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等,这些尝试推动了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但由于受专业所限,上述学校的改革探索仅限于部分专业,而对英语交际能力有较高要求物流类专业却没能涉足。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物流市场的扩张,国内物流行业慢慢发展到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物流类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重任。全国多所物流类高职院校调研表明: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从人才的职业生涯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是一种新的探索。

1.2 课题的界定1.

2.1 公共英语的概念当前大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即综合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目标,其授课内容和模式与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没有本质区别,也不会根据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同时,与下一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本课题中的“公共英语”除了综合英语,还包括了专业相关的行业通识英语,其专业性不及专业英语那么强,是综合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传递和表达专业信息的能力为目标。

1.2.2 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的概念“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将面授课堂教学和网上交互辅助教学相混合,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由北大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的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课题的“一融二混”教学模式包括连个方面。其一,“一融”是指高职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二混”是公共基础英语,行业通识英语,专业英语三者的有机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混合。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立足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对“混合式教学”定义的理解经历了由广义、泛化到狭义、细化的认识过程。从广义来看,混合教学可以是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的混合;可以是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也可以是多种教学媒体的混合。然而,这些包罗万象的定义解

释导致混合式教学概念的过于泛化,几乎所有的教学模式都可以被称为“混合式教学”。而近年来,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国内外一般已收敛为“面授课堂教学和网上交互辅助教学相混合”上。这一界定在我国最早由北大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的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提出。随后,涌现出一批高等教育领域混合教学的行动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一融二混”教学模式从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出发,探索了符合高职学习者学情的教学方案,提升了混合教学理论的系统性,进一步丰富了其理论成果。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一融二混”教学模式实现高职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搭建了高职英语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2)“一融二混”教学模式以优化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和促进后续专业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了创新型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注重英语基础能力和物流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又注重与后续专业课衔接,并通过拓展课程、第二课堂、各级竞赛等途径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 课题理论依据2.1.1 全人教育思想全人教育思想由美国教育思想家Ron Miller提出。“全人”,即“人的整体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全人教育思想主张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起来,倡导学科内部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在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以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综合英语教学以人文精神培养为目标,而专业英语教学则以满足专业领域需要的语言技能培养为目标,“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把两者相融合,是全人教育思想在

外语教育领域的实现。此外,全人教育思想关注个人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将每个学习者都视为独特的、有价值的个体。“一融二混”教学模式保证了高职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和线上探究学习的空间,鼓励高职学生挖掘自身学习潜力。2.1.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是个体依据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已知框架。“一融二混”教学模式利用在线学习资源与互动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对学习进行主动探索、发现与建构,与建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合。2.2 研究目标1)整体设计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分段实施的课程方案。2)建立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即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3)提高物流类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更能满足社会、物流专业需求,其物流英语专业能力更强,职业生涯提升空间更大、更广。

2.3 研究内容本项目结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实际,在公共英语教学中逐步贯穿物流行业通识英语,物流专业英语,打通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壁垒,突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探索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2)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研究。3)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2.4 研究假设1)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改变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脱节的现象。2)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引导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发展。 3)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解决物流类毕业生在求职和职业生涯中英语

应用短板问题,增强了毕业生综合素质。2.5 创新之处2.5.1 信息技术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整合本课题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基础,灵活调整信息技术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整合程度,形成了系统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组织、在线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环节的教学体系。这种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混合式学习不再是课堂面授学习和在线自主学习的叠加式混合,而是"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2.5.2 公共基础英语,行业通识英语,专业英语的混合教学有机融合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从通用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转移,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融合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在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模式下,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通识英语教学分段实施,公共基础英语自主学习、公共基础英语和行业通识英语网络交互学习以及行业通识英语和专业英语课堂面授学习三个模块有机地融合了起来。

2.5.3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混合在评价体系方面,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方式,改变了教师作为评价唯一主体的现状,构建一套由师生共同参与、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工具的多元化。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第一,本课题研究将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了解物流类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需求;第二,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原因;第三;通过构建专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实现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打破公共英语与物流

专业英语的教学壁垒;第四,将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断完善;最后,通过访谈问卷及量化研究检验教学成效。3.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全面了解高职物流类专业的英语需求及目前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分析法:物流专业与非物流专业学生比较分析。3)实证研究法: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教学教改试点班进行实证研究。3.3 技术路线某图见附件3.4 实施步骤2018年7月—2018年8月:调查行业、院校、毕业生,提交调研报告。2018年8月——2018年9月:设计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方案2018年9月—2020年5月:组建教改试点班,开展实证研究,结合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20年5月— 2020年6月:课题总结,申请结题。

课题编号:5709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等,这些尝试推动了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但由于受专业所限,上述学校的改革探索仅限于部分专业,而对英语交际能力有较高要求物流类专业却没能涉足。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物流市场的扩张,国内物流行业慢慢发展到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物流类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重任。全国多所物流类高职院校调研表明: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从人才的职业生涯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建立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是一种新的探索。 1.2 课题的界定1. 2.1 公共英语的概念当前大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即综合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目标,其授课内容和模式与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没有本质区别,也不会根据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同时,与下一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本课题中的“公共英语”除了综合英语,还包括了专业相关的行业通识英语,其专业性不及专业英语那么强,是综合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传递和表达专业信息的能力为目标。 1.2.2 高职公共英语“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的概念“一融二混”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将面授课堂教学和网上交互辅助教学相混合,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由北大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的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课题的“一融二混”教学模式包括连个方面。其一,“一融”是指高职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二混”是公共基础英语,行业通识英语,专业英语三者的有机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混合。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融二混”教学模式立足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对“混合式教学”定义的理解经历了由广义、泛化到狭义、细化的认识过程。从广义来看,混合教学可以是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的混合;可以是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也可以是多种教学媒体的混合。然而,这些包罗万象的定义解

2011年16号-英教指委第三批科研课题立项通知

关于下发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 立项课题的通知 英教指委[2011]16号 各高职高专院校: 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申报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与研究人员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截止到2011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共收到来自全国434所高职高专院校提交的590份课题立项申请书,经教指委组织专家评议和审定,现确定398所学校的528个课题获准立项(详见附件)。 本次获准立项的课题,分为教指委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自筹经费课题三类。教指委重点课题的资助经费为5000元,一般课题的资助经费为2000元,自筹经费课题由立项申请者或其所在学校自行解决,教指委不提供经费支持。获准立项的每个课题的类别及经费资助数额详见另文下发的《立项通知书》。 为了保证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由教指委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高职教育出版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接到本通知与《立项通知书》后,各有关高职高专院校要做好课题的组织和经费管理等工作,保证立项课题能够如期开题并顺利完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若遇到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教指委秘书处联系。 联系人:牛健(教指委秘书长) 联系电话:(010)66490574 E-mail: niu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2e19386082.html, 附件: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获准立项课题名单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1年7月15 日 1

附件: 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获准立项课题名单 2

高校课题申报: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的高职公共课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 式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教学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评选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在社会经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计算思维,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而且也成为所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身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计算机作为一门课程、一种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懂得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学生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能够从普通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搭载“互联网+”的顺风车,取得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是我们每个计算机教

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种或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依然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是这一深度融合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2)课题界定 本课题所涉及的大专学校是一个地级市的一所高职院校,它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旅游、汽车教学资源,但由于其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发展上存在局限性。与其他的兄弟院校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而在信息化教学这一块儿,也是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很多地方高职都要求学生拿到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才能够拿毕业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压力,也给教师的教学上了一个枷锁,在应试教育的路上愈走愈远。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高职教育教学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经验借鉴及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先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的课程教学方案,并能指导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互联网+"的战略布局下,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个性化、协作化,加速“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生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助力校园信息化建设。(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国家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发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热点,以此为基点,相关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日益普及、深入和细化。如何克抗教授在其专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问题进行

高职专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探索

高职专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探索 【摘要】:通过立足新课标(2021版)就高职专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围绕四要 素的内涵寻找思政元素与高职专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契合,开展课程思政在 高职专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索研究。文章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专公共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念发展,教学优化,和学评创新三个方面的内 容展开对策设计,探索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思政;高职专;公共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纯子,女,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专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外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 题编号:WZYYB 202107)。 1 高职专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思政”可以与高职专公共英语教学有效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是建立在中国高职英语教 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展现了新时代精神。鉴于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中 国文化内容缺失,学生语言习得辩证思维不足,价值观树立有被西化渗透趋向等 情况,新课标围绕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 理念上,提出了高职专英语教学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目标。 深入分析下,我们会发现新课标的四个素养虽有区别又互相影响,构成的高 职专英语教学的综合整体是离不开思政指导方针的:1)职业英语沟通与民族自 豪感相伴提升;2)跨文化交流与传统文化传承协同并进;3)语言思维提升与价 值观念成长相辅助力;4)自主学习完善与终身学习习惯养成协调培养。也就是

大学英语教学与铁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与铁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研究 作者:丁烨宋加高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13期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及铁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铁路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二者之间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只有通过系统的教学模块衔接、专业知识的衔接及教师之间的衔接才能真正做好大学英语与铁路物流专业英语的衔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铁路物流专业英语;衔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048-02 大學英语或公共英语作为大中专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在大学基础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教材、内容模块设置、具体教学方法、网络辅助系统及测试等方面,研究者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综合来看,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部分大学中,学生除了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外,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也颇感兴趣,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就应运而生。在开设铁路物流专业的院校中,绝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铁路物流英语课程。但是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学生的大学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及铁路物流英语教学中汉语和英语的比例分配等问题。从整体上看,铁路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一些学生眼里,铁路物流英语只不过是换了一套词汇的大学英语。换句话说就是大学英语与铁路物流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大学英语教学和其他专业英语之间的教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与铁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铁路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二者之间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大学英语是面向全院各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课程服务于各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同时服务于学生对获得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因此,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并起到了工具性作用。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9386082.html,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金钏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7年第06期 【摘要】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逐步加快,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越来越关注其是否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外语口语交际能力。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在公共英语课程标准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文章就针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及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设计;实施策略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JK12YYB033)。 由于长期处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往往只重理论,不重实践,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的英语理论素养,但是在实际口语交际上存在明显的劣势,这与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学校有必要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并确保其实施效果。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 根据我国2011年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诸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实际研究成果,学校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设计,新课程标准主要涵盖课程总述、课程概述、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目标、考核评价以及实施建议六个部分。 (一)课程总述 课程总述部分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定位和课程改革三方面的内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属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从性质上可划归为一类课程,将职业需求作为主线,整个教学阶段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基础英語教学,第二步是行业英语教学。在行业英语教学阶段,要求按照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分布状况,进行模块化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准”的原则,所有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途径,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构建规范化的评价体系,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完美衔接。课程改革的关键点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 (二)课程概述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混合式教学的路径探索研究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混合式教学 的路径探索研究 一、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自提出以来,全国各高校都以其为引领和抓手,深入探索创新创业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近年来,受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新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国家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创业,双创教育与各类专业课程相结合已成为高校教师们需要掌握的新模式。英语翻译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的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将双创作为切入点考查语言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的研究更是鲜有出现。双创与混合式教学的结合丰富了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确保了教育的时效和成效,更符合我国为时代培育符合发展要求的新人才目标。 二、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始于1947 年哈佛大学开办的创业教育(EE)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20](常建坤,李时椿,2007)中明确指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未来人才是21 世纪 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国内,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7],对双创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教育部又相继在2018 年颁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 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关于做好2018 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 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3](张明芳等,2021)。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创新创业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24](任之光,梅红,2017)。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 改革研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改革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提出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数量和规模逐渐向质量和内涵进行转变,然而学校的发展取决于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的核心又在于课程。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处于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从最初的“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到“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较好的解决了“知识本位”课程体系只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知识讲授的问题,但仅仅针对企业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的操作训练,却忽视了学生作为职业人和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充分考虑企业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但往往受限于某个

或某几个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忽视了对学生岗位迁移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因此,针对以上三种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提出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2、课题界定(1)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职业个体基于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通过遗传和后天教育、学习、实践和体悟形成的从事社会职业所应具有的身体、心理、知识、能力、品德、性情、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的综合,它既应该包括基本职业素质和关键职业素质,还应包含从事具体职业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价值与职业道德等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变更所需的继续学习、职业迁移和创新、创造和创业等发展性职业素质。 (2)本位 关于职业素质本位,有学者认为职业素质本位是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和素质培养;也有学者认为职业素质本位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以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前提,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对社会需求提出的高职人才应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可见,本位是指体现事物的出发点,高职教育职业素质本位应在于“以人为本”。 (3)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科目及进程的总和,即课程体系;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本课题所指课

高校课题申报:基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课堂 教学策略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意见》加快了制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核心素养理论层面作了研究,缺乏对具体学科教学的探讨。本课题欲探讨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课题界定 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及满足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本课题围绕英语核心素养探索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综合的提升。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研究情况 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核心素养,即从“工具性目标”转变为“人本性目标”。 2002年,美国制定了“21世纪素养”框架,该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二是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2010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其中包括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从 2013 年开始,检索核心期刊和 CSCI 类期刊,发现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探索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如施久铭在《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指出有关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钟启泉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中,着眼于“核心素养”界定的趋势及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产生的若干盲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挑战与课题。学者张连仲等人也将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外语学科必须做的事情,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为“of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二个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校本课程的探讨与研究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校本课程的探讨与研究 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校本研究开发,属于精确定位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需要,同时它也是有效补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针对性不足的绝佳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必备的英语知识。其应用前景体现在帮助学生职业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学校英语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特色教育。研究培养路径与理念――准职业化,将教学工作的重心从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进一步提升到职业能力发展上来,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能力予以充分关注,将优质的现有与潜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将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与职业发展能力相结合,展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参考学生的需求以及水平,慎重而灵活地做出处理,在内容、顺序、教学方法各个方面给予关注,具体依据下述两个原则。 1.1 工作重心是学生的认知状态 教师首先要注意到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给予关注,对教材所有的取与舍,均应以满足学生需求或者特定教学环境为前提,惟其如此,教材的处理工作才有可能更为科学,也才能产生更加良

好的教学效果。 1.2 工作标准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校本课程的研发需要以基本教学大纲为标准,从而进一步处理校本课程。教师应当把基本教材读通、读透,切实了解编写意图,而不是随意改变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再度加工,使其更富创造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对内容做出添加、调整、补充等处理。 2 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 按照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并结合该校实际情况,分别给出校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及重点。 2.1 研究目标 首先,有关教育人员需要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加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分析研究工作,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还有其未来就业需求,对既有英语教材加以整合,对既有教学情况加以改革,由此产生富有专业特色、学校特色的学前教育校本英语教材。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形成相关的衍生目标,即同时研究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一般方法,利用实践方式,对其余学科产生示范作用。另外,这种校本课程研究设计工作,还可以起到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 2.2 研究内容 目前该校所应用的学校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材与其他专业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四位一体” 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四位一体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产教融合是政府与市场有效对接和合作互动的战略举措,而校企合作则是产教融合战略的外在形式与实现途径。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一直都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线。尤其是近10年,校企合作的内涵得到了逐步深化和扩大。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

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2018年,教育部等6部委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对校企合作方式、促进措施、检查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些文件的出台,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保障,各院校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呈现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特点,但同时也暴露了产教融合不深、产教协同不足等短板。 构建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通过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协同和合作育人,从而为产教融合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此,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杨晨、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行为或过程,其本质是教育和产业的统筹融合。这既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也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举措。 职业院校,是承担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的院校。从功能和定位来看,其更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最能体现产教融合和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研 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高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每年分别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管、以赛促管”。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以大赛为引领和载体,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课题界定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是专业覆盖

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 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省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 专业教学改革:包括对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职业技能大赛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般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赛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2008年开赛以来,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大赛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以技能大赛为动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层面的比赛,参赛选手都是在学校比赛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选拔上来的,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带动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以援外培训项目为切入点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以援外培训项目为切入点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国际化、援外培训项目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育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一个过程”(Egron-Polak E)。由高职院校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短期教育援助项目因其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广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将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与跨国交流相结合,是一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在“双高计划”中,教育部将“国际化”列为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里明确规定了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量化评价7项标准(以下简称“量化标准”),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是其中重要一项,故援外项目的培训人数和拓展水平自然成为衡量高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援外培训在服务企业“走出去”、联合参训国家教育机构合作开发课程、帮助高职院校走产教融合的国际化道路方面仍然相对薄弱,缺乏实证经验和发展规划。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打破高职院校承办援外项目由“量变”到“质变”的瓶颈,使其充分为产教融合的国际化高职教育服务。 (二)课题界定 本研究以商务部下达的高职院校承办的短期非学历援外培训项目为切入点,通过优化援外项目结构,构建援外培训和高职教育的协同性,充分发挥援外项目在推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催化剂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是一个新兴且涉及面较广的论题。国内外围绕“一带一路”大背景或职业教育技能输出的系列报告颇丰。本研究对国内外现有的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进行了梳理和整合。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高职英语课题申报范文

高职英语课题申报范文 我么应该如何写高职英语课题申报范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高职英语课题申报范文,供大家参阅! 高职英语课题申报范文1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 课题申请人: 申请人所在单位: 填报日期: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申请人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

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负责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须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 7.明确课题研究的立项和资助部门。研究成果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应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10.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课题结题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000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附件2: 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 申请书 申报类别:中等职业教育 课题名称: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师论文 课题主持人: 推荐单位: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 填表时间:2015年6月30日 吉林省教育厅 二〇一五年六月

填写说明 一、申报类别填写“高等职业教育(独立高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办高职)、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综合”。 二、课题名称应科学、简明、准确。 三、课题主持人仅限1人。相关材料需经单位审核后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书提交一式5份。内页填写为小4号宋体字,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研究现状综述”、“课题设计论证”部分可增补插页。 五、课题申报相关资料电子稿可从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网(网址:)下载。

一、课题主持人及主要成员情况 课题名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起止年月2015年7月——2018年7月 课题主持人 姓名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9 职称 中学高 级 职务 语文 教研 组长 学位(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东 岗镇长白山职业教育中 心 邮政编码134511 教 学 工 作 简 历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2012学年语文 旅游、酒店班 学生 144/年2013学年语文 旅游、酒店班 学生/学前教 育班一年级学 生 144/年2014学年语文 学前教育班一 年级学生 144/年2015学年语文 学前教育班一 年级学生 144/年 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课题分工男51 高级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开题申请、结 题男52 高级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材料收集整 理 女49 高级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与学生 考核评价体 系 男49 一级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论文、阶段总 结

教学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内容提要: 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 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 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英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然而,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如何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分析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2. 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 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有效性。 4. 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建议。 四、课题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现有教学模式的看法和需求。 3. 案例分析法:收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4.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验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有效性。 5. 专家访谈法: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英语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访谈,获取宝贵意见和建议。 五、课题研究意义 1. 对高职英语教师来说,本课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ESP英语教师能力提升探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ESP英语教师能 力提升探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 ESP英语教师能力提升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 一)、背景 1、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在转型期。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和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正逐渐从EGP(通用英语)向ESP(专门用途英语)转移。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服务型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特别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高专专业英语ESP教学效果令人堪忧。部分院校ESP英语教师由公共课部英语老师担任,部分院校由年轻得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老师担任。公共课部英语老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比较扎实,英语教学能力比较强,但往往不懂特定的专业知识,不理解特定的专业词汇,担任专业英语教学普遍感到吃力;而年轻的专业课教师对特定的专业知识轻车熟路. 2、课题界定本课题名称为“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ESP英语教师能力提升研究”,拟探讨和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ESP教师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战能力。其研究内容是英语教师能力提升,研究对象是担任高职高

专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研究范围是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熟练。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针对ESP英语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不少ESP教师和专家就ESP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开展了科研课题,进行了收入研究和分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 南京工业大学孙艳、蔡慧敏两位老师2012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B740013)。还有河北工业大学胡晓红、张尚莲老师以及南昌工程学院曾勇老师,河北经贸大学陈明、魏福利等均进行了类似课题研究。专家们的基本观点趋于一致,认为ESP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进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一是教师自我发展,主动参加网络课程学习,旁听其它专业课教师授课,或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努力掌握ESP专业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授课技巧;二是进行团队合作发展,共同志向的专业课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组成一个团队(Team-teaching, Joint-teaching),进行优势互补。专业课教师可以帮助ESP教师清楚所学内容,ESP教师可以帮助专业课教师解决英语语言方面的问题;三是开展校本培训。学校从教师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支持和鼓励。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本科院校ESP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一课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包括教师角色定位、教学观念更新、课堂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研究等方面,都研究得比较系统完善。但对于高职高专ESP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研究的人员不是很多,研究成果也不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