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

【定义】[1]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标准】[2]

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

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二)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

脉濡数。

(三)气血亏虚

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

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3枚

取穴:曲池、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尾灸艾段温针,灸两壮

(2)湿热内蕴

治则:清热化湿止痛

方药:四妙丸

苍术12克、黄柏6克、怀牛膝9克、苡仁15克、

取穴:曲池、丰隆、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丰隆穴提插泻法,阿是穴平补平泻

治则: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

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取穴:曲池、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阿是穴出针时单向捻转,滞针,然后快速出针。

2.其他治法:

(1)其他毫针刺法

齐刺:先在病变部位正中深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再各刺一针,三针齐下,故名齐刺,又称“三刺”

层次:A点到骨面

B点到皮下

内手法:A点纵向纵切2次,纵向横切2次

B点纵向纵切3-4次,有突破就停,注意不可过深,防止损伤桡神经。

(3)火针:用直径0.34mm、1寸长毫针,在火焰上烧至通红,以“准”、“快”为

原则,以痛为腧,迅速刺入,深度0.2~0.5cm,不留针,在其周围同法连续进针3~5下

(4)钩针:刺入阿是穴后,通过推刮、弹拨、钩拉等手法进行治疗。

(5)温灸疗法:直接灸或间接灸于局部。

(6)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ml注射于曲池穴,隔日一次。

早期中药、针灸辨证施治,或结合局部封闭

中后期出现粘连可中药、针灸,亦可选取小针刀、火针

长久不愈,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

(二)??辨证要点:

肘外侧疼痛是其辨证要点。本病早期中医辨证多为实证,中后期可虚实夹杂或虚证,在临床中不能绝对区分,应结合病程、病史、体质、工作环境及症状施治。

2.??中后期疼痛虽轻,病久血瘀,瘀血阻于经络,当以重手法大力捻转,甚则滞针。可辅以电针治疗,亦可刺络拨罐,但疗效与病程呈反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可佐以扶正取穴。久治不效者,可以小针刀治疗。

(五)??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避免劳损,尤其易劳损病变部位的动作要避免。

【疗效评判】

1.疗效评定

①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

②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

③未愈:症状无改善。

2.疼痛评定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 【定义】[1] 肱骨外上髁炎就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得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标准】 [2] 1、肘部损伤史及前臂伸肌群反复牵拉刺激得劳损史。 2、诉有肘外侧疼痛: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在某些方向性动作时疼痛加重,如拧衣服、扫地、端水壶、打羽毛球等活动。疼痛有时可向前臂、上臂放散,但在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无症状。 3、常因疼痛而使肘腕部活动受限,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 4、肘外侧、肱桡关节处、环头韧带部有明显压痛,多无肿胀。 5、Mill征阳性:即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尽量掌屈,前臂旋前,再将肘伸直,些时肱骨外上髁处明显疼痛。 6、抗阻力腕关节背伸痛阳性。 【辨证分型】 本病多由于风寒湿热邪入侵或者慢性劳损,损伤局部经脉,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 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三)气血亏虚 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 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治疗方案】 [1][3] (一)治疗原则 1、针灸及中药疗法:可作为主要及首选得治疗方法,要辨证施治。 2、封闭疗法:疼痛剧烈时,可以封闭止痛。 3、物理疗法:早期可消除水肿,中后期可改善血液循环。 4、手术疗法:顽固得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二)辨证施治 1、辨证论治 (1)风寒阻络: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 方药:防风汤 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3枚 取穴:曲池、阿就是穴

肘部病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治

肘部病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治 肘部常见病是肱骨上髁炎和尺骨鹰嘴滑囊炎。肱骨上髁炎又可因损伤及疼痛的部位不同,而分为肱骨外上髁炎与肱骨内上髁炎,其中以肱骨外上髁炎为最常见。 一、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桡侧伸腕肌腱劳损,或伸腕肌腱附着点扭伤、肱桡滑囊炎,又可称为肱骨外上髁症候群。有人称为“网球肘”,认为本病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实际上,本病多发生于经常作旋转前臂和伸屈肘、腕关节的劳动者。如家庭妇女、木工、砖瓦工、钳工、水电工等。 (解剖生理)桡侧伸腕肌位于前臂背面,起始于肱骨外上髁,其远端以肌腱抵止于2、3掌骨基底背侧。该肌受桡神经支配,作用是伸腕和将腕关节向桡侧偏斜。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前臂长期反复的旋转活动,或一次剧烈过度旋转引起。亦可由于前臂在旋前位时,腕关节的反复背伸活动,肱骨外上髁附着处的伸腕肌腱过度受牵拉,而发生劳损或扭伤。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由于反复损伤,腱纤维的肱骨外上髁部发生撕裂、出血,形成骨膜下血肿,继而机化、骨化,产生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多呈一锐边或结节状)。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为透明样变性缺血,故又称缺血性炎症。有时伴有关节囊撕裂,关节滑膜因长期受肌肉的牵拉刺激,而增生变厚。当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时,滑膜可能被嵌入肱桡关节面之间。亦可发生肱桡韧带松弛、桡尺近端关节轻度分离,致桡骨小头脱位。这些病理上的变化,可引起肌肉痉挛,局部疼痛或沿伸腕肌向前臂放射性窜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本病多发生于青年以后,无明显外伤史,但与一定的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2、初期常感觉伤肢疼痛乏力,逐渐发生肘外侧疼痛,多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加重。在重复损伤动作时,疼痛亦加重(其疼痛性质为酸痛或刺痛),偶可向前臂或上臂扩散。严重病例,则出现腕部和手部无力,甚者拿在手中的物品自行脱落。

(完整word版)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上髁炎 肱骨髁上炎是指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肱骨外上髁综合征”、“桡肱滑囊炎”、“伸腕肌腱附着点扭伤”、“网球肘”)和肱骨内上髁炎(又名“屈腕肌腱附着点扭伤”、“高尔夫球肘”)。本病是由于腕伸(屈)肌腱附着于肱骨上髁处的一些纤维不全撕裂及骨膜炎性反应的结果,造成肘外(内)侧的疼痛或放射痛。临床上以肱骨外上髁炎为多见,右侧多于左侧,好发于长期从事上肢单一劳动(以腕力为主)的劳动者。 【病因病理】 1.肘关节处于半屈位时,前臂作过度的旋前或旋后。 2.腕部伸屈运动过多过重,伸腕肌或屈腕肌的起点处受到过度牵拉。 3.局部直接的外伤性炎症。 4.跌倒时手直接着地。 5.退化性改变或纤维钙化。 鉴于上述原因,造成了:①伸(屈)肌腱附着点骨膜下出血,进而血肿,血肿逐渐机化,导致骨膜炎性反应;②伸(屈)肌腱附着点部分纤维的撕裂;③外伤性炎症后,造成损伤的纤维疤痕化;④局部粘连和无菌性的炎症;⑤伸肌总腱与肱桡关节之间炎性滑囊的形成。 【临床表现】 肘外侧或内侧疼痛,疼痛可放射到前臂或手指(但不向拇指放射),疼痛剧烈时可影响睡眠、吃饭,穿衣亦觉困难。手握物、前臂旋转、腕关节的屈伸或屈肘位的前臂以下的轻微动作,如端饭碗、拿茶壶、扫地等,均可使疼痛加重。(上述动作,均会使桡侧伸腕长、短肌,前臂旋前长、短肌,屈指总肌等的强力收缩,而这些肌肉的肌腱又附着于肱骨内、外上髁。当肌肉的收缩,牵拉了肌腱,致使已有病灶的附着点处痛势加重。 【检查】 1.压痛与肿胀肱骨外上髁炎的压痛、肿胀在肱骨外上髁处;肱骨内上髁炎的压痛、肿胀在肱骨内上髁处(肿胀情况仅见于部分急性发作期者)。 2.肱骨外上髁炎者,下列检查为阳性:①密欧(Mill)氏试验:将患侧肘关节稍稍弯曲,腕关节强掌屈,前臂完全旋前,然后再将肘关节伸直,在伸直时可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的剧痛; ②“网球肘”试验:检查者一手固定病人患侧前臂,并嘱其握拳伸腕,此时检查者一手在病人拳头的背侧施以压力,试图使其腕部掌屈,可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的剧痛。 3.肱骨内上髁炎者,下列检查阳性:①前臂的抗阻力旋前,可使肱骨内上髁处疼痛加重;②“高尔夫球肘”试验:检查一手固定患侧前臂,并嘱其握拳屈腕,此时检查者另一手在病人拳头的掌侧施以拉力,试图使其腕部背屈,可引起肱骨内上髁处的疼痛加重。 【治疗】 1.治则化瘀止痛,理筋通络。 2.推拿治疗 (1)手法:按、揉、一指禅、抹、擦、热敷及适当的被动动作。 (2)取穴:曲池、曲泽、小海、少海、手三里。 【注意事项】 1.本病的发生,其中有一部分是附着于肱骨上髁肌腱纤维的部分断裂而造成的。因此,推拿治疗中不宜有过强的刺激,以免产生新的损伤。 2.从事腕力劳动较多的病人,可根据情况改变原有劳动姿势,这有益本病的康复。 3.应让患者坚持自我推拿,这对本病的治疗,康复是一种积极的措施; 4.肱骨外上髁炎与肱骨内上髁炎推拿治疗方法与要求相仿。两者区别在于手法治疗的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10项) 1、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2、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 3、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4、头皮针抽气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5、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技术 6、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7、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8、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9、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10、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技术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 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 1.取穴 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 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 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 1.器具 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3.疗程 每次操作总时间约8分钟,每隔2天治疗1次,每2次间隔2~3天。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需要两个疗程。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粘连前期和粘连期。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创伤基本问题及骨折脱位、手外伤 第一节创伤与急救 (4)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 (4) 创伤性休克 (5) 骨筋膜室综合征 (6) 挤压综合征 (7) 脂肪栓塞综合征 (9)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11) 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11) 第二节骨折 (12) 上肢骨折 锁骨骨折 (12) 肱骨外科颈骨折 (13) 肱骨干骨折 (14) 肱骨髁上骨折 (15) 肱骨髁间骨折 (16) 肱骨内、外髁骨折 (16) 桡骨小头骨折 (16) 尺骨鹰嘴骨折 (17) 尺桡骨骨干双骨折 (18)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19)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9) 桡骨远端骨折 (20)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21) 腕部骨折 (22) 下肢骨折 股骨外科颈骨 (23) 股骨粗隆间骨折 (24)

股骨干骨折 (24) 髌骨骨折 (25) 胫骨平台骨折 (27) 胫腓骨双骨折 (28) 踝部骨折 (28) 跟骨骨折 (29) 骨盆及髋臼骨折 骨盆骨折 (30) 髋臼骨折 (31) 第三节关节脱位 (32) 肩锁关节脱位 (32) 肩关节脱位 (32) 肘关节脱位 (33) 腕部关节脱位 (33) 髋关节脱位 (34) 膝关节脱位 (35) 踝、足关节脱位 (35) 第四节手外伤 (36) 开放损伤 (36) 手部骨折 (37) 第五节脊髓损伤 (39) 第二章关节外科 (41) 肩关节周围炎 (41) 肱骨外上髁炎 (42) 腕管综合征 (43) 肘管综合征 (43) 踝管综合征 (44) 跟痛症 (44) 股骨头坏死 (45) Baker囊肿 (47)

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 摘要】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以肘部外侧疼痛为主的多发病,因网球运动员患本 病较多见,故也有“网球肘”之称。本病疼痛局限于前臂上端外侧,且主要在肱骨 外上髁部位,在前臂提物及做旋转等动作时疼痛尤重,外上髁局部触压痛也较明显,给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关键词】肘部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治疗 临床表现 1.疼痛性质多为刀割样痛或刺痛,疼痛范围包括前臂上端外侧及上臂下外侧, 不活动时也可有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 2.局部有时感觉发热、无红肿,可出现怕冷怕风,可无明显劳损与外伤史。 3.肱骨外上髁及前臂上端均有压痛与触压痛,肘部主动与被动运动均正常。很 少有颈部及其他部位的明显不适感。 治疗 1.手法治疗局部肱骨外上髁血管神经束炎可采取下列手法治疗: (1)推压法 1)操作要点①患者肘关节保持屈曲置于一棉枕上,术者一手紧握前臂,另一 手拇指在病变局部稍施力向内、外方向推压3-5遍,后伸直肘关节;②同样方法上、下推压3-5遍。 2)注意事项手法纠正后嘱患者在1-2日内不要做过多活动。 (2)指压法 1)操作要点①术者用右手中、食指置于患者颈4、5椎旁,与拇指相对轻轻柔 压椎旁8-10次;②同时强调术者的拇指指腹位于颈4、5棘突根部,并向对侧轻 轻推压3-5次。 2)注意事项①手法治疗后的肘关节应保持休息,尽可能制动;②必要时可隔 日一次,多数经2-3次治疗症状均可消失。 对疼痛面较宽,有前臂上端外侧痛及触痛者,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可用以下手法: (1)拿捏法 1)操作要点①拿捏一般位于颈椎棘突两侧及两侧横突处;②拿捏时术者手指 应注意感觉有无结节、隆起、变硬、肿胀、松弛等病变,有无棘突或横突偏歪等; ③在感觉肌肉触痛重而紧张明显部位,指力应时轻时重,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反复推压2-3次即可。 2)注意事项操作时,拇指与其余手指要用力均匀,稳而柔和,切勿掐伤皮肤。 (2)推压法 1)操作要点①术者用右手拇、中、食指先拿捏其双侧椎旁肌肉,自上而下2-3遍;②患者颈部肌肉略有放松后,术者用拇指指腹在颈椎4-5椎旁,轻轻向对侧 推压2-3下,按压部位在棘突基部的一侧。 2)注意事项①推压部位必须准确,推压肌肉的起点或止点,推压范围大致于 肌肉起点或止点面积相近,可同时推压,也可只推压一侧;②推压的力度应轻柔,力量不宜过大,所用力度以患者觉有轻痛为度;③本法可隔日一次,一般2-3次 即可。 (3)颈椎牵引牵引治疗时患者头部取垂直位或略前倾,牵引重量控制在10-15千克,时间以半小时为宜,每日一次,3-5次即可。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 作者: 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03期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肱骨外上髁炎(external humeral epicondylitis)。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的慢性牵拉伤导致肘关节外上髁局限性疼痛,并影响臂腕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本病中医名为“臂痹”,属于中医学“伤筋”“肘痛”“肘劳”范畴。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进行性加重,可向前臂外侧放射。检查见肝关节外侧压痛,握掌、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处疼痛加重,前臂抗阻力旋后试验(Mills 试验)阳性。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变化,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3.2 鉴别诊断 3.2.1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为上肢外侧疼痛,容易和本病相混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外侧疼痛为放射性痛,手及前臂有感觉障碍区,无局限性压痛,与本病可资鉴别。 3.2.2 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与本病的发病机理相似,也为肘部疼痛、活动受限,但其主要表现为内上髁处疼痛和压痛,检查时在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时伸直肘关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与本病检查时前臂旋后、腕关节掌屈时伸直肘关节引起局部疼痛加剧有明显区别。 4 辨证 4.1 风寒阻络证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4.2 湿热内蕴证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4.3 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揉喜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肱骨外上髁炎,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很少采用手术治疗。早期病例,症状较轻者,不需特殊治疗,但需适当休息和避免不利的活动;症状较重者,建议短期固定制动,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待疼痛缓解后去除固定,给予适当的治疗,如封闭、中药外治、手法、针灸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长时间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极少数患者。 5.2 非手术疗法 5.2.1 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各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手法不同,但主要的治疗原则都是理筋通络,解痉止痛,常用手法有法、按揉法、弹拨法、擦法、关节运动法等。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患臂外展前屈位置于治疗台上,肘关节微屈,肘下垫枕,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在前臂桡侧肌群用法,同时配合前臂旋前、旋后的被动运动。然后一手托住患侧肘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做肘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接着按揉阿是穴、曲池、手三里等穴位。最后弹拨、捏拿、搓擦桡侧伸腕肌及肱骨外上髁部位。 5.2.2 中药治疗 5.2.2.1 中药内治 5.2.2.1.1 风寒阻络证治法:祛风散寒,通络宣痹。主方:蠲痹汤(《医学心悟》)加减。常用药: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当归、川芎、乳香、木香、甘草。 5.2.2.1.2 湿热内蕴证治法:清热除湿。主方:二妙散(《丹溪心法》)加味。常用药:黄柏、苍术、桑枝、秦艽、当归、乳香、防己。 5.2.2.1.3 气血亏虚证治法:养血荣筋,补气养血。主方:当归鸡血藤(《中医伤科学》)加减。常用药:当归、鸡血藤、桂枝、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熟地黄、川芎、甘草。 5.2.2.2 中药外治以外敷定痛膏或海桐皮汤熏洗。定痛膏药用生南星、白芷、独活、紫荆皮、芙蓉叶等,共研细末,用时以水、蜜糖煮热,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海桐皮汤药用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等,煎后熏洗患处。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ICD-10编码:M77.12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协作组制定的“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阻络证 湿热内蕴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协作组制定的“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2.肱骨外上髁骨质破坏、骨感染或局部皮肤炎症、破损及对中药过敏者,不进入本路径。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肘关节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凝血酶原、血糖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寒阻络证:祛风散寒,通络宣痹。 (2)湿热内蕴证:清热除湿。 (3)气血亏虚证:补气补血,养血荣筋。

针刀松解+中药薰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79例

针刀松解+中药薰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79例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松解+中药薰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针刀松解+中药薰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79例。结果本组患者179例,经1-2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68例,占93.85%;好转11例,占6.15%,提示疗效稳定。 结论针刀松解+中药薰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两种方法配合应用,作用互补,从 而达到治疗目的,收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小针刀中药薰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067-01 肱骨外上髁炎是腕、指伸肌腱起点损伤,即腕伸指肌腱附着于肱骨上髁的部 分纤维的不完全撕裂及骨膜的无菌性炎症改变。该病较常见,以往多以痛点封闭、 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2008年4月-2012年6月,我们采用针刀松解+中药薰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8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179例中,男88例,女91例;年龄20~69岁,平均41岁。病程1~17个月。右侧116例,左侧63例,双侧21例。 1.2临床表现肱骨髁上周围组织疼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甚至不能持物,多无明显外伤史。查:肱骨外上髁外上髁周围软组织压痛明显,伸肌腱牵拉试验 阳性。 2.治疗方法 2.1小针刀剥离患者取坐位,将患肘关节屈曲90°平放于治疗台上,在肱骨外上 髁或其附近找到敏感压痛点或结节样改变处,用甲紫溶液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术者左手拇指在桡骨粗隆处将肱桡肌拨侧,将小针刀沿肱桡 肌内侧缘刺入,直达肱桡关节滑囊和骨面,做切开剥离2~3针刀出针,创可贴 覆盖针孔后患肘屈伸数次。 2.2中药薰洗(小针刀治疗48后使用)方剂组成:制川乌10g制草乌10g伸 筋草30g 海桐皮30g 威灵仙30 g 透骨草30g红花30g桂枝15g苏木15g防风15g 白芷15g鸡血藤15g。用大铝盆加水3000ml,浸泡1h,开始煎煮,武火煎沸,文 火慢煎15min即可,然后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药液不烫皮肤时,将肘部浸泡盆内洗至水凉,洗完后做肘部屈伸活动。每天薰洗2-3次,每次30-60min,每剂药使用 2-3d,5d为1疗程,一般薰洗1-2个疗程。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治愈:肱骨外上髁疼痛消失,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好转: 肱骨外上髁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3.2治疗结果本组患者179例,经1-2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68例,占 93.85%;好转11例,占6.15%,提示疗效稳定。 4.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属中医“伤筋”、“筋痹”范畴。一般因急性损伤或积累损伤所致。如运动时反复前臂旋转,或劳动时前臂及腕部用力过度,或较长 时间提物等均可引起本病,主要由于桡侧伸腕肌起点的骨膜撕裂引起骨膜下出血,形成小血肿和局部损伤性炎症肿胀,刺激或挤压尺神经皮支引起疼痛; 由于血肿 钙化、骨化,刺激伸肌群而引起疼痛;由于前臂经常处于紧张旋前、伸腕状态,

医院肱骨外上髁炎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肱骨外上髁炎康复诊疗常规 【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由于肱骨外上髁部前臂伸肌群,特别是桡侧伸腕肌起点反复牵拉而产生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使用手和腕长期、反复用力者,如网球运动员、木工、钳工及家庭主妇。 【诊断要点】 1.症状起病缓慢,肘关节外侧疼痛,向前臂和上臂放射。持物无力。 2.体征肱骨外上髁指伸肌腱及腕伸肌腱起点处局限性压痛,局部不红肿,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 试验)阳性(即肘屈曲,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主动旋前同时伸肘,引起肘外侧疼痛)。 3.影像学检查X线片通常正常,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康复评定】 1.肌力评定伸指、伸腕、握持、前臂旋前肌力较弱。 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腕、肘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异常。 【康复治疗】 1.局部制动早期局部休息(必要时可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部分患者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2.局部封闭应用醋酸氢化可的松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压痛点

最明显的中心痛点注射,并要注入腱止点及腱膜下间隙。同时注意患肘休息,避免加重本病的肘、腕部活动。 3.物理疗法 (1)综合物理疗法 1)红外线疗法加间动电流疗法:用于发病早期。先红外线照射患肘外侧治疗20min;再进行间动电疗,小圆电极接阴极放在痛点上,阳极放在痛点近端离阴极2-3cm处,疏密波或间升波,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5min;1次/d,10-15次为一疗程。 2)石蜡疗法加间动电流疗法:先采用刷蜡法或蜡盘法,将蜡敷于患处,治疗30min后加作间动电流治疗(方法同上);1次/d,10-15次为一疗程。 3)石蜡疗法加超声波疗法:用于发病后期,先做蜡疗(方法同上),再进行超声波治疗,采用接触移动法治疗患处,0.8-1.2W/cm。8-10min/次,1次/d,12-15次为一疗程。 (2)电疗法 1)超短波或微波疗法:病变部位肿胀明显,伴有炎性反应时,采用超短波疗法或微波疗法。均用微热或温热剂量,10-15min/次,1次/d,12-15次为一疗程。 2)直流电疗法:用于后期有硬结粘连的患者。两个6cm×10cm 的电极分别置于患侧肘关节内侧与外侧,阴极接内侧电极,浸以5%-10%碘化钾,6-10mA,20-25min/次,1次/d,20-25次为一

[诊疗常规]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推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简称为肩周炎。本病的发生基础,在劳损、外伤、感受风寒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肩关节的关节囊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局部的粘连,引起肩部的疼痛、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邪及外伤劳损有关。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症状即肩痛与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1.1.1.1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1.1.2 体征 1.1. 2.1 压痛:肩关节周围广泛的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 1.1. 2.2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亦受限。 1.1. 2.3 肌肉萎缩:日久,三角肌等可发生废用性萎缩。 1.2 诊断标准 1.2.1 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痛点在关节间隙上。 1.2.2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均受限。 2 辨证 2.1 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舌淡苔少,脉弦细。 2.2 外感风寒湿邪: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舌暗苔滑腻,脉弦。 2.3 外伤筋骨:跌扑闪挫,筋脉受损,淤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之,则筋脉失养,拘急而不用。舌暗有瘀癍苔少,脉弦紧。 本病不论何因致病,日久则筋脉失养,拘急而不用,脉络瘀阻,不通则痛。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3.2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点、按、拿、扳、拔伸、摇等法。 3.3 取穴:肩井、天宗、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 3.4 操作:病人坐位。用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患侧肩关节周围治疗,由前向后往返数次,同时配合患肢被动外展、内收、外旋、上举等活动;再用分筋法、拨筋法在肩关节处由前至后往返操作3--5次,同时配合患肢外展;按揉上述穴位,以酸胀为度。然后,用肩关节摇法、扳法治疗。作摇法时,幅度要由小到大;作扳法时,力量要由轻到重,动作不要过猛,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最后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并抖动上肢,以此作为手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3.5 其他治疗 3.5.1 针灸:对于本病的早期的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2 理疗: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5.3 封闭:对于本病疼痛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3.5.4 药物贴敷:常用的有狗皮膏、奇正消痛贴、多克自热贴、活血接骨贴等。

骨科诊疗常规

总论 第一章骨科临床检查 一概念:是在一样医学理学检查的基础,结合运动系统的特点所进行的更具体或特殊的物理检查。 二检查原那么: 1 前提:在检查病人之前应详细搜集病史。 2 顺序:按望、触、动、量的顺序进行,必要时进行叩诊和听诊。一样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先远离患处,后达患处;应双侧对照并配合全身检查。 3 显露范围:包括患处局部和相关的部位,必要时显露全身,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检查。检查 女病人必需有女性工作人员陪伴。 4 主动与被动检查:开始让病人自主活动,然后再由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如此有利于了解疼 痛的情形与功能障碍,同时能够幸免过度活动致使病人的不配合或加重损伤。 5 归纳分析、初步诊断:通过归纳分析理学检查结果,得出初步诊断,并有针对性地制订出 辅助检查方案,再综合辅助检查结果而作出最后诊断。 三大体方式: 1 望诊::观看动、静姿态和患部外观(包括皮肤颜色、肿胀、完整性)、对称性和活动度。 2 触诊:通过触摸、按压或叩击,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与性质。 3 动诊:以双侧对照的方式检查关节的活动和肌肉的张力等情形。同时应注意其它异样,如 痉挛、挛缩、弹响等。当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存在时,可能为神经麻痹或肌腱 断裂等;当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时,那么可能为关节或关节内外同时病损,如纤 维性或骨性强直等。 4 量诊:包括肢体或躯干的长度、周径、运动幅度、肌力测量或感觉障碍范围测定。量诊的 经常使用骨性标志有:肩峰、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中指指端、髂前上棘、大 粗隆、髌骨上下极、内外踝等,还有与脊柱相关的骨性标志。测量运动幅度时可 借助量角器等工具或目侧估量。通常以关节的休息位(中立位)为0°来确信各个 方向的活动度。 5 听诊:包括骨关节活动时的响声(如弹响、骨擦音等)、骨传导实验(音叉震动骨传导音 对照)、血流杂音(如心脏杂血、血管瘤、动静脉瘘等)。 第二章骨科各部位检查法 第一节上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