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影响因素探讨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影响因素探讨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是1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实验诊断方法,但在实

际操作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站自2009年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以来,对试验的

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就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作一些探讨。

1 标本的影响因素

1.1外源性因素包括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保存时间过长、标本凝固不全和乳糜

血等。标本溶血对ELISA的影响主要是反应孔对溶血血清中的血红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和溶

血时细胞内液对血清的稀释作用。Hb具有类过氧化酶活性,其作用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类似,如果反应孔非特异吸附:Hb而残留,则可催化底物显色,使本底吸光度值升高甚至造成假阳性。当标本中抗体浓度与吸光度值呈线性关系时才会因溶血的稀释作用使吸光度值下降;当

标本中抗体浓度近临界值时,可能造成假阴性。标本的污染菌体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

物酶,可使试验出现非特异性显色,使结果出现假阳性。标本在冰箱中保存过久,血清中

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可形成二聚体,在用间接法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甚至造成假阳性。冰冻保存的标本反复冻融产生机械剪切力对标本中的蛋白等分子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假

阴性结果。标本凝固不全的血清中含有部分纤维蛋白原,如将其加入微孔中,在ELISA测定

过程中仍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使结果呈假阳性。乳糜血中的乳糜微粒会吸附

于反应孔壁,可能造成非特异吸附,致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1.2 内源性因素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

身抗体等。在类风湿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或不同浓度的类风湿因子(RF),其一

般为IgM型,亦有IgG和IgA型,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为在ELISA测定中,其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以及随后加入的酶标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

假阳性结果。补体在固相酶免疫测定中,来自哺乳动物的固相抗体和酶标二抗均有激活人补

体系统的功能。一方面,固相抗体和酶标二抗可因其吸附及结合过程中抗体分子发生变构,

使Fc段的补体clq结合点暴露出来,使clq成为1个中介物将二者交联起来出现假阳性结果。另一方面,固相抗体也会因为活化补体的结合,封闭抗体和抗原的表位结合能力而引起假阴性。人类血清中含有抗啮齿类动物的免疫球蛋白(Ig)的抗体,即天然的异嗜性抗体,异嗜性抗

体可通过交联固相和酶标的单抗或多抗而出现假阳性反应。

2 试剂的影响因素

2.1 试剂的选择目前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均采用基因工程方法,TP47和TmpA

等包被酶联板,由于不同厂家TP抗原组合不同,来源和用量方面也有差异,造成不同厂家

的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虽然国家采用批批检定的形式对ELISA试剂严格把关,但不同厂家的试剂在使用效果上仍存在差异。要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

2.2 试剂的运输、贮存要在低温(2~8℃)条件下进行。因酶类物质是1种特殊的蛋白质,久置、反复冻融或受热后,酶易失去活性,反应微孔板条如果一次用不完时,应进行密封保存防止

受潮,并在短期内使用。

2.3 试剂的准备在临床实验室,对试剂的准备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实验时将试剂

从冰箱中拿出来即用,而忽略了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后面时间不够的问题,其直接的后果是

对一些弱阳性标本的检测出现假阴性。因此,在ELISA测定前试剂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将

试剂盒先从冰箱中拿出来,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后(或根据本实验的实际情况确定平衡时间),再进行测定,使试剂盒在使用前与室温平衡,这样做的目的能使反应微孔内的温度较快

地达到所需的温度,以满足后面的测定需求。

2.4 试剂的使用不同批号、不同厂家的试剂,由于酶标记物中酶的浓度不尽相同,与固相载

体上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程度不同,故不能混合使用。对于超过有效期的试

剂则严禁使用。

3 试验操作中的因素

3.1 加样 1)加样时间过长,尤其是手工加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孔间差异加大,更不可先把阴

阳性及质控血清加好后长时间等待。2)加酶试剂及样品时,要加在孔底,不能加在孔壁上使

用滴瓶滴加试剂时,滴加的角度不同和挤压的力度不同,致使滴加的试剂量不准,都可导致

试验结果不准确。

3.2 温育的影响温育对于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是最关键的因素,温育时间、温度的选

择一般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选择温育的时间、温度。加完标本和(或)试剂后将微孔板从室温

放入水浴箱或温箱中时,孔内温度从室温升至37℃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是将微孔板一放人温

箱即开始计时,这样就容易造成实际测定中温育时间不够,易致弱阳性标本测不出来。

3.3 “边缘效应”的排除“边缘效应”是在使用96孔板的ELISA测定中,外周孔显色较中心孔深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96孔板周围孔与中心孔在温育中的热力学梯度造成的,因此在

温育时尽量采用水浴。

3.4 洗板 ELISA测定的洗板一般有2种方式,即手工和洗板机洗板。一般认为机器洗板较手工洗板效果要好,关键是洗板次数的选择。洗板次数较少,造成残留,可引起假阳性结果。洗

板次数过多,可造成抗原抗体结合物洗脱,造成假阴性结果。

3.5 显色市售ELISA试剂盒中,如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则提供的底物为A和B 2瓶

应用液;如以邻苯二胺(OPD)为底物,则试剂盒提供邻苯二胺片剂或粉剂。显色反应条件为37℃或室温反应15~30 min。以邻苯二胺(OPD)为底物的试剂,要临用前30 min配制且必须

避光。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的试剂则不需避光,但A、B液应尽量避免接触金属器械。其次,显色的时间要足够,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对于显色的时间不够重视,显色时间过短

容易造成弱阳性标本的漏检。显色时间过长会使质控值偏高,影响质控图的绘制。

3.6 结果判定读取结果要在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定性测定用肉眼判读试验结果时,反应板应水平距离白色背景10~15 cm;定量测定时用酶标仪读取结果,酶标仪不应置于阳

光或强光照射下,需先预热15—30 min再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尽管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操作简单,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也较多。故在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有加强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影响因素,才能保证血液检测质量,为

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李金明.临床ELISA测定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李金明.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北京:人民军

医出版社,2005:87-94.

[2]李会英.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4(10):985-986.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影响因素探讨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影响因素探讨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是1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实验诊断方法,但在实 际操作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站自2009年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以来,对试验的 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就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作一些探讨。 1 标本的影响因素 1.1外源性因素包括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保存时间过长、标本凝固不全和乳糜 血等。标本溶血对ELISA的影响主要是反应孔对溶血血清中的血红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和溶 血时细胞内液对血清的稀释作用。Hb具有类过氧化酶活性,其作用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类似,如果反应孔非特异吸附:Hb而残留,则可催化底物显色,使本底吸光度值升高甚至造成假阳性。当标本中抗体浓度与吸光度值呈线性关系时才会因溶血的稀释作用使吸光度值下降;当 标本中抗体浓度近临界值时,可能造成假阴性。标本的污染菌体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 物酶,可使试验出现非特异性显色,使结果出现假阳性。标本在冰箱中保存过久,血清中 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可形成二聚体,在用间接法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甚至造成假阳性。冰冻保存的标本反复冻融产生机械剪切力对标本中的蛋白等分子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假 阴性结果。标本凝固不全的血清中含有部分纤维蛋白原,如将其加入微孔中,在ELISA测定 过程中仍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使结果呈假阳性。乳糜血中的乳糜微粒会吸附 于反应孔壁,可能造成非特异吸附,致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1.2 内源性因素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 身抗体等。在类风湿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或不同浓度的类风湿因子(RF),其一 般为IgM型,亦有IgG和IgA型,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因为在ELISA测定中,其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以及随后加入的酶标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 假阳性结果。补体在固相酶免疫测定中,来自哺乳动物的固相抗体和酶标二抗均有激活人补 体系统的功能。一方面,固相抗体和酶标二抗可因其吸附及结合过程中抗体分子发生变构, 使Fc段的补体clq结合点暴露出来,使clq成为1个中介物将二者交联起来出现假阳性结果。另一方面,固相抗体也会因为活化补体的结合,封闭抗体和抗原的表位结合能力而引起假阴性。人类血清中含有抗啮齿类动物的免疫球蛋白(Ig)的抗体,即天然的异嗜性抗体,异嗜性抗 体可通过交联固相和酶标的单抗或多抗而出现假阳性反应。 2 试剂的影响因素 2.1 试剂的选择目前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均采用基因工程方法,TP47和TmpA 等包被酶联板,由于不同厂家TP抗原组合不同,来源和用量方面也有差异,造成不同厂家 的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虽然国家采用批批检定的形式对ELISA试剂严格把关,但不同厂家的试剂在使用效果上仍存在差异。要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 2.2 试剂的运输、贮存要在低温(2~8℃)条件下进行。因酶类物质是1种特殊的蛋白质,久置、反复冻融或受热后,酶易失去活性,反应微孔板条如果一次用不完时,应进行密封保存防止 受潮,并在短期内使用。 2.3 试剂的准备在临床实验室,对试剂的准备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实验时将试剂 从冰箱中拿出来即用,而忽略了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后面时间不够的问题,其直接的后果是 对一些弱阳性标本的检测出现假阴性。因此,在ELISA测定前试剂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将 试剂盒先从冰箱中拿出来,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后(或根据本实验的实际情况确定平衡时间),再进行测定,使试剂盒在使用前与室温平衡,这样做的目的能使反应微孔内的温度较快 地达到所需的温度,以满足后面的测定需求。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梅毒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上梅毒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gG、IgM都有很好的检测能力[1],因其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结果客观在国内广泛使用。但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出现假阳性的问题,而大多数是由于弱阳性反应引起的,这给医疗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现将产生假阳性的原因作以总结,供同仁参考。 1 机体的内在因素 1.1 年龄因素有些老年人梅毒检测结果阳性,而无临床症状,也无发病史和疾病接触史[2]。ELISA试剂盒主要是选自梅毒螺旋体外膜的脂蛋白47 KD、17 KD、15 KD为分子抗原,用基因重组表达和BOC 氨基固相法得到多肽抗原,为使小分子多肽有较好的吸附性,再用人血清白蛋白与之连接,而且合成后的多肽一般不做提纯,直接作为试剂抗原使用。由于抗原不纯和使用了人血清白蛋白,增加了意外假阳性抗原位点的可能。老年人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的异常,易产生一些针对连接用的白蛋白的抗体或一些异常蛋白质而干扰了检测的结果出现假阳性。 1.2 疾病因素有些疾病如其他螺旋体感染、淋巴肉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丙型肝炎、肝硬化、海洛因成瘾、妊娠等可使患者体内含有治疗性抗体、嗜异性抗体、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特殊成分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产生假的显色反应而出现假阳性。 2 标本因素 2.1 标本处理不完全血液抽取后未完全凝固即离心分离血清,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容易在板孔中形成纤维蛋白薄膜或絮状物,造成洗板时清洗不干净,酶残留在相应的板孔中,使吸光度值偏高,造成假的阳性结果。 2.2 标本溶血标本溶血时细胞内液的各种活性酶及具有酶样活性的物质可与底物非特异性结合;Hb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效应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类似,溶血后反应孔非特异性吸附Hb,洗涤时不易洗去,催化底物产生一定程度的显色,使本底吸光度值升高而造成假阳性[3]。 2.3 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采集后及分离血清时应避免细菌污染,因一些细菌体内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会对用相应酶作标记的测定方法产生非特异性干扰,造成弱的假阳性结果。 2.4 标本保存不当标本在冰箱存放过久,易使细菌繁殖,会影响结果的测定;存放过久的标本,血清中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 可形成二聚体,导致本底过深,造成弱的假阳性。 3 操作因素 洗涤过程中有溢出现象,使强阳性标本的反应液污染临近的阴性孔而出现假阳性;洗涤时间短或洗涤次数少,使洗涤不充分,板孔中酶试剂残留而出现假阳性;底物液反复使用被污染或受到强光照射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假阳性;判读结果或登记、发报告时错位,出现错报的假阳性结果。 4 仪器因素 4.1 酶标仪使用的影响酶标仪是ELISA试验所必须的仪器,它是对反应孔进行垂直比色,当反应板底部有污染时,容易出现吸光度值升高,导致假阳性的结果。 4.2 拖带阳性全自动加样仪加样时不是一份标本一个加样头,虽然仪器能对加样针内壁和外壁自动清洗,但遇到高浓度抗体标本时,由于加样针清洗程度不够,同一加样针拖带污染导致其后一孔甚至多孔出现假阳性的现象[4]。 5 方法学因素 5.1 灰带区现象梅毒ELISA测定是一种定性试验,须在阳性与阴性之间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即阳性判定值(Cut off),通常将以Cut off值左右的一定范围定为灰带区[5]。测定结果在灰带区的标本易出现假阳性,应通过确认试验或跟踪检测来确定是阳性还是阴性。

ELISA、RPR、TRUST、TPPA四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

ELISA、RPR、TRUST、TPPA四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 值 目的:探讨ELISA、RPR、TRUST、TPPA四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共计400份。同时选择朱诊断为梅毒的人群400例作为对照。将上述400份梅毒标本随机分为4份,分别接受ELISA、RPR、TRUST、TPPA检测。分析ELISA、RPR、TRUST、TPPA四种方法阳性检出情况及假阳性检出情况。结果:TPPA阳性检出率及假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RPR、TRUST、TPPA三种检测方法。结论:本文作者认为TPPA操作繁琐,依赖人工,但是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高,RPR可以作为梅毒诊断的初筛试验,但是易受梅毒之外疾病的影响。ELISA自動化程度高,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对梅毒早期辅助诊断较好。TRUST有助于判断梅毒再感染及复发。 标签:ELISA;RPR;TRUST;TPPA 梅毒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传染力强,危害性大,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疾病。2010~2011年梅毒发病率分别为:15.6/10万、17.5/10万,美国2010年发现梅毒发病率仅为0.2/10万,可见我国梅毒疾病防控形式不容乐观。梅毒检测不可避免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如何选择灵敏度高、特意性强的指标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作者对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采集的梅毒血清样本,分析ELISA、RPR、TRUST、TPPA四种方法的检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共计400份,样本来源为男性202例,女性198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8.51±15.24)岁。同时选择未诊断为梅毒的人群400例作为对照。将上述400份梅毒标本随机分为4份,分别接受ELISA、RPR、TRUST、TPPA检测。 1.2仪器 全自动加样器、离心机、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振荡器、背光式读片灯等。 1.3测定方法 1.3.1TPPA检测待测血清和TPPA混合,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与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1.3.2ELISA检测纯化的梅毒螺旋体的重组蛋白为抗原以包被固相板条,加梅毒血清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体IgG抗体。

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误差因素及解决办法

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误差因素及解决办法 分析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在医学领域,发光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在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时,有时会出现结果误差的情况。本文将分析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误差 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结果误差因素 1. 样本处理不当 样本处理不当是导致结果误差的常见因素之一。样本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检测结果至 关重要。如果在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浓度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试剂盒存储条件不佳 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通常需要使用试剂盒,而试剂盒的存储条件对于 检测结果至关重要。如果试剂盒长期暴露在高温、潮湿或光照的环境下,就会导致试剂盒 内的荧光物质和发光底物分解,结果误差将不可避免。 3. 操作不规范 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操作不规范、操作技术不熟练 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 二、解决办法 1. 严格控制样本处理过程 对于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确保样本的质量和稳 定性。在采集样本时,应尽可能避免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凝结、溶血和污染现象;在保存和 运输样本的过程中,应避免暴露在高温、潮湿或光照的环境中。 2. 优化试剂盒的存储条件 对于试剂盒的存储条件,应当根据试剂盒的要求,严格控制存储温度和湿度,避免高温、潮湿或光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 加强操作规范培训 对于检测人员,应加强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和经验。在日常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结果误差。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效果及准确度探讨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效果及准确度探讨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系统,包括 皮肤、黏膜、骨骼、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梅毒的早期症状包括皮肤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可以发展成更严重的形式,甚至导致死亡。对梅毒的早期诊断 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梅毒诊断方法包括暗视野镜检查、梅毒螺旋体培养、直接荧光抗 体技术(DFA)、多种抗体介导的血清学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ELISA法因其操作简便、高效、准确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梅毒的临床诊断。本文将探讨ELISA 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效果及准确度。 一、ELISA法原理及优势 ELISA法是一种基于酶作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检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 与标记有酶的二抗结合,形成特定的复合物,再通过酶的底物反应产生可定量检测的信号。由于ELISA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因此成为了临床上常用的检测 方法之一。 在梅毒的诊断中,ELISA法具有以下优势。ELISA法可以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ELISA法对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效率高,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ELISA法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评估抗体水平,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程度和病情的发展。ELISA法在梅毒的临床诊断 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ELISA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准确度探讨 虽然ELISA法在梅毒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检验效果,但是其准确度受到一些因素 的影响。ELISA法对样本的质量和保存条件要求较高,如果样本质量不良或保存条件不当,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ELISA法可能受到交叉反应的影响,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ELISA法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误诊误治。在使用ELISA法进行梅毒诊断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采集、保存和检测操作规范,同时结合临床实 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准确度。

溶血标本对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影响

溶血标本对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影响 王欣 【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 【年(卷),期】2015(017)006 【总页数】3页(P559-561) 【关键词】梅毒抗体;ELISA;溶血标本 【作者】王欣 【作者单位】101500 北京市密云县中心血站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7+.1;R446.61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我国 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采供血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血液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梅毒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1]。本站2013年10 月1 日~2014 年9 月30 日期间采集无偿献血样本6 795 份,筛查出梅毒抗体阳性标本33 例,其中7 例为非溶血标本,26 例为溶血标本,对梅毒抗体重新对比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选取本站26 例梅毒抗体阳性溶血标本,及其重新留取的非溶血标本26 例,

对比两次检验结果的差异。 1.2 选取本站5 例梅毒抗体阳性血标本,10 例梅毒抗体阴性血标本,均为非溶血 标本。 2 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Diasorin ETI-MAX3000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试剂:高达 现代酶免检测试剂,经批批检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2.2 实验方法 2.2.1 梅毒抗体阳性且为溶血标本的26 例,及其重新留取的非溶血血标本26 例。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试验设空白对照1 孔,阴性对照3 孔,阳 性对照2孔,外部质量控制2 孔(阳性对照1 孔、阴性对照1 孔),每份标本均做 双孔平行试验。结果判断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双波长检测,两孔OD 值均大于Cut-off 值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两孔OD 值均小于Cut-off 值判定检 测结果为阴性,一孔OD 值大于Cut-off 值、一孔OD 值小于Cut-off 值则判定 检测结果为阳性,目的是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操作原因引起的假阳性。 2.2.2 已知梅毒抗体阳性血标本5 例,梅毒阴性血标本10 例,均为非溶血标本, 将每一个非溶血标本以物理震荡和反复冻融的方法处理,使红细胞破坏,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然后分离血清和血细胞以保证溶血程度的稳定,防止进一步溶血。再将溶血标本通过倍比稀释划分为3 组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即轻度溶血组:Hb 浓度小于5 g/L;中度溶血组:Hb 浓度介于5~10 g/L;重度溶血组:Hb 大于10 g/L [2]。将原非溶血标本与3 组不同程度溶血组的血标本共计4 组60 例同时进行检测。 2.3 结果判读阴性对照NC=0.008;阳性对照PC=2.7075;Cut off=0.15;OD 值 ≥Eqv 值即定性为阳性(灰带区Eqv=0.8 ×Cut off=0.12,依据《北京市密云中心 血站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梅毒抗体检测》)。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与年龄相关性探究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与年龄相关性探究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可以感染人体的皮肤和黏膜,引起多 种临床症状,包括溃疡、疹和恶心。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减少患 者的并发症至关重要。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方法,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研究表明ELISA检测梅毒抗体可能存在假阳性的问题,而 且患者的年龄可能与假阳性率有关。本文将探讨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与年龄相关性的问题, 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梅毒抗体检测方法 ELISA是一种通过测定特定抗体与其对应抗原的结合情况来确定是否存在该抗体的检 测方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常用的ELISA检测方法是利用梅毒螺旋体抗原与患者血清中 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来进行检测。如果患者血清中存在梅毒抗体,那么在ELISA试验中 就会出现特定的颜色反应,可以通过测定颜色反应的强度来确定患者血清中抗体的浓度。 二、梅毒抗体假阳性率的问题 尽管ELISA方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仍然存在假阳性 的问题。假阳性是指没有患病,但是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情况。梅毒抗体假阳性可能是由于 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交叉反应、其他感染状态、免疫系统异常等。特别是在一些特定人 群中,梅毒抗体假阳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其中年龄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可能与梅毒抗体假阳性率有关。在一项针对不同年龄段患 者的梅毒抗体检测研究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抗体水平和其他潜在的疾病状态有关。对于不同年 龄段的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时,需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除了年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个体的免疫状态、疾病史、药物使用等因素都可能对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一些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 异常状态也可能导致梅毒抗体的异常产生,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梅毒抗体 检测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免疫状态和疾病史,以更准确地判断检测结果的意义。 五、临床意义和建议 梅毒抗体检测是梅毒诊断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梅毒抗体假 阳性可能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 和影响因素。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梅毒抗体检测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梅毒抗体假阳 性与年龄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常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免疫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常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免疫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梅毒血 清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主要是使用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实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PH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P-ELISA)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这五种检测方法来检测免疫标本且是阳性的 280例,通过对五种检测方法的比较来分析存在的阳性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结果 表明ELISA组中是属于阳性的比率最高达到了99.29% ,比TPPA检测略低之外,都优于其他 三种检测方法(均P < 0.05 ) ,但是出现的假阳性率存在较高,达到了10.72 % ,而应用TPPA 进行检测的假阳性率是最低的为0.00 %,明显优于其他四种检测方法(均P < 0. 05 ) ; TRUST的 检测结果显示其灵敏度(85. 62%)以及特异性(88. 64% )都是属于最低的,这组检测结果明显低 于其他四种检测方法(均P<0.05)。结论:五种方法比较后得知,ELISA是作为检测梅毒中最为 理想的检测方法,RPR是适用于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TPPA是适用于筛查后的阳性标本梅 毒抗体的确证试验,那么TRUST及TPHA的检测方法则是不适合用于梅毒螺旋抗体检测试验。【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验;TPPA;ELISA;RPR 【中图分类号】R446.6;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39-02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methods of syphilis antibodies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of detection methods of syphilis antibody,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syphilis serum antibody clinicians detection method. Method: mainly use syphilis 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reagin test (TRUST), Treponema pallidum specific antigen serum test (RPR), 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TPHA), syphili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P-ELISA) and 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agglutination test (TPPA) of the five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s to detect the immune specimens and 280 positive cas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five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s to analyze the positive rat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existenc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ELISA group belongs to the positive ratio reaches to 99.29%,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TPPA detection, are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all P < 0.05), but there exists high false positive rate, false positive rate reached 10.72%,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PPA detection is the lowest for 0%,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ther four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all P < 0.05); results of TRUST detection showed the sensitivity (85.62%) and specificity (88.64%) belonged to the lowest, this group of test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urrent is lower than the other four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P<0.05). Conclusion: the comparison of five methods for that, ELISA is used as a detection of syphilis in the most ideal detection method, RPR is suitable for detecting syphilis non-specific antibody, TPPA is a confirmatory test specimens positive syphilis antibody is suitable for screening after, so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TRUST and TPHA are not suitable for syphilis antibody test. 【Key words】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Serological test; TPPA; ELISA; RPR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是属于比较小而且又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体,其长度大约是5~20nm,平均长度在8~10nm,直径长度是小于0.2nm,包括有6至12个螺旋[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性很强的疾病(STD),对人体有着十分大的 危害性[2]。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人们对性的慢慢开放,梅毒感染几率在续年的上升,出现感 染梅毒病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人的身体对梅毒螺旋体缺乏应有的抵抗力,对梅毒这 种病的防治工作成为摆在医学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已经将梅毒这种 疾病划分为乙类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体。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之后有可能会自动产生 多种抗体,其中IgM和IgG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两种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统称为反 应素[3]。当前血清学试验是作为实验室诊断梅毒一种主要方法之一,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

影响ELISA试验结果操作的因素总结

影响ELISA试验结果操作的因素总结 操作的影响因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特别的试剂分析方法,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其试剂易于保存、结果推断较为客观,是目前试验室检测抗原抗体*经济、*普遍的试验诊断方法。影响ELISA试验结果操作的因素总结如下: 1 、试剂的预备 试剂的质量如抗原抗体的纯度及亲和力、标记物的比活性、滴度及特异性等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为保证检测质量,全部试剂必需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批准、批检测合格,临床评估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较高且在有效期内才有使用价值。不同厂家试剂敏感性、特异性不尽相同,有报道不同厂家酶标板孔间 A 值差大小可达 15%,标记酶的活性及显色液的稳定性也相差较大,所以合理有效的试剂选择尤为重要,对 ELISA 试剂盒应正确选择,定期评价并建立科学的接收标准,结合常规血液筛查状况,对实际的均一性、适用性、稳定性,选出灵敏度、特异度及精密性合适的试剂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有报道不同厂家-IgG 配制成的抗 HCV-cAg 酶结合物溶液对检测结果有区分,配制抗 HCV-cAg 酶结合物溶液前应检测小鼠-IgG 与产品的适配性。其次试剂盒的储存方式、运输条件及有效期均为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试剂盒一般2~8℃冰箱保存,留意不要紧贴冰箱储存室后壁以防止试剂冻结失效,可避开使

用时试剂受温差影响导致酶标板上凝集小水珠及反应消失温差而影 响抗原抗体的反应。使用前需将试剂盒放置37℃恒温箱温育30min,且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合使用。剩余试剂应准时放入 干燥剂密封保存在2~8℃冰箱,试剂打开后一周内有效,同时留意 做好室内质检,确保试验结果的牢靠性。 不同方法学的检验试剂会使乙肝两对半结果消失不同,如临床操 作中电化学检测 HBsAg 呈阳性,而采纳 ELISA 检测则呈阴性,此外,使用单抗或多抗试剂对检测结果同样造成肯定的影响。讨论表 明 ELISA 检测细胞因子时需要依据检测的细胞因子选择不同的裂解 液进行处理,避开裂解液对细胞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假阴性结果。 2、样本的采集、保存及预处理 标本的运输及保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养均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 不良影响,为避开消失错误样品应精确标明编号、种类、受检者姓 名及采集时间,收集后仔细核对,拒收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及申请单,严格根据拒收制度处理,同时处理合格标本,做好后续工作,避开 延误导致标本消失溶血等其它不良状况。标本的预处理对检测结果 有特别明显的影响,临床工作中有时为了快速得出检测结果在血液 开头凝固前强行离心分别血清,血清中残留的纤维蛋白丝对试验结 果造成影响,标本离心需*且必需待血液凝固后方能分别血清,也可 在标本采集时使用带分别胶的采血管提取,使用未混入保存液的血 液做检测标本。在此过程中保证待检标本新奇、避开细菌污染,否 则易消失假阳性结果,若不能准时检测可将分别的血清于4℃保存,

ELISA检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ELISA检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关键词】 ELISA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ngvall 和Perlmann于1971年最先应用该法进行了IgG定量测定,并命名为“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由于ELISA方法灵敏,特异性强不需要特殊设备,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测定[1]。如乙肝、丙肝抗体等等。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其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临床检验中除正常反应外,有时常可见到一些错误结果(即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本文就ELISA检测的影响因素做如下讨论。 1 标本的影响 1.1 溶血标本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易产生假阳性可能是溶血血清中含有过氧化酶物质(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在洗涤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洗脱,它可使H2O2释放出原生态氧(O),从而催化底物四甲基联苯胺生成可溶性的有色物质,即显蓝色,产生假阳性[2]。所以严重溶血标本禁用。 1.2 标本受细菌污染 因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因此,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同溶血标本一样,亦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测定结果。 1.3 标本保存不当 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在间接法ELISA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造成假阳性;为克服上述干扰,ELISA测定的血清标本宜为

新鲜采集;如不能立即测定,5 d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存放于4℃,1周后测定的血清标本应低温冻存;冻存后融解的标本,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合后再测定,但混匀时应轻柔,不可强烈振荡。 1.4 塑料试管能吸附抗原物质,样本久置在塑料管内会使样本内抗原含量下降造成假阴性最好使用真空采血管;并使用非抗凝标本,肝素抗凝血浆会增加OD值,EDTA、酶抑制剂(如NaN3)可抑制ELISA系统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 1.5 标本凝固不全 在工作中,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 2 试剂影响 ELISA检测试剂厂家较多;不同厂家出产的试剂灵敏度与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别,使用质劣的试剂必然导致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选择高质量的试剂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 3 操作技术的影响 3.1 吸量的准确性 吸量不准确,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加样器也要经常清洗,定期校准。 3.2 温浴影响 抗原抗体结合及酶促反应对温度有严格要求,酶标板周围与

环境温、湿度对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高通量ELISA检测预期值的影响

环境温、湿度对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高通量ELISA检测 预期值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温、湿度对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高通量ELISA检测预 期值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Freedom evolzyer 和Add care ELISA 600的高通量ELISA的检测系统做检测,以我院收治的43例梅毒患者的病毒样本做研究分析。 结果环境条件为18-22℃的温度;30%-39%、20%-29%的湿度,检测值同预期 值比较,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环境条件为13~17℃、8~12℃的温度;10%-19%的湿度,检测值同预期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统 计学意义存在。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都对质控值会产生影响,影响差异存在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湿度相同,温度与质控值为正比例关系;温度相同,湿 度与质控值为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温度;湿度;梅毒螺旋体抗体;高通量;ELISA检测 本文就梅毒患者以高通量ELISA方式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预期值受到检测当 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影响研究,做简要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5年级4月到2016年4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43例梅毒患者的病毒样本做研究分析。分别用Add care ELISA 600(以下称SB1)和Freedom evolzyer(以 下称SB2)的高通量ELISA的检测系统做检测,主要对梅毒螺旋体弱阳性质控值 (S/CO)做数据性分析。 1.2方法 检测仪器是中国烟台艾德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SB1);高通量比较系统来 自瑞士(SB2);检测用试剂用中国厦门英科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5NCU/ml 是抗体定值弱阳性质控品浓度;中国北京康彻斯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体定值 弱阳性质控品浓度分别是L0.5NCU/mL与1 NCU/m。具体方法,以临床实验室 标准协会所指定相关标准为准,将检测温度设定在18℃到22℃之间,湿度设施 在20%到40%,验证两种高通量的检测系统性能,具体验证指标有精密度、CUTOFF值、灵敏度。用室内定值弱阳性质控方法,分别检测样本的抗体,以两 个系统为基础,详细记录检测时环境温度和湿度,记录质控值。以湿度和温度为 分组依据,对各个小组的质控数据进行分析[1-2]。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 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做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分析 温度和湿度对质控结果的影响。 2、结果 2.1环境温度、湿度对预测值影响分析 环境条件为18-22℃的温度;30%-39%、20%-29%的湿度,检测值同预期值 比较,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环境条件为13~17℃、8~12℃的温度;10%-19%的湿度,检测值同预期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 意义存在。 2.2 SB1检测系统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分析

ACD血液保养液与肝素抗凝剂对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

ACD血液保养液与肝素抗凝剂对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 结果的影响 徐倩 【摘要】目的探讨ACD血液保养液和肝素抗凝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n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收集到的156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分别置于促凝剂管、肝素抗凝剂管及ACD血液保养液管中,分别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样本的光密度值(OD值),并最终得到呈阳性反应样本的信号/临界值(signal-to-cut off,S/CO)的比值.结果 3组阳性血液标本的S/CO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血液保养液管的S/CO值低于促凝剂管、肝素抗凝剂管(P<0.05),促凝剂管与肝素抗凝剂管的S/C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性血液标本的S/C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初次反应性样本剪取血袋上的血辫进行复检时,肝素抗凝剂不会影响血液检测的结果,而ACD血液保养液的影响则需要考虑. 【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6 【总页数】2页(P694-695) 【关键词】ACD保养液;肝素抗凝剂;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 【作者】徐倩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40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1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血液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1-2],使用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时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是控制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梅毒螺旋体抗体是梅毒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采供血机构在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初检时,如果血液标本具有反应性,则应对标本行复检,最终才能确定结果[3]。目前,通过剪取初次反应性样本血袋上的血辫进行复检是采供血机构进行复检的常见途径[4],由于血辫中含有抗凝剂-枸橼酸盐-葡萄糖的ACD血液保养液,该保养液是否会对复检结果有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不同处理下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TP ELISA检测,旨在分析ACD 血液保养液对复检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血液检测标本来源于2015年3月我院中心血库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共收集1568份。其中,初次反应性样本为8例(0.51%),阴性标本1560份(99.49%)。 1.2 仪器与试剂 ACD血液保养液(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41228),真空肝素钠抗凝试管(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080718),意大利SEAC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芬兰Finnpipette雷勃移液枪加样枪加样器,TP ELISA试剂盒两种[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4117521;丽珠梅毒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11208)]。 1.3 检测方法 收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利用注射器将5mL的血液标本置于促凝管中(促凝剂

TP-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

TP-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 赵花;李军民;张红 【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uncertain factors of the false positive results of Treponema pallidum specific antibody( anti-TP)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Methods Anti-TP was detected in 2619 samples by ELISA.The pos-itive samples were examined again by 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 TRUST) and T.pallidum particle assay ( TPPA) .Results The S/CO>1.0 in 231 positive samples detected by ELISA were 201, The 201 positive samples were examined again by TRUST and confirmed positive by TPPA.The positive samples by TRUST were 169, and by TPPA were 196.The coincidence rate of ELISA and TPPA was 97.5%.In 30 samples’ S/CO between 0.7 and 1.0, the positive samples examined again by TRUST were 12, and con-firmed positive by TPPA were 19.The coincidence rate of ELISA and TPPA was 63.3%.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ELISA is af-fected by the uncertain factors, So false positive results exist.The sample’ s S/CO between 0.7 and 1.0 should be examined by TRUST and TPPA jointly.%目的:探讨TP-ELISA 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TP-ELISA法对2619例标本进行检测,初检阳性者再行TRUST试验和TPPA确认试验,结果判定以TPPA为准,比较TP-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结果231例TP-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S/CO值>1.0者201例,经TRUST复检后阳性者169例,经TPPA确认阳性者196例,TP-ELISA法和TPPA的符合率为97.5%。在S/CO 为0.70~1.0的30例标本中,经TRUST复检后阳性者12例,经TPPA确证

TP-ELISA二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分析

TP-ELISA二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 钩状效应分析

摘要目的:对TP-ELISA双抗原夹心二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发生的钩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它给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和预防措施。方法: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期间使用RPR和TP同时检测数共有1302件。TP-ELISA二步法结果显示为阴性,且RPR 的结果显示为阳性的共有4例,需要使用稀释法继续进行检测。结果:有3例标本TP结果为阴性且RPR结果为高滴度的样本,TP稀释后都出现了阳性反应,第1例、第2例与第3例的RPR滴度分别是1:64、1:32和1:8。还有1例TP结果为阴性而RPR结果为弱阳性的样本,在TP稀释后仍然为阴性,该患者为老年人。结论:TP-ELISA二步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的时候可能会发生钩状效应,采用稀释法可以避免该效应的发生。但可能由于RPR特异性差和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的原因,会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本实验中有1例TP稀释后仍为阴性的患者为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减退,极易发生多种疾病,比如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以及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都容易引起假阳性。但由于老年人疾病多样化,所以上述疾病因素只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部分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因素比如老年病人机体内可能会有螺旋体共生,能够诱导而产生抗属、群或者科特异抗原的交叉反应抗体,等等。都存在造成假阳性结果发生的可能。 关键词:钩状效应;RPR;TP-ELISA 钩状效应指的是进行免疫检测的过程中因为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出现抑制反应,导致产生假阳性结果的一个现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非常多的文献都提出使用ELISA一步法进行检测的时候,若抗原或者抗体的浓度太高,则会导致假阴性结果,极易漏诊。所以,现在大部分的检测单位都使用ELISA双抗原夹心二步法。由于双抗原夹心二步法中要将抗体与酶标抗原分成两步加入,两者之间没有竞争抑制作用,因此不会出现钩状效应。本文将对TP-ELISA二步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钩状效应进行分析[1]。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收集本院在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期间使用RPR和TP同时检测数共有1302件。其中TP-ELISA二步法结果显示为阴性,RPR的结果显示为阴性的有807例,占比为61.98%;TP-ELISA二步法结果显示为阳性,RPR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有358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