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1)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1)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1)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摘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凭借她自己的公共治理思想中的自主治理理论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荣获这一奖项。传统的关于公共事务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明显的困境。从霍布斯的主权思想,到斯密的市场理论,都是仅从其中一方面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但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悲剧向我们证明,这都是不够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从中展开研究提出她公共治理理论中的最重要的自主治理理论,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验证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从中找到脱离政府和市场的“第三只手”从而为实现公共事务良治有着极大意义。为世界各国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公共治理;公共事务;自主治理

一、绪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她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以1991年英国布里克斯汉姆港过度开采为例,引出关于对公共资源过度开发的思考以及对比三种常用的解决公共事物问题的模型提出不同意见并引发深度思考。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采取了多种不同手段,从政府到市场都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手段支持,但效果并不明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单依靠政府或者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都无法对公共事务起到很好的治理作用。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给中国带来了新鲜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理论作为她最为出名的理论,以此引出对她整个公共治理理论的学习。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来源背景;第二部分,集中介绍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将主要论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启示,研究其思想理论对中国当代的影响及借鉴价值以及各方面的学术研究;第四部分,结束全文,论述个人观点。

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来源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其理论来源并非是凭空想象,而是汲取了前人的优秀思想理论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一)迈克尔·波兰尼的“多中心”概念

多中心理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多中心”的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迈克尔·波兰尼提出来的。波兰尼在他的著作中将社会的秩序分为了两个部分:指挥的秩序和多中心的秩序。他认为,指挥的秩序是“终极的权威所协调,该权威通过一体化的命令结构实施控制。在设计的或者指挥的秩序中,存在上下级关系,上级A指挥下级B1, B2……Bn,来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完成特定的使命。在极端的情况下,上级A可以命令下级B2去杀死B3。这样的秩序概况为一元的或者单中心的秩序。”[1]而另一多中心的(多中心的也可以解释为是自发的)秩序则是与之相对的,“在其中许多因素的行为相互独立,但能够作互相调适,以在一般的规则中归置其相互关系。在一组规则之内,个人决策者可以自由地追求其自己的利益,但其利益受实施这些决策规则所固有的约束。”[2]

(二)托马斯·霍布斯的主权理论

托马斯·霍布斯强调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国家主权必须掌控一切,哪怕是信仰也必须要服从这个国家社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维持和平稳定的状

态。他将国家将区分三种整体形式: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霍布斯个人主张君主制,他认为只有当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的情况下,国家才能避免动荡,保持稳定、实现和平统一。但是在这种权力集中的情况下也产生了极大的弊端,权力的滥用、公民的抗议等等都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崩溃的源头。在管理公共事务上,这一思想也是极为局限的,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很多,这一理论并不能合理有效解决公共事务治理问题。引发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于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三)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

斯密的市场理论与霍布斯的理论形成对比,二者的理论是相对的关系。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约束的条件下会对自身的利益产生进一步的需求,由此推动整个社会利益的发展。在国家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建立起开放的市场,带动人们发展经济,同时带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理论主张政府应该给予市场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只要不违反法律,市场就是可以正常运行,交易竞争刺激消费需求,推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情况,单独依靠市场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市场一旦脱离掉国家政府约束,犹如脱缰的野马,短时间内确实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时间一长,垄断等不良市场现象的产生则会引起整个市场乃至社会经济的动荡。

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与托马斯·霍布斯的主权理论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论证了,在一定环境下单纯的依靠政府掌控或者市场调控都是不成功的,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思想正是在这情况下产生。

(四)三种模型分析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对比三种传统公共事物治理模型来进行分析研究。从哈丁的“公地悲剧”、使用较多的“囚犯困境博弈”到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这三个传统治理模型本质上都没有注意到公共事物其本身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一次次资源破坏的悲剧。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凡是属于最大多数人的公地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的东西,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东西,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3]人们对此也有采取过许多方式,但是单纯的依靠“政府手段”或者“市场自身”都没能取得成效。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论证分析这三种模型,证明这三种模型都是不可取的,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政府的就是市场的,而结局都是悲观的。然后事实证明当前如果要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手段或者以政府途径(利维坦)为唯一或者以市场途径为唯一的这两种都是有问题的,她怀疑仅仅在这样两种途径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思路的正确性。理论模型在一定情形下是有效的,但也未必能够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政策科学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以对人类

在处理与公地悲剧部分相关或完全相关的各种情形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局限的实际评估为基础,发展人类组织的理论。经验上可靠的人类组织理论,能够把组织人类活动的各种不同方法及其后果传递给决策层,从而成为政策科学的是指性组成部分。理论探讨包括对规则的研究,包括对现实场景中复杂事物的抽象,并确定作为所观察到的复杂性之基础的理论变量。为了对封闭系统中各种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更细致的分析,还需要对一种特定的理论模型作进一步的抽象和简化。”[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将这部分内容认为是政策科学的核心。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最后从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上提出了通过自治组织管理公共物品的新途径,但同时她也不认为这是唯一的途径,不同的事物都可以有一种以上的管理机制,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平。为了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平衡,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多个理论分析找寻最佳方案。

三、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公共治理思想的基础组成部分,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该理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学术界广为重视。只有在公民社会中形成了合作、信任、沟通的共识,公民才能为公共治理中贡献力量,起到积极作用,帮助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当代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人类创造的资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社会资本是对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的必要补充,所有资本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紧靠一种资本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资本和其他三个资本之间有着一部分相同的属性,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关键性差异:

1.社会资本不会因为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

2.社会资本不容易观察和测量;

3.社会资本难以通过外部干预建立;

4.全国性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对个人用来追求长期发展努力的社会资本类型

和水平有重要影响[5]

社会资本本身的形式本来也是多种多样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总结出所有形式的社会资本都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资本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形成的,内含共识而非明显的物质结构;

2.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共识;

3.如果涉及大量民众或者相当比例的参与者变化迅速,那么,共识就很容易被腐蚀——除非人们为传播共识、监督符合共识的行为,以及惩罚违反共识

的行为做出实质性努力。[6]

规则体系作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它既是自然演化的又是人们自我决定制定的,它有助于解决人们在社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人们面对困难时,如果没有对违规行为加以监察、管治、处罚,那么欺骗就会变成人们下意识的选择,逃避责任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形成社会资本,个人和他人之间必须要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以此来形成约束。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充分发挥公民的积极作用,该理论认为公民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管理的接受者,而应该是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制定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辛迪·斯凯克特在分析公民自主治理现象时指出“在今天,我们必须重新界定公民的作用了。他们己经从政府服务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了创造社区特定性格的积极的活动者。这意味着公民己经成为其社区管理的一部分。他们承担着社区的责任,而不是把自己要么看作是孤立的地方政府服务的消费者,要么看作是政府对立或反对的力量”[7]

(二)多中心理论

多中心理论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共同创立。在多中心理论被提出之前,普遍影响社会的是单方面的政府主导或者市场主导,但这单一的两方面都不能有效的解决公共事物问题。该理论指出“通过社群组织自发秩序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新的‘多层级政府安排’(具有权力分散和交叠管辖的特征)、多中心公共论坛以及多样化的制度与公共政策安排,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集体行动中机会主义的遏制以及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8]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社会秩序下,多中心理论凸显出其不同之处。霍布斯的理论源头是国家最高决策者,而非多数独立的决策者或自主性组织,因此,存在着许多真正执行上的困难。斯密理论源头则是这些多数的独立决策者或自主性组织,私人更加在意的是如何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注重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也是十分难以实行的。上述两个理论都无法给公共领域带来真正的平衡,唯有多中心治理理论带来了不一样的理论观点,强调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法。

多中心理论的假设也完全不同于单中心的基本假设。多中心理论包括一系列的假设:

1.城市公益物品和服务在其生产函数和同时受到影响的人数两方面都差异甚大;

2.在公益物品和服务方面具有的偏好相对类似(但总是在逐渐变化)的人倾向于聚居在一起;

3.在为多个管辖单位服务的城市地区中生活的公民通过观察或者听说其他

管辖单位如何解决问题而比较了解任意管辖单位的绩效;

4.具有不同组织范围和规模的多个管辖单位使得公民较有效地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一揽子服务,使公民较有效地表达其偏好和忧虑,如果必要的话,还较有效地选择向其他地区移居;

5.多个管辖单位有利于实现财政平衡,使受益者承担成本;

6.再分配最好由州或者全国政府等非常大的单位负责;

7.努力争取续约的生产者将较可能寻求创新性的技术,在接近最优的生产规模上经营,并鼓励有效的团队生产和协作生产,以提高其绩效”[9] 按照多中心理论来说,公共物品的分配并不是固定由哪一方进行分配,是可以根据不同人数、偏好、地域等原因来进行分配的。并没有可以直接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方法道路,只有将制度与环境相配合才能发挥优势,取得成效。然而在政府执行政策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还需要得到公民的支持“每一个政府可能会在特定地理区域的权限范围内行使重要的独立权力去制定和实施规则。每一个政府首先是一个供给单位。一些供给单位可能组建它们自己的生产部门,如运输部设立道路建造署,或者它们也可能选择与其他国家或次国家级管辖权内的公共机构签订合同,或者与生产特定物品和服务的私人公司签订合同。从多样化生产者中选择使得在基础设施的开发和维护活动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设计、建筑、运营和维护服务中利用多样性的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10]多中心理论不仅可以在经济学领域运用,在政治学、公共管理等领域都有着极强的可运用性,是一个可以跨越整个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理论。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就曾指出:多中心可适用于:[11]

1.竞争性的市场经济;

2.竞争性的公共经济;

3.科学探究;法律和制裁安排;

4.具有分权和制衡的治理体制;

5.国际秩序模型。

多中心理论同时也在强调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不仅仅要依靠中央政府的管理决策,还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积极配合参与决策,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共同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同时,多中心理论也论述了,对公共事物的管理不能单方面依靠政府手段或是市场自行调整,而需要脱离二者寻找第三种解决方案。在市场和政府秩序之外发现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自主治理理论

在历史进程中,人们为了进一步发展自身扩张领土,大范围的侵犯自然,无数的宝贵自然资源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尽管国家对其进行大量的政策调控

但仍然没起到任何作用,而依靠自然资源生存的普通群众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只能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更是国家政策抱怨不止。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加以最佳限制,以此确保其长期的经济价值,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私人经营和相关人员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算是最佳。由此,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了自主治理理论。

自主治理理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的提出,埃莉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埃莉诺在她的著作中解释了这一理论“自主治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参与者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以及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12]自主治理理论通过不断地理论验证和实地论证,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公共事物的治理问题即公共池塘资源问题。自主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八大具体原则:

1.清晰界定边界。公共池塘资源本身的边界必须予以明确规定,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规定。

2.使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或)资源单位数量的占用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质和(或)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

3.集体选择的安排。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

4.监督。积极检查公共池塘状况和占用者行为的监督者,或是对占用者负有责任的人,或是占用者本人。

5.分级制裁。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他们两者的分级制裁(制裁的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

6.冲突解决机制。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成本低廉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和官员之间的冲突。

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威权的挑战。

8.嵌套式企业(nested enterprises)。将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在一个多层次的嵌套式企业中加以组织。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紧接着套用这八项原则带入土耳其近海渔场、加利福尼亚的部分地下水流域、斯里兰卡渔场、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等失败案例中,发现这些案例没有一个符合八项原则中的五项以上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八条原则的合理性。

但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本人也认为自主治理理论并不是解决公共事务治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理论终究还是要随着实施情况的变化而考虑是否使用,

不同的实地情况,适用于不同的理论。这一理论尽管并非是万能的,但是在政府和市场两个当方面理论掌控的社会下,这一理论仍旧是有效果的。

四、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思想的评价

(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思想的评价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治理方面的研究成就令人瞩目,她本人也凭借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荣获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获得。她的公共治理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政府主导或市场主导的理论思想,寻求找到“第三只手”来协助解决公共事务。

许多外国的学者都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进行了理性的评价。Rick K. Wilson和Catherine C.Eckel[13]将这一思想比作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并着重介绍了她研究轨迹的发展以及自主治理理论生成的过程。Robert D.Tollison[14]更是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关于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理论理论作了形象的评价,认为她关于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开启了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潘多拉的魔盒。John H. Aldrich[15]认为她的自主治理理论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案,它尽可能的实现了市场和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上的一种平衡。从上述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对于公共治理理论趋向于支持认可的态度,这一理论更是对欧美国家的传统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无疑给中国当代学者们打开了新的大门,新的思想冲击着社会,但其理论所做的理论以及实地考察都是站在以美国为基准的社会环境下实行的,对中国而言要想直接运用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创新,结合中国政治、文化特色顺应时代要求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借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事务治理的研究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治理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治理理论思维提出了挑战反对单一的政府或者市场治理。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每天都面临着资源使用枯竭,即便政府已经提出合作治理“PPP”模式来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但是在资源使用方面收效仍然甚微,政府与市场间的矛盾未得到明显缓和。社会各界都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产生极大的争议,然而事实上这两个主导在公共事务治理上都未取得胜利。相反地,许多社会群体通过不同于国家和市场的制度安排,在较长的时间里对某些事务成功的实行了适度治理。这也就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主张的公共治理理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理论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反响,除了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外,还有就是暗含了现代重视社会力量的社会自我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奥斯

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对我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有参考借鉴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纯的政府治理已经不再是当今社会主流,越来越多的公民群众开始要求对自身周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政府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主体,私人社会组织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国家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PPP”合作治理模式,即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合作伙伴关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提出的公共治理思想不仅有利于政府和学者更加关注微观意义上的个人自治精神,尊重和鼓励自治性群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公民个人自觉性地依靠自我组织的力量解决问题,不至于陷入遇事必求政府的困窘之中。尽管这一理论是由具有西方学术传统和社会经验的学者提出的但其中蕴含的合作治理的智慧仍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五、结语

综合全文来看,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解决公共事务理论上的弊端。但也并不是所谓的“灵丹妙药”,一个新的理论的提出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的考验,理论本身必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给长达几个世纪的传统理论一个强力的冲击,带给全世界一个新的理论天地。

从社会资本理论到多中心理论再到自主治理理论,不断深入的探究解决公共事务的正确道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发现的“第三只手”为公共事务治理指明了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这一理论的研究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2]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

[5]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龙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6][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龙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7]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M].上海:三联书店,2006.

[8]蓝宇蕴.奥斯特罗姆夫妇多中心理论综述[J].国外社会学,2002(3).

[9]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构建[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M].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12]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3] Rick K.Wilson,Catherine C.Eckel.Elinor Ostrom:“A Magnifcent and Trrepaceable Treasure”.Southern Economic Jurnal,2013.

[14] Robert D.Tollison.“Elinor Ostrom and the commons”.Public Choice,2010.

[15] John H.Aldrich.“Elinor Ostrom and the ‘just right'solution”.Public Choice,2010.

浅析多中心治理理论——基于对奥斯特罗姆著作的研究

浅析多中心治理理论——基于对奥斯特罗姆著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8T16:09:09.2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作者:万隽 [导读]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奥斯特罗姆夫妇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证分析共同创立的。多中心治理理论打破了以往学者认为只有国家或市场是解决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定式思维,提出了政府与市场之外新的可能性方式,即在政府、市场两个中心之外引入社会,作为“第三个中心”。该理论模型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未必一定能够提供理想的政策选择方案。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奥斯特罗姆夫妇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证分析共同创立的。多中心治理理论打破了以往学者认为只有国家或市场是解决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定式思维,提出了政府与市场之外新的可能性方式,即在政府、市场两个中心之外引入社会,作为“第三个中心”。该理论模型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未必一定能够提供理想的政策选择方案。 关键词:多中心;囚徒困境;信任;合作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当今西方学术界最热门的理论之一,“多中心”一词是迈克尔·博兰尼在《自由的逻辑》一书中首次提及和阐释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证分析,共同创立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传统的观点一般有市场派和政府派。市场派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人们会通过市场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面对“强市场、弱政府”的治理模式所带来的“市场失灵”困境,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派强调,政府理应在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实现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变,一只“看得见的手”以“强势政府”的身份进入公共事务治理的诸多领域中。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容 由于市场或政府在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失灵,奥斯特罗姆夫妇基于长期的社会实证调研认为,公共事务的治理应该摆脱市场或政府“单中心”的治理方式,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以有效地克服单一依靠市场或政府的不足。“‘多中心’意味着有许多在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决策中心从事合作性的活动,或者利用核心机制来解决冲突,在这一意义上大城市地区各种各样的政治管辖单位可以以连续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前后一致地运作”。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核心是,主张采用分级别、分层次、分阶段的多样性制度设置,加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协同共治。该理论的价值在于“通过社群组织自发秩序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新的‘多层级政府安排’具有权力分散和交叠管辖的特征,多中心公共论坛以及多样化的制度与公共政策安排,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遏制集体行动中的机会主义,实现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 (一)理论假设 任何一种治理理论都有其理论预设前提,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治理理论的一种也不例外。为了科学地论证多中心治理的逻辑与内涵,奥斯特罗姆夫妇预设了如下理论前提:(1)城市公共物品和服务在其生产函数方面不同于其同时受到影响人数方面;(2)对公共物品和服务偏好接近的人在聚居方面倾向于抱团;(3)公民通过观察或耳闻的方式来比较相关管辖单位解决问题的绩效;(4)在多个不同组织范围和规模的管辖单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共服务,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向其他地区迁居;(5)多个管辖单位有利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使服务的受益者共担成本,再分配最好由州或者中央政府等大的单位负责;(6)选任官员可以根据公民需求在大城市地区选择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潜在生产者,并通过签约外包的方式限制低效生产;(7)鼓励续约的生产者采用先进技术,提倡有效的团队协作生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二)基本内涵 中心治理理论强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各主体相对独立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共同承担公共事务治理的职责。多中心治理实质上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 (1)政府维度:政府不是单一的治理主体。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域下,同时存在政府、市场、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与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其中,政府不是单一的治理主体,政府与市场、社会不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不再是政府单一垄断,通过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促进公民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好的服务。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政府不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或采取行政措施来解决问题,而是要借助市场、社会的协调和合作,实现治理目标。 (2)市场维度:市场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域下,公共事务的治理不仅仅有政府的参与,同样也需要市场的协同参与。现代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进步促进了公共物品生产体系和供给体系的分离。在市场机制下,由于严格地按照供求关系生产公共物品,基本达到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在生产公共物品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成本—收益分析生产,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效能。这些都使得市场成为公共事务治理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维度:社会作为第三个中心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奥斯特罗姆夫妇在系统地分析了公共事务的治理典型模型“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之后得出结论:每个个体的理性行为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后果,个体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导致往往会忽视公共事务的利益。奥斯特罗姆夫妇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否定了前人认为公共事务的治理或彻底私有化或强化中央 集权的观点,提出了政府与市场以外的解决方法,那就是,人们通过自筹资金与自主合约可以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4. 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 5][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8. 作者简介:万隽(1994-),男,吉林长春市人,在读研究生,管理学学士,单位:海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和地方治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协调。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理性人”的假设,即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有自身的需求,不可能以为处于政治市场就会变为“大公无私”的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只要财政补贴这部分公共资金的支出能够有利于地区社会利益的增进,能够为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福利,配置财政补贴就认为是有效率的,就是理性的。本文从该假设中能够得到绩效评价的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以市场和居民为导向的,形成一种“企业式的政府”模式,为社会公共的“顾客”提供较高的政府服务,政府的成本不再是依据各项规章制度,而是管理活动的产出以及绩效,从成本-效益分析中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企业管理方法中消化吸收新的内容,引入了市场机制的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具有可行性,政府也可以拿来借用。例如,企业科学的组织管理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企业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要想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为企业的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不是只关心企业的投入、不重视企业的产出等等。新的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负有公共受托责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企业所成功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制度、组织发展方法等政府机构也可以进行借鉴,这些并非是企业所独有的,这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公共管理中,以促进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财政补贴的的有效率使用是将其合理用于公共产品,为本地居民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例如改善地区生产或生活环境,用于医疗、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改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使本地的居民能够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政策获得实惠以提高地区的福利水平。但是,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配置给企业,企业对这部分公共资金的使用就应该产生一种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表现为促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建和促进研发经费的支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本地区的形象,并提高长期的财政收

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三个维度

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三个维度 胡颖峰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与西方一些学者要么全盘肯定现代性、要么全盘否定现代性不同,马克思运用辩证的方法,既肯定了现代性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又批判了现代性所导致的社会关系的物化和人的全面异化。通过对现代性的实践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现代性的超越。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 赞美 批判 超越 [中图分类号] B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6)11-0040-03y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性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学 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备受关注。马克思的一些重要文本,比如 共产党宣言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等,也成为人们研究现代性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不同的人给予了不同的解读。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是现代性的维护者,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着大量与现代性思想相契合的观念,如赞扬理性、启蒙、自由、解放,肯定科学技术的重大社会意义;而有的学者却认为马克思是现代性的批判者,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赞扬过现代性,他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通过对马克思一些重要文本进行深入研究,笔者认为马克思既讴歌了现代性,又批判了现代性,甚至还超越了现代性,正如丰子义所说:!资本主义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其发展既是促进现代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同时又是阻碍现代文明健康发展的消极力量。正是这样一种矛盾性,使得马克思对于现代性常常既持肯定的态度又持否定的态度。其实,不能抽象地讲马克思是现代性的维护者还是现代性的批判者,必须明确马克思对现代性究竟肯定的是什么,否定的又是什么。? [1] 丰子义的这一观点,对于正确理解、把握马克思 的现代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 在探讨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之前,笔者认为应首先对现代性这一概念作一界定。不同的学者对现代性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吉登斯认为:!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社会的缩略语。?[2]福柯则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不是时间概念。按照福柯的这种理解,现代性主要指的是一种与现实相联系的思想态度 与行为方式。高宣扬认为:!所谓#现代性?是指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所建构的各种社会文化制度及其基本精神。它实际上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建立以来所建构、传播、维护和进行正当化,并贯彻实行的一系列思想、理论、知识、技术、社会制度、文化、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等。?[3]在以上这些对现代性概念的界定中,笔者比较赞同高宣扬的界定。在界定了现代性这一概念后,接下来分析马克思对现代性所持的态度。 首先,马克思赞美、讴歌了现代性,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对社会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在 共产党宣言 中,马克思用抒情诗般的语言肯定了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资产阶级!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5]。!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6] 其次,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理论,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现代性立场。马克思明确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开启的!世界历史?新时代,认为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因此体现了不同于以往历史的现代性取向。!世界历史?所呈现的现代性开启了人类的普遍交往时代,带来了人们社会生活的 40 2006年第11期(总第137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11,2006(Cumulatively,NO.137) y [收稿日期]2006-05-17 [作者简介]胡颖峰(1965-),男,江西金溪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浅谈超越思辨的社会理想——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探析(一)

浅谈超越思辨的社会理想——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探析(一) (论文关键词〕伦理超越劳动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在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重建。其特点是将政治抱负和伦理理想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即在政治革命中实现其社会理想,在追求社会理想中指引现实的社会革命。西方传统哲学在本质上就是用思想把握世界,马克思则通过对劳动概念的解读实现了哲学观的变革,并进而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在此种变革中,劳动概念亦成为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关健。 一、问题:马克思有伦理思想吗? 因为马克思一生没有专门系统的伦理学著作,而且常常以轻蔑的态度谈论道德问题,据此,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著作中曾援引过道德方面的论据,而当他一旦变为共产主义者时,他就从自己学说中排除了一切道德方面的论据。”“在马克思主义中没有一点儿伦理学,而只有经济的规律性。;实际上,马克思所鄙视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而是指资产阶级道德。因为在他看来,伪善的资产阶级是不配谈道德的。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道德教授伍德发表了《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文,声称马克思对正义是持批判态度的,因而,马克思的思想中根本不存在有关正义的道德观。此文激起了长达30多年的有关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之间关系的探讨与争论,其引发的研究涉及领域相当广泛。这场大规模的争论也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热潮的起点。 马克思曾经有过计划,“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实现。一方面,马克思没有写这些小册子,可能因为他后来认为,在还没有对各种社会的基础—生产关系—做出科学的分析以前,要对法、道德、政治和上层建筑的其他范畴的问题进行独立的科学的考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马克思根本不是一个学院派哲学家,而是一位以人类解放为使命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毕生致力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批判中生成批判的标准和取向。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不可能对道德问题做纯学术性、纯理论形式的研究。因此,马克思没有一个文本化的伦理著作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没有伦理学的向度,对人的道德关怀始终贯穿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之中,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来总是在对理论对手的批判中以辩论方式来谈道德问题的,所以关于道德方面,他们的否定性说法占主要地位。 二、伦理:政治革命中的理想 自苏格拉底以来,西方哲学家就开始自觉寻求一种经过系统理论反思、具有明确目的和意义的理性生活,并力求用一种普遍的公共理性的观念构造秩序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这就是西方哲学以纯粹理论的态度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思想成为意识的真理和本质,世界被看作内在意识的世界,即我们用思想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思想。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提出仅用思想来把握世界是不足够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并不是要放弃理论把握世界的方式,只是用怎样的理论来把握世界?理论的意义又是什么?真的有纯粹的理论与纯粹的实践的区分吗?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在改变世界之前就已经有了理论预设,是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的客观性。不难看出,思维方式的哲学变革在马克思这里实现了,原有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纯思辨的思维方式被终结了,终结的同时即是一种超越,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实践的思维方式被创立,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在社会历史现实中真正实现内在辩证统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把人的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和技术的三大类型。认为“实践活动”区别于以永恒不变的事物为对象的理论活动,也区别于以达到和实现某种外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后感 吴昭昭行政12甲1291410118 近来,因为课程的要求读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尽管在刚接触此书时,觉得它晦涩难懂,但通过三节课的讲解,我也算对这本书有了些许了解。《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创新提出了治理公共事物的第三条道路,即自主组织治理。本文将从本书的理论内容与方法论两方面展开,进而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一些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作者介绍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是美国公共选择理论印利安纳学派代表人物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撰写的,她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会长,美国中西部政治学会会长,该书是对公共池塘资源如何有效治理的探讨。在论述她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之前,必须对之前存在的公共物品及其治理的一般理论——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进行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构成了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划分与国家和企业理论之间的界限。她的自主治理理论也是在对前两者理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理论,同时也为解决公地悲剧开辟了新的路径。从这本书中,我不论是在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分析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启发。 二、内容概述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治理理论,将个人行为中的利己和利他主义结合,从而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提出了公共事务治理的第三条路径,为我国治道变革中面临的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寻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等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支持。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地悲剧”、“囚徒困境”等模式是危险的,因为当其以隐喻作为政策的基础时,那些为分析的目的而被假设为固定不变的约束条件,在各种实际场景中也被忠实地认定是固定不变的。这两种情形中的参与者,奥斯特罗姆认为其行为被预先假定在实践中并被设定无能为力的,最终结果是,特定情况下的公共事务总是得不到关怀的必然的悲剧性结果,她认为,事实上,公有的、私有的制度经常是相互啮合和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存在于相互隔绝的世界里。 首先奥斯特罗姆分析了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内部变量。在研究该问题的时候,同样采取了用经济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理性人假设。但是,她探讨的理性人并非像传统集体行动理论者所认为的完全理性,她认为理性人行为策略受到四个内部变量的影响,这四个变量分别是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人们选择的策略会共同与外部世界产生结果,并影响未来对行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个人所具有的内在规范的类型受到处于特定环境中其他人的共有规范的影响。如果这一规范成为与他人共享的规范,那么采取被其他人认为是错误的行为所要受到的社会非议,从而会对他形成制约。贴现率受个人所处的自然和经济保障程度的影响,对未来收益的较低预期导致较高的未来收益贴现率,如果其他人给予未来较高的贴现率,那么他也会这么做,贴现率亦与地方社区人们在比较未来与当前的相对重要性时所共有的一般规范的影响。奥斯特罗姆的理性人策略乃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策略。收益、成本、共有规范、机会都是影响个人决策选择的总和变量,但在现实中,这些内部的、内生的、主观的总和变量很难有准确的汇总方法。因此,判断理性个人的策略选择应把重点放在影响总和变

新公共管理含义

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弗里德曼和的“小政府理论”。二、和钱皮则发展出“”理论。三霍哲把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四、霍哲还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于回应性的政府。五、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因此,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并且能够把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能像私人企业一样,提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授权顾客作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基本内容 1、以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管理研究的新成就。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

公共关系的内涵

1、公共关系地内涵,基本概念及特征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地各种内部和外部地信息沟通、形象塑造、协调关系等活动,其目地最终是达到组织地和谐发展.特征:①主体性(主导性)②客体性(对象性)③双向性④长期性 特征:①主体性(主导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行为,组织在公共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组织是公共关系地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公共关系状况如何取决于组织而不是公众.b5E2R。 ②客体性(对象性):具有明确地目标公众,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公共关系地客体性是由其主体性决定地,是由公众对组织地认可度决定地——公众决定组织地前途和命运.p1Ean。 ③双向性(从信息传播地角度讲地):把组织地产品、服务信息传播给公众,把公众地需求信息传播给组织. ④长期性:不断积累地过程. 2、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状态,是对社会组织地公共关系状况地一种总体判断,是考察组织管理效能、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和组织与其公众关系密切程度地重要指标.(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组织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地重要指标,并集中体现为它地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地衡量指标:量度、宽度、深度和与同类产品和服务相比较地吸引力和竞争力)DXDiT。 公共关系意识,是一种特殊地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地客观存在地公共关系状态地反映.(公共关系意识地强弱和自觉与否直接与社会组织地公共关系状态密切相关.包括:公众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协调意识、形象(品牌)意识、创新意识)RTCrp。 3、公共关系活动(工作) 公共关系活动是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地地采取措施为组织创造并维护良好地公共关系状态所进行地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地一种社会实践形式.5PCzV。 公共关系工作地特征: (1)以组织地自我完善为前提()以真实诚信为原则 ()以协调利益为基础()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 ()以创造和谐地组织环境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

姓名:张云天学号:2013232025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题目: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综述 关键词: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综述 目录: 一,现代性的内涵和特征 二,马克思与现代性 三,马克思现代性理论发展方向 正文: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先阐述现代性的内涵,然后再介绍中国学术界两位教授即丰子恺、汪文富对现代性及其特征的看法。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李淑梅、邹广文、任平教授对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的看法,说明学术界目前已形成对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的一致看法,即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有一定性研究,他发表过自己的看法,直到今天他的一些理论仍具有启发性价值。 第三部分指出目前中国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两大发展方向,从批判性出发,阐述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性质,体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主要代表人物有吴晓明、欧阳康;从实践性出发,找到马克思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契合点,证明其当代价值,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德峰、何萍。 参考文献: 【1】刘国胜,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辨析[J].桂海论丛,2007 【2】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2). 【3】王德峰,在当代问题中重温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哲学研究,2008,(1).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思潮,它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西方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地批判。上世纪90年代,对于现代性的相关研究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并与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相互交流、碰撞,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直接导致了马克思现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对今年来学术界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汇总,试图揭示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综述 一,现代性的内涵和特征 “modemitv”(现代性)一词,首次收入于1627年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但在当时,它的使用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现代性”意义差别甚远。“现代性”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和学术名词,它的广泛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才逐渐兴起的。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首次对“现代性”从社会学进行理解和阐释,他将现代性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他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致于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1】 现代性问题进入中国学术视野后,中国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新的定义与诠释,并对其内涵和特征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促进了其理论的发展。 丰子恺教授认为,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与表现,是由许多因素在一起复合形成的。它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总体性概念,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它既可以指现代社会中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民主政治、科学管理等,又可以指现代社会中个人突出的主体意识和行动,同时也是自由、民主、平等等时代精神的体现。现代性作为西方主导的现代社会的缩影,在一开始便蕴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现代性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文明成果,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发展,又加速了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促进自由、民主、科学等时代精神的革新。但另一方面,现代性又是在资本主义的血与火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民和殖民地被压迫的民族饱受战争的痛苦和残忍的剥削、压榨。 江文富教授指出,现代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随着人的主体意识觉醒而发展起来的,个人主体性的张扬和发展,是贯穿现代社会的一条主线。个人主体性的发展,提高了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促进了工具理性的发展。同时,各人主体性的发展,也促进了人脑中个人、社会观念的革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精神。主体性张扬、工具理性、现代精神是现代社会形成的三大重要要素,加速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但同时,现代社会主体性的发展也导致了种种恶果,主体性的发展导致人类与自然、社会高度分离,加深了彼此的对立发展。一方面,工具理性的高度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人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产生了环境破坏、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危害。另一方面,工具理性和时代精神又先天地为人类设计了一个牢笼,隔断了人类与社会的直接联系,压制了人类的感情和精神的宣泄,导致人类基本人性和自由精神的丧失。二,马克思与现代性 目前,学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基本上形成了对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的一致看法,绝大多数学者认同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有一定性研究,发表过自己的

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

比较分析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指出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与致命缺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及诠释 (一)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 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涵盖四个方面,即社会需求的内涵、社会需求的特性、社会需求的分类、社会需求的供给,具体来说: 1.社会需求的内涵 马克思在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论述中,将社会产品分为满足“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部分,他指出:“在任何社会生产(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鲁人较多是人为发展的共产主义)中,总是能够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个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而不问这种剩余产品怎样分配,也不问谁执行这种社会需要的代表的职能”[1](P992~993)。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和整体性角度出发,在“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差异中指出了社会需求的内涵。他认为,“社会需求”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共同需求”。在他看来,无论哪种社会,原始社会抑或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着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共同需求,这类社会共同需求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这种社会共同需求得到满足时往往会带来利益上的共享。 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共同需求,是需要一定社会产品的提供才能够得到满足的,满足这类社会共同需求的社会产品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反映社会共同需求、代表社会一般利益共享的一类产品。这类产品与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产品存在巨大差异,它总是与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密切相关。 2.社会需求的特性 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往往代表社会一般利益共享,由此可以抽象概括出社会需求具有三大特性,即社会性、共同性、共享性。 社会需求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一方面表现为这种需求是一定社会群体而不是个人的需求; 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 杨静 摘要:本文围绕社会需求的内涵、特性、分类以及供给四个方面系统梳理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并进行诠释和拓展,并将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不足与缺陷,指出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需求;公共产品;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F01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409(2009)08-0035-05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行 政改革的启示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摘要: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而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几十年来,我国行政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的改革则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他们贯彻“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假设,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应用交易费用分析来节约交易成本,使代理成本最小化,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其主要思想为:(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二、我国政府行政改革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 1、行政改革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 我国政府在干预选择失当,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

公共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简答题 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1)限制政府干预(2)主张政府干预(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提倡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重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的内部性和政府的扩张性;政府腐败。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够发达,其主体主要由社会团体和名办非企业单位构成。其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特点是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行、公益性。 行政机关、其他机构。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组织结构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通过组织设计使公共组织的各个要素合理配置、有机结合、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组织设计的原则是职能的目标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效能原则;法制原则;职、权、责一致原则;人本原则。 目标和方案的确立;变革方案的实施。 、资源的获取。2人力资源的发展3力资源的激励4力资源 工作权限;工作条件;任职职格等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职能。 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其主要意义是:1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腐败。2.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知情权3.简化行政运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1)信息公开主体的工作不到位。(2)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差(3)信息公开的方式上存在问题。对策:(1)加强责任意识、转变观(2)明确职责,落实行动(3)规范行为,依法行动(4)加强网站建设,提高效率(5)加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奥利弗·E.威廉姆森(OIiver E.WiIIamson)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因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和企业边界确定理论的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姆森通过交易费用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以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将交易维度化,分析了交易属性、治理结构属性与离散的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边界理论,并凭借该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学术贡献不只是对纵向一体化或企业边界问题的开创性研究,纵向一体化只是经济组织问题的一个特例。以制度、组织和治理为主线,对威廉姆森的学术生涯的回顾,揭示了他所提出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匹配交易活动与治理形式的 契约关系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威廉姆森企业边界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 1 引言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2日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以表彰他们对经济治理分析的研究,其中奥斯特罗姆侧重于研究公共资源的治理之道,而威廉姆森则侧重于企业边界的治理分析。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称,奥斯特罗姆证实了使用者协会如何成功地管理公共资源,而威廉姆森则发展了一套以企业作为冲突解决构架的理论,他们的这些开创性贡献把经济治理研究从经济学关注的边缘推到了前沿,同时表明了经济分析可以清楚地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模式。 2 背景介绍 2.1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颁奖,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都是在经济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大师们,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森、弗里德曼都曾获此殊荣。 2.2威廉姆森的职业生涯及学术背景 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教授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性学者。早在威廉姆森获得诺贝尔奖的18年之前,科斯在荣获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就曾感谢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预示了经济管理学从边缘走向前沿的趋势。 奥利弗·威廉姆森193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已经77岁。威廉姆森于1955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先是在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里担任工程师,而后于1958年去了斯坦福大学,并在28岁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60年,威廉姆森来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31岁时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他的有关管理决策经济学的学位论文获得了福特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威廉姆森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做了两年经济学助理教授。1965年,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任职,先后为这所大学工作了18年。在此期间,曾于1966-1967年到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担任反托拉斯首席检察官助理、反托拉斯局局长唐纳德·特纳的特别经济助理。1983年,到耶鲁大学担任了为期五年的教授。从56岁开始,又回到了最初工作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先后担任研究生院的经济学和法学教授、哈斯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等职,直至2004年72岁退休。 威廉姆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等。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他现在的研究领域和兴趣所在是:关于企业、市场、中间型组织和公共机构的经济学理论及其在公共政策和商业战略方面的应用。 对于自己的学术成就,威廉姆森曾在文字中这样描述。首先,他强调了自己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特色和学术背景:“我成为一名具有跨学科兴趣的经济学家,那是因为在一系列错综复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百科名片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人们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赫克谢尔(C.Heckscher)指出,政府改革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并开始向“后官僚组织”变迁[1]。而巴扎雷(Michael Barzelay)说,摒弃官僚制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管理由重视“效率”转而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由自上而下的控制转向争取成员的认同和争取对组织使命和工作绩效的认同[2]。“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范式[3]。胡德(Christopher Hood)把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4]。“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它们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国家的经济活动,试图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不足。然而过了多年,“福利国家”制度并未取得如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满意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滞胀、政府扩大支出产生高税收、政府公共服务无效率,造成社会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变革。人们开始从政治上批判“福利国家”的政策基础,主张以自由市场、个人责任、个人主义来重塑国家和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崛起的“新右派”思想,主要来源于自由经济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经济学。它强调自由市场的价值,批评政府干预的弊端,主张用市场过程取代政治或政府过程来配置社会资源并且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它认为国家和政府作为非市场力量,会扭曲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高税收将资源从“创造财富”的私营部门转移到“消费财富”的公共部门,妨碍经济增长和削减社会福利。只有让市场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

试简述治理的概念

现代英文中的“治理”(Governance)概念,来源于古典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掌舵”一词,原意是指控制、引导和操纵的行动或方式。20 世纪90 年代,西方学者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使之与“统治”的概念区分开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方治理理论。治理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学科下有这不同的定义,因此至今无统一的确切的概念,但也有学者认为,“治理”概念反映着这样一种观念,即“各国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力,政府而外,社会上还有一些其他机构和单位负责维持秩序,参加经济和社会调节。 学者罗西瑙比较了当代“治理”与“统治”两个概念的区别,认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与统治相比,治理是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的现象。它既包括政府机制,同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大,各色人等和各类组织得以借助这些机制满足各自的需要,并实现各自的愿望;治理是只有被多数人接受(或者至少被它所影响的那些最有权势的人接受)才会生效的规则体系。 治理理论概述 进入20 世纪,西方国家推崇的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政策相继失灵,为此,西方社会开始强调政府改革、私有化、下放权力、向社会授权等主张,探寻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在这一时期西方理论界纷纷尝试用治理概念来区别传统的政府行为。关于治理的概念,学术界从

不同的角度有诸多不同的说法。“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罗西瑙(J.N.ROSena。)在其《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 世纪的治理》等代表作中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另外比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 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下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是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国内学者俞可平认为:好的治理意味着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其过程就是通过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实现还政于民的过程。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综合看来治理具有几个基本的要素:多元主体、参与主义及自主的网络结构。简言之,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一)从治理主体看,它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治理理论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它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从治理方式看,它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