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通用11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

一、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2.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3.正、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后的医师。

二、手术分级;手术根据复杂程度分为

1.一级手术:普通常见的.基本手术。

2.二级手术:中等手术。

3.三级手术:疑难重症大手术。

4.四级手术:新开展的重大手术、残废性手术、科研项目。

三、各级医师参加手术的范围

医生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施行不同级别手术。原则上一、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主持,住院医师参加,禁止低级别医师做高级别手术。

四、手术批准权限:

决定手术治疗方式、参加人员及具体分工

1.一、二、三级择期手术由科主任批准。

2.急诊手术由二线班批准。

3.四级手术由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批准。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2

为了加快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实行手术分级

管理,使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促使我院手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手术分级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越级手术或跨级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带下级做的手术上级医师可以指导下级医师手术,原则上不做术者。

(三)急诊手术例外,但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

(四)低聘人员按实际聘任技术职务执行手术分级制度。

(五)新开展的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把关。

(六)进修医师不能单独做为手术者实施手术。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3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地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凡施行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急症例外)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区主任主持,经管医师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并且主治医师签字。术前讨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一般手术由经管医师书写术前小结。

三、手术批准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2)、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审批。

(3)、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经科主任审定,报医务科请求院长审批。

(4)、一般急症,需进行手术者,由当班二线医师批准。疑难重症,须报告主任批准。

(5)、审批者,应按手术分级标准进行审批,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过标准者,应请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否则发生问题由审批者负责。未经审批自行决定者,由本人承担责任。

四、手术分级规定:一般分为三种。

(1)、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疝修补、简单乳房切除、急性脓胸

引流、膀胱结石、鞘膜积液、一般四肢手术、体表肿瘤、胎头吸引器助产等手术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者(实习医师担任术者,必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

(2)、重大手术,如内脏手术、食道手术、甲状腺、血管瘤、内耳、各种复杂的矫形术及移植术、脊髓神经手术和手术后可能导致病员残废、影响生育者,需经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批准,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术者或负责指导手术。

(3)、凡施行危险性较大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或病情危重又必须进行手术时,除术前仔细讨论外,应由高年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担任术者。同时应报院长批准,必要时请上级批准。

五、施行各种手术都应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说明手术目的、术中可能发生意外及预后情况,并做好谈话录记,必须由病员家属或单位签字同意。对于无主病人须紧急手术或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应报医务科并经院办公会议决定后进行手术,上报卫生局备案。

六、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脱水、休克、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现象应先行治疗,待情况好转后方可考虑手术,同时做好病员和家属思想工作,以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七、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并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协助手术室护士准备好特殊器械,应根据病情,手术需要配好备用血。

八、病员去手术前应排尿,摘下假牙、贵重物品交护士长或家属代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核对病员姓名、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尔后进行麻醉,然后再施行手术。

九、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如穿戴鞋帽、衣裤、口罩、隔离衣和洗手及整个手术操作过程要保持无菌。

十、一般情况下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员负完全责任,助手应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不利于病员情况时,助手可提醒术者注意,但必须互相商讨,必要时应请上级医师决定。当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

导下,由低年资医师或进修学习医师担任术者时,仍由上级医师对病员完全负责任,术者必须服从指导。

十一、手术操作过程中,原则上按手术前讨论方案进行,如术中病情变化需改手术方式,要经上级医师同意,术者和助手的安排无特殊情况不准变化。

十二、在手术进行的.全过程中应爱护机体组织,按解剖层次分离,分离时要区别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不应损伤手术毗邻部位的器官和组织,止血应彻底,操作应稳、准、轻、快。

十三、手术中有异常发现与术前估计不符,发生意外的重要组织或器官损伤和术者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出现术者不易辩认的解剖关系或肿瘤侵犯邻近器官使用手术进行有困难,在手术进行的全过程中病情急剧恶化,或发生术者无把握处理的情况时,均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到场指导或参加手术进行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十四、手术过程中出现特别严重情况,有可能危及病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向科主任、医务科、院长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处理。

十五、手术完毕缝合切口前(特别是体腔和深部组织手术),要认真检查手术用药和敷料器械(特别是针线、刀剪、线轴及纱布等)是否齐全,严防遗留体内。全麻术后病人,要严格掌握拔管指征,确认病情许可后才能拔管。

十六、术后24小时内作好手术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绝不能因为手术结束而万事大吉。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4

为了加强我院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一)成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委员会,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负责全院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工作。

1、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注册地点在本院。

2、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医务科负责日常监督工作。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对本科手术医师进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院长

副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

委员:医务科、质控办、相关科室负责人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及各专业组,组成人员如下:

(一)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主任担任。

(二)外科综合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组员:相关科室负责人

(三)内科综合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组员:相关科室负责人

三、临床手术分级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一)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3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三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三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1、低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三年以内。

2、高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三年以上者。

五、手术医师手术分级原则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三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四级手术。

7、主任医师:由医院医疗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承担四级手术以

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手术。

六、手术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2.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3.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报批手术通知单。

4.一级手术: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可签发手术通知单。

(二)高度风险手术

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人决定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三)急诊手术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

(四)资格准入手术

资格准入手术是指按州级或州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

(五)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着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同一患者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外援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审核,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5

一、为了严格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及与手术有关的`本院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进修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手术室。

二、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拖鞋。

三、手术室工作人员暂离手术室外出时,如到病房看病人,接送病人,送病理标本或取血等,一律更换外出衣,外出鞋。

四、患疖疮或急性呼吸道感染者,不准进入手术间,特殊情况下,须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手术间及配合手术。

五、手术室内须保持安静,严禁吸烟。

六、一般手术间先进行无菌手术,后进行感染手术,两台手术之间地面应采用湿式擦拭进行清洁,术后进行消毒。

七、手术室上午除有特殊紧急情况,一律不传私人电话及外出。

八、手术通知单应在手术前一天上午10点前填写并送至手术室,过时填写一定要取得麻醉科主任及护士长同意。感染、特殊手术应在通知单上注明。

九、手术室内一切物品用后归还原处,一切器械、仪器严格按操作程序使用,避免损害与浪费。

十、注意安全,做好预防工作。

十一、除值班人员外,一般人员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6

1.严格分离洁、污流线,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严格区分、严格执行,流程符合手术需要,保持手术室清洁度。

2.实施手术必须有手术通知单,手术通知单必须于手术前一天上午11:00之前输入电脑,一般不改变手术时间,因故更改应预先与手术室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更改。

3.按手术通知单在手术前30-60分钟由手术室工作人员去病房接患者,如有特殊情况改变,需及时通知手术室,以便及时调整。

4.接患者时,需携带病历并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腕带,防止接错。患者需更换患者衣裤进入手术室。

5.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在相对固定的手术室内进行,如无条件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有菌手术,手术后及时消毒。手术开始前、闭合创口前后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应逐个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的数量,前后数量必须相符。

6.专人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核对标本登记本与病理单,清点送检标本份数,登记并签名。

7.手术室应随时保持清洁状态,定期进行大扫除,每月进行手术室空气、无菌物品(不少于4种),物体表面(不少于2种),手术者手细菌检测,合格率100%。每周彻底保洁一次,包括室内地面、墙面、墙角及空调滤网,做到无死角、无积灰。

8.熟悉手术室的各种电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手术结束后,应拔去所有电源插头。电器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接送病人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

10.特异性感染手术使用过的物品、器械需严格消毒处理,行感染手术时,严格执行隔离技术。

11.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特异性感染手术需行特殊处理。

12.各类药品、器械应放在固定位置,用后归原。手术器械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清点、擦拭和维修、毒、麻、剧限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和专人保管。

13.各种器械、敷料包已灭菌和未灭菌应严格分开放置,杜绝未灭菌的物品进入无菌敷料室。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7

一、手术前一天根据手术通知单填选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核对表。

二、手术前30分钟接患者,其他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手术室护士及病房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详细填写“患者术前核对项目登记本”,并签名,双方交接清楚后协助将患者至手术接送车,由手术室护士将患者平稳送至手术室。

四、手术结束,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途中观察患者呼吸及各种导管情况,防坠床等),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详细填写“病房术后患者监测登记本”,交接无误后,双方签字。

五、护士长对“患者术前核对项目登记本”与“术后患者监测登记本”的使用要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经常检查、总结,不断改进。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8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熟练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防止感染的发生。

二.保持室内整洁,凡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鞋、帽、衣、裤及口罩,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入。

三.手术物品需定期消毒更换,并由专人检查。手术用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已灭菌和未灭菌的物品应分室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四.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五.接送病人的平车要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六.每月对空气、消毒器械、物品、工作台面及洗过的`手进行细菌监测。

七.手术废弃物品必须置在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9

一.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并须经高压蒸气或高效化学灭菌。

二.各种手术备用物品均应保持清洁,定期检查手术器械关节是否锋利,钳、镊是否密合。手术用过器械物品均应彻底清洁后(有菌器械先消毒后清洗),整理包装送去灭菌。

三.无菌物品必须在无菌区专柜内贮存。室内应通风、干燥、清洁无尘、无杂物。

四.无菌物品必须定点、定位,按消毒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有效期为7天,霉季5天,细菌检测每月1次。

五.无菌包一经打开或无菌溶液开瓶后超过12h即不能使用。无菌台准备后超过4h不得使用。无菌包不应超过30cm×30cm×50cm。包布应大小适宜,无破损,内外包布均应有化学消毒指示剂以鉴定灭菌效果。

六.手术器械尽量不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如必须选用高效消毒液消毒,应保证消毒液质量、浓度和浸泡时间,浸泡时应打开钳的关节,每周更换消毒容器及溶液,标记清楚。无菌物品生物检测每月1次,需有据可查。

七.无菌肥皂水、刷、小毛巾等打开24h后须重新消毒。泡手桶每周消毒,泡手酒精每周过滤并每日测比重,保持在70%~75%。pvp-i 应记录使用次数,定时更换(一般80次即须更换)。医护人员手指每月作细菌检测1次,需有据可查。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0

一.手术室应24h有护士值班,随时配合急诊手术。

二.手术期间应注意病人的体位,床单平整、干燥,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必要时按摩,防止压疮。为防止烦燥病人坠床,可用约束带保护,需有人看护。

三.手术室电器设备,如电刀、插灯应定期检查。手术结束时及时切断电源。

四.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巡视各手术间,负责氧气、吸引器、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及大门的`安全,发现意外情况立即报告

有关部门、院部领导。非值班人员勿任意进入手术室。

五.妥善保存标本,及时送检并记录。

六.对进修生、实习生严格管理,实习护士必须在注册护士指导下工作。

七.定时检查接送平车、手术台等性能,防止零部件、螺丝帽松动或脱落,保证正常运转。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1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人,术前需要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对诊断有疑问的病人或诊断依据不够直接、客观的病人,应充分估计诊断出错的可能性。对明确诊断的择期i―ⅲ类手术,如无禁忌症及特殊要求,应在入院96小时内施行手术。

(二)术前必需的`、短时期有变化可能的检查,距手术日期不得超过1周,否则应重新检查。

(三)手术医师在手术前必须亲自诊视病人,检查手术准备情况。

(四)各类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i-ⅱ类手术由手术者组织讨论记录在病历;ⅲ-ⅳ类手术、新开展手术、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手术、修改重要常规的手术以及老人小孩疑难病例、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必须由科主任组织全科人员共同讨论(手术者、经管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经管护士必须参加),重点讨论诊断、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麻醉方案、手术参加人员,最后拟定手术方案,提出术中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案、术后注意观察事项、护理要点等,并在病历及病例讨论登记簿上作好详细记录。

(五)手术病人经讨论决定手术后,由经管医师填写手术申请单,按手术审批制度逐级审批。审批者必须详细了解术前准备及术前讨论情况,再作决定。

(六)手术前应由手术主刀医师向病人或家属详细说明疾病的性质、诊断、手术日期、手术方案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手术的预后以及可能的替代疗法,必须用通俗的语言,务必使病人及家属完全理解。经管医师将与病家谈话内容详细记录在手术申请单上,让病家仔细阅读(或由医生宣读)后,签署姓名、日期与病人关系

等。急诊手术如无家属、单位领导,可由医教科、分管院长或总值班签字。

(七)麻醉科施术者应在术前检视病人,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将麻醉方法、风险及可能的变更方案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签署同意书。对未作好充分准备的病人,有权拒绝麻醉。

(八)择期手术,必须在术前一天上午10点前将手术通和单送达手术室。通知单应注明手术时间、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方案、主刀及助手(如系指导手术应注明指导者)、批准人、是否需要器械护士以及有无传染性疾病或感染等。如需特殊体位或特殊器械、设备也应注明。急诊手术应在半小时前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及手术室必须在半小时内作好手术准备,接收病人。特殊情况,手术室可先接收病人,手术医生负责观察,抢救病人,以尽可能缩短等待时间。

(九)手术室应规定各病区的手术台数,允许接台手术。各病区根据手术台数安排手术。在手术台有空的情况下,允许各病区增加手术台数。手术应优先保证急诊。对由于急诊而取消预定的择期手术,必要时应加班手术、医院按业余劳务发给补贴。择期手术病人由手术室负责接收。急诊病人由病区护士护送。手术室护士接收前,应做好交接班.并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对未做好术前准备者。应协助做好术前准备,对确实无法在手术室补充完成术前准备者,可拒绝接收。(上述二种情况,手术室均应登记,并报告医教科,由医教科根据情节、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手术前,手术巡回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应认真核对病员姓名、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等,然后再施行手术。

(十)手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手术权限执行。实习医师不得单独进行任何手术,包括门诊小手术及急诊清创手术。进修医师手术权限必须经医教科批准。主刀医师为手术小组负责人,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员负完全责任,助手、麻醉师、护士应按主刀医师要求,协助手术,并听从主刀医师的指挥,发现不利于病人情况时,应提醒术者注意,但不能随意评论,以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或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当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低年资医师或进修、实习医师任手术者,仍

由上级医师对病员负完全责任,术者必须服从指导。

(十一)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或需改变原定手术方案,或者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和需修改重要常规手术方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或医教科、分管院长汇报,作术中急会诊,并完善补充家属谈话和签字手续。

(十二)术后病程录应在术后即时完成,应记录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术中情况、术后诊断、术后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手术记录应在12小时内完成。应具体、详细记录切口、进路、探查情况及手术过程。手术记录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由第一助手书写的手术记录必须经手术者签名认可。上级医师指导的手术记录,必须经上级医师签名认可。

(十三)手术医师及经管医师应加强术后管理。实习、进修医师及下级医师发现情况要及时向手术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对并发症的解释应征得手术医师或科主任的同意,不得自以为是,独断行事。麻醉医师应加强术随访,处理相关问题。

(十四)手术病人应重视围手术期用药。术后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应用,尤其是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及二联、三联应用。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通用11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 一、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2.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3.正、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后的医师。 二、手术分级;手术根据复杂程度分为 1.一级手术:普通常见的.基本手术。 2.二级手术:中等手术。 3.三级手术:疑难重症大手术。 4.四级手术:新开展的重大手术、残废性手术、科研项目。 三、各级医师参加手术的范围 医生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施行不同级别手术。原则上一、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主持,住院医师参加,禁止低级别医师做高级别手术。 四、手术批准权限: 决定手术治疗方式、参加人员及具体分工 1.一、二、三级择期手术由科主任批准。 2.急诊手术由二线班批准。 3.四级手术由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批准。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2 为了加快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实行手术分级

管理,使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促使我院手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手术分级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越级手术或跨级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带下级做的手术上级医师可以指导下级医师手术,原则上不做术者。 (三)急诊手术例外,但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 (四)低聘人员按实际聘任技术职务执行手术分级制度。 (五)新开展的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把关。 (六)进修医师不能单独做为手术者实施手术。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3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地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凡施行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急症例外)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区主任主持,经管医师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并且主治医师签字。术前讨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一般手术由经管医师书写术前小结。 三、手术批准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2)、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审批。 (3)、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经科主任审定,报医务科请求院长审批。 (4)、一般急症,需进行手术者,由当班二线医师批准。疑难重症,须报告主任批准。 (5)、审批者,应按手术分级标准进行审批,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过标准者,应请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否则发生问题由审批者负责。未经审批自行决定者,由本人承担责任。 四、手术分级规定:一般分为三种。 (1)、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疝修补、简单乳房切除、急性脓胸

医院内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内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 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2. 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 (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 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 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 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 的各种手术。 3. 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 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2)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 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 内。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资深主任 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 责任和义务。 4. 医师手术权限: (1)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可担当一级手术的术者,二、三级手术的 助手;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当二级手术的术者。 (2)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可担当二级手术的术者,或在副主任医师 的帮助下,担当三级手术的术者,四级手术的助手,高年资主治医师可 担当三级手术的术者。 (3)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可担当三级手术的术者,或在主任医 师的帮助下,担当四级手术的术者。 (4)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可担当三、四级手术的术者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2、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医师受聘技术职称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规定手术医师资历的级别。 1、住院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级别 1、一级手术: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完成一级手术;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

2、二级手术:低年资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完成二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3、三级手术: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完成三级手术;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四级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4、四级手术:主任医师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可主持四级手术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5、对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获得相应准入资格。 (四)手术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科室大主任负责审批、确定全科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特殊情况下经科主任同意,但必须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2、特殊手术、高度风险手术:经科内讨论,科室大主任签字同意,报主管院长审批。 3、急诊手术:夜间、节假日,预期手术级别在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报科主任审批,并由符合资质的上级医师实施手术;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且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及时到场主持手术时,值班医师在不违背上级医师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根据情况主持合理的抢救手术,等待上级医师到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致残手术:经科内讨论,科室大主任在《重要手术审批单》上签署意见后,报主管院长审批,医务科备案。

手术室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加强手术医师得手术管理,明确各级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得权限,预防医疗差错得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与国执业医师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根据风险性与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得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得手术。?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得手术.?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得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得年限与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得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本医疗机构。?(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

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逐步参与一、二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得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得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八)对技术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就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得准入资格者,或经科室技术资格准入手术首席专家认可授权后方能开展相应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就是指对拟施行得不同级别手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一、手术分级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公平、合理的原则。 二、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手术医师资质与技术进行管理、监督,日常工作由医务科、质控科负责组织、协调。 三、手术分级管理 1.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2.涉及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限制类技术”,经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人员资质、评估技术能力和安全保障方案,均符合开展条件后,由医务科向宁德市卫生计生委申请备案,并由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中备注、同时向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3.各手术科室手术目录参考福建省卫生计生委《手术分级目录》。 4.各科室应当准予手术医师实施与其手术资质相一致的医疗技术,禁止开展与其资质不一致的手术。 四、手术医师手术资质审核 1 2 .手术资质由医师所在科室考核认定。 .手术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前必须首先向所在科室提出申请,由科室考核审批并提交医务科备案。 3 4 .医务科每年对医师手术资质进行一次动态审核。.医务科应在全院公布手术医师资格审核认定工作情况。 五、监督管理

1 .质控科对手术分级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 2 .不按规定超范围开展手术者,手术室根据本制度有权拒绝安排手术(紧急情况除外)。 .质控科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超范围开展手术者, 3 应责令手术室停止手术医师开展非资质认定的手术,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反馈医务科,医务科将视情况降低其手术资质,直至取消手术资格。 4.凡违反本规定者,医务科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全院通报批评、手术资质降级、取消手术资格等处分。 5 .手术医师有以下情节者,科主任有权临时停止其手术资格,并以书面形式报医务科备案,医务科根据调查情况,酌情处理。 (1)短时间内多起术后严重并发症或非计划再次手术的。( 2)重大医疗过失责任人。 补充规定:手术医师资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闽东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手术资质的准入管理,确保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科室职责如下: (一)负责制定本科室一级至四级手术资质升级标准中各种手术的数量标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并报医务科备案。 (二)负责本科室医师手术资质的审核。 第三条手术资质实行备案制。低级别手术达到医院规定标准后,才能逐级申报,经科室考核审批后方可获得高一级别的手术资质,由本科室填写《医师手术资质审核备案表》报医务科备案。 第四条各级手术资格的申请和变更要求如下: (一)四级手术主任医师2年、本院临床工作时间在2 年以上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本专业领域内一定例数的四级手术后,经科室审核合格后,获得四级手术资格,可独立开展四级手术。 (二)三级手术副主任医师2年、本院临床工作时间在2年以上

最新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最新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最新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在当下社会,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经院手术授权管理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通过,特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类: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

硕士学位、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科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根据国家卫建委有关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要求,为保障手术患者安全,依据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进行分级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手术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简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三)手术医师分级 医院根据手术级别、专业实际被聘任的专业岗位和手术技能组织专家对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 1.所有手术医师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医师级别按照如下原则确定。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者,或硕士

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以上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2.医师手术资质分级根据职称、资历等,将医师手术资质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低年资住院医师,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2)二级手术资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手术操作能力。 (3)三级手术资质: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手术操作能力强。 (4)四级手术资质:主任医师或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有相应的临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一、手术分级 本规定所指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依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医师手术权限 根据医师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在审核其专业能力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含3年),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含2年)者,可实施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含3年),或专业学

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内(含2年)者,可实施二级手术。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三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含3年),可实施三级手术。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四)主任医师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可实施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三、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择期手术 二级及以上手术须经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审批,一级手术须经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审批。 (二)急诊手术 原则上按择期手术的审批权限由各级值班医生审批。急诊手术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实施手术。但若遇超范围急诊抢救手术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实施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实施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三)门诊手术 门诊手术须经手术室负责医生或施术医生复诊同意后,方可实施。医务人员实施门诊手术须严格落实围手术期和院感各项管理制度,对手术过程要有扼要记录,并登记存档。 (四)外出会诊手术

医院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平鲁区中医医院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医疗机构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准入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 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甲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各级科研项目。 (二)乙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丙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丁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丁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开展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部分甲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副主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甲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可开展甲级手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八)进修医师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务科批准执行。 (九)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手术,或本院医师应邀到外院会诊手术根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执行。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手术主持者还必须是已获得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1、丁级手术由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2、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3、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一、手术分级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技术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或经科室技术资格准入手术首席专家认可授权后方能开展相应手术。

手术授权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一)由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工作. 1、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注册地点在本院。 2、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上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根据其手术级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实际手术技能,对手术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手术 权限。 (二)医务处负责日常监管工作。 二、临床手术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 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三、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专 业技术资格,至少每年一次由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 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或硕士生毕业,并从事住院医师 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1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手术的安全、高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制定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医院实施 手术分级管理提供规范和指导,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手术科室和手术医生,包括择期手术和急诊 手术。 三、手术分级原则 1.依据病情及手术难度将手术分为不同级别,包括一级、二级、三级 手术。 2.根据手术医生的职称和技术水平对手术予以相应的限定,确保手术 医生能够胜任手术。 四、手术分级分类及要求 1.一级手术: (1)适用于疾病诊断明确,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的手术; (2)只需本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职称的医生进行; (3)可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 2.二级手术: (1)适用于一般疾病,操作相对复杂,风险中等的手术;

(2)建议由具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进行; (3)不建议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应在手术室进行。 3.三级手术: (1)适用于疾病复杂且难度大,操作风险高的手术; (2)需由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进行; (3)需在具备先进设备和条件的手术室进行。 五、手术分级管理流程 1.患者初诊:患者初诊后,由专科医生判断手术需求及手术级别; 2.手术级别评定:手术科室负责人负责评定手术级别,并填写相应的手术申请表; 3.手术安排:根据手术级别和医生的职称分配手术,安排手术时间; 4.术前准备:手术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5.手术操作:手术按照相应级别的要求进行,并保证手术质量; 6.术后评估: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及时处理并发症和意外事件; 7.结果反馈:将手术结果及意外事件反馈给手术医生和相关科室,以便改进手术质量。 六、手术风险评估 1.手术分级的确定应考虑手术本身的风险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所有级别的急诊手术须经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审批。 四、手术记录与报告 医师实施手术后,应当及时记录手术过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结果、手术并发症等相关信息,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以备后续参考。 同时,医师应当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过程、手术结果及注意事项,并填写手术报告,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备案。手术报告应当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医师、手术过程、手术结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等内容。 五、违规操作处理 医师在手术中违反手术规定或手术操作规范,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将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不按规定操作的医师,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通报相关部门。 按照手术的性质和紧急程度,手术分为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择期手术需要各级值班医生的审批。急诊手术则应由具备相应级别的医师实施。但如果遇到超出范围的急诊抢救手术,当上级医生暂时无法到场实施手术时,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

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实施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门诊手术需要经过手术室负责医生或施术医生的复诊同意后才能实施。医务人员实施门诊手术时,需要严格遵守围手术期和院感各项管理制度。对手术过程要有扼要记录,并登记存档。 本院医师受邀到会诊医院指导手术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本标准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外籍医师的执业手续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审批。 特殊手术包括被手术者为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等特殊保健对象,可能导致毁容、致残或生命危险的手术,有可能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争议的手术,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手术,以及新技术、新工程、科研手术。这些手术需要科内讨论,由科主任填写重大手术申请单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核,由业务副院长或院长审批。对于高风险的新技术、新工程、科研手术,必要时需要提交质量平安委员会或医学伦理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2、本制度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 3、按照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2)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4、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其级别和诊疗科目相适应的手术。 5、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获得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资格后,方可开展相应手术。 6、三级医院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一、二级手术,重点开展一级手术。 7、二级医院开展四级手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 (2)有重症医学科和与拟开展四级手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 (3)具备开展四级手术的人员、设备、设施等必要条件; (4)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8、择期手术患者,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者需要输血时,其手术级别相应提升一级。麻醉前评估(ASA)Ⅲ级以上,且需要全身麻醉支持时,应当在三级医院或者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准予开展部分四级手术的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手术。 9、遇有急危重症患者确需行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时,医疗机构可以越级开展手术,并做好以下工作: (1)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履行知情同意的相关程序; (2)请上级医院进行急会诊; (3)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10、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级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手术技能,组织本机构专家组对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 11、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评估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12、除急危重症患者需急诊手术抢救外,外聘医师、会诊医师不得开展超出实施手术医疗机构所能开展最高级别的手术。进修医师手术权限管理按照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1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和手术分级管 理目录。 14、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2023医院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3医院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 目录 2023医院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整版) (1) 1、总则 (2) 2、手术分级 (2)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3) 4、手术审批权限 (4) (1)正常手术 (4) (2)特殊手术 (5)

1、总则 ①各科室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②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③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④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2、手术分级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手术分级如下: ①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②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③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

种中等手术。 ④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或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级手术中。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①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级”完成四、三、二、一各级手术,但应侧重四级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的手术。 ②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级”完成三、二、一级手术,但应侧重三级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③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级”参与四、三、二级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二、一级手术。 ④住院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级”参与四、三、二级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一级手术。 ⑤助理医师(医士):按“各专业手术分级”参与二、一级手术,做助手。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类: 1)甲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 术; 2)乙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 各种手术; 3)丙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 各种手术; 4)丁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 种手术。 3.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

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 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4.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类手术前,要在上级医师指导(包括在本院或外院进修时)下至少主持完成10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各专科的具体完成例数由科室根据专科特点、手术复杂、难易程度调整并报医务科批准。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丁类手术。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 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 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 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

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机构级别和登记的诊疗科目相符的 手术。 第九条三级医院可以开展各级手术,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第十条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二级甲等医院如具备开展甲级手术的必要条件(包括场地、人员、设备等)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四级手术项目,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第十一条一级医院(含卫生院)可以开展一级手术。具备麻醉科设置,并拥有性能良好的急诊抢救设备的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二级手术项目,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向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等,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或小伤口处置及其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 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开展一级及以上级别的手术。 第十三条择期手术患者,若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需要输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手术技术的管理和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定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该制度依据国务院相关法规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要求,旨在加强医师的管理和监督。 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根据医疗技术的分类,手术也被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和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由卫生部负责制定目录和进行临床应用管理。第二类医疗技术具有一定的伦理问题和风险,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目录并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通过常规管理能确保安全有效性,由医疗机构管理。 手术分级制度依据手术的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一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各级医师的手术权限也相应分级。 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手术技术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手术的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当严格遵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由急诊科主任或急诊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三)特殊手术 特殊手术包括高风险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等,需经医院学术与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医务部备案。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医师的手术权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医师的专业能力、手术技术水平及手术经验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师的手术技能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 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必须遵守规定的权限级别。如果手术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手术。但如果是高风险手术或者超出自己权限级别的手术,必须紧急报告上级医生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