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梁挠度验算例题

多跨梁挠度验算例题

挠度与刚度

在材料力学对匀质材料梁的变形计算中,给出了简支梁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跨中挠度为:

式中 f——梁的跨中最大挠度;

M——跨中最大弯矩;

β—挠度系数,与荷载形式及支承条件有关;

EI——梁的截面抗弯刚度;

l一梁的计算跨度。

从式(11—142)中可以看出,对于匀质弹性材料梁,当梁的截面尺寸、材料一定时EI为常数,其弯矩—挠度(M—f)呈线性关系,如图11-61中O-A虚线所示。而钢筋混凝土构件则不同,其实测的M -f曲线表明,只有在荷载很小梁尚未开裂时(阶段1),M-f线才是一段直线,从开始出现裂缝到钢筋屈服时(阶段Ⅱ),M-f线开始偏离直线而逐渐向下弯曲,这说明构件刚度开始下降。但这时梁仍处于正常使用阶段。当继续加载时,受拉钢筋屈服(阶段Ⅲ),M-f线更

偏向横轴(f轴),挠度值增长更快。上述现象说明,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荷载的增加而降低。从而,计算其变形问题就归结为计算它的抗弯问题了。梁的抗弯刚度也就分成短期刚度和长期刚度两种:短期刚度B s表示在荷载短期效应作用下受弯构件截面的抗弯刚度;长期刚度B表示考虑了一部分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后截面的抗弯刚度。

短期刚度B s

当截面开裂后,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可按下式计算:

当计算出的ψ<0.2时,取ψ=0.2;若ψ>1.0时,取ψ=1.0;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ψ=1.0;

α E——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r’ f——系数,按式(11—146)计算;

f t 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ρ t e——按截面的有效受拉混凝土面积Ate计算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即

式中 M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取计算区段内的最大弯矩值;

M q——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取计算区段内的最大弯矩值;

θ——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下列规定取用:

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ρ’=0时,取θ=2.0;当ρ’=ρ时,取θ=1.6;当ρ’为中间取值时,θ按线性内插法取用。此处,ρ、ρ’——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配筋率。

对翼缘位于受拉区的倒T形截面,θ应增加20%,;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从以上分析中可看出,钢筋混凝土梁某一截面的刚度不仅随荷载的增加而变化,并且在某一荷载作用下,由于粱内各截面的弯矩不同而变化,因此截面的抗弯刚度沿梁长也是变化的。弯矩大的截面抗弯刚度小,反之,弯矩小的截面抗弯刚度大。为了简化计算,规范建议,取同号弯矩区段内弯矩最大的截面的刚度作为该区段的抗弯刚度,这种处理方法所算出的抗弯刚度值最小,故通常称为“最小刚度原则”。

受弯刚度确定后,即可按照材料力学公式来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

当计算结果不能满足公式(11-140、11—141、11—142)的要求时,说明受弯构件的刚度不足。可以采用增加截面高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配筋等办法解决。其中以增加梁的截面高度效果最为显著,宜优先采用。

自考建筑结构试验历年计算题汇总部分含答案

计算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44.在简支梁的挠度测量中,已知,支座1和支座2及梁中心处测得的位移为0.10mm 、0.56mm 和6.80mm , 求梁中心处的挠度值。(4分) 45.在某电测桥路中,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2.05,应变仪的灵敏系数为2.0,应变仪读出应变值为205 με,求测试应变值是多少?(4分) 46.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常数S 1= ]L []L [p m =4 1 ,线荷载相似常数S W = ]q []q [p m =10 1 ,求原型结构和模型结构材料弹性模量的相似常数S E 。(8分) 47.使用超声波法对混凝土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在测试中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为1m ,缺陷处的最大声 时的平均值为210μs ,无缺陷区域的声时平均值为200μs ,试估算结构内部缺陷的尺寸。(4分) 48.已知张拉千斤顶的张拉力N 与压力表的读数M 成线性关系,即N=a+bM ,在对千斤顶的标定中,测试数 据如下: 求千斤顶张拉力N 与压力表读数M 的表达式。(8分) 44.解:根据几何关系,则有梁中心处的挠度为: f=Δ(1/2)-2 1 (Δ1 +Δ2 ) =6.80- 2 1 (0.10+0.56)=6.47mm 45.解:由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可知: 有 R R ?=K ε=K 1ε1 即:2.05×ε=2.0×205 ∴ ε=200με 46.解:根据量纲分析,则有弹性模量的量纲为 2 m m ]L [] P [ S E =5 2104S 1S ]L []L []q []q []L 1[]L P []L 1 []L P [] L []P []L []P [1W m P P m P P P m m m 2 P P 2 m m ==?=?=??= ∴原型结构上对应点的应变值为100με 47.解: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半径尺寸用下式计算: r= mm 1601)200 210(210001)m t (2L 2 2ta h =-=- 48.解:根据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则有

梁计算实例

梁计算实例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模板计算 1、工程概况 柱网尺寸8.4m×12m,柱截面尺寸900mm×900mm 纵向梁截面尺寸450mm×1200mm,横向梁截面尺寸450mm×900mm,无次梁,板厚150 mm,层高12m,支架高宽比小于3。 (采用泵送混凝土) 2、工程参数(技术参数)

3计算 梁侧模板计算 图 梁侧模板受力简图 3.1.1 KL1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 V F C 210t 22.0ββγ= 4.1.1-1 H F c γ= 4.1.1-2 式中 :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 3; 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小 时。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1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V F C 210t 22.0ββγ==×24××××= kN/m 2 H F c γ==24×=m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m 2。 3.1.2 KL1梁侧模板强度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宽度取1000mm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000×18×18/6=54000mm 3; 截面惯性矩I= 1000×18×18×18/12=486000mm 4; 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m 2,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荷载基本组合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 Q n i ik G Q r G r S 111+=∑= (4.3.1—2) ∑∑==+=n i ik Qi n i ik G Q r G r S 1 1 9.0 (4.3.1—3)

多跨梁挠度验算例题

多跨梁挠度验算例题 挠度与刚度 在材料力学对匀质材料梁的变形计算中,给出了简支梁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跨中挠度为: 式中 f——梁的跨中最大挠度; M——跨中最大弯矩; β—挠度系数,与荷载形式及支承条件有关; EI——梁的截面抗弯刚度; l一梁的计算跨度。 从式(11—142)中可以看出,对于匀质弹性材料梁,当梁的截面尺寸、材料一定时EI为常数,其弯矩—挠度(M—f)呈线性关系,如图11-61中O-A虚线所示。而钢筋混凝土构件则不同,其实测的M -f曲线表明,只有在荷载很小梁尚未开裂时(阶段1),M-f线才是一段直线,从开始出现裂缝到钢筋屈服时(阶段Ⅱ),M-f线开始偏离直线而逐渐向下弯曲,这说明构件刚度开始下降。但这时梁仍处于正常使用阶段。当继续加载时,受拉钢筋屈服(阶段Ⅲ),M-f线更

偏向横轴(f轴),挠度值增长更快。上述现象说明,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荷载的增加而降低。从而,计算其变形问题就归结为计算它的抗弯问题了。梁的抗弯刚度也就分成短期刚度和长期刚度两种:短期刚度B s表示在荷载短期效应作用下受弯构件截面的抗弯刚度;长期刚度B表示考虑了一部分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后截面的抗弯刚度。 短期刚度B s 当截面开裂后,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可按下式计算:

当计算出的ψ<0.2时,取ψ=0.2;若ψ>1.0时,取ψ=1.0;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ψ=1.0; α E——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r’ f——系数,按式(11—146)计算; f t 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ρ t e——按截面的有效受拉混凝土面积Ate计算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即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挠度计算算例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挠度计算算例 编写 王行耐 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截面简支梁,计算跨径L=19.5m ,跨中截面尺寸b=24cm 、h=100cm 、b i =178cm 、h i =12cm ,配置HRB400钢筋(12φ32,A s =96.516cm 2),跨中截面恒载弯矩标准值M GK =912.52kN.m ,汽车荷载弯矩标准值(包括冲击力)M Q1K =859.57kN.m ,冲击系数(1+μ)=1.19,人群荷载弯矩标准值M Q2K =85.44kN.m 。试验算此梁跨中截面裂缝宽度。 解:荷载短期效应作用下的跨中截面挠度按下式近似计算: B Ml f 2 485⋅= 其中: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m kN M M M M K Q K Q GK S .59.1503 44.85)19.1/(51.8597.052.912 )1/(7.021=+⨯+=+++=μ L=19.50m=19.5×105mm cr s cr s cr B B M M M M B B 0220 1⎪⎪⎭⎫ ⎝⎛-+⎪⎪⎭⎫ ⎝⎛= 0B 为全截面抗弯刚度,B 0=0.95E c J 0,按全截面参加工作计算,取f b '=1780mm , Es α=E S /E 0=2×105/3×104≈6.67,换算截面重心至受压缘的距离'0y =386.2mm , 至受拉缘的 距离0y =1000-386.2=613.8mm 。换算截面惯性矩0J =5.9881×1010mm 4,对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000/y J W == 5.9881×1010/613.8=9.7557×107mm 3,换算截面重心以上部分面积对重心轴的面积矩为: S 0 =240×386.22/2+(1780-240)×120×(386.2-120/2) =78179812.8mm 2 取E C =3.0×104MPa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 B 0=0.95×104×5.9881×1010=17.0661×1014N.mm 2 B cr 为开裂截面的抗弯刚度,B cr =E c J cr ,开裂截面的换算截面几何特征值,按有关公式计算求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0=247.2mm 换算截面惯性矩J cr =3.5202×1010mm B cr =3.0×104×3.5202×1010=10.5607×1014N.mm 开裂弯矩 0W f M tk cr γ= γ=2S 0/W 0=2×78179812.8/9.7557×107=1.6028,tk f =2.01MPa ,代入上式得:

H型钢挠度的计算

H型钢挠度的计算 H型钢生产线的不同,所以H型钢产品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挠度。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H型钢生产线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 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https://www.360docs.net/doc/2b19383045.html,.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 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H型钢生产线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桥梁施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1:钻孔桩断桩事故分析---某高速公路一座分离式公交7段1号桩,桩长42.5m,桩径1.4m,钻孔-成孔-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罐车,泵车作业),各工序均正常。每罐混凝土约为7立方米,现场技术员和监理人员均实测每罐车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高度和导管埋深,待灌完第七罐车后,发现导管埋深已达到8.2m时,监理要求提升导管并卸除一节导管(一节长2.5m),现场技术人员及现场负责人不同意,他们想每两节导管卸一次,这样待第8罐混凝土浇筑后,实测导管埋深已达12m了。这时想提升导管发现导管提不上来,操作人员强行摇动导管,开动卷扬机上提,突然导管在上部第2节与第3节接头处拉断,孔内泥浆水开始进入导管,这时监理发现问题立即报监理组,监理组要求立即停止施工,但施工队仍采取抽孔内水,待露出第三节导管后又用提升的方法强行提升导管,一段时间后导管还是提不出来,然后重新下了导管(孔深还有7.1m,导管长10m,下埋约2m),在导管口架上料斗继续浇筑混凝土,此时监理人员已离开现场,施工队一直将桩浇筑完毕。施工队按正常的程序报验7段1号桩,并将资料报到监理人员手上,监理人员未签认,一星期后施工队正常上报该桩进行小应变动测,动测结果该桩为B类桩。 ★事故情况分析及处理方法如下:1、第7罐车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深达8.2m。可卸掉一节或两节导管,卸两节最好,而且这时导管埋深还有(8.2-2.5)m=5.7m,埋深符合要求。而施工队不听从监理意见,导致后面导管拔不出来,施工队负主要责任。2、监理认为导管拔不上来,如继续下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肯定造成断桩,新旧混凝土界面均为泥浆及混凝土的混合物质,即使二次下导管能够使新旧混凝土结合得好,该桩在此断面处必然是大面积离析、分层。3、发生事故时混凝土界面距桩顶约7米左右,该处除受竖向力作用外,还存在弯矩的影响,此处为薄弱环节,该桩不能用,故监理要求停工。4、动测结果该桩为B类桩,说明在桩顶以下6.5m断面有轻微离析现象,离析断面面积只有6左右,实际上该桩是可以使用的,仅在分项工程评定时要扣除质量评定分。5、监理将该桩情况向总监及指挥部作了汇报,施工单位项目部也将该桩的情况向业主做了汇报,并将检测结果上报了指挥部。6、指挥部及总监征得监理组专业工程师的意见,批评了施工队的不规范施工行为,为维护监理的权利,以及考虑到桩内混凝土埋有15m左右的导管,决定该桩作返工处理。7、施工队请来冲桩部门,将桩冲击掏渣成孔,再重新灌注后动测为A类桩。 ●案例分析2:钻孔桩断桩事故分析---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中墩11号墩右幅桩基础施工,基础形式为9根2.5m桩(3排3列),承台连接,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墩身,上部为变截面悬浇箱梁。桩基础11.10号桩桩长55m。在浇筑水下混凝土时(罐车、泵车作业),首盘采用6m3混凝土连续入孔封底(大灌法)封底效果良好,混凝土上升高度为2.3m,第二盘混凝土5m3入孔后,混凝土上升高度为5.1m,此时导管埋深为4.7m,考虑第3盘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深可能超过6m,故在第2盘混凝土灌注后开始拆除导管。采用水上浮吊提拔导管,由于当时河面上风浪较大,浮吊摆动厉害,致使导管提拔时不慎将底口脱出混凝土面,泥浆迅速涌入导管内,此时监理要求停工,但人员未离开现场。施工队提出导管并立即接好反循环管路系统,采用泵吸法进行二次清孔,当连续清出大量混凝土骨料后,停止清孔操作,此时量测孔内剩余混凝土高度为4.2m(至孔底起算),拆除清孔管路系统,安装封底大储料罐,用6m3混凝土进行二次封底,封底后孔内混凝土高度上升至7.1m,继续灌注两盘混凝土(每盘6m3),孔内混凝土高度上升至13.1m,当第3盘混凝土入孔时,发生了堵塞导管的现象,立即采用浮吊抖动导管,此时导管内的混凝土迅速下落入孔,紧接着将第3盘剩余混凝土灌注完毕,在接续的灌注作业中,未发生异常情况,直至灌注完成。 ★事故情况分析及处理方法如下:1、施工队采用浮吊提拔导管,造成导管底口脱出混凝土面,采用二次浇注有可能造成断桩现象,施工操作不规范。2、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应认真审查施工的各道工序是否存在隐患或不足之处,用浮吊提升导管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监理工程师现场应及时指出,并建议采用稳妥的方法施工。3、该桩施工单位一直未报验,待承台开工报告上报时,在监理工程师不同意开工的情况下,施工队将动测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检测结果该桩为B类桩。4、业主考虑到该桥为特大桥,桩的质量十分重要,要求施工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对该桩进行技术论证,业主提供专家名单。5、施工单位邀请五位专家,有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和专家组组成的人员对该桩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专家组写出了论证意见,摘录如下:“特大桥主桥为65m+90m+65m”挂蓝悬浇PC变截面连续箱梁,11号墩为主墩,11.10号桩为右幅桥角桩。浇筑至孔底向上6m时,由于水面上风浪较大,浮吊摆动厉害,提拔导管时造成导管底部脱空,后采用泵吸法进行二次清孔,在孔中混凝土剩余4.2m时,重新开始浇筑。6、由检测单位对该桩进行埋管法超声波检测,在离桩顶41.3m,41.8m,48.8m,51.0m桩段内桩身存在不同的离析区,桩底沉渣为50cm,经质量判断为基本完整桩(B类)。7、为不留隐患,有关同志及特邀专家进行专家论证,形成论证意见如下:本桩为设计长度55m的摩擦桩,41.3m,41.8m段经查该段为局部轻度离析;48.8m,51.0m段近1/3面积为离析区,系浇筑故障清孔至51.0m引起。经验算,该桩截面已满足抗压强度使用要求。鉴于桩身质量问题处基本上没有弯矩和剪力,

自考建筑结构试验历年计算题汇总部分含答案

自考建筑结构试验历年计算题汇总部分含答案

计算 五、设计与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44.在简支梁的挠度测量中,已知,支座1和支座2及梁中心处测得的位移为0.10mm 、0.56mm 和6.80mm , 求梁中心处的挠度值。(4分) 45.在某电测桥路中,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2.05,应变仪的灵敏系数为2.0,应变仪读出应变值为205 με,求测试应变值是多少?(4分) 46.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常数S 1=]L []L [p m =41,线荷载相似常数S W =]q []q [p m =101,求原型结构和模型结构材料弹性模量的相似常数S E 。(8分) 47.使用超声波法对混凝土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在测试中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为1m ,缺陷处的最大声 时的平均值为210μs ,无缺陷区域的声时平均值为200μs ,试估算结构内部缺陷的尺寸。(4分) 48.已知张拉千斤顶的张拉力N 与压力表的读数M 成线性关系,即N=a+bM ,在对千斤顶的标定中,测试数 据如下: N(kN) 500 750 1000 1250 1500 M(Mpa) 10.2 14.9 20.3 25.1 29.6 求千斤顶张拉力N 与压力表读数M 的表示式。(8分) 44.解:根据几何关系,则有梁中心处的挠度为: f=Δ(1/2)-21(Δ1+Δ2) =6.80-2 1 (0.10+0.56)=6.47mm 45.解:由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可知: 有R R ?=K ε=K 1ε1 即:2.05×ε=2.0×205 ∴ ε=200με 46.解:根据量纲分析,则有弹性模量的量纲为2m m ]L [] P [ S E =52104S 1S ]L []L []q []q []L 1[]L P []L 1[]L P []L []P []L []P [1W m P P m P P P m m m 2P P 2m m ==?=?=??= ∴原型结构上对应点的应变值为100με 47.解: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半径尺寸用下式计算: r=mm 1601)200 210(210001)m t (2L 22ta h =-=- 48.解:根据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则有

[混凝土习题集]—8—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第八章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或裂缝宽度过大会影响结构的、性。 2、规规定,根据使用要求,把构件在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和变形控制在 。 3、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要在构件的某个截面上出现的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将在该截面上产生方向的裂缝。 4、平均裂缝间距就是指的平均值。 5、平均裂缝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6、影响平均裂缝间距的因素有、、、。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是一个,它随着和而变化。 8、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9、变形验算时一般取同号弯矩区段截面抗弯刚度作为该区段的抗弯刚度。 10、规用来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刚度的影响。 二、判断题: 1、混凝土结构构件只要满足了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即可。() 2、混凝土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为了保证安全性的要求。() 3、构件中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使构件的刚度降低、变形增大。() 4、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和由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两大类。() 5、实际工程中,结构构件的裂缝大部分属于由荷载为主引起的。() 6、引起裂缝的变形因素包括材料收缩、温度变化、混凝土碳化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7、荷载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主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引起的。() 8、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就是将构件的裂缝宽度限制在规允许的围之。() 9、规控制温度收缩裂缝采取的措施是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10、规控制由混凝土碳化引起裂缝采取的措施是规定受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 11、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构件上的裂缝会持续不断地出现。() L主要取决于荷载的大小。() 12、平均裂缝间距 cr 是所有纵向受拉钢筋对构件截面的配筋率。() 13、有效配筋率 te 14、平均裂缝宽度是平均裂缝间距之间沿钢筋水平位置处钢筋和混凝土总伸长之差。() 15、最大裂缝宽度就是考虑裂缝并非均匀分布,在平均裂缝宽度的基础上乘以一个

梁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2021年整理)梁挠度计算公式

(完整)梁挠度计算公式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梁挠度计算公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梁挠度计算公式的全部内容。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Ymax = 6。81pl^3/(384EI)。 式中: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之巴 公井开创作 一、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为均布线荷载尺度值(kn/m). E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二、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尺度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三、跨间等间距安插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尺度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四:跨间等间距安插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尺度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五、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其中: q 为均布线荷载尺度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尺度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均布荷载作用下静定多跨连续梁变形分析

均布荷载作用下静定多跨连续梁变形分析 摘要:从几何构造分析可知,静定多跨连续梁可分解为一个基本部分和多个附属部分。本文通过逐步计算附属部分受力,将附属部分的计算结果施加到基础部分上,得到整个静定多跨连续梁变形分析,推出梁中的挠度及悬挑端挠度最值的公式。经过算例表明,最大受力与变形均发生在第一跨附属部分上,将这一变化规律与软件计算结果作比较,提出对于多跨连续梁只需取五跨进行计算的结论,对今后幕墙结构计算中多跨连续梁的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多跨连续梁;悬挑梁;均布荷载作用;叠加法;变形 0. 引言 幕墙结构计算中,整个幕墙的立柱应该是一个整体,简化计算时,为更符合实际情况,取多跨连续梁【1】对立柱进行计算,但是往往幕墙结构都是几十层甚至几百层,对于这类幕墙立柱的计算,目前还没有一个规定,但是实际工程中又比较常见,故本文通过对多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得出几点结论,对幕墙龙骨的简化计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跨等截面铰接梁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1. 静定多跨连续梁的内力求解 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2】和材料力学【3】中的计算公式,将静定多跨连续梁分解为一个基本部分和多个附属部分来逐步计算,将每一个部分外伸梁看作由简支梁AB与固定在截面B的悬挑梁两部分组成。外伸梁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1.1 计算 计算简支梁跨中截面C的挠度yC和B面的转角θB,由叠加法得出 悬挑端的挠度值为: 由于,当i=1时,FA为零,Mi值最小,则跨中截面挠度值yc最大, 2. 有限元实例分析

使用有限元软件3D3S【4】和sap2000【5】分别进行1跨到7跨的连续梁有限元分析,寻求模型变形的规律,梁体的分析模型为每跨梁长4.2米,悬挑端长度为0.4米,梁体采用50*50*5的方钢管【6】,施加1N/mm单位线荷载【7】。 2.1 3D3S模拟分析 3D3S建模计算得到各种连续梁的最大挠度(见图3-1—图3-7)。 图3-1单跨梁图3-2 双跨连续梁 图3-3三跨连续梁图3-4 四跨连续梁 图3-5 五跨连续梁 图3-6 六跨连续梁 图3-7 七跨连续梁 同理可以计算一跨至七跨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3D3S计算模型最大挠度值 跨数1跨2跨3跨4跨5跨6跨7跨 最大挠度(mm) 44.610 40.813 41.252 41.206 41.211 41.21 41.21 2.2SPA2000模拟分析 SPA2000建模计算得到各种连续梁的最大挠度(见图4-1—图4-7)。 图4-1单跨梁图4-2 双跨连续梁

桥梁工程例题

《桥梁工程》计算示例 一、桥面板内力计算 例题1:一个前轴车轮作用下桥面板的内力计算 条件:①桥主梁跨径为19.5m ,桥墩中心距为20m ,横隔梁间距4.85m ,桥宽为5×1.6+2×0.75=9.5m ,主梁为5片。铺装层由沥青面层(0.03m )和混凝土垫层(0.09m )组成。板厚120mm ,主梁宽180mm ,高1300mm 。②桥面荷载:公路Ⅰ级 要求:确定板内弯距 解答过程: ⑴判别板的类型 单向板 ⑵确定计算跨度 《公桥规》规定: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计算弯距时其计算跨径可取为梁肋间的净距加板厚,但不大于两肋中心之间的距离。 计算弯距时: 《公桥规》规定:计算剪力时的计算跨径取两肋间净距。 剪力计算时: ⑶每延米板上荷载g 沥青混凝土面层: 25号混凝土垫层: 25号混凝土桥面板: ⑷简支条件下每米宽度上恒载产生的板弯距 203.31600 4850>==b a L L mm mm t L l b 16001540)1201801600(<=+=+=mm L l b 1420 1801600===m KN g /69.0230.103.01=×× =m KN g /16.2250.109.02=×× =m KN g /0.3250.112.03=××=∑/85.5321m KN g g g g g i =++==

⑸轮压区域尺寸 汽车前轮的着地长度a1=0.20m ,宽度b1=0.30m 此处h 为铺装层,由沥青面层和混凝土垫层组成 ⑹桥面板荷载有效分布宽度a 车轮在板跨中部时: 应取a=1.027m ⑺车辆荷载在桥面板中产生的内力 《公桥规》规定汽车荷载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采用1.3,1+μ=2.3 ⑻最终内力 由于 ,故主梁抗扭能力较大,则有 桥面板跨中弯距: 桥面板支座弯距: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组合: 例题2:铰接悬臂板的内力计算 条件:如图所示T 梁翼板所构成铰接悬臂板。荷载为公路Ⅱ级。冲击系数μ=1.3,桥面铺装为5cm 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容重为213/m KN )和15cm 防水混凝土垫层(容重为 25 3/m KN )。T 梁翼板的容重为25 3/m KN 。 要求:计算铰接悬臂板的内力计算 m KN gl M og •=××==73.154.185.58 1 8122m h 12.009.003.0=+=m h b b 54.012.023.021=×+=+=m h a a 44.012.022.021=×+=+=321l h a + +354 .144.0+=m l m 027.13 2953.0=<=m KN b l a P M p •=××=+=66.102 54.054.1027.18303.228) μ1(0410923.03.112.0<==b h t 05.0M M =中07.0M M =-支m KN M •=×+×5.8)66.104.173.12.1(5.0 m KN M •=×+×9.11)66.104.173.12.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