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思考题

痕迹检验思考题
痕迹检验思考题

第一章

思考题:

1、痕迹学的定义及内涵是什么?

2、痕迹的概念及形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痕迹的分类有哪些?

4、痕迹学研究的内容有那些?

5、痕迹检验的任务有那些?

6、痕迹检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7、掌握同一认定的概念及类型。

8、掌握种类认定的概念及类型。

9、种类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关系是什么?

10、掌握痕迹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复习题:

1. 手纹定义。

2. 手纹的特性有哪些?

3. 简单介绍乳突线的单一形态、系统、三角。

4. 指纹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种具体表现形态如何?

5. 指节纹、掌纹的分类和特点?

6. 手印的细节特征有哪些?

7.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要求、原则、重点部位和方法?

8. 无色汗液手印的物理显现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9. 无色汗液手印的化学显现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0. 无色汗液手印的理化显现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1. 血潜手印的显现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2. 如何提取和记录现场手印?

13. 如何分析判断现场手印是否作案人所留?

14. 如何区分手指、手掌痕迹?

15. 如何区分左右手痕迹?

16. 如何区分各手指痕迹?

17. 如何收取捺印样本手印?

18. 简述指纹档案管理。

19. 如何进行手印鉴定?

20. 如何制作手印检验鉴定书?每人制作2份合格的手印鉴定书。思考题:

?何谓足型局部特征?主要有哪些?

?鞋子成型工艺有哪些?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鞋的穿用特征有哪些?

?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有哪些?

?石膏制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足迹检验有哪些特点?

?何谓步法特征?简要叙述有哪些特征?

?何谓步幅特征?在刑事侦查中有何利用价值?

?简述影响足迹变化的因素。

?怎样确定案犯的足迹痕迹?

?简述发现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

?如何判断案犯的行走姿势?

?简述发现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

?常见的确定足迹中心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论述静电复印提取足迹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赤足足迹中包括哪些特征、有何作用?

?男女足迹的差异?

?扛重物时人的足迹表现如何?

?小脚穿大鞋的足迹表现如何?

?接迹追踪的方法有哪几种?

?穿鞋足迹的检验鉴定方法有哪些?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刑事技术综合(刑事科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 《刑事技术综合(刑事科学技术)》考试大纲 (2019年12月) Ⅰ.考查目标 全面了解刑事科学技术所包含的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的具体研究对象及自身特点;具体掌握各类研究对象的概念、检验鉴定程序、检验鉴定技术方法以及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50分。 2.论述题,共30分。 Ⅲ.考查内容 第四章人体痕迹检验 一、手印检验 1、手纹的种类与特征 2、现场手印的发现、显现与提取 3、手印检验

4、指纹自动识别技术 二、足迹检验 1、足迹检验概述 2、足迹特征 3、现场足迹的勘验 三、牙齿痕迹检验 1、牙齿的生理结构 2、牙齿痕迹的形成与特征 3、牙齿痕迹的提取与检验 第五章器械痕迹检验 一、工具痕迹 1、工具痕迹概述 2、常见工具痕迹及特征 3、工具痕迹现场勘验 4、工具痕迹分析与利用 二、枪弹痕迹检验 1、枪弹 2、枪支 3、射击弹头弹壳痕迹 4、枪击案件现场勘验 第六章其他痕迹检验一、车辆痕迹检验

1、车辆与轮胎 2、车辆痕迹特征 3、车辆痕迹的勘查与分析 二、纺织物痕迹检验 1、织物组织结构检验 2、绳索、绳结检验 3、纺织物痕迹检验 三、玻璃破碎痕迹检验 1、玻璃的性质及破碎原理 2、玻璃破碎裂纹特征 3、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分析与鉴定 四、整体分离痕迹检验 1、分离痕迹的形成与结构 2、分离痕迹特征 3、分离痕迹的勘查与鉴定 五、锁匙痕迹检验 1、弹子锁的种类、结构与开闭锁原理 2、常见的非正常开锁方法 3、锁具加工痕迹与开锁痕迹 4、原配钥匙复制痕迹 5、锁匙痕迹鉴定 六、爆炸痕迹勘验

刑事技术课程习题集

刑事技术》课程习题集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 2. 试述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概念,两者有何不同? 3. 简述拍照的过程。 4. 比较照片;普通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拍摄的不同。 5、如何进行盗窃案件现场的重点部位照相? 6、如何进行命案现场的重点部位照相? 7、数码摄影技术在刑事证据中的作用。 8、指头纹的类型。 9、手印样本的提取方法。 10、痕迹的送检程序。 选择题: 1、刑事科学技术一般包括(ABCD)。 A、痕迹检验技术 B、刑事影像技术 C、文件检验技术 D、法医检验技术等 2、物证按重量、体积可分(CD )。 A、人体物证 B、文件物证 C、微量物证 D、常量物证 3、刑事科学技术的原理有(ABC )。 A、物质转移和交换 B、同一认定 C、种属认定 D、否定 4、同一认定的客体是(ABCD )。 A、被寻找客体 B、受审查客体 C、检材 D、样本 5、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的程序是(ABCD )。 A、委托鉴定(送检) B、受理 C、实施 D、制作鉴定文书 6、属照相机光学部分的部件有(ABCE) A、镜头 B、反光镜 C 、取景器E、光圈 F 、闪光联动 7、光圈的作用有(ABCE) A、控制曝光量B控制通光孔径大小 C 、调节景深 D 、调节反差 E 、调节像差F、调节颗粒度 8、从视场角大小来分镜头分为(CDF) A、变焦镜头 B 、广角镜头 C 、短焦镜头D、标准镜头E、长焦镜头 F、望远镜头 9、快门的作用(ABD ) A、控制曝光量 B 、控制通光时间 C 、调节景深D 、记录运动物体 E、调节颗粒度 F、控制反差 10、以下属于广角镜头成像的特点的有:(ABDE )。 A、立体感强 B、会变形 C、单个影像大 D、景深大E 、拍摄范围大 11、下列哪组表达是正确的(BC )。 A焦距长、视角小、景深大B 、焦距长、光圈大、景深小 C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大 D 、焦距短、光圈小、景深小 12、以下属于景别范围的有:(ABCDE ) A远景B 、全景C、中景D、近景E 、特写F、背景

痕迹检验学

注意:大纲主要看每个章节的第二部分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简述以及考核目标。考核目标中主要看加黑部分、尤其是后面加以说明或标有页码的部分。 另外注意看本大纲50页中关于命题的说明。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

痕迹检验(五套卷)答案

测试一答案:一、判断题错误的有:3、4、6 二、选择题:1、AC2、ABD 3、B 4、CD 测试二答案:一、判断题:错误的有:3、12、14、17、18 二、选择题:1、AC2、CD3、ABD4、B5、B6、B7、C8、D9、C10、B11、A12、D13、ABC14、CD15、D16、B17、D18、B19、C20、C21、A22、D23、D24、A25、D26、B27、A28、B29、A30、A31、C32、B33、D34、A35、B 36、C 37、AC 38、D 39、BC40、AD 测试三答案:一、判断题错误的有:3、7、9 二、选择题:1、B2、D3、C4、A5、B6、D7CD、8、B9、AB10、C11、C12、B13、D14、B15、B16、A17、D18、B19、C20、B21、C22、BC23、24、C25、ABD26、C27、C28、B29、B30、A 测试四答案:一、判断题:错误的有:3、5、6、7、9 二、选择题:1、ABCD2、A3、B4、C5、A6、A7、AC8、B9、D10、C11、B12、B13、C14、C15、A16、D17、D18、D19、ABCD20、D 三、填空题:1.工具痕迹的特点为:多发性、立体性、稳固性、复杂性、物质交换多。2.钳剪痕迹的特点:一次剪切可形成两个断头、四个斜坡断面,每个断面上的线条状迹从被剪切客体的两侧流向中心。 3.刑事案件中所指的工具的种类有:一般工具、专用工具、自制工具、代用工具。 4.工具痕迹可分为两大类:凹陷状痕迹、线条状痕迹。 5.撬压的基本方式有:扩缝撬压、拆离撬压、扭转撬压、夹持撬压。 6.撬压痕迹的特点:撬压痕迹多为凹陷状,由于撬压破坏是杠杆作用下形成的,因此 一件工具,一次动作必然成对出现两处痕迹,一个在支点,一个在重力点,两点对应,方向相反。 7.打击的基本方式: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 8.擦划痕迹的基本类型有:伴生擦痕 和单独出现的擦痕。 9.擦划痕迹的特点:单独出现的擦痕只存在于承痕体的浅表层,不可能形成更深的痕 迹;擦痕常伴随其它凹陷状、线条状痕迹出现,即伴生擦痕常见而单独擦痕少见。 10.钳剪的基本方式:对口咬合剪切(或钳类剪切)和错口咬合剪切(或剪类剪切);垂直剪切和斜向剪切;正常剪切和摆动剪切。 测试五答案: 一、判断题:错误的有:1、5、6、9、10 二、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三、填空题: 1.按枪管内壁构造不同,可将枪支分为平滑枪管枪支和膛线枪管枪支 2.按枪支的发射性能(上膛、击发、排壳等)不同,可将它们分为全自动枪支、半自动枪支、非自动枪支、转轮枪支和气动枪支等。 3.枪支的基本构造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它们分别为枪管部分、枪机部分和枪支匣部分。拉壳钩在枪机部分,其作用是抓壳、抱壳和抽壳,并与抛壳挺配合完成抛壳动作,抛壳挺在枪机匣部分,多位于左侧,与拉壳钩的位置相对,抛壳时在射击弹壳的底座边缘上形成痕迹。4.枪管的内壁称为枪膛,它由弹膛、坡膛和线膛等三个区域组成;形状与所配用子弹外形相适应的是弹膛。 5.在枪管线膛中,凸起线称为阳膛线,凹陷线称为阴膛线;国产枪支中凸起线多为偶数,除52“公安”手枪凸起线为6条,其余的凸起线多为 4 条。

医院临床试验原始资料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临床试验原始资料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原始资料记录的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原始资料真实、客观、信息完整。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机构开展的所有药物临床试验。 操作规程 原始资料(raw data)是对于所述事项之所有记录资料:原始观察、临床发现或对试验的重建和评估必要性的其他活动。包括实验室备忘录、计算公式、文件和自动仪器的记录资料,甚至摄影底片、微缩胶片等。 1.原始资料是记录受试者信息的最原始版本,也是病例报告表和研究报告以外的独立记录文件,不是抄写本或复印本。 2.原始资料记录上面应当清楚标明受试者名字,并由研究组成员填写、签署并标明日期。 3.原始资料在研究者进行研究期间应当保持原件完好,研究结束后,仍需与其他文件一样保存一定时限。 4.原始资料的记录遵循完整、及时、准确、可靠的原则。 5.原始资料要与病例报告表进行数据核对,确保两者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6.原始资料中一切个人资料均是绝对机密,在研究报告或任何医

学论文中均不得透露受试者身份,或可以识别受试者身份的信息或特征。为了让受试者知道以上保障机密措施,安心参加研究,资料册/知情同意书上应说明: (1)受试者的一切个人资料均是绝对机密,在研究报告或任何医学论文,均不得透露受试者身份; (2)申办者委派的监察员、稽查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工作上需要查阅受试者资料时,可按机构相关规定执行。 7.原始资料库是受试者所有最原始文件、资料和记录档案,应当包括患者一切病史、诊断记录、住院记录、检验报告、患者日志、药房发药记录、仪器结果记录、X光片、心电图以及知情同意书等。 8.临床研究的原始记录规范:原始资料是证明受试者真实存在、引证病例报告表内容正确的重要文件,因此,研究员应特别注意对相关信息记录清楚。包括: (1)既往病史,尤其有关研究适应证的详细病史; (2)说明受试者自愿同意参加研究,知情同意书签署日期,研究方案标题/编号; (3)受试者加入和结束研究的日期; (4)符合入选、不符合排除标准; (5)研究药物名称和发药详情、收回日期和数量,研究药物剂量的改变以及研究药物的停用日期; (6)合并用药; (7)每次随访日期;

初中教师自我检测题 人教版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总得分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内。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a(OH)2 B.H2O2C.Na2O D.MgCl2 3、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是 A.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出47.5ml水,并用所量的水配制溶液 B.天平调平衡后,移动游码到2.5g处,在左盘放上称量纸,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C.溶解时所选用的烧杯壁上有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一部分溶液流到试剂瓶的外面 4、关于给定右图所示的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片作正极,锌片作负极 B.该电池工作时,锌失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 C.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D.该电池工作时,H+在锌片上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2逸出 5、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测得在10秒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6mol/L,则ν(A)为 A.0.04mol/(L.s) B.0.02mol/(L.s) C.0.4mol/(L.s) D.0.8mol/(L.s) 6、欲回收溶于酒精的苯酚,有如下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CO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⑧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其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A.⑥①⑤③B.⑥①⑤②C.⑧②⑤③D.④⑤③ 7、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碱盐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8、下列有机物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标有“*”的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当发生下列化学反应时,生成新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A.与银氨溶液反应B.与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C.与金属钠发生反应D.与H2发生加成反应 9、以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CaCO3+2H+=Ca2++CO2↑+H2O B.2Fe2++Cl2 =2Fe3++2Cl- C.HCO3-+H+=CO2↑+H2O D.2Na+2H2O=2NaOH+H2↑ 10、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同素异形体B.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C.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D.它只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它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组合是

痕迹检验复习提纲

痕迹检验 狭义:指两个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反映形象。一能反映出造痕客体接触部位外部形态结构,二能反映出造痕客体作用力的规律特点,三能反映出承痕客体自身变化形态与结构特点。 痕迹的形成的三个基本因素:造痕客体,承痕客体,作用力。 痕迹的分类: 1 痕迹的表现形式:立体与平面、显见与潜在、静态与动态 2 造痕客体的类别:人体、动物体、物体 3 痕迹特征所反映的内涵:形象、动作习惯、整体分离 痕迹检验:简称痕检,是检验人员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运用痕迹检验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现场痕迹与犯罪事实、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关系的一种刑事科学技术。 任务:1 为分析判断案情提供科学依据2 为处理痕迹提供技术方法 3 为查缉犯罪嫌疑人提供有效手段4 为侦查、起诉、审判活动提供证据 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受审客体与被寻找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进行检验与论证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同一:指客体自身相一致,即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 同一认定的分类:1 按被鉴定客体的属性:人身、物品、场所 2 按被鉴定客体的特征:客体形态结构特征、客体运动习惯特征3 按被鉴定客体的完整与否:完整体、分离体4 按鉴定的结论:肯定性同一认定、否定性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的意义:1 为侦查和诉讼提供根据 2 人痕迹检验奠定科学理论基础3 促进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 手纹的特性:1.人各不同,指指相异2.终身基本不变3.排列有序4.触物留痕5.认定人身指头乳突乳突纹的分类:弓形纹(弧形纹:左、无、右倾;帐形纹:左倾、无倾、右倾)、箕形纹(左右、正反)、斗形纹(环形斗:左倾、无倾、右倾;螺形斗:顺时、逆时;绞形纹:顺时逆时;双箕斗:顺逆;曲形斗:顺逆;囊形斗:左右、正反)、混杂形纹。 手印的寻找:1.现场进出口和路径2.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3.作案工具及犯罪遗留物4.现场其他相关物品 痕迹鉴定程序:委托鉴定、受理鉴定、指派或聘请鉴定人 鉴定的步骤: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判、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的审查:对鉴定主体是否具有鉴定资格、对鉴定客体的审查、对鉴定方法和过程的审查、对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关系的审查。 工具痕迹:简称工痕,是指作案人利用工具破坏(或侵害)现场客体时,引起承痕体受力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离而形成的形象痕迹。 三个基本特征:工具痕迹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形。工具痕迹一定是持械行为。这种痕迹应是持械直接作用所为。 特点:多发性、立体性、多变性、多样性、稳定性、附着物和分离物多 作用:通过对工具痕迹的检验,推断工具种类、推断出作案人的条件及作案手段、揭露伪装或伪造现场、为并案侦查提供依据、为破案诉讼提供证据。 工具痕迹的宏观形变:压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枪弹痕迹:是指在射击过程中,枪支在子弹上以及子弹在被射物上形成的痕迹。 枪弹痕迹的分类:枪痕、弹痕、射击残留物痕迹。 任务:勘验枪案现场,提取枪弹痕迹;分析形成条件,确定枪案性质;鉴定发射枪支,提供破案证据;检验枪弹性状,查明枪案真相;分析弹道诸元素,验证枪案情节;建立、管理和查对枪弹痕迹档案。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参考模型)(学校教学)

页脚* 1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王纬东 实验时间: 2015-06-06 制作人: 天气情况:晴 温度: 26摄氏度 湿度:18 实验器材与样品:红白大样膏,蜡纸,光学显微镜,纸杯,热水 实验名称 实验一、牙齿痕迹实验 实 验 目的 了解人牙排列规律,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形态与牙位的分析方法;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宽度、 牙弓深度及牙齿之间相对夹角的测量方法;掌握利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齿痕迹样本的操作方法。 实 验 原理 恒牙列形成后,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牙齿痕迹检验、鉴定的基本条件;医用打样膏能够在加热的条件下被塑造成需要的形态,冷却即可定型,能够如实的反映牙齿的结构特征。 教 学方法 制作牙齿痕迹,观察和认识特征。 方 案 设 计 及 教 学 过 程 实验内容 (一) 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取出一块牙科打样膏,浸泡在装有70℃~80℃的热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待打样膏软化后立即取出,手动塑成与牙弓大小相近的形状,然后将打样膏置于口腔中,上、下颌正常咬合,待打样膏硬化后取出,置于装有冷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冷却,待完全硬化定型后,即制备成了牙齿痕迹样本。 (二)牙齿痕迹测量 1.测量牙冠宽度 2.测量牙弓宽度与牙弓深度 3.描绘牙列曲线 (三)观察痕迹确定特征 观察牙齿痕迹样本,确定牙齿的排列规律;确定畸形、病变牙的数量、部位和种类;分析正常牙列或由畸形牙和病变牙构成的牙列特征的各自特点,分析特征的特定意义。分析牙齿痕迹的特征反映及特征的特定性,分析前牙痕迹在检验中的作用与意义。 (四)根据牙齿痕迹样本的测量数据、观察结果、分析意见写出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使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模时,要控制咬合的力度,不可反复咬合,否则会破坏牙齿痕迹 实验作业 (一)要求每位学员个人独立操作,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二)保存好实验模型。 实验现象、数据与分析:牙冠宽度、单牙尺寸、牙弓宽度、牙弓深度、牙齿相对夹角等数据的分析,自己依据上面实验自我分析。

痕迹检验考试材料

痕迹检验试卷 一、填空题 1、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共同作用、互相影响构成痕迹形成的主要因素。 2、手纹的特点是人各不同,指指相异、终身基本不变、排列有序、触物留痕、认定人身 3、箕型纹纹的中心花纹是由一根以上完整的箕形线组成。 4、捺印手印的基本要求是清晰、完整、不变形。 5、样本手印是公安人员采用特定的方式收集而来的已知人员的手印,供与现场手印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同一。 6、步法特征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法两大类. 7、足迹检验的科学根据足迹的特定性、足迹的相对稳定性、足迹的连续性和足迹的反映性。 8、弓形纹分为(弧型纹)和(帐型纹) 9、在行走的一个周期中,左右各经过一次(支撑)和(摆动) 10、手掌屈肌褶纹的组合类型主要有(结合型)(分散型)(混合型)(纵贯型)和(网状型)五种 11、痕迹鉴定书是由(文字)(图片说明)组成 12、新鞋号是由(赤足长度)确定的 13、痕检的客体是指被检验的对象,被寻找的客体,受审查的客体,(按造型体)和被同一认定的客体 14、1892年英国人类学家(弗兰西斯.高尔顿)发表的(《指纹学》)成为近代指纹鉴定的标志 15、手掌皮肤的纹相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指纹档案管理的特点有(ABCD ) A、对象具有特定性 B、管理具有统一性 C、内容具有规范性 D、分类具有多样性 2、寻找和确定现场手印特征较常用的方法有(ABCD ) A、由点到面逐步扩展法 B、先易后难法 C、先重点后一般法 D、顺线追迹法 3、搜集自然样本手印主要的途径为(ABC ) A、收集原有的捺印样本 B、显现和提取人事档案中的潜在手印 C、显现和提取生活用品上的潜在手印 D、招聘志愿者捺印手印样本 4、根据现场手印可以进行人身特点分析,下面陈述正确的为(ABCD ) A、推算身高的方法有平均比率系数法和回归方程法 B、老年时期,手印变小,乳突纹线变窄,小犁沟变宽,纹线密度最稀。 C、胖体态,人的手印乳突纹线宽,纹线密度小,屈肌褶纹分枝相对较少,皱纹亦少。 D、体力劳动者,乳突纹线不清晰,不完整,细节特征有时难以区分,非体力劳动者 纹线一般具有清晰、完整的特征。 5、根据哪些特点可以判断“虎口”部位的印痕(ABCD ) A、外形不规则,围绕物体转圈三面分布。 B、乳突纹线围绕“虎口”的半圆向掌心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C、皱纹、皱褶较多,印痕被多道“V”字形空白所间隔,不整齐。有时带有食指根和 拇指根的纹线和屈肌褶纹印痕。 D、有粗大的第二、第三屈肌褶纹的起端印痕,第二屈肌褶纹与指尖方向交角呈60° 左右。

痕迹检验学 自考 笔记

痕迹检验学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 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痕迹的特点?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第二节痕迹形成与分类 (一)痕迹形成

1.痕迹形成的机理 造痕体与承痕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使承痕体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反映并保留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象,即形成痕迹。 2.痕迹形成的因素 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者缺一不可。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参与。 (1)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3)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4)介质:造痕体表面附着的介质转移到承痕体上形成加层平面痕迹;承痕体表面粘附的介质转移到造痕体上形成减层平面痕迹。 (二)痕迹的分类 1.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 2.按痕迹形态分类:立体痕迹,平面痕迹。平面痕迹中又分减层平面痕迹和加层平面痕迹。加层平面痕迹,依据加层物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参考模型)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王纬东实验时间: 2015-06-06 制作人: 天气情况:晴温度: 26摄氏度湿度:18 实验器材与样品:红白大样膏,蜡纸,光学显微镜,纸杯,热水实验名称实验一、牙齿痕迹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人牙排列规律,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形态与牙位的分析方法;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宽度、牙弓深度及牙齿之间相对夹角的测量方法;掌握利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齿痕迹样本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恒牙列形成后,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牙齿痕迹检验、鉴定的基本条件;医用打样膏能够在加热的条件下被塑造成需要的形态,冷却即可定型,能够如实的反映牙齿的结构特征。 教 学 方 法 制作牙齿痕迹,观察和认识特征。 方案设计及教学过程实验内容 (一)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取出一块牙科打样膏,浸泡在装有70℃~80℃的热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待打样膏软化后立即取出,手动塑成与牙弓大小相近的形状,然后将打样膏置于口腔中,上、下颌正常咬合,待打样膏硬化后取出,置于装有冷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冷却,待完全硬化定型后,即制备成了牙齿痕迹样本。 (二)牙齿痕迹测量 1.测量牙冠宽度 2.测量牙弓宽度与牙弓深度 3.描绘牙列曲线 (三)观察痕迹确定特征 观察牙齿痕迹样本,确定牙齿的排列规律;确定畸形、病变牙的数量、部位和种类;分析正常牙列或由畸形牙和病变牙构成的牙列特征的各自特点,分析特征的特定意义。分析牙齿痕迹的特征反映及特征的特定性,分析前牙痕迹在检验中的作用与意义。 (四)根据牙齿痕迹样本的测量数据、观察结果、分析意见写出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使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模时,要控制咬合的力度,不可反复咬合,否则会破坏牙齿痕迹 实验作业 (一)要求每位学员个人独立操作,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二)保存好实验模型。 实验现象、数据与分析:牙冠宽度、单牙尺寸、牙弓宽度、牙弓深度、牙齿相对夹角等数据的分析,自己依据上面实验自我分析。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刑事科学技术(一)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刑事科学技术(一)》考试大纲 (2017年9月) Ⅰ.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1.了解并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方法;理解掌握物证的系统属性与关联分析、物证特征的层次结构分类以及物证量化检验鉴定的相关方法; 2.全面了解刑事科学技术所包含的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的具体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具体掌握各类研究对象的具体概念、检验鉴定程序、检验鉴定技术方法以及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灵活运用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准确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实践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及相关专业考核范围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范围 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

Ⅲ. 考查内容 痕迹检验技术 痕迹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0分。 第一部分人体痕迹检验 一、手印检验 (一)手纹的种类与特征 1.手的外形结构 2.手纹的皮肤组织特性 3.手纹的类别 4.指头乳突花纹 5.指节乳突花纹 6.手掌的乳突花纹 (二)现场手印的发现、显现与提取 1.现场手印的寻找与发现 2.潜在手印显现的常规方法 (三)手印的分析与鉴定 1.现场手印的分析 2.样本手印的搜取 (四)指纹自动识别技术 1.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结构及功能 2.指纹系统的网络化

二、足迹检验 (一)足迹检验概述 1.足迹检验的概念 2.足迹的分类 3.足迹检验的内容、作用与现状(二)足迹特征 1.足迹的结构特征 2.足迹的步法特征 3.鞋底的磨损特征 (三)现场足迹的勘验 1.现场足迹的发现与确定 2.现场足迹的提取 (四)足迹的分析与鉴定 1.足迹分析 2.足迹鉴定 3.足迹的信息化应用 三、牙齿痕迹检验 (一)牙齿的生理结构 1.牙齿的萌出与排列 2.牙齿的结构与形态 3.牙齿的特征 (二)牙齿痕迹的形成与特征

警院《刑事技术1》课程习题集

《刑事技术1》课程习题集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 2.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3.试述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概念,两者有何不同? 4. 普通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拍摄的效果有何不同? 5、简述拍照的过程。 6、现场摄影包括哪些内容? 7、如何进行盗窃案件现场的重点部位照相? 8、如何进行命案现场的重点部位照相? 9、数码摄影技术在刑事证据中的作用? 10、狭义犯罪痕迹的概念。 11、指头纹的类型。 12、常见的九个细节特征。 13、发现寻找痕迹物证的重点部位及发现的方法。 14、形象痕迹的形成及分类。 15、痕迹检验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程序。 16、痕迹的送检程序。 17、种类特征与个别特征的概念。 18、手印显现方法的显现原理和适用范围。 选择题: 1、刑事科学技术一般包括(ABCD )。 A、痕迹检验技术 B、刑事影像技术 C、文件检验技术 D、法医检验技术等 2、物证按重量、体积可分( CD )。 A、人体物证 B、文件物证 C、微量物证 D、常量物证 3、刑事科学技术的原理有( ABC )。 A、物质转移和交换 B、同一认定 C、种属认定 D、否定 4、同一认定的客体是( ABCD )。 A、被寻找客体 B、受审查客体 C、检材 D、样本 5、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的程序是(ABCD )。 A、委托鉴定(送检) B、受理 C、实施 D、制作鉴定文书 6、属照相机光学部分的部件有( ABCE ) A、镜头 B、反光镜 C、取景器 E 、光圈 F、闪光联动 7、光圈的作用有( ABCE ) A、控制曝光量 B、控制通光孔径大小 C、调节景深 D、调节反差 E、调节像差 F、调节颗粒度 8、从视场角大小来分镜头分为( CDF ) A、变焦镜头 B、广角镜头 C、短焦镜头 D、标准镜头 E、长焦镜头 F、望远镜头 9、快门的作用( ABD ) A、控制曝光量 B、控制通光时间 C、调节景深 D、记录运动物体

痕迹检验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供参考)

痕迹检验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不属于我国刑法中主刑的是(B ) A、拘役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的时间为(c ) A、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3、主体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A ) A、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场所 B、作案后没有遭到改变的现场 C、作案后没有遭到破坏的现场 D、作案后发生了部分变动的现场 4、保护刑事案件现场中,遇有生命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C ) A、立即扭送公安机关 B、立即通知其家属 C、采取急救措施 D、采取强制措施 5、特征的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C ) A、基础 B、唯一根据 C、可行条件 D、可靠基础 6、利用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提取技术及检验鉴定技术的是(A ) A、物证技术 B、痕迹检验技术 C、检验技术 D、文检技术 7、专业技术人员为解决案件中先后(两次以上)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所致成的检验活动是(D ) A、种属同一认定 B、人身同一认定 C、客体同一认定 D、物证同一认定 8、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B ) A、物质 B、物品和物质痕迹 C、痕迹 D、印刷文件 9、手指纹、掌纹中出现的伤疤特征是属于(D ) A、一般特征 B、种类特征 C、细节特征 D、特定特征 10、一枚指纹中心花纹只有一条完整的曲形线,该指纹应称(C ) A、环形斗 B、螺形斗 C、曲形斗 D、双箕斗 11、一个人行走时,左右足均为正起足,正落足,从步角上来分应是(B ) A、外展步 B、直行步 C、内收步 D、不对称步 12、凹陷痕迹是能反映出工具接触部位表面结构形状的(B ) A、线性痕迹 B、形象痕迹 C、印象痕迹 D、破坏痕迹 13、膛线反映在射击弹头上呈左上往右下倾斜线痕的为(A ) A、左旋 B、右旋 C、抛物线 D、螺旋线 14、蹬痕是步态特征中哪一阶段形成的(C ) A、落足阶段 B、支撑阶段 C、起足阶段 D、摆动阶段 15、在指纹学中,遗留在客体上的指纹、掌纹印痕称为指印、掌印。在自动识别系统中,指纹涵盖(A ) A、指印 B、掌印 C、手印 D、指掌印 16、用硝酸银显现法可显现哪种物体上的汗潜手印(B ) A、玻璃 B、本色木 C、黑色皮包 D、油漆面的黑色柜 17、手在握持圆把工具时,往往哪一个手指印留得最高(C )A、食指B、中指C、环指D、小指 18、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结构中,通常用于存放数据的是(D ) A、服务器 B、工作站 C、集线器 D、磁盘阵列

刑事技术复习题(2)

1、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3、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是什么? 4、了解物质交换的原理? 5、熟悉种类识别和同一认定的类型 6、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是什么? 7、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什么? 8、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程序什么? 9、物证的分类和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什么? 10、鉴定的种类有哪些? 微量物证检验 1、什么是爆炸?爆炸必须具备哪几个要素? 2、如何收集不同方位的爆炸尘土? 3、如何提取空白尘土? 4、对爆炸现场炸点进行的记录与测量工作有哪些? 5、如何对炸药爆炸现场进行特征分析? 6、射击残留物是如何形成的? 7、纤维物证有哪些特点?如何提取犯罪现场的纺织纤维检材? 8、采取纤维检材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毒物毒品检验 1、CO中毒的机理及抢救方法。 2、毒品的定义是什么?毒品有哪些特征? 法医学 1、法医学对死亡时间的推测方法有哪些? 2、生物物证检材应如何包装? 3、生物物证检材送检时应注意什么? 4、个体识别在法医学中有哪些意义? 痕迹检验 1.手印样本收取方法有哪几种?

2.简述痕迹物证鉴定程序。 3.如何利用现场手印和足迹推断遗留人身高和体态等特征。 4.指纹类型中的弓、箕、斗型纹的区别是什么? 5.在现场寻找手印和足迹的重点部位有哪些? 6.人行走运动中的起落脚阶段形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刑事影像技术 1、现场方位照相的拍摄要点有哪些? 2、现场概貌照相的拍摄要点有哪些? 3、现场尸体的拍摄方法。 4、现场细目照相的拍摄要点有哪些? 5、现场摄影的步骤和顺序。 6、现场照片案卷制作中标引线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7、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的配合规律。 8、回转连续拍照法的拍摄要求。 9、直线连续拍照法的拍摄要求。 10、相向拍照法的拍摄要求。

痕迹检验学_史力民_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对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特殊痕迹)的发现、提取、分析方法及常规检验技术。 二、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各种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对象: 本科:文检专业方向、视听资料专业方向、交通安全专业。 教学时间: 第三学期,总学时:48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痕迹检验学》课讲授大纲 第一章绪论(4学时) 重点: 1.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 2.痕迹检验的程序 难点: 1.同一认定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痕迹与痕迹检验的概念(0.5) 第二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0.5) 第三节寻找、发现、采取、记录痕迹(1) 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0.5) 第五节痕迹检验的程序(0.5) 第六节痕迹检验的工作原理(1) 第二章手印检验(14学时) 重点: 1.指纹的分类体系及其应用价值 2.手纹特征的种类及其应用 3.手印显现常规方法 4.现场手印的分析步骤及方法 5.手印鉴定的程序、步骤及方法 难点: 1.手纹特征的特定性及稳定性表现

2.手印显现方法的要求和适用条件 3.手印分析中诸特征的综合运用 第一节手印的特点和作用(2) 一、手印与指纹 二、指纹的特点 三、手印的作用 第二节手印的形成与分类(1) 一、手印的形成 二、手印的分类 第三节指纹的特征(3) 一、乳突纹线的形态 二、指头的基本类型 三、手掌乳突花纹 四、乳突花纹的细节特征 第四节现场手印的勘查与提取(3) 一、寻找、发现手印 二、显现潜手印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1) 一、分析、确定犯罪手印 二、分析判断手印的遗留部位 第六节记录提取现场手印与收取样本手印(2) 一、记录现场手印 二、固定、提取现场手印 三、收取样本手印 第七节手印的初步鉴定(2) 一、鉴定的准备工作 二、初步筛选 三、初步比对 四、综合评断 思考题: 1.指纹分类主要分哪几个步骤?各步的意义何在2.手纹的特征有哪些,其价值应怎样考核? 3.寻找、发现、显现手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怎样综合分析手印的手别? 5.捺印手印应注意哪些问题? 6.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第三章足迹检验(12学时) 重点: 1.赤足的解剖结构、足型特征 2.鞋的生产原料及加工工艺特征、穿用修补特征3.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常规足迹的发现、提取4.足迹鉴定的步骤及常用特征 难点; 1.局部足型特征

化学与痕迹检验

化学与痕迹检验 郑豫家郝强高晨曲谢敏龚敏杰张璇戴媌媌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006D01区队) 摘要:本文论述了化学基础知识在痕迹检验、指纹显现、射击残留物检验、爆炸残留物检验方面的应用。 关键字:化学,痕迹检验 我们向大家提了几个问题,什么是痕迹检验,什么是化学,化学与痕迹检验的关系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什么是痕迹?痕迹是事物运动所遗留下来的影象或反映形象。那么,有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影象或反映形象就是犯罪痕迹。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检验。检验是对痕迹的认定、鉴定工作。通俗地说,就是把犯罪痕迹和犯罪嫌疑人的痕迹对比,从而将犯罪分子绳之与法!那么化学与痕迹又有什么关系呢?运用化学方法分析、鉴定痕迹,是两者的本质联系。 知道了一些基本概念,让我们来看一下几中常见的痕迹。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枚指纹。指纹是刑警在办案中比较常见的痕迹。什么是指纹,指纹是人手指和手掌上的花纹,人各不同,就像每个人DNA中的碱基序列,独一无二。所以我们比对指纹,就能揭示真相!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几种常见的鉴定指纹的方法。大家注意我的右手,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警院超市买的502胶水,就是这样一支普通的胶水,就能显示指纹!这里有一段视频,里面的技术人员正在往一张吸水纸上涂满502胶水,然后再拿一张吸水纸覆盖在上面,接着用力压在被鉴定的物体上,由于有强吸电子基团,502胶在水中或碱性条件下会生成白色固状物,这就是指纹。除了502显示法,另外常见的还有茚三酮显现法。人的指纹为什么会被鉴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在物体上留下了汗液,汗液中含有氨基酸,茚三酮就能与氨基酸反应生成蓝紫色产物,从而显现出指纹,屏幕上是它的反应方程式,细心的同学能在普通化学书上找到它,化学与痕迹检验,竟结合得如此紧密。在

痕迹检验初级试卷(DOC)

2009年度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 和技术侦查队伍专业考试试卷 科目名称:痕迹检验 级别:初、中级 应考人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9题,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论述分析题四部分组成; 2.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工作单位填写在试卷封面密封线左侧相应的位置上,并核对无误; 3.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字迹要工整、清楚; 4.答案须写在规定的括弧内,不得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视为废卷; 5.多专业合一的试卷请按指导语要求解答本专业内容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其中,第1至8题为每人必答题,第9至15题为痕迹检验专业人员答题,第16至22题为指纹管理专业人员答题。) 1.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2.管制的期限为()。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3个月以上2年以下 3.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A.主犯、从犯、教唆犯 B.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C.实行犯、组织犯、帮助犯 D.主犯、帮助犯、胁从犯 4.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但应经()。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C.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D.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5.我国刑事诉讼期间的计算单位为()。 A.年、月、日

B.时、日、月 C.时、日 D.日、月 6.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7.物证同一认定的常用方法有()。 A.筛选法 B.推断法 C.比对法 D.物证法 8.客体的相对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 A.唯一根据 B.现实基础 C.理论基础 D.可行条件 9.指头乳突花纹的外围系统主要由下列哪种形态的纹线构成()。 A.波浪线 B.弓形线 C.弧形线 D.棒形线 10.手印依照形成物质成分分为:汗液手印、()、油垢手印、灰尘手印等 A.立体手印 B.减层手印 C.血手印 D.显在手印 11.线条痕迹有起点、终点和()三个部分组成。 A.痕起缘 B.痕迹面 C.痕底 D.痕壁 12.蹬痕是步态特征中哪一阶段形成的()。 A.落足阶段 B.起足阶段 C.摆动阶段 D.滚动阶段 13.在发射过程中形成的弹壳痕迹有()。 A.拉壳钩前端痕迹 B.枪机下表面痕迹 C.抛壳口痕迹 D.弹底窝痕迹 14.常见的钥匙复制方法有()。

痕迹检验思考题

第一章 思考题: 1、痕迹学的定义及内涵是什么? 2、痕迹的概念及形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痕迹的分类有哪些? 4、痕迹学研究的内容有那些? 5、痕迹检验的任务有那些? 6、痕迹检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7、掌握同一认定的概念及类型。 8、掌握种类认定的概念及类型。 9、种类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关系是什么? 10、掌握痕迹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复习题: 1. 手纹定义。 2. 手纹的特性有哪些? 3. 简单介绍乳突线的单一形态、系统、三角。 4. 指纹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种具体表现形态如何? 5. 指节纹、掌纹的分类和特点? 6. 手印的细节特征有哪些? 7.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要求、原则、重点部位和方法? 8. 无色汗液手印的物理显现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9. 无色汗液手印的化学显现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0. 无色汗液手印的理化显现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1. 血潜手印的显现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2. 如何提取和记录现场手印? 13. 如何分析判断现场手印是否作案人所留? 14. 如何区分手指、手掌痕迹? 15. 如何区分左右手痕迹? 16. 如何区分各手指痕迹? 17. 如何收取捺印样本手印? 18. 简述指纹档案管理。 19. 如何进行手印鉴定? 20. 如何制作手印检验鉴定书?每人制作2份合格的手印鉴定书。思考题: ?何谓足型局部特征?主要有哪些? ?鞋子成型工艺有哪些?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鞋的穿用特征有哪些? ?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有哪些? ?石膏制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足迹检验有哪些特点? ?何谓步法特征?简要叙述有哪些特征? ?何谓步幅特征?在刑事侦查中有何利用价值? ?简述影响足迹变化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