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评课

重叠问题评课
重叠问题评课

《重叠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许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对教材的处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理念等方面都有成功之处。在教学中,许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定位把握适度。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要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即可。要想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必须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即集合图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也是重难点。许老师整堂课也就是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韦恩图,通过现场游戏、师生辩论、事实确认来引发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经历探究并获得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整堂课学生学得都比较自然和轻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理想。

2、教材的处理和取材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的一个参考,我们只能是凭借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等,合理地有效地组合教材。在本节课中,许老师并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统计表,而是从学生喜欢的日常游戏出发,到提出问题,引起认知矛盾冲突,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降价了教学的难度,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并且取材内容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感兴趣,这样学习是有生活基础的,有现实意义,更是有动力的。

3、借助活动,让数学思想方法实现“感悟—→建构”

韦恩图的探究过程,教师提出问题的关键点:让参加游戏的学生站到各自不同的呼拉圈当中,在参加两种游戏的学生左右为难中引发大家的思考,在集体智慧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韦恩图的雏形,韦恩图的模型形象地呈现在学生

面前。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将呼拉圈这一形象的构图在黑板上描下来,实现了由物到形的转换。许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地制造矛盾实现预设中的有效生成,然后利用韦恩图的形式来解决重叠问题。到此,学生在经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中已经初步理解了韦恩图的本质意义,教学的重难点基本得到了突破。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各部分各代表什么?通过教师的精心设问,学生的合作交流,他们不仅建立起集合思想的数学模型,并清楚地理解了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最后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计算总人数。总之,许老师通过“分类”感悟“集合”,通过重叠的事实,建构“交集”;通过解读,理解“交集”;最后通过列式,概括“交集”。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第二课时沏茶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设计意图五个方面谈谈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这个单元一共有4个例题,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虽然它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但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生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求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良好意识,难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 1、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沏茶,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创造性使用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利用与整合,将例题与练习串成一个连贯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发现过程,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充满探索、创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说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1、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要沏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本身也有过亲身经历。 2、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识面积》评课稿1

《认识面积》评课稿 海宁路小学杨宝华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海宁路小学的杨宝华,首先感谢北戴河区进修学校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校闫强军老师所执教的《认识面积》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面积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几何概念教学课,从长度到面积,是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为面积单位教学及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有大有小,但是要上升到数学的认识,尚需要丰富大量的表象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为此,闫老师较准确的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等学习过程,得到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闫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将枯燥的几何概念课上的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呈现如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注重知识性和情趣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必须要传授知识。有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学生被动接受,而有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其间的奥妙全在一个“趣”字。为此,我们呼唤“知情”统一的课堂,要尽可能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本节课,闫老师在导入环节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生生击掌,师生击掌引入教学,学生兴趣高涨。加上闫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这样的课堂气氛令人感觉轻松愉快,课堂成为一条充满活力、涌动灵性的溪流。 亮点二:注重“生活味”和“数学味”的统一 如果说生活的“味”是亲切自然、丰富多彩的,那么数学的“味”则是抽象严谨、精炼深刻的。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味”与“数学味”有机融合。本节课,闫老师选取了大量生活中的物体(树叶、水立方、天池等),并以学生的学习环境为主阵地,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如:黑板,课桌,课本等物体,通过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感受物体面的存在等活动,把间接的数学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建立“面”的概念。在这里,生活是形式,数学是本质。 亮点三: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对小学生而言,概念教学可以适当地淡化它的定义,而要注重感知和体验,在丰富和坚实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本节课,闫老师首先通过若干个大小区别明显的物体的面,给学生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来。在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引入面积概念,然后通过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涂一涂等学习活动让学生领悟概念的内涵,拓展概念的外延。闫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同桌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然后通过动手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中形成多样化的比

打电话的评课稿.docx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打电话的评课稿 周老师今天所执教的《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打电话》这堂课,周老师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通过画图等方式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周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会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变枯燥的数学为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相反,应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周老师的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周老师的教学素养很高,教学语言简洁朴实,数学语言表述精准,教学风格灵活机智,评价学生及时到位。这些优点一直也是我要努力的。 1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评课稿三(2)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评课 [日期:2013-05-25 ] 来源:作者:简敏娟阅读:303 次 《重叠问题》评课本节课的设计新颖,能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来恰当的确定教学目标。为了便于教学目标有效的落实,本节课从问题的引入到问题的拓展都紧紧围绕例题所提供的素材来合理的进行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激趣引入,巧伏重叠思想黎敏老师先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两个妈妈,两个女儿,一共有三个人。为什么呢”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脑筋急转弯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妈妈有两个身份是重叠的,也就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引入环节化时不多,却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孕伏新知的效果二、游戏引入,体验“重叠”概念的形成。课一开始,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参加语文小组有8人,数学小组有9人,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接着教师组织了一个游戏活动,请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同学站出来,教师又提出疑问:“不对呀,参加语文小组有8人,数学小组有9人,8+9=17,应该有17人?”事实和老师的推理发生了碰撞,学生陷入了思考,矛盾中急需老师的点拨。而老师并未马上揭晓原因,而是拿出了两个呼啦圈,让参加语文小组的8名学生,先钻入1号圈中,让参加数学小组的9名学生再钻入2号圈中,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发现杨明、李芳、刘红三个同学开始钻入1号圈又钻入2号圈,他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老师又提出问题:“那怎么样让杨明、李芳、刘红三个同学既在1号圈又在2号圈?”学生提出将两个圈重合一部分,杨明、李芳、刘红三个同学就站在重合的这部分,杨明、李芳、刘红三个同学的身份是双重的,此时学生对于刚才遇到的矛盾冲突已经有了理性的解释。接着老师又将两个重合一部分的圈画到黑板上,形成了集合圈,并让14名参加游戏的学生上台在合适的位置贴上自己的名片。杨明、李芳、刘红三个同学的名片贴在两个圈相交的部分。台下的同学仔细观察判断。这时候,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有同学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初步渗透“既是……又是”、“既是”与“只是”的区别。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两个不同集合中会有重复部分,初步建立“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只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只参加了数学小组的同学”、“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的同学”等5个集合。此时老师引入了重复现象,学生对重复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了。从呼啦圈过度到黑板上的集合圈,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正符合小学的思维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建模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正是知识的直观依托。三、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阶段。黎敏老师在引入概念后,马上在课件上出示了一些集合圈,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重复现象,哪些不是重复现象,对新知进行了巩固。每一个练习题的处理,老师都抓住一点就是紧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意义,达到了巩固强化的目的,以及集合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堂练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利用重复现象和集合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对重复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足之处:1、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些欠缺。如引导学生用算式来计算总人数这一环节,还应该再讲的深入点,让学生多讲多练。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2、巩固练习这一环节,学生的思考时间少了一些。如有一道练习题是动物的分类,学生对于动物的分类时,让学生知道会飞的动物有几只?(有6只)会游泳的动物有几只?(有5只)那一共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的数学广角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分析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合理安排各种事情的顺序,让客人在最短的时间喝上茶。教课时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统筹法,即在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合理、最省事、最节约的方案。 本单元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教学难点是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以下的教法: 1.在创设情境时采用多媒体直观观察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 2.在学生探究体验的这部分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说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1.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这熟悉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要沏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本身也有过亲身经历。 2.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3.用再创造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活动空间中,从体验到归纳,从类比到猜想,从发现到证明。 四、说设计意图: 沏茶问题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经典例题,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件司空见惯的日常小事,但华先生却利用它作为引子,引出了统筹方法这一门学问。看来小事并不小,那么,如何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发现这小事中的大学问呢,这是我设计整节课的目标之一,以及最后对华先生论著的介绍,无不是围绕这一目标所设计的。 用流程图的方法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是本节课需要教给学生的。我的作法是:先让学生用工序卡去摆,这也就是流程图的雏形,再引导他们用画箭头的方法“创造”出完整的流程图,然后在练习中对流程图进行适当的优化,这一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这一难点。 做一做的第2题,需要解决感冒后吃药的合理安排问题,而根据生活常识,我们感冒后,如果感觉可能发烧,会先量体温,再根据体温情况,选择相应的措施,基于这一点的分析,如此常规的安排极易

重叠问题评课

《重叠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许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对教材的处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理念等方面都有成功之处。在教学中,许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定位把握适度。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要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即可。要想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必须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即集合图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也是重难点。许老师整堂课也就是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韦恩图,通过现场游戏、师生辩论、事实确认来引发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经历探究并获得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整堂课学生学得都比较自然和轻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理想。 2、教材的处理和取材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的一个参考,我们只能是凭借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等,合理地有效地组合教材。在本节课中,许老师并没有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统计表,而是从学生喜欢的日常游戏出发,到提出问题,引起认知矛盾冲突,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降价了教学的难度,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并且取材内容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感兴趣,这样学习是有生活基础的,有现实意义,更是有动力的。 3、借助活动,让数学思想方法实现“感悟—→建构” 韦恩图的探究过程,教师提出问题的关键点:让参加游戏的学生站到各自不同的呼拉圈当中,在参加两种游戏的学生左右为难中引发大家的思考,在集体智慧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韦恩图的雏形,韦恩图的模型形象地呈现在学生

说课稿评语

说课稿评语 篇一:怎样评价说课 怎样评价说课 首先要明确一节好的说课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可从五个方面描述: 1.突出教学理念。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 所在。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了分量。 2.诠释教学思想。从说课表达形式看,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 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 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 3.体现教学能力。从说课过程看,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研 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观,展现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

4.展现教学境界。教学具有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5.展示演讲才华。从说课技能上看,它具有演讲特点。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说的好的课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其次再说评析说课的内容:评析说课的内容基本上和说课的内容是相对应的。 (一)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1、说课者对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 2、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全面。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能否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二)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实用。

刘德武 《密铺》评课

要想学生有智慧,教师必须先有智慧 ——听刘德武老师讲座有感 四年数学组陈善施 刘德武老师是小学数学界的泰斗。他的课实在,无作秀之感觉,他设计教具新颖别致,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利于学生观察,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他的课深入浅出,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更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他从容自如潇洒幽默,亲切自然……。每一次听他的课,我都好似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人生三境界,让我一次次明白,看似数学问题,实际上又不是数学问题,而是生活的高度提炼。要想在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的原型,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深入生活的智慧人,只有深入生活的智慧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启迪学生的智慧,引领孩子们走过“看山是山”的境界,到达“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下面我就聆听了刘老师的《埃舍尔和他神奇的骑马图——密铺》一课中的几个镜头,分享一下刘老师的智慧: 1、课题的改变,初显刘老师的智慧。 《密铺》是人教版四年级下期的一个独立单元的课。这节课的内容比较难,学生不易掌握,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么避开之,要么蜻蜓点水,粗略讲过,反正考试也不会考。就拿我而言,虽然从教二十余年,但教学这一节课时,也往往是用简简单单的《密铺》两字作为课题,而刘老师的课题,不仅给人以新奇感,更重要的是他把数学问题与名人以及名画联系起来,给人以厚重感。这小小的改变,就可看出刘老师对数学教材研究的深度,就不能不是我自惭形秽。 2、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彰显刘老师的智慧。 “《密铺》一课难教,所以只要让学生知道即可。”这一直是我对这节课的看法,“简单的思维决定了我对教材的简单处理”。在教学时,我总是简简单单地教学完例题就算完事,可看看刘老师对这节课的处理,不仅有数学思维的介绍(批评性思维和合作性思维),还有对密铺作用的介绍,更有对密铺与其他知识联系的沟通介绍(刘老师沟通了密铺与计数原则、搭配知识、语文作文句子),使学生在沟通学习中,进一步掌握密铺时要注意的两个方面:无缝隙、无重叠。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不是佩服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震撼,震撼于一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 设计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肥城老城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学校董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并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逻辑。 3.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重叠时,应从和中减去重叠部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假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录。 小记者小交警 李明王强李明王强 赵刚张小帅赵刚张小帅 方伟王东方于平丽丁帅 周晓丽赵云徐大文刘乐乐 孙亮陈红毛小宁 合计:10人合计:9人 谈话: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贴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追问:怎样计算

出现两种算式:10+9=19(人) 10+9-4=15(人) 谈话:这两种算法哪种正确呢?让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借助两种不同算式的知识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体验策略 1.明确要求,合作探究。 谈话: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请设计一张图,把两个小队的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 出示要求: (1)先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再圈一圈、画一画,让人一眼看出两个小队的数量关系。 (3)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设计图最清楚、最简洁。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评价。 启发:怎样让人一眼看出哪些人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人是参加小交警的哪些人既参加小记者队,又参加小交警队 2.数形结合,说图明理。 提问:哪些人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人是参加小交警的哪些人既参加小记者队,又参加小交警队 学生指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小结:介绍韦恩图。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分类、集合的思想。 三、深入探究、建立模型 提问:根据韦恩图,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烙饼问题评课稿

《烙饼问题》评课稿 《烙饼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内容,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也是一些感性上的认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综观本节课的教学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课从始至终,一直贯穿于生活情景中。上课伊始,由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煮鸡蛋入手,煮鸡蛋中用到一起煮的情况就比较节省时间,学生很快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为本节课的知识引入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对于最优问题需要的关注节省时间和节约资源做了很好的实例讲解,学生易于理解。然后创设了小红妈妈为全家人烙饼的情景。在情境里学生探索、感悟、并掌握烙饼的最优方案,最后设计了学生为餐厅3位客人安排上菜顺序的情境及复印店复印13张最少需几次,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蕴含在生活中,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领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组织教学。 中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对抽象的概念、公式、规律等,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公式,根本不会运用,更不要谈如何去创新。故梁老师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运用“手”作学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怎样去烙两张饼、三张饼,让学生亲身体验烙饼最优化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明白什么是同时烙、什么是交替烙,然后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分析得出烙饼张数与所用时间的关系以及烙饼的张数不同方法也不同。以直观生动的体验过程击破烙三张饼最优化烙法的难点所在。这样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而且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三、渗透优化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烙2张,3张的优化渗透到多张饼的优化,从多张饼的优化渗透到“孩子们在做一件事情时一定要先思考它是不是最优方案,当我们在方法上寻找不到最优方案时,可以试着去改变外界的条件与环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教学中,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的需要,灵活、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优化意识得到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金无足赤,如果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不爱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给予更多一些的关注,就更能反馈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在后续学习中对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

《我多想去看看》评课

我多想去看看评课 2019.2.28开学第二周,备课组老师一起去听本组刘环宇老师执教《我多想去看看》一课,刘老师巧妙设计问题、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俗话说:“一节好课是一课一得。”而刘老师这节课是一课三得,真让我受益匪浅。 一、得言 课前,刘老师让孩子们齐读已学的儿歌和积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可见刘老师非常注重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带入孩子走进新的一课。孩子们齐读课题后,老师引导孩子边读课题边观察,指导孩子们重叠词的读法。其次,老师问:“我多想去看看,能不能把‘多想’去掉?”孩子们的回答中有肯定也有否定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是不能去掉,因为有了“多想”二字,更加强烈表达‘我’想去看看。最后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板书中,根据提炼的关键词连成一句话,既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真是事半功倍呀! 二、得情 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朋友,他们分别来自哪里?出示图片,根据服饰还孩子们预习情况,得知他们来自北京和新疆维吾尔族小朋友,新疆是我们56个民族中的。在理解课文中“壮观”,老师通过视频欣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仪式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感情是一致的。在他们专注看完是视频后,请孩子们把刚才壮观的场面读出来,情感再一次得到感染“遥远”一词的意思理解落实得很到位,从新疆到北京,老师通过地图演示、列举乘坐飞机、开车、步行等一系数字来说明遥远的意思。当孩子们表现优秀的时刻,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称赞。 三、得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刘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识字部分,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去认读,如齐读、男女生读、组词读、开火车读,把重点字词的记忆引导孩子观察,有什么需要提醒,这样不仅让孩子们记得更加牢固,也学会以后新字如何记忆。特别喜欢环宇老师的识字教学,在写之前引导孩子认真观察三步法: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压线画,有这样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孩子们一定能书写出工整、漂亮的字迹。 个人建议:时间分配上前半节课比较松,第四部分把生字送回文中,理解课文部分时间有点紧。多准备点北京的美丽分光给孩子们欣赏,更激发孩子们对北京的向往。 谢文华 2019.02.28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崔晓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小记者活动和小交警活动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重叠问题,在学生经历体验重叠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并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逻辑。 3.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重叠时,应从和中减去重叠部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展板、课件、微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假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录。 小记者小交警 李明王强李明王强 赵刚张小帅赵刚张小帅 方伟王东方于平丽丁帅 周晓丽赵云徐大文刘乐乐 孙亮陈红毛小宁 合计:10人合计:9人 谈话: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贴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追问:怎样计算?

出现两种算式:10+9=19(人)10+9-4=15(人) 谈话:这两种算法哪种正确呢?让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借助两种不同算式的知识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体验策略 1.明确要求,合作探究。 谈话: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请设计一张图,把两个小队的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 出示要求: (1)先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再圈一圈、画一画,让人一眼看出两个小队的数量关系。 (3)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设计图最清楚、最简洁。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评价。 启发:怎样让人一眼看出哪些人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人是参加小交警的?哪些人既参加小记者队,又参加小交警队? 2.数形结合,说图明理。 提问:哪些人是参加小记者的?哪些人是参加小交警的?哪些人既参加小记者队,又参加小交警队? 学生指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小结:介绍韦恩图。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分类、集合的思想。 三、深入探究、建立模型 提问:根据韦恩图,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追问:如果重叠部分有5人呢?6人呢?7人呢?…… 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 全班交流。 提问:重叠部分最多可以是几人?两个圈的位置是怎样的?怎样列式? 追问:如果重叠部分是3人,怎样列式?2人呢?1人呢?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反思

《沏茶问题》教学反思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内容。沏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是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认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中,我使用了教材中为客人沏茶的情景,从造句游戏“一边一边”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让孩子初步感受做事要按一定的顺序,并且体会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为后续解决“沏茶问题”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中,我使用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图创设为客人沏茶的情景,并提出质疑“沏茶时通常需要做哪些事?”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学生帮助小明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问题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明确沏茶工序和顺序后,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同桌为一组,根据“学习提示”设计沏茶方案,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学生展示了使用14分钟、11分钟的方案,当追问“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有一个小组提出了8分钟的方案,但在展示出方案后,引起了全体学生的质疑。在学生指出问题后,该组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安排错误。虽然在课堂上展示了“错误”,加强了部分学生对“顺序问题”的理解,但如果在第一组学生展示14分钟方案时就强调沏茶的顺序,就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选出最优方案后,提问“在什么地方节省了时间?”“怎样安排才能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简单的事例中,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技巧——在空闲的时间里做可以同时做的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优化思想。紧接着在课件中出示数学家华罗庚发现和应用统筹法的资料,让学生知道今天所学的“沏茶问题”正是应用到了统筹法。 对于教学流程图的部分,我直接利用黑板上贴的工序卡绘制流程图,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画后提问“横向图和纵向图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理解流程图的意义。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在流程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做事的先后顺序和所用时间,还可以知道节省了多长时间,明白“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节省的时间也就越多”的道理。 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是小红吃药的问题,让学生独立绘制流程图并计算出所需时间,在汇报时学生又因为倒水和凉水顺序的问题产生了争议。在这一问题上我采用了和大多数学生一致的做法,而另一种做法虽然顺序不同,但时间相同,也是正确的。在备课时,我没有将此题解决方案设想全面,没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第二题是做饭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全班共同探究交流出最优方案,这两道题,都是学生熟悉的情景,我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既不单调乏味,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其中,主动探究。紧接着在课件中我出示数学家华罗庚发现和应用运筹法的资料,让学生知道今天所学的“沏茶问题”

培训心得

2018“丝绸之路”当代名师大讲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4月20--22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丝绸之路”当代名师大讲堂研讨会,三天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十节示范课,5个微讲座。分别是陕西省大荔县洛滨国际小学刘建红老师的《认识分数》及说课,山西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究员成艳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及说课,潘燏专家对二位老师的评课及计算教学微专题报告;甘肃省高台县西街小学王晓英老师的《确定位置》及说课,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魏雯老师的《看图》找关系及说课,崔建民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评课及图形与几何教学微专题报告,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朱红伟老师的《有趣的乘法计算》及说课,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永涛老师的《优化――沏茶问题》及说课,马俊华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评课及怎样把握好教材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特点,上好综合实践课微专题报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谢青花老师的《可能性》及说课,陕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桥西小学付晓波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及说课,袁直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评课及统计与概率教学微专题报告;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吴冬冬老师的《奇妙的二进制》及说课,《情境,让学习真正发生》微专题报告,陈静专家对吴老师的评课及数学绘本教学资源微专题报告。 听后感触颇多,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引起我深深的反思,本次授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课堂艺术,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专家的点评及专题讲座,值得我们思考、借鉴,深受启发,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山西省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教研员成艳斌示范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及说课,在综合法分析法两大基本策略的基础上,抓住解决问题策略的精髓--如何探索问题的解法,以少量问题为例,教会学生解决大量问题的本领。 付晓波老师《分数的意义》示范课及说课,付老师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许多物体平均分的探究过程,充分体验、感悟分数的意义,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叠问题课堂实录

“重叠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3年级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是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新增设的一个内容。“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方法。集合是一种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这与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不相符合,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集合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及含义。 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在观察、交流、反思、体验等数学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落实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提升的目标。 学情分析:集合思想对3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其实早就已经在体验和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分类时,学会将同一种物品圈在同一个圈里;在学习数数时,学会将5棵树、6枝笔、8只小鸟圈在一个封闭圈中,其实这些都蕴涵着集合思想的原型。陌生,是因为学生此前对集合从没有主动、充分地感知过,教材中的集合图也仅仅是以单个圈(或框)的方式来呈现的,而本节课学习的却是含交集的集合图。因此,针对3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侧重亲自去感知、体验韦恩图的优势,对比中提升思维,进而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借助直观的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以校春季运动会为主题,引出两个运动项目的报名人数及总共的人数情况,发现问题。 师:校春季运动会即将召开了,第一组同学已将参加跳绳、跑步两项比赛项目的报名情况上交,今天我们来统计一下。 出示表格: 师:快速算算,第一组同学有多少人报名参加比赛? 生:8+7=15人。 生:不对,不对,他们组一共才有12人,你怎么算出15人了。

四年级《数学广角—优化》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广角—优化》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广角—优化》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上课得内容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得烙饼问题与沏茶问题。把这两个问题统一为“合理安排时间”这一课题。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一些生活问题,渗透重要得数学思想方法——统筹法。如解决问题策略得多样化,方法得合理性以及策略得最优化??,本课就就是向学生渗透最合理、最省时、最节约得最优方案。优化问题这个内容就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得数学知识,同时也就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好素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得时候,应该从数学得角度,运用所学得知识与方法,寻找解决问题得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得教学目标就是这样得:1、让学生通过简单得事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得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得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得应用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3、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得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得良好习惯。 本课得重点: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得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得基本策略与最优方案。 难点:就是合理得烙饼方法,3张饼得最优烙法,规律得揭示。关键:就是3张饼得最优烙法。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得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得与谐统一,本节课我根据“教师就是教学活动得得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构建新型得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得主要教学方法就是激发兴趣法与引导探究法。 1、激发兴趣法,课堂一开始,我采用与学生谈话得方式,消除学生得紧张心理,同时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得学习奠定基础。 2、引导探究法,出示问题后,我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培养,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讨论、探究烙3张饼得最优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烙4张饼、5张饼、10张饼最少要用多长时间,最后总结得出规律:烙一面得时间╳饼数=总时间。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要变教师得教为学生得学,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得出得结论在大脑中得记忆就是最深刻得。 三、说学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也一直强调:教给学生知识,不如交给学生良好得学习方法。因此,学法上我贯彻得指导思想就是“把学习得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交流得学习方式”,具体指导得学法就是自主探究法与合作交流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这些,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我直接用“儿童节,小明家里来客人”得生活情境,引出烙饼问题与沏茶问题。 (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 1、烙饼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就是要求学生攻克难点,为了更好得理清3张饼得烙法,我采用分散难点,

圆柱的认识评课

《圆柱的认识》评课 在这节课中,宋老师紧紧抓住新课标中“从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一理念,从备教材、用教材、备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备课,以实际行动实践新课标、落实新课标。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在设计这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对几何知识比较难理解这一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的物品,并用学具盒当中的圆柱学具材料制作一个圆柱,使学生在感性上对圆柱有初步的认识,建立圆柱的初步表象。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上课时提了一个问题:“你对圆柱体有哪些认识?”有个别学生汇报了他自己做的一个小实验:分别用纸做了一个圆柱体、一个正方体,用同样重的重物放在这两个物体上,结果他发现圆柱体比较稳固,教师及时肯定了这一学生的勤学好思,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要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的准确性。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这一节课中,教师提供了多次的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如认识圆柱的特征之一: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提了一问题: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两个底面是相等的?“一问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立即投入到探究活动当中。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研究、讨论等活动,很快学生就有了多种方法:(1)把圆柱物体的盖与另一个面重叠,看是否重合;(2)测量圆柱两个底面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底面的面积看是否相等;(3)测量圆柱两个底面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底面的周长看是否相等;(4)把圆柱的一个底面压在橡皮泥中弄一个洞,再把圆柱的另一个底放进这一个洞里看是否是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