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课堂实录

吴正宪课堂实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五月二日,吴老师带你们去一次美丽的游乐园,好吗?看这里,游乐园里有很多游乐项目,这是什么?

学生:弹射塔、激流勇进、滑翔索道、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

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这些项目,不管你们有没有玩过这些项目,今天吴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游乐场,好吗?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全体起立,一会儿,我们进入游乐场以后,不管你坐在那个项目上,你要把你的动作和表情把你坐在上面的感觉表现出来好吗?来呀,同学们,手,动起来。观览车,缓缓地,好极了。勇敢者转盘,快一点转,弹射塔,缓缓地蹲下来,滑翔索道,抓好前进。激流勇进,做好准备,刷,再来一次。好了,同学们快做好,开心一刻已经过去,笑声过去要有思考。刚才我们到了游乐园完了这么多项目。你能不能将你坐在上面的感觉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你能不能给这些游乐项目起个名字,是什么样的运动方式?

学生:我做过滑翔索道,我感觉是有个东西将它碰过去有碰过来。

教师:是怎样碰过去,这样的运动方式,平平稳稳的向前走,你能给她起个名字吗?

学生:前后推动。发射回转。教师:这是你的态度。

教师:我给他起名字,你们看看合适吗?像这样一种运动方式,平平的稳稳地向前走,我们能不能叫它平移。可以吗?(板书:平移)。这是我们今天接触的一个新的运动方式,叫什么?学生:平移。

教师:今天我们接触的所有东西是不是都是平移?还有没有其他运动方式?

学生:往上往下的。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学生:转圈。教师:哪个是转圈的。

学生:波浪飞椅。

教师:你举高高的手,你想起什么名字

学生:我想叫他旋转。

教师:你们喜欢什么?学生:旋转。教师:那我们就把那样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教师板书:旋转)

教师:刚才这个小朋友说的转圈,我们在体会体会。今天吴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平移的运动方式,什么是旋转的运动方式。我请6位小朋友上台,你们喜欢哪一种运动方式就把它摘下来,有个要求,第一你要学一下你坐在上面的运动情况,然后判断一下它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属于哪一种就把它贴在哪一种的下面。好,你先来,这是什么?

学生:这是弹射塔。

教师:你坐在上面有什么感受。学生:特像青蛙,沿着直直的塔上下的移动。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学生:平移。教师:好,请贴上去。

教师:好,你来。勇敢者转盘。学生:它是旋转。教师:好,你转一转,贴上去。教师:你这里。学生:先用手扶着然后再转圈。教师:你看看他是沿着这条线怎么样?学生:平移。教师:好,贴上去。……

教师:不要慌着走。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我有问题了。弹射塔是怎样平移的?

学生:上下移动。

教师:滑翔索道是怎样平移的?

学生:平着往前往后。

教师:激流勇进呢?学生:斜着下来了。教师:你们好活泼啊,我看着你们好开心啊。回去吧。

教师:同学们,他们将六种运动分成两种运动方式,你们同意吗?我们刚才初步感受了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那么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看这里,我这里有一个卡片,她叫小兰,谁愿意为卡片上的小兰做平移运动?听指挥啊,把卡片放好,吴老师发出第一个口令,大家可以接着发出第二个,第三个口令。记住这张卡片上的小兰要做平移运动。

教师:我请小兰向上平移,对了,大家就鼓掌。学生一:向下平移。学生二:向斜上方平移。教师:等一等哪边的斜上方?学生:右斜上方。教师:两只手扶稳。教师:别着急了。同学们,我可有问题啊,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在进行平移,对吗?那么在向左上方平移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他有点斜,不是直直的走的。教师:还有别的发现吗?看谁观察的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说说看。学生:往前走跟斜着走都一样。教师:你说这个都一样,你能给我解释解释吗?你听懂了你能解释一下嘛?学生:她的脸都朝前面。教师:也就是说他自己要在那里(教师学小兰的姿势)站直,也就是她自身的方向没有变化。

教师:大家看我们这样走是直直的,这样走是斜的,可是小兰还要保持直的。那你怎么形容?又得斜又得直。好,你们看这叫平移吗?(将图片旋转30度斜着上去)学生:不叫。教师:这张卡片但方向不能随意转变。否则就不叫平移了。学生:斜移。教师:你的语言好丰富。

教师:好,这位小朋友,你慢慢的向前走。停。这位小朋友向前走的时候,她的整个身体在向前怎么样?学生:平移。教师:那你就平移这回去吧。停,光平移她能回去吗?学生:不能。还要转弯。教师:别动,出来。向后平移着找老师来。不能回头。掌声嘛。教师:向前平移。向后平移。停,旋转。回去吧。

教师:好了,小朋友们,刚才通过观察我们体会了什么叫做平移,什么叫做旋转。吴老师请小朋友吗闭上眼睛,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平移的动作,或者是一个旋转的动作?好了,睁开眼睛,告诉你的同桌,好不好。

教师:到现在为止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平移的时候自身还是那个样子。教师:平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我们一起走进来,看一看。谁能大声的读一读这个要求。学生:汽车能听你指挥吗?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教师:好极了,这么短的时间,她就把这些文字读的挺熟练的,数学学得好,语文表达能力也不错。

教师: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个事情呢?我们来看。这是出租车。这是顾客A 这是顾客B。这里面画满格,一个格,两个格,你们会数吗?方向大家清楚吗。小汽车往这个方向走,是什么方向?学生: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教师:你能不能指挥司机通过平移多少个各自,然后再向那个方向旋转以后可以接到那个顾客?

教师:我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卡片,卡片上面有一张粉笔头,粉笔头或橡皮当做小汽车。自己指挥这辆车移动。两个人一起做也可以。

教师:这位小朋友,你去接谁?学生:B顾客。教师:同学们你们赶快数一数看看能否接到他。开车。接到了吗没有。谁来说说怎样接?

教师:好了,同学们,我下面的问题是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平移,旋转现象?学生:汽车向前走的时候是平移。教师:汽车的方向盘是怎样动的?我们一起看。

学生:旋转。教师:我们要打开这个水龙头,要做什么运动?学生:旋转。教师:我再提个问题。要想打开折扇门窗,我们试试看好不好。学生:平移。教师:接下来,吴老师提供这样几个栏目供同学们研究。你们最想研究什么?学生:我想研究楼房会搬家。

教师:接下来还想研究吗?大声的说出你们想研究什么?小明想给卫生间按个门,你能帮帮他吗?仔细观察。看谁观察的最仔细。旋转门打开这段路需要五十厘米,用平移门这段路需要十厘米。都选平移门。我们按按试试,可以吗?学生:可以。教师:为什么你们选择平移门?学生:比旋转门走的路程短一点。

教师:你选的是什么门?旋转门?我们试试看。学生:旋转门从外面开的。全场鼓掌。如果往里开会跟马桶撞上,打不开。如果往外开,要具备往外开的条件。学生:旋转门不好万一外面有人怎么办。教师:到底选择什么门,我们根据家里的情况具体判断。教师:还想研究吗?过节了,为了让大楼更漂亮,工人叔叔打算在大楼的楼顶上围一圈彩灯,你能够帮叔叔算一算这彩灯的长度吗?,我建议全体起立,瞪大眼睛好好的看一看,这楼房的楼顶。好闭上眼睛,听我指挥。把你的身体直直的向上平移。好睁开眼睛垂直的往下一看,想象一下这大楼的楼顶是个什么样子?请同学们画出来。画一个草图就可以。

教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一节课就这么过来了,能告诉我你们的感受吗,什么叫平移、什么叫旋转你们体会了吗?好了,同学们还想说,我们有机会再说。

吴正宪课堂实录

吴正宪课堂实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五月二日,吴老师带你们去一次美丽的游乐园,好吗?看这里,游乐园里有很多游乐项目,这是什么? 学生:弹射塔、激流勇进、滑翔索道、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 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这些项目,不管你们有没有玩过这些项目,今天吴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游乐场,好吗?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全体起立,一会儿,我们进入游乐场以后,不管你坐在那个项目上,你要把你的动作和表情把你坐在上面的感觉表现出来好吗?来呀,同学们,手,动起来。观览车,缓缓地,好极了。勇敢者转盘,快一点转,弹射塔,缓缓地蹲下来,滑翔索道,抓好前进。激流勇进,做好准备,刷,再来一次。好了,同学们快做好,开心一刻已经过去,笑声过去要有思考。刚才我们到了游乐园完了这么多项目。你能不能将你坐在上面的感觉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你能不能给这些游乐项目起个名字,是什么样的运动方式? 学生:我做过滑翔索道,我感觉是有个东西将它碰过去有碰过来。 教师:是怎样碰过去,这样的运动方式,平平稳稳的向前走,你能给她起个名字吗? 学生:前后推动。发射回转。教师:这是你的态度。 教师:我给他起名字,你们看看合适吗?像这样一种运动方式,平平的稳稳地向前走,我们能不能叫它平移。可以吗?(板书:平移)。这是我们今天接触的一个新的运动方式,叫什么?学生:平移。 教师:今天我们接触的所有东西是不是都是平移?还有没有其他运动方式? 学生:往上往下的。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学生:转圈。教师:哪个是转圈的。 学生:波浪飞椅。 教师:你举高高的手,你想起什么名字 学生:我想叫他旋转。 教师:你们喜欢什么?学生:旋转。教师:那我们就把那样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教师板书:旋转) 教师:刚才这个小朋友说的转圈,我们在体会体会。今天吴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平移的运动方式,什么是旋转的运动方式。我请6位小朋友上台,你们喜欢哪一种运动方式就把它摘下来,有个要求,第一你要学一下你坐在上面的运动情况,然后判断一下它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属于哪一种就把它贴在哪一种的下面。好,你先来,这是什么? 学生:这是弹射塔。 教师:你坐在上面有什么感受。学生:特像青蛙,沿着直直的塔上下的移动。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学生:平移。教师:好,请贴上去。 教师:好,你来。勇敢者转盘。学生:它是旋转。教师:好,你转一转,贴上去。教师:你这里。学生:先用手扶着然后再转圈。教师:你看看他是沿着这条线怎么样?学生:平移。教师:好,贴上去。…… 教师:不要慌着走。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我有问题了。弹射塔是怎样平移的? 学生:上下移动。 教师:滑翔索道是怎样平移的?

小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

小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小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在数学课上所学到的关于小数的意义的内容。在吴正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对小数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将通过课堂实录的方式,将我所学到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承载着小数的意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为一种数学形式,小数可以用来表示实际量度上的一点一滴,无论是长度、重量、温度还是时间等等。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上,他给我们讲解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小数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上,我们从简单的例子开始。吴老师拿出了一卷卷不同长度的绳子,然后要求我们用小数来表示每根绳子的长度。我们发现,每根绳子的长度都可以通过将它与另一根既定长度的绳子进行比较得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实际量度转化为小数,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数值上的分析和计算。 随后,吴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个关于重量的例子。他拿出了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并要求我们使用小数来表示它们的重量。大家愣住了,因为我们并没有什么既定的单位可以作为参照。吴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困惑,他解释说:“尽管我们没有既 定的重量单位,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得到一个相

对的大小关系。”于是,我们开始用秤来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并将它们转化为小数。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开始认识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巨大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为数值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且,小数的使用还使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比较不同的量度大小,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除了实际问题的转化,小数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上,他引导我们通过小数的运算来发现规律,从而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数学的认识。 在一个课堂实例中,我们探讨了小数的四则运算。吴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将0.5和0.3相加,你们认为等于多少?”大部分同学都立刻回答:“等于0.8。”然而,吴老师对此 并不满意,他希望我们通过分析题目背后的意义,来理解为什么0.5加0.3不等于0.8。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认识到小数的意义不仅仅是数值本身,更是标志着一个范围或区间。0.5和0.3分别表示了一半和三分之一,而相加的结果应该是落在这两个范围内的某个数。于是,我们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这个范围,将0.5和0.3描绘在数轴上,并将它们相加的结果表示出来。我们发现,这个结果实际上落在了0.7和0.9之间,而不是0.8。这个结果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确定的数值,更是一个范围或区间。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教育界的名人——吴正宪老师,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和推崇。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为题,介绍他的教学实践和思路。 一、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 吴正宪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他认为,学生不是被教育,而是在教育中成长和发展。因此,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学科的美妙和乐趣。 二、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他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他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2.注重启发式教学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注重启发式教学。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他认为,只有在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吴正宪老师的教学实践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2.注重实践教学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他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让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关心学生的情感状态,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四、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成果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赞誉。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他的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课堂实录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课堂实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课堂实录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吴正宪老师亲自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 一、尊重每一位孩子,让孩子自己建模。 上午九点左右,吴老师来到会场,主持人介绍之后,吴老师深深的一鞠躬,便来到孩子们当中。课一开始,吴老师用图片出示:短衣,长衣,短裙,长裙和长裤这五种,让学生进行搭配,要求是:上身任选一件,下身任选一件算是一套。 师:大家首先猜一猜有几种穿法 生甲:3种; 生乙:6种; 生丙:8种; …… 吴老师:这是大家的猜测,下面我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或画一画,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看看到底可以搭配成几种。 吴老师一开课把这个问题抛出去,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亲自尝试……学生们兴趣浓厚,全身心投入探索活动之中。 然后吴老师走入孩子们中间边观察、边指导,如:有的孩子搭配时把短衣和长衣都写成了上衣,吴老师指出:“你都写成上衣,吴老师分不清你怎样搭配的应该怎样写生:分成短衣和长衣。 学生充分探索后,吴老师把巡视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出一种的、两种的……六种的)请到讲台上,把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展示: 生:短衣---短裤,长衣---长裤,短衣---裙子,3种;

生:短衣----短裤,长衣—短裤,短衣---裙子,长衣—裙子,长衣—长裤,5种; …… 生:1、长衣—长裤 2、长衣—短裤 3、长衣—裙子 4、短衣—长裤 5、短衣—短裤 6、短衣—裙子 (6种) 吴老师让学生把最后一位学生的方法读一读,读到6种方法中间的时候,要求长喘一口气。 学生的方法有的是乱的,有的是全的,吴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探索结果,包括各种错误的,都进行了展示,没有说谁的对,谁的错。而是借用孩子们的生活语言进行编码,交流与纠错,评价与感悟: 师:你们到底现在同意3种的、5种的、6种的……哪种为什么 生:3种的、5种的不全,6种的全。 生:6种的最多。 师:我还可以再多,看第六种是短衣和裙子,第七种短衣和裙子,可以吗 生:重复了。 师:那你们的标准是什么 生:不多不少。

《相遇问题》课堂实录吴正宪

《相遇问题》的课堂实录——吴正宪 一、创设情景(创设目的复习:时间、速度、总路程的概念) 1、请一位学生在教师里走一走。 a、教师提问你想提怎样的问? 学生提问:a、你走了多少米?——(生演示回忆总路程的概念) b、你一分钟走多远?——(生演示回忆速度的概念) c、你用了多少时间?——(生演示回忆时间的概念) 2、教师提问:一分钟走500米,一分钟就是时间,500米就是速度你可以回忆求出那一些? a、速度×时间=总路程 b、总路程(除以)时间=速度 c、总路程(除以)速度=时间 二、讨论、理解感受相遇问题的几大要素 (同时、相遇、相对、相向这四个词的意思) a、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说:同时就是两个人一起走(学生表演感受同时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遇就是两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学生表演感受相遇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对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站在一起! 相向是两个人对着走. (学生表演感受相向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b、进一步理解两人同时相向而行为例题做最后的铺垫。 学生:演示两人同时1分钟走多远、2分钟走多远、3分钟走多远、4分钟走多远。 c、教师引导:说一说两位同学8:00同时相对走8:05分相遇,他们走了多少时间? 小结:两人同时出发,同时相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相遇问题!(点明课题) 三、出示例1、 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和小丽每分钟走50,他们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出发4分钟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1) 、a、教师:请同学们闭目想一想两人是这样走的在什么地方相遇? 教师:请同桌用文具盒,一边读题、一边演示这一道应用题,注意相遇了就不要动了。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相遇的。 b、学生甲说:在中间就相遇了。 学生乙说:在靠近乙地的地方相遇了。 c、教师:出现不同方法思考他们谁说的更准确些?

吴正宪《平移与旋转 》课堂实录

吴正宪“平移与旋转”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当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旋转”和“平移”后,吴老师请孩子们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让他们站起身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吴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起身一边表演一边说“我这样走就是身体向前平移”,接着他又表演了一个旋转的动作,以示区分。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与旋转 吴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卡通人物图片在黑板上按要求移动着……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欣喜地发现了原来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有趣地题目: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你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如下图)(图略) 吴老师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着,进一步感受

(完整版)吴正宪老师的《重叠问题》教学实录

吴正宪老师的《重叠问题》教学实录 一、排队问题引入重叠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数学。 出示:亮亮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还是第5个,这个队一共多少个同学? 生:11个。 生:12个。 生:9个。 师:怎么办? 生:计算。 生:画图。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弄清楚。 教师找计算和画图的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决。 生:○○○○△○○○○ 师:真聪明,他还把亮亮用不同的三角形来表示。一块数一数多少人。 生快数。 师:11在哪儿?还11吗? 说11的学生摇摇头。 生:5+5=10(个)10+1=11(个) 师:在图上找一找,5在哪儿?圈一圈 生只圈了前5个。 师:这个5在哪儿? 找其他学生再圈出从右边数的5个。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亮亮被用了两次。 师:怎么办? 生:10-1=9 师:有一个学生不大一样。4+1+4=9(指那位学生)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对照图解释。 师:谁帮我们弄明白的? 生:圈 二、重叠问题深入探究 1、初步探究重叠问题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知识,现在我们长大了,不应这么简单了。 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小组的有6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多少人? 师: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按学号来填。你想让几号参加语文组?几号参加数学组? 师:会不会发生其他情况? 生:参加语文和数学的是一个人。 师:假如有两位呢。你想让那两位参加数学组?

生:1号和2号。 师:这样7人了怎么办? 生:去掉2人。 师:去掉哪2人? 生:7、8号。 师:现在我们对号入座。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语文组和数学组,找两位学生黑板前对号入座。男生完成语文组,女生完成数学组。 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人? 生齐数3人。 师:(对完成的男生)问大家同意吗? 生: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男生吧1号和2号拿来放在自己处。女生又抢了回去。 师:你在抢谁?抢几号? 生:1号和2号。 师:思考:谁有主意? 生:用品用平均数。 师:行不行? 生:不行。 生:一人一半。 大家都笑。 生:7、8号调到语文组。 师:不行,7、8号已经淘汰了。 生:放中间。 师:行不行。试试。 生把7、8号放在中间。 师:有什么好办法一眼看出来。你能数的更清楚吗/ 生:圈一块儿。 生把语文组用集合圈圈起来。 师:数学组怎么办? 生有用集合圈把数学组圈在一起。 师:这次给他的掌声热烈一些。 师:看图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吗?试试看,不商量。 教师巡视,找三种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学生完成后 师:最后结果是多少人?12人的举手。(有10人举手)10人的举手。(人数较多)(看统计表)一起数数多少人? 生一起数。 2、重叠问题方法探究 看第一位学生算式 师:就图看算式,你有什么新启发?

吴正宪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吴正宪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方面: 1、用不同方法计算百以内,将针对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数数方法。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2、对新计数单位“百”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知100内有10个十,知百内之数,有若干 十、若干一者。 3、通过理解100以内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4、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渗透估计和优化数学思想方法。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小组合作有效性。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了解100以内数构成和满十进一。 在教学设计中: 一、回顾20内的数字,做好新知准备 师:各位同学,大家都学过很大一部分,具体说就是20之内的数字,哪一个同学能算这个 一些数字? 生:0、1、2、 (20)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这几个数,瞧,老师这里面还有几根吸管,随便抓起一把就猜,多了几根吸管怎么办? 生猜数和报告 师:那老师手里到底有几根吸管呢? 如何能够了解? 一起来数一数 师:刚才那个同学猜的比较接近? 真是太强大了 二、知道大于20的数字 1、师:这是18根吸管的话,那这些得有多少根呢? 请同学们自己去计算。超过或少于20?请同学们上来帮忙数数。 师:那么多的吸管,可不可以收拾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地看到这28支吸管了?

有什么好处吗 方法上? 生:10个一捆10个一捆,有2捆还有8根 请同学们走过去捆扎,再举向别人。 师: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是28根吗? 如何看出来? 生:有2个十和8个一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 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是“10个一束” 师:这28包括几10,几1,你们能不能讲? 谁能讲得全。 (板书: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师:也就是说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28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8吗? (一生在前面演示) 师:28怎么写呢? 十位写的东西?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上面写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合在一起便是28. 师:现在我要从28拨到31,你知道怎么拨吗? 同学们先自己拨弄下,上去示范。 师:从29到30你为什么要这样拨? (板书:满十进一) 刚才有些学生29~30拨得不是很好,你能不能这么说? 我看这个问题不好。那么咱多拨号就可以由了 67拨到72吗? (用计数器演示拐弯的地方应该怎样数) 师:如果我把2和8倒过来,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这会儿又是几10几1?这个有几个? 2、师:刚才老师数出了28根吸管,你想不想数更大的数?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一赏识谈话引出估算问题 师:小伙伴们,今日我们继续来讨论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遇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日特别想和我们一起争论争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听懂了吗? 生:有一次,我做一道题:499×3,不知道怎么算,我就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师:噢,他用估算解决了问题。究竟499×3怎么估啊?别焦急,这节课就来讨论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生:什么叫估算? 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 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 师: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涌现其它符号? 师:平常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日能不能遇到这问题?遇到了就站起来提示大家哦!板书〔“=”?〕 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 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 生:为什么要估算? 师:嗯,问得越来越深刻了。这茬接得好啊!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板书:为什么要估算?〕 生:估算与实际算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有

什么不同?〕 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 师:我们学习过精确计算,那究竟什么时候才估?什么时候用精确计算?这个问题提得就更有思索了!〔板书:在什么时候〕生:什么样的估算比我们的精确计算还值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估算学了半天,究竟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值得?〕 生:估算和精确算谁算得快? 生10:估算和精确计算它们的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 师:真是名副其实呐!我在北京就听说你们是最棒的,所以选你们来上课。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索,还没有上课,你们就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估算。 二购物称象形成估算方法 购物:体会估算与精算 【课件视频演示】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师:请看小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五种商品的价格。 牛奶48元/盒果汁23元/盒 巧克力69元/盒饼干16元/盒 水杯31元/个 师:青青和妈妈买了五种商品。妈妈在想:我只带了200元,这钱究竟够不够?收银员阿姨在想:我怎么把数据输入到收银机里? 师:吴老师想请小伙伴们考虑什么问题呢? 【课件展示】 在以下哪种状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钱输入收银机时; C: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的时候。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评析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评析 吴正宪是一位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她执教的平均数一课被认为是一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以下是该课的课堂实录和评析。 一、课堂实录 1. 课堂导入 吴老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平均分的资源。然后,吴老师展示了一张平均分的蛋糕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知道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纷纷回答:“就是把一个东西分成几份,每份都是一样的。” 2. 讲授新知 接下来,吴老师让学生看书,并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平均数”。吴老师讲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她告诉学生,平均数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比如这组数据是 10,20,30,40,那么它们的平均数就是 (10+20+30+40)/4=25。 3. 学生操作 吴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告诉他们要用统计的方法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计算自己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课堂总结 吴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平均数的几种写法。最后,吴老师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二、评析

该课的课堂实录体现了吴正宪老师教学的特点,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导入部分,吴老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平均分的资源,这种开放式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 在讲授新知部分,吴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利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种授课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总结部分,吴老师鼓励学生多练习,并提醒学生平均数的几种写法,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我应该说“对不起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 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蒙,所以飞机稍稍的延迟了一会儿才起飞,就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事儿,请你们原谅我! 生:好 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来向老师们作汇报,那么今天不管是什么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谅我吧!”谢谢老师们,谢谢! 师:小朋友们,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儿好? 生:上课好 师:玩儿好不好? 生:不好 师:你们说的是实话吗? 生:是 师:让我说,玩最好,上课好不好呢?这事儿我们得体验体验,40分钟以后你再来谈你的体会,好吗? 生:好 师: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不再多介绍了。一会儿呢小朋友就可以了解吴老师,吴老师呢,也会认识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商量商量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批准啦? 生:批准了。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从这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这边的同学算一队。那么我说这边的同学算甲队,甲队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好极了,那这边的同学呢是乙队,乙队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记住了,好啦,我们首先要搞一个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看哪一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一个队为胜利队,听清了吗? 生:听清楚了吗? 师:假如把球给了你,你拍完了怎么办? 生:给她 师:你拍完了呢? 生:我拍完了给我后面的一位同学 师:就传呀传呀,然后把你们的总数怎么办? 生:加起来 师:求出来,对吗?

分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

分数的意义吴正宪课堂实录 分数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上,他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让学生领悟到了分数的意义,并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中,分数不仅代表了学生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学生努力程度和能力的展示。吴老师在课堂上强调,分数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更是学习的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的一种回馈。分数的高低不仅仅关乎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更关乎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知和发展。因此,学生们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对分数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学生成绩是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来获取的,而不仅仅是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吴老师强调,学生不仅要注重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他引入了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分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明白了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通过合作、交流和思考来共同提升的过程,而分数则是对他们所有努力和表现的肯定。 吴正宪老师还通过将分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意识到分数的实际意义。他通过举例子、讲解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们明白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作用。比如,在讲解购物时,他会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们计算折扣

后的价格,并引导他们思考分数在购物中的意义。这种联系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分数的意义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上。他鼓励学生们设定学习目标,并将目标与分数联系起来。他告诉学生们,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数,实现自己的目标。吴老师还通过定期复习和检测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分数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们在这种激励下,不仅在课堂上表现出色,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结来说,分数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数不仅仅是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更是学生努力和能力的体现。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获取分数,并将分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理解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吴老师还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分数成为学生们积极学习的动力和目标。通过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到分数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分数,将其作为学习的动力和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吴正宪搭配中的学问课堂实录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知识搭配中的学问. 关于搭配,你们听说过吗听说过什么还听说过什么 生: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个这方面的经验,可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今天呢,我们从基础的开始,如果你们会了,我们就向一个新的高度进军,好不好 (出示图片) 师:这些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每天早上同学们上学前都要吃好早餐,其实,吃早餐中也有搭配问题.看到这些图片,你认为该怎样搭配生: 师:这些图片可不可以在我们脑子里整理一下. 上面是什么(吃的)下面是什么(喝的) 师:我们把吃的喝喝的进行搭配.一般时候,我们把吃的、喝的其中的一种作搭配,就算一种,听懂没有 师:我们来试一试,把你想的记录下来,你是怎样搭配的,一会儿来展示台来展示,不仅自己要明白,大家也要明白.简洁,让大家一目了然.

开始吧.(学生在纸上记录) 交流:你写了几种有没有不一样的(教师收集愿意展示的单子) 师:把笔停下来. 刚才老师给时间自己看看这些吃的喝的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讨论. 搭配2种的举手.搭配3种的举手.搭配4种的举手. 搭配5种的举手.6种7种8种的有没有 师:展示的时候同学们发表意见,你怎么想就怎么说. 生1:(说了2种)牛奶+面包,豆浆+包子. 师:象这样一个个记录下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样记录可不可以(学生评价) 生2:(也是漏了的)豆+头,牛+汉堡,豆+包,豆+ 师:你写了2个、你写了4个,都没关系. 师展示生3的记录单:你把你的想法说说有没有搭配重的我们找的好费劲. 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重的,没有漏的把你的好办法与我们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生3说:....... 师:(评价)这种方法怎样 比较:2个6种.师:你一定有话要说.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LT

个名字。” 很快,男生组起名叫“必胜队”,女生组起名叫“快乐队”。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课伊始,趣已生。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一、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有办法,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钟拍球19个,女生10秒钟拍球20个,吴老师宣布“快乐队”为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于是,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量为:20、18、15、23。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必胜队”拍球总数为80个,“快乐队”拍球总数为76个。我高高地举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布:“必胜队胜利!”“吔!”男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快乐队的小朋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快乐队拍球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个。“这一次我宣布:快乐队胜利!”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笑,

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快乐队是5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伸开双臂,结结巴巴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孩子脱口喊了出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17+19+21+23)÷4=20(个)(20+18+15+23+29)÷5=21(个)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得出“快乐队”为胜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已经求出来了,但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我继续引导大家:“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孩子此时也发现了问题:“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我俨然一个大朋友般地与孩子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吴正宪估算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天特别想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听懂了吗? 生:有一次,我做一道题:499×3,不知道怎么算,我就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师:噢,他用估算解决了问题。到底499×3怎么估啊?别着急,这节课就来研究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 生:什么叫估算? 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 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 师: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其它符号? 师:平时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天能不能遇到这问题?碰到了就站起来提醒大家哦!板书(“=”?) 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 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 生:为什么要估算? 师:嗯,问得越来越深刻了。这茬接得好啊!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板书:为什么要估算?) 生:估算与实际算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有什么不同?) 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 师:我们学习过精确计算,那到底什么时候才估?什么时候用精确计算?这个问题提得就更有思考了!(板书:在什么时候) 生:什么样的估算比我们的准确计算还值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估算学了半天,到底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值得?) 生:估算和准确算谁算得快? 生10:估算和准确计算它们的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 师:真是名不虚传呐!我在北京就听说你们是最棒的,所以选你们来上课。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考,还没有上课,你们就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估算。 二购物称象形成估算方法 购物:体会估算与精算 【课件视频演示】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师:请看小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五种商品的价格。 牛奶48元/盒果汁23元/盒 巧克力69元/盒饼干16元/盒 水杯31元/个 师:青青和妈妈买了五种商品。妈妈在想:我只带了200元,这钱到底够不够?收银员阿姨在想:我怎么把数据输入到收银机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