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9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王霞1,2,王花丽2,孟宇竹2

1.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457);

2.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平顶山 467000)

摘要研究紫甘薯花色苷(APSP)中两种主要成分组分Ⅰ和Ⅱ的抗氧化活性,采用TBA荧光法测定其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对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SP组分Ⅰ和Ⅱ均可抑制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此抑制作用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APSP组分Ⅰ和Ⅱ可抑制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说明可抑制·OH诱导的氧化作用,此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并且APSP组分Ⅰ抑制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和抑制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的抑制率高于组分Ⅱ。

关键词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脂质过氧化

The Study on APSP Components Inhibitting Lipid Peroxidation of Rat Liver

Wang Xia 1,2,Wang Hua-li 2,Meng Yu-zhu 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2.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Pingdingshan

467000)

Abstract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ra Ⅰand Fra Ⅱ in APSP. Inhibitory effect on lipid peroxidation of liposome spontaneous and induced by Fe 2+-H 2O 2 of rat liver tissue homogenates in vitro were tested by TBA fluorescence method. The Fra I and Fra II from APSP could restrain the spontaneous oxidation of oleic acid; inhibit the generation of MDA in oxidation of liposome which was spontaneous or induced by Fe 2+-H 2O 2 in rat liver tissue homogenates, obviously in a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Fra I has the stronger capability of inhibiting the generation of MDA and restraining the spontaneous oxidation of oleic acid than that of Fra II.

Keywords APSP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紫甘薯花色苷(Anthocynins from Purple Sweet Potato,APSP)是从紫甘薯的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红色素,色泽鲜艳,无毒,无特殊气味,与其它同类色素相比性质较稳定,具有多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

Kinnosuke(1992年)等鉴定紫色甘薯的两种花色苷化学结构为被咖啡酸和阿魏酸酰化的矢车菊素-3-槐糖苷-5-葡糖苷和芍药素-3-槐糖苷-5-葡糖苷[1]。

孙晓侠对紫甘薯花色苷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鉴定,同样得出了两种主要成分组分Ⅰ和Ⅱ分别为被一分子咖啡酸和一分子阿魏酸酰化的矢车菊素-3-槐糖苷-5-葡糖苷和被一分子咖啡酸和一分子对羟基苯甲酸酰化的芍药素-3-槐糖苷-5-葡糖苷,并对紫甘薯花色苷的混合组分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试验采用荧光法分别对组分Ⅰ和Ⅱ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比较它们抗氧化能力的强弱。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通过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离纯化得到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Ⅰ和Ⅱ,其纯度分别为86.4%和84.2%;雌性小鼠,体重(20~25) g。1.2 实验方法

1.2.1 组分Ⅰ和Ⅱ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

1.2.1.1 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TBA荧光法)[3]

(1)溶液的配制 10%三氯乙酸(TCA):称取10 g TCA用蒸馏水溶解后,定溶至100 mL;

0.67%硫代巴比妥酸(TBA):称取0.67 g TBA,用蒸馏水配制成100 mL(50℃水浴或室温下溶解,静置,用上清液)。

(2)组织匀浆的制备 取正常昆明种小鼠,禁食16 h后,脱臼处死,迅速取出内脏组织(心、肝、脾、肾),用冷生理盐水(4℃)洗净血液,于冷生理盐水中剪碎,加冷生理盐水冰浴下于DY89-Ⅰ型电动玻璃匀浆机中匀浆,制备10%组织匀浆,稀释制备1%组织匀浆。

(3)样品处理 将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Ⅰ和Ⅱ的干燥的粉末分别溶于蒸馏水,稀释成具有浓度梯度的溶液。

基础研究

10

(4)测定步骤

取10%新鲜组织匀浆液1 mL,加入0.1 mL不同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Ⅰ,对照管加0.1 mL生理盐水,置37℃振荡保温1.5 h,取出后加入1 mL 10%三氯乙酸(TCA)终止反应,加0.67%硫代巴比妥酸(TBA) 1 mL,沸水浴15 min,冷却后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波长:Ex=515.0 nm,Em=553.0 nm,狭缝:Ex=5.0 nm,Em=3.0 nm)测其荧光强度F,抑制率(%)以[(F 0-F i )/F 0]×100计算,其中F 0为对照,不加组分Ⅰ,Fi为某浓度时的吸光度值。

按同样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Ⅱ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5) 数据处理 以x ±s表示结果,不同实验间差异用t检验。

1.2.1.2 对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4,5]

(1)液的配制

1%新鲜组织匀浆液:由10%新鲜组织匀浆液稀释而成;

6 mmol/L Fe 2SO 4溶液:0.166 8 g Fe 2SO 4用蒸馏水溶解后,定溶至100 mL;

60 mmol/L的H 2O 2溶液:0.75 mL的 H 2O 2(30%)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15%三氯乙酸(TCA)溶液:称取15gTCA用蒸馏水溶解后,定溶至100 mL;

6.7%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称取6.7gTBA,用蒸馏水配制成100 mL(50℃水浴或室温下溶解,静置,用上清液)。

(2) 测定步骤

取1%新鲜组织悬浮液1 mL,加入0.1 mL不同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Ⅰ,再加入0.1 mL 6 mmol/L Fe 2SO 4,0.1 mL 60 mmol/L的H 2O 2,在37℃下水浴1 h 后,加入1 mL 15%三氯乙酸(TCA)终止反应,再加入1 mL 6.7%硫代巴比妥酸(TBA),于沸水浴中显色15 min,冷却后离心,取上清液于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波长:Ex=515.0 nm,m=553.0 nm,狭缝:Ex=5.0 nm,Em=3.0 nm)测其荧光强度。同时设正常组,即不添加组分Ⅰ和Fe 2+-H 2O 2,抑制率的计算方法同上。

按同样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Ⅱ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3) 数据处理 以x ±s表示结果,不同实验间差异用t检验。2 结果与论讨

2.1 APSP组分Ⅰ和Ⅱ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组织匀浆本身在温育条件下可以发生自氧化反应

产生氧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能通过攻击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因此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脂质过氧化作用不仅把活性氧转化成脂类分解产物,而且还可通过链式或链式支链反应,放大活性氧作用,因此初始的一个活性氧能导致很多脂类分解产物的形成,这些分解产物中,一些是无害的,另一些则能引起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测试MDA的量,不仅反映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程度,还能间接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6]。MDA是一种短肽的醛,很活跃,常和DNA及蛋白质发生交连反应。另外,MDA也可作为含有次胺类和亚硝酸盐的食物生成N-亚硝胺反应得一种催化剂。

表1 组分Ⅰ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

成的影响(x ±s,n=5)

浓度 /mg ·mL -1

F 抑制率 /%

0(对照组)151.50±22.53—0.3129.00±13.02 a 14.850.6124.55±11.25 b 17.791.2111.17±7.04 b 26.622.485.86±7.83 b 43.334.854.93±4.25 b 63.749.635.94±0.08 b

76.28

a :P <0.05;

b :P <0.01与对照组相比

表2 组分Ⅱ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

成的影响(x ±s,n=5)

浓度 /mg ·mL -1

F 抑制率 /%

0(对照组)151.50±22.53—0.3135.80±11.52 a 10.360.6129.17±9.33 b 14.741.2123.05±6.91 b 18.782.4111.19±5.46b 26.614.892.48±3.93 b 38.969.670.69±0.17 b

53.34

a :P <0.05;

b :P <0.01与对照组相比

由表1、表2可知,加入组分Ⅰ、组分Ⅱ后,剂量组MDA生成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组分Ⅰ、组分Ⅱ均可抑制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此抑制作用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且组分Ⅰ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组分Ⅱ。

2.2 对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表3 组分Ⅰ对Fe 2+-H 2O 2诱导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

产物丙二醛生成的影响(x ±s,n=5)

组分Ⅰ /mg ·mL -1

F 抑制率 /%

0(正常组)152.05±21.36—0(模型组)870.21±40.38

—0.3590.44±32.23 b 32.150.6552.84±30.22 b 36.471.2400.64±25.25 b 53.962.4329.11±20.73 b 62.184.8274.2±16.56 b 68.499.6219.38±6.75 b

74.79

a :P <0.05;

b :P <0.01 与模型组相比

亚铁离子和双氧水是很强的自由基诱导剂,在小鼠组织匀浆中添加自由基诱导剂后其自氧化产生的MDA量显著增加。由表3、表4可知,模型组MDA生成量比正常组显著增加,若分别加入组分Ⅰ或组分Ⅱ,MDA生成量显著减少,说明组分Ⅰ或组分Ⅱ可抑

基础研究

11

制·OH诱导的氧化作用,此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

系,并且组分Ⅰ的抑制·OH诱导的氧化作用大于组分Ⅱ。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效应有关。

表4 组分Ⅱ对Fe 2+-H 2O 2诱导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

产物丙二醛生成的影响 (x ±s,n=5)

组分Ⅱ /mg·mL -1F 抑制率 /%

0(正常组)152. 05±21.36—0(模型组)870.21±40.38—

0.3788.24±28.46 b 9.42

0.6772.14±32.57 b

11.27 1.2707.05±30.88 b 18.75

2.4580.52±22.81 b 3

3.29

4.8454.68±1

5.72 b 47.75 9.6442.59±7.44 b 49.14 a :p <0.05;b :p <0.01 与模型组相比APSP中的组分Ⅰ或组分Ⅱ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提示其有希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抗氧化食品添加剂,尤

其是组分Ⅰ用作抗衰老及许多与自由基有关疾病的防

治,可进一步从整体实验来观察APSP中的不同组分的抗氧化作用,作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Kinnosuke Odake, Norihiko Terahara, Norio Saito, Kenjiro Toki and Toshio Honda.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wo anthocyanins from purple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J]. Phytochemistry, 1992, 31(6):2127-2130.[2] 孙晓侠. 紫甘薯花色苷结构鉴定及抗氧化、降血糖功能的研究.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 叶辉, 郁建平.老鹰茶中三种黄酮类物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初探[J]. 中药材,2004, 27(2): 113-115.[4] 徐晓云, 潘思轶, 谢笔钧,等. 沙棘籽原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2):216-218.

[5] 庞战军,周玫,陈媛. 自由基医学研究方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66.[6] 黄梅丽等. 食品化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杨桃冬瓜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胡小军,谢红梅

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湛江 524048)

摘要以杨桃、冬瓜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和感官评定,研究了杨桃冬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杨桃与冬瓜比为30%∶20%,白糖12%,柠檬酸0.080%。关键词杨桃;冬瓜;复合饮料

Study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Compound Drink of Carambola and

Chinese waxgourd

Hu Xiao-jun,Xie Hong-mei

Chemi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Abstract The best formula of compound drink of carambola and Chinese waxgourd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and the sense organ evalua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st formula is carambola to Chinese waxgourd 30%:20%, white sugar 12%, citric acid 0.080%.Keywords carambola ;Chinese waxgourd ;compound drink

杨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属酢酱草科[1],属热带、亚热带地区特产水果,果实外形美观,质脆味甜、多汁,富含VC;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枸橼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果汁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治疗皮肤病的功效。冬瓜,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古名白瓜、水芝、枕瓜和蔬腻。冬瓜性微寒,味甘,具有消暑止渴、清热化痰、利尿消肿、减肥解毒等作用[2]。试验将杨桃和冬瓜结合在一起,研制杨桃冬瓜复合饮料,二者配合,可增强其功效,改善单一果汁的风味,达到集营养、保健、风味于一体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设备

杨桃、冬瓜:购于湛江寸金市场;白砂糖、VC、柠檬酸、食盐:食品级;Midea搅拌机:型号MJ-280BP01A;FA2104N电子天平:上海济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1.2 工艺流程

工艺技术

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发表时间:2011-11-23T10:28:36.1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张劲松1 (通讯作者) 吴铁2 邹丽宜2 [导读] 酒精及高脂饮食对对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进食变化等。 张劲松1 (通讯作者) 吴铁2 邹丽宜2 (1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523808;2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523808)【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096-03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8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NS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HM组、MM组和LM组采用每天按照5g.Kg-1.d-1对小鼠灌胃浓度为 60%(V/V)、30%(V/V)和10%(V/V)的乙醇的方法,连续6周,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血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造模6周后,模型组小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透明质酸(HA)变化不大(P>0.05)。结论本造模方法与人类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模型稳定可靠。【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高脂饲料小鼠Establishment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 model with alcohol and fat emulsion in mice 【Abstract】 AIM: Tostudy the Establishment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 model with alcohol in mice.METHODS: Eighty male mice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4groups with 20 rats pergroup: NSgroup(intragastric infusion ofsaline,5ml/kg,fed with commondiet)),hMgroup,mmgroup and LMgroup (intragastric infusion of alcohol by 60%V/V, 30%V/V or 10%V/V,5ml/kg.All mice weresacrificed at the end of the 6th week.The pathologic of the liver and the biochemistry index of plasma were observed.RESULTS:severe fattydeposition was appeared.serum TG,CH,ALT and AST ofhMgroup and LMgroup werehigher than NSgroup(P<0.05).CONCLUTION: The lesion of the alcoholic fatty liver model in mice issimilar to that inhumans.The experiment is verysimple and the experiment cycle isshort and the 【Key words】alcoholic fatty liver animal model mice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动物 2月龄清洁级昆明种小鼠80只,雄性,体重(22±4)g,由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广东省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A2010068 )。饲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维持在50%~60%,专室饲养,专人负责。 1.1.2 药品、仪器与试剂 100%分析纯乙醇(广州化学试剂二厂,批号:20070612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测试盒,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GOT)和透明质酸(HA)测试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总胆固醇(TC)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甘油三酯(TG)试剂盒购于北京中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EICA QWIN图象分析仪(德国莱卡);UV-301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梅特勒-托利多AE24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公司上海分公司)。 1.2 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S组)、高剂量模型组(HM组)、中剂量模型组(MM组)和低剂量模型组(LM组),每组20只。所有小鼠均于晚上10点后禁食不禁水,次日NS组每天灌喂生理盐水,HM组、MM组和LM组分别予60%(V/V)、30%(V/V)和10%(V/V)乙醇水按照5g.Kg-1.d-1灌胃,每天1次,连续6周,于第6周末禁食12小时后进行取材检测相应的指标。 1.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1.3.1 酒精及高脂饮食对对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进食变化等。 1.3.2 酒精对小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采用摘眼球取血后,分离血浆检测TC、 TG、HDL-C、BG(血糖)、AST、ALT和透明质酸HA 水平。 1.3.3 酒精对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抽血后,剪开右心房,尽量放出余血,迅速取出肝脏,在4℃预冷的生理盐水灌洗后,用滤纸吸干水分,迅速用电子天平称量肝脏的重量,计算肝脏指数。 1.3.4 酒精对小鼠肝脏形态组织学的影响称重后的肝脏迅速置于冰上,在肝左叶取10mm×10mm大小肝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作病理检查,剩余肝组织分别切成小块,置于-70℃冰箱中待测肝组织MDA含量和CAT与SOD活性。 1.4 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均以表示,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参数资料采用One-Way ANOVA检验,非参数资料采用Ridit 分析。 2 结果 2.1 酒精对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动物的进食量和饮水量,每周称量体重,称重前禁食10-12小时。由表1可知,前两周动物的体重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实验4周后,模型组的体重明显比NS组增加(P<0.05),但第六周开始,HM组的体重明显下降。提示酒精可使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 表1 酒精对小鼠体重的影响(x-±s,g) Compared with NS: a:P<0.05。

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制备与测定

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制备与测定

摘要目的分离纯化过氧化氢酶,测定其相关性质。方法采用匀浆、盐析、透析、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过氧化氢酶,采用Lorry 法测定蛋白含量,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双倒数法测定酶的米氏常数。结论相对分子质量为60.25kD,以过氧化氢为底物时酶的Km值为0.133mol/L,酶层析后的比活为0.686IU/mg。 关键词小鼠过氧化氢酶纯化米氏常数SDS-PAGE 前言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又名触酶(Catalase,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组织的氧化还原酶[1]。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四聚体血晶素酶, 由四个相同四面体排列的亚基组成,每一个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60000,每一个分子都包含有四个高铁血红素基团,分子量在240000左右[2]。 在人体内以肝和肾脏所含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 结缔组织活性最弱,其它组织如红细胞、脾、小肠、肌肉等均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主要与线粒体及过氧化物酶体结合, 在红细胞内呈溶解状态。过氧化氢酶是一种与D-氨基酸氧化酶等一系列需氧脱氢酶相偶联的酶, 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过氧化氢酶能将细胞代谢所产生的毒性物质迅速加以清除, 从而起到和谷胱肽过氧化酶共同保护琉基酶、膜蛋白和解毒的作用。近年来,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被作为与肿瘤和抗衰老有关的酶学指标而受到关注。[3] 近年来,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被作为与肿瘤和抗衰老有关,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是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4] 1实验器材 1.1实验动物 昆明小鼠6只,雌雄不限,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主要仪器 52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UV-5200 冷冻离心机(湖南相依实验仪器开发有限公司),BCD-185冰箱(青岛海尔公司),微量移液器,40W匀浆器(江苏国华仪器厂),电泳仪(北京六一) 2实验方法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过渡沉积, 即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或者光镜下30%以上的肝细胞含脂肪滴。在大体上可分为均匀型与不均匀型,显微镜下可分为大泡型与小泡型两类。 一、脂肪肝的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是造成脂肪肝的最重要原因。一般认为每日饮酒在50-80克以上,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较大。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中,肥胖是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有关,75%的重度肥胖者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脂肪肝在肥胖的II型糖尿病人中十分常见,约为50-80%。有研究表明有21-78%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中有4%-46%发生糖耐量减退或显性糖尿病[1]。高脂血症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危险因素。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工业毒物及药物如CCL4、四环素、胺碘酮、考的松、氨甲喋呤等,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减肥过快,实行肠旷置术后,长期静脉内营养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二、诊断 脂肪肝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少数患者可有乏力,上腹不适或肝区不适,体检可发现患者肝脏肿大。实验室检查对于酒精性脂肪肝可发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r-谷氨酰转肽酶(r-GT)及碱性磷酸酶(AKP)升高,平均细胞体积(MCV)升高,乏唾液酸转铁蛋白/唾液酸转铁蛋白比值升高。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转氨酶轻度升高,可有血糖和/或血脂升高。

影像学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而实用的手段。脂肪肝在超声声像图上的特征性改变为肝实质内弥漫细密的高回声斑点,肝静脉和门静脉分之变细变窄,显示不清,肝深部的回声衰减加重。诊断脂肪肝首先应判定肝回声的强度,对比肝、脾、肾三者以确定回声水平正常与否。根据超声特征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目前一般认为CT是诊断脂肪肝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优于B超和MRI。CT显示脂肪肝的肝实质弥漫性密度降低。脾的CT值较恒定,取肝与脾比值衡量肝密度正常与否。习惯以肝脾CT比值小于1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认为MRI对于脂肪肝的诊断价值较小,且价格昂贵,但其对于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变程度,了解病因,估计预后均十分重要。在组织学上将脂肪肝分为大泡性和小泡性两类。又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级,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轻度占30-50%,中度占50-75%,重度占75%以上。NASH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有或无Mallory小体[3]。 脂肪肝的诊断原则:首先应根据B超,CT或MRI等影像学结果判断是否有脂肪肝;其次根据实验室检查及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是单纯脂肪肝还是脂肪性肝炎;第三,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饮酒,糖尿病,高血脂及药物或毒物接触史,体重如何,从而明确病因;第四,脂肪肝的诊断应排除其他疾病,如HCV感染、Wilson病、血色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非均匀型脂肪肝还应与占位性病变项鉴别。 四、治疗

最新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测定

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测定

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测定 摘要: 过氧化氢酶(Catalase)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尤其在动物的肝脏、肾脏、红细胞中含量较多,其生物学功能是催化细胞内H2O2分解,防止过多H2O2 对细胞的危害。人工制备的过氧化氢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与乳制品业,造纸与印染业,农业与环保业,以及医疗卫生业等多领域。 过氧化氢酶分子量约为238KD,结构上由4个具有相同多肽链的亚基组成,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在407nm波长下有特征性的吸收。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试剂,酸性环境下溶解度低易析出,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约为7.8。本实验以小鼠肝脏为原料,根据过氧化氢酶溶解性和大分子等特性,通过组织匀浆、盐析、透析、分子筛层析等步骤,提取纯化过氧化氢酶。建立了一套适合一般实验室分离纯化过氧化氢酶的方法,并对制备的过氧化氢酶进行蛋白浓度、分子量、米氏常数等测定。 现报告如下: 一、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小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主要器材:托盘天平,组织捣碎机,离心管,H2050R高速冷冻离心机, CU600型电热恒温水箱,DYY-8L型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H2S-H水浴振荡器(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垂直板型电泳装置,制冰机,4℃冰箱

二、实验方法 ●匀浆 是根据过氧化氢酶的性质,利用有机溶剂将组织细胞捣碎,使其释放出来的方法。 小鼠肝脏匀浆液制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肝脏,称重 6g;按1:8.5的比例加入匀浆缓冲液51ml(0.05mol/L醋酸-23.5%乙醇缓冲液, pH4.0),匀浆机捣碎3-5min;缓慢滴加匀浆液体积0.5倍的氯仿(边加边快速搅拌)再次匀浆1min;匀浆液离心(4℃, 6500rpm, 30min)后保留上清液备用。 ●盐析 是在过氧化氢酶中加入适当浓度的中性盐溶液,破坏其水化膜,使其成盐析状态而沉淀下来,离心后可除去部分杂蛋白。 盐析法粗提过氧化氢酶:缓慢加入上清液体积0.06倍的0.5mol/L的硫酸钠溶液,冰浴搅拌1h,离心(4℃, 6500rpm, 10min),保留离心沉淀;加入4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甘油三酯在肝内蓄积过多所导致的病症。因此,轻度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就是要控制总能量、供给高蛋白、摄入低脂肪、限制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专家指出,具体做法是:轻度脂肪肝患者每天所摄入的总能量应该控制在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左右,不宜吃得太饱和太油腻,避免脂肪过多合成;同时可适当多选用脱脂牛奶、鸡蛋清、鱼类、虾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促进肝细胞复原和再生;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是必须限制食用的。除了胆固醇,还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所以最好选用粗粮及小米等粮谷类,不吃或少吃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水果罐头和各类甜点心。同时,轻度脂肪肝患者每日食盐量应该在5克以下,因为盐能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 此外,得了脂肪肝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吃肉,但要限制肥肉、肉皮的食用,可以适当选用鱼肉、兔肉及煮过的瘦猪肉、牛肉、鸡肉等。在烹饪方法上,最好采用蒸、煮、烩、炖、熬、焖等方法,忌油炸、煎、炒的方法。一次进餐肉制品在75克—100克为宜,在喝肉汤时要把上面厚厚的一层油撇掉。 专家建议,轻度脂肪肝患者要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加速肝细胞修复,其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加速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酸奶、大蒜、洋葱、香菇、木耳、山楂、绿豆等有降脂作用,平时也应该多吃一点。在酒水上,不宜喝可乐、雪碧等高糖饮料,要多饮绿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猕猴桃和山楂饮料;最好戒酒,因为酒精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加重脂肪肝程度,并对肝脏有损害。 最后指出,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尤其是轻度脂肪肝,如果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是可以使细胞内沉渍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的。 为此,专家告诉我们几个脂肪肝的食疗验方: 一、蘑菇250克,豆腐200克,调料适量。煮汤服食。每日1剂。功效:清热润燥、益气解毒。 二、紫菜30克,鸡蛋1枚,调料适量。煮汤服食。每日1剂。功效:滋阴清热、软坚润燥。 三、芹菜黄豆汤鲜芹菜100克,洗净切成片,黄豆20克(先用水泡胀),锅内加水适量黄豆与芹菜同煮熟,吃豆吃菜喝汤,一日一次,连服三个月,效果颇佳。 四、绿茶每天上下午各用绿茶10克,开水浸泡后坚持饮用。研究表明,绿茶可化解中性脂肪,有利于清除肝内多余的脂肪。 五、海带绞股蓝汤海带50克,洗净切丝,绞股蓝50克,泽泻20克,草决明20克,生山楂30克,加水适量煎服,一日一剂连用3-6个月,效果良好。 温馨提示:中度脂肪肝患者除了要进行饮食调整外,还需要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每天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责任编辑:李桂妹)

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测定

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测定 摘要: 过氧化氢酶(Catalase)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尤其在动物的肝脏、肾脏、红细胞中含量较多,其生物学功能是催化细胞内H2O2分解,防止过多H2O2 对细胞的危害。人工制备的过氧化氢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与乳制品业,造纸与印染业,农业与环保业,以及医疗卫生业等多领域。 过氧化氢酶分子量约为238KD,结构上由4个具有相同多肽链的亚基组成,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在407nm波长下有特征性的吸收。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试剂,酸性环境下溶解度低易析出,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约为7.8。本实验以小鼠肝脏为原料,根据过氧化氢酶溶解性和大分子等特性,通过组织匀浆、盐析、透析、分子筛层析等步骤,提取纯化过氧化氢酶。建立了一套适合一般实验室分离纯化过氧化氢酶的方法,并对制备的过氧化氢酶进行蛋白浓度、分子量、米氏常数等测定。 现报告如下: 一、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小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主要器材:托盘天平,组织捣碎机,离心管,H2050R高速冷冻离心机,CU600型电 热恒温水箱,DYY-8L型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H2S-H水浴振荡器(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垂直板型电泳装置,制冰机,4℃冰箱 二、实验方法 来 6g;按1: pH4.0),

是在过氧化氢酶中加入适当浓度的中性盐溶液,破坏其水化膜,使其成盐析状态而沉淀下来,离心后可除去部分杂蛋白。 盐析法粗提过氧化氢酶:缓慢加入上清液体积0.06倍的0.5mol/L的硫酸钠溶液,冰浴搅拌1h,离心(4℃, 6500rpm, 10min),保留离心沉淀;加入4倍肝重(0.1mol /L pH7.8)的磷酸缓冲液手动玻璃匀浆器使沉淀溶解,离心(4℃, 4000rpm, 10min),保留上清备用。 ●透析 是利用透析袋的半透过性,在一定透析条件下,使过氧化氢酶以不变性的沉淀形式析出,复溶后,可除去部分杂蛋白。 透析法纯化过氧化氢酶:将上清液置于透析袋,透析两周(透析液:20%乙醇,0.1mol/L pH4.7醋酸缓冲液,0.1mol/L氯化钠)中途更换一次透析液;透析后取出浊溶液,离心(4℃, 6500rpm, 10min),取沉淀,溶于0.1mol/L pH7.8磷酸缓冲液中,离心(4℃,4500rpm, 10min)收获上清,得到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溶液。将收获的上清液(3组合并为一组)放入处理过的透析袋中,置于50%的甘油中包埋浓缩24小时后放冰箱保存, 制备过程中各阶段产物用比色测定法测定酶活,分析制备效率。分离纯化产物酶活性回收率用各步产物的酶活占匀浆上清液酶活的百分比来表示。 ●层析 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层柱的扩散移动速度不同使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分别在280nm和407nm波长下测光吸收值,合并收集峰值重合管,得到纯化过的过氧化氢酶。 取出装柱好的层析柱,打开出口使缓冲液缓缓流出,当液面与凝胶床面平齐时,沿柱口旋转加样,同时开始收集层析柱的流出液,每管收集约25滴,一次在407nm和280nm波长下,测定各管吸光度值。并绘制曲线。 2、过氧化氢酶的性质测定 制作标准蛋白的选择:选择与待测样品相同组成的蛋白质作为标准蛋白溶液。 标准蛋白溶液的配制:将标准蛋白经凯式定氮法准确测定其蛋白含量,再用无离子水配成0.1mg∕mL储存液。

2012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肝脂肪变病理变化

肉眼:轻度肝脂肪变性时,肝肉眼观可无明显改变,或仅轻微黄染。如脂仿变性比较显著和广泛,则肝增大,包膜紧张,色变黄,触之质如泥块并有油腻感。 电镜下: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脂肪在制片过程中被有机溶剂溶解/在石蜡切片中,脂滴因被酒精、二甲苯等脂溶剂所溶解,故表现为空泡状,有时不易与水变性时的空泡相区别)。肝细胞内的脂肪空泡较小,起初多见于核的周围,以后变大,较密集散布于整个胞浆中,严重时可融合为一个大空泡,将细胞核挤向胞膜下,状似脂肪细胞。 脂滴形成于内质网中,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称为脂质小体(liposome),其电子密度一般较高。初形成的脂滴很小,以后可逐渐融合为较大脂滴。 用苏丹Ⅲ或锇酸作脂肪染色来加以鉴别:苏丹Ⅲ将脂肪染成橘红色,锇酸将其染成黑色。 脂肪变性在肝小叶中的分布与其病因有一定的关系,例如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较重,故脂肪变性首先在此处发生。 长期淤血后,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大多萎缩、变性或消失,于是小叶周边区肝细胞也因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磷中毒时,肝细胞脂肪变性则主要发生于小叶周边区,这可能是由于此区肝细胞对磷中毒更为敏感的缘故。 重度肝脂肪变可继发肝坏死和肝硬化。 慢性中毒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心肌在正常情况下可含有少数脂滴,脂肪变性时脂滴明显增多。镜下,脂肪空泡较细小,呈串珠状成排排列,主要位于肌纤维Z带附近和线粒体分布区。常为贫血和中毒的结果。在严重贫血时,可见心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严重感染、白喉外毒素以及其他毒物(如磷、砷、氯仿等)也能引起心肌的弥漫性脂肪变。肉眼观,心肌均匀变浊,略呈黄白色。但通常心功能并不受明显影响。显著的心肌脂肪变性如今并不常见。 在严重贫血、缺氧或中毒时,肾曲管上皮细胞也会发生肾脂肪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时,肾小管特别是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可吸收漏出的脂蛋白而导致脂肪变性。脂滴起初多位于细胞基底部。肉眼观,肾稍肿大,切面上可见皮质增厚,略呈浅黄色。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9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王霞1,2,王花丽2,孟宇竹2 1.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457); 2.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平顶山 467000) 摘要研究紫甘薯花色苷(APSP)中两种主要成分组分Ⅰ和Ⅱ的抗氧化活性,采用TBA荧光法测定其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对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SP组分Ⅰ和Ⅱ均可抑制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此抑制作用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APSP组分Ⅰ和Ⅱ可抑制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说明可抑制·OH诱导的氧化作用,此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并且APSP组分Ⅰ抑制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和抑制Fe 2+-H 2O 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MDA的生成的抑制率高于组分Ⅱ。 关键词紫甘薯花色苷组分;抑制;脂质过氧化 The Study on APSP Components Inhibitting Lipid Peroxidation of Rat Liver Wang Xia 1,2,Wang Hua-li 2,Meng Yu-zhu 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2.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Pingdingshan 467000) Abstract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ra Ⅰand Fra Ⅱ in APSP. Inhibitory effect on lipid peroxidation of liposome spontaneous and induced by Fe 2+-H 2O 2 of rat liver tissue homogenates in vitro were tested by TBA fluorescence method. The Fra I and Fra II from APSP could restrain the spontaneous oxidation of oleic acid; inhibit the generation of MDA in oxidation of liposome which was spontaneous or induced by Fe 2+-H 2O 2 in rat liver tissue homogenates, obviously in a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Fra I has the stronger capability of inhibiting the generation of MDA and restraining the spontaneous oxidation of oleic acid than that of Fra II. Keywords APSP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紫甘薯花色苷(Anthocynins from Purple Sweet Potato,APSP)是从紫甘薯的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红色素,色泽鲜艳,无毒,无特殊气味,与其它同类色素相比性质较稳定,具有多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 Kinnosuke(1992年)等鉴定紫色甘薯的两种花色苷化学结构为被咖啡酸和阿魏酸酰化的矢车菊素-3-槐糖苷-5-葡糖苷和芍药素-3-槐糖苷-5-葡糖苷[1]。 孙晓侠对紫甘薯花色苷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鉴定,同样得出了两种主要成分组分Ⅰ和Ⅱ分别为被一分子咖啡酸和一分子阿魏酸酰化的矢车菊素-3-槐糖苷-5-葡糖苷和被一分子咖啡酸和一分子对羟基苯甲酸酰化的芍药素-3-槐糖苷-5-葡糖苷,并对紫甘薯花色苷的混合组分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试验采用荧光法分别对组分Ⅰ和Ⅱ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并比较它们抗氧化能力的强弱。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通过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离纯化得到 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Ⅰ和Ⅱ,其纯度分别为86.4%和84.2%;雌性小鼠,体重(20~25) g。1.2 实验方法 1.2.1 组分Ⅰ和Ⅱ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 1.2.1.1 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TBA荧光法)[3] (1)溶液的配制 10%三氯乙酸(TCA):称取10 g TCA用蒸馏水溶解后,定溶至100 mL; 0.67%硫代巴比妥酸(TBA):称取0.67 g TBA,用蒸馏水配制成100 mL(50℃水浴或室温下溶解,静置,用上清液)。 (2)组织匀浆的制备 取正常昆明种小鼠,禁食16 h后,脱臼处死,迅速取出内脏组织(心、肝、脾、肾),用冷生理盐水(4℃)洗净血液,于冷生理盐水中剪碎,加冷生理盐水冰浴下于DY89-Ⅰ型电动玻璃匀浆机中匀浆,制备10%组织匀浆,稀释制备1%组织匀浆。 (3)样品处理 将紫甘薯花色苷组分Ⅰ和Ⅱ的干燥的粉末分别溶于蒸馏水,稀释成具有浓度梯度的溶液。 基础研究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模型的建立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模型的建立 作者:熊丽,易鹏,余琼华,周隽敏,骆传佳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15%猪油,8%蛋黄粉,2%胆固醇),在造模第4周、8周、18周分别取模型组动物各2只,观察其病理模型形成情况。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结果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动物造模后体重增长较正常对照组迅速,至8周时,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21%,18周时模型动物体重及肝指数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在病理方面,造模组4周后大鼠出现了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8周大鼠多呈中度脂肪变。造模18周大鼠呈中重度的大泡性脂肪变。结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是一种有效的脂肪肝模型制作方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动物实验 [Abstract]Objective To duplicate the animal steatohepatitis model with fat rich and chol rich diet.Methods 40 SD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models were induced with fat rich diet which was compose of 15 percent lard oil,8 percent egg powder and 2 percent cholesterol.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fed with normal

diet.At the 4,8 and 18 week,two rats of the steatohepatitis model group sacrificed for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each time.Results During the experimentation,the weight of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quicklier tha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After the rats had been induced for the model with fat rich diet for 8 weeks,the weight of the model group was heavier averagely by 21 percent tha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At the end of experimentation,the weight and the rate of liver weight of the mode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1).The livers presented the pathology of hepatocyte lower steatosis at the 4 week and medium fatty degeneration at 8 week in rats of model group.At 18 week of fat rich diet feeding,all model rats developed steatohepatitis severely.Conclusions Fat rich and chol rich diet is available in duplicating the animal steatohepatitis model. [Key word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nimal model;animal experiment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率为 1.2%~4.8%[1],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将逐年上升。在某些地区脂肪肝已超过病毒性肝炎而成为第一大肝病。非酒精性脂

过氧化氢酶产生菌的研究

过氧化氢酶产生菌的研究 摘要:过氧化氢酶一类以过氧化氢为专一底物,通过催化一对电子的转移而最终将其降解为水和氧气的酶。 关键字:过氧化氢酶发酵调控 过氧化氢酶简介 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e oxidoreductase,catalase EC 1.11.1.6.) 是一类以过氧化氢为专一底物,通过催化一对电子的转移而最终将其降解为水和氧气的酶。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需氧微生物中都存在过氧化氢酶,只有少数好氧菌如过氧化醋杆菌Acetobacter peroxydas 不存在过氧化氢酶。除谢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ji 和巨大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gigas 等微生物外,绝大多数厌氧微生物体内不存在过氧化氢酶。根据过氧化氢酶在结构和序列水平上的异同将其划分为 3 个亚群,即单功能过氧化氢酶(Monofunctional catalase or Typicalcatalase)、双功能过氧化氢酶(Catalase-peroxidase) 和假过氧化氢酶(Pseudocatalase or Mn-catalasee)。大多数的过氧化氢酶由4 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分子量在240 kDa 左右,在亚基的活性部位各含一个血红素基团。来自哺乳动物以及某些真菌和细菌的过氧化氢酶还含有 4 个紧密结合的NADPH 分子。过氧化氢酶可被氰化合物、苯酚类、叠氮化物、过氧化氢、尿素及碱等物质所阻抑。过氧化氢酶主要集中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另外线粒体和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能及时分解细胞内产生(主要为SOD 歧化产物) 或由胞外进入细胞的过氧化氢。避免了过氧化氢通过Fenton 和Harber-weiss 反应产生·OH。同时过氧化氢酶还能对血红蛋白及其他含巯基蛋白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们不被氧化。人们研究过氧化氢酶的历史可追溯到100 多年前,早在1811 年就已发现动植物组织可以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氧气,到1892 年Jacobson 证明了在动植物组织内有专一分解过氧化氢的酶,即过氧化氢酶的存在。1901 年Loew 第一次报道了过氧化氢酶的生物化学特性。到1937 年,Sumner 和Dounce 首次从牛的肝脏中分离得到过氧化氢酶的结晶,这是最早分离得到的高纯度酶之一。随后相继报道了哺乳动物的肝脏、红细胞及大多数微生物体内均含有此酶,其中哺乳动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差异很大,肝脏中含量最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 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在1986年schaffner和thaler等人考虑到这类疾病的病变 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建议称之为nafld后被人们广泛接受[2]。早期研 究认为,nafld预后良好,进展缓慢,或不进展。近来研究显示,约20%的nash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其 中30%~40%患者死于肝相关疾病,部分发生亚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3]。dixon等[4]对105例严重肥 胖患者行临床生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26例(25%)患者有nash,其中11例(42%)发生严重的肝纤维化。这些患者的患病危险性与中等量饮酒者相似,说明nafl在严重肥胖患者中很常见,并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功 能衰竭。致病因子通过以下机制诱发nafl[5]:(1)游离脂肪酸(ffa)输送入肝过多,进而肝细胞对f fa的摄取及用于合成甘油三酯tg相继增多,最终造成肝内脂肪蓄积。(2)肝细胞合成ffa增加或从碳水 化合物转化为tg增多,当肝细胞合成tg能力超过其分泌能力时,则诱致nafl。(3)脂肪酸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利用减少,肝细胞通过加速合成以防细胞内脂肪酸蓄积中毒,诱发nafl。(4)低密度脂蛋白(vl dl)合成或分泌障碍,引起tg排泄减少,从而导致肝细胞脂肪蓄积形成nafl。1988年,nafld的“2次打击”假说被提出。当时“第1次打击”是指脂肪储积;“第2次打击”是指氧应激和异常的细胞因子,导致肝脏 的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而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胰岛素抵抗发病率的增高和胰岛素抵抗药物对肝脏脂肪储积 的改善,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才是真正的“第1次打击”[6]。 1 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胰岛素抵抗是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 降低,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samuel等通过建立高脂大鼠模型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是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过程中的始动和重要因素,并且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后有关,提示胰岛素抵抗不 仅是首次打击也是二次打击[7]。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这不仅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最近的几个临床研究亦发现几乎所有的nafld病人都既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又存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且不依赖于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及肥胖。此外,nafld中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如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血症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甚高,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8]。胰岛素在nafld发生中的作用与调节脂 肪生成的转录因子—甾体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有关。是调节肝脏脂肪合成有关的酶,包 括脂肪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磷酸甘油酞基转移酶(gpat)等活性和表达的一个关键转 录因子,其过度表达可使fas、acc等的水平升高,从而导致tg含量升高,促进脂肪变性发生。 的表达受胰岛素调节[9]。胰岛素抵抗时,由于胰岛素对脂肪分解的抑制作用减弱(主要与胰岛素对 脂蛋白脂酶合成的刺激作用下降有关),脂肪组织脂解大于合成,储脂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脂肪的异位沉积,包括肝脏、肌肉和胰岛等。而肝脏的脂肪沉积使肝脏对额外的打击(如活性氧)易于发生更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另 一方面,胰岛素抵抗引起ffa增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增强。这主要是通过损伤线粒体及诱导微粒体过度表达cyp2el来实现的。ffa水平升高不仅促进nafld发生,还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而产生或加重 高胰岛素血症,并使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降低及促使肝糖异生,使肝葡萄糖输出增加,进一步加重 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异位脂质沉积(包括脂肪肝)亦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使用胰岛素增 敏剂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可以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降低甘油三酯,并有组织学改善。美国nairs等[10]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脂肪肝患者三个月后,肝脏生化指标、肝组织学炎症、坏死、纤维化及胰岛素敏感性均有所好转,但继续到六个月时,生化指标、胰岛素敏感性又出现反复。使用罗格列酮治疗脂肪肝可以改善肝 脏组织学的临床实验也有报道[11]。

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识别研究

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识别 ——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及脂肪肝含量的CT测量研究 选自PLoS ONE, May 2012 研究背景:现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的高发。由能量摄取和消耗不平衡所导致的肥胖通常会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症状,最终导致新陈代谢异常。脂肪的分布而不是总脂肪量决定了新陈代谢的状况。皮下脂肪对人体有益,而内脏脂肪的增加及肝脏、骨骼肌及胰腺的异常脂肪量则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另一个与新陈代谢疾病密切相关的是广泛存在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最近,棕色脂肪(BAT)逐渐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棕色脂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动物体内,然而新的数据表明BAT同样在成人体内发挥作用,BAT的量与BMI值呈现负相关性,表明棕色脂肪在人体内能量代谢的作用。 目前检测人体腹部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的金标准是MRI and CT。小鼠的身体脂肪通常由定量核磁共振法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QMR) 所测量,该技术测量精确,不需对动物麻醉且测量速度快,但是无法区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LaTheta LCT-200 (Hitachi-Aloka, Tokyo, Japan), 来区分腹部脂肪及皮下脂肪并对两部分脂肪进行定量研究,同时我们也用该仪器测量了肝脏脂肪含量及棕色脂肪情况。 方法:我们使用不同的消瘦及肥胖小鼠模型(C57BL/6, B6.V-Lepob, NZO) 来确定扫描不同部位脂肪的最佳的扫描参数。数据与扫描后的实际称重相比较。肝脏脂肪量由生化分析法测定。 结果:脂肪组织经天平称重的值与经CT测量值的相关性为:皮下脂肪 (r2 = 0.995), 内脏脂肪(r2 = 0.990),总的白色脂肪(r2 = 0.992). 另外,利用腹部区域(腰椎L4到L5之间)的扫描与身体脂肪的相关性可以减少扫描时间,并降低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及麻醉。 CT扫描所得的肝脏脂肪量与生化分析的结果呈线性相关(r2 = 0.915)。另外,棕色脂肪的CT测量结果与天平测量的结果呈高度相关(r2 = 0.952)。短期冷冻 (4℃, 4 hours) 导致棕色脂肪含量变化,从而引起甘油三脂变少,这种变化可由CT成像时CT值的增加体现。结论:LCT200对小鼠总脂肪,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及棕色脂肪、肝脏脂肪的3D成像及定量分析可靠准确,这种非入侵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对小鼠的肥胖情况进行长期的扫描研究。

脂肪肝临床路径教学教材

脂肪肝临床路径

脂肪肝临床路径 一、脂肪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脂肪肝(ICD-10编码:K76.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脂肪肝肝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脂肪肝诊疗方案”。 脂肪肝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郁滞,血瘀痰凝型 痰湿困阻型 脾虚湿困型 肝郁脾虚型 湿热蕴结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脂肪肝诊疗方案”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9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脂肪肝。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 西药治疗 (抗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及减轻肝纤维化)。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脂肪肝(ICD-10编码:K76.001)。2.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肝纤维化、甲胎蛋白或肿瘤四项; (3)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部CT、肝活检; (七)药物应用。 1.抗病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干扰素和(或)核苷类似物。

2.中医中药及其它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 2. 肝功能好转ALT<40 U/L。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疗,退出本路径。2.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2019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脂肪变性

2019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多发生于代谢旺盛耗氧较大的器官如肝脏、心脏和肾脏,以 肝最为常见,因为肝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 1)肝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酸代谢过程的某个或多个环节,因为 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异常,可引发脂肪变性。 肉眼可见肝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镜下: 重度脂肪变的肝细胞,其胞核被胞浆内蓄积的脂肪压向一侧,形似脂 肪细胞,并可彼此融合成大小不等的脂囊。脂肪变性在肝小叶中的分 布与其病因相关,例如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最严重,所以脂肪变 性首先在此处发生,长期淤血后,小叶中央区细胞大多萎缩、变性或 消失,于是小叶周边区细胞也发生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磷中毒时, 肝细胞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性通常不引 起肝功能障碍,重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坏死,并可继发肝硬化。 2)心肌脂肪变性:最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上表 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 斑纹,称为虎斑心。镜下:心肌在正常情况下也可含有少量脂滴,脂 肪变性时则明显增多,脂肪空泡多较细小,呈串珠状排列,主要位于 肌纤维Z带附近和线粒体分布区,常为贫血和中毒的结果。通常心肌 的功能并不受影响。显著的心肌变性如今并不多见。要与心肌脂肪浸 润相区别。 3)肾脂肪变性:严重贫血、中毒或缺氧时,或肾小球毛细血管通 透性升高,肾小管特别是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可吸收漏出的脂蛋白而 导致脂肪变性。脂滴起初多见于基底部。肉眼观:肾稍肿大,切面上 可见皮质增厚,略呈浅黄色。 (3)玻璃样变:玻璃样变又称玻璃样变性或透明变性,泛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内或细动脉壁等处发生蛋白质蓄积,在HE染色中表 现为均匀粉染毛玻璃样半透明改变。玻璃样变性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