营销上 ?泛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由于很多产品不成熟,甚至有些产品尚未 有准确定义,且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新的东西,工作重点更侧重与产 品上市前的产品定义,以及需求的采集与细化等

《创新思维导论》课程设计

期末考试要求:(此页不打印) 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收集现有解决方案并进行整理, 分析研究这些方案,寻找创意的切入点,设计一款相应的产品或 服务。 1.不少于10页 2.撰写评语--请他人对你的作品进行评价,在封面空白处用红笔手写 3.学委提交时间11周周四34节课C510办公室

二O一七——二O一八学年第二学期 创新思维导论期末考试课程设计 (适用于2017级本科所有专业) 创新产品设计 分数: 阅卷人: 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寻找用户需求,并设计一款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目录 一、发现问题 二、相关产品/服务资料收集(现有解决方案收集)

三、相关资料整合分析(现有解决方案优缺点分析) 四、新产品/服务设想 五、产品/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六、产品/服务介绍 ①目标用户 ②技术/服务详细说明 ③创新点与竞争优势说明 七、产品/服务评估 ①可实现性及困难点分析 ②对用户提供的价值分析 ③经济价值分析 八、产品/服务名称(命名) 九、品牌Logo及广告标语创意设计 一、发现问题 在我们对于电子产品依赖度越来越高的同时,相应的许多问题也一一展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续航的问题,往往不能像宣传的那样满足各种人群对于产品的需求;手机电脑等产品伴随下的一条衍生品也让我们出门带的“装备”也越来越多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科技在带给我们更加便利的生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不同于一前的

便利生活,出门必须带上手机充电宝数据线在加上相机等到设备,再好的出游心情也被冲散。 我的创新课程设计主要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依旧需要那些繁重的设备,如果需要是否可以让那些配件不再那么呆板可以以一种另外更加能满足消费者的方式来呈现呢? 二、相关产品/服务资料收集(现有解决方案收集) 根据上面对于问题的分析,我通过查找资料也发现了许多便 捷延伸设备; 无线USB插头设计,插进插口的 同时还作为一个USB集线器。这是一 个为只有一个插口电脑而设计的插头 设计这是一个较为好的解决方式,但 是越来越多的转换头也增加了许多不 便。 这种TYPE-C笔记本扩展坞7 合一转换器,是现今较为好的笔记 本扩展设备的解决方式,在现在许 多笔记本品牌为了更加纤薄的的 机身时放弃了笔记本原有的接口 的时候,就增加了相关的配件的市

深入了解产品思维:用户、需要、用的爽!

一眼看上去是不是就觉得鸭梨山大、无法卒读?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用户到底需要怎样的说明书? 我前些年的工作,说白了都为了一件事“当用户需要说明书时用的爽“。 虽是烂俗大白话一句,但话糙理不糙,我认为这句话就已经包含了产品思维的实质,它并非互联网行业独有,而应在每个鲜活的社会人脑中。 三个关键词,“用户”、“需要”、“用的爽”。 一. “用户”——产品思维的核心 看下定义:“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不难理解,产品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依归是人,离开用户就无所谓“产品”这个概念。从什么核心价值出发,决定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举个栗子,A功能要不要做?产品经理怎么决定? A功能对用户有价值,做! 相同开发成本,A功能比B功能对用户更有价值,做! 用户价值相当,但相同成本A做完后还能做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C,做! 用产品思维来做决定归结到底都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因素权衡。上面三个例子都是抽象后的极端简化情况,真实工作中相关因素千千万,我想强调的是不要被错综复杂的具体事务干扰了判断,站住产品人该有的角色定位,一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有同学会说,这是不踏实的理想主义产品观,公司的终极追求是利润最大化! 这话不错,但稍有经济学常识,就应该知道利润从何而来,其内核都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求。家具厂让你可以更舒适的立坐躺卧而盈利,google为人们在网络寻找信息提供了便捷而盈利,iphone让我们将互联网延伸到了移动端而盈利,银行再平衡了社会的资金配置而盈利,楼下便利店让你加班回家时能带份泡面而盈利,从来没有脱离了用户需求的产品,也从来没有脱离了用户需求的利润。 当然,投机、诈骗和垄断除外。 知道了产品思维的核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因为核心方向

[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创新的思维方法

[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创新的思维方法 产品创新的思维方法(一) 1、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他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产崐品开发,把市场最终目标和为产品研究的出发点,沿着为实现未来而思考现在,为崐到达终点而把握起点的思路。 2、心理思维。抓住人们的心理追求去开发创造新产品,往往可以收到妙不可言的市场效果。 3、跟踪思维。就是通过对社会消费迹象进行跟踪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分析崐和思考,从中发现未来产品的开发创新。 4、替代思维。一种产品在消费实践中已证明是过时落后的,人们希望有新的崐更好的东西替代之。而一旦有了优于或完全不同于这种产品的另一种新产品问世,崐市场销路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好,经济效益也会出人意料地高。 5、物极思维。有一种现象:一只足球掸撞到墙上,因受反作用力的影响而猛崐然回头,顺着原方向,返回到一定的距离处,受反作用力越大,返回距离就越远。崐物理学家称此为“物极原理”。 6、发散思维。就是从某一研究和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分别涉猪,从而形成崐产品的扇形开发格局,产生

由此及彼的多项创新成果。吴昊、徐杨举了这样一个例崐子。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神像翻新后,现场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位叫崐斯塔克的人承包了这一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七妙地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崐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碎块、配木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作为有崐意义的纪念品供人选购。所有这一药,都与名扬天下的“自由女神”相联系。这样崐一来,就从那些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中开发出了好几种十分俏销、身价百倍崐的纪念性新产品,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这种变废为宝的发散式创新技世,一时崐传为美谈,启迪着许多企业家的产品开发行为。 7、否定思维。“否定是创新之母。否定自己的过去,意味着创造更好的未来。产品创新也是这样。 8、多路思维。就是使头脑中多路创新思维聚焦于某一个中心点上,在产品开崐发中向某一个焦点发起创新攻势。 产品创新的思维方法(二) 1、进行模仿性操作实践,学着大人那样做事,除做一般家务,学习打鸡蛋、炒菜、做饭、洗衣、熨衣服、喂家禽家畜、摄影、使用各种家电设备、种树、浇花施肥等。 2、进行“修旧利废”制作活动。巧妙利用废圆珠笔芯、空罐头盒、纸盒、塑料瓶等来做新玩意儿,变废为宝。例如用金属空罐头盒做花和装饰品,用大塑料雪碧瓶制作花篮,用玻璃片做万花筒等。此外修理门铃、家具、玩具,自行车,拆装旧闹钟、废手表、破电动玩具等,都能养成改造、创新、利废的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

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

论“产品思维”与“用户思维” 发布: 2015-06-28 19:01:24 | 编辑: 文文 金榕树创始人topal:产品思维,是指针对用户的某方面需求,用产品的形态来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特征是,多维度的思路经过梳理后,最终被聚焦在产品上。力求以某种产品的新颖性、实用性、便利性,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更大范围内用户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因此,产品思维有三个明显特性。 第一,产品性。思维模式是基于一个特定的产品,由这个具体的产品来体现价值、意义,人性及关爱。 第二,最大性。这个产品的功能应该比较强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第三,最多性。这个产品的共性化程度较高,可以尽可能多的满足形形色色不同用户的需求。 金榕树创始人topal:这种产品思维,是工业时代的典型思维模式。在工业时代,共性化、统一化、标准化有利于生产力水平提高。而任何产品,需要适合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必然要有一定的数量。数量越大,产品的生产成本越低,市场竞争力才越强。反之,唯有这个产品满足的用户量越大,数量才能越大。而正因为要满足更大的用户量,又需要产品功能的覆盖面尽可能大。这样,不同功能需求的用户才愿意都选择这款产品。 由此可知,在产品思维下。无论我们如何强调用户需求,强调人性化,事实上很难真正做到。因为,你的着眼点、聚焦点还是在产品上。也就是说,你的根本关注点其实还是产品、还是“物”。产品的功能最大化、用户最大化是它的核心价值体现。那就必然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差异化需求。更何况,一个产品,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满足用户更广泛、更全面的形形色色需求。 金榕树创始人topal:以上,是产品思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产品思维之后,一种“市场思维”开始出现。市场思维与产品思维的最大不同,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聚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产品上。而是着眼于市场层面,着眼于用多种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是说,市场思维是在用一大批有差异化的产品、或形形色色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没错,市场思维的确比产品思维有了进步。可是,它仍然属于一种产品思维,只不过是放大了的产品思维。它关注的是尽管是一堆产品,但毕竟仍然是产品,是“物”。市场思维,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思维。 而用户思维,相对于产品思维和市场思维,有了本质的变化。用户思维关注的是“人”,而不再是“物”。它的思维聚焦点不再是在产品层面或市场层面,而是在用户本身。那么,对用户思维的定义则是:“围绕用户的整体需求,用心去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思维模式。这

产品设计心得体会

产品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电器产品设计实训总结】 随着时间的一步步逝去,为期四周的电器设计实训也接近了尾声。 在没有做电器设计以前觉得电器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专业知识 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电器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电器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 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电器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 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电器设计,我才明白学习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电器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 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 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和我一起的组员。在此要感谢我 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实训过程中,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 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 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 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实训的最大收获和财富,让 我面对将来的工作有了简单初步的了解,即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 见识,为我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做了铺垫。这次实训不仅是学习产品 设计,更是学习一种学习方法以及考虑问题的方法,一种面临难题 的解决思路。通过这次实训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 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

(二)产品经理思维方式与原则方法

产品思维学习笔记 --产品从需求到上线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原则方法 每个产品人员都会思考什么是产品思维。产品思维不仅仅某一种思维方式,而是向着某个目标前行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采用的一组思维方法的组合,这些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阶段性统筹——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内,进行全局分析,找准现阶段在整个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定位以及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衔接明确——各个阶段的实现都有明确起点和终点,定性或定量的计划实现过程中,都有可以交付到下一阶段的明确指标; 不断前进——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都是对整个目标实现进程的推进。 根据现有资源,分析现状,并找出可以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执行方式的一种思维模型。产品思维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大量经验积累培养出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通过一些成熟的思维模型,可以对我们早期的思维模型建立提供指导,也许最后我们都有自己的产品思维解读方式,都培养了自己的思维模型,但是早期仍然需要有个大体的框架去给出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种相关工作的管理思维切入点。 产品思维在产品从需求分析到产品上线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原则方法包括: 1、需求分析 包括竞品分析、需求收集、需求分级。竞品分析是为了分析对手产品,把握市场情况,可使用用户体验要素模型、SWOT原则等;需求收集可采用的方法包括5W2H法、头脑风暴法等;需求分级是根据优先级规划产品的功能和生命周期,可借鉴如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 2、产品设计与规划 1)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的概念之一,可用于目标制定和实现的管理。其中,S指Specific,要求目标要清晰、明确,具有唯一标准;M指Measurable,目标要量化;A指Attainable,目标可实现;R指Relevant,目标要和工作相关;T指Time bound,指目标完成的限定时间。应用到产品管理中,SMART原则可用于撰写产品需求文档,产品需求文档是经过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各部门评审后的参考依据,完成后一般不做修改,因此要求产品需求文档内容明确清晰,不会出现多重标准的表述,明确规定产品功能定义;SMART 原则也可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经理和UI设计师、研发工程师等沟通,通过明确定义

真正的用户思维去思考产品和运营

产品与运营紧密结合的滚动方式是用户思维真正的打造动力。非纯产品和纯技术可以推断的用户思维。特别是现在这个互联网迸发的时代,如何做好用户思维很重要。 一、了解你的用户

2、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一定时间内增长或者减少去改进现在的产品。数据上,在数据在上下5%波动情况下,是属于产品可以接受范围内。而运营波动的指标却不同。3%波动是属于运营正常的范围。运营对于数据敏感度会高一些。而产品可以改变的地方少之又少。产品经理除了要站在产品角度思考数据,也会站在大运营的角度思考问题。(这里大运营指的是客服、销售、小运营、市场、公关,包括整个公司运营成本。)特别是明显的数据变动下,我们需要对产品做出调整。数据分析时,日常都是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而一周才是趋势分析。这样才是合理的分析步骤。 3、汇集成用户画像 画像是为了更好帮助我们理解用户,还有用户的在主功能上满足需求之外的需求。一个产品其实也是分28原则满足功能点。而辅助功能上突破点也是能有创造性的。而这一切一定来源于用户画像。它作用不仅仅找到主需求,很多隐形的需求都会找到。滴滴打车是主需求,在线支付就是隐形的。产品经理能不能找到这样的痛点,不仅是一种需求满足,更是一种商业化的满足。 二、构造用户的心理 知道用户的心理前提,一定是融入用户心理。对马斯洛理论贯彻是用户思维最基本的执行力。构造用户心理分为很多层次。初级层次,就是说什么满足什么。中级层次,说什么,我用另一种方式满足你。高级层次,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要什么。这跟产品经理自身能力提升有着正比关系。 1、用户沟通 有效的用户沟通是像朋友一样交流。他会告诉很多,你可以与他成为朋友。产品与运营都是这样。沟通上受阻,是很容易发生。我们先做记录下,然后做修正。 拿我团队几个产品经理举例子来说,在沟通上我要如何改进。 老大,本身沟通存在问题是他不太主动。所以在与老大沟通上,我要保持积极主动性。提高大家密切交流,避免在工作上的疏漏。 小文,最大问题存在于她的执着。所以在与他接触中,我要保持倾听和认同。然后通过认同感后,用一些导师思维进行引导,在沟通上达到共鸣。 小青,问题在于性格过于直接。所以在沟通中,保持建议和放低姿态。倾听他的问题所在,给出最好的建议。 小由,问题在于是新人。在沟通上,虽然有自己意见,但更希望听到别人的意见。所以需要加大一些有经验的意见指导。

创新思维与工业设计

创新思维与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又称为产品设计,是泛指工业生产领域为产品进行的设计活动,是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创作行为,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设计思维的发展,创新设计就是设计思维的创新。 那么,什么是创新?鲁迅先生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同样的东西,在中国人手中和存外国人手中的用处截然不同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只知道用来做鞭炮驱鬼,而外国人则用来做火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但只用来看风水,而外国人则用来航海探险;中国人把鸦片当“饭”吃,而外国人则用来当做药品。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对待同样的事物时,采取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为什么我们能在科技领域领先世界,但在设计领域却始终不能够出人头地?再看看建筑,同样是房子,为什么我们的建筑就千篇一律,别人的就千差万别呢?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人生,决定不同的生活品质。人借助于思维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此设计与思维在产品设计的过稗中是一个完整的慨念。“设计”是前提,限定了思维的范畴,“思维”是手段,借助于各种表现形式。 创新思维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创新思维。一般说来,创新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 工业设计集科学与艺术为一体,工业设计的过程也是运用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在工业设计的过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决定了设计是否有创意,还影响着设计的过程及其结果。在设计中,对待一个问题只从一个角度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样的事物,这样我们看待问题才能全面,因为设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设计能力。工业设计的过程也可看作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创新思维倡导的积极地观察思考的思维训练方式在恰好能提高这一过程。国外的一些设计院校非常注重对设计师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本科阶段就有把剪开的纸张悬挂着让其形成自然形态的方法来训练设计师的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全方位的思维形式,能够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从而突破定势思维,激发设计灵感,进而使人们考虑问题更为全面。 创新思维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同一个产品的设计,创新思维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创新思维作用的结果进行比较,筛选,就能不断地优化设计方案。拿书柜的设计来说,运用叠加创新设计可得到适用于多种室内环境的多功能书柜;用逆向创造设计原理可以做成智能化书柜;用启示性创新设计可以得到功能更多、更美观设计方案。每个设计的终点都可以看成是下一次设计的起点,使得设计方案得以不断优化。 创新思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增强设计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工业设计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重视创新思维,在传承中创新,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的养分,激发创新的思维,进而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如德国的奔驰轿车之所以在汽车行业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严谨,理性的设计思维造就了产品卓越的品质;日本的Sony系列视听产品之所以畅销全球,也和它所倡导的“小,精,巧”的设计风格是分不开的;瑞典的IKEA系列家具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是因为它一贯所倡导的“绿色设计”风格。 创新思维如源头泉涌,能够为设计注入持久的设计灵感和创新动力。重视创新思维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工业设计的水平,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 力 几乎所有互联网大佬、新品牌的创业者,都自称产品经理。 那么多成功者都在强调的“产品能力”,到底是什么? 其实,产品能力是一种人生的底层能力。 第一次得知梁宁其人,是从刘江峰的微信里,知道了她的微信:梁宁-闲花照水录,知道了这位互联网才女。梁宁在得到开课,《梁宁.产品思维30讲》,作为一个to B大神产品经理(自封的)学习to C大神产品经理的产品思维,我将进行同步共享学习心得。01 发刊词|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1、产品能力是人生的一个底层能力。拥有产品能力,能让你有一种踩在地上的自信和踏实感。 【Megan注:很多能力之所以称之为底层能力,因为它们是核心的可迁移能力。作为一个To B的产品经理,不断的突破自我的边界,做品牌练就演讲能力,做解决方案练就PPT 和逻辑思维能力,项目拓展和运作锻炼客户买点包装、客户心理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和竞争管理能力,项目管理+销售管理则是利用流程(经验固化)、协作提升对资源的全盘把控,市场洞察加深对行业、客户和竞争对手的了解。而在这基础上最终究的最底层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可迁移能力——来自颠覆哈佛的“密涅瓦大学'的启示2、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3、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先建立信息的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在一片纷杂里,你会知道自己该放弃哪些点,抓住哪个点,慢慢建立起掌控。 4、这个过程里,你会碰到数不清的diss,被各种吐槽,被指着脸批评,还有数不清的推倒重来。这就是一个产品人生活的常态。丘吉尔说:如果你到了地狱,那就继续保持前行。产品的人生就是天天被打击。既然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放下担心,你会在打击中变得健壮。所以,你就会拥有产品人的一项基础能力: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 【Megan注:有段时间发展每天早上睁开眼梳理一下工作全是难解决的问题,压力那叫一个大,后来告诉自己,人生不就是来解决问题,逐步逐步地信心有了能力上来了,也就有了在华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信念,而后又不断到一个又一个不舒适区挑战自己,明白好多事情比如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螺旋形上升的,需要加入时间维度看待问题,提升韧性】 5、产品思维,到底讲什么内容?5大模块一共25讲,教你怎么看到用户、倾听用户、判断用户,怎么能够与用户建立

产品设计需要创意思维

产品设计需要创意思维 产品设计是一种完全依据创新思维的创造性的设计劳动。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不但要根据一定的设计条件任务来进行设计,而且还要在设计中注意创新设计观念,来满足人们对其产品的需求。创新设计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设计思维的创新;好的设计思维能为我们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法,使我们的设计更符合设计的需要。早在包豪斯时期的教学体系中,就对设计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大胆训练和实践,使当时的产品设计摆脱了成规,设计生产出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满足以人为主体的社会需求;这种设计方法的创新和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探求其思维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 从产品设计中的造型看“构”的方式 我们对“构”词义理解为组合、制成、构图、构词、结构等。但是在产品设计中,“构”的主要意思就是通过设计手段完成该产品的构建。 图1和图2是一组家具设计产品,该产品的设计师充分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手段,将复合材质的不同材料给予合理组合结构,完成功能需要的基本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色调以及基本型的考虑上,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家具

设计思路。使该家具在功能和造型上达到完美统一。在造型上,主要是从线面来进行的创意构想,沙发、茶几简洁的线面结构。线方面主要体现在恰当地利用复合材质的人工强化木料,突破其方形结构造型,转角处和扶手前端进行圆形转角处理,保留其木质本色,给人感觉更环保以及体现人是设计的主题理念;面的设计上主要运用在坐垫和靠背处的功能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材料以及工艺条件,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需要整体压膜成型,在色调上选用乳白色亚光处理,满足视觉心理的需求。而在茶几的台面,则根据功能需要选用方形面设计思路。为了使二者形式上统一,茶几在结构线的处理上也同样采用了沙发结构线的图形样式,在茶几的功能支撑腿处,设计师大胆运用圆形面板来突破方形的呆板,呼应了沙发的曲线面结构。另外,在茶几的前部置入一编制盛物篮,使该设计更加贴近自然。此产品的设计造型中体现了设计师匠心独具的建构,由此我们看到以基本的造型元素线面来完成造型及功能的需要,运用形式美法则,按照所设定的目的,组构成新的视觉形态。 从产品设计中的功能看“构”的方式 产品设计是要首先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审美等需要才能得以体现,否则设计出来的产品就不会有市场。所以,应从功能设计思考出发,来完成工业产品设计构建。

产品经理系列——用户思维与体验设计2.0

产品经理系列——用户思维与体验设计2.0 一、课程简介 如何使产品从同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品开发者自己觉得产品很好用,但是,用户不满意? 用户体验就是做好交互设计、界面设计? 用户体验涉及面很广,各个产品环节都会影响用户体验,产品人员需要掌握哪些核心要素? 知道用户体验对产品很重要,但不知如何落地实施? 如何通过微创新的方法与工具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 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互动实践,以及业界最佳实践的分享,与您一起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课程不仅仅是关于用户体验,也帮助您对用户价值、商业价值、互联网产品开发方法进行全方位思考与实践。 二、目标学员 1.产品经理 2.有志于成为产品经理的产品人员,如:策划、设计、市场、运营、研发…… 3.希望跨界学习、开拓视野、提升产品技能的产品相关人员 三、课程收益 1.能够从用户角度看产品,建立用户思维 2.掌握产品各个环节中的用户体验核心要素,能够更全面地看待产品及用户体验 3.能够运用用户体验模型中的原则、方法与工具来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 四、课程特色 致力于学习体验与效果,使用户体验变得简单、有效、可落地,提升您的产品竞争力! 1.结合大量的经典案例解读、讨论、反思,使用户体验变得简单 2.提供业界最佳实践与方法论,使用户体验变得有效 3.提供用户体验工具箱,学员动手实践、PK、点评,使用户体验可落地 五、授课方式 启发式学习:大量业界优秀案例、反面案例启发思考;引导学员共同探索出解决方案,而非说教式培训,体验探索的乐趣。 行动式学习:采用Workshop的形式,学员动手参与实战演练;提供工具方法及业界最佳实践,可直接借鉴于实际工作中,并与工作结合。 六、课程大纲 主题内容时间 第1天用户思维基础 1.用户体验快速入门——概念、内涵、案例 2.用户体验受关注的原因 3.为什么企业级产品也纷纷关注用户体验? 4.用户体验对产品成败的影响 5.好的体验是超出预期,那么如何管理用户的期望值?

创新思维产品设计

创新思维产品设计 产品名称:便携式太阳能光热联产炉 设计师:李琛 产品原理: (1)凹面镜具有汇聚作用,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反射后必经过焦点; (2)利用晶体硅的特性,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汇聚于一点的太阳光线可产生热。 产品说明: 面向广大野外活动,适用于野外工作者,野外部队,野外运动爱好者。本产品 可较为方便的提供电力与热能,解决野外活动活动中电能与热能供应困难的问 题。针对野外工作特点,本产品设计成折叠式,配套有容器,方便携带。 产品可行性; 传统光伏产品受单晶硅价格限制,较难形成市场化.但近些年来,太阳能技术 高速发展,先后有多晶硅电池板,透明状电池板问世。虽然其效率均不及单晶 高,不过因其成本低廉,具有广大市场。 本产品将成熟的太阳能炉与光伏发电系统有机整合,实现电热联产,同时采用 较为廉价的电池板,使之价格较同类两种产品的单价和要低廉很多。 产品成本: 主要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产品的其他部分中,对电力处理的结构成本 较高,其他结构的成本相对而言极为低廉。 产品瓶颈: 与太阳能光伏产品一样,虽然采取措施,但其价格不是普通野外运动爱好者所 能承担的,客户主要面向军队,探险队,野外救助队,科考队等,大型野外活 动俱乐部也可集体配备。 产品结构: 1.可折叠支架,采取凹面镜形状; 2.8块标准拼接板; 3.可自行选择的纯光伏板与反射板; 4.稳流器,变压器,输出端。 产品图例; 1.主视图:

左侧为安装完标准板后的图样,有图为支架展开后样板。两图中心黑圆为主控中心,连接主体支架,是电力控制中枢。左图阴影为多晶硅电池板。 侧视图: 采取常用太阳能炉的外形。 拼接板: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精华

一文读懂《梁宁·产品思维30讲》最精华内容 产品思维: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科技进步、产品迭代、公司演化、组织变迁……不变的是用户的情绪和人性。 那些信奉“用户驱动” 的人,从普通人变成了行业大佬,建立了自己的世界。 乔布斯、马化腾、马云、雷军、张小龙、周鸿祎、傅盛……这些改变世界样貌的产品经理,究竟具备一种怎样的能力? 产品思维,需要我们根据观察和判断,建立系统能力,向用户交付确定性。 运用交互的能力,在连接和迭代中,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这也构成了《梁宁· 产品思维30 讲》的5 个课程模块: 1、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 2、机会判断:从一个“点”,看到一个“体” 3、系统能力:组建系统,制造确定和依赖 4、用户体验: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 5、创新模式: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 同理心:人欲即天理 做好产品,最重要的是理解用户和自己。 1、专业化的观察和判断

只抓表面数据,无法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但我们对于大多数事物的认识,都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 好的产品经理,要看到人在不同的资源推动下,会去到不同的地方,还要看到触发情绪和推进行动的开关。 要能看到持续变化的内在动力,能拥抱变化,变得成熟。 一个人为了强化自己的存在感,会不断扩张自己的能力圈; 一旦存在感满足,能力圈也就不会继续扩充了。 就像很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 2、读懂用户的底层情绪 用户往往无法准确说出体验,只能展现情绪。 把人比作“手机”,后天学的知识就像一个个“App”,而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 理性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驱动一个人的,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情绪。 通过产品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在一段双方彼此了解的良性关系中,可以读懂对方的“满足” 和“不爽”,并给予对方“满足”。 “愉悦”就是被满足,“爽”就是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 读懂情绪,看到天分和命运。

论创新思维方式与产品创新设计

论创新思维方式与产品创新设计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创新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科学成为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有力杠杆。创新为建立现代科学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也使人类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剧烈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20 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世纪。21 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决定性的意义。 创造强调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是创造的某种实现。 技术创新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整个过程。 设计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它是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的重要环节。创新设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工程设计是建立技术系统的第一道工序,它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产品成本的75%~80%是由设计阶段确定的。 设计的本质是革新和创造。强调创新设计是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竞争力的新颖产品。 设计一般分为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等四个阶段。 产品规划阶段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市场预测、确定设计参数和制约条件,最后给出详细的设计任务书作为设计、评价、决策的依据。 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产品的工作原理,并对产品的执行系统、原动系统、传动系统、测控系统等作方案性设计,将有关机械机构、液压线路或电控线路用简单形式表达。 技术设计阶段在原理方案基础上进行具体结构化设计,选材料,定零件的构形和尺寸,进行各种必要的性能计算,最后画出部件的装配图。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需应用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高产品的价值(改善性能、降低成本),进行产品的系列设计,考虑人机工程原理提高产品的宜人性,利用工业美学原则对产品进行更好的外观设计等,使产品既实用,又适应市场商品化的需要。这阶段往往要通过模型试验检验产品的功能原理和性能。 施工设计阶段进行零件设计和部件装配图的细节设计,完成全部生产图纸并编制设计说明书、工艺卡、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三种思维方式WCY

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三种思维方式 前一段时间,网上的“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为了产品需求打了一架”的视频火了。事件的起因是产品经理向程序开发员提了一个需求。「要求用户app的主题颜色能根据手机壳自动调整」。开发人员对这个需求过于绝望,按耐不住出了手......两人被双双开除,离职的时候又打了一架...... 大家先不要评论事情的对与错看看我们的分析,然后思考我们从中会学到什么,如何避免的事情的发生。 事情的起因是产品经理有需求,我们无法考究这个产品需求是产品经理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真有个别客户提出这样的需求,我们现在当成是客户A的提出的需求传递到产品经理这里,需要我们的产品研发人员实现;假如产品经理拥有这下面三种思维习惯,我想他就会避免这种尴尬的场面发生。下面我们将结合上述的案例详细介绍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三种思维习惯:这就是用户思维、市场思维、产品思维。 1、产品经理的用户思维: 产品经理如果收到客户这样需求信息,首先应该与客户对此需求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讨论,明确客户对此需求背后真实的核心的利益诉求,避免产品经理对客户需求理解的偏差,并且澄清客户对此产品的需求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需求,是紧急的还是的未来的需求;如果是短期的需求是以现有产品化的形式满足还是......,如果客户是长期需求,就需要纳入到产品的年度路标规划中去,做到客户不同需求分配不同的完成需求的路径;所以站在客户角度理解需求、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且进行分析、传递到的开发人员中这件事应该是处理好这件事情的基础; 2、产品经理的产品思维 当理解用户真实的需求后,接下来产品经理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即从用户思维转换到产品思维进行转

用真正的用户思维去思考产品和运营

用真正的用户思维去思考产品和运营 其实这篇文章应该是最近几周最大的收获。也包括自己对团队变化的感到一些高兴。其实作者自己还未完全打通团队的沟通的问题。正在努力改变中。这些也是这篇文章的由来。还有一些由来,是这篇文章对于产品未来思考。产品与运营紧密结合的滚动方式是用户思维真正的打造动力。非纯产品和纯技术可以推断的用户思维。特别是现在这个互联网迸发的时代,如何做好用户思维很重要。 一、了解你的用户 你真正的了解你的用户么。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怎么了解用户。其实对于大方向上来说,我们用户到底存在在哪里。特别是一款新的产品,到底谁使我们的用户。作为用户思维第一步来说,就是要了解你的用户。这是做产品最基本的。 1、用户接触 多找人聊,这是创业者在创业时候,或者创业中,经常会做的事情。因为多和人接触,才能获取很多有效的信息。而产品经理也是一种创业者,他是公司内部推动力。作者一直以齿轮称作产品经理,因为只有将需求滚动起来才能让产品运作。而需求是要自身去努力的,并不是被动性的。用户接触的时候,你想要给用户什么。那就大约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而用户会告诉你,不会告诉他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而是告诉你解决方案是什么。这里就是涉及到过滤的问题。需求的过滤是

挖掘用户心理的本质。而本质一定是他的困难是什么。所以要通过解决方案去反推倒过去。反推倒的时候,一定有很多维度,而多问几个人之后。你的维度是在集合中不断减少的。这跟代码中找集合道理一样。最后,你会有清晰的困难点了。 2、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一定时间内增长或者减少去改进现在的产品。数据上,在数据上下5%波动情况下,是属于产品可以接受范围内。而运营波动的指标却不同。3%波动是属于运营正常的范围。运营对于数据敏感度会高一些。而产品可以改变的地方少之又少。产品经理除了要站在产品角度思考数据,也会站在大运营的角度思考问题。(这里大运营指的是客服、销售、小运营、市场、公关,包括整个公司运营成本。)特别是明显的数据变动下,我们需要对产品做出调整。数据分析时,日常都是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而一周才是趋势分析。这样才是合理的分析步骤。 3、汇集成用户画像 画像是为了更好帮助我们理解用户,还有用户的在主功能上满足需求之外的需求。一个产品其实也是分28原则满足功能点。而辅助功能上突破点也是能有创造性的。而这一切一定来源于用户画像。它作用不仅仅找到主需求,很多隐形的需求都会找到。滴滴打车是主需求,在线支付就是隐形的。产品经理能不能找到这样的痛点,不仅是一种需求满足,更是一种商业化的满足。 二、构造用户的心理

梁宁产品思维第十一课: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必学)

11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这节课来讲用户画像。 有非常多的书在讲用户画像,并且有一大堆方法论。 所以在这一课里,我讲讲我们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用到的用户画像,希望能够给你启发或者能够直接用得上。 第一套用户画像:羊群与草地 比如,YY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李学凌给我讲了一组用户画像,我早期做产品就是用他的这组用户画像来做的。他教我说: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养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如果这一只羊能够在我的草地上活下来,玩得很好,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羊多了,你就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只头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头羊都会管。只要有头羊,羊群就可以聚集。羊多了就会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区,都是按照这个场景和用户描述去做的。 在这里我们谈到了几个用户画像:第一只羊、头羊、狼。

你的草地上来了第一只羊,接着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死了。第一只羊是什么?就是你迎来了第一个用户,这个用户玩了一下就走了,再也不来了,就叫“死了”。 那怎么办?你再拉来第二只羊吗?有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相亲后男生不再主动联系,你就放弃,在这里也一样,就是因为不匹配。 一个人的自然状态,让另外一个人觉得不喜欢,和你准备的一个产品请一个用户来用,用户不喜欢,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一样的。 你可以为了留住这只羊,动用很多外部资源,比如我从外面买草买料,可以暂时把这只羊留下来。但这其实是靠额外付出,才能撑住场面。 并不是说你的产品、你的草地已经具备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所以如果你要有羊,还是需要回来继续解决你自己的草的问题。 接着你有一片草地,迎来了第一只羊,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没死,但是玩得不开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有了一个产品,来了一个用户,然后这个用户用了一下觉得也还可以,但是没那么爽。 这个时候你可以引入更多的羊吗?也就是说你要开始推广你的产品了吗?当然还是不行,其实这依然是你的草的问题,你的产品的问题。

产品设计中创意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2968534.html, 产品设计中创意思维 作者:谢泽瀚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8期 摘要: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讲的最多的是创新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意思维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产品设计里创意思维却变成了另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设计构思中如何将艺术思维恰如其分的运用好。设计师要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综合考量,对产品的设计理念、满足生活所需的基本功能外,还要考虑外观审美等多项基本要素,以及如何将现有的科学技术、材料等不同的设计方式进行全方位融合,从而达到综合设计的效果,以此来满足用户对审美需求及生活的需求。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上帝为人间制造了一个被称为“高尔丁”死结,并承诺:谁能解怪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将成为亚洲王。人们想尽办法试图解开这个怪结,但都失败了。最后轮到亚历山大,他说:“我要用自己的解法”于是他抽出宝剑将死结劈成两半,后来他就成为了亚洲王。那到底什么是创意呢?在为创意下定义的本身其实就违背了创意。但为了分析、讨论,必须有个起点。学者对创意的定义各有不同,以下是一个还可以代表大部分学界的定义: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这些作品既新颖(也就是具原创性、不可预期),有适当(也就是符合用途,适合目标所给予的限制)。这个较为广泛的定义就目前来看比较有助于我们讨论,赖声川先生用它基本上划出了创意工程的两个主要面向:“构想”面向与“执行”面向,定义中的“新颖”属于创意的构想面,“适当性”属于创意的执行面。 创意是平凡的东西上加点不平凡的东西,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創意是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让人意想不到。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创意是建立新的更简便的生活 方式。创意是由于你对生活的热爱而产生的关于细节的诸多思考。创意是一种闪光的震撼。所谓好的创意应该是新奇的、惊人的、震撼的、实效的。“物以稀为贵”是事物不变的通则。好的创意无所谓“大小”,无所谓“多少”。拥有一个好的创意点就足够使你的设计闪闪动人。以上所说的其实就是要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可能是产生自生产者的,也可能是产生自消费者等。在产品设计中,好的创意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创意是人的大脑思考的产物。它与人的思维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创意。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我们所说的创意思维中的思维是建立在人们对现存事物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经过大脑对这些现存事物的感性认识、理解、分析、总结等逻辑思考过程,从而对其本质属性做出内在的、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就是想;维,就是序;思维就是有次序地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好的产品,能够打动人的是它的创意和内在。创意就是产品外观设计中不会干涸的生命源泉,是产品的思想内涵与灵魂。好的创意设计产品充满灵性与美感,能够表达设计者的所思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