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及其内在机制的

科学。它是一门既生活性又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下面是初一生物的复习资料,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分类、细胞、植物和动物等内容。

一、生命的起源

1. 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共同特征包括呼吸、营养、排泄、感应、运动、生长与繁殖。

2. 原始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原始细胞,形

成于大约37亿年前。

3. 生命的进化: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的变化与发展。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理论。

二、生物分类

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遗传关系等将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学科。

2. 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广义到狭义按照领域可以分

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七个等级。

3. 举例说明:常见的植物有桃树、玫瑰花、樱桃树等;常见

的动物有人类、狗、猫等。

三、细胞

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 动植物细胞的差异: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还具有细

胞壁、叶绿体、中心体等特殊结构。

3.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物质合成、能量转换、遗传传递等功能。

四、植物

1. 植物的特征:植物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2.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其中无性生殖包括分株、出芽、植物器官的再生等。

3.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五、动物

1. 动物的特征:动物是一类有机体,它们以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可以运动和感觉。

2. 动物的呼吸方式:动物的呼吸方式包括肺呼吸(鸟、人类)、腮呼吸(鱼)、皮肤呼吸(蛙)等。

3. 动物的消化方式:动物的消化方式包括口腔摄取、化学分解、吸收和排泄等过程。

以上是初一生物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要记住重点概念和关键的知识点,通过不断复习和巩固,你一定能够在生物学上取得好成绩。祝学习顺利!

7年级生物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填空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有时还需要测量。调查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是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3、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 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b、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植物落叶、人出汗)。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 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f、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不是。)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 1、地球表层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为海平面上下10千米左右的厚度,包括大气圈底部、__水圈大部__和岩石圈表面。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还有细真菌等微小生物。岩石圈是一切生物的“立足点”,包括各种植物、昆虫、飞禽走兽及细菌、真菌等,还有人类。 2、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收集和整理资料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收集的途径有多种,包括查阅、询问、搜索等。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 3、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条件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可影响生物 生物可__适应__和影响环境

生物的特征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植物能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仔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2)注意问题: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总结:以上是老师对生物特征的总结,请同学们看看吧。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对于生物学中种子的萌发的知识,下面是我们为你讲解的知识点。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希望上面对生物中种子的萌发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内容学习一定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哦。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植物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精选14篇)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精选14篇)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2)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3)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

初一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 (4)遗传和变异(5)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6)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7)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章、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放大物象)、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快、找到像)转换器(调换物像)、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慢、清晰像)、载物台(放置玻片)、通光孔(光线通过)、压片夹(固定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功能 1、细胞的定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4、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植物有叶绿体) 6、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7、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质(流动加速物质交换、内有叶绿体、线粒体等)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分化 1、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得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分化使生物体有简单到复杂 2、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3、动物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神经组织(产生传到兴奋)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结缔组织(支持连接营养保护) 4、植物体的五种组织:营养组织、表皮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第四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章、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通常指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海平面一下约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关于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关于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集中的DNA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2、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3、真菌(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4、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5、细菌、真菌的作用: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酸奶、泡酸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豆腐乳、酱等。 6、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7、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 二、生物的分类 1、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是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动物主要通过其形态特征分类。

2、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4、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马铃薯、蒜等。 3、无性生殖的运用:(1)扦插(2)嫁接。 4、昆虫、青蛙发育的类型:变态发育。它可分为: (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如:蝇、家蚕。 (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如:蝗虫、螳螂。 初一生物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好课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含义,对重点内容、名词概念要画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例如:《细胞的结构》中,细胞壁、细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汇总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汇总 【—初一生物之红细胞渗透脆性】,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 渗透脆性 将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哺乳动物:0.9%NaCl)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但如把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相反,假设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把正常人红细胞置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从0.85%、 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局部红细胞开始破裂,即上层液体呈微红色,当红细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那么全部红细胞都破裂。临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为正常人体红细胞的脆性(也称抵抗力)范围。如果红细胞放在高于0.45%/NaCl溶液中时即出现破裂,说明红细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小;相反,放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时才出现破裂,说明脆性小,抵抗力大。 总结:红细胞数量减少时,氧气的搬运能力会降低,变成缺氧状态,产生贫血;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后的细胞与原细胞的功能是相同的。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了;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起初功能相同,其形态和结构也相同,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这些细胞的功能各自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分裂不一定伴随分化,但分化一定伴随分裂;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的根底上进行的。 例题解析:右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请据图答复下列问题:(4分) (1)图中的①表示细胞的过程,判断的依据是因为①过程只有细胞的增多。 (2)图中的②表示细胞的过程。②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 解析:(1)细胞分裂会使细胞的数量增多初三,分裂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相同。 (2)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答案:(1)①、数量(2)②、组织 【—初一生物之细菌分类】,细菌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细菌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局部细菌根据形状分为三类:杆菌是棒状;球菌是球形,螺旋菌是螺旋形,包括弧菌、螺旋菌和螺旋体。 细菌的结构十分简单,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鞭毛和荚膜,根据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丹麦细菌学家革兰(Hans Christian 初一Gram),他创造了革兰氏染色。 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荚膜,形成了一层遮盖物或包膜。荚膜可以帮助细菌在干旱季节处于休眠状态,并能储存食物和处理废物。鞭毛可以帮助细菌运动。 细菌的分类的变化根本上反响了开展史思想的变化,许多种类甚至经常改变或改名。最近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开展,细菌学被放到了一个适宜的位置。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一)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二)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动物转基因 【—初一生物之动物转基因】,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动物转基因 动物转基因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转基因超级鼠比普通老鼠大约一倍。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但由于转基因动物受遗传镶嵌性和杂合性的影响,其有性生殖后代变异较大,难以形成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品系。因而,尝试从受体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以外源基因对其进行离体转化,再将转基因线粒体导入受精卵,所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雌性个体外培养的卵细胞与任一雄性个体交配或体外人工受精,由于线粒体的细胞质遗传,其有性后代可能全都是转基因个体。 总结: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与杂交不同 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之癌症早期信号 【—八年级生物之癌症早期信号】,癌症一般亦可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来源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物质代谢作用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物质代谢作用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物质代谢作用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之物质代谢特点 【—初一生物之物质代谢特点】,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分解等与生理有关的化学过程称为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1)体内各种物质代谢过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2)机体物质代谢不断收到精细调节; (3)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 (4)体内各种代谢物都具有共同的代谢池; (5)ATP是机体储存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 (6)NADPH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 总结:这些物质在消化系统内需经一系列消化酶的分解,成为比较简单的有机物,才能被小肠所吸收。如淀粉或蔗糖被分解成单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初中生物实验之探究种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初中之探究种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让学生自主性设计实验计划,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们要敢于创新。 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的作用。 (3)以上三种处理中,哪种处理不妥,请回答并指正。 (4)在设计此探究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四种处理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篇一】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类的起源和进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转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分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力量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力量和语言、文学沟通力量。) 方案生育 1、为了把握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养,我国已经把方案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方案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方案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把握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把握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养。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篇二】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学问点 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体:构成灰质课本82页图3.5---6 神经元突起:树突:较短、分支多、接受神经冲动。 轴突:较长、分支少、传导神经冲动。 白质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有传导功能。 2、神经系统脊髓灰质蝴蝶状、低级中枢、有反射功能,如排便、排尿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灰质构成大脑皮层,有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语言中枢(人类所特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躯体对侧的运动)、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高级中枢。

[专题]初一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专题]初一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资料初一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本文由a轩辕a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一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资料初一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资料期末序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杂交水稻之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父”——袁隆平,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的缔造者——张丽珠袁隆平,袁隆平张丽珠一、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圈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营养,生物都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进行呼吸; 营养进行呼吸排出体内产生的废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长和繁殖;除病毒病毒外,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病毒物都是由细胞细胞构成。细胞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竞争关系竞争关系(如水稻温度竞争关系和稗草) 合作关系 (如蚂蚁搬运食物) 捕食关系 (如七星瓢虫吃蚜虫) ,以及共生关系(地衣)和寄生关系(人肠道里的蛔虫与人体) 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提出问题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变量和设置对光是变量。照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光是变量光是变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溶解有色素、糖等物质)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

初一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初一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 第一节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 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6、在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环境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为:环境与生产者打双向前头,分解者前头只指向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指向分解者。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初一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P36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0、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壁、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物镜、转换器、镜筒、目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初一上册生物第1至第6章复习题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上册生物第1至第6章复习题纲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 10 千米,下达 10 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 150 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

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 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 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初一生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章节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 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在掉以轻心时、不在状态时、上课不好好听讲时,会下降,心情会低落,但是只要觉得学习是快乐的,那这将成为动力,引你向前。当你取得好时,你不快乐吗当你被老师表扬时,你不快乐吗这些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取得的回报。当你经过辛勤的劳动得到丰硕的果实时,你就会觉得快乐。一起来看看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欢送查阅!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1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

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弁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8.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

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9.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条件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P2---10)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调查法:要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要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在此基础上及时与人进行交流和总结。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营养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A:植物所需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无机物来源于吸收外界的水和无机盐。B:动物以取食植物或动物来获取有机物和无机物。C:细菌、真菌以分解有机物等获取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A:动植物白天晚上都进行呼吸,呼吸作用在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B:细菌真菌还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呼吸停止意味生物或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如:落叶、出汗、呼气、排尿。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如A、动物的逃避有害刺激(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草履虫趋向肉汁的刺激)及神经调节。B:植物的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由小长大、种子萌发、开花、结果。⑥生物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特征还有: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4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P11---35) 1、生物圈(P11—14)就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生物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空间。太空生活必备的生活用品应有水、营养物质、氧气。 3、环境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 空气、水、温度、湿度、空间、土壤、)和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由此衍生出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捕食关系,如:羊吃草。合作关系,如:蜜蜂之间的生活。竞争关系,如: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共生关系,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植物的共生,豆类植物的根瘤等)。 4、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探究实验法(对 照试验和模拟实验)资料分析法、分类法等。 5、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六个过程。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15—17)的实验中的问题:①、实验研究的变量是光。②、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③、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除光外,还有:温度、潮湿程度、食物等。④、为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如:两侧的中央放相同数量的鼠妇,静置两分钟)。⑤、在研究一种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⑥、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应计算实验的平均值。 ⑦为了避免偶然性,样本数量要足够的多(鼠妇的数量至少10只),并重复多次。其他 问题:A、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或光对鼠妇生活没有影响。)C、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2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生物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