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精选14篇)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精选14篇)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2)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3)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

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4)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5)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

(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6)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7)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

细胞壁:支持、保护物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9)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0)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2)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3)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4)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

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1、19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 (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 4 5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 (3 二、人体的营养 1供能物质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3 4 5 (1(2)铁:贫血 (3(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 ( 7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4、肺泡与血液、组织之间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氧气氧气 5、呼吸时膈肌、肋骨、胸廓、肺的变化: (1)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气压变小 (2)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收缩—肺收缩—气压变大 (3)识记方法:(膈肌下降收缩膈肌上升舒张)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含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红细胞:双凹圆饼状,成熟后无核,数量最多,功能是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较大,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与保护的功能。 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能止血凝血。 2、患急性炎症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增多。贫血时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少 3、三种血管: 血管功能血管特点 动脉将心脏血液送到全身管壁最厚,血流最快 静脉(如青筋) 将全身血液送回心脏管腔最大,血流慢 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场所管壁最薄,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最慢 血液总是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通常我们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 判断方法:箭头的起点为动脉,箭头的终点为静脉,中点为毛细血管。 动脉与静脉血管的根本区别是:血流的方向(向心或回心) 4、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规律1: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静室动。心脏内部上下相通, 左右不相通。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规律2:心脏左侧即左心房、左心室流的都是动脉血。 心脏右侧即右心房、右心室流的都是静脉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 瓣膜: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静脉瓣:心房心室动脉 5、血液循环的路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

初中生物 七 年 级 下 册 复 习 资 料 背诵版 班级:姓名: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次背诵)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研究人类进化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指石化了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4、从猿到人的进化:环境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标志)→制造和使用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二、人的生殖 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在输卵管处进行。 5、胎儿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38周)。 6、分娩是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孕妇妊娠约持续38周(266天)。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8、新生命诞生的标志: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怀孕的标志: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新生儿诞生的标志:分娩。 三、青春期(第二次背诵) 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发育的其他特征:①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③出现第二性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 、维生素六类。 2、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3、几种无机盐及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4、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虽然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无可替代。 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二、消化和吸收(第三次背诵) 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和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等分布在消化道外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胃腺、肠腺。 3、指出右图中的各结构名称: 无机盐 缺乏时的症状 钙 儿童----佝偻病 中老年人和妇女--骨质疏松症 铁 缺铁性贫血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 维生素 缺乏时症状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腺 消化液 消化酶 流入位置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口腔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胃 肝脏 胆汁 无 小肠 胰腺 胰液 多种消化酶 小肠 肠腺 肠液 多种消化酶 小肠 1、唾液腺 2、口腔 3、食道 4、肝脏 5、胃 6、胰腺 8、小肠 9、大肠 10、肛门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2022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一、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双凸镜,折射光线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2、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一定区域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二、耳的结构和功能 1、耳的结构与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鼻咽部有炎症时,如不及时治疗,病菌易由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炎。 内耳: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 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一定区域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脑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结构:细胞体、突起 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结节成束,外面包有膜,组成神经(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果传入神经受损,无感觉无运动;如果传出神经受损,有感觉无运动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反射,也是人累所特有的反射。 四、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 3、a.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分泌不足---呆小症分泌过多---甲亢缺碘(甲状腺激素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c.胰岛分泌胰岛素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分泌不足糖尿病,分泌过多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第七章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5、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滥伐树木、滥捕野生动物、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全球大气污染问题:酸雨(二氧化硫)、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臭氧层破坏(氟利昂和含氮废气) 学好生物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精选14篇)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精选14篇)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2)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七年级生物的复习资料(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2.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是四种现代类人猿,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其功能是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输精管输送,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生殖过程: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

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三、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显著特点。 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是突出特征,并出现第二性征,如男孩出现 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与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关。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供能物质,来源包括食糖、谷类、根茎类、肥肉、油类、蛋黄和豆类。 3.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其中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它可以作为溶剂运输营养物质和

尿素等废物。无机盐包括含钙、铁和碘等种类,缺乏时会出现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症状。食物来源包括乳类、豆类、虾、猪肝、黑木耳、瘦肉、海带、紫菜和碘盐等。 4.维生素是有机物,种类包括维生素A、B、C、D等。缺乏时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神经炎、脚气病、坏血病、牙龈出血、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症状。食物来源包括胡萝卜、玉米、猪肝、米糠、麦麸、蔬菜、水果、辣椒和肝脏等。 二、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1.外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内消化腺包括胃腺 和肠腺。 2.消化营养物质的部位和液体:淀粉在口腔消化,最终产 物是葡萄糖,参与消化的液体是唾液、肠液和胰液;蛋白质在胃消化,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参与消化的液体是胃液、肠液和胰液;脂肪在小肠消化,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参与消化的液体是胆汁、肠液和胰液。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套)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提纲一、二: 问题: 1、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2、生态系统组成和举例 3、显微镜的对光要求 4、高倍镜和低倍镜在视野亮度、视野范围和物象体积上的区别 5、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 6、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7、动物各种组织的举例 8、蒸腾作用的意义(分为对植物的意义和对环境的意义) 9、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采取的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复习提纲三: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2、昆虫、蚯蚓、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征和结构特点 3、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与牢固性和灵活性相适应的特点 4、屈肘伸肘动作的完成 5、动物行为的分类和举例 6、细菌、真菌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7、生物的分类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都能呼吸; 2、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4、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6、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空中飞翔的生物; 按照用途分:家禽、家畜、作物、宠物;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分、

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阳光、空气、水分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A:粗准焦螺旋,作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细准焦螺旋,作用使镜筒小幅度升降,调整物象清晰度 C:镜臂,作用握镜部位 D:目镜 E: 镜筒,作用是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物镜 F:转换器,作用转换物镜。 H:载物台,作用是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孔叫通光孔 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观察的物体。 I:通光孔 J: 遮光器 ,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K: 压片夹 L:反光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M:镜座 ,稳定和支持镜身。 N:镜柱,支撑载物台和镜臂。 二、显微镜的使用(A部分原理)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全)

初一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 (4)遗传和变异(5)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6)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7)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章、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放大物象)、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快、找到像)转换器(调换物像)、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慢、清晰像)、载物台(放置玻片)、通光孔(光线通过)、压片夹(固定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功能 1、细胞的定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4、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植物有叶绿体) 6、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7、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质(流动加速物质交换、内有叶绿体、线粒体等)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分化 1、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得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分化使生物体有简单到复杂 2、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3、动物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神经组织(产生传到兴奋)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结缔组织(支持连接营养保护) 4、植物体的五种组织:营养组织、表皮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第四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章、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通常指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海平面一下约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七年级上册-中考生物必背知识复习提纲(人教版)(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中考生物必背知识复习提纲(人教版)(填空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2.生物能进行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应激性)5.生物能和 6.生物都有和的现象 7.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生物的分类(1)按照,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生物和生物等。 (3)按照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与其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包括:①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②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合作、寄生、共生。 4、探究实验步骤:①②作出假设③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 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6、对照实验的原则:原则、重复实验原则、对照原则、取材多样原则、等量原则。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动物——(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 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4. 食物链的书写原则:①食物链始于,②箭头指向,代表和流动方向,③食物链只有和,没有和。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 6、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写出图二中的食物链: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P2---10)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调查法:要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要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在此基础上及时与人进行交流和总结。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营养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A:植物所需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无机物来源于吸收外界的水和无机盐。B:动物以取食植物或动物来获取有机物和无机物。C:细菌、真菌以分解有机物等获取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A:动植物白天晚上都进行呼吸,呼吸作用在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B:细菌真菌还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呼吸停止意味生物或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如:落叶、出汗、呼气、排尿。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如A、动物的逃避有害刺激(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草履虫趋向肉汁的刺激)及神经调节。B:植物的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由小长大、种子萌发、开花、结果。⑥生物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特征还有: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4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P11---35) 1、生物圈(P11—14)就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生物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空间。太空生活必备的生活用品应有水、营养物质、氧气。 3、环境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 空气、水、温度、湿度、空间、土壤、)和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由此衍生出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捕食关系,如:羊吃草。合作关系,如:蜜蜂之间的生活。竞争关系,如: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共生关系,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植物的共生,豆类植物的根瘤等)。 4、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探究实验法(对 照试验和模拟实验)资料分析法、分类法等。 5、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六个过程。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15—17)的实验中的问题:①、实验研究的变量是光。②、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③、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除光外,还有:温度、潮湿程度、食物等。④、为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如:两侧的中央放相同数量的鼠妇,静置两分钟)。⑤、在研究一种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⑥、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应计算实验的平均值。 ⑦为了避免偶然性,样本数量要足够的多(鼠妇的数量至少10只),并重复多次。其他 问题:A、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或光对鼠妇生活没有影响。)C、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2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生物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含期末试卷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都适于树栖生活,古人类与人类在地面上生活。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5.人类进化的历程:森林古猿→地面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从事劳动→大脑发育→语言文字→人类社会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 (1)内生殖器:包括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2)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 (1)内生殖器: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胎儿发育的场所; (2)外生殖器:即外阴;阴道:精子的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生殖过程: (1)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似蝌蚪,有尾巴,能游动。卵细胞:球形,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2)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一个的发育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受精部位在输卵管。

(3)怀孕: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高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怀孕的场所在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 (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细胞质中的卵黄; 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5)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共266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青春期禁止吸烟、喝酒。 注意:(1)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六类营养物质。 1.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直接打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1课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 4、证据,古人类化石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所以她的运动方式可能是直立行走。 (2)从“东非人”使用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5、巧记·规律总结: 森林古猿→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发达→形成意识和产生语言→人类社会。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1)人类能够直立行走,现代类不能;(2)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现代类不能;(3)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现代类人猿的脑容量小。 7、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2课时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 拓展·思维点拨 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同时也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雄性激素。所以睾丸既属于生殖系统的器官,也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 2.女性生殖系统

巧记·规律总结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也分别是男、女的性腺,其功能可以概括为: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受精 拓展·思维点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女性结扎手术的目的是阻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所以结扎的部位是输卵管。 2.怀孕: 拓展·思维点拨 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如同一粒种子埋入土壤,这是怀孕的开始。从受精卵到形成胚泡以及植入子宫内膜,此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靠卵细胞的卵黄提供。 3.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2)胎儿与母体的血液并不混合,所以即使母子血型不同,也不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4.分娩 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时,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作分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举例(生命现象) ①生物需要鲸浮出水面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人排汗、排尿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松鼠寻找食物 ④生物能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 ⑤生物能和小麦种子萌发长成幼苗;最终开花结果 ⑥生物能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各不同 ⑦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 归纳:判断某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各三种)你知道的生物:非生物: 2、生物归类的方法 分类依据种类 形态结构、和 生活环境、等 用途、家禽、家畜、宠物等 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 因素(如:、和) ②分类: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因素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狼群集体捕猎 :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 :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中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和 ) 生物环境 影响 4、你所学过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材料用具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⑤变量分析:是该实验的变量 环境第一次/只第二次/只第三次/只第四次/只第五次/只 明亮0 1 2 0 2 阴暗10 9 8 10 8 ⑦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生态系统 ①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②组成: 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如、、等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形成的链状和网状结构。 食物链(书写三要素):、和 ③食物链/网 生态系统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有毒物质富集作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 生物数量越来越 体内能量最多越来越少最少 有毒物质越来越 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的。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 范围:包括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的表面。 ⑤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 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直接/间接的食物来源于;最终能量来源于。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①②③④ ⑤⑥⑦ 功能:①和③的作用是。 ②的作用是。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 ] 。 目镜和物镜的结构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长放大倍数 无螺纹:短放大倍数 螺纹 有螺纹:长放大倍数 短放大倍数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进化论由达尔文提出)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 4.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最大的细胞, 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胎盘和胎儿是靠脐带相连) 胎儿产生的废物是通过脐带胎盘排除体外的 6.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7.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8.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9.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0.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2.蛋白质:主要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枯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4.缺钙的: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中老年、妇女)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

七上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第1单元理解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 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尽管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由于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生物既适合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如光照能够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也可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蚊暮蝇、夜蛾昼蝶等);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受温度、风力等条件的影响,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形态差别很大(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沙漠中含水量少导致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等。 3.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1)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种内互助:如雄企鹅相互靠在一起孵卵;一群母狮一起捕食。 ②种内斗争:如繁殖季节,雄性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几只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发生争斗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彼此分开,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生存,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到利共生。如海葵与蟹之间的关系;人大肠内的某些细菌与人的关系;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 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捕食。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如牛吃草、斑马吃草、狮子捕食羚牛和斑马等。 ③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为了生存,相互之间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而发生的斗争叫竞争。如草原上的狐和鹰都以野兔为食,它们形成竞争关系。 ④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和(或以)另一种生物争夺(或作为)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寄生。如蛔虫、虱子、跳蚤等与人形成寄生关系。其中蛔虫、虱子、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复习提纲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两种观点?代表人物是谁?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各分布在哪些地方?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生在哪些地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5、森林古猿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6、关于人类的起源在古生物学上有哪些证据?说明什么? 7、简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8、参考课本P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示意图,说说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 9、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第二节:人类的生殖 1、什么是生殖? 2、参考课本P9男性生殖系统图,指出男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参考课本P9女性生殖系统图,指出女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3、男性、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4、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描述认得生殖发育过程。 5、受精的部位是,种植在子宫内膜中称之为怀孕。胚胎发育的场所 是,胚胎在怀孕时间后发育成,怀孕时间后成熟的胎儿和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6、胎儿如何从母体获得营养并排除废物? 7、什么是试管婴儿?谁因为发明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 是。 第三节:青春期 1、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起止时间是? 2、什么是第二性征?男女有什么区别? 3、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有什么变化?(4条) 4、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有什么变化?(3条) 5、青春期一生中和的黄金时期。 6、月经的形成与什么的变化有关? 7、P14的两个曲线图和讨论的4个问题 8、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提纲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含有哪六大类营养物质?能提供能量的有哪一些? 2、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是什么(P20)区别是什么?糖类、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分别有哪一些? 3、为什么生病后几天吃不下饭,身体就会消瘦?为什么体育锻炼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4、为什么儿童、青少年及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鱼肉蛋奶? 5、水占体重的多少?有什么功能? 6、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哪一些?缺乏时有什么病症表现? 7、既不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有很少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8、说出四种维生素的缺乏是的症状、食物来源? 9、什么是第七营养素?主要指什么?大量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有什么作用? 10、作出假设需根据来进行,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往往存在,因此需 要,取各重复组的。 11、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本实验的热量计算公式是什么?损失能量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参考P29页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说出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管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并说出其功能?在图中指出。 2、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什么是酶?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为什么细嚼馒头越嚼越甜? 4、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是?需要消化的有哪些?参与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液分别有哪些?开始消化的部位是什么器官?最终在什么器官被消化?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篇1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 ㈠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㈡消化腺: ⑴大消化腺(消化道外、有导管):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无消化酶)乳化脂肪)、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消化多种成分); ⑵小消化腺(消化道内、无导管):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消化多种成分)。消化道部分: ①口腔: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 ②咽、食道:不消化吸收,只是食物的通道。 ③胃(主要作用:暂存食物、也可消化和吸收)。 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十二指肠):(作用: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⑤大肠(起始部分叫盲肠,其上有阑尾,末端叫直肠):形成粪便,也可吸收少量营养。

1、人体的八个系统名称和功能P15—17 2、骨的成分与特性: ▲骨的煅烧:用镊子夹住一根鱼骨在酒精灯上烧。最后剩下灰白色的灰(是无机盐)。轻轻敲打煅烧骨,结果是很易断裂破碎。 ▲骨的脱钙:将一根鱼骨浸泡在盐酸中。看到骨周围有气泡产生。15分钟后取出骨冲洗干净。发现脱钙骨(含有有机物)柔韧,有弹性。使骨脆硬无机物骨的特性是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弹性。 3、“骨的煅烧”实验中煅烧后成为了灰白色的灰,是什么物质? 4、煅烧过程中骨的颜色如何变化?先变黑然后变为灰白色。 5、用镊子敲打煅烧后的骨会出现什么情况?松软变碎,最终掉落下来了。 6、“骨的脱钙”实验中,鱼肋骨浸入的液体是什么?盐酸。 7、浸入后骨的周围会产生气泡,这气泡是什么气体?二氧化碳。 8、浸入盐酸中多长时间?15分钟。 9、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洗去残余的盐酸,以免用手打结的时候伤手。 10、鱼肋骨经过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脱钙以后,是否变软?变软了,软得可以打结了。 11、为什么脱钙以后的肋骨可以打结了?因为脱钙时,脱去了无机盐(钙盐),剩下的是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了。 12、“骨的煅烧”和“骨的脱钙”两个实验分别说明了骨内含有什么成分? “骨的煅烧”说明骨成分中有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骨的脱钙”说明骨成分中有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13、物不足1∕3,无机物超过2∕3;特性是硬度大,弹性小,易骨折。 14、人体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