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

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

特级教师吴正宪

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分析】

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选自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

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上课的铃声还未响起,面对陌生的学生,我的话题拉开了帷幕(此时正值美军攻打伊拉克)。“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伊拉克的国土上正值炮声隆隆,战火纷飞,那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课堂,整日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而我们此时却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习,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立时情绪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要更好地学习,扞卫祖国的和平。三言两语,短短几分钟,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心,拉近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把孩子很情愿地带进了课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从孩子喜欢的球类运动入手:“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足球!”“篮球!”“乒乓球!”……

“呦,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有!”

“咱们全班男女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商量一下,先为本组起一个名字。”

很快,男生组起名叫“必胜队”,女生组起名叫“快乐队”。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课伊始,趣已生。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有办法,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钟拍球19个,女生10秒钟拍球20个,吴老师宣布“快乐队”为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于是,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量为:20、18、15、23。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必胜队”拍球总数为80个,“快乐队”拍球总数为76个。我高高地举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布:“必胜队胜利!”“吔!”男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快乐队的小朋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快乐队拍球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个。“这一次我宣布:快乐队胜利!”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快乐队是5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

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伸开双臂,结结巴巴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孩子脱口喊了出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17+19+21+23)÷4=20(个)(20+18+15+23+29)÷5=21(个)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得出“快乐队”为胜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已经求出来了,但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我继续引导大家:“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孩子此时也发现了问题:“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我俨然一个大朋友般地与孩子们一起陷入了思考。此时的课堂很安静,我在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一个清秀的小女孩站起来说:“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我马上追问:“什么是平均数呀”

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乎匀乎。”

生2:“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

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3:“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拍球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拍球的平均水平。”

此刻,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你们的学习精神和理解能力真让我佩服!”

在我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孩子们的亲身感受中,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初步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同学们很快举出例子:在体育达标中要用到平均数;在考试算平均分时要用到平均数……紧接着,我又很自然地把自己捕捉到的两则平均数的信息提供给孩子们:(1)地坛庙会日平均游人量10万人

(2)北京新闻:2002年北京人均工资超过两万元

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㈠、北京五一期间自然博物馆售出门票统计图

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我这里有三个问题请大家讨论:

1、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1000张”、“1100张”、“900张”、“1500张”……同学们

迫不及待地报出自己的估计,我微笑着不动声色。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生1:“我把1300张中的300张移到700张上去,把1100张中的100张移到900张上去,这样每天售出的门票数量都是1000张。”

生2:“我用计算的方法:(1100+1300+1000+900+700)÷5=1000(张)

这时,我拿着话筒来到估计1500张的那个小男孩面前;“请你下去采访一下,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好吗”

被采访的是一个扎牛角辫的小女孩:“五一期间售出门票最多的是1300张,最低的是700张,所以平均数肯定在700~~1300之间。我又看到图中的数据大多和1000比较接近,所以我就估计是1000张。”

我转过身来,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听了刚才小朋友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憨厚的小男孩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人家估计的都在里边,我估计到外边去了。”

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我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说了下面一段话:“我非常羡慕一开始就一次估计对的同学,你们很了不起,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男孩,虽然第一次他估计到“外边”去了(有意识地

用了儿童的语言),但是他能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接受大家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思路,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我紧紧地握住小男孩的手,小男孩感动不已。

在我们的课上,不应该有对孩子的否定,更不能轻易地批评。我们应该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要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不但应该关注成功的孩子,更要关注暂时失败的孩子,给他们一些等待,一些期待,让所有的孩子都扬起自信的风帆。

3、如果你是自然博物馆的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问题一出,高潮再起。

生1:“如果我是馆长,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招待每一位顾客。”

生2:“我会严格管理,做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人们都来热爱大自然。”

生3:“可以开设儿童游乐场,吸引小朋友。”

生4:“要提高质量,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引进来。”

生5:“把恐龙蛋放进博物馆,小朋友们都会来看的。”

生6:“要扩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博物馆。”

生7:“可以降低门票,买一送二。”

生8:“可以请边远山区的小朋友免费参观。”

……

在孩子们幼稚而有不无道理的发言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的责任感正在孩子们身上油然而生。

少儿歌手比赛

出示下图:

你知道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多少吗

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93+98+95+83+92+96+94+)÷7=93(分)此时电脑上出现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4分。“咦这是怎么回事”我煞有介事地说:“为什么小朋友们计算1号歌手的得分是93分,而电脑给出的却是94分呢是我们错了,还是电脑错了”

教师里一片寂静。

突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是我们错了!我们看歌手比赛的时候,还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呢”

“噢!想起来了,是这样的。”

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了症结所在。同学们马上自觉地又伏案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3分,(93+95+92+96+94)÷5=94(分)。电脑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一个生活实例的巧妙运用,使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在生活中不能死套公式,知识的运用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一段时间的沉默,留给孩子的是一片思考的空间。等待是一种艺术,空白也是一种艺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善于等待,恰到好处地运用等待艺术。

㈢、月平均用水量

电脑出现画面:

我的语调转为沉重:“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们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我拿出3千克的一袋水,台上台下一片嘘嘘声。“怎么会这么少呢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一共就这么一点水,怎么够用呢”孩子们在小声地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在这里,我还要提供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

“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在这里,对应的数学思想已经渗透在学习之中。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在鲜明的对比之下,孩子们明白了要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甚至有人提出:“把我们多的水运到严重缺水的地区去。”

我马上接话:“你的想法真好!我们国家正在做这项工作,进行南水北调。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没有过多的说教,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却润物无声地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㈣、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电脑画面上出现这样一副图:

此题一出,高潮再起。全班同学迅速地分成两大阵营,一组认为没有危险,一组认为有危险。我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请各组派出代表,阐述理由。一场精彩的辩论开始了。

甲方:“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5厘米,而平均水深只有11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

乙方:“请问甲方,什么叫平均水深”

甲方同学挠挠头说:“平均水深嘛,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中间的那个数。”

乙方紧追不舍:“那么,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

甲方同学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了,很不好意思地站到了乙方的阵营里。

通过精心设计的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给孩子的思维碰撞搭了台。在争论中,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

㈤、打靶游戏

小红和小亮进行打靶比赛:

“前三次小红和小亮分别平均每人打几环”

学生很快算出:小红平均每次打7环,小亮平均每次打6环。

“小红第4枪打了7环,现在小红平均每次打几环打了第4枪后,会不会影响前三次的平均数”

答案还是7环,不影响。

“小亮继续发出第4枪,小亮有没有可能超过小红的成绩”

学生回答有可能,也有人说不一定。

“你想让小亮第4枪打几环噢,10环,快算一算,小亮第4枪打出10环后,现在平均每次打几环”

学生计算得出:7环。

“小亮打到第4枪,前三个数的平均数变化了吗”

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感受到加入一个数据以后,会对原平均数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全面。

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如果选一位选手去参加比赛,你会选择谁”又一个问题抛给孩子,争论第二次出现。

选择小红的同学认为:小亮的成绩不稳定,相比较,小红的成绩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太多的失误。

选择小亮的同学认为:小亮虽然在第3枪打出了4环,但是他没有慌张泄气,马上调整之后,打出了10环的好成绩,这说明小亮的心理素质非常好。在比赛场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双方代表各抒己见。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争论的过程

中使学生体验到了在生活中,当平均数相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做出选择和判断。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你认为应该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这节课我上得非常高兴,真有意思!”

生2:“今天的学习很有趣,但是很遗憾,这么快就下课了。“生3:”吴老师,我还想再听,咱们不要下课了。”

生4:“是啊,吴老师,别下课了,咱们继续上课吧!”

……

铃声响,思未尽,师留恋,生不走。下课后我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久久地不愿散开……

【课后反思】

以前,自己也曾经上过这节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规律出来以后,马上把它作为救命稻草,开始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做什么,给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下课后,老师们握着我的手说:“吴老师,像您这样上课,学生学得太扎实了,考试成绩准保高!”但是,

一次课后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8%。28%!惊人的数字!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为什么我紧紧抓住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为什么被老师们一致认为的好课,测试结果正确率只有28%经过痛苦的反思,我终于明白:症结就在我头脑中的观念。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教学的“桩”打在了数量关系式上,天真的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可是我们忽视了,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前面我们以成人的心理认知去设计的所谓的精彩教学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无意义的。讲了半天,练了半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只是充当了做题的工具。这样一次痛苦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会令我心痛。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次痛苦的失败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的观念。因此,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我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

这节课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课程目标着眼点不同

以前的课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是让学生会做题,会解题,会考试。而现在的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当我让孩子估计自然博物馆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门票时,一个小男孩估计了1500张。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答案,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在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之后,请他去采访别的同学是怎样估计得很准确的,使他在学习别人之后反思自己,同时对他的反思给予表扬,使小男孩和同学们学会了在反思中学习。

“如果你是自然博物馆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以及严重缺水地区和小明家日平均用水量的比较,这些情节的设置都使孩子不但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更是从小感受到了社会的责任感。

二、呈现方式不同

以往的课是出示例题——分析解答——总结规律——机械练习。而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在拍球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同

过去的课是一人讲,大家听,师演示,生观察,孩子们是在被动

地听数学、看数学。而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

过去的课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交流,总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而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过去的课在规律出来以后就开始反复地练习,练习书本上的习题,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而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节水问题、少儿歌手比赛、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打靶游戏等等,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

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 2010-10-30 21:58:09| 分类: 名师教学实录|举报|字号订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 不久前,有幸在仙桃市教科院组织的“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新课程教学艺术展 示暨教学专题报告会”活动中,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上的“平均数”一 课,深有感触。吴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 展的新理念。她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拍球比赛活动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热 情,让学生“在怎样比才公平”的问题情景中,从解决问题出发,初步建立平均数的 概念,再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中的“平均数”这一数学现象。向听课者展现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一、课前谈话,流露真情 师:小朋友们好~(深深地鞠躬) 学生可能好奇和陌生,也可能等的时间稍长了些,一时没反应。师:(诚挚地,真情地)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再次深深地鞠躬) 生:老师好~师:终于睡醒了,小朋友们,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应该说,对不起

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 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 蒙,所以飞机稍稍延迟了一会才起飞,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 现的事,请你们原谅我~ 生:好~ 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应我们仙桃市教科院的邀 请,特别是秦院长多次电话跟我联系, 让我来向老师作汇报,那么今天呢,不管是什么 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谅我吧! (深深地鞠躬)谢谢老师们,谢谢! [作为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吴老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谦逊,平和,真情,看不 出丝毫的娇柔做作,一切发自内心,令听者强烈感受到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而对孩 子们,更是一种平等的态度。] 师: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好? 生:上课好. 师:好,玩好不好? 生:不好.

感悟吴正宪的《平均数》

感悟吴正宪的《平均数》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吴: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平时喜欢的体育活动为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案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争论起来就更有兴趣。 二、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

吴正宪经典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一) (一)平均数 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 吴:吴正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胜利队”服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吴: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吴: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吴: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吴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二) 二分之一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老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以折,可以撕。下面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老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平均数听课感受

听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有感 今天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对比自己的课堂,内心十分触动。吴正宪这个名字在我们小学数学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课堂上被她的博学、亲切、风趣所吸引,为吴老师那娴熟的教学技巧,深厚的教学底蕴,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她和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所建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所深深地折服。 吴老师的这节课,学生首先从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又从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谈话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通过吴老师亲切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谦逊的、真诚的好老师,让我们觉得好亲近,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们的距离。 二、情境导入 吴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拍球比赛入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也感觉到如果数量不相等,比较它们的总量是不科学的,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会发现将这些数平均分一分,求他们的平均数要公平些,从而让学生感觉到了平均数的作用和必要性。“那怎么平均分呢?”吴老师还是将问题“丢”给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他会发现“有几个人就分几份”。虽然比较通俗、稚嫩,但却道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吴老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倾听者的身份在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理解平均数

当估计五日游客的平均数时,一位学生估计的超过了最高数,另一位学生估计的小于最低数,于是老师让同学们准确计算,得出准确的平均数是1000…… “有的同学估计得差不多,1000,1100,1200,900,800,都不错。估计,就可以不准。不过,我还是想请估计2000、4900、5000的同学到前面来。” “同学们估计得都在1000左右,你们估计得稍远一些。能不能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你们是怎么估计得这么准呢?” “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我们吧!” 同学们积极活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吴老师的尊重和鼓励真正走入了孩子们的内心,使我们值得学习的! 四、练习巩固 展示一幅干枯的土地画面。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吴老师拿出3千克的一袋水,继续说:“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一共就这么一点水。接着,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同学们进行了选择,形成了两种意见,吴老师请出两组代表发言。吴老师总是能抓住时机,善于引发学生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激发起思维的碰撞,自己找到错因。 吴老师也发自肺腑地说:“节约用水,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评析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评析 吴正宪是一位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她执教的平均数一课被认为是一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以下是该课的课堂实录和评析。 一、课堂实录 1. 课堂导入 吴老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平均分的资源。然后,吴老师展示了一张平均分的蛋糕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知道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纷纷回答:“就是把一个东西分成几份,每份都是一样的。” 2. 讲授新知 接下来,吴老师让学生看书,并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平均数”。吴老师讲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她告诉学生,平均数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比如这组数据是 10,20,30,40,那么它们的平均数就是 (10+20+30+40)/4=25。 3. 学生操作 吴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告诉他们要用统计的方法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计算自己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课堂总结 吴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平均数的几种写法。最后,吴老师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二、评析

该课的课堂实录体现了吴正宪老师教学的特点,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导入部分,吴老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平均分的资源,这种开放式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 在讲授新知部分,吴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利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种授课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总结部分,吴老师鼓励学生多练习,并提醒学生平均数的几种写法,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及反思 LT

个名字。” 很快,男生组起名叫“必胜队”,女生组起名叫“快乐队”。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课伊始,趣已生。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一、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有办法,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钟拍球19个,女生10秒钟拍球20个,吴老师宣布“快乐队”为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于是,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量为:20、18、15、23。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必胜队”拍球总数为80个,“快乐队”拍球总数为76个。我高高地举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布:“必胜队胜利!”“吔!”男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快乐队的小朋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快乐队拍球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个。“这一次我宣布:快乐队胜利!”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笑,

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快乐队是5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伸开双臂,结结巴巴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孩子脱口喊了出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17+19+21+23)÷4=20(个)(20+18+15+23+29)÷5=21(个)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得出“快乐队”为胜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已经求出来了,但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我继续引导大家:“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孩子此时也发现了问题:“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我俨然一个大朋友般地与孩子

打造经典——观摩吴正宪老师"平均数"一课的几点感想

打造经典——观摩吴正宪老师"平均数"一课的几点感想今天,我们有幸亲眼见证了优秀数学名师吴正宪老师以“平均数”为题开讲的课程。在这堂课上,老师用他独特的讲课风格,呈现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课堂景象,让全体学员感受到他传授给我们知识的威力。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们学习到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点:例如,在一组数据中,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的和,来获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通过计算数据的积来获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如何求取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等。 老师举例说明,平均数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可以用来衡量一定的群体的特性。例如,可以利用平均数来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可以利用平均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他还指出,平均数有可能因为异常数据点而产生偏差,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对推断和判断造成影响,导致判断不准确。 老师讲课时,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他不仅拿出黑板,还把教学用品上的实例作为例子,一个个来讲解,使学员能够更好的理解。受老师的讲解,学员们掌握了“平均数”的知识,而且还能自如运用,把它用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 通过这堂课,我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入,更实质性的了解。老师以自己独到的见解,结合实例,精辟的说明,让学员们从多方面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运用起来也更加自如。 而且,我们还彻底洞悉了老师“打造经典”的精神:借助平均数,

可以对不同的状况进行比较、对比,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被研究的对象,成为经典的精神,也是老师要传授给我们的精神。 最后,我想把老师说过的一句格言留作结语:“量入为出,照规矩办事。”这句话以简洁的话语点拨了所有人,更是老师想要传授给我们的,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做事才是最正确有效的。 今天的这次观摩,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正宪老师所蕴含的“打造经典”的精神。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篇1 五一放假归来的时候,学生的期中学力检测成绩也出来了,接学校通知,5月3日晚上要开家长会,内容主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展开,那个时候我非常苦恼。检测平均分虽然上了90分,但整体上的水平较上学期差了很多,其中有个女孩子更让我惊讶,原本能考八十多甚至第一单元考出96分好成绩的她,那次检测只考了62分。成绩出来后我和她进行了交流,并且耐心给她辅导,但是第二个星期,她跟我提出要辞掉数学小组长的职务,也不说明原因,此后我听说,她现在特别讨厌数学,觉得数学很难,甚至有点讨厌我了,说实话,我心里有些难过。上个学期我就知道,她学数学学得很吃力,每次考试都在八十分左右徘徊,我也经常和她家长交流,可是成绩和兴趣互相影响,导致她最终失去了兴趣,成绩也一蹶不振。怎么样才能提高她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 在《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里,我了解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如何调动学生对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书中提到,假如学生能体验到数学挺有趣、发现数学真神奇、感受数学有价值、享受数学美极了这样的种种过程,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而其中触动我内心的有两件事。 其一,吴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原班老师用一个字概括了对该班学生的印象——懒。而吴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设置了这样的场景:黑板上排列着许多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认识我吗---伟大的0"、"别小看它---小数点"、"你知道阿基米德检验金冠的故

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分析——以吴正宪老师教学“平均数”一课为例

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分析——以吴正宪老师教学“平均数”一课为例 作者:孟晶文定琪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年第8期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00387)孟晶文定琪 [摘要]吴正宪是一位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平均数”是她最为著名的公开课之一。通过对吴老师课堂对话类型的统计和归类,总结出有效对话的功能及特点,使广大教师对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对话进一步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对话类型有效功能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3-029 “课堂对话表现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和生我对话等多种形态”,其中师生对话是我国课堂对话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所谓课堂师生对话,指发生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教学交流关系,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受师生关系制约,旨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与建构。”在这个定义下,本文所研究的课堂师生对话都是由学生回答、教师理答组成的完整提问回答环节。 一、课堂中的对话类型及数量 针对本课,我从教师发问的角度,将教师提问分为五种类型。如下表: 在本节课中,吴老师一共提出了118个问题,各问题数量和所占比例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这些问题以发散型和描述(事实)型问题为主,以判断型和推理型、探索型 问题为辅。同时,吴老师在课堂中有7次追问和2次转问,追问多以描述(事实)型问题为主,转问多以探索型问题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在这节课中,无论是提问还是追问,发散型问题和 描述(事实)型问题都是主要类型。 二、课堂中有效对话的条件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问题,这一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或有效程度 叫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借助这个定义,笔者认为课堂对话的有效性是指教师的提问不仅能够 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而且学生的回答也能够推动师生对话的良好进行。由于在师生对 话中,教师一般起主导作用,所以保证师生对话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在本文研 究的师生对话中,不包括课堂环境对提问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严谨,发问时机得当 在本课中,吴老师的提问语言清晰流畅,数学语言恰当准确。如“这个结果是个小数,它 是接近8这个整数还是接近9这个整数”的提问,吴老师强调结果是小数,同时强调“8”和“9”都是整数,这是对数字进行科学、准确的表达。而且,在这个提问中,吴老师清楚地表 达了什么是小数和什么是整数。这样针对不同的数有不同界定和指示的提问,方便学生作答和 理解,这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尤其重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发问过早,学生的思路会跟不上;发问过晚,则不会有启发思维的 效果。在本课中,吴老师无论是追问还是转问,都是在学生思考后提出的,这样既保留了问题 的完整性,又注重了问题的引导作用,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某种程度上说,发问 时机的选择是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和教学能力的反应。 2.提问的情境性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你不想跟平均数说两句赞美它的话吗”“馆长同志,你有什么办法吗”这种情境带入式和动态化的提问,首先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这样能在知识传授的基础 上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本课中,吴老师先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平均数和动态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知识 感到亲切,然后通过发散型问题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渗透教学目标的同时,体现了课堂 的德育功能。 3.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吴正宪第五期反思

如何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伊旗第一小学张璐) 1月6日和7日我们参加了吴正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第五期也就是最后一期,本期活动主要是关于统计和概率,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数与代数的课型。几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平均数》、《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柱的表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乘法交换律》和《负数的认识》这几课。 李存厚的《乘法交换律》这节课很简单却又很深奥,他利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路队变换来引入乘法交换律,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方块设计变阵前后的队形,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交换律的特点以及规律。赵晨老师的《负数的认识》首先以一个说反话的搞笑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他以温度计串起整节课,让学生明白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而且通过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差距,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作用。 而几位老师的《统计图》更是让我明白上好统计课,概念理解和统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数据自觉。我们上统计与概率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认识这些统计图,更是让他们明白统计图为何会产生以及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包

括数,也包括言语、信号、图像,凡是能够承载事物信息的东西都构成数据,而统计学就是通过这些载体来题去信息进行分析的科学和艺术。而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是:第一,了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第二,了解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第三,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在教授统计与概率的课当中,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教学中应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发展应用意识。第二,创设情境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学习统计,很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过程。即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第三,通过实例认识统计图表,并完成相应的图表。统计图表将数字信息用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使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直观的发展。统计图表在统计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并且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力求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分析解释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和解释统计图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 -【完整版】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反思 以前,自己也曾经上过这节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规律出来以后,马上把它作为救命稻草,开始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做什么,给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下课后,老师们握着我的手说:“吴老师,像您这样上课,学生学得太扎实了,考试成绩准保高!” 但是,一次课后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8%。28%!惊人的数字!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为什么我紧紧抓住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会解答书上的习题,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为什么被老师们一致认为的好课,测试结果正确率只有28%经过痛苦的反思,我终于明白:症结就在我头脑中的观念。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教学的“桩”打在了数量关系式上,天真的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可是我们忽视了,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前面我们以成人的心理认知去设计的所谓的精彩教学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无意义的。讲了半天,练了半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能拿高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只

吴正宪老师上课《平均数》.doc

《平均数》教学实录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吴正宪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平均数”的需要 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活动? 生:乒乓球、篮球、足球…… 师:同学们喜欢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受场地限制,我们做个拍球游戏。全班分成两个队,每队选一个代表,为自己队起个队名,写在黑板上。 师:怎样拍球?大家出个主意。拍完后怎么办? 生:每人都要拍。 师:每人都拍,拍完比什么? 生:每队选出拍得最多的两人,比一比谁拍得最多。 师:选一个代表拍,万一他拍少了,你甘心吗? 组织学生进行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看哪一队拍球数量最多就得胜。每队来三位代表,每位选手拍5秒钟。选两名裁判员数数,教师记录在黑板上。实际拍的结果:1号选手:22、16;2号选手:21、18;3号选手:23、18。 师:请大家把自己队的总数算出来。板书: 22+21+23=66,16+18+18=52. 师:现在哪个队获胜?吴老师加入低分队.(师拍球,5秒钟拍16下) 师:现在合起来是68,重新看两队成绩。 原先获胜的学生:不公平. 师: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事,两个班人数不一样,比某一项成绩怎样才是公平的? 生:66÷3,就是用三人的和除以3…… 师:与68怎样比? 生:68÷4=17…… 师:17是什么东西? 生:17是每人拍的平均数。 师:1号选手,你拍了16个,怎么说是每人拍了17个? 生:17是平均下来的数。 二、结合数据,感知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师:17是16、18、18、16的平均数。22是另一队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队拍球的总体水平。 师:哪一队的总体水平的高一些?用自己的语言谈谈自己对平均数的感受. 师:17表示什么?1号选手拍了16个,为什么平均数是17呢? 师:怎么得到17? 生:把多一点的给少一点的,少的接受多的一些。 师:比总数不公平时,想出了一个平均数,你能对平均数进行评价吗? 生:很公平。 师:是谁把平均数带到了课堂?(着重表扬第一个说出“平均数”的学生) 三、引导拓展,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了平均数? 生:分苹果。

《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

《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1 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同学们在以往的生活中是有一定的接触的,在三年级的时候曾经简单的涉及到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重点是体会理解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本节课在设计之初,是要将平均数的比较和用部分的平均数去推测全体的情况结合在一起上,用一个相同的可以连续的情景进行过渡,中间还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步幅。实际在上下来以后,发现如下问题 1、用部分来推测全体情况的实际体验过后,没有及时进行提炼,学生对这一体验所获得的经验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2、在两组同类数据要进行比较时,由于个数的不同,直接进行总数的比较没有意义,所以要转化成平均数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单位往往是复合单位,不像小时,吨,升等单个单位。 3、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涉及到只有架次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能比时,应该及时的追问,总数不能比,那怎么办?应该及时的总结学生的发言。 4、在列出21633=721(架次) 56427=806(架次)时,应该让学生来说一说算式的含义,渗透强化平均数的概念。在比较721<806时,渗透比较两个数的单位必须是相同的。 5、从局部推算整体的讨论中,知道五一十一的平均起降次数,可不可以推算出五月和十月的总体起降次数?这里应该加强过渡铺垫,通过平均数能否算总数?十一的平均数代表的是十一7天期间的一般水平,由于十一期间是假期,乘客的流量相对平时较大,所以用十一的平均数来推算十月的总流量的误差太大,不适用。那么,用十月普通一个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也不行,应为在十月里有一个7天的假期,假期后的流量会有明显减少,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去推算十月,误差也会很大。那么用6月的一个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可以,应为6月是普通月,流量比较稳定。最后推测出的结果误差小。 6、每一个平均数的算出都要说出它的含义,要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教学反思(11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的《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提醒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本节课的导入局部,第一题是计算七年级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讨论,没有出现预想的效果,学生没有出现老师预想的两种计算方法,都是直接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很准确。因此,我觉得这个引例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适当的,即使改变班级的人数,同学虽然都能正确的计算出来,但是始终没有体会能不能权的意义和重要程度。 问题二中,求三郊县人均耕地面积。这个问题是课本中的引例,由于学生已经对问题一进展了研究,对权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还不太理解,因此给出了:用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求三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合理吗?为什么?追问2:0.15、0.21和0.18这三个数

中,那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这两个问题是让学生第二次体会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权的概念,在此根底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上面两个与学生生活实际严密联系问题的分析,课堂教学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本节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根本到达预定教学目标,较好地表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以任务布置──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程序,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照、分析、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本质属性有比拟清晰的认识,这样就完成了从背景引入、典型丰富的详细例证──属性的分析、比拟、综合,到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一个概念教学的初始步骤。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响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因此,我在引例中的分析阶段,设计了两个表达概念的问题,以此展开活动。 (1)0.15、0.21和0.18这三个数中,哪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2)假设n个数X1、X2Xn权分别是W1、W2Wn,那么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如何计算?

《平均数》教学反思 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 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 1 《平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们班男生平均身高143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等,引出143厘米、140厘米都是平均数、从而激发了什么是平均数即怎样求平均数的'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矿泉水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每个同学收集的瓶子数不一样,但如果假设每个同学都收集了同样多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

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比较两队踢毽子的情境,该怎样比较两队的成绩?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教学中既重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更重视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存在问题: 1、过于重视概念的教学。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我对它的概念和意义的教学太多,反复讲解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却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内容那就是平均数的求法。 2、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应用掌握的不好学生对平均数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体水平,理解的不够深。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_1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1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一、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好,练习的时间不够,造成还有的练习没有说完。主要原因是新课的时间较长,如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知道些什么,可以少请几位同学回答,这里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二、课的开始由于课件突然没有声音,有点紧张,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并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对于突发事件要灵活面对! 《平均数》教学反思2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我应该说“对不起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蒙,所以飞机稍稍的延迟了一会儿才起飞,就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事儿,请你们原谅我! 生:好 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来向老师们作汇报,那么今天不管是什么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谅我吧谢谢老师们,谢谢! 师:小朋友们,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儿好? 生:上课好 师:玩儿好不好? 生:不好 师:你们说的是实话吗? 生:是 师:让我说,玩最好,上课好不好呢?这事儿我们得体验体验,40 分钟以后你再来谈你的体会, 好吗? 生:好 师: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不再多介绍了。一会儿呢小朋友就可以了解吴老师,吴老师呢,也

会认识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商量商量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批准啦? 生:批准了。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情境导入 师:我们从这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这边的同学算一队。那么我说这边的同学算甲队,甲队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好极了,那这边的同学呢是乙队,乙队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记住了,好 啦,我们首先要搞一个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看哪一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一个队为胜利队,听清了吗? 生:听清楚了吗? 师:假如把球给了你,你拍完了怎么办? 生:给她 师:你拍完了呢? 生:我拍完了给我后面的一位同学 师:就传呀传呀,然后把你们的总数怎么办? 生:加起来 师:求岀来,对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